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草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污染控制规范(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XXXX—XXXX XXXX-XX-XX发布XXXX-XX-XX 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污染控制规范(草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污染控制规范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预防和降低食品原料、加工等生产过程中铅的污染。
2食品原料生产2.1农业生产用地2.1.1农用地应符合GB15618对农用地土壤铅污染风险管制值的要求。
2.1.2农用地宜尽量远离可能带来铅污染的工厂、公路、军火库、打靶场等。
2.1.3应及时清除农用地上的蓄电池、废弃车辆和机械等可能带来铅污染的废弃物。
2.1.4应及时清除牲畜围栏或农作物周边建筑物风化的含铅涂料。
2.1.5根块类蔬菜或叶菜类蔬菜等易蓄积铅的农作物不应种植在受过铅污染且尚未修复的土地上。
2.2农业生产环境2.2.1空气中铅浓度限值若超过GB3095的规定的地区,不宜种植叶菜类蔬菜等表面积较大的农作物。
2.2.2晾晒农作物时,应选择适当的场地,尽可能避免农作物受到铅污染。
2.2.3不应在可能存在铅污染的环境中放牧,如牧草周边有油漆、金属材质屋顶的建筑物或被污染的水源等。
2.2.4若牲畜饲养环境存在无法避免的铅污染区域,可使用安全围栏隔离或在饲养舍圈养牲畜。
2.3灌溉用水和农业投入品2.3.1农业灌溉用水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2.3.2施用的肥料应符合GB38400等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并避免在使用过不合规肥料且未修复的土地上耕种。
2.3.3在农田或牧区不应使用含铅化合物或可能被铅污染的化合物(如配制不当的含铜杀菌剂或磷肥等)。
2.3.4饲料中的铅限量应符合GB13078等相关规定。
2.4农业生产机械2.4.1农用机械不应使用含铅燃料。
特别是烘干作物时,应避免作物受到烘干机燃料中铅的污染。
2.4.2应避免使用含铅焊料或其他含铅材料修理农用机械。
2.5原料运输2.5.1农作物的运输工具宜专车专用。
如在运输农作物前,运送过非农作物或食品,应将车辆装货区域清理(清洗)干净。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T

国家标准GB/T 13017修订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国家标准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修订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修订项目计划,编号为:53032Z-1101,项目代号20030435-T-424。
2.背景《指南》于1991年发布后,曾于1995年第1次修订为V.2版,现为第2 次修订的V.3版。
从V.2到目前即将发布的V.3的逾十年间,科学技术和标准都已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使《指南》V.2版内容对照当前高新技术已显出很大的差距。
首先,企业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而又不能制定可预测的长期规划时,自身必须具有一种自然和动态的演进和适应能力,而不是偶然强加于企业的被动举动,这需要企业制订相应措施来应对。
其次,我国目前在国民经济产值上虽然蒸蒸日上,但生产中的能耗、资源消耗、安全事故、劳动生产率、管理水平及在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都居世界相当落后的地位,这对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
再次,我国日益认识到标准的重要作用,起动了国家标准战略的研究,而企业的标准化是标准化战略的基础和落脚点。
3.主要工作过程承接本标准的修订任务后,我院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的标准修订课题组,并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和宝钢集团做了调研工作,在鲍仲平同志的直接指导和亲自带领下,收集了大量标准和文献,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
经过课题组的努力,2006年初基本完成了本标准的草案稿,3月向本院的院领导及各研究所做了汇报,相继走访了多家企事业单位,深入听取了各方意见;并对草案做了多次修改,于2006年6月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内容简介1.本标准的定位a)为编制先进、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提供指导《指南》第三版采纳并融合了国际上最新管理理念和高技术水平的标准。
b)面向所有企业的中性标准定位在实施系统集成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同时也适用于不实施这些集成的传统企业。
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网上申报方法

件。但每个标准项目建议书的名字和对应的草案名要一致,
以便程序可以找到每个建议书对应的草案。 如“ abc
建议书 oc ”对应“ abc 草案 .doc ”。
(五)在“模板的“采申报”栏目中上载暨已压缩的打包文件。
(六)在“计划汇总”栏目中标项目确认”中完成采标项目确认。
(七)在“计划汇总”栏目中的“计划上报”子栏目中上报所有的项目。
(一)各地、各部门及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使用统一分发的用户名和口令登录“国家标准制修
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
(二)下载并解压缩国家标准“项目计划建议书”模板,下载并安装“项目计划文档分析程序”软件。
(三)使用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模板填写国家标准项目建议。标准草案文件要求使用
Word 格式。
(四)使用“项目计划文档分析程序”软件将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和对应的标准草案压缩成一个打包文
栏目进入填写,无需使用口令登录系统。
注意事项:
1. 请使用 Microsoft Word 2000 环境运行“计划项目文档分析程序”;
2. 项目建议书纸质文件不用报送。
其它具体操作方法请下载相应说明书。
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网上申报方法
“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 栏目,进入“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首页面进
(八)在“项目查询”栏目中的“上报项目查询”中确认所报项目,申报过程结束。
提交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和对应的标准草案的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
项目模板提交流程图
栏目 方式二 :
子栏目
下载模板及文 填写建议书并利用
模板申报
文档分析程序校验
计划模板申报
项目网上提交流程图
建议书和草案,生
上载已压缩
如何申报和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三、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阶段管理
(四)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应按立项时确定的期限完 成,即国家标准报批稿报到国家标准技术审查部。如果不 能按期完成,应提前3 能按期完成,应提前3个月向国家标准委提出延期申请。 同一计划项目最多可申请延期2次,每次延期1 同一计划项目最多可申请延期2次,每次延期1年。超过立 项时确定的期限,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未完成也未提 出延期申请的,或申请延期后在延长期之内仍未完成的, 自动撤销。 (五)未完成当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80%的技术委 (五)未完成当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80%的技术委 员会,国家标准委原则上不再下达下一年度国家标准制修 订计划项目。
国家标准委根据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立项条件,组织有关国家标准管理机构、 行业部门进行协调,经协调一致的项目, 列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列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并下达给各技 术委员会。 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没有归口技术委 员会的,国家标准委指定业务相关的技术 委员会承担。
(七)立项下达
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每季度下达和公布一次 急需项目随时立项下达和公布。 立项下达有计划通知 各技术委员会接到国家标准委下达的国家标准制 修订计划项目后,应及时转发到项目的起草单位, 并做好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执行的监督检查。
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实行常年公开征集制度。 任何单位、个人均可根据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 任何单位、个人均可根据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 目的立项条件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提案 但是,有的行业,企(事)业单位所属组织或个 人的立项申请,还须经所在单位标准化主管部门 审查推荐。
(四)项目提案上报
报:行业部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 或直接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 称国家标准委) 报:标准项目建议书 标准草案
《汽车露营营地建设条件和要求》国家标准(草案)

附件二:《汽车露营营地建设条件和要求》国家标准(草案)目次前言 ---------------------------------------------------- 2引言 ----------------------------------------------------- 31 范围 --------------------------------------------------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54 总则 --------------------------------------------------- 6 4.1 选址 ------------------------------------------------- 6 4.2 依据 ------------------------------------------------- 74.3 设计 ------------------------------------------------- 75 从业人员资格-------------------------------------------- 76 要求 ---------------------------------------------------7 6.1 环境要求---------------------------------------------- 7 6.2 配建要求----------------------------------------------8 6.3 服务要求--------------------------------------------- 12 6.4 管理要求--------------------------------------------- 13 6.5 评定要求--------------------------------------------- 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汽车露营营地星级评定要求------------- 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元数据标准(草案)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标准草案(初稿)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提供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的内容,包括NFGIS数据的标识、内容、质量、状况及其他有关特征。
本标准可用于对NFGIS数据集的全面描述、数据集编目及信息交换网络服务。
2. 参考标准ISO 15046-15地理信息--元数据(CD 2.0)FGDC 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内容标准(CSDGM)v.2.03. 术语3.1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即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信息。
也可译为描述数据或诠释数据。
3.2 元数据元素(元数据Element)元数据最基本的信息单元。
3.3 元数据实体(元数据Entity)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
3.4 元数据子集(元数据Section)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3.5 信息交换网络(Clearinghouse)数据生产者、管理者和用户之间的分布式、电子连接的网络。
3.6 数据志(Lineage)数据继承信息,包括获取或生产数据使用的原始资料说明、数据处理中的参数、步骤等情况及负责单位的有关信息等。
3.7 引用文献(Citation)数据集引用或参考使用的资料、数据集、模型、文献等。
4. NFGIS 元数据层次结构和性质4.1 元数据层次结构本标准规定NFGIS元数据分为三层: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
元数据元素是元数据的最基本的信息单元,元数据实体是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元数据子集是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在同一个子集中,实体可以有两类即简单实体和复合实体,简单实体只包含元素,复合实体既包含简单实体又包含元素,同时复合实体与简单实体及构成这两种实体的元素之间具有继承关系。
4.2 元数据性质本标准定义三种性质的元数据子集、实体和元素:必选(Mandatory)──元数据的核心内容,适用于各种被描述对象,是元数据文件必须包含的子集、实体或元素。
《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国家标准修订草案编制说明

《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国家标准修订编制说明一、五年来标准的执行情况及修订的必要性。
我国首次于2000年正式颁发了GB/T 18033《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国家标准,1999年也首次发布了GB/T 11618《铜管接头》国家标准,经过5年或5年以上的实施运作,铜水管和管件标准对我国建筑领域推广应用,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北京市2000年全市大型、高档建筑工程,诸如商务写字楼、宾馆、医院及标志性建筑场馆,铜水管的应用选择,只占据1.5%,到2004年,已发展到15—20%大型建设项目,选择了使用铜水管及相应的管件配套。
全国范围以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在推广应用中,先后达到40%,35%、30%的大型建设工程,都选用了铜水道管,这就是标准的指导与促进作用,铜水管已从2000年的9600吨,发展到2003年的34000吨,增幅3.5倍,如今突破4万吨/年。
经过五年的运作实践,要求我们对标准进行修改与完善是必要的;2004年12月由全国标准化委员会代表参加的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主持召开了“GB/T 18033-2000《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与GB/T 11618-1999《铜管接头》国家标准修订研讨会”。
对两个标准的修订工作达成了共识;积极配合,相互促进,尽快完成GB/T 18033《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与GB/T 11618《铜管接头》国家标准修订工作。
2005年6月22日北京召开的众多铜管及管件生产厂参加《铜水管应用推广会》上,再次提出两个标准修订的急迫性。
二、主要修编内容1、合金牌号GB/T 18033-2000《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有T2、TP2两个牌号。
美国ASTMB88、欧盟EN1057,日本JISH3300同类标准,均只为一个牌号,相当于我国的TP2。
TP2中含磷,能提高铜管的强度以及耐蚀性,还会改善铜管的钎焊性能,已为我国多年实践所广为证明。
但美国最新ASTMB88-2004已将C10200即TU2牌号纳入标准,在中国这一牌号广泛应用于板、带、箔、棒、线产品。
GBT4091-XXXX《常规控制图》国家标准修订草案

《农产品基本信息描述茶叶》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О一八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编号“20180922-T-424”。
本项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定于2018年完成。
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组成。
二、目的和意义随着茶叶逐步被世界公认为21世纪最健康的饮品,茶叶的消费市场也在迅速增加。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和2016这两年我国饮茶的消费者有4.68亿人,占总人口数的36%。
物联网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它在与我国茶业现代化生产、现代化销售的整合过程中,充分突显出其信息化、智能化的优势和特点,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茶叶种植和销售过程。
使得茶叶商品形成了一种聚合式的产业价值链,使社会民众、农民、企业三方都可以在茶业物联网信息服务中获益,从而确保茶业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升茶业经济的稳产高产水平。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茶叶产品销售份额中,电商渠道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在未来,这一比重仍然在继续增加。
但是,我国在发展茶叶电子商务平台时,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茶叶信用档案,所以茶叶商品在交易过程中仍存在问题,这主要包括交易的茶叶商品信息和销售记录不完善等。
为此,在农产品购销基本信息描述总则标准指导下,研究制定基于信息平台的茶叶基本信息描述,促进茶叶产品快速交易,减少流通环节损失和流通成本,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促进茶业交易的需要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从传统模式下的农产品交易到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先进、便捷的技术搭建农业信息应用平台,在网络上实施农产品的交易,对改善我国的农业价值链和提高农业竞争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生产环节来说,产品供求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不畅通等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互联网搭建的供需平台,能够建立起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对称、开放的信息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
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
2015年4月20日
《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
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国家标准的修订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一次性筷子第1部分:木筷》等63项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通知(国标委综合[2014]88号),项目编号“20142747-T-322”。
本项任务由中国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由全国饮食加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定于2015年完成。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北京市服务机械研究所、安徽华菱西厨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赛思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富裕宝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广东恒联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山东银鹰炊事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成。
二、编制背景及意义
食品切片机最早是国外用来进行各种主食面包和肉类、香肠等食品切片用的设备,主要是用来加工熟制食品。
后来国内引进了该种设备,根据需要扩展了其使用范围,除用来切制面包、香肠等熟食外,还用来切制用于烧烤或涮制的牛、羊肉生肉片。
食品切片机作为食品加工链条上的一环,已经成为食品加工机械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原材料、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等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食品切片机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数量均有了快速提高。
部分产品已出口到欧洲、东南亚、中东、中亚等国家和地区。
但与发达国家同行业相比,国内产品无论是工艺水平、外观质量、使用性能还是安全质量都还有较大差距,标准水平也相对落后。
国外关于食品加工机械的卫生及机械安全要求的标准则发展较快(如EN、NSF/ ANSI标准等),而我国还停留在只注重电气安全方面。
目前,该类产品电气安全执行GB470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气安全系列标准,其中只涉及少量机械安全项目。
由于该系列标准等同采用IEC标准并已在我国普及多年,而涉及各类食品加工机械卫生要求、机械安全和技术
性能要求的标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比较缺乏。
本标准修订前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本次涉及3项及以上食品安全内容且删除后仍适合作为单一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机械类相关产品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从材料、技术结构、加工手段、到对产品节能环保的要求和卫生要求均发生了一些变化。
另外,国家对标准的编制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此,有必要对原食品加工机械类产品标准进行修订,以适应这些相关要求的变化。
本次拟修订《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标准,并将其修改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三、标准编制原则
(一)标准编制原则
为了保证食品机械相关标准的科学性,遵循科学性、系统性、扩展性、兼容性、可操作性、广泛性等基本原理开展标准的修订工作;
(二)标准修订主要依据
根据调研结果汇总分析,经研究决定,以欧盟EN 1974:1998标准为主要参考文件,并参考“GB4706.38-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商用电动饮食加工机械的特殊要求》”等相关标准,编制《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四、主要工作过程
1、组成标准起草工作组
根据该标准起草任务和要求,2014年12月,由全国饮食加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召开了《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等4项标准的起草小组工作会。
会上,组成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明确了任务要求,安排了工作进度。
会议决定由北京市服务机械研究所负责收集4项国际标准(英文版)并完成标准的翻译工作。
2、开展相关调研情况
从2015年1月初,起草工作小组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开展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
及标准情况调研工作。
在调研中,主要查阅了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的相关类似食品加工机械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相关类似食品加工机械标准,以及我国食品加工机械有关法律法规及重要标准,参考了我国对食品加工机械卫生相关要求等文件。
3、标准起草过程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认真比较、分析研究,起草小组决定以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的EN 1974:1998 标准为基础,起草本标准。
首先,起草小组聘请专家将EN 1974:1998标准翻译成基础蓝本,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切片机在机械设计、制造材料、加工结构等方面应考虑的卫生要求,以及在机械危险防护、电击防护和噪声控制等方面的要求,确定了该类机械标准制定的基本思路。
经过努力,2015年3月完成了标准修订初稿。
2015年4月,起草小组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召开了标准讨论会,对标准草案逐条逐句地进行了讨论,最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五、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切片机的概述、相关危险描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使用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装有直径大于150 mm电动圆形切割刀片和往复式进料滑板的可移动切片机。
本标准涵盖的机器应能对各类生、熟食品(如:面包、香肠、冰鲜羊肉、牛肉等)进行切片处理,主要用于如餐厅、超市、商店和食堂等食品和餐饮行业。
本标准从机械危险、电气危险、失稳危险、忽视卫生条件造成的危险、忽视人类工效学造成的危险、噪声及振动危险等诸方面列出了这种产品工作时可能对周围人员和环境以及对消费其产品的顾客可能产生的危害,并规定了为避免这些危害所应采取的措施。
本标准从产品的设计及制造的全过程,就其在将来使用中可能造成的对人员和环境损害提供了系统详细的要求。
本标准是对GB 22749-2008《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安全和卫生要求》的修订。
本标准与GB 22749-2008的技术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成《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
——修改了第3章,并将有关描述内容放入第4章;
——增加了“第4章概述”;
——原标准的第4章改为“第5章危险列表”;
——原标准的第5章改为“第6章技术要求”;
——原标准的第6章改为“第7章试验方法”,其与第6章“技术要求”相对应重新进行了编排并补充了相应试验方法;
——增加了第8章“检验规则”;
——对全文中的文字内容重新进行了细化、调整和规范。
标准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章节: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概述
5.危险列表
6.技术要求
7.试验方法
8.检验规则
9.使用信息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合理设计以保证切片机清洁
六、标准属性的建议
本标准属于专用机械产品技术要求,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批准发布。
我国食品加工类机械设备相关卫生要求、机械安全和技术性能要求标准的缺乏,给相关食品加工机械的生产管理、市场管理乃至相关产品的出口等带来诸多困难。
因此,作为切片机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的修订与发布,对于完善切片机等类似食品加工机械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其与现行有效的《食品加工机械基本要求》、《食品加工机械立式和面机》、《食品加工机械食物切碎机和搅拌机》等标准共同构成食品加工机械标准的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