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复习题
体育保健学试题及答案

体育保健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体育和健康之间关系的学科,其研究范畴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运动训练B. 运动生理学C. 运动心理学D. 运动药理学E. 运动与健康管理2.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保健学的基本原则?A. 运动量逐渐增加B. 合理安排运动休息C. 个体化运动方案D. 运动强度高于个人承受能力E. 科学合理饮食3. 在运动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方法有哪些?A. 间歇训练法B. 超负荷训练法C. 长跑训练法D. 游泳训练法E. 跳绳训练法4. 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有哪些益处?A. 提高心血管功能B. 增加肌肉力量C. 促进新陈代谢D. 加强免疫功能E. 改善心理健康5. 下列哪项不是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途径?A. 户外健身B. 健身俱乐部C. 公共体育场馆D. 网上健身课程E. 饭后散步6. 体育保健学根据运动强度,将体力活动分为哪几个层次?A. 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B. 有氧运动、无氧运动C. 快速运动、慢速运动D. 健走、慢跑、快跑E. 游泳、瑜伽、太极拳7. 锻炼中出现的肌肉酸痛是由于什么原因?A. 骨骼肌受到炎症刺激B. 肌肉纤维拉伤C. 乳酸在肌肉组织中的积累D. 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膨胀E. 腱鞘受损引起的疼痛8. 以下哪项不属于常见的运动损伤?A. 扭伤B. 疲劳骨折C. 腰肌劳损D. 肩周炎E. 脑震荡9. 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热身运动B. 适当的运动装备C. 合理的训练强度和数量D. 安全的运动场地E. 及时休息10.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好处有哪些?A. 增强心肺功能B. 提高免疫力C. 改善睡眠质量D. 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E. 增加社交机会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训练的原则之一是运动强度高于个人承受能力。
()2. 有氧运动是指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的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运动。
()3.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等方面。
体育保健学(复习题)

体育保健学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及现存最早的一部推拿专著分别是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和小儿按摩经,推拿发展史上的两个盛世是隋唐和明代。
2、一般说来,缓慢轻柔而有节律的手法,反复刺激后对神经有镇静止痛作用;反之,急速沉重、刺激强的手法,对神经则有兴奋作用。
3、搓法和抖法是上肢推拿结束前常用的手法。
4、从方向和路线上来说,摩法是环形而匀速运动,擦法是直线往返移动运动,推法是单方向直线运动。
5、仅适用于四肢末端小关节操作的手法有捻法和玵法。
6、按法常用的有指按法和掌按法两种,点法分拇指点和屈指点两种。
击法可分为拳击法、掌击法、侧击法和指尖击法四种。
7、合谷穴的位置是第一、二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体的中点,足三里的位置是外膝眼直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出。
8、推拿手法功法的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9、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标准归纳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近年来又把生殖健康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10、体格检查的方法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11、一般的综合性的体格检查包括一般史、运动史、体表检查、一般临床物理检查、形态测量、功能试验、化验检查、身体素质测试及特殊检查等内容。
12、由于体格检查的目的和要求不同,通常可以分为初查、复查和补充检查三种形式。
13、体育课的医务监督中,健康分组一般可分为基本组、准备组、医疗体育组三组。
14、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常用评定方法有指数法和百分法两种。
15、自我监督包括主观感受和客观检查两个方面。
其中前者包括精神状态、运动心情、不良感受、睡眠、食欲、排汗量六个方面,后者包括脉搏、体重、运动成绩三个方面。
16、常用的绷带包扎法有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转折形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四种。
17、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关节脱位是肩关节前脱位和肘关节后脱位。
18、运动损伤造成的休克,一般以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较为多见。
二、名词解释:1、体质:是人体的质量。
体育保健学复习题

体育保健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运动处方的内容包括:运动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度、注意事项等六类。
2、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有力、柔和、持久、均匀,从而达到深透的目的。
3、“世界环境日”定为每年:6月5日。
3、健康按定义可区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
4、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之中点处的穴位是:肩井。
5、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水六大类6、揉法分类:大鱼际揉法,指揉法,掌揉法,前臂揉法。
7、揉法的要点:①有一定压力②吸定③环旋8、脊柱的自然生理弯曲包括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9、常用的推拿介质有布单,滑石粉,液体石蜡,止痛药水,冬青油和活络酒等。
10、用病人的手指来测定穴位时,病人拇指间关节横纹的宽主为1寸;食指,中指相并后中节的宽度为1。
5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相并后中节的宽度为3寸。
11、两眉头之连线中点的穴位是:印堂。
12、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13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有:体表标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比量定位法、简便取穴法。
14腧穴的治疗作用有:远端治疗作用、局部治疗作用、特殊治疗作用。
15推拿的基本手法可分为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类六大类.16、体育保健学的主要内容: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性疾病、运动损伤、推拿及运动康复等几个部分。
二名词解释。
1、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应用科学。
2、营养: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
摄取、消化、吸收,利用——生理过程。
3、医务监督:用医学的知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参加者的健康和机能,状况进行维护,预防体育运动中各种有害因素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指导人们科学地参与体育锻炼和训练,使之符合人体生理机能发展规律,以促进健康提高机能水平和竞技水平4、推拿: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手或肢体的其它部位或触一些器具以各种不同的特定技巧或规范性动作,作用于患者经络腧穴或某些特定部位或加特定的肢体动作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健体的中医外治疗法。
体育保健学复习的题目

体育保健学复习的题目体育保健学题型:选择题、名词题、填空题、是非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1.环境中音响在(85 )分贝以上为噪音。
2.绿色植物有最大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3. 一般人脂肪占体重的(10-20% )。
4. 当人体蛋白质含量低于( 3.5克/100毫升)时,表示蛋白质缺乏。
5. 糖的吸收是(主动吸收)过程。
6. 在参加重大比赛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升高)。
7. 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体格检查的重点应放在(心血管系统)。
8. 用中药黄芪、刺五加、参七等消除疲劳所起到的作用原理是(调整中枢神经系统、扩张冠状动脉、壮气补筋)。
9. 造成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是(间接暴力)。
10.肱骨干骨折固定时,肘关节屈于(90度)。
11.创口的清洗处理采用(生理盐水冲洗)。
12.肩袖损伤易发生在哪种项目中(排球)。
13.肩袖损伤的诊断要点(出现痛孤)。
14.肘后三角的骨性标志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15.脑震荡诊断要点(逆行性遗忘)。
16.哪种局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挫伤)。
17.运动中出现出血情况,失血达总量的多少可发生休克(30% )。
18.绷带的环形包扎,适合于(额部等粗细均匀的部位)。
19.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首选处理方法(按摩)。
20.髌骨劳损的积极性治疗方法(站桩)。
21. 人体内糖的运输形式(葡萄糖)。
22.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
23. 糖供能应占总热量供给量的(60-70% )。
24.血糖的正常值是(80-120毫克% )。
25.运动员的糖补充应在赛前(赛前2小时前或30分钟内)进行较为适宜。
26.老年人运动后(5-10分钟内)脉搏恢复到安静时水平为运动量合适。
27.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时,一般运动后即刻脉搏不超过(110次/分)为适宜。
28. 一个人最大吸氧量最高时期是在(20岁左右)。
29.耐力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心脏增大是(心腔增大)。
30.消毒用的酒精浓度为(75% )。
体育保健学复习资料(全)

体育保健学复习资料(全)《体育保健学》复习题介绍一、名词解释:体育保健学二、填空:1.体育健康科学是研究人体在_。
2.体育保健的主要内容包括。
3、人体结构与机能之间是辩证关系,二者之间是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功能,功能又_______结构。
4.人体的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是以各种位移运动为中心的。
第一章健康概述一、名词解释:1.健康2.亚健康状态二、简答:1.体育缺乏标准。
2.影响健康的因素。
3、运动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二章体育卫生与运动环境一、术语说明:1采光系数2寒冷环境II。
填空:1、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运动场地的一般卫生要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室外运动场的方位最好是其长轴与子午线_______避免阳光的直射。
4.室内体育场馆人工照明的卫生要求为光线均匀、无闪烁、无浓重阴影等,室内照明不得小于_____lx。
3、多项选择题:1、冷环境的作用有()。
a、使皮肤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血流量减少。
b、心率减慢,内脏血液循环加快,汗腺分泌相对减少。
田径场地的要求包括()。
a、跑道应平坦且坚固B.有弹性c.终点线后至少有10m的缓冲空地d.必须安装洒水装置3、游泳池的卫生要求是()。
a、每月对水质进行检查和测试,b.ph值为7.2-8c.余氯含量为0.2―0.5mg/mld.大肠杆菌不超过3个/ml4、不得入场游泳者包括()患者。
a.心脏病b.肠道传染病c.疲劳性骨膜炎d.中耳炎5、体育锻炼中区别对待原则是指()。
a.不同年龄要区别对待b.不同性别要区别对待c.不同体质要区别对待d.不同运动专项要区别对待一6、采光系数是指()。
a、窗面积:室内楼面面积B.窗面积:门面积C.门面积:室内楼面面积D.室内容积:室内楼面面积IV.判断问题(勾选)√“向右打勾”√“错的”×)1、球类馆内光线必须明亮,人工照明要求有500―2000lx的照明度。
《体育保健学》复习资料及答案.doc

《体育保健学》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吸收到体内的酒精,90%由肝脏处理后,少部分在小肠吸收,大部分在胃内吸收。
2.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在传染病发生过程中缺一不可。
3.铁是体内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酶和电子传递体的组成部分。
4.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提供热能。
5.过多的膳食纤维会妨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
6.健康分组时如若难以确定组别时,可先分入较高的一组,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再确定组别。
7.过度训练早期的征象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方面。
8.训练水平和适应能力的影响使尿蛋白排泄量的个体差异较大故不同个体之间不便比较。
但个体的自我比较却对测定身体适应能力与训练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9.尿蛋白的排泄量是相当稳定的,但当身体适应能力提高后,则在完成相同的运动负荷时,尿蛋白量会比以前增加。
当身体适应能力下降时,尿蛋白的含量就会比以前明显增加。
因此,尿蛋白的排泄量可作为过度训练的客观指标。
10.运动员决不能因减体重而影响训练。
减体重期间的饮食要保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低脂肪,并供给必需的无机盐。
11.因为尼古丁溶解在酒精中更易被人体所吸收,所以不宜边吸烟边喝酒。
12.传染病的发生因素有病原体、环境、人体,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病原体。
13.水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成分,约占体重的50%-60%o14.运动后补糖越早越好,最好不要超过运动后6小时。
5.进食大量的膳食纤维会促进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
16.健康分组调整组别一般在每学期或每学年体格复查后进行。
17.疾跑后不能立即站立不动,需要继续慢跑的原因是防止重力性休克。
18.所有的糖类都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多糖而被机体所吸收。
19.苹果、梨属于碱性食物,肉、蛋、大米属于酸性食物。
20.食物的生热效应约占总能耗的20%左右。
21 .健康分组体格检查时某些学生因为精神紧张、疲劳、发烧等原因出现功能异常反应时,可按平时的身体情况给予分组。
22.发生晕厥后应让患者平卧,头稍低位,松开衣领,注意保暖。
体育保健学复习题

体育保健学总复习题一、填空题1、人体运动过程中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基本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在热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时,会因大量排热而使循环血量,导致运动能力。
3、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4、当人体的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首先受影响的是。
5、儿童少年的活动应以____________练习为主,不宜采用过多的_________________练习。
在____________岁以后,力量及耐力练习的比例可逐渐____________。
6、体格检查的内容主要,,,,。
7、通过训练期间血压的变化可以判定身体的____________。
收缩压_____________,舒张压____________,且恢复____________是功能状态良好的表现。
8、目前认为产生运动性疲劳的机理主要有、、和(答对4个就可以)。
9、骨折的急救原则是、及先止血再包扎伤口。
10、我国对运动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血红蛋白男子低于 g/L,女子低于 g/L,14岁以下男女低于 g/L。
11、因受伤的血管不同,出血也各有特点。
动脉出血呈________,速度__________,危险性_________,血色__________红。
12、骨折按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3、运动场地的一般卫生要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进食时间与运动时间要科学安排,一般是运动后应休息分钟以上才能进食。
15、脂溶性维生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6、中老年人参加体育运动必须遵循、以及持之以恒原则。
体育保健学复习题

体育保健学复习题《体育保健学》复习题一、概念题:1.生长:是指细胞的增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分以至全身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组成的变化。
2.发育:是指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心理、智力和体力的发展。
3.成熟:是指机体的整体或局部、系统或器官在形态上、功能上已经达到成人水平。
4.身高: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5.体重:身体的总重量。
6.体育保健学:是大众体育和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7.脂肪质量:是指能够用化学方法提取的身体脂肪和类脂的量,是身体各种成分中最容易变化的成分,在代谢活动中属于不活泼组织。
8.非脂肪质量:包括全部代谢活泼的组织及部分代谢不活泼的组织(如细胞外液,骨骼中无机盐类),即全身蛋白质、水和无机盐,它的组成具有相对的恒定性。
9.台阶试验:是指以上下一定高度的台阶为负荷形式的一组身体机能检查方法。
10.PWC170:是指受试者在定量负荷运动中,当心率在每分钟170次的稳定运动状态下,机体输出的功率或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功。
11.反应时:是指从给予刺激到人体开始发生动作的时间。
12.12分钟运动试验:是指受试者在12分钟内,从不同自然形式的运动为负荷,根据运动过程中所能完成的位移距离来评定身体心肺机能或有氧机能水平的一组运动技能实验。
13.营养:是指人类摄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必要生理学过程。
14.营养生理需要量:是指保持人体健康,达到应有发育水平和充分发挥效率地完成各项体力和脑力活动时,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必需量。
15.膳食营养供给量:(又称PDA)是对各种人群提出的保证人体营养需要的膳食中应含有的热能和营养素的适宜量。
16.安全率:包括同一人群中的个体差异。
在应激等特殊情况下需要量的波动、食物烹调时营养素的损失、消化吸收率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并且还兼顾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实际问题而提出的膳食中实际应该含有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