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合集下载

第2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_

第2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_

第2讲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透视】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网络】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及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例1】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电子转移表示法 1.相关概念在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的反应中_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_是还原剂;__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_元素被还原;Fe 2O 3具有 ,CO 具有 ;_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_是还原产物。

【例2】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 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 4+2H 2O===NaBO 2+4H 2↑,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NaBH 4中H 为-1价)A .NaBH 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NaBH 4是氧化剂,H 2O 是还原剂C .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 .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1∶1【例3】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2KClO 3=====MnO 2△2KCl +3O 2↑ (2)Cl 2+2NaOH===NaCl +NaClO +H 2O(3) 2FeI 2+3Cl 2 ===2FeCl 3+2I 2 (4)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氧化 还 原 反 应实质 有电子转移,且转移电子数相等 特征化合价有升有降,且升降总值相等基本概念 反应规律 ①优先反应原理;②强弱原理;③价态原理(邻位转化规律、歧化规律、归中规律)原则:①电子守恒;②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③原子守恒 方法:化合价升降法依据:电子守恒①部分氧化还原计算;②推断产物化合价; ③求氧化剂、还原剂或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质量比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强氧化性) (强还原性) (弱还原性) (弱氧化性)化合价降低,+ne -,被还原化合价升高,-ne -,被氧化单线桥法; 双线桥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规律
现在有很多的同学是不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幺,反应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有转移,电子转移是微观的,宏观表现是化合价(即氧化数)的变化。

氧化数升高,即失电子的半反应是氧化反应,发生此反应的物质是还原剂;氧化数降低,得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发生此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还原剂被氧化剂氧化后生成的物质叫氧化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剂还原后生成的物质叫还原产物。

即: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得失氧关系示意图一般来说,同一反应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比还原剂弱,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比氧化剂弱,这就是所谓“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

1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有哪些1、守恒规律
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最重要的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

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看,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此外,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物质质量也都守恒。

守恒规律应用非常广泛,通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算问题以及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2、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如浓硫酸中的硫是+6价,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如硫化钠的硫是-2价,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 +Fe ===Fe +Ce
2+ 3+ 2+

4+
2+
3+
3+ 4+

Sn +2Fe ===2Fe +Sn

由此可以确定 Fe2 、Ce3 、Sn2 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 弱的顺序是 A.Sn 、Fe 、Ce C.Ce 、Fe 、Sn
3+ 2+ 2+ 2+ 3+
( B.Sn 、Ce 、Fe
2+ 2+ 2+ 3+ 2+ 3+ 2+
)
D.Fe 、Sn 、Ce
(2013· 惠州二调)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 加氯水,振荡,静置,CCl4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 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生成物之一为HIO3。则有关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I2+5Cl2+ 6H2O===2HIO3+10HCl B.整个过程中每生成1 mol HIO3共转移6nA个电子 C.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有KI、I2 D.若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为橙红色,继续滴加氯 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则Cl2、HIO3、HBrO3的氧 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2>HBrO3>HIO3
已知下列反应:Co2O3+6HCl(浓)===2CoCl2+
Cl2↑+3H2O(Ⅰ);5Cl2+I2+6H2O===10HCl+
2HIO3(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HCl是氧化剂 B.反应Ⅱ中Cl2发生氧化反应 C.还原性:CoCl2>HCl>I2 D.氧化性:Co2O3>Cl2>HIO3
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 氧化性最强 2.歧化反应规律思维模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最新考纲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1.本质和特征2.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氧化剂(氧化性)+ 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物+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产物例如:反应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中,氧化剂是MnO 2,氧化产物是Cl 2,还原剂是HCl ,还原产物是MnCl 2;生成1 mol Cl 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__mol ,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2__mol 。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氧化剂+还原剂===还原得到n e -产物+氧化失去n e -产物请标出Cu 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Cu + 8HNO 3(稀)===3C u(NO 3)2+2N O ↑+4H 2O失去3×2e - 得到2×3e -(2)单线桥法氧化剂+还原n e -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请标出Cu 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Cu +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失去3×2e - 得到2×3e -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

如:(2)常见还原剂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

如:(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中:Fe 2+、SO 32-主要表现还原性,H 2O 2主要表现氧化性。

【例1】 (2012·上海,20改编)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 2+O 2===Cu 2S +2FeS +S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解析版)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解析版)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核心素养分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结合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有关规律;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建立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和配平的思维模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

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理解。

【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2.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例如,反应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中,氧化剂是MnO 2,还原剂是HCl ,氧化产物是Cl 2。

生成1 mol Cl 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 ,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2_mol ,盐酸表现的性质是酸性和还原性。

【特别提醒】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

如:Cu 2+→Cu 时,铜元素被还原,Cl -→Cl 2时,氯元素被氧化。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表示方法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注意事项a.箭头指向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且需注明“得到”或“失去”。

b.箭头的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c.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得到电子的总数。

(2)单线桥法①表示方法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注意事项a.箭头从失电子元素的原子指向得电子元素的原子。

b.不标“得到”或“失去”,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

c.线桥只出现在反应物中。

4.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1)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

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氧化态的变化,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一些实际应用。

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某些物质失去电子并被氧化,而其他物质获得电子并被还原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常伴随着氧化态的变化。

氧化态是指原子或分子中的原子的电荷状态,用+或-表示。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受到氧化剂作用而失去电子的过程,其中的物质为氧化剂。

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受到还原剂作用而获得电子的过程,其中的物质为还原剂。

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 氧化态变化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其氧化态减少;还原剂失去电子,其氧化态增加。

氧化和还原两个反应总是同时进行的,一个物质的氧化反应必然伴随着另一个物质的还原反应。

2. 电子转移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遵循一定的规律:电子从氧化剂转移到还原剂。

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它能够夺取其他物质的电子,从而自身被还原。

而还原剂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它能够向其他物质输送电子,从而自身被氧化。

三.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1. 电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电能。

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导致了电子的转移,从而产生电流。

2. 腐蚀与防腐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腐蚀和防腐中具有重要作用。

金属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导致金属的腐蚀。

为了防止金属的腐蚀,可以通过添加防腐剂,阻止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3. 燃烧反应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它是物质与氧气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

通过控制燃烧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和条件,可以实现高效的燃烧,提高能量利用率。

4. 化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分析中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检测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元素或化合物。

通过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和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

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知识串讲+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

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知识梳理】【归纳总结】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巧解巧记】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双线桥法是用两条线桥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方法。

方法如下:一条线箭头由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原子指向还原产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并标明得到的电子数,另一条线箭头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原子指向氧化产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并标明失去的电子数。

可概括为“标变价、画箭头、算数目、说变化”。

2.单线桥法单线桥法是用一条线桥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方法。

方法如下:在反应物一侧,箭号起点为失电子原子,终点为得电子原子,在线上只标转移电子总数,不标“得到”“失去”。

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判断(1)氧化性强弱:氧化剂>氧化产物(2)还原性强弱:还原剂>还原产物2.依据元素活动性顺序判断(1)金属越活泼,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2)非金属越活泼,其单质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F2、Cl2、Br2、I2、SF-、Cl-、Br-、I-、S2-由左至右,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F-、Cl-、Br-、I-、S2-,由左至右,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3.依据产物中元素价态的高低判断(1)相同条件下,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化性强。

例如:(2)相同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性强。

例如:4.依据影响因素判断(1)浓度: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如氧化性:浓H2SO4>稀H2SO4,浓HNO3>稀HNO3;还原性:浓HCl>稀HCl。

(2)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5)SeO2、KI和HNO3发生如下反应:SeO2+KI+HNO3 →Se+I2+KNO3+H2O,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题组三 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的表示方法 5.用单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
4e-
2e-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H 2S NO
6e3H2S+2HNO3===3S↓+4H2O 3.6 g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考点二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 ×
应。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如
(3)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 × 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
如SO2+Cl2+2H2O==H2SO4+2HCl,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 不是还原剂 (5)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 被还原。 如 ,转化①中氯元素被还原, 转化②中氯元素被氧化。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高考还可以这样考】 (1)依据Se与浓H2SO4反应写出Se和浓HNO3(还原产物 为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4HNO3(浓)===SeO2+4NO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 (H+) Cu2+ Hg+ Ag+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活动性:
F2,Cl2,Br2,I2 , S 氧化性逐渐减弱
F- , Cl- , Br- , I- , S2-
三.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的表示
* 1.双线桥法(不用掌握) 表示同一元素原子电子的得失 失2e 2 Na + Cl2 →2 NaCl 得2e
2.单线法: 表示不同元素原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e 2 Na + Cl2 →2 NaCl
Cl2 +2NaOH →NaCl+NaClO+H2O
2KClO3 →2KCl +3O2
能否从价态判断物质是否具有氧化、还原性? 硫:
―2
+6
0
+4
+6
S的化合价可以 S的化合价可以
,所以具有 ,所以具有
。 。
-2 0
S、S的化合价可以
+4
,所以具有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规律 1.价态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 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KClO3+6HCl→KCl+3Cl2+3H2O
4.先后律: 即:有多个氧化剂(多个还原剂)反应时 总是遵循: 强者先反应,有序进行、依次完成
例:已知还原性Fe2+>Br―,往FeBr2 溶液中通入
少量Cl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l →2Fe3++2Cl2Fe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判断 (1)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原电池的两极,还原性:负极金属>正极金属 (2)在电解过程中: 优先在阴极放电: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强 优先在阳极放电: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越强
4.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略)
练习:对于反应CaH2+2H2O → Ca(OH)2+2H2↑有下列判断: ①H2只是氧化产物,②H2只是还原产物,③H2O是氧化剂, ④CaH2中的H元素被还原,⑤此反应中的氧化产物
②根据化学反应的“难易”判断 4HCl(浓)+MnO2 → MnCl2+Cl2↑+2H2O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性:KMnO4>MnO2 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产 物价态相同,反应条件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③根据化学反应的“程度”判断。 Cu+Cl2→CuCl2;2Cu+S→Cu2S 氧化性:Cl2>S 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产 物价态不同,价态越高,氧化剂氧化性越强.
小结: 氧化或还原要找到真正发生化合价变化的部 分 如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H2O 中H2SO4起两个作用 反应:SO2+2H2S→3S+H2O中氧化产物和还 原产物都是S,但量的比不是1∶1。 氧化和还原是对立统一体系 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元素的化合价有升 必有降。
还原性逐渐增强
2.根据方程式判断
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
得到电子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失去电子
氧化性: 氧化剂 还原性: 还原剂
> >
氧化产物 还原Biblioteka 物例:已知有下列反应(1)2FeCl2 + Cl2 →2FeCl3
(2)Fe + CuCl2 → Cu +FeCl2
(3)2FeCl3 +Cu →2FeCl2+CuCl2 判断 Cl2 、 Fe 2+ 、Fe 3+ 、 Cu 2+ 的氧 化性的由强到弱的顺序 为 。 Cl2>Fe 3+ >Cu 2+ >Fe 2+
和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④⑤ C.① B.②④ D.③⑤ 答案:D
化学反应
氧化还 原反应
非氧化还 原反应
分 解
化合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梳理
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的概念较多,主要有: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 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 化产物、还原产物等。 如何理解?如何记忆?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化合价升高(特征),失电子(实质),被氧化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2、从化合价是否变化的角度 特征(判断依据) :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称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 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由于 反应时发生了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或电子偏离)。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或电子偏向)。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
1.理清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四组概念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规律(价态律、归 中、得失电子守恒、先后律) 3.会用总过程中电子守恒的思想 4.学会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 1、从得氧失氧角度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3Fe + 2O2 → Fe3O4 H2 + CuO → H2O + Cu
通入足量的Cl2 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4Br-+3Cl2→2Fe3++2Br2+6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还原性和氧化性强弱比较 1.根据金属(非金属)活动顺序判断 金属活动性: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O2、Cl2、Br2等 氧 含氧酸:硝酸、浓硫酸、HClO 等
化 剂
含高价态元素的盐: KClO3、KMnO4、FeCl3 过氧化物:Na2O2、H2O2 活泼金属单质或非金属单质: 如:Mg、Al、Zn、Fe、H2、C等 低价态的氧化物:CO、 SO2 低价态的盐: Na2SO3、FeSO4
还原剂
具有
还原性
发生
氧化反应
生成
氧化产物
氧化剂
具有
氧化性 发生 还原反应
生成
还原产物
化合价降低(特征),得电子(实质),被还原
自我诊断: 反应: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4H2O, 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被氧化的是____元素,被还原的是____元素; 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__ 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 氧化产物是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 反应物中体现氧化性的物质是______,体现还原性的 物质是______ HNO3全部作为氧化剂吗?Cu全部作为还原剂吗?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被还原的HNO3与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比是__
请仔细推敲: 反应:2H2S + SO2 → 3S↓+2H2O中, 氧化剂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________;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__________。若反应中有3 mol电子转移则还 原产物是_____mol。
练一练: 反应:3NO2 + H2O → 2 HNO3 + NO中,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已知:在冷的情况下存在反应 2NO2 + H2O → HNO3 + HNO2 对比这两个反应,有人得出结论: HNO2不稳定,稍加热会分解成NO和H2O。 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
还 原 剂
低价态酸:H2S、HI
2.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即: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称“电子守恒”
例:用0.1 mol/L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 将2×10-3 mol的XO4-离子还原,则元素X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4
3.化合价靠拢(归中)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只靠拢,不交叉。 例:H2S+H2SO4→S+SO2+2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