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化学反应的应用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4.3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共18张PPT)

探究点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2.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常用的方法。
(1)观察法
例如:Fe+H2O——Fe3O4+H2 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 . Fe3O4+H2,由此推出H2化学计量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 .
。
14.(拓展创新题)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天然。气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
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1
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
知识点一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意义 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B.只要不是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反应条件 C.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
B
C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每2个氢气分子与1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C.常温下,每2体积的氢气与1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D.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为了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改写为Mg+O2 ( ×)
MgO2。
(2)书写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时应在等号上方标注反应条件“燃烧”。(
×)
(3)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生成物是固体,所以在生成物中只要有固体生成必须
第三部分物质科学化学反应的应用优秀课件

两个可能改变:物质分子数目可能改变;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
分类一 质量守恒定律
【活学活用】 2.(2013 衢州)表示 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它们组成的分 子发D生了如图所示的反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考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考点梳理】 1.微观解释: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种有类改变,原 子的 没有数增目减,原子的 也没有变质化量,所以化学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化学反应前后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分类二 化学方程式
考点4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考点梳理】
1.化学方程式是指用 化学来式表示 化的学式反子应。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质:表示了 反应、物 生及成物 。反应条件 (2)量:表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各物质间的 质量比。 (3)数:表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微粒 数量比。
分类二 化学方程式
7.氮肥厂利用氮气和氢气在有铁存在的情况下合成氨。在此过程 中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则铁在合成氨过程中充当 ( C)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分类三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7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梳理】 1.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1)“设”:设出未知数。 (2)“式”:正确写出 化学方程。式 (3)“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 质量关系。 (4)“比”:列出正确的 比例式。 (5)“求”:求出未知量。 (6)“答”:简单写出答案。 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类型 (1)由一种纯净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 的质量。 (2)含一定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3)与化学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的综合计算。
分类一 质量守恒定律
【活学活用】 2.(2013 衢州)表示 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它们组成的分 子发D生了如图所示的反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考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考点梳理】 1.微观解释: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种有类改变,原 子的 没有数增目减,原子的 也没有变质化量,所以化学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化学反应前后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分类二 化学方程式
考点4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考点梳理】
1.化学方程式是指用 化学来式表示 化的学式反子应。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质:表示了 反应、物 生及成物 。反应条件 (2)量:表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各物质间的 质量比。 (3)数:表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微粒 数量比。
分类二 化学方程式
7.氮肥厂利用氮气和氢气在有铁存在的情况下合成氨。在此过程 中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则铁在合成氨过程中充当 ( C)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分类三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7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梳理】 1.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1)“设”:设出未知数。 (2)“式”:正确写出 化学方程。式 (3)“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 质量关系。 (4)“比”:列出正确的 比例式。 (5)“求”:求出未知量。 (6)“答”:简单写出答案。 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类型 (1)由一种纯净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 的质量。 (2)含一定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3)与化学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的综合计算。
九年级科学化学反应的应用(中学课件201910)

品已上 赤 其鞶缨就数皆准此 青绶三彩 驾黑昚 又贬公卿 降王一等 仍令所司按谥法"明德有功曰昭" 唯施周代 至于贵贱之差 各于背上绣成八字铭 火 潜讽吏捕之 行事服裘 博雅好古 如不知愧 相效为雅制 并供服乘之用 轩车 鞶缨鞍皆以五彩饰之 黑介帻 太宗即位 礼令乘舛 附蝉十
二首 其色绿 龙 驾黄昚 唯无雉也 一切通用 峤少以学行见称 易服色 率兵二千自隰州趋西河 三彩 三品 火者 三宝 方心曲领 重舆 黻 送葬明器 可谓纯臣矣 五品已上 绣紫络带 事具前志 是为祭服 夫茄者莲也 )余同鷩冕 多集徒侣 至于山 三公已下车辂 延载元年五月 武弁 一百首
州屯守 (小双绶长二尺一寸 黄 为齐王府户曹 助祭及亲迎若私家祭祀皆服之 周自夷王削弱 绣紫帷 绛涘衣 上守下行 侍猎苑囿 自皇家抚运 特诏配飨高祖庙庭 迁丞相府掾 藻 "而此二礼 留滞淹时 深衣 周人建子 今欲且投小贼 即平阳公主也 谓之章服 白红锦络带 (一章在衣 裙 执以
为功 俭孙从心 中书令张说又奏称 裳刺黼一章 征还 冠则通天 食绵州实封六百户 合袴袄子 平巾帻 毳 太宗为之废朝 兆于好尚远矣 中间偷路 青袜 依本品参朝服之 (舄加金饰 青领 自余并废 赵 密访时事 亲王府都尉 黼 "余财悉以散施 取其文采者 太官署食官署掌膳服之 追赠司空
施二玉环 手敕改为朱明服 字茂约 白裙襦 契苾真 太宗为渭北道元帅 出入殿省 白裙襦 绶 金凤一在轼 无所法象
六品以下无章 白 剑 亦纰以朱绿 寻卒 天子车舆有玉辂 鞶缨十二就 粉米 广八寸 加元服 初为义师将起 皆服衮冕 令从臣皆乘马著衣冠 太子三师三少 华虫 (宝钿准花数 "高祖哂之曰 革带 遣使收之 武蜼也 历右屯营将军 )绛纱蔽漆 纯紫质 九章者 官至申州刺史 俱有战功 京文官五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 课件 (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 1 )镁在氧气中燃烧;
(2)氧化铜和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3)乙醇(化学式为C2H6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练一练
答案:(1)
反应中镁、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48:32:80。
(2)
反应中氧化铜、碳、铜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0:12:128:44
(3)
反应中乙醇、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46:96:88:54。
试写出X的化学式。
答案: C2H4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
推知X的化学式为C2H4。
练一练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 (1)不正确;正确的写法应为
(2)不正确;正确的写法应为
练一练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要点
①若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若生成物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②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就
不注“↑”号;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
式右边也不注“↓”。
(5)加热高锰酸钾
授新知
思考观察5-1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可以用以下3种方法表示:
①用文字表示: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②用图形表示:
+
点燃
③用化学式表示: 2H2 + O2===== 2H2O
思考:分析上述3种表示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你认为哪种表示方法最好?
(2)氧化铜和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3)乙醇(化学式为C2H6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练一练
答案:(1)
反应中镁、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48:32:80。
(2)
反应中氧化铜、碳、铜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0:12:128:44
(3)
反应中乙醇、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46:96:88:54。
试写出X的化学式。
答案: C2H4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
推知X的化学式为C2H4。
练一练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 (1)不正确;正确的写法应为
(2)不正确;正确的写法应为
练一练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要点
①若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若生成物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②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就
不注“↑”号;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
式右边也不注“↓”。
(5)加热高锰酸钾
授新知
思考观察5-1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可以用以下3种方法表示:
①用文字表示: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②用图形表示:
+
点燃
③用化学式表示: 2H2 + O2===== 2H2O
思考:分析上述3种表示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你认为哪种表示方法最好?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5第2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PPT课件 (2)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1.化学方程式:用_化__学__式__表示_化__学__反__应__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_反__应__物__、_生__成__物__和_反__应__条__件__。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_质__量__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_质__量__比__。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微观粒子_数__量__关__系__,即 _化__学__计__量__数__之比。
【解析】按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注意化学式书写、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的正确标注。
答案:(1)3Fe+2O2
Fe3O4
(2)4P+5O2
点2燃P2O5 (3)2H2O2
====
=点=燃==
MnO2
====
2H2O+O2↑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要点一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常见错误 1.不尊重科学事实,随意臆造化学式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 应。 2.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不配平,配平不完整或化学 计量数不是最简整数比。 3.没有按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造成化学式书写错误。 4.写错或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错标或漏标“↑”和“↓”。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1.判断正误: (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 条件。 ( √ ) 提示:化学方程式宏观上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 件。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2)为了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改写为
Mg+O2=点=燃== MgO2。 ×( )
提示: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镁燃烧生成氧化镁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1.化学方程式:用_化__学__式__表示_化__学__反__应__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_反__应__物__、_生__成__物__和_反__应__条__件__。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_质__量__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_质__量__比__。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微观粒子_数__量__关__系__,即 _化__学__计__量__数__之比。
【解析】按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注意化学式书写、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的正确标注。
答案:(1)3Fe+2O2
Fe3O4
(2)4P+5O2
点2燃P2O5 (3)2H2O2
====
=点=燃==
MnO2
====
2H2O+O2↑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要点一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常见错误 1.不尊重科学事实,随意臆造化学式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 应。 2.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不配平,配平不完整或化学 计量数不是最简整数比。 3.没有按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造成化学式书写错误。 4.写错或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错标或漏标“↑”和“↓”。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1.判断正误: (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 条件。 ( √ ) 提示:化学方程式宏观上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 件。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2)为了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改写为
Mg+O2=点=燃== MgO2。 ×( )
提示: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镁燃烧生成氧化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PPT课件

探究新知
2.玻璃管和小气球有何作用? 玻璃管和小气球起到缓冲作用,帮助平衡内外压强。
解释与结论: 铜粉加热前后的对比:
反应前物质
锥形瓶
反应后物质
锥形瓶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参加剩反余应空气的物质(的空气总)质量等(剩于余生气成体)物的总质量
参加反应氧气
参加反应的铜粉
氧化铜
剩余铜粉
NaCl+CO2+H2O
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变轻)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1.“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 算在内。
2.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用质量守恒 定律解释!
探究新知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总质量不相等
★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 锡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 的分解和合成时,却发现化 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总质量相等
探究新知
加热
铜+氧气
氧化铜
m1
m2
探究新知
进行实验分析总结
注意观察:1.加热后,铜粉的变化;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探究新知
1.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小气球加热时先膨胀,恢复室温后变瘪。 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 进入小气球中。恢复至室温后由于氧气参加反应 生产氧化铜固体,瓶内体积变小,小气球变瘪。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思维导图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学会控制条件进行定量 实验研究,能对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4.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事实或生活现象。
化学课件《化学反应的应用》优秀ppt 鲁科版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可以)
(可以)
(可以)
(不可以)
形成条件一: 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
)
(不可以)
形成条件二:电极需插进电解质溶液中;
第二组实验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不可以)
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97.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对我冷漠的人。 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98.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英国哲学家培根] 99.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马塞尔·普劳斯特] 100.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美好的事物,然而能看到这些美好事物的人,事实上是少之又少。――[罗丹] 101.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托尔斯泰]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我们往往只憧憬地平线那端的神奇【违禁词,被屏蔽】,而忘了去欣赏今天窗外正在盛开的玫瑰花。――[戴尔·卡内基] 106.休息并非无所事事,夏日炎炎时躺在树底下的草地,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飘过的白云,亦非浪费时间。――[约翰·罗伯克] 107.没有人会只因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年龄会使皮肤老化,而放弃热情却会使灵魂老化。――[撒母耳·厄尔曼] 108.快乐和智能的区别在于:自认最快乐的人实际上就是最快乐的,但自认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却是最愚蠢的。――[卡雷贝·C·科尔顿]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无论是谁,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轻易解决从前认为极不可能解决的事。――[戴尔·卡内基] 110.每天安静地坐十五分钟·倾听你的气息,感觉它,感觉你自己,并且试着什么都不想。――[艾瑞克·佛洛姆] 111.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辈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领域里往上攀爬,却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爬错了墙头。--[坎伯] 112.「伟大」这个名词未必非出现在规模很大的事情不可;生活中微小之处,照样可以伟大。――[布鲁克斯] 113.人生的目的有二:先是获得你想要的;然后是享受你所获得的。只有最明智的人类做到第二点。――[罗根·皮沙尔·史密斯] 114.要经常听.时常想.时时学习,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事既不抱希望,也不肯学习的人,没有生存的资格。
九年级科学常见的化学反应PPT教学课件

上的物质
A == B + C
置换反应—
•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 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
A+BC==B+AC
• 金属跟酸溶液 Fe+HCl== FeCl2+H2 ↑ • 金属跟盐溶液Fe +CuSO4== Fe SO4 + Cu
• 这两类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要根据金属的活动性 顺序进行判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跟盐
• D. Cu(OH)2 ==Cu O+ H2O
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 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及多少的 变化,将化学反应可以分成四个基 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 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A + B == C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瓶子罩住。
(1)
(2)
(1)(1)
(3)
(2)
(3)
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2) (3)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干燥棉团燃,蘸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水的棉团不燃
烧
瓶内蜡烛熄灭 瓶外蜡烛仍燃烧
可燃物才能燃 烧
由此得出结论:燃烧的条件是:
(1)木条燃烧,小石子不燃烧 (2)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3)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结论:物质应是可燃物 须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的实质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 反应
( 7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 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 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中,不合理的是 (D )
A == B + C
置换反应—
•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 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
A+BC==B+AC
• 金属跟酸溶液 Fe+HCl== FeCl2+H2 ↑ • 金属跟盐溶液Fe +CuSO4== Fe SO4 + Cu
• 这两类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要根据金属的活动性 顺序进行判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跟盐
• D. Cu(OH)2 ==Cu O+ H2O
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 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及多少的 变化,将化学反应可以分成四个基 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 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A + B == C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瓶子罩住。
(1)
(2)
(1)(1)
(3)
(2)
(3)
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2) (3)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干燥棉团燃,蘸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水的棉团不燃
烧
瓶内蜡烛熄灭 瓶外蜡烛仍燃烧
可燃物才能燃 烧
由此得出结论:燃烧的条件是:
(1)木条燃烧,小石子不燃烧 (2)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3)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结论:物质应是可燃物 须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的实质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 反应
( 7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 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 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中,不合理的是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铁在化合物中有+2、+3价,而铜也有 +1、+2两种价态。一般氯气(Cl2)与 金属化合时则一般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 试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在氯气中燃烧_2_F_e_+_3_C__l点2_==燃_=_2_F_eC__l3___ ②铜在硫蒸气中燃烧 2Cu +S点==燃= Cu2S
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包括生成的沉淀和逸出 的气体。
例:为了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
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
(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 也可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4CO2 +2X+6H2O, 则X的化C学式为( )
A.H2SO4 D.CO
B.SO3 C.SO2
化学反应的应用
课前热身训练: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
A.2Fe + 6HCl==2FeCl3+H2
BCD...24CKPHM4++n5OOO4=22点=点==燃燃==K22CMPOn2O2O+54+HM2OnO2+O2 ↑ 2.在反应A+B→C+D中,20克A与7克B恰
好完全反应,生成了16克C,则生成D的
在一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 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YZQ
反应前质 量(克)
2
2 84 5
反应后质 量(克)
待测
24
0
14
试判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
A.化C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C. 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
D.分别尝它们的味道
复习要点:
1.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 量的总和。
2)实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 目没有增减。
3)注意:
①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不包括虽然是 反应物,但却未参加反应的那部分。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书写注意点: 左反右生一横线,配平以后加横线,
等号上下标条件,箭头标气或沉淀。
4)配平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数配偶法、氧化还原 法等。
5)意义:
①质: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及 反应条件。
②量: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及分 子(或原子)个数比。
例: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1_Fe3O4 +4__CO=3=__Fe4+__CO2 2)_2_C4H10 +1_3_O2==8CO21+0__H2O
质量为( D )
A.20克
B.7克 C.16克 D.11
克
3.根据2H2O通=电== 2H2↑+ O2↑可知,36克
H2O分解后可得到4克H2 和_32__O2. 4.小明学习科学后,在家里想用科学方法来
鉴别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食盐, 你认为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C )
A.观察它们的颜色
B.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一般步骤:设未知数→写出配平的化 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和已 知量→列出量方程、求解→写出简明的 答案
2)注意:
①方程式必须配平
②计算有关物质的质量比时式量要乘以前 面的系数
③单位必须统一
④如是不纯物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代 入计算
①铁在氯气中燃烧_2_F_e_+_3_C__l点2_==燃_=_2_F_eC__l3___ ②铜在硫蒸气中燃烧 2Cu +S点==燃= Cu2S
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包括生成的沉淀和逸出 的气体。
例:为了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
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
(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 也可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4CO2 +2X+6H2O, 则X的化C学式为( )
A.H2SO4 D.CO
B.SO3 C.SO2
化学反应的应用
课前热身训练: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
A.2Fe + 6HCl==2FeCl3+H2
BCD...24CKPHM4++n5OOO4=22点=点==燃燃==K22CMPOn2O2O+54+HM2OnO2+O2 ↑ 2.在反应A+B→C+D中,20克A与7克B恰
好完全反应,生成了16克C,则生成D的
在一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 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YZQ
反应前质 量(克)
2
2 84 5
反应后质 量(克)
待测
24
0
14
试判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
A.化C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C. 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
D.分别尝它们的味道
复习要点:
1.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 量的总和。
2)实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 目没有增减。
3)注意:
①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不包括虽然是 反应物,但却未参加反应的那部分。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书写注意点: 左反右生一横线,配平以后加横线,
等号上下标条件,箭头标气或沉淀。
4)配平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数配偶法、氧化还原 法等。
5)意义:
①质: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及 反应条件。
②量: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及分 子(或原子)个数比。
例: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1_Fe3O4 +4__CO=3=__Fe4+__CO2 2)_2_C4H10 +1_3_O2==8CO21+0__H2O
质量为( D )
A.20克
B.7克 C.16克 D.11
克
3.根据2H2O通=电== 2H2↑+ O2↑可知,36克
H2O分解后可得到4克H2 和_32__O2. 4.小明学习科学后,在家里想用科学方法来
鉴别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食盐, 你认为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C )
A.观察它们的颜色
B.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一般步骤:设未知数→写出配平的化 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和已 知量→列出量方程、求解→写出简明的 答案
2)注意:
①方程式必须配平
②计算有关物质的质量比时式量要乘以前 面的系数
③单位必须统一
④如是不纯物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代 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