WLAN无线应用性能测试
无线测试报告范文

无线测试报告范文一、测试目的本次测试旨在验证无线网络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满足用户需求。
二、测试环境1.硬件设备:无线路由器、电脑、手机等2.软件工具:无线网络测试工具、网络监测软件等三、测试内容1.网络连接测试:通过连接无线网络,测试网络连接速度和稳定性。
测试使用电脑和手机分别连入网络,测速并观察网络连接是否稳定。
2.信号覆盖测试:测试无线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包括室内和室外覆盖。
使用手机或电脑在不同距离和环境中测量信号强度和稳定性。
3.信号干扰测试:测试无线网络所在频段是否受到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扰。
使用专业的无线网络监测软件,扫描并分析周围无线信号,确保无线网络信号干净。
4.安全性测试:测试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包括密码加密、防火墙等。
使用渗透测试工具模拟黑客攻击,验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能。
四、测试结果1.网络连接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显示,无线网络连接速度为平均10Mbps,连接稳定。
2.信号覆盖测试结果:在室内,无线网络信号强度较差,一些边缘区域信号强度较弱;在室外,信号覆盖范围较广,信号强度稳定。
3.信号干扰测试结果:经过扫描和分析,未发现其他无线设备对无线网络信号的干扰。
4.安全性测试结果:无线网络采用WPA2-PSK加密,密码强度较高。
经过渗透测试,未发现网络安全漏洞。
五、结论与建议1.无线网络连接速度和稳定性良好,可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
2.在室内,需要优化信号覆盖,提高信号强度,尤其是边缘区域。
3.其他无线设备对无线网络信号没有干扰,网络信号干净。
4.无线网络密码采用WPA2-PSK加密,安全性较高。
六、测试总结通过本次无线网络测试,验证了无线网络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满足用户需求。
针对测试结果,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进一步优化网络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同时,我们也需要持续关注无线网络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和升级网络设备,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为无线测试报告,总字数1200字。
wifi测试标准

wifi测试标准首先,wifi测试标准应当包括对wifi信号强度的测试。
信号强度是衡量wifi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上网体验。
在进行wifi信号强度测试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的环境因素,比如墙壁、隔板、金属物体等对信号的影响,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不同频段下的信号强度表现,因为2.4GHz和5GHz频段的信号穿透能力和覆盖范围是不同的。
其次,wifi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wifi速度和带宽的测试。
用户关心的往往是wifi的传输速度和带宽,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在网络上的使用体验。
在进行wifi速度和带宽测试时,需要考虑到网络负载、设备数量、距离等因素对速度和带宽的影响,以便得出准确的测试结果。
同时,还需要关注wifi的稳定性,因为稳定的网络连接才能保证用户的持续上网体验。
除了以上提到的测试内容,wifi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网络延迟、数据丢包率、干扰等方面的测试。
网络延迟是指数据包从发送到接收所需的时间,它直接影响着网络的响应速度和实时性;而数据丢包率则是衡量网络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高丢包率会导致网络连接不稳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还需要测试wifi与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扰情况,以便找到合适的信道和频段,减少干扰,提高网络性能。
综上所述,wifi测试标准是保证wifi网络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信号强度、速度、带宽、稳定性、延迟、数据丢包率、干扰等方面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测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优化网络配置,提高wifi的使用体验。
因此,各相关行业应制定统一的wifi测试标准,以确保用户能够享受到稳定、高速、高质量的无线网络服务。
Wlan测试与故障处理

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介绍
AP应用信号强度测试
利用Network Stumbler软件可方便的进行无线网络覆盖效果的测 利用 软件可方便的进行无线网络覆盖效果的测 从软件中可读取每个AP及时的信号强度 以及AP的部分参 及时的信号强度, 试,从软件中可读取每个 及时的信号强度,以及 的部分参 数设置。 数设置。
工程或维护人员在对无线WLAN网络工程进行测试时,一般采用 常用的测试软件,在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内进行测试。 常用的测试工具 Ping命令 测试网络延时测试 Network Stumbler软件 测试信号强度、覆盖范围
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介绍
Ping命令 测试网络延时测试
网络延时的测试可简单利用ping命令进行测试。根据返回的延时 判断网络是否正常。
7750SR DNS、FTP、AAA 、Portal、WAPI服务器
互联网
集团营帐系统
HW Firewall
核心
大唐AC
大唐AC
Client DHCP分配 分配 Client Portal推送 推送
汇聚
Comba AC
HW 9303
Comba AC
EPAS或者(OLT+分光器+ONU)或者协转 …………
目录
WLAN建设思路及模型 WLAN建设思路及模型 WLAN网络设计及产品特点 WLAN网络设计及产品特点 WLAN产品介绍 WLAN产品介绍 WLAN网络基本测试方法 WLAN网络基本测试方法 WLAN网络典型故障处理分析指导 WLAN网络典型故障处理分析指导
WLAN标准发展 WLAN标准发展
速率、安全、QoS、漫游无线标准的四大核心 速率、安全、QoS、漫游无线标准的四大核心
无线局域网标准发展——速率
WLAN测试试题(七)

WLAN测试试题一、填空1、 802.11b /g工作频率为(2.4) GHz,802.11a工作频率为(5) GHz,国内802.11b /g包括(13)个频道。
2、如用户需要WLAN网络实现漫游功能,多台AP必须使用相同(SSID)3、无线信号是能够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电磁波)。
4、 IEEE802.11a能够提供最大(108)Mbit/s数据速率。
5、 AP是(Access Point)的简称6、 WLAN系统覆盖设计要求为98%以上区域的信号强度为(不得低于-75dBm)7、802.11b/g提供3个互不相交的通讯通道,分别为(1、6、11)8、安装AP时需要考虑到以太网交换机与AP之间(100米)的距离限制。
9、Wireless Fidelity无线高保真是(WIFI)的简称10、WLAN核心网络主要设备有(AC、汇聚交换、BRAS、网管)等。
二、单选1.请选出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直放站的基本功能:A.覆盖室外信号盲区B.可作为室内覆盖的信号源C.提高信号质量,改善通话效果D.增加信道,扩展网络容量答案:D2.下列哪个是WLAN网络建设中最常用的五类双绞线线序:A.白棕,橙,白绿,白蓝,蓝,绿,白橙,棕B.白橙,橙,白蓝,白绿,绿,蓝,白棕,棕C.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D.白棕,棕,白绿,蓝,白蓝,绿,白橙,橙答案:C3.下列哪个是WLAN最常用的上网认证方式:A、WEP认证B、SIM认证C、宽带拨号认证D、PPoE认证答案:A4. 802.11a的最大速率为()。
A、11MB、108MC、54MD、36M答案:B5. 在WLAN日常维护工作中,一般使用以下哪些仪表进行网络覆盖与质量测试:A.路测软件B.测试手机C.CDS测试仪表D. WirelessMon测试软件答案:C6. 目前建设的WLAN网络常用的覆盖方式为:A.WLAN单独覆盖B.WLAN与覆盖延伸系统合路覆盖C.与基站天线合路覆盖D.以上都是答案:B7.WLAN系统覆盖设计要求为98%以上区域的信号强度为:A.不得低于-65dBmB.不得低于-70dBmC.不得低于-75dBmD.不得低于-85dBm答案:C8.802.11b工作在()频段A. 900MHzB. 1800MHzC. 2.4GHzD. 5GHz答案:C9. 室内放装AP采用的功率为:()A. 100mwB. 200mwC. 50mwD. 500mw答案:D10. 吸顶式天线安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应牢固、可靠;B. 安装在天花板下时,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C. 安装在天花板吊顶内时,应预留维护口;D. 吸顶天线可以与金属天花板吊顶直接接触答案:D11. 当同一区域使用多个AP时,通常使用()信道A 1、2、3B 1、6、11C 1、5、10D 以上都不是答案:B12. 下列障碍物中,()对无线信号的损耗最大。
Wi-Fi射频测试技术

OFDM(正交频分复用)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是一种多载波发射技术,它将可用频谱划分为 许多载波,每一个载波都用低速率数据流进行调制。它获取高数据传输率的 诀窍就是,把高速数据信息分开为几个交替的、并行的BIT流,分别调制到 多个分离的子载频上,从而使信道频谱被分到几个独立的、非选择的频率子 信道上,在AP与无线网卡之间进行传送,实现高频谱利用率。
MCS
空间流
调制方式
0
1
CCK
1
1
CCK
2
1
PBCC
3
1
PBCC
4
1
OFDM
5
1
OFDM
6
1
OFDM
7
1
OFDM
8
1
OFDM
9
1
OFDM
10
1
OFDM
11
1
OFDM
编码率
传输速率 5.5 11 22 33 6 9 12 18 24 36 48 54
备注 b/g b/g b/g b/g g g g g g g g g
定义了推荐方法和公用接入点协议,使得接入点之间能够交换需要的信息,以支持分 布式服务系统,保证不同生产厂商的接入点的互联性,例如支持漫游。
2003年推出,工作在2.4GHz ISM频段,组合了802.11b和802.11a标准的优点,在兼容 802.11b标准的同时,采用OFDM调制方式,速率可高达54Mbps。
无线路由器测试规范及要求

无线路由器测试规范和要求日期校正版本描述作者审察新拟订刘琢励Tony目录一、测试要求 (4)二、测试设备 (4)三、性能测试 (4)有线测试(用 Smarbit 测试) (4)、 LAN-LAN throughput (100米网线) (4)、 LAN-LAN Frame loss (100米网线) (5)、 Latency(100米网线) (5)、 Back to Back (100米网线) (5)、address cach size (5)、 LAN-WAN Throughput (100米网线) (5)、 LAN → WAN Throughput(100米网线) (5)、并发会话数 (5)、每秒最大连接数 (5)、单向单进度LAN → WLAN (6)、单向单进度WLAN → LAN (6)、单向单进度WLAN → WLAN (6)、单向六进度LAN → WLAN (7)、单向六进度WLAN → LAN (7)、双向六进度WLAN → LAN (7)、双向六进度WLAN............................................................................................................................................................................. → WLAN7 、双向双进度WDS → WDS.. (8)、单向单进度WLAN-W AN (8)3.3 、加密测试 (8)、不加密 (8)、加密种类WEP (8)、加密种类WPA (9)、加密种类WPS (9)3.4 、无线距离测试 (9)、5米距离单向单进度LAN → WLAN (9)、10米距离单向单进度LAN → WLAN (10)、20米距离单向单进度LAN → WLAN (10)、50米距离单向单进度LAN → WLAN (10)、100米距离单向单进度LAN → WLAN (10)、穿墙测试单向单进度LAN → WLAN (11)、电压拉偏测试 (11)、无线路由器其余测试 (11)、指示灯测试 (11)、50次开关电源测试 (11)、按钮测试 (11)、 ping 包测试 (11)、端口双工协商测试 (12)、牢固性测试 (12)、 LAN--WLAN 12小时牢固性测试 (12)、 WDS--WDS 12小时牢固性测试 (12)、 LAN-LAN 12小时牢固性测试 (12)、 PPPOE 拨号上网牢固性测试 (13)、应用程序测试 (13)3.7.6 Qos 测试 (13)、 LAN-W AN12小时牢固性测试 (14)、老化测试 (14)、硬件兼容性测试 (14)、无线兼容性测试 (14)3.10 、比较测试 (15)近距离单向单进度 (15)LAN → WLAN (15)近距离双向六进度 (15)WLAN -LAN (15)四、软件功能测试 (15)为了规范无线路由器测试,特别是硬件测试,拟订本规范。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应用项目测试题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应用项目测试题一、单选题1、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意大利无线电工程师是()A、马可尼B、赫兹C、麦克斯韦D、法拉第2、无线局域网相比于有线网络的主要优点是()A、安全性高B、传输速度快C、抗干扰性强D、可移动性3、下列电磁波中波长最短的是()A、可见光B、红外线C、紫外线D、无线电波4、用基带信号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些参数,生成已调信号的过程,称为()A、载波B、信源编码C、信道编码D、调制5、下面哪种应用工作于5GHz频段()A、微波炉B、无绳电话C、雷达D、蓝牙耳机6、采用“Wi-Fi”作为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推广名称,最主要的原因是()。
A、简单、容易记忆B、体现IEEE 802.11标准的技术特点C、为了后续命名的扩展D、兼容IEEE 802.1工作组其他标准的命名方式7、下列哪一项不是IEEE 802.11g的技术特点()。
A、IEEE 802.11g兼容IEEE 802.11bB、IEEE 802.11g工作于2.4GHz频段C、IEEE 802.11g比IEEE 802.11a损耗更大D、IEEE 802.11g比IEEE 802.11a设备覆盖更远的距离8、WLAN标准中,无线信道的访问机制是()。
A、CSMA/CAB、CSMA/CDC、CDMAD、TDCDMA9、RTS/CTS机制能解决的问题是()。
A、WLAN的安全性问题B、WLAN的可靠性问题C、WLAN的漫游问题D、隐藏节点和暴露节点10、IEEE 802.11 MAC帧类型不包括()。
A、数据帧B、控制帧C、信标帧D、管理帧11、关于WLAN组网设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无线网卡是无线局域网中最基本的硬件B.AP的基本功能是接入无线站点,其作用类似于以太网中的集线器和交换机C.AP可以增加更多功能,不需要无线网桥、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D.无线路由器是具有路由功能的AP,一般具有NAT功能12、关于FAT AP和FIT A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通信网络-详解无线局域网测试方法

WLAN测试方法方法一传统的协议分析观点早期无线网测试基本上都以协议分析作为主要方法,这是因为,无线的传输基于微波,通过空间传输,网络传输的介质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因此完成对传输数据包分析测试,从网络应用角度上完成网络传输的性能问题测试,就足可以完成无线网络的测试工作。
常见的这类协议分析多数是基于软件对无线网络传输的数据包进行捕包和解码及分析等功能来实现的。
自上而下的网络分析方法是相当多的网络管理人员熟悉的手段,因此就产生了这样的观点:认为传统的协议分析技术能完全解决无线网络的测试需求。
事实并非如此,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其实更需要测试。
无线网络虽然摆脱了传统有线网络介质上的物理特性约束,但它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理层方面的问题。
我们可以说三维空间是无线网络传输的媒介,微波是数据传输的载体。
以802.11b为例,2.4G的传输频率是公共的无线频率,与蓝牙、微波炉以及各种微波设施相同,无线网络的信号是否会埋没在各种干扰噪声之中呢?此时无线传输的各种信道的信号强度、噪声强度,信噪比成为检测无线局域网物理层传输性能的最基本的参数。
这与局域网中对五类和六类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参数测定一样,衰减、近端串扰、回波损耗等性能参数决定了铜线的布线系统通信质量。
方法二无线射频分析观点由于无线局域网是基于微波射频传输的,因此有人就认为对它的测试主要集中在对射频分析上,它能够完成无线局域网物理层的全部测试,也就完成了无线局域网的安装测试问题。
这种测试类似于布线测试,如五类链路测试和光缆链路测试。
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反映无线局域网链路层以上的传输性能情况,就如我们不能说马路宽敞平直,就认为这是一条畅通的道路一样。
没有实时的网络流量分析、网络吞吐量测试以及协议和应用统计,就无法真正满足无线网络性能以及安全性的测试需求。
在双绞线为基础的网络中,布线阶段和网络建设阶段是非常明确的两个阶段。
由于综合布线建立的是一个与应用无关的布线系统,所以在布线过程中只对布线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并不考虑网络的传输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太好的网络限速,下行的流量甚至可以超过限制流量; 4. 该网络应用,应该不会有上行的资源共享,也就是客户端用户仅仅在服务
器上下载电影,而不会上传数据信息;
1.2.6 迅雷下载工具
1.2.6.1 基本应用分析
该软件使用 UDP 传输协议; 通常安装完成以后,哪怕不看电影也会有一个进程 thunder.exe 在运行; 迅雷的确很疯狂,它会启动大量的 UDP 端口号,而且会建立大量的 TCP 连接; 迅雷的查询报文感觉应该在 80 个字节左右,这一部分也占据了大量的数量,超过 60%以上 的报文都是这类报文 在我的这个测试环境中,下载报文感觉没有太大的规律,下面的部分分析,下载下来的数据 报文主要集中在 800bytes 左右,当然下载的时候也出现过 1482 的报文,而上行报文都为 1482 的报文,这些报文应该是迅雷机制的实际表现数据。 在启动迅雷,但是没有下载的时候,上下行流量分布感觉和下载时相差不大,而且同样有大 报文存在,看来迅雷只要启动就会工作,就会有数据收发;
1.2.3 数据分析
下面数据为在正常看电影的过程中,进行了 64 秒钟的数据分析;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共8页 第4页
1.2.4 结论
1. 小报文比例大约为 70%,远远超过普通应用中的小报文比例; 2. 从分析的流量看来,浏览网络的主要流量还是下行流量; 3. 下行的流量基本可以达到网络的限制流量,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
第1章 应用性能测试报告
1.1 WLAN 的工作原理介绍
WLAN 产品是在当前有线网络的基础上,补充实现了一种基于空间媒质的链路(协议称 802.11)。 802.11 的基础就是如何使用空间媒质进行信号的传输,当前主要支持了 802.11b、802.11a、 802.11g 和 802.11n 模式,这几种模式的区别主要在 Phy 层通过不同的机制实现了数据的发 送和接收。而其他的所有的特性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与数据的链路传输关系不是特别的紧密, 例如加密等等;当然不排除一些特性会对 Phy 层的发送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1.1.1 空口的理论性能分析
根据物理层发送机制,虽然 802.11b 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11Mbps、802.11g 和 802.11a 的传 输速率可以达到 54Mbps、而 802.11n 的传输可以达到 300Mbps。 但是根据 802.11 协议的传输特性,WLAN 的理论性能(而且是大报文 1500Bytes 左右的报 文)也就是可以达到传输速率的 50%左右。
1.2.1.3 结论
1. 小报文比例大约为 52%; 2. 从流量看来,浏览网络的主要流量还是下行流量; 3. 从报文个数看,小报文上下行比例大约为 3.2.2.1 基本应用分析
该软件使用 UDP 传输协议; 通常安装完成以后,哪怕不看电影也会有一个进程 ppsap.exe 在运行;结束掉 ppsap.exe 进程, 可以彻底停止 ppstream 相关的报文; ppsap.exe 会向服务器的 UDP 端口 8800 进行注册;周期大约为 30 秒; 该进程可能会创建多个 UDP 端口号,一般 1 个到 3 个, 当看电影时候,客户端会发送查询报文,同时其他的客户端也会向该客户端发送查询报文, 通常报文长度为 59 或者 76,总之小于 80bytes;这部分报文超过了 70%; 实际的数据报文大小为 1103,主要为下行流量,也就是从外网发过来的流量,这部分报文 大约为总流量的 25%;按照 P2P 的思想,同样应该有上行流量才对,这个需要继续观察 基本数据大小为 59、67、1103,其他大小的报文总共不超过 5%; 在没有看电影的时候,客户端会定期发送查询报文,也可以收到查询报文但是频率非常低, 但是目前无法确定是否会有上行流量存在的可能,此时报文都是小报文,小于 80 字节;
1.1.5 WLAN 网络参考性能:
无线局域网的性能实际是指一个共享的空间媒质所能够支持的报文传输能力。所有的在这个 空间媒质中(这里还是指同信道)的所有设备都将共享空间媒质的性能,也就是共同抢占空 间媒质。WLAN 通过这个机制实现了设备在空间媒质的报文的分时传输,也在一定程度上 同样会消耗空口资源,降低空口的传输能力。 主要为了说明和解释 WLAN 网络的实际应用性能情况,下面给出了测试条件下 802.11b、 802.11g 和 802.11a 的理论性能:
1.6M
3.2M
3.5M
512Bytes 报文传输速率
3..5M
14M
15M
通常在大家讨论的 WLAN 的时候,习惯以理论最大传输速率作为 WLAN 的实际应用性 能,这个理解实际上将 WLAN 的应用带到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这个“理论最大传输速 率”通常为大报文的传输速率,也就是载荷为 1500bytes 的报文情况下的传输速率。但是在 实际网络应用中,这部分报文占到的比例不是特别高。
1.1.3 物理层理论性能:
这里将假想一个非常干净的环境,没有任何的其他的干扰、没有其他任何的报文,只是单方 向的进行数据传输,而在另外一个方向进行 ACK 确认,而且认为所有的报文都不需要进行 重传,整个传输过程中使用恒定的速率进行报文发送。 根据对空口报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发送报文的速率超过 24M 的时候,ACK 的速率通常为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24M 速率;而当发送报文的速率低于 24M 的时候,ACK 的速率通常为 1M 速率发送。 下面为一个报文发送过程需要占用的空间媒质的简单示意图:
1.1.4 WLAN 协议介绍:
上面提到这些性能实际上还是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的,例如报文大小都是 1500 左右的 报文,而且通常为一个用户在线测试(也就是整个空间媒质只有两台 WLAN 的设备在工作), 这样就保证了空口丢包率将非常少,进而实现了所有的报文都有可能使用最高速率进行发 送。 但是实际的网络应用是不能达到上述的测试环境,所以不但由于报文大小影响到整个空间媒 质的传输性能,而且还有其他的信号源汇在一定程度上消耗空口资源,同时随着同信道设备 的增加,一些协议必要的报文也会消耗掉一定的空口资源,这些都会引起空口资源的性能降 低。
1.1.2 物理层消耗的时间:
802.11 的物理层为一个半双工的链路,也就是在发送报文的时候不能够进行报文的接收,而 在进行报文接收的时候同样不能进行报文的发送。 而空口在大部分的时间内都处于接收状态,当有报文需要发送的时候才切换到发送状态,而 这时候会触发一系列的空口竞争机制,也就是要在保证空间可以被使用的时候,才真正将报 文发送出去。每次的竞争至少需要一个 DIFS 周期和一个 Offset 时间退避。 除了上面的机制之外,不同的调制方式需要为实际需要发送的报文增加 PLCP 头组成实际发 送的物理层报文,而在发送之前同样会有一个 Preamble 的训练过程。下面表格给出了发送 一个报文物理层消耗的关键时间(us):
不太好的网络限速,下行的流量甚至可以超过限制流量(例如超过 512K); 4. 上行流量主要集中了大量的小报文;可以为每一个用户造成上行速度超过
100K 的小报文流量; 5. 按照 PPStream 的机制,对于经常使用该工具或者长期使用该工具的用户,
应该有一定的上行流量(也就是自己的网络资源的共享),这个需要继续验 证和分析,而且相信该上行流量不应该太低;
2) 所有分析中提到的小报文为小于 100Bytes 的报文;
1.2.1 普通网页浏览
1.2.1.1 基本应用分析
该软件使用 TCP 传输协议; 对于普通的网络浏览都是即时触发的,当点击进入新的页面的时候,无论网页多大。都会一 次传输完成,之后关闭连接; 对于普通上网来说,目前可以存在两种情况,一种为简单的网页浏览,另外一种为视频新闻 浏览; 对于两种浏览网页方式,主要的报文流量都是下行方向,其中普通网页浏览按照不停的点击 网页可以达到 0.12Mbps,而视频新闻的流量将相对大得多,可以达到 0.47M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