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周边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与对策

我国周边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与对策

我国周边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与对策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与新变化,对此应高度重视,并应将其联系起来加以思考,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制定通盘对策。

一、关于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问题。

台湾是一个强大的中国必须迈过去的门槛。

第一,台湾既是中国前进的基地,安全的屏障,又是美、日打击中国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制约中国雄心的最好手段。

在今天,台湾是封堵中国向东发展大门之门锁,这扇大门打不开,中国向东发展的门,是永远关闭的。

我们要向东发展,向海洋发展,向深蓝发展,就永远是个“黄梁梦”。

中国虽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但是我们被美国的第一岛链封死,日本、琉球、台湾、菲律宾,我们被压缩在一个浅近的近海大陆,非常狭小,区域很有限,发展余地、空间非常小。

下面从两个方面,来具体谈一谈台湾问题:第一个方面:台湾在我国安全与发展中的战略价值其巨大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台湾与台湾海峡是我国东南沿海海上重要屏障与国防安全的前沿阵地。

台湾历来被称为我国“东南之锁钥”和“腹地数省之屏蔽”。

台湾岛与海南岛相倚形似我们这只“雄鸡”的“两足”,与舟山群岛呼应,又构成“犄角”,以台湾为中心连接两翼形成一条天然的战略海防线。

2、台湾与台湾海峡对我国维护海洋交通与海区安全有巨大价值。

台湾位居我国中部,台湾海峡是联系黄海和东海海区同南海海区的交通要冲,也是美、日进出北太平洋与南海、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台湾海峡与台湾及其以东海区,就没有中国的海防。

3、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可为我国维护海洋权益与蓝色国土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我们的黄海、东海被朝鲜半岛、日本九洲岛和琉球群岛屏蔽,南海则几乎被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诸岛和马来半岛所封闭,中国很难找到理想水道进出太平洋。

惟有台湾岛直接东邻太平洋,是我国不受制于他国通向太平洋的唯一出海口。

二、关于南海问题20 世纪70 年代,随着东南亚地区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占领中国南海部分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南海问题出现。

浅析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及解决对策

浅析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及解决对策

浅析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及解决对策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所关注的焦点。

尽管农村环境一直是一个相对较为滞后和关注程度较低的领域,但是如今的问题已经变得愈发严重。

本文将浅析我国农村环境现状,探讨解决对策。

1.污染严重: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畜禽粪便、垃圾、农药等污染物的排放。

2.乡村粉尘重:跟城市相比,城乡环境差别明显,尤其是乡村环境中尘暴天气加剧,洁净空气日益稀缺。

3.生态破坏重:典型的问题包括水土流失严重、空气质量下降、水资源紧缺等等,这些问题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趋势存在。

二、对策解析1.加强环保意识普及:加大农村环保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参与环保的强大合力。

2.深化农村环境治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体系,增强农村环境治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推进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

3.加强农村环境执法力度:加强对农村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执法力度,形成有力的惩罚和威慑力,确保农村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4.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通过农业绿色环保标准、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等政策措施,促进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农业污染。

5.重视农村环境因地制宜:针对每个地区环境状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制定出可行的因地制宜的环保方案,确保农村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6.探索农村环保新模式:创新农村环保新模式,如典型模式包括污水处理沼气发电、垃圾分类再利用等,促进农村环保发展步伐加快。

三、结语作为中国的基础无人管理领域,农村环境的改善是全社会面对的共性问题,需要在全社会的努力下,加强对农村环境状况的认识与关注,有效地应对这一系列问题,建设更加绿色、可持续的美丽乡村。

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

理论和实践表明,积极有效的环境治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目前,中国在环境治理能力,环境治理机制仍面临挑战。

需要从国外经验中学习,在环保法例的执行,运用市场手段和公众参与方面,提高环境管理措施,促进环境治理。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治理;问题对策目前,与工业化和生产过程有关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

与此同时,我们一直将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并在污染治理,排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主要污染物控制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环保投资显著增加;国家环境保护区,流域和取得的成果。

但是,环境污染的形势依然严峻的,环境污染相当一部分地区仍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愈演愈烈。

在中国,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

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环保,同时也为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我国的环境现状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在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2004 年工业SO2排放量为1.89×107吨,生活SO2排放量为3.64×106吨;全年烟尘总1.1×107吨;总废水(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82×1010吨。

随着大量污染物的肆意排放,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酸雨面积的扩大(其覆盖面积已占我国30%以上国土面积),使我国成为了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重酸雨污染区。

此外,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给大气带来更多的尾气。

然而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

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

2013年的1月,4次“雾霾”笼罩我国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

中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一、荒漠化1.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大陆内部2.产生的原因:3.治理措施: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②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③退耕还林、还牧;④建设人工草场;⑤推广轮牧;⑥禁止乱砍乱伐等4.治理的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③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④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沙尘暴1.形成时间:大多在冷空气过境影响时出现,北方都是在春季..容易出现。

2.形成条件3.危害: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②使农作物受灾;③造成人畜伤亡4.治理和缓解沙尘暴的措施——治沙工程(保护和发展林草植被)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建设人工草场;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管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牧。

三、干旱缺水问题1.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2.产生原因:3.治理措施:①南水北调;②修建水库;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减少水污染;⑤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⑥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⑦发展节水农业;⑧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⑨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⑩海水淡化等。

四、土壤次生盐碱化1.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2.产生原因:3.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④农田覆盖;⑥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⑦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五、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1.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2.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3.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六、洪涝灾害1.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2.产生的原因:3.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七、水土流失问题1.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2.产生的原因:3.治理的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②植树造林;③小流域综合治理4.治理的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③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④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简要分析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简要分析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简要分析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简要分析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简要分析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它不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着我们自身的生存发展。

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已经相当严峻。

主要表现如下: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

就酸雨污染而言,由于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

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2.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

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

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3.植被破坏更加严峻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

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

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

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虽然我国政府提出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环境污染仍然严重而且治理没有得到满意的效果。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改革开放后,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吸引外来资金投资,引进了大量的污染企业;为了发展经济,我们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为了发展经济,对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为了发展经济,过度放牧导致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化严重,还有在云贵高原地区,由于植被的砍伐,导致石漠化严重等等。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环境的严重。

特别是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下面将介绍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环境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一些对策。

一、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环境存在的问题(一)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1、水土流失严重。

据调查,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5. 5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 42%,每年流失表层土在50亿吨以上,丧失的肥力高出全国化肥的产量,这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土壤肥力愈来愈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据科学家研究推算,土壤流失的速度比土壤形成的速度快120~ 400倍。

从50年代以来,由于水土流失而失去的耕地267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每年6. 7万平方公里以上。

2、土地沙化的面积增大。

土地沙化有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但主要是不适当的人为活动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盲目开垦,50年代到70年代末,西北地区三次大规模毁牧、毁林开垦,破坏草地667万平方公里,毁林18. 7万平方公里,其结果是开垦一块沙化一块,农牧林三者皆伤。

二是过度放牧。

解放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 只)增加到9000万( 只),而草地面积却减少了667万平方公里。

据统计,草牧超载率达50% ~ 12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300%。

三是滥采滥伐。

沙化地区燃料匮乏,加剧了对沙生植被的破坏,同时滥挖沙生植物,如甘草、麻黄、发菜等。

据测算,每挖1kg甘草就要破坏8~ 10亩土地,仅甘肃省每年因这样破坏的草地面积就达90万亩。

四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不少地方拦蓄河水,造成下游土地沙化严重。

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大气污染

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大气污染

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大气污染当前,中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分析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中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气中的PM2.5污染严重。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细小粒径使其容易进入人体呼吸道并对健康造成危害。

根据相关数据,中国主要城市的PM2.5浓度普遍偏高,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安全标准。

其次,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较大。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它们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造成酸雨等环境问题。

另外,工业排放和农村散乱污染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企业普遍存在废气排放不达标的问题,造成了大量污染物的释放。

而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规范的污染治理手段,农村散乱污染现象比较严重。

综上所述,中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二、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中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较快。

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尤其是重工业和能源消耗较高的行业,使得污染物排放难以控制。

其次,传统能源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大气污染。

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之一,在我国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其燃烧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直接导致了大气环境污染的加剧。

另外,交通运输尾气排放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也快速增加。

此外,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和散乱污染问题严重。

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弃物等的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了农村地区大气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

三、对策措施为了改善中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首先,加强工业和能源结构调整。

通过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比重,可以有效降低工业排放。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资料】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资料】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它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是制定国防战略和国防政策的依据。

新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周边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中,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邻国众多,我国仍面临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威胁和挑战。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近期,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朝鲜半岛风云突变,这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大的变数。

朝鲜进行新的核试验诱发了极其紧张的局势,“弃核”和实现半岛无核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即便重启“六方会谈”,要解决的难题将会更多。

中国面对这种极为棘手的局面,既不能介入太深,也不能抽身而退,处于左右为难境地。

如果爆发战争,中国将面临是否参战问题,此举势必牵动全局。

如果回到谈判桌前,中国的外交斡旋难度极大,前景也难以预料。

第二,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

事实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

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第三,中印领土争端悬而未决。

作为同属于新兴经济体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双方的合作也有所加强。

然而,印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领土要求,近年来在边境地区不断采取动作,宣示主权,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并大肆散布“中印必有一战”的言论,这些现象都不是好兆头。

印度现在不仅拥有核武器和远程导弹,而且在海空军力量上也丝毫不逊于中国,其实施高技术战争的能力决不能小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由“20世纪最糟糕发明”
小故事
说起——
发明:
100年前,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 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 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 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 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 料袋。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塑料袋的“香”
推广: 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多少塑料袋?
消费者又使用多少塑料袋?这无疑是 个很难统计的天文数字。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 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 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今天评判: 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到塑料袋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工厂
黄土高原
贺兰山
京杭大运河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土壤污染 热污染
◆生态环境破坏: 水土流失 荒漠化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 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1、从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方 面的污染?
❖ 环境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
2、带来哪些方面的危害? ① 会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 ② 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③ 会破坏土壤,影响耕地质量,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 育,造成减产。
④ 会造成水污染; ⑤ 影响市容,破坏生态环境(视觉污染);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残酷的现实 地球妈妈得病了
一天,宇宙医院来了一位重病患者--地 球。眼科医生:“你患了沙眼、眼中全是沙 子。”血液医生:“你的血液里有大量的杂质, 血液浓度增大,已经变色、最后将患血栓、血 枯竭病。”皮肤科医生:“你的绿色皮肤开始 脱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溃疡,可以说是体无 完肤。”
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 进而工业化快速发展 人口持续增加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技术 和管理水平比较低
人与环境关系日趋紧张
显见: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中产生,
为此:环境问题的中国环实境问题质及对策 是发展问题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 低质量、低产出的增长方式。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效率高、国际竞争 率强、通货膨胀率低、环境污染少的增长方式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 ❖ 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
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 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 发展的重大问题。 ❖ 环境问题反过来也影响经济建设。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 为此,仍然是这个结论:
❖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 它告诫我们: ❖ 人类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
就是要协调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前人朴素的思想
❖ “竭而鱼,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 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赏》
这话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以致造成资源短缺,环境破坏------
◆如果人类采取掠夺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虽然
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 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 “糟糕”的原因
❖ 是因为它大都是用不可降解或非可再生 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 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 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 以上才能腐烂,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 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 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对策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措施
措施一:
1、列保护环境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2、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方针:
能获得短期利益,但必定要付出高昂的环境成本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16
合作探究
白色污染的危害
1、 哪些是白色污染物? 2、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危害? 3、你还知道哪些因白色垃圾而造成的环境 问题例子? 4、很多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同时也 是一个资源问题。中国你环境是问题及如对策何理解的?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⑥ ……
讨 论:
有人说:“很多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资源问题。” 你如何理解 这句话?★★★
人们在大量使用塑料制品后,废弃的塑料 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制造这些 塑料制品也消耗了大量资源。 因此,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反 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中国环源境问题的及对强策 度越大。
一份可怕的诊断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环境问题的表现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荒漠化
造成的直接原因:过度垦殖采伐; 过度放牧
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污染
主要原因:环保意识中国不环境问强题及;对策科技水平的落后----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 突出,其原因:
❖ 同时,生产塑料购物要消耗大量的其它
资源 。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光是每 年扔弃在铁路沿线 的塑料快餐盒就达 8亿多只,加上城 市快餐业的发展, 每年废弃量达100 亿只之多,其中 80%以上未经回收, 被大量的散落在环 境中,重量在8万 吨以上。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讨论:白色污染的危害 ★★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 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指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 要素(例如资金,劳动力)的高投入来实现。 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指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 要素的使用效率的提高。
❖ 例如,同样要增加100美元的产量,如果依靠增加 人力和资金来实现,那么这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如果在没有增加生产要素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技术, 加强管理来提高原有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增加产 量则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
现 状 中 国 环 境影 问响 题
★★★ 原 因
环境污染(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
危害人民健康 制约经济发展 影响社会安定 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人口的持续增长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发展 技术、管中国理环境水问题及平对策比较低
辨析:“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