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第三章旅游者
合集下载
旅游学概论 第三章 旅游者

季节性
价格
强
敏感 停留时间长
弱 较小
不太敏感 消费相对较高
不强 小
敏感
选择自由度 大
心理或性格的差异
美国学者帕洛格的“心理类型模式”(“性格类型模式” )
人数
自我中 心型
近自 我中 心型
中 间 型
近多 中心
型
多中心 型
心理(性格)类型
不同心理(性格)特征的人的旅游动机和心理特点比较
自我中心型
希望旅游地是熟悉的地方 喜欢在旅游地进行常规活动
希望在日光下游艺场进行放松活 动
多中心型
(二)我国的规定
指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 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 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长住地到我国 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 月,并且访问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 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国内游客分两类: (1)国内旅游者 (2)国内一日游游客
人生时间构成示意图
法定的就业工作时间 谋生时间 处理家务时间
必须的附加工作时间
人生时间 满足生理需要时间
必须的社会活动时间
闲暇时间
活动时间
工作时间 非工作时间
限制性活动
法定就业时间里的劳动,附加劳动 生理生存活动,必需的社会活动
自由活动
(工间休息) 消闲活动
闲暇时间就是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及其
二、世界旅游组织对旅行者所作的分类
列 入 旅 游 统 计
旅 游 者
游 客 游 览 者
侨居海外国民
乘务人员 (非居民 )
度假、出差
治病、学习
来 访 目 的
探亲访友、宗教
非居民 游览船旅客 白昼旅客 乘务组员
旅游学概论第三、四章

2011-3-31
22
60年代中期英国一家旅游咨询公司对 60年代中期英国一家旅游咨询公司对
旅游倾向同某些社会因素的关系分析得出的结论
社会经济因素
对旅游倾向的影响
收入
家庭户主学历 家庭户主职业
带薪假期 户主年龄
家庭生命周期
积极影响(正相关关系) 积极影响(正相关关系) 积极影响(就职业的社会地位而言) 积极影响(正相关关系) (正相关关系)
五、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 1、概念:指产品经开发进入市场后,直到被市场淘汰从而再无生产的 可能和必要为止的全部持续时间 • 2、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 (1)Butler生命周期模型 早期探险—地方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退 • (2)一般形式 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2011-3-31 10
• • • • • •
•
1、按照游客的人口统计特征划分类型 2、根据游客的个性心理特征划分类型 (1)气质及类型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2011-3-31 2
(2)普劳格的个性心理模式
A、游客心理类型
近保守型 保守型 中间型
近开放型 开放型
2011-3-31
3
B、游客心理特点
20
4、文化动机
5、社会和自我表现动机
6、经济动机
2011-3-31
5、影响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 个人因素
1)、心理或性格的差异 美国学者帕洛格的“心理类型模式”(“性格类型模式” )
人数
近自 我中 心型
中 间 型
近多 中心 型
自我中 心型
多中心 型
2011-3-31
心理(性格) 心理(性格)类型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

第一节 旅游者的定义
二、国际上对旅游者的定义
国际联盟专家
联合国组织的定义
统计委员会 的定义 表述 (一)
非盈利性出国旅行的人 罗马会议的定义
为开会或公务旅行的人 渥太华会议的定义 为进行商务活动而旅行的人
国际联盟的定义
在海上巡游度假上岸访问的人
第一节 旅游者的定义
二、国际上对旅游者的定义
( 二) 罗马会议 的定义
旅游者
1
第一节 旅游者的基本定义
2
第二节 旅游者的形成条件
3
第三节 旅游者的分类与特征
2
第四节 旅游者消费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 旅游者的定义
一、旅游者的定义分类
概念性 定义
在1811年出版的英文版的 <牛津词典>第一次出现了旅游 者一词:”出于奇心,籽得到愉快 而进行旅行的人”.又如,旅游者 是指离家外出到期异国他乡旅 行访问的人.等等概念性有表述.
第四节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权利
三、旅游者的权利与义务
对旅游产品真实情况知悉权 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权利 享有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选择权利 享有公平交易并获得质价相符产品权
享有对旅游产品和服务及旅游者权益保护监督权 享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时按法律所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节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权利
三、旅游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 旅游者的定义
一、旅游者的定义分类
技术性 定义
一是满足要求实际需要,在统计工 作中规范旅游者统计囗径的需要。
二是出入境中制定和执行有关政策 的需要,并便于操作而规定定义。
三是如世界旅游组织规定的:“在 离开常住环境地时间不超过12个月,前 去访问地不是为获取报酬活动至少旅行 访问24小时的人”。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旅游者

2、差旅型旅游者:以业务为主要目的,兼顾 观光旅游的人,包括公务旅游者、商务旅游者、 学术教育旅游者等。
1)需求内容上选择轻松愉快的旅游活动。 2)出行次数频繁。 3)消费较高,对服务质量要求高。 4)不受季节气候影响。 5)选择自由度小。
3、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探亲访友、求学、疗 养治病、购物及其他家庭事务和个人事务而外出旅行 的人。特点:
旅游动机主要来源于人精神上的需要。但究竟是为了 满足哪种需要呢?
A马斯洛理论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为了生存而对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 条件产生需要。如由于饥渴冷暖而对吃、穿、住产生 需要。
(2)安全需要。指维护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需要。 (3)爱的需要或社交需要。参与社会交往,取得社
高
国
峡
人
出
流
平
血
湖
(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2)最大的信息收集量
问 君 具 有 几 多 愁
一
代
新 人 在 成 长
黄 金 水 道
3、旅游偏好
是指人们趋 向于某一旅 游目标的心 理倾向
四、旅游者行为的空间特征
保继刚、楚义芳对不同尺度空间行为所涉及 的空间范围进行了划分,并分析得出旅游者 空间行为的一些普遍性特征:
达恩(Dann,1977)的旅游驱动因子 理论认为旅行决策中主要有两类因素, 即推动型因素和拉动型因素。推动型因 素是那些促使你想旅行的因素,而拉动 型因素是那些吸引你到那里去旅行的因 素。
2、克朗普顿分类
克朗普顿(Crompton,1979)支持达恩的 推动型和拉动型动机的观点。他确定了九种动 机,其中包括七种心理动机或推动型动机,两 种文化动机或拉动型动机。
旅游学概论 第三章 旅游者解读

心理或性格的差异
美国学者帕洛格的“心理类型模式”(“性格类型模式” )
人数
自我中 心型
近自 我中 心型
中 间 型
近多 中心
型
多中心 型
心理(性格)类型
不同心理(性格)特征的人的旅游动机和心理特点比较
自我中心型
希望旅游地是熟悉的地方 喜欢在旅游地进行常规活动
希望在日光下游艺场进行放松活 动
多中心型
临时过境移民
外交人员
领事馆代表
武装部队成员
三、基于访问目的的旅游者类别划分 (1)消遣型旅游者 (2)因公差旅型旅游者 (3)因私事务型旅游者
四、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基本特点
1.消遣型旅游者
(1)人数多,比例大。 (2)季节性强。
2.因公差旅型旅游
(1)人数少,出行频繁。 (2)没有季节性限制。
(3)行为自由。
国内旅游者
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在我国境内 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 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
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10公里以外, 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但又不足24小时,并未 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 夜的国内游客。
第二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希望去非游览区
热衷于在别人参观前自己有新发现 希望去富于故事情节的不寻常旅游 地
希望活动量要小 希望自己驾驶汽车去旅游地
希望活动量要大 希望乘飞机去旅游地
希望旅游设施齐全 希望有熟悉的气氛 希望整个旅游活动安排饱满
希望有适当的旅游活动及食品
会见并 热 衷于与不同文化的人打交 道 希望只安排最基本的活动有自由时
间
自我中心型
第3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经营活动也会被混为一谈了。
3.1 旅游活动
3.1.2 旅游活动的性质
➢ 对于旅游活动的性质,国际和国内旅游学界都存在着争议,
其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究竟是经 济性质还是文化性质。
➢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它必 然会综合反映社会环境中的多种复杂现象。
➢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可以认为旅游活动是一项以不同地 域间人员的短暂活动为特征,以审美和娱乐为本质属性, 涉及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区和台湾地区的中国同胞。
3.2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
3.2.3 我国对国际旅游者及国内旅游者概念的界定
1)我国对国际旅游者的统计口径
➢ 下列八种人不包括在旅游者内:
①应邀来我国进行访问,由部长以上人员率领的党政、议会、军队代表团成员。 ②各国驻华使馆官员、领事馆官员、外交人员及随行家庭服务人员、受赡养者。 ③在我国驻期已达1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 ④乘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游客。 ⑤边境地区往来的边民。 ⑥回内地定居的港澳台同胞。 ⑦已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我国定居的外国侨民。 ⑧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
• 自费旅游者、公费旅游者、社会旅游者、奖励 旅游者
④按旅游交通方式 划分
• 航空旅游者、铁路旅游者、汽车旅游者、游船 旅游者
⑤按地域范围划分
• 国内旅游者、国际旅游者、洲际旅游者、环球 旅游者
⑥按年龄划分
• 青少年旅游者、中年旅游者、老年旅游者
3.3 旅游者的类型及需求特点
3.3.2 旅游者的特点
流动定义
• 旅游发生在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流动中,是人 们离开其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某地的运 动和在该地逗留期间的各种活动。
3.1 旅游活动
3.1.2 旅游活动的性质
➢ 对于旅游活动的性质,国际和国内旅游学界都存在着争议,
其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究竟是经 济性质还是文化性质。
➢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它必 然会综合反映社会环境中的多种复杂现象。
➢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可以认为旅游活动是一项以不同地 域间人员的短暂活动为特征,以审美和娱乐为本质属性, 涉及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区和台湾地区的中国同胞。
3.2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
3.2.3 我国对国际旅游者及国内旅游者概念的界定
1)我国对国际旅游者的统计口径
➢ 下列八种人不包括在旅游者内:
①应邀来我国进行访问,由部长以上人员率领的党政、议会、军队代表团成员。 ②各国驻华使馆官员、领事馆官员、外交人员及随行家庭服务人员、受赡养者。 ③在我国驻期已达1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 ④乘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游客。 ⑤边境地区往来的边民。 ⑥回内地定居的港澳台同胞。 ⑦已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我国定居的外国侨民。 ⑧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
• 自费旅游者、公费旅游者、社会旅游者、奖励 旅游者
④按旅游交通方式 划分
• 航空旅游者、铁路旅游者、汽车旅游者、游船 旅游者
⑤按地域范围划分
• 国内旅游者、国际旅游者、洲际旅游者、环球 旅游者
⑥按年龄划分
• 青少年旅游者、中年旅游者、老年旅游者
3.3 旅游者的类型及需求特点
3.3.2 旅游者的特点
流动定义
• 旅游发生在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流动中,是人 们离开其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某地的运 动和在该地逗留期间的各种活动。
旅游学概论-第03章 旅游者

可自由支配收入 discretionary
income
个人或家庭收入中, 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 障性消费、日常生活必须 消费部分之后的收入部分。
旅游学概论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3.2.2 客观因素之一:足够的支付能力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恩格尔系
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 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温泉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购物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美食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3.1 旅游者的界定
旅游学概论
18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3.1.1 问题背景
发表个人看法:
?
旅游学概论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3.2.2 客观因素之一:足够的支付能力
旅游学概论
2006-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
贵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唐明贵
3.2.3 客观因素之二:足够的闲暇时间
时间构成
法定的就业 工作时间
必需的附加 用于满足生理需 必需的社会 工作时间 要的生活时间 活动时间
闲暇时间
参加国际会议的人; 为商业原因而旅行的人; 在海上巡游途中停靠某国、即
便逗留时间不足24小时的人。
为到另一国家谋求职业或长期居 住的人;
寄宿在校的学生; 居住在边境地区而跨越国界到邻
国工作的人; 途经一个国家但不作法律意义上
旅游学概论 第三章 旅游者 第三节 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复习题
◆动动脑 1.现代旅游者共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
需要特点?
复习题
✓◆动动嘴
–1.“黄金周”的利与弊。(作业,不少于500字)
–2.为什么要实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民族传 统节日的放假制度
–3.为什么说从“黄金周”到带薪休假是从假日经济向 休闲经济、休闲产业提升的必由之路?。
✓◆动动手
–每位同学访问5位游客,完成5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 问卷》
3.对价格不敏感
✓旅游者费用主要由团体的公费支出,支付 能力较强,一般对消费价格不大计较。
4.自由度较低,计划性强
✓因为任务在身,对目的地的选择性较小, 甚至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但由于工作的 安排,外出旅游计划性强,旅游目的地停 留时间的长短都需要限定,一般以就近短 途和短时间为多。
✓5. 消费较高,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 较高
✓从全球范围来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消遣型旅游者在全部旅 游者中所占比重达七成左右。
(三)差旅型旅游者
差旅型旅游者是指出于工作方面的需要而外 出的旅游者,他们外出的目的以完成业务活动 为主,兼顾参观、游览。差旅型旅游者主要包 括商务旅游者、会议旅游者,以及文体交流旅 游者等。
✓差旅型旅游者的消费特点如下:
1.人数少、出行次数频繁
✓案例分析3-4 ✓P84
谢谢 大家!
6.按照地理范围划分:可分为国际旅游者、 国内旅游者、洲际旅游者、环球旅游者;
7.按照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团体旅游者、 散客旅游者;
8.按照计价方式划分:可分为全包价旅游者、 半包价旅游者、非包价旅游者;
9.按照费用来源划分:可分为自费旅游者、 公费旅游者、社会旅游者、奖励旅游者;
10.按照旅游交通方式划分:可分为航空旅 游者、铁路旅游者、公路旅游者、水上旅 游者、徒步旅游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
2020/7/30
• 特点:
• (1)将所有纳入旅游统计的人员通称为游客 。
• (2)根据来访者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国 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
• (3)将国际游客分为(过夜)旅游者和(不停 留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
• (4)根据来访者的目的来界定其是否应该纳 入旅游统计。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旅游者
第一节 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 一、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 • (1)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
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目的可以是消遣 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 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旅游,如公务、会议。
• (魏向东《旅游概论》87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版。)
2020/7/30
2020/7/30
4.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规定):
• 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通称 为“海外游客”,包括:
• (1)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 籍的中国血统华人)。
• (2)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 同胞。
• (3)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 国同胞。
2020/7/30
2020/7/30
• 3、1975年世界旅游组织成立后 采纳了罗马会议定义。
2020/7/30
1981年世界旅游组织对罗马定义的补充:
• 可以计算为国际游客的: (1)为了娱乐、医疗、宗教仪式、家庭事务、体育活
动、会议、学习或过境进入另一国家者; (2)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中途在某国稍事停
2020/7/30
• (二)国内旅游者
• (1)加拿大:离开居住地边界至少50英里( 8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旅行的人。
• (2)美国:出于工作上下班之外的其他任何 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80公里) 的人,而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时返回。
• (3)英国:基于上下班之外的任何原因,离 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
• (2)为满足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旅游消费活 动的主体,是旅游服务活动的需求者和服务对 象。
• (国家旅游局颁布《旅游服务基础术语》国家标准)
2020/7/30
二、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
• (一)国际旅游者
• 1.国际联盟定义(1937年) • 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
小时的人。 • 2.罗马会议定义(1963年) • 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
不纳入“海外游客”统计之列人员:
• (1)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随行 人员;
• (2)驻华使领馆人员和驻期已达一年以上的外 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
• (3)航班过境旅客; • (4)边境往来的边民; • (5)来华定居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胞。 • (6)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
2020/7/30
材料:
• 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 2003年)。
• 韩国人均GDP9628美元 (2000年 )。
• 日本人均GDP32900美元(2002年 )。
• 美国人均GDP35843美元(2001年 )。 2020/7/30
• 材料: • 1985年国内旅游2.4亿人次; • 1995年国内旅游6.29亿人次; • 2001年国内旅游7.84亿人次; • 2003年国内旅游8.70亿人次; • 2006年国内旅游13.94亿人次; • 2008年国内旅游16.10亿人次;
2020/7/30
• 材料:中国公民出境人数 • 1998年出境人数842万人; • 2002年出境人数1660.23万人次; • 2003年出境人数2022.19万人次。
• 2005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为3102.63万人次 。
• 2008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为4584万人次。
2020/7/30
留者; (3)停留时间不足一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包
括为安装机械设备而到达的技术人员; (4)负有持续时间不足一年使命的国际团体雇员或回
国进行短期访问的旅行侨民。
2020/7/30
• 国际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 • (1)意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的; • (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 • (3)上述人员的随从人员; • (4)流亡者、流浪者或边境上的工作人员; • (5)打算停留1年以上者。
• (6)中国:
• 国内旅游者: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 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 国内一日游游客:离开长住地外出距离在10公里以 上,时间超过6 小时但不足24小时,未在旅游住宿 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2020/7/30
下列人员不在中国国内游客统计范围内:
• (1)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领导; • (2)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 • (3)调遣的武装人员; • (4)到外地学习的学生; • (5)到基层锻炼的干部; • (6)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 • (7)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 • (20820)/7到/30 外地务工的农民。
• (4)法国:基于上下班之外原因离开自己的 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未超过4个 月的人。
2020/7/30
• (5)世界旅游组织定义:1984年
• 为了娱乐、度假、体育活动、公务、集会、会议、 学习、探亲访友、保健、慈善工作或宗教目的而在 自己定居的国家对某个目的地进行至少24小时但不 足1年的访问旅行者。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0美元,居民将普遍 产生国内旅游动机;800~1000美元时进入国 内旅游大发展时期。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居民将产生邻 国旅游动机;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居民将产 生全球旅游动机。
2020/7/30
2020/7/30
• (二)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就是在日常工作、学习、生
第二节 旅游者的形成条件
• 一、客观条件 • (一)收入水平
• 可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全部应 交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
• 可自由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所 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养老金、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日常生活必 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余 下的部分。
2020/7/30
• 特点:
• (1)将所有纳入旅游统计的人员通称为游客 。
• (2)根据来访者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国 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
• (3)将国际游客分为(过夜)旅游者和(不停 留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
• (4)根据来访者的目的来界定其是否应该纳 入旅游统计。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旅游者
第一节 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 一、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 • (1)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
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目的可以是消遣 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 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旅游,如公务、会议。
• (魏向东《旅游概论》87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版。)
2020/7/30
2020/7/30
4.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规定):
• 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通称 为“海外游客”,包括:
• (1)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 籍的中国血统华人)。
• (2)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 同胞。
• (3)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 国同胞。
2020/7/30
2020/7/30
• 3、1975年世界旅游组织成立后 采纳了罗马会议定义。
2020/7/30
1981年世界旅游组织对罗马定义的补充:
• 可以计算为国际游客的: (1)为了娱乐、医疗、宗教仪式、家庭事务、体育活
动、会议、学习或过境进入另一国家者; (2)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中途在某国稍事停
2020/7/30
• (二)国内旅游者
• (1)加拿大:离开居住地边界至少50英里( 8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旅行的人。
• (2)美国:出于工作上下班之外的其他任何 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80公里) 的人,而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时返回。
• (3)英国:基于上下班之外的任何原因,离 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
• (2)为满足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旅游消费活 动的主体,是旅游服务活动的需求者和服务对 象。
• (国家旅游局颁布《旅游服务基础术语》国家标准)
2020/7/30
二、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
• (一)国际旅游者
• 1.国际联盟定义(1937年) • 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
小时的人。 • 2.罗马会议定义(1963年) • 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
不纳入“海外游客”统计之列人员:
• (1)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随行 人员;
• (2)驻华使领馆人员和驻期已达一年以上的外 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
• (3)航班过境旅客; • (4)边境往来的边民; • (5)来华定居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胞。 • (6)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
2020/7/30
材料:
• 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 2003年)。
• 韩国人均GDP9628美元 (2000年 )。
• 日本人均GDP32900美元(2002年 )。
• 美国人均GDP35843美元(2001年 )。 2020/7/30
• 材料: • 1985年国内旅游2.4亿人次; • 1995年国内旅游6.29亿人次; • 2001年国内旅游7.84亿人次; • 2003年国内旅游8.70亿人次; • 2006年国内旅游13.94亿人次; • 2008年国内旅游16.10亿人次;
2020/7/30
• 材料:中国公民出境人数 • 1998年出境人数842万人; • 2002年出境人数1660.23万人次; • 2003年出境人数2022.19万人次。
• 2005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为3102.63万人次 。
• 2008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为4584万人次。
2020/7/30
留者; (3)停留时间不足一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包
括为安装机械设备而到达的技术人员; (4)负有持续时间不足一年使命的国际团体雇员或回
国进行短期访问的旅行侨民。
2020/7/30
• 国际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 • (1)意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的; • (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 • (3)上述人员的随从人员; • (4)流亡者、流浪者或边境上的工作人员; • (5)打算停留1年以上者。
• (6)中国:
• 国内旅游者: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 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 国内一日游游客:离开长住地外出距离在10公里以 上,时间超过6 小时但不足24小时,未在旅游住宿 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2020/7/30
下列人员不在中国国内游客统计范围内:
• (1)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领导; • (2)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 • (3)调遣的武装人员; • (4)到外地学习的学生; • (5)到基层锻炼的干部; • (6)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 • (7)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 • (20820)/7到/30 外地务工的农民。
• (4)法国:基于上下班之外原因离开自己的 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未超过4个 月的人。
2020/7/30
• (5)世界旅游组织定义:1984年
• 为了娱乐、度假、体育活动、公务、集会、会议、 学习、探亲访友、保健、慈善工作或宗教目的而在 自己定居的国家对某个目的地进行至少24小时但不 足1年的访问旅行者。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0美元,居民将普遍 产生国内旅游动机;800~1000美元时进入国 内旅游大发展时期。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居民将产生邻 国旅游动机;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居民将产 生全球旅游动机。
2020/7/30
2020/7/30
• (二)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就是在日常工作、学习、生
第二节 旅游者的形成条件
• 一、客观条件 • (一)收入水平
• 可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全部应 交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
• 可自由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所 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养老金、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日常生活必 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余 下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