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经济改革的特点及其成效

拉美经济改革的特点及其成效
拉美经济改革的特点及其成效

拉美经济改革的特点及其成效

吴国平

20世纪80年代在债务危机的冲击下,拉美经济经历了"失去的10年",经济增长速度低于人口增长率,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都趋于恶化,拉美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却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在多个领域中得到迅猛的发展,并对传统的生产方式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拉美国家逐渐从被动地进行应急性经济调整开始,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它们在实行经济稳定化计划的基础上,加快了经济市场化和自由化的进程,加大了结构性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力度。进入90年代之后,拉美国家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改革,大大地加快了私有化进程。尽管在这期间墨西哥和巴西都曾先后出现过金融危机,但是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的步子并没有因此而停顿。

经过将近20年的经济改革,拉美国家在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新机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在社会领域中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两极化进一步扩大、贫困化程度加剧、失业人口增加、社会矛盾更加突出的问题,拉美社会对改革的承受能力正在逐渐减弱。尤其是2001年阿根廷爆发了其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危机之后,拉美其他一些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全面紧张的局面,拉美经济改革模式的利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拉美经济改革的主要阶段

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在其初始阶段都是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开始,这与它们当时面临的严重的债务危机密切相关。1982年拉美国家陷入债务危机之后,其经济调整具有短期、应急性特点。同时,也由于这些国家的调整措施主要是为了满足债权国和债权银行的要求,基本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传统主张,实行通货紧缩、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财政赤字等措施,具有被动性和明显的货币学派的特点。这一调整主要以牺牲经济增长和削减公共开支为主,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债权银行对拉美到期债务的重新安排所提出的要求,最终达到缓解债务危机、走出经济困境的目的。

为了应付资金严重短缺的局面,平衡经常项目和国际收支、开源节流成为这一时期拉美国家宏观经济调整的主要目标。它们从削减财政赤字入手,对财政支出项目进行大幅度调整,采取了控制并削减公共部门开支的措施。除了一些必要的政府支出之外,对一些可以停建或缓建的公共工程项目,国家暂停投资;精简政府管理机构,压缩行政费用;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减少国家对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补贴,放松政府对物价的控制。例如,墨西哥政府从1983年1月1日起,取消对5000多种商品价格的控制,允许物价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自由浮动。作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调整措施有,政府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价格,调整税收政策,大幅度提高增值税。在对外贸易方面,政府鼓励出口,抑止进口,以求实现贸易顺差。这一时期,拉美国家除了对进口采取严格限制的措施之外,主要利用货币贬值的手段刺激出口。从1983年至1988年,拉美国家的进口额大幅度下降,出口普遍增加,对外贸易结算出现了顺差。拉美国家主要采取了货币贬值和浮动汇率的做法,使本国货币的汇率能够体现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但是,由于多数拉美国家的调整是从债务谈判的需要出发,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进行的,所以从政府财政和金融政策方面考虑较多,措施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这就在客观上限制了拉美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的能力,并且要求出口能力有较大的增长,以应付资金短缺的局面。结果是政府直接干预和内向型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发生了变化,市场机制在经济中的作用得以强化。

政府干预作用的不断弱化和市场导向作用的持续强化,并没有使拉美国家实现预期的宏观经济迅速稳定的目标。相反,由于物价在短时间内迅速放开,造成通货膨胀急剧拉升。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加速和债务危机交织在一起,拉美多数国家的经济陷入更加剧烈的波动之中。拉美国家在实行本国货币贬值的同时,政府放松了对物价的管制,减少了基本生活必需品的补贴范围和补贴幅度,从而造成短时间内物价变动异常,通货膨胀不断加剧。20世纪70年代拉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拉美国家也存在着通货膨胀现象,但由于是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且有较多的外资流入,政府依靠相对充足的资金,提供财政补贴、控制物价、稳定汇率,因此通货膨胀问题在当时并没有危及经济的稳定。有些拉美国家甚至还将通货膨胀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但是,在债务危机中出现的通货膨胀则有所不同。它是在经济环境发生剧变的情况下出现的恶性通货膨胀,而且还是在经济政策调整过程中形成的,成因比较复杂,既来自资金短缺的压力,又来自内部的市场供求矛盾;既有短期经济政策剧烈变动的因素,又有长期经济发展造成的结构性失衡的原

因。在这种特殊的环境和因素的作用下,拉美国家通货膨胀的势头非常强劲,而且有失控的危险。由于这一现象是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出现的,社会承受能力相对较低,一旦通货膨胀失控,极易酿成剧烈的社会动荡。1982~1984年,拉美有4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3位数以上,到了1985~1990年,则有5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不仅超过了3位数,其中有4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甚至达到了4位数,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的趋势。在其他拉美国家,通货膨胀也都呈现出普遍加速上涨的趋势。

面对这样一种局面,拉美国家不得不采取以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为目标的经济调整。这类调整逐渐摆脱了单纯以货币主义为主的做法,具有各国结合实际采取实用主义和非传统做法相结合的特点,其中比较典型的实例有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3个地区大国实行的稳定化计划。

在1986年和1987年连续两年通货膨胀率达到3位数之后,1987年底墨西哥政府、企业主和劳工界共同签署了全国团结契约,并从1988年起付诸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有步骤地调整公共价格,控制基本产品的物价,在货币贬值的基础上稳定汇率,实行小幅浮动利率,适当控制工资的调整幅度等。通过这种契约的形式,墨西哥政府规定了三者之间的主要责任,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为此,政府逐步推出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例如用进口关税取代进口许可证、降低关税、逐步开放国内市场,迈出了推进经济向市场化和自由化转变、实行结构性改革的步伐。这一稳定化计划实行之后,墨西哥的通货膨胀率迅速回落,宏观经济逐渐趋于稳定。

1986年巴西政府也推出了以稳定经济为主的克鲁扎多计划,其主要内容从改革本国货币、冻结物价入手,控制工资调整的幅度,进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巴西的这一调整计划具有非传统做法的特点,它试图通过强行改变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经济形势的稳定。但是,该计划的实施并未收到理想的效果。于是,巴西政府又先后推出第二和第三个克鲁扎多计划,对其中的某些措施进行适当的调整,并逐步从非传统向传统做法转变,重新采取了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但也都未能使恶性通货膨胀改变方向。最终在1988年,巴西政府也采取了类似墨西哥的做法,由政府和劳资三方共同承担遏制通货膨胀的责任,为后来的经济结构性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政府也同时推出结构性调整的措施。

与上述两国一样,面对恶性通货膨胀,阿根廷政府推出了奥斯特拉尔计划。该

计划同巴西克鲁扎多计划有相似之处,也都是想通过非传统措施,遏止通货膨胀攀升的惯性,最终达到稳定宏观经济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实行以新货币取代旧货币的货币改革;价格冻结,包括对政府的公共服务价格、私人企业的产品价格和劳动工资实行的强制性冻结;实行稳定的汇率和财政政策,在维持原来的财政支出的基础上,通过新增税种,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赤字。同样,这一调整措施在不触及原有的经济机制的情况下,想通过币值的重新定价和对物价的冻结,迅速遏止恶性通货膨胀惯性的形成机制,稳定经济。尽管在短期内奥斯特拉尔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阿根廷的通货膨胀问题。通货膨胀在得到短暂的遏止之后,反以更快的速度上升。于是,阿根廷政府在1986年又先后两次对奥斯特拉尔计划进行调整,先是调整价格和固定汇率政策,在政府的控制下有计划地对价格进行解冻,实行浮动的爬行汇率制度。而后,在对物价进行调整的基础上重新控制物价,并调整财政政策,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样,奥斯特拉尔计划从非传统的冲击性疗法开始,最终又回到了采用传统的手段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的老路,但都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通货膨胀在经过了短暂的遏止之后,又以更快的速度上涨,1985~1990年阿根廷的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216.2%,1990年的通货膨胀率为1343.9%。

与这些国家相反,玻利维亚采用新经济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的做法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债务危机期间,玻利维亚是拉美第一个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国家,1985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5位数。为此,政府实行了具有新自由主义特点的新经济政策,对传统经济政策进行改革,其中较为主要的有:实行货币自由兑换,开放外汇市场;全面放开物价;放开银行利率。尽管这一改革在短时期内一度引起了经济的剧烈波动,但此后玻利维亚经济便迅速摆脱了通货膨胀的困扰,逐步走向了稳定。1991~1994年年通货膨胀率仅为10.7%,是同期拉美经委会统计的20个国家中通货膨胀率最低的3个国家之一。

在拉美国家实行的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的的稳定化计划中,玻利维亚所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在整个拉美地区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此后,拉美其他国家逐步吸收了玻利维亚的经验,将经济政策调整同控制通货膨胀的稳定化措施相结合,从而为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拉美国家逐渐从经济调整向经济改革过渡,从一般性调整向结构性改革深入,从单纯的稳定经济的调整向改变发展模式的

经济改革转变。虽然拉美国家在选择实施经济改革的时间上有所不同,在改革的具体过程中各国的做法也有所不同,但是在经济改革的方向上却相对一致。

二拉美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

从经济调整向结构性经济改革转变的过程中,拉美国家的经济理论发生了大的变化。一个具有新自由主义色彩、吸收了多种经济理论的合理成分在内、更具实用主义特点的理论成为拉美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它同战后在拉美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主义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在选择和实践发展理论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意识形态立场出发。无论是采用拉美经委会的发展主义理论的国家,还是曾一度实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国家,一般都采取了强烈排斥其他理论的态度,反过来又赋予这两种理论以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使之相互之间处于对立状态。然而这两种理论自身的局限性,有时还会对拉美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一定的误导。经过20世纪80年代拉美经济发展的曲折经历,拉美国家逐渐放弃了这种完全从意识形态需要出发对经济发展理论进行取舍的做法。它们强调各国经济的差异,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吸收了新结构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其他经济理论的合理成分,制定符合拉美各国实际的改革措施,从而使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据此,拉美国家在经济改革中更加注重内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过去的发展主义理论主要强调外部因素(特别是贸易比价恶化的趋势)对拉美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因而从克服对外部门的脆弱性出发,提出了进口替代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则注重国内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强调市场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提出经济调整的方案。拉美多数国家在80年代初期进行的经济调整中,曾经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要求对经济进行大幅度调整,但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从80年代后期开始,拉美国家进行的经济改革重视内外因素对经济走势的影响,并且依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在这一理论思想的指导下,拉美国家对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市场导向在拉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战之后至债务危机之前,拉美经济是在国家的高度保护下发展起来的,市场的作用被大大地忽视了或者扭曲了,在价格、利率和汇率政策中国家保护主义的色彩几乎无处不在,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的范围越

来越大。债务危机爆发之后,拉美国家在沉重的还债压力下,不得不从减轻政府负担和恢复财政平衡入手,全面收缩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范围,最终确立市场调控的机制,使拉美经济逐渐摆脱国家的直接干预。在这一过程中,价格政策的改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拉美国家从放松对价格的控制、减少政府定价的范围和对价格补贴的幅度开始,首先开放一般消费品的价格,然后逐步放开基础商品的价格,最终实现商品价格完全由市场进行调节,并比较准确地反馈市场信息,从而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结构性经济改革的目标。在不同的拉美国家中,价格体系的改革过程是有差异的。有些国家是通过激进的方式迅速实现向市场化的转变,有些国家则是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这一转变的。就拉美整个地区而言,价格体系的改革是伴随经济应急性调整开始的,而后在改革过程中逐步确立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最终通过90年代的深入改革基本完成的。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体系的建立,加快了拉美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同时也推动了与之结伴而行的经济自由化进程。

从内向型发展模式向开放的外向型发展模式的改革,从贸易壁垒向贸易自由化的改革,是拉美经济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拉美国家首先以贸易领域作为突破口,从改革出口政策入手,鼓励本国产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继而改变传统的进口限制政策,最终推进贸易领域的自由化,推动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简化税则、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的贸易自由化改革,是拉美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的核心。债务危机初期,拉美国家在实施应急性的经济调整中,为了实现对外贸易的顺差,采取了分段小步到位的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从降低关税入手,减少关税种类,统一关税。自1985年至1990年的5年内,拉美地区的平均关税从40%降到15%,最高关税从83.7%下降到41%。在此之后的贸易政策改革过程中,许多国家都是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就将关税减去了一半左右,从而使拉美国家的关税政策变得更加透明。除非与有关的贸易伙伴谈判约定外,所有关税税率都相对固定,一般都不再将关税提高到规定的限度以上。像牙买加、乌拉圭和委内瑞拉固定的税则项目比率为100%,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为99%,墨西哥超过95%。与此同时,拉美国家的非关税壁垒也随着贸易自由化改革的深入,逐渐取消了对进口数量的限制及进口配额制度的规定。到90年代后期,整个拉美地区非关税措施所涉及的进口比重已从改革前的33.8%下降到11.4%,所涉及的税则种类也从29.6%降到1.6%。

改变汇率政策是拉美国家实现经济自由化的另一项重要改革。拉美国家将过去

的多重汇率,以及在80年代初期的应急性调整中形成的双重汇率制,逐步改成统一的汇率,并且由市场的供求变化来确定汇率。同时取消了对外汇市场的政府管制,实现外汇市场的自由化。但是,由于拉美国家间的实际情况不同,各国进行汇率政策调整的重点有所不同,结果也有差异。拉美地区目前形成几种不同的汇率制度。一是实行固定汇率制。有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等国家。这些国家都是传统上实行自由外汇制度的国家,它们实行的固定汇率主要是出于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需要。阿根廷在90年代通过"兑换计划",也实行了比索与美元等值的固定汇率,但是在2001年爆发了经济危机之后,在2002年最终废除了"兑换计划"。二是实行完全浮动汇率制。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大都经历了一个过渡阶段,在开始时虽然允许汇率自由浮动,但上下浮动的范围被限制在一个规定的幅度内,汇率一般都是小幅变化,以使汇率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相对的稳定性,适应国内外经济变化的需要,避免汇率浮动过大给经济稳定带来的压力。在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之后,不少拉美国家都采取了这一做法。但90年代后期,随着本国货币升值压力的增大,其中一些国家逐渐放弃了限制汇率浮动的做法。目前,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已成为拉美占主导地位的汇率制度。三是完全美元化。在拉美国家中有历史的原因而采取美元化的国家,如巴拿马;也有在经济改革的进程中,面对国内力量难以克服的经济困难而实行美元化的国家,厄瓜多尔就是其中的一例。由于经济持续衰退,通货膨胀加剧,厄瓜多尔国不得不于2000年实行全面的美元化。

金融政策的改革是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的又一个重点。在拉美国家普遍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放弃政府对价格的控制,实现了对外贸易和外汇市场的自由化之后,金融政策的改革成为拉美国家推进经济自由化的重点。除智利的金融自由化实施时间早于拉美多数国家外,其余国家都是在过去的10多年中,逐步实现了以金融自由化为方向的改革。按照美洲开发银行对拉美26个国家的统计分析,除海地、巴拿马和苏里南外,其余国家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了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尤其是墨西哥和南美洲国家在这方面的改革力度要大于其他拉美国家。同其他领域中的改革一样,拉美国家在金融领域中的改革主要以市场的作用取代政府的干预,使金融工具能够在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进程中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拉美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一般都包括:(1)放开利率,取消政府对利率的管制,实行自由的利率政策,由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存贷款利率。在美洲开发银行统计的26个拉美国家中,有23个国家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由市场决定,有19个国家的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实行自由浮动。其中在金融改革力度较大的14个国家中全都放开了存款利率,它们之中除两个

国家外还都实现了贷款利率的自由浮动。(2)国有银行私有化,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991~1992年,墨西哥政府对在债务危机爆发时被国有化的18家商业银行实行私有化,并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了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在金融改革进程较快的国家中,金融领域也同时向外国银行开放,允许设立外资独资或合资的私人商业银行。目前,私人商业银行在拉美金融领域中占绝对优势,中央银行也都独立于政府之外,自主地制定政策。(3)减少存款准备金。取消在存款准备金方面的地区差异,取消定向贷款由政府补贴的低利率制度。(4)开放资本市场。这主要是由于债务危机的爆发造成拉美国家资金严重短缺,使得它们不得不减少对资本市场的限制,对外资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随着经济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经济自由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拉美国家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了拉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外国资本在拉美资本市场中的自由度和流动性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

私有化是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拉美国家在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时,通过在经济领域中建立国有企业,或对外国企业实行国有化的形式对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这一模式在债务危机中受到了挑战。面对危机,拉美国家不得不对政府的财政开支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在财力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特别是亏损的国有企业成为拉美国家的调整重点,由此拉开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改革进程。到20世纪的最后10年,拉美国家的私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一做法既有助于拉美国家缓解债务危机、增加财政收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又能对经济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但拉美国家之间在实行私有化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按照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对17个国家的11个部门(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金融服务业、交通、电讯、电力、自来水、港口、公路、石油、燃气和石油化工、农工企业、矿业)的私有化情况的分析,可以将这17个国家分成3

种类型。

第一类国家私有化推进速度比较快,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泛。在所分析的11

个部门中,至少半数以上的部门已经实行了私有化,并且对其余部门也都做出了私有化的安排。这类国家包括:阿根廷(在10个部门中实行私有化)、秘鲁(实行私有化的部门9个)、智利(私有化部门8个)、墨西哥(私有化部门7个)和委内瑞拉(私有化部门6个)。在1990~1995年的5年内,这一组国家的私有化收入占拉美同期私有化收入的81%。墨西哥从8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私有化改革,90年代初进入高潮。1991年,墨西哥私有化收入达110亿美元,占同期整个发展中地区

私有化收入的一半以上。到1994年,墨西哥的国有企业从1982年的1155家减少到不足80家。在90年代的头5年中,通过私有化获得的收入占墨西哥政府财政开支的11.48%。阿根廷是在1989年梅内姆上台之后推出私有化计划,并将其作为减轻债务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1990年私有化收入占阿根廷政府财政开支的12.43%。到1994年,阿根廷通过私有化减少了将近180亿美元的外债,相当于1994年该国外债总额的1/4左右。在当时,私有化对阿根廷政府减少财政赤字,稳定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类国家私有化进程较为谨慎,涉及的部门不足11个部门中的一半。这类国家有:巴西(私有化部门5个)、哥伦比亚(私有化部门5个)和洪都拉斯(私有化部门5个)。1990~1995年间,这组国家的私有化收入占同期拉美私有化总收入的16%。

第三类国家私有化推进速度较为缓慢,涉及的领域也较少。这类国家包括:乌拉圭(私有化部门4个)、巴拿马(私有化部门4个)、厄瓜多尔(私有化部门3个)、萨尔瓦多(私有化部门3个)、危地马拉(私有化部门3个)、尼加拉瓜(私有化部门3个)、玻利维亚(私有化部门2个)、哥斯达黎加(私有化部门2个)和巴拉圭(私有化部门1个)。

由此可以看出,拉美小国的私有化进程要大大地落后于地区大国和中等国家,它们之间不仅在私有化推进的速度上,而且在私有化的规模上都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就整个拉美地区而言,1991年和1992年是私有化迅速推进时期,这两年的私有化收入占拉美地区GDP的1.41%和1.15%。

在私有化进程中,拉美国家也经历了一个由一般领域向重要领域推进的过程,基础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在拉美私有化中占重要地位。据美洲开发银行的统计,在90年代的头5年中,基础产业的私有化占拉美私有化收入的43.4%,其中电信和电、燃气占38.4%。由于这些领域中的国有企业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因此,尽管这些领域中私有化交易数量不多,但是私有化收入却十分可观。例如,1990年阿根廷国营航空公司的私有化就获得19亿美元的收入;墨西哥电讯公司的私有化收入高达63亿美元;整个地区金融服务业的私有化收入占拉美地区私有化收入的23.4%,其中主要为银行业(占21.9%)。1990~1995年银行私有化收入达146.82亿美元。

拉美各国在选择私有化的重点和时机上也是有差异的,各国都是从本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决定私有化的重点。例如,阿根廷在对包括石油公司在内的许多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的同时,却没有对本国的国有银行进行私有化。然而,墨西哥却在对包括银行在内的众多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时,却仍保留了在本国国民经济中占非常重要地位的国家石油公司。在同一时期内,墨西哥金融服务业的私有化收入为129.89亿美元,其次为基础产业,收入为80.52亿美元,工业和第一产业的私有化收入相差不大,分别为15.17亿美元和14.91亿美元。巴西则选择了工业作为本国私有化的切入点,1991年和1993年对两家大型国营钢铁公司实行私有化,工业部门的私有化收入占90年代巴西私有化收入的3/4左右。拉美国家在私有化的过程中,打破了过去对外资限制较多的传统做法,凡是允许当地私人资本涉足的领域,同样允许外国私人资本自由进入,从而对外资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外国资本对拉美私有化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随着拉美国家的私有化不断向经济的重要领域推进,外资对这些领域的投资意愿也相应增强,外资在拉美私有化中的比重呈现出增加的趋势。1990~1993年,来自国外的私有化收入最高占39.2%,到1994年国外私有化收入所占的比重达到71.4%,1995年继续上升到76.7%。进入21世纪之后,拉美国家除个别国家中的个别战略部门外,基本都实行了私有化,并且也都向外国投资者开放,政府在经济中的职能随之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三拉美经济改革的利弊得失

经过长达近20年的经济调整和改革,拉美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有些变化的特点同半个世纪之前拉美经济中的某些特征极为相似,但却不是简单的历史的重复,而是在新的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有了质的不同。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拉美国家经济政策、战略和结构改革所产生的众多变化中,有三个变化非常重要,它将对该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拉美国家传统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经济实现了由内向型发展向开放型发展的转变。拉美国家之间不再刻意寻求发展模式和道路上的一致性,而是以更加务实和灵活的态度发展各自的经济,并积极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拉美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了,世界经济的变化随时都会对拉美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和直接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拉美国家通过实行对

外开放的经济改革,对外贸易在拉美经济活动中的比重大大增加了。从1980年至1996年,拉美地区进口占GDP的比重(按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由14.9%上升到22.9%。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的19个主要国家中,有15个国家的这一比重超过了地区平均水平。拉美地区大国的这一变化更为显著,尽管它们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时间较长,也较其他国家更加彻底,进口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远远低于地区平均水平,但近年来其增长的速度却要大大地快于整个地区。以同一时期内的同一指标为例,阿根廷由1.9%上升到13.3%,巴西由8.2%上升到15.6%,墨西哥也由17.1%上升到29.1%。作为地区小国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这一比重远远高于整个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中多米尼加和巴拿马的比重分别为80.6%和74.2%,其余有4个国家的比重在44%至55%之间,另有两个国家的比重在36%和32%之间。这表明,拉美地区小国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相对较高,其经济与拉美区域内的其他国家和拉美以外的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更加密切。在相同的时期内,出口在拉美经济中的比重也在增加。按同样的计算口径,同期内拉美出口在GDP中的比重翻了一番,由10.2%上升到20.9%。其中超过地区平均水平的国家有14个,同进口比重变化相同的是,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这一比重也高于地区平均水平。但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巴拿马的出口比重却呈下降趋势,其中巴拿马下降了15个百分点。在拉美3个地区大国中,墨西哥的出口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最高,也是变化最为迅速的国家,同期内这一比重由9.7%增加到31.1%;巴西和阿根廷的出口比重虽然也都翻了一番,分别由5.2%和5.7%上升到11%,但却低于地区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甚至还低于进口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这表明,墨西哥在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和结构上的改革进程要快于其他两个地区大国,墨西哥经济对外开放以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也都要超过巴西和阿根廷。

另外,从经济对外开放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拉美地区大国和小国间的差异。地区大国的经济对外开放是建立在其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它们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是双向的。相反,拉美小国的经济基础相对要薄弱得多,经济对外的依赖程度也要高得多,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更主要的是对地区大国的依赖。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拉美小国经济将更容易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其中既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走势的变化,又有拉美地区大国未来经济趋势的变化,因而这些小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要多于地区大国。这一点已经从美国"9·11"事件后的拉美经济的变化中得到证实。

(二)拉美国家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国家按照新的发展模式对资源重新进行了配置,出现了非工业化的趋势。另一些国家在削弱传统的进口替代工业的同时,加快了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智利为例,冶金机械在制造业中的比重由1970年的22.6%下降到1993年的14.7%,而同期内食品加工业的比重由25.2%上升到36%,以自然资源为原料的加工业也由18%上升到24.5%,而传统工业的比重则由34.2%下降到24.8%。墨西哥的生产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81年至1993年间,墨西哥汽车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的比重都增加了,传统工业所占的比重由34.6%下降到29.5%。在巴西制造业的变化中,传统工业由1980年的32.9%下降到1994年的26.5%,而以自然资源为原料的加工业所占的比重由21.2%上升到25.7%,汽车制造业的比重也由同期的7.8%上升到8.7%。

这一结构性的变化,反映了拉美国家在经济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出发,积极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型出口产业的趋势。同时也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发达国家中的一些产业,如汽车制造业向拉美国家转移的进程加快了。但是,拉美国家的产业结构仍是建立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基础上,其内含的增加值相对其他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要低得多,这使得拉美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所拥有的份额不仅在目前,而且在可见的将来都难有大的改观。此外,拉美国家产业结构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和电话通讯部门的迅速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这一变化与拉美国家的私有化进程紧密相联系,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此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以它们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在拉美服务业和基础产业中占有较大的优势。与此同时,伴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增加,以利润方式向外转移的资金也在大量增加。这也表明,外国投资者在进入拉美国家之后,并没有将他们的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外资企业利润的大量外流,给拉美国家的资本市场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随着拉美经济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以确立和巩固,国家在经济中的调控作用不断弱化,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中,拉美国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基本确立了市场在这一领域中的调控机制,国家不再通过利率和汇率的行政管制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主要是通过实

施一系列的经济调整和改革措施,改变经济运行方向的话,那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拉美经济的发展将主要取决于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和市场成长、发育的程度。拉美私有化进程使政府从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多重身份中解脱出来,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为市场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环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墨西哥银行危机之后,拉美国家进一步加快了必要的经济立法工作和对金融业的监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但是,从墨西哥的银行危机到巴西的金融动荡、阿根廷危机和乌拉圭危机的接二连三的发生,也暴露了拉美国家在金融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由于多数国家的金融改革是随宏观经济调整计划一起推出的,对资本市场开放后的负面效应预计不足,没有及时推出相应的法规对实现自由化后的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监管。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资本流动性和投机性都在不断加强,拉美资本市场开放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很难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对拉美资本市场的冲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拉美经济稳定的威胁。

(二)拉美国家在推进金融改革进程的时间安排上太短,时序上也将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具体措施放在前,而将金融监管立法工作放在了金融开放之后,结果造成实现了自由化的金融体系而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监管。

(三)资本市场的开放速度同整个国民经济对外资的吸收和有效利用的能力不相适应。实际上,如果开放度低了难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反之也会对经济造成冲击,产生不利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开放速度必须同宏观经济的政策目标相一致。拉美国家是在经济危机之后进行改革和调整的,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并不坚固。在这样的环境下,它们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谨慎做法,避免金融自由化对经济稳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拉美的金融改革仍有许多事情要做,按照美洲开发银行对拉美26个国家的研究分析,拉美只有一半国家建立了比较好的金融管理体系,还有一半国家需要做改进或大的改进:有将近1/3的国家需要建立现代意义上的银行法或法规。

另一方面,从2001年阿根廷爆发的经济危机,以及这一危机迅速演变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的事实中还可以看到,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在给经济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这从阿根廷危机之后,乌拉圭的社会危机和安第斯国家的社会局势的动荡中都进一步得到了验证。这主要是因为,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在建立市场机制的同时,忽视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政府在强调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必要的社会利益。正因为如此,拉美国家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分配两极化趋势加大、贫困化人口急剧增加、失业队伍不断扩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政府对此未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结果导致社会矛盾逐步趋于尖锐,一遇经济风波便得以爆发,从而造成目前的局面。

此外,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在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中的同时,也加大了经济对外部资金的过度依赖,从而使得经济结构变得异常脆弱,外部资金流量和流向的变化随时都会改变拉美经济的增长速度。从1999年巴西金融动荡起,外部资金大量出逃,导致拉美资金流向发生逆转,使拉美成为资金净流出的地区,并且连续三年延续了这一趋势,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1999年和2001年拉美经济基本上都为零增长。对外资的依赖还造成一些国家再度陷入债务危机之中,阿根廷至今仍深陷在债务危机的泥潭中难以自拔,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3年3月新政府上台之前不能与阿根廷达成协议的话,阿根廷的债务危机还将进一步加剧。巴西也正面临债务危机的威胁,有人称除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满足巴西对资金的所有需求,否则债务危机也将难以避免。

在这样的背景下,拉美的经济改革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随着拉美国家在经济领域中以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政策的改革为主要目标的第一代经济改革的结束,拉美国家将面临着以缓解社会问题为主、深化结构改革的第二代改革的艰巨任务。由于这一改革直接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因而改革的难度也要大得多。其成功与否,都将对拉美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一)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一) 摘要: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一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二要必须理顺所有制关系,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三要加强经济理论研究,防止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片面化、教条化;四要注意清除小生产思想的影响,代之以崭新的现代化思想、观念和习惯。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回顾;反思 新中国成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规划、实施了体制改革的第一冲击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纵观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一、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主要特点是出现集权和分权的反复。因此,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要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原则,必须适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经验表明:集权有利于国家自觉的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有效地实行计划经济。只有适当集权,才能统一,才能保证重点建设,才能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别,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集权过多或分散过头,都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集权和分权、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上,虽经多次反复,但不是集中过多,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就是分散过头,削弱了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集中统一。现在,我们应当吸取以往改革的教训,避免走两个极端。在这个问题上,既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地方利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部门利益。在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调控权的集中,又要有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中央在制订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要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大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集权和分权关系问题上,往往只注意到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的划分,而没有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国家把应该由企业管的事情包了起来,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反而把自己陷于繁锁的事务之中。企业本身在产供销、人财物方面无权做出决策,只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附属,这就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中央和地方、集权和分权关系上,首要的问题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 二、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 新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证明:追求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单一化和高级化,并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只能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反,只要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市场就会活跃起来,经济就会得到迅速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经过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公私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调整时期,通过改革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农村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又开始多样化。结果,经济发展,市场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大跃进”时期,急于追求“一大二公”,搞“升级”、“过渡”,企图尽快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国家经济和国家经营。农村掀起“人民公社运动,”把小社并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增长的必备条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发展,湖南经济在发展速度及总量扩张上虽有很大突破,但经济结构尚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与传统内陆封闭型经济烙印;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经济结构调整又碰到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属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国际背景下的开放性调整,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升级性调整,短缺经济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后的需求导向型调整,经济发展实现阶段性转变和体制转轨进入攻坚阶段后的战略性调整。尽管机遇和挑战并存,但结构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认清和掌握我省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对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效应对加入WTO后的各种挑战尤为重要。本文就我省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作初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 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则随工业化的推进呈现倒U 型曲线,即当一国工业化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其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当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其比重则趋于缓慢上升继而停滞、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升级优化阶段,其演变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6.9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8.8%,比全国同期平均速度高0.7个百分点。伴随而来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继续得到相应发展;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的扭转,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湖南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迈进。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7:40.7:18.6,演变成2001年的20.7:39.5:39.8(见表1)。第一产业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且90年代下降的幅度大大高于80年代;第二产业的比重80年代有所下降,由1980年的40.2%下降到1990年的33.6%,但90年代又回升了近6个百分点,2001年为39.5。第三产业比重一路攀升,大幅上升近20个百分点,2001年达到

浅谈中国经济改革的得与失

浅谈中国经济改革的得与失 赵健 08政教 08403104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过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走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如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公共事业的公平缺失,等等。如何一一克服这一系列难题,保证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能够同时实现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得与失两个方面对中国经济改革进行反思,为接下来的道路指明方向。关键词:经济改革;收获;缺失;发展方向 一、改革的措施 中国经济改革的根本之处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承包给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从1982年开始,取消了原来的人民公社制度,恢复乡(镇)、村政权机构。同时,国家从1979年开始连续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从1985年起,国家取消了过去实行多年的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实行合同收购的新政策,把农业税由过去的实物税改为现金税,基本上确立了国家与农民实行等价交换的关系。 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进行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 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的,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1978年夏,四川省率先进行6个企业扩权试点,1982年扩大到全国6000多个企业。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

第12章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第12章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一、选择题 1.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形成的原因有()。 A.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苏联模式的影响 B.赶超型战略的内在需求 C.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背景 D.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 【答案】ABC 【解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①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苏联模式的影响;②赶超型战略的内在需求;③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背景。 2.中国传统计划经济的主要弊病表现为()。 A.国家权力过分集中,政企职责不分,企业难以成为经济主体 B.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 C.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D.否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答案】ABCD 【解析】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病表现为:①国家权力过分集中,政企职责不分,企业难以成为经济主体;②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③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④否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3.经过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C.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答案】ABCD 【解析】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市场化取向改革也取得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基本形成;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⑤收入分配领域改革逐步深入。 4.中国整个渐进改革过程的特点大致有()。 A.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方法 B.曾在较长时间内实行“双轨体制” C.始终坚持从创新到规范,再到制度化的原则 D.采取了“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两种私有化改革方式 【答案】ABC 【解析】中国整个渐进改革的过程大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中国的渐进改革采取了从体制外的创新到体制内的改革、从局部改革到整体性改革、从低成本改革到高成本改革的推

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40 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研究,中国的人均GDP 在过去一千年里几乎水平不变,而从1978年起GDP近乎垂直提升,中国经济总量也从此步入了年均近10%的增长快车道。众所周知,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经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我国已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近 40年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经历 了怎样的曲折历程?经济学原理如何阐释和解读这一历 程?改革开放对未来的启示何在?本报告拟就这些问题进 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与世界各国对比 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近40年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7%,比世界年均增速快 6.8个百分点,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跃居世界第 一,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8788美元,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

从经济结构看,近40年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了近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了约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占比则上升了2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率由 1978年的17.9%上升至2017年的58.5%,增幅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从财政情况看,由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近40年来我国多数年份财政收支处于赤字状态,2016年虽略高于3%的警戒线,但仍处于可控范围。截至2017年末,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为36.2%,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且已连续两年下降。 从金融市场看,我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1%上升至2017年的8.0%,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银行业信贷发放量占GDP比重超过200%,高于高收入国家水平。 从基础设施来看,人均电力消费从1978年的247千瓦时增

国外五大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

国外五大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 城市群这一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成为了地理、社会、区域经济等学科研究的热点话题。有别于单一城市,城市群更有利于区域总体资源的整合配置,从而提高效率,降低发展成本;同时,其对外界的整体影响力度更大,范围更远。近年来,城市群更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单一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基本单元。 目前,世界公认的发展最早最好的城市群有五个,它们分别是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及英国中南部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的中心,这些典型的城市群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群在人文社会、空间地理和政治经济方面的共性;同时,由于历史地理等影响发展的因素不同,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自己独有的个性特征。本文试图从经济领域的产业结构方向分析这些城市群的 特点,以期能概括出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典型特征。 一、国外五大城市群概况 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是世界上首个被认可且公认实力最强的城市群。它以纽约为中心,包含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等主要城市。含10万以上人口城市40个,大小城镇共200个,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从芝加哥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和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纵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边界。它的兴起得利于五大湖地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和便利的水运,重工业发达。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是一个多核城市群,一般可细分为以东京为中心的东京城市群,以大阪为中心的京(都)(大)阪神(户)城市群和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京城市群。著名城市主要有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神户、横滨等。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构成了一个现实意义上的超级城市带,区内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约有40座,主要核心城市和地区有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德国的鲁尔区及巴黎。 英国中南部城市群主要指从伦敦经伯明翰、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城市连绵带。其代表城市主要有伦敦、伯明翰、利物浦和曼彻斯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稳操胜券的原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稳操胜券的原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30多年,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得世界各国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人民真正的站了起来,这三十年有成功,但也有失败,对它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是很有价值的。一方面可以帮助我国经济发展找准方向,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为我国经济进一步的腾飞打下基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稳操胜券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五点:第一,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 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改革者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最初的,以“放权让利”为内容的改革就是产权改革,当时也没有产权理论作为指导。但是,这场改革实质上就是权利关系的调整。这种选择也许是制度变迁的内在力量的推动和人们的本能选择。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利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农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建立、发展和改革,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农业产业化等。考察这一过程,我们发现每一步改革的实质都是“产权制度改革”或“产权关系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产权制度改革,因为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本质上都是调整企业和政府的产权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实质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界定和调整。 第二、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从总体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早是从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和生产组织制度开始的。为什么制度变迁首先发生在农村?我们认为这是适应客观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价格剪刀差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蒙受了巨大的利益损失。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名为集体经济,实为变相的国营经济。与城市的集体和国营经济不同的是,国家对农村的集体经济基本上“管而不包”。这样农村改革的机会成本很低,农村对新制度的需求也就更加强烈。因此,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旧的制度更容易打破,新的制度更容易产生,自发的制度变迁发生之后,更能够得到政府的迅速认可和支持。 第三、允许旧体制外生产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体制增量调整促进体制存量调整。 中国的经济体制,在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增量改革、体制外突破来改革经济体制的结构和促进或倒逼旧体制的变革,这是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经验之一,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靠的就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无论体制改革还是经济增长,都是“两条腿”走路。公有制经济(包括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的体制,一直都在改革,甚至比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要早。对集体农业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包括对土地制度的改革,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而且,在强调体制外改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决不应当忽视国有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与非国有经济相比,国有经济市场化的速度较慢,这固然不利于市场化的进程,但是可以使大量经济资源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处于政府直接控制之下,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利于控制转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而且能够在市场机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调节弥补市场的不足,克服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导向的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国有经济实际上也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名词解释

A 瑷珲—腾冲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B 标尺竞争:通过把代理人绩效与在类似条件下的其他代理人绩效进行比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现代理人的努力水平。 包产:把产量包给小组或农户,即小组或农户交给集体一定数量的粮食 “包干”:把土地、牲畜和生产工具分给小组或农户,即彻底的小组或农户经营 C 城市偏向:政府在投资取向、财政分配、价格制定、土地利用以及其他政策的制定上均有利于城市,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合理的向城市倾斜,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问题,它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产业同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结构呈现出某种共同趋向,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区域,形成了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产业结构格局。 产权保护:英国之所以出现工业革命是因为有专利、产权的保护等。既然科学革命决定工业革命,而科学革命又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那就要从欧洲当时科学革命发生时的状况进行分析,而不能以现在的标准去衡量过去。四百年前中国没有的制度,西方国家也不一定会有。例如,现在经常讲产权很重要,但是15世纪出现科学革命的时候,西方并没有完善的产权保护,那时候的研究完全是出于好奇心而没有商业动机,研究的成果也基本上都是公共知识。所以,商业价值也不能够解释科学革命为什么发生的原因。 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城中村:对内城中的一种低租金社区的称呼。该社区是外来移民首次或第二次的落脚点,具有移民文化特征。 财政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转移支出,本意是财政资金转移或转让,主要是指上下级预算主体之间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的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 政府的转移支付: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格补贴也是政府的转移支付。由于政府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把国家的财政收入还给个人,所以有的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负税收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一般是上一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确定转移支付的数额,一般是根据一些社会经济指标,如人口、面积等,以及一些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经济活动,如教育、治安等的统一单位开支标准计算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的政府收入的差距,以保证各地区的政府能够有效地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 主要功能 (1)保障地方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

第四讲福利国家理论

第四讲福利国家理论主要内容: 一、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国家理论 三、福利国家危机 四、福利国家的改革与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1.《福利国家经济学》,尼古拉斯?巴尔,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当代西方经济学新进展》方福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尼古拉斯?巴尔、大卫?怀恩斯,辽宁人民出版社 4.《福利国家向何处去》,周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中国发展出版社 6.《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吴敬琏,上海远东出版社 一、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福利国家的典型故事“在20世纪,如果你碰巧出生在瑞典,那就像中了头彩一样。”——一位美国作家。20世纪60、70年代,是瑞典的“黄金时期”有个患了轻度抑郁症的人跑到公立医院去看病。当时正值寒冬,日短夜长。为了能让病人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医生开了一道处方:去西班牙两星期病假,机票和酒店开销算作药费,全部报销。 1.什么是福利国家 布里格斯(Asa Briggs)为福利国家给出了一个著名的界定:“‘福利国家’是这样一种国家,其中,有意识地运用组织的力量(通过政治和管理)至少在三个方面努力减少市场力量发生作用的范围:第一,保证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而不管他们财产的市场价值如何;第二,使个人和家庭能够应付“社会意外事件”,如生病、年老和失业,以降低不安全感的程度,否则个人和家庭将会面临危机;第三,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服务领域向所有公民提供所能得到的最好服务,不管他们的地位和阶层如何。转引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北

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福利国家的内容:第一,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主体;第二,政府保证所有公民享有最低标准的收入、营养、健康、住房、教育和就业机会;第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一个简便的界定,就是“社会开支”在一国GDP中所占的比例,比例高的属于福利国家,比例低的属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西方国家,属于“社会开支”内容的包括像医疗保障、退休金、教育等等必要的福利,它们是通过国家的税收、用非市场的手段经营的(即社会福利的非商品化) 福利国家社会开支的比例:瑞典为32%,法国29%,丹麦、德国28%以上,挪威、奥地利、比利时在26%~27%左右,芬兰、意大利在23%~25%之间,瑞士、荷兰、英国在23%上下,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都在18%左右、美国不到17%。 社会指标(平均寿命):日本82.07(岁,下同),法国80.87,瑞典80.63,澳大利亚、瑞士80.62,加拿大80.34,意大利79.94,挪威79.78,奥地利79.21,荷兰79.10,德国78.95,比利时78.92,英国78.7,芬兰78.66,美国78.06,丹麦77.96 社会指标(每千个新生儿的死亡数):日本和瑞典为3.2,挪威为3.3,芬兰3.7,瑞士4.1,比利时、法国4.2,德国4.3,丹麦、奥地利、澳大利亚4.4,荷兰4.7,英国、加拿大4.8,意大利5,美国则高达6.3。 经济指标(以美元为单位人均GDP):挪威:10万以上,丹麦、瑞士6.7万,瑞典、芬兰、荷兰:5.5万上下,奥地利5.2万,澳大利亚5万,比利时4.9万,法国4.8万,加拿大和美国:4.7万,德国:4.6万,英国4.5万,意大利4万,日本3.8万 大体而言,欧洲发达国家属于福利国家,美国一般不称作福利国家。2.福利国家的理论起源和发展 现代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福利社会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报告主张的社会福利可以被概括为“3U”思想:普享性原则(Universality),即所有公民不论其职业为何,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统一性原则(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均一性原则(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这个概念是1941年由威廉?坦普尔最初提出来的,以区别于纳粹德国为统治者服务的“权力国家”(power state)。人们常常把1948年7月5日英国国民可以享用国民保险的这一天作为英国福利国家的诞生日。从此,现代资本主义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开始效法建立了福利国家

中国经济改革经验与反思

中国经济改革经验与反思 作者:林毅夫时间:2013-10-31 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市场改革来改善价格信号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比较好地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而利用比较优势的前提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为此我们必须深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如果维持年均7.3%的经济增长,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收入可以达到12700美元。也就是说,在本届政府领导下我国应该可以从低收入变成中等收入,进入高收入。高收入国家是一个门槛,如果我国也加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全世界高收入国家人口可以翻一番,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用西方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道路,却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理论的适用性决定于条件。在西方适用的理论,不见得适用于我们。重要的不是说我们的理论能不能被接受,而是这个理论能不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帮助我们改造世界。我们必须将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这样中国的知识分子才能够真正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作贡献,才能够避免好心干错事。 我希望从中国经济改革经验的探讨中反思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改革,大家生活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切身感受到它的成就。从1979年到2012年,连续33年的时间,我国年均

经济增长达到9.8% ,这样的高速发展态势在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并且,这是发生在经济转型期,在一个底子薄、人口众多、制度不完善的状况之下,这无疑是个奇迹。这样的成绩,事先谁都没有想到。 下面,我从中国改革开放33年所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来进行一些反思。 新理论通常来自于对现象背后原因的分析,这个现象会是新的现象,这个现象也可以是过去的现象,但过去的理论解释不了,才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进行解释。中国改革开放33年,用西方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道路,却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为什么有这样的成绩?还出现了哪些问题?我想分析回答五个相关的问题,反思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学科发展道路。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取得这么高速的增长?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支撑?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1979 年之前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即使是付出几代人的努力。追求中国的现代化,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从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就一直在苦苦追求国家现代化。

2016尔雅当代中国经济课后练习答案(1.31-1.50)-分章节

1.31储蓄过程与投资过程 1 以下哪种理论认为储蓄是投资的资源,因而储蓄从物质形态上制约着投资的行为和规模。?A、金融决定论 ?B、投资决定论 ?C、储蓄决定论 ?D、收入决定论 我的答案:C 2 不同时期的国民收入与国民储蓄之间的变动存在不同步性,其原因不包括是? ?A、收入增加的非规律性 ?B、收入的增加与消费增加不同步 ?C、强制储蓄的形式和强度不同 ?D、消费具有阶段性 我的答案:A 3 沟通储蓄部门和投资部门的通道有哪些? ?A、储蓄者利用自己储蓄的资金进行投资行为 ?B、储蓄者将自己的资金交给金融中介产生间接金融资产 ?C、不通过金融中介直接地买卖直接金融资产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4 储蓄与投资过程之间的分离需要通过金融来建立联系,其渠道不包扩以下哪种? ?A、自我融资 ?B、投资者购买间接金融资产 ?C、间接融资 ?D、储蓄者购买直接金融资产 我的答案:B 5

凯恩斯认为在国民收入小于最优国民收入的情况下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储蓄增加的关键变量是什么? ?A、增加投资 ?B、增加消费 ?C、降低利率 ?D、提高准备金率 我的答案:A 6 哈罗德-多马模型将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归结于什么的高低? ?A、税率 ?B、通货膨胀率 ?C、储蓄率 ?D、准备金率 我的答案:C 7 我国的货币化指标在最初1978年的时候只有多少? ?A、21.34 ?B、31.98 ?C、65.87 ?D、133.94 我的答案:B 1.32储蓄和投资的函数解释 1 社会价格的变动率取决于什么? ?A、经济波动周期 ?B、经济增长率

?C、超额需求的大小 ?D、通货膨胀率 我的答案:C 2 当主导消费品具备相对稳定性的时候国家的储蓄变动主要受制于什么变量??A、投资 ?B、利率 ?C、税率 ?D、收入 我的答案:D 3 什么时候计划储蓄的行为不受其价格变动率影响? ?A、通货膨胀率较低的时候 ?B、通货膨胀率高的时候 ?C、和通货膨胀率无关 ?D、无法确定 我的答案:A 4 投资的增加必然引起储蓄的增加 我的答案:× 5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我的答案:× 6 决定计划投资的因素和决定计划储蓄的因素是一样的。 我的答案:× 1.33收入、储蓄与金融间的关系

浅议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浅议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回顾;反 新中成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为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划、实施了体制改革的第一冲波。十一届三中全后,以邓小平为核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改革的新局面。纵观这一波澜壮阔历史进程,既积累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教训。 一、要正确处理权和分权的关系 十届三中全会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容就是处理集权和分的关系,主要特点出现集权和分权的反。因此,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验,集中到一点,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系。 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原则必须适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限。经验表明:集权有利于家自觉的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平衡,有效地实行计经济。只有适当集权,才能统一才能保证重点建设,才能缩小地之间的差别,实现各族的共同繁荣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是,集权过多或分过头,都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一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革,在集权和分权、中和地方关系问题上,虽经多反复,但不是集中多,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就是分散过头,削弱了社会主义济必要的集中统一。现在我们应当吸取以往改革的教训避免走两个极端。在这问题上,既不允许存在损害家全局利益的地方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国家全局利益的部门利益。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挥中央和地方两个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有体现全

局利益的统一性,又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性;既要有维护国家调控权的中,又要有在集中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必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护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权必须集在中央,中央在制订政策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 十一届三中全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集和分权关系问题上,往往注意到中央和地方行政权的划分,而没有处理好国家和业的关系。国家把该由企业管的事情包了起来,既不了,也管不好,反而把自己陷于锁的事务之中。企业本身在供销、人财物方面无权出决策,只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附,这就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展。因此,进行经济体改革,在处理中央和地方、权和分权关系上,首要的问题是扩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济实体。 二、必须坚持多种有制形式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 新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变的历史证明:追求所有制经营形式的单一化和高级化,并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只能是阻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反,只要允许多所有制并存,采用种经营方式,市场就会活跃起来经济就会得到迅速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过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了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义经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公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作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充。调整时期,通过改革农村产关系,改革农村管体制和管理制度,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试题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98.00分) 选择题(60分) 1、引进的外资、技术,应该引导它们流向:() (1.00分) A.国家最缺乏的产业 B.国家竞争力强的产业 C.公共领域 D.文化领域 2、()行业具有寄生性: (1.00分) A.企业 B.金融 C.学校 D.政府 3、传统体制下,储蓄结构表现为以()为主: (1.00分) A.个人储蓄 B.企业储蓄 C.政府储蓄 D.全都是 4、关于比较优势战略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A.单纯的比较优势可能是中国经济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B.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应该根据比较成本差异的大小,选择差异比较小的进行经营 C.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跟生产要素的多少有关系 D.比较优势战略就是竞争战略 5、储蓄者购买投资者发行的各种证券,投资者将得来的资本用于生产能力的建设,如此储蓄者获得金融资产的增长,意味着()积累的增加: (1.00分) A.实体资本 B.借贷资本 C.虚拟资本 D.金融资本 6、瑞士手表之所以在国际上占据优势地位是因为:() (1.00分) A.成本低 B.品牌效应 C.服务水平高 D.机械生产 7、()现象不属于经济性分离: (1.00分) A.失地农民 B.下岗分流 C.破产者 D.就业者

8、公有制中()独立化会导致按劳分配难以实现: (1.00分) A.所有者 B.代理人 C.劳动者 D.管理人员 9、关于第一次分配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A.借助于市场机制 B.不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 C.微观收入分配 D.建立在市场等价交换基础上 10、不属于同一个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方式的是:() (1.00分) A.政府 B.企业 C.家庭 D.劳动 11、关于我国分权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A.我国多民族宗教民族很难处理,应放下政治分权 B.经济性创造政治民主化的条件 C.政治分权会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独立自主、竞争的关系 D.经济、行政性分权造成多个利益主体相互制衡的局面 12、提前购买消费品不会导致()出现: (1.00分) A.储蓄率下降 B.储蓄增加 C.投资减少 D.银行缩小对企业贷款 13、()影响国民储蓄的结构: (1.00分) A.国民收入的结构 B.国民消费的结构 C.国民生产的结构 D.国民投资的结构 14、有选择的退出是为了()资源的均衡分配: (1.00分) A.存量 B.流量 C.所有制形式 D.资源 15、()发现垄断帝国主义时期,银行有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 (1.00分)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斯大林 D.列宁 16、要达到国民待遇的普遍化,最主要的是打破()方面的差异: (1.00分)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简要问题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简要问题分析2007年已经趋近结束,经过了近1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目前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2007年的中国经济有一个关键词被无数人提起:CPI。仅仅一年,中国的CPI指数连续上涨,猪肉在一年时间里涨价50%,房地产的价格则更是以每年100%的价格快速爬升,股市从2000点一跃跳到6000点,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昭示着中国经济已经出现过热的现象。从这些数字里,我们得到了什么信息?经济过热的起因是什么?又应当如何做来避免经济过热带来的危害?一旦发生经济危机,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又该如何规避风险?本文尝试简单的分析以上若干问题。 要理解经济过热的现象,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经济,以及经济又是如何增长的。 首先,经济活动实际上是人类从事商品生产、交换活动的总称。人类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产出各种商品,因为专业化分工,不同商品的生产者需要在市场中进行交换,因为以货易货的不便,人类开始使用货币进行商品交换。初始人类的黄金开采量与人类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差不多,因此黄金便担任了数千年的货币。而在1970年代,因为黄金开采量已经无法反应现实世界中的经济增长,因此人类废除了金本位的货币制度。而不管是以什么货币为度量单位,不管生产力发达还是落后,也不管20世纪中服务业占据经济领域的比重越来越大,经济活动的本质实际上依然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这两种行为(商品包括实物商品、虚拟商品、服务等等)。 之所以要有商品交换,是由于人类的专业化分工引起的,每个人从事自己最熟悉的工作,可以最大化的生产该类商品,这样可以使得社会的经济总量最大化,通过商品交换,社会中的每个人又获得了自己所需要、但又非自己专业可以生产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每个人可以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通过商品交换,每个人可以获得其他专业人员以比自己高的效率生产出的商品,实际上专业化分工以及商品交换使得社会上的经济总量增加了,而且每个人可以分享到更大的经济蛋糕。 进入近现代,经济中出现了金融市场,人们在金融市场中交易股票、期货、债券以及更多的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市场的繁荣,为企业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反馈到生产领域,促进企业更加高效有利的创造社会价值。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资本市场的繁荣,大大促进了纯商品生产领域以及服务业的社会价值的增加,从而使得人类社会变得空前繁荣。 到此,经济运行可以被涵盖为——商品生产(实物、虚拟、服务),商品交换(消费),在这个过程中,若要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有社会公信力的货币发行机构,针对经济的运行状况,确立货币扩张亦或是紧缩性政策,适当的发行货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为缺乏有效的货币发行机构,缺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道。从总体上判断,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已基本上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的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朝着高服务化,重工业化,高度加工化,知识技术密集化。下面分别从以上四点分析近几十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高服务化

分析: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高,说明我国产业结构朝着高服务化的方向发展。 (二)重化工业化

分析:轻重工业调整大体分为三阶段。 一是建国初期至1978年,重工业化特点非常明显。为改变重工业薄弱局面,从“一五”开始我国就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但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最终导致轻、重工业比例关系严重失调。1960年,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33.4:66.6。经过三年调整,失衡的轻重工业比例关系重新趋于协调。七十年代开始,轻重工业生产结构再次出现不协调状态。1978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分别为43.1:56.9。轻、重工业结构的失衡,使得国家不得不对消费品实行调拨分配,大多凭票证限量供应,市场处于全面紧张状态。 二是1978年到80年代末,轻重工业均衡化调整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的政策,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1989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48.9:51.1,轻重工业基本协调增长。

试析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

试析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 陶良虎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道。从总体上判断,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 产业结构已基本上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的阶段。 1949年以前的中国经济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经济并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近代工业几乎没有得到发展。1949年至1952年,我国用了三年时间进行了恢复性建设,到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解放前的最高水平。1953年开始的工业化是在人均收入水平极低、工业生产能力很弱的基础上艰难起步的。1953年至1980年,我国在产业结构方面发生了两次大的超前转换和一次大的被动调整。第一次大的产业结构超前转换是“大跃进”时期,由于重工业超前发展,使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出现严重失衡,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由1957年的43.3:31.2:25.5变为1960年的21.8:26.1:52.1。在经过5年的被动调整,初步扭转了产业结构的失衡状况后,十年文革片面强调为备战服务,使产业结构重又步入“重型化”的轨道。1976—1978年,在经济发展上又出现了“急于求成”,通过大规模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发起了对工业化的新一轮强攻。这第二次产业结构的超前转换进一步加剧了各

产业间、轻重工业间、重工业内部的结构性的矛盾和比例关系失调,造成生产与消费的尖锐对立,社会经济关系全面紧张。在整个80年代,在需求总量迅速增长和需求结构快速变动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新的格局。工业以重工业的主导向优先发展轻工业转化,第三产业出现了历史上最快的增长时期。1951年至1990年期间,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的变动更为显著,变动幅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幅度,以此评价,产业结构的演进趋于合理。1991年至1997年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变动较大,从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体的结构变化看,第二产业增长最快,比重增加较大;第一产业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增长较快,比重也有所增加。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三次产业的构成由1990年的28.4:43.6:28.0变为1997年的18.7:49.2:32.1。第一产业减少了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了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了3.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劳动力构成由1990年的60.1:21.4:18.5变为1997年的49.9:23.7:26.4。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明显加快,这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考察与分析,可以看到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产业结构演变呈现非均衡性。所谓非均衡性是指在一定的总体收入水平上,三次产业的比重呈非均衡状况,即有的产业比重过大,有的产业比重过小。如果分别从三次产业内部观察,这种非均衡性则更为明显。根据钱纳里的“典型结构”分析,中国目前的产业结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讲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讲义 李由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描述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经济学有关制度、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经济体制(制度)改革的方式、过程、内容和绩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能够在经济活动、政府或企业管理、市场分析和咨询、学术研究等方面灵活有效应用。 在学习上,要初步掌握积极、高效的学习方法,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方法,养成合作和分享精神,基本的逻辑分析和思辩能力,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初步掌握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要养成怀疑、创新与实践能力,要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课程简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研究经济转轨(转型、过渡、改革、变革)的一门学科。它主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和制度变迁以及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学科,主要研究制度、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中国经济体制(制度)改革的方式、过程、内容和绩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具体内容:公平、平等与效率;制度、制度变迁;中国的渐进改革;国有经济制度的改革;农村和农业的制度改革;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财政制度的改革;中国的发展战略等。 三、学前准备(先修课程)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概论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四、教学和学习方式 在教学上,一半课时用于课堂讲授,其他时间组织关键知识和案例的专题讨论、社会调查和课下阅读、小论文。在学习上,将研究、自主、探究性学习与灌输性学习结合起来。 五、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占40分,包括出勤、课堂发言、读书笔记、调查访谈、体制改革案例分析等。其中,案例分析主要是对国内外体制创新和变迁的案例分析,包括事件的背景、变革过程和效果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每篇字数3000—5000字或者更多,遵照学术规范,独立完成。 期终综合考试占60分。 六、学习材料 1、相关参考书目(按出版年代为序)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