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系统实训报告
自动控制预实习报告

自动控制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和分析方法。
3.熟悉常见的自动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4.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二、实习内容
1.自动控制系统概论
1.1 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传递函数法
2.2 状态空间法
2.3 非线性系统建模
3.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3.1 时域性能指标
3.2 频率域性能指标
3.3 稳定性分析
4.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4.1 PID控制器设计
4.2 先进控制方法
5.实验和仿真
5.1 自动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5.2 MATLAB/Simulink仿真
三、实习要求
1.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积极参与实验和仿真,培养动手能力。
3.按时完成实习报告,总结实习心得。
四、实习安排
本实习为期4周,包括理论学习、实验和仿真环节。
具体安排如下:第1周:自动控制系统概论、系统建模
第2周:系统性能分析、稳定性分析
第3周:控制系统设计、实验和仿真
第4周:实习总结,完成实习报告
五、实习成果
通过本次实习,预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2.熟悉常见的自动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3.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4.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自动控制原理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加深对自动控制原理的理解,掌握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1. 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2. 掌握典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响应和频域响应分析方法;3. 学会使用实验设备进行控制系统实验,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4.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训仪器与设备1.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台;2. 信号发生器;3. 数据采集器;4. 计算机;5. 控制系统模拟软件。
三、实训内容1. 控制系统结构分析通过实验台搭建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分析其结构,包括各个环节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时域响应实验对搭建的控制系统进行阶跃响应实验,记录并分析系统的输出波形,计算超调量、上升时间、调节时间等性能指标。
3. 频域响应实验对搭建的控制系统进行频率特性实验,记录并分析系统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绘制Bode图。
4. 控制系统设计根据实验结果,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包括PID参数整定、控制器设计等。
四、实验过程1. 搭建控制系统根据实验要求,搭建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等环节。
2. 进行阶跃响应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阶跃信号,输入到控制系统中,记录输出波形,并计算超调量、上升时间、调节时间等性能指标。
3. 进行频率特性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输入到控制系统中,记录输出波形,并绘制Bode图。
4. 控制系统设计根据实验结果,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包括PID参数整定、控制器设计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阶跃响应实验通过阶跃响应实验,可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例如,超调量反映了系统的振荡程度,上升时间反映了系统的响应速度,调节时间反映了系统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
2. 频率特性实验通过频率特性实验,可以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例如,幅频特性反映了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倍数,相频特性反映了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相位延迟。
自动控制实训作业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我国自动控制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我们学院特开设了自动控制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自动控制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1. 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控制方法;2.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3.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实训内容1. 自动控制基本原理:学习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
2. 常用控制方法:掌握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PID控制等常用控制方法。
3.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学习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系统结构设计、参数设计、控制器设计等。
4. 自动控制系统调试: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包括系统调试、控制器调试、参数调整等。
5. 自动控制实验: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听讲等方式,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控制方法。
2. 实验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实验。
3. 团队协作: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交流讨论:与同学、教师交流学习心得,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实训成果1. 掌握了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控制方法。
2. 学会了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六、实训体会1. 自动控制技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学习自动控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训,我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团队协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关键,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4. 学无止境,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七、总结本次自动控制实训,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训,我对自动控制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自动控制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并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理解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频率响应等性能指标;3. 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自动控制系统是指利用各种自动控制装置,按照预定的规律自动地完成对生产过程或设备运行状态的调节和控制。
本实验主要研究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
1. 阶跃响应:当系统受到一个阶跃输入信号时,系统输出信号的变化过程称为阶跃响应。
阶跃响应可以反映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2.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系统在正弦输入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
频率响应可以反映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自动控制实验箱;2. 双踪示波器;3. 函数信号发生器;4. 计算器;5. 实验指导书。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阶跃响应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连接好实验箱和示波器。
(2)输入阶跃信号,观察并记录阶跃响应曲线。
(3)分析阶跃响应曲线,计算系统的超调量、上升时间、调节时间等性能指标。
2. 频率响应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连接好实验箱和示波器。
(2)输入正弦信号,改变频率,观察并记录频率响应曲线。
(3)分析频率响应曲线,计算系统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性能指标。
3. 系统校正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连接好实验箱和示波器。
(2)输入阶跃信号,观察并记录未校正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3)根据期望的性能指标,设计校正环节,并搭建校正电路。
(4)输入阶跃信号,观察并记录校正后的阶跃响应曲线。
(5)分析校正后的阶跃响应曲线,验证校正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阶跃响应实验(1)实验结果:根据示波器显示的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得到系统的超调量为10%,上升时间为0.5s,调节时间为2s。
(2)分析:该系统的稳定性较好,但响应速度较慢,超调量适中。
2. 频率响应实验(1)实验结果:根据示波器显示的频率响应曲线,计算得到系统的幅频特性在0.1Hz到10Hz范围内基本稳定,相频特性在0.1Hz到10Hz范围内变化不大。
自动化控制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自动化控制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加深对自动化控制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掌握常见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技能。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自动化实验室实训设备:PLC控制器、触摸屏、传感器、执行器、工业机器人、电气控制柜等。
实训软件:LabVIEW、MATLAB、PLC编程软件等。
三、实训原理自动化控制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监测、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输入部分:传感器用于检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2. 处理部分:PLC控制器或计算机控制系统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决策。
3. 执行部分:执行器根据控制策略对生产过程进行调节,如调节阀门、启动电机等。
4. 反馈部分:传感器检测执行后的效果,反馈给处理部分,形成闭环控制系统。
四、实训过程1. 认识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理论学习,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常用技术。
2. PLC编程:学习PLC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3. 触摸屏编程:学习触摸屏编程,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如参数设置、数据显示等。
4. 传感器应用:学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选型,将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控制系统中。
5. 执行器控制:学习执行器的种类、工作原理和选型,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6. 工业机器人应用:学习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调试和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7. 电气控制柜设计:学习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电气控制柜的设计。
8. 综合实训: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并进行调试和优化。
五、实训结果1. 理论知识掌握:通过实训,学生对自动化控制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常用技术。
汽车控制自动化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正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我国高校纷纷开设汽车控制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汽车控制自动化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实训报告将对我参加的汽车控制自动化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汽车控制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技能;3. 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深化对汽车控制自动化技术的认识。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概述- 学习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作用和功能;- 分析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 汽车控制自动化设备操作- 学习汽车控制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包括汽车线束连接、传感器检测、执行器控制等;-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汽车控制自动化设备的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3. 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应用- 学习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如发动机管理系统、自动变速器、制动系统等;- 分析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4. 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设计- 学习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软件设计等;- 通过设计小型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 首先通过课堂讲解和自学,了解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加深对汽车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理解。
2. 设备操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汽车控制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汽车控制自动化设备的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3. 系统应用- 分析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了解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价值; - 结合所学知识,探讨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4. 系统设计- 学习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软件设计等;- 通过设计小型汽车控制自动化系统,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自动控制原理实训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训报告引言:自动控制原理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它研究如何利用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各种物理过程的自动化调节和控制。
本篇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在自动控制原理实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对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
一、实训目的和背景自动控制原理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加深对自动控制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际操控控制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参数调节和性能评估等方面的知识。
二、实训内容和步骤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步骤:1. 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介绍:我们首先了解了实验室中常用的控制系统实验仪器和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并学习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我们学习了如何将实际的物理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系统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
3. PID控制器的调节:PID控制器是最常用的控制器之一,我们学习了PID控制器的原理和调节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不同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
4. 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我们学习了如何评估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如稳定性、快速性和抗干扰能力,并通过调节控制器参数来优化系统性能。
三、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列举了其中的几个,并给出了解决方法:1. 问题一:系统响应不稳定。
解决方法:通过调节PID控制器的参数,如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来使系统响应稳定。
2. 问题二:系统响应过慢。
解决方法:增大比例系数和减小积分时间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3. 问题三:系统受到干扰时响应不稳定。
解决方法:通过增加微分时间和加入滤波器等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四、实训心得和体会通过这次自动控制原理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仅需要理解控制原理,还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实训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们共同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加深了对自动控制原理的理解。
搅拌机自动控制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搅拌机自动控制实训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搅拌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调试方法。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了解搅拌机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1. 搅拌机自动控制系统原理- 搅拌机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控制界面组成。
- 传感器负责检测搅拌机的运行状态,如温度、湿度、压力等,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信号和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执行器进行控制,实现对搅拌机运行状态的调整。
-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驱动搅拌机进行相应的操作。
2. 搅拌机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 控制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单片机等。
- 执行器:电机、电磁阀、水泵等。
- 控制界面:触摸屏、计算机等。
3. 搅拌机自动控制系统调试- 硬件连接:将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控制界面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
- 软件编程:根据搅拌机的运行需求,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对搅拌机的自动控制。
- 系统调试:通过调试,确保搅拌机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 熟悉搅拌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 准备实训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如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控制界面等。
- 编写控制程序,包括传感器采集、控制器处理、执行器控制等部分。
2. 实训步骤- 连接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连接到控制器上。
- 连接执行器:将电机、电磁阀、水泵等执行器连接到控制器上。
- 编写控制程序:根据搅拌机的运行需求,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对搅拌机的自动控制。
- 系统调试:通过调试,确保搅拌机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3. 实训结果- 实训过程中,搅拌机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实现对搅拌机的自动控制。
- 通过调整控制程序,可以实现对搅拌机运行状态的精确控制。
四、实训心得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实训报告目录第一章:实训内容-----------------------------------------------------------3 第二章: 实训目的----------------------------------------------------------3 第三章:实训的重点及难点----------------------------------------------3 第四章:S7-300PLC的硬件组成的有关内容-------------------------4 第五章:实训的有关课题设计-------------------------------------------6 第六章:实训感想---------------------------------------------------------21第一章实训内容1.西门子S7-300PLC及STEP 7编程软件简介;2.用S7-300PLC实现电机正停反控制并调试;3.用S7-300PLC实现自动往返电机正反转控制并调试;4.用S7-300PLC实现电机Y-Δ降压起动控制并调试;5.西门子6RA70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基本调试;6.S7-200PLC与MM440变频器联机完成运料机自动控制并调试;7.S7-200PLC与MM440变频器联机完成搅拌机自动控制并调试;8.用S7-300PLC、6RA70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及MM44O变频器组成PROFIBUS 网络,实现网络通讯控制。
第二章实训目的1.学习和掌握S7-300PLC的硬件结构、安装配置及模块特性等相关知识;2.学习和掌握STEP7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程序设计、硬件组态及S7-300PLC 的实践应用;3.复习西门子6RA70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基本调试步骤;4.掌握S7-200PLC和MM440变频器联机实现交流变频调速的实践应用;5.掌握S7-300PLC、6RA70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及MM44O变频器组成PROFIBUS网络的方法,实现联网控制并调试。
第三章重点、难点1.S7-300PLC的硬件结构、模块类型;2.STEP7编程软件的硬件组态方法及定时器、计数器指令;3.S7-300PLC仿真器的使用及程序仿真调试方法;4.S7-300PLC网络及调试方法。
第四章S7-300PLC的硬件组成4.1 简介组成S7-300可编程控制器需要表中的部件。
导轨导轨上可以安装电源、CPU、IM和最多八个信号模板。
电源电源的输出是24VDC,有2A、5A和10A三种型号。
输出电压是隔离的,并具有短路保护,不带负载时输出稳定。
一个LED用来指示电源是否正常,当输出电压过载时,LED指示灯闪烁。
用选择开关来选择不同的供电电压:120V 和230V。
中央处理器 CPU 的前面板有如下的部件:•状态和故障指示灯,•可取下的4位模式开关,•24V电源的连接,•连接到编程设备或另一台可编程控制器的多点接口(MPI),•电池盒,(CPU 312/FM不具备)•存储器模块盒(CPU 312/FM和314/FM不具备),接口模板接口模板提供多层组态的能力。
信号模板这些模板根据电压范围或输出电压来选择。
每个模板都有一个总线连接器,总线连接器连接背板总线。
过程信号连接到前连接器的端子上。
连接电缆用一个PG 电缆可以直接连接编程设备。
几台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组网也需要PROFIBUS 电缆和电缆连接器。
FM功能模板替换当前智能处理器模板。
CP PROFIBUS 现场总线系统的通讯处理器。
4.2 S7-300硬件组成图4.3双层机架图第五章实训有关的课题设计5.1 用S7-300PLC实现自动往返电机正反转控制的程序5.1.1设计程序如下:5.1.2操作说明:在按下I0.0按钮时,电机开始正转启动,此时电机的反转不启动;当按下I0.2按钮时,点击开始反转启动。
按下电机停止按钮,电机停止转动。
5.2 用S7-200PLC与MM440变频器联机完成搅拌机自动控制的程序及参数设置一食品搅拌电动机,按下启动按钮后按下图所示控制规律自动循环,先正转后反转,5个循环后自动停止。
n(r/min)t/s5.2.1 设计程序如下:5.2.2 PLC与MM440变频器接线图5.2.3 PLC的I/O分配表ISB1(启动)I0.6 SB2(停止)I0.7O 440-5# Q0.0 440-6# Q0.1 440-7# Q0.2 440-8# Q0.35.2.4 MM440变频器的设置(1)除正常电机等参数外,需注意下列参数设置P003=3 P0010=1 P700=2 P1000=3 P3900=1 (2)再设置下列参数①P003=3②固定频率P0701=17 P0702=17 P0703=17③P0704=1④P1001=xxHZ P1002=xxHZ P1003=xxHZP1004=xxHZ P1005=xxHZ P1006=xxHZ (可正可负)(3)对应关系如下图:固定频率Q0.2(7#端)Q0.1(6#端)Q0.0(5#端)对应频率所设的参数1 0 0 1 P10012 0 1 0 P10023 0 1 1 P10034 1 0 0 P10045 1 0 1 P10056 1 1 0 P10065.3 用S7-300PLC、6RA70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及MM44O变频器组成的PROFIBUS网络的硬件组态、控制程序、相关参数设置及调试过程5.3.1设计程序如下:5.3.2S7-300PLC、6RA70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以及MM440变频器组成的PROFIBUS网络的硬件组态:⑴电源PS 307 5A⑵CPU 313C—2DP (订货号6ES7313—6CE01—0AB0)⑶不用⑷数字量输入DI DI—300 SM321 OI16XDC24V(订货号6ES7321—1BH02--0AA0)⑸数字量输入DO DO—300 SM322 DO8XRE1 AC230V(订货号62—1HF01—0AA0)⑹联网FROFIBU DP EF200M IM153-1 地址为4SIMORIG MASTERORI UES/DC MASTERCBPX 地址为5PP04:地址256—257SIMOVERT MICROMASTER (交流电动机地址为6)编译保存5.3.3相关参数P051=40 P086=3 断开设置P051=26P052=3 P082=1 合上打到P051P076=40 P081=0 设置P051=40P078=380 P171=100 P052=3P0100=9.3 P172=-100 P644=3002P0101=440 P180=200 P648=3001P102=2.07 P181=-200 P918=5P103=0.00 等开关打到独立状态打到P25=0.00,将6RA70设置P051=25 合闸打到P051电阻接到10欧姆5.3.4调试过程A:电动机正转,I0.3后,当按下电动机运行按钮I0.5时,电动机启动并运行在200r/min的转速上,当按下按钮I0.6时,电动机运行在500r/min的转速上。
B:电动机反转,当按下按钮I0.7时,电动机运行在500r/min的转速上,按下停止按钮,电动机停止运行。
5.4 控制三台电动机5.4.1 设计程序如下:5.4.2S7-300PLC、6RA70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以及MM440变频器组成的PROFIBUS网络的硬件组态:⑴电源PS 307 5A⑵CPU 313C—2DP (订货号6ES7313—6CE01—0AB0)⑶不用⑷数字量输入DI DI—300 SM321 OI16XDC24V(订货号6ES7321—1BH02--0AA0)⑸数字量输入DO DO—300 SM322 DO8XRE1 AC230V(订货号62—1HF01—0AA0)⑹联网FROFIBU DP EF200M IM153-1 地址为4SIMORIG MASTERORI UES/DC MASTERCBPX 地址为5PP04:地址256—257SIMOVERT MICROMASTER (交流电动机地址为6)编译,保存5.4.3相关参数P003=1 P308=0.28 P003=3P0010=1 P310=50 P0918=6P0100=0 P0311=1420 P719=6P304=380 P064=150P305=5 P700=6P307=2.2 P1000=65.4.2调试过程A:电动机正转,I0.3后,当按下电动机运行按钮I0.5时,电动机启动并运行在2000r/min的转速上,当按下按钮I0.6时,电动机运行在5000r/min的转速上。
B:电动机反转,当按下按钮I0.7时,电动机运行在500r/min 的转速上。
C:电动机正转,当按下电动机运行按钮I0.5后,电动机启动并运行在2000r/min的转速上,要想使交流电动机反转通过,可进行以下操作:PLC—监视,修改变量—MM122为负值—修改变量可使电动机反转运行在某一速度值上。
D:按下停止按钮,电动机停止。
第六章实训感想结束了理论课程,我们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实训,把在课堂学不到的或者没学好的知识又一次的加深和拓宽,而更重要是让我认识到课堂所学的东西是有限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的查资料,整理,思考等等,并在陶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这次实训。
通过这次对实训的设计,我进一步了解了西门子S7—300软件,6RA70直流调速系统以及MM440变频器的知识,同时学会了多台联网的单CPU控制。
全数字直流6RA70,操作简单,能数字量和模拟量两种控制;西门子S7—300可以使用通用的个人计算机作为图形编辑器,用于在线或离线开发用户程序,用于在线对PLC进行各种操作,并可在线实时监护用户程序的执行状态。
能够掌握了S7—300PLC 与MM440变频器的联机共同设计有关控制程序,理解了MM440有关的参数设置,不同的参数设置就有不同的控制,使机械能够不同的方法来启动。
我们要能根据要求灵活地运用PLC知识设计控制电路和运用于MM440联机的控制。
要做到实现各种控制要求的同时所使用的电器控制元件最少,这样才能使成本降到最低,做到实现最优化的设计。
可让我体会最深的是我们掌握了一种设计的方法,一种思维的方式,一种能够举一反三的理念,并且将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而这些正是以后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