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让爱架起师生沟通桥梁论文

让爱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进入素质教育时代。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一、用爱感染学生,师生情感达到共鸣师生关系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又是一种特定的“心理交流”的关系。
教师、学生都是有情感、思维的教学统一体。
在师生间情感交融,进而达到情感的共鸣时,情感将会滋润认识活动。
所以,教师要爱护学生,教师对学生无私的深挚的爱,不仅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更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前提。
1、师爱是唤醒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师爱是青少年学生生理发育、心理发展不可缺少的“雨露阳光”。
我们从日常的观察中看到,学生普遍希望和渴求得到老师的喜爱和器重,也十分珍惜老师的爱,他们很小心的接近老师,注意观察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年龄越低,对这方面反映越强烈,师爱是最能使学生心灵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
从心理效应看,教师的爱,会唤起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有利于发展自我价值感,成就感,特别是教师的爱抚、赞赏、表扬,常使他们激动不已,愉快、欢乐、兴奋、自豪乃至彻夜难眠。
2、师爱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一个后进生,在家长的棍棒、皮带下可能“无所畏惧”,但他们有时在师爱的一件小事的感召下,可能热泪流淌,泣不成声,这便是师爱的教育威力,师爱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一片爱心,一段深情,常常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远远比那些强制性的、粗暴的高压手段,要好上多少倍。
3、师爱具有亲师信道的移情作用良好的师爱不仅能换来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对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上来;反之,如果缺少师爱,师生情感对立时,学生就有可能由对教师的敌视,而讨厌他所任教的课程。
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不能只顾研究书本,必须注意研究学生,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师生之间要民主、平等的相处审视传统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及陈旧教育观念、体制的影响,板滞僵固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处在了相对独立甚至对立的位置,素质教育的实施犹如一声惊雷,唤醒了人们沉睡多年的潜思。
架起师生互通的情感桥梁——班主任工作手记

、
沟 通 —— 连 接 心 灵 桥 梁
班 主任 要 做好 班 级 的管 理工 作 ,首 先要 全 面 了解 学 生 的思 想动 态 ,了解学 生 内心世 界 的苦 闷 、烦恼 、快乐 等 ,时 时与 学生 进行 心 灵沟 通 ,进 行心 理疏 导 ,让他 们 健康快乐 成长。 班 会是 与 学生 进行 有 效 沟通 的重 要途 径 。在 与学 生
学生 冒领他人 作 业 ,笔者 没有 当场揭 穿他 ,而 是变 批评
为 引 导 : “ 你 的 作 业 本 丢 失 的 时 候 , 你 的 心 情 怎 当 样 ? ” 他 开 始 显 得 忐 忑 不 安 。 笔 者 又 问 : “ 的 作 业 你
呢 ?”该 生过 了半晌 才说 出了实话 ,他没 写作 业 。笔者
刍 乞 霉程
E C RR CU M R S RC W U I t i E EA H t
豢
■ 蘑
◇湖 北 郧 西 县职 业技 术 学校
赫
粱
班 主 任 工 作 手 记
殷均 忠 延 洪全
在现 代教 育 中 ,班 主任 不仅 是 班集 体 的组织 者 、管 理 者 ,更 是学 生健 康成 长 的引 路人 。班 主任 工作 的对象
助 和支 持 ,了解 他 们 的苦恼 和欢 乐 ,成 为学 生心 目中可
亲可敬 的人 。
美 国著 名 作家 和教 育 家爱 默森 说 过 : “ 育成 功 的 教
秘 诀 在 于 尊 重 学 生 。 ” 班 主 任 和 学 生 在 道 德 人 格 上 是 平 等 的 ,所 以在 关 爱 学 生 同 时 ,更 要 尊 重 学 生 人 格 , 以 平 等 、诚 挚 、 友 善 的 态 度 对 待 学 生 。 笔 者 班 上 曾 经 有 一 个
架起师生沟通桥梁

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摘要: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良好的师生沟通就没有成功的教育,这早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近年来的中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性格缺陷,而这种缺陷带到学校教育中就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尤其表现在师生沟通上。
关键词:师生思想沟通桥梁近年来的中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性格缺陷,而这种缺陷带到学校教育中就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这种逆反心理尤其表现在师生沟通上。
他们不愿向别人(特别是班主任)敞露自己的心扉,而且自私、缺少诚信,不大服从管理,一句话不合心意立即进入逆反状态。
难怪有许多班主任老师说:“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师生沟通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而沟通疏畅了,教育工作就成功了一半!”作为班主任,又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者,更有着深切的体会。
要想在班级实施科学管理和在育人质量上取得较好的成绩,使教育行为转化为如期的教育效果,就必须探究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加强与学生感情交融,“碰撞”出心灵的火花,从而使德育工作事半功倍,使班级管理驾轻就熟。
总结班级工作中成败得失,现就如何应对当前师生沟通困难的问题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班级管理民主化,让学生走近老师首先,要加强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将自己融入学生中间。
师生之间接触少,相互间必然存在一种无形的隔阂,学生对班主任老师就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戒心。
在此氛围之下班主任对班级状况自然很难做到耳聪目明,工作也就缺乏针对性,特别是在进行思想工作时会让学生感到生硬和冷淡,师生之间难以沟通交流。
相反,如果班主任老师注重班级民主化管理,在处理班务问题上改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并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接触,就能使师生互通信息、相互认可,从而达到默契,这样教育与被教育才能自然衔接、水到渠成。
这就是说,要让学生走近老师,老师必须先走近学生,为学生所接受。
爱心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
育 已 基 本 成熟 ,心 理 发 育 相 对 落 后 于 生 理 发 育 且 呈 现 出 不平 衡性 、 荡性 、 动 闭锁 性 。 校 生 活学 习和 中学 有 很 大 的 区别 , 技 这 时 如 果 对 一些 后 进 生 不 加 以 培养 转化 ,就 会对 他们 以后 的人 生 造 成 很 大 的影 响 。如 何 培 养 和 转 化 后进 生 呢 ? 以爱 心 抚 慰 他 们 的 心 灵 在 班 级 管 理 中 . 始 终 将 自 己 “ 人 为 善 ” 爱 心 和 班 集 我 与 的 体 “ 遍 的友 爱 ” 注 给 后 进 生 。 而 且 我 在 班 级 里从 不 提 后进 普 倾 生这个字眼 , 因为 我 觉 得 每 个 学 生 都 有 自己 的长 处 和 短 处 , 我 们 要 多 看 到他 们 的 长处 . 略 他 们 的短 处 , 样 才 能 尽 可 能地 忽 这 消 除 他 们 的 自卑 , 。 主任 对 学 生 的不 理 解 、 信 任 会 使 学 t L 理 班 不 生 产 生 对 抗 , . 在 中学 时 期 教 师仍 然 是 学 生 的理 想 目标 、 t理 而 L 公 正 代 表 , 们 希 望 得 到 教 师 的关 心 、 他 理解 和 爱 。 如 果教 师缺 乏 理 解 与 爱 心 , 能 以热 情 的态 度 给 予 指 导 帮 助 , 而横 加 指 不 反 责 , 生 就 会 对 老 师 失 望 , 而 对 班 级 失 望 , 易 脱 离集 体 。 学 从 容 在 班级里 , 处处营造一种平等 、 我 和谐 、 爱 的氛 围 , 后进 生 能 友 让 够 感 受 到 集体 温 暖 , 受 到 自己在 班 上 有 一 席 之 地 。反 之 , 感 如 果 班 主 任 不 关 他 们 , 心 想 着 学 习好 、 现 好 的 学 生 , 么 , t L , 一 表 那 班 主 任 的 偏 爱 会 强 化 一 部 分 同 学 的 自负 , ,班 主 任 的 冷淡 t理 L 会 强 化 后 进 生 的 自卑 心 理 , 致 师 生 产 生 隔 膜 , 主 任 对 后 进 导 班 生 的 转 化 工 作 难 度 则加 强 。 二、 以诚 心 赢 得 他 们 的 信 任 前 苏 联 著 名 的 教 育 学 家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曾经 这 样 告诫 过 青 年 教 师 : 任 何 时候 都 不 要 急 于给 学 生 打不 合 格 的分 数 , 教 在 即 师 应 该 相 信 学 生 是 有 能 力 学 好 的 ,相 信 学 生 的 缺 点 是 可 以 改 正 的 。 师 的这 种 信 任 一 旦传 递 给学 生 , 会使 他 们 感 到 自己 教 就 与 别 的学 生 一 样 具 有才 能 , 自己 的 缺点 有 改 正 的 勇 气 。 优 对 与 等 生 相 比 , 进 生 的 自尊 心 更 强 。 因为 学 习不 好 或 纪 律 差 , 后 长 期 受 冷 落 、 视 , 们 一 般 对 外 界 很 敏 感 , 表 又 有 一 层 坚 硬 歧 他 外 的保 护 壳 。 在 内心 深 处 仍 渴 望 得 到老 师 和 同学 的理 解 、 解 但 谅 和 信 任 。因此 , 一旦 他 们 犯 错 , 主 任就 一 定 要 做 到 心 平气 和 , 班 以诚 相 见 . 以诚 对 待 , 忌 动 不 动 当众 批 评 、 苦 , 者 变 相 体 切 挖 或 罚 . 则必 定 会 刺 伤 他 们 的 自尊心 , 加 转 化 工 作 的 难 度 。教 否 增 师 的 诚 心 还 应 表 现 在 对 学 生 自我 教 育 能 力 的发 掘 和 肯 定 上 。 为 了更 好 地 促 进 后 进 生 的转 变 ,我 尝 试 让 后 进 生 参 与 班 级 管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背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连接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爱是沟通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爱就是学生心中启明星。
关爱学生仅仅就是给他们提供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他们的学业成绩吗?不然。
那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应该用爱架起师生心灵这座桥梁,连起这条纽带,升起学生心中这颗耀眼的启明星。
【案例过程】:去年我任教六年级,这级学生对我来说都是新面孔,面对着一批活泼好动、天真无邪的新面孔,我一如既往的提醒自己,我有责任帮助每一个学生改变以前的不良习惯,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和谐、上进的班集体,让这些学生在我的班级中懂得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班集体,品德优良,能够自信的成长。
经过近一个月的教学活动,我对我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已有大致的了解,然而我们班有个同学给我印象特别“深”,让人头疼。
我们班的李同学是颇有名气的“讨厌鬼”,行为差,老是爱去招惹同学,说话很难听,经常有学生满脸委屈地来向我数落他的种种罪行,而且每次老师跟他谈话,他总是将脑袋偏到一方,说话语气也很差,给人一种难以接触、无所谓的感觉,不尊重老师;卫生差,不注重个人卫生,每次见他衣服总是看起来不整洁,没有同学愿意和他同桌;纪律差,上课时常常是心不在焉,顾左盼右,有时还做一些小动作,要么就是拉着同桌一起讲话,还有就是一周连着两天请家长。
成绩呢倒是不差,小脑袋有点聪明。
对于这种学生,我是又爱又“恨”。
【成因分析】李同学的父亲在国外打工,母亲因为家里的活比较多并且文化水平低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在教育问题上从来只要孩子不打架或者不给她找大麻烦就好,然而在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上就没有太在意,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教育对策】我仔细的观察他的行为,分析他的个性特征,并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吓也吓了哄也哄了,最后还软硬兼施,但都收效甚微。
怎么办呢?正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心与心的沟通,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

心与心的沟通,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从一个学校、老师头痛的班级到东兴区优秀班集体的感悟情感在人的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思想”和“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情感教育,就会产生“情感饥渴”,所谓的思想教育也就有可能显得空洞而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教师能自觉意识到心与心的沟通,并以自身的良好情绪去影响、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对积极向上的情感的体验,是班主任教育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师生之间健康和谐的双向交流能够促动学生进步的内因发生积极的变化,使之获得持续进步的潜在动力。
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在班主任工作中,要促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没有教育。
”这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应强调的事实。
了解自己的学生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切入点。
学生既是社会的人,又是自然的人,他们当然与社会的影响分不开。
近几年来的经济大发展,竞争机制的引入,冲破了我国稳定型的社会结构,产生了新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剧烈冲突、碰撞。
教育从封闭式的课堂内面对面的传授变成了全方位的多渠道引导开放式教育。
学生对现代社会信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
如果教师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依旧用传统的说教手段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学生对教师只会敬而远之,相互间达不到信任与沟通。
我们面对的是一批有感情、有血有肉的教育对象,应清醒地意识到这个代学生生理成熟早,心理发展滞后;生理营养过剩,心理营养严重不足,因而意志脆弱,抗挫性差等特点,他们的很多问题行为不但是思想问题,更多的是心理问题。
因而,教师应了解学生心理,对学生实行心理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完善学生人格,让学生用健康的心理去抵挡各种可能使自己偏差的诱惑和欲望,让学生在心灵深处筑起一道自我心理防卫的功能体系。
二,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结果。
师爱,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

师爱,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作者:华方丽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年第03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长期以来,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
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我认为需要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1. 感情上要融洽。
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当学生学习灰心丧气时,我就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内在潜力,给予他们切实的支持和帮助。
当学生沾染不良习气,对低级趣味留恋时,我就耐心地引导,积极教育。
这样在我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友谊和情感,消除了学生近而远之的心理倾向。
我确信,只要有真情的投入,一定会得到学生真情的回报。
2. 和学生做朋友。
教师与学生要经常进行心理沟通,这样才能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主动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
掌握学生的情感情绪变化,使学生有什么心理话都愿意与老师倾诉。
每天中午休息,我都要走到学生中间,不是守着他们,而是和学生一起下棋、做游戏等。
特别是和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起聊天,逐渐地,那些沉默寡言的学生也敢与我说心理话了。
经常与他们聊父母、聊自己、聊学习,有的还敢与老师进行争论呢,这样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近了,对每一位学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事实证明,只有老师走进学生的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能算真正拥有了一条捷径。
3. 关爱后进生。
后进生主要有成绩上的后进生和思想纪律上的后进生。
对于成绩后进生,我们教师要尊重他们,不能歧视他们,应耐心地帮助,热情地鼓励他们,成绩后进生自尊心较强。
又因成绩差往往被别人看不起,甚至受到嘲笑,从而导致他们心理上的自卑感,学习上有问题不愿提,课堂回答问题不大胆。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主动接近他们,并告诉他们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聪明绝顶与愚蠢绝顶是极少见的。
师生关系: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英 国的教育 家罗素在 《 育 的 目的》 中告诫教 育 教
者 :不注意心理发展 的节律 和性 质 ,是教育上呆板无 “
效现象 的主要 根源 。” 研究和分析 中学 生的心理特点 , 了解 和熟悉 自己的学生 ,是教师搞好 教书育人工作 的
前提 。
中学 阶段 的学生 , 生理变化上看 , 从 他们 正处在人 生 发展 的关键 时期—— 少年期 ,这个 时期正是青少年
【 你说我说 】
师生关系 : 架起师生情感交流 的桥梁
万 剑
( 江西省南 昌市第 十五 中学 , 江西
南昌
3 00 ) 30 0
摘要 :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 中, 师生之 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 系的现象比比皆是 , 这不仅使得一 直为人们所珍视的 师生情谊 黯然失 色, 也使得教 学活动失去 了宝贵 的动力源泉。 因此 , 当代教书育人 的活动 中必须注重师生情感的 在
流去实现 的, 这样取得预定 的教学效果 。 那么 , 在课 堂上怎样来沟通学生的情感 呢?
首先建立平 等的师生关系 。教 师要 把 自己放在和 学生平等 的地位 上 ,作学生走 向知识迷 宫的引路人 , 遇 到疑难 问题 , 有“ 要 诲人不倦 ” 的精神 , 要善于启 发学生 的思维 , 调动他 们的智力 因素 和非智 力因素 , 到学生 直 弄懂学会为止 ;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课 堂提 问和发言 , 无 论是正确 的还是错误 的, 都要 给以热情 的鼓励 , 他们 使 能大胆地提 出疑问 , 发表 自己的观点 , 然后教师再 给以 正确 的引导 ; 对待后进 的学生 , 教师要鼓励他们 , 关心他
针 对中学生 的这种心理特 征 ,教师在思想 教育过
程中 , 首先要尊重学生 、 心学生 , 关 维护他们 的 自尊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曾几何时,有一个叫帅帅的小男生成了令我头痛的问题。
他的聪明在全年级是众所周知的,写作业很自觉,也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按说是个不错的学生,但美中不足的是他的纪律很是让人头疼。
走在路队中,大声喧哗的必是他;早操时,最后一个出教室的会是他;课堂上边听边玩的也是他。
针对这种情况,我软硬兼施,费尽了脑筋,在办公室交流谈心,课堂上委婉批评。
激将法、鼓励法都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三分钟后,一切照旧。
我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
可就在这时,事情有了转机。
那次考试中间休息时,突然有学生向我报告说帅帅出事了。
他们说帅帅和几个男孩子贪玩,在操场上把塑料瓶子当球踢,结果脚受伤了。
我飞奔到操场上,只见帅帅抱着脚,小脸痛苦地扭曲在一起,凉鞋外的大拇脚趾血流不止。
我急忙用手绢包住他受伤的大脚趾,抱起他就往附近的卫生所跑去。
为了不耽误下节考试,身材瘦小的我直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中途累了,我把脚翘在路边的台阶上,他则可以坐在我的膝盖上。
这时,这个可怜的男孩眼里蓄满了泪水,但还在不眨眼地盯着我。
我问:“疼吗?”他摇摇头。
短暂的休息后,我一鼓作气,把他抱到了卫生所。
护士赶紧给他进行了清洗和包扎,才止住了血。
随后赶来的几位老师和同学又帮我把他送回了考场,顺利地完成了考试。
从此,他变了。
课堂上,只要我的眼光扫过,他便会立即端正
坐姿,专心听讲。
放学的路队中,再也听不到他大声地喧哗,而当有人出队时,维持纪律的准是他。
他还曾经羞涩地告诉大家,老师就像他的妈妈。
看到他这么大的变化,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是啊,哪个孩子不渴望被爱。
被欣赏呢?这么懂事的孩子怎能不招人喜欢?谁说教师和学生之间就非是对抗的关系,玩着老鼠和猫的游戏?原来教育也可以这么温馨,这么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