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南方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东南 丘陵、云贵高原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第五章 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
北方地区 主要气 候类型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二、人类活动差异(人文差异): 1、农业分布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生活习俗和文化差异:饮食、民居、黄土风 情与壮族山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三、四大地理区域 1、地理区域划分标准: 根据气候特征划分:不同的气候类型区 根据干湿程度划分:不同的干湿地区 根据气温差异划分:不同的温度带 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标准:根据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3、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第五章 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
秦岭-淮河以北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
秦岭-淮河以南 高于0℃
多于800毫米 高原、平原、丘 陵 无 以水田为主 水稻
低于0℃
少于800毫米, 多于400毫米 高原、平原 有 以旱地为主 小麦、玉米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第五章 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
3、划分主导 因素→ 地形 ←2..划分主导因素 气温和降水 ←1.划分主导因素 降水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自然环境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 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 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 布,逐级下降。 4、植被差异:北方-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阔 叶针叶混交林 南方_常绿阔叶林 5、河流流量差异:北方小、南方大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纬度因素、地形因素)(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海陆因素)(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分界线要清楚)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知识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气温逐渐。
海南岛,
黑龙江。
(2)降水:自向,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
东南沿
海山清水秀,西北内陆广布。
(3)地势:自西向东,呈分布,逐级下降。
第一级阶梯上的地
高天寒,雪峰连绵;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农业具有西东、南北的分布特点;
(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的分布特点;
(3)经济发展水平:。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如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划分为四大地理区
域、、、。
(2)界线及其确定的主导因素
三、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显著。
)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考点知识汇总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考点知识汇总
一、地理差异显著
1.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我国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二、四大地理区域
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地理差异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3.。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考点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考点一:不同的地理区域1、地理区域是人们根据不同的来划分的2、由于标准不同,需要不同,划分的地理区域也就不同,比如区域、区域和经济区域等。
3、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例如珠江三角洲,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区域,又是一个区域。
4、同一类型的地理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比如,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三级。
考点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5、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差异很大。
6、根据各地的、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地区、地区、地区、地区。
7、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山脉—山脉—山脉。
基本上与地区和地区的界线相吻合。
8、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山脉)—(河流),大致与我国1月℃等温线相当,与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9、我国青藏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的分界线与我国地势、阶梯的分界线基本吻合。
10、确定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确某某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确定我国青藏地区和其它三个地区的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填字游戏:粮食作物:南(稻)北(麦)糖料作物:南(甘)北(甜)气候灾害:南(涝)北(旱)交通运输:南(船)北(马)饮食习惯:南(米)北(面)武术专长:南(拳)北(腿)居民建筑:南(尖)北(平)或南(高)北(厚)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考点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和一线。
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河流和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考点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3、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考点一:干旱的西北地区1、我国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
东部高原以、荒漠草原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的边缘出现星星点点的绿洲分布。
(完整版)第五章的地理差异知识点,推荐文档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 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①自南向北,随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②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
③自西向东,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总之,我国的气温、将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2、人类活动差异显著①农业分布特点:西牧东耕,南稻北麦;②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特点:东密西疏;③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以南、以北地区的村落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区域比较项目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形高原、平原、山地、平原、高原与盆地、丘陵交错分布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以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流量 ,汛期,冬季有 现象流量大,汛期长,冬季无 现象自然差异植被 林和针叶林 林耕地类型旱地水田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 至三熟农业农作物小麦、大豆为主,还有玉米、棉花、 、甜菜等水稻、油菜为主,还有棉花、甘蔗等交 通以 运输为主 仍是常用的运输方式人文差异传统民居屋顶 ,墙体 ,注意防寒保暖。
屋顶 ,墙体 ,注意通风散热。
传统运动项目溜冰、滑雪等游泳、赛龙舟等4、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①1月0°C等温线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⑤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即小麦与水稻主产区分界线)⑥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的分界线⑧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⑨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⑩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第二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5、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
①根据气候特征划分为:,,,,。
②根据干湿程度划分为:,,,。
③根据气温差异划分为:,,,,,。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①划分标准:依据总体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
②四大区域: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③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⑴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以为界,⑵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以为界,(即—山脉—山—山—山脉。
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知识点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知识点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地理区域划分的类型、级别自然区域:自然存在的区域,不是人为造成的。
每个自然区域的标志有气候、地形、植被、土壤、动物等,但最明显的是自然植被。
如长江三角洲、北温带、山地上的草场等。
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不可无线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如工业区、经济特区、牧区、旅游区等。
行政区域:是国家为实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并设应相应的管理机构的区域。
如吉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北京市等。
[特别提示] 1区域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明显的一致性,区域间有显著的差异性。
2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划分的原因和依据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了四大地理区域。
(2)四大地理区域的基本资料北方地区:1位置: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2面积:占全国的20% 3人口:占全国的40%,汉族占绝大多数。
4地形:平原广阔,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
5农业:农产品丰富,以旱地作物为主,如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
6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南方地区:1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2面积:占全国的25% 3人口:占全国的55%,汉族占绝大多数4地形:平原、丘陵交错分布,有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等。
5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甘蔗等,生产淡水鱼等6资源:矿产资源种类多,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西北地区:1位置: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2面积:占全国的30% 3人口:占全国的4%,汉族占2/34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昆仑山、大兴安岭等5农业: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以灌溉农业为主,作物有小麦、棉花、甜菜、瓜果等6资源:矿产丰富,煤、石油、稀土储量大青藏地区:1位置: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泰山以南2面积:占全国的25% 3人口:占全国的1%,是藏族主要聚居地4地形: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脉等5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有河谷农业,牲畜有牦牛、藏绵羊等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区界限的确定因素(1)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季风。
第五章知识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
2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3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4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5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6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特点。
7我国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具有东密西疏的特点。
8经济发展水平特点,东部高西部低
9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10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1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田多为旱地。
12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
1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14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较厚
15秦岭一淮河以南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
16秦岭一淮河以南农田多为水田。
17秦岭一淮河以南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18秦岭一淮河以南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19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一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0根据气候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
21根据干湿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
22根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2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4,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一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5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26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27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
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8我国南方地区大体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9我国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30西北地区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
西部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格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31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32西北地区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33我国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34青藏地区有世界最大的大高原青藏高原。
35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等许多大江和大河的发源地。
36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8条)
37完成课本上表格(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