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课件 青岛版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返回
如何读出这些数呢?
200 200由2个百组成。
读作:二百
十位和个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 没有,写“0”占位。
201 201由2个百、1个一组成。 读作:二百零一
百位写2,十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 写“0”占位,个位写9。
返回
课堂练习
写出下面各数。
四百三十七 二百零五 六百八十 七百
百十 个 位位 位
返回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2573 读作: 二千 五百 七十 三
8007 读作: 八千
零
七
8070 读作: 八千 零 七十
8700 读作: 八千 七百
中间有两个0, 只读一个零。
中间有一个0,读一 个零,末尾的0不读。
末尾不管有几 个0都不读。
返回
课堂练习
看图填空。
这个数写作( 6153 ),由( 6 ) 个千、( 1 )个百、( 5 )个十 和( 3 )个一组成。
返回
青岛版(五年制)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
认识计数单位“万”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 总计可容纳一万人。
返回
探究新知
例 一万有多大呢?
你有什么好方法来 认识一万的大小吗?
返回
10个一千就是一万。 9990、9991、9992、 9993、9994、9995、 9996、9997、9998、 9999、10000。
返回
连一连。
5个百、6 个十组成
5个千、6 个百组成
5个百、6 个一组成
5个千、6 个一组成
5600
506
2020春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1.4 认识计数单位“万”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青岛版五年制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1 万以内数的认识
认识计数单位“万”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 总计可容纳一万人。
探究新知
例 一万有多大呢?
你有什么好方法来 认识一万的大小吗?
10个一千就是一万。
9990、9991、9992、 9993、9994、9995、 9996、9997、9998、 9999、10000。
按顺序填数。
(1)2997 2998 2999 ( 3000)( 3001 ) (2)1700 1800 1900 (2000 )( 2100 )
(3)7070 7080 7090 (7100 )( 7110 )
选择。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四位是( A )。
A.千位
B.万位
C.百位
(2)“万”和“千”两个计数单位相比较,( B )大。
万千 百 十个
9 999
万也是计数单位,在计数 器上,万位是从右边起第 五位。
万千 百 十个
1 90 90 90 90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 千位满十向万位进1。
万千 百 十个
1 0000
“千”和“万”是两个相 邻的计数单位,它们之间 的进率是10。
你能把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吗?
一(个)、十、百、千、万,这些计数单 位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数位顺序表
… 万 千百 位 位位
十个 位位
课堂练习
填空。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百 )位,第五位是 ( 万 )位。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课堂练习
填空。 (1)(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 (2)“千”和一(个)、十、百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3)和“百”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 千 )和( 十)。
返回
看图写数、读数。
百 十个
写作: 321 读作:三百二十一
百 十个
百 十个
写作: 201 读作: 二百零一
写作: 420 读作:四百二十
返回
连一连。
34个十
3个百、6 个十、7个 一
一百零八
五百
七百三十五
735
340
500
367
108
返回
判断。 算盘上表示的数是56。( × )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千”是比“百”大的计数单位,10个一百 是一千。 “千”和“百”是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花坛造型用了八百零八盆菊花。
一千有多大呢?
返回
探究新知
例 一千有多大呢?
10个一百是一千。
返回
千 百 十个
99 9
千 百 十个
千 百 十个
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返回
认识计数单位“千”:
“千”和一(个)、十、百一样,都是 计数单位。 “千”和“百”之间的进率是10。
在一(个)、十、百、千这四个计数单 位中,每相邻两根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都是10。
返回
例 你认识算盘吗?怎样在算盘上表示587呢?
档
上珠
梁 下珠
框
587里有5个百、8个十和7个一。
返回
百十 个 位位 位
1个上珠表示5。
二年级数学《统计》课件

04
课堂小结
回顾知识点
统计的定义
统计是通过收集、整理、 分析和解释数据来了解现 象的一种方法。
统计的意义
统计可以用来研究社会、 经济、自然等领域的现象 ,帮助我们做出决策和预 测。
统计的基本步骤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 析数据和呈现数据。
总结实践经验
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整理
在收集数据时,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的 ,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确保数据的真实 性和可靠性。
数据对比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可以 了解数据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数据趋势分析
通过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预测 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规律。
数据细分分析
通过将数据按照不同的分类或分组进 行整理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数 据的特征和规律。
03
实践活动
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念和方法的理解。
班级活动的具体形式包括:班级 调查、班级展示、班级讨论等。
全校活动
全校活动是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的活动,旨在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二年级数学《统计》课件中, 可以组织全校活动,让学生通过 参与实际问题和挑战,提高统计
素养和应用能力。
全校活动的具体形式包括:全校 调查、全校展示、全校讨论等。
如何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掌握基础数据处理技能
了解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呈现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合适的 工具进行数据处理。
学习数据分析方法
掌握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等,能够根据 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实践数据处理项目
参与实际的数据处理项目,通过实践提高数据处理能力,积累经验 。
2016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法的验算》精品公开课课件

891-264=627(克) · 8 9 1 验算: 6 2 7 -2 6 4 +2 6 4 6 2 7 8 9 1
1
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加法: 加数
验算: 和
-
+ 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 差 = 减数 = 被减数
加数
- 减数 - 差
减法:被减数
验算: 被减数
差
+ 减数
计算时,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加数
和
312
497
减数
差
431
278
2、计算并验算。
8 0 8 验算: 8 0 8 -4 3 6 -3 7 2 4 3 6 3 7 2
·
·
3 7 2 +4 3 6 8 0 8
1
3.火眼金睛辨对错。
×
6 5 0 + 2 9 3 ———— 9 4 3
×
7 4 6 1 7 4 - ———— 5 7 2
加法 减法
573+318=891(克) 5 7 3 +3 1 8 8 9 1
1
验算:
3 1 8 +5 7 3 8 9 1
1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573+318=891(克)
5 7 3 +3 1 8 8 9 1
1
验算:
· 8 9 1
- 3 1 8 57 3
和减其中的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蜂蜜使用情况
4.4 加减法的验算
去检查一下蜂蜜 的生产和使用记 录对不对。
怎样检查呢? 蜂蜜生产情况记录
蜂蜜使用情况记录
总量 用去 剩下
一队
二队
合计
573克 318克 891克
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

二年级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分类统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98——100页信息窗1第1课时教学目标:1. 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感受、经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 通过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方法和分类统计的意义。
3. 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表学生准备: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善于发现。
1.创设情境,走进生活。
师:昨天我们学校举行了跳绳、踢毽子比赛。
听说我们二年级七班的小朋友表现的特别棒!今天老师就来采访一下。
问题1:你们觉得你们班的运动员表现怎么样?问题2 :你认为谁表现的最棒?谈话:你们的爱好可真不少。
只有坚持锻炼,有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所以老师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体育小明星。
谈到体育运动,老师马上想到了春季运动会。
大家想不想再去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播放春季运动会场面的图片生看得非常感慨。
2.善于发现,提出问题。
谈话:运动员们奋力拼搏,表现得非常精彩。
但是,老师相信课堂上的你们比运动场上的他们表现得会更出色、更精彩,有没有信心?欣赏完运动会的热闹场面,大家想不想知道运动员们的成绩如何啊?课件出示获奖情况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提出: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畅所欲言,提出问题。
(教师进行筛选,并简单板书)二、你问我说,善于思考。
1.观察交流,提出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评价和肯定,并追问:从这个获奖成绩表中,你们能一下子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生:不能追问: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感受信息很多,很乱,需要整理数据,体验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进位、退位)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二年级下册PPT课件

我们二队 有227只。
从家到花园384米。 花园
二队有227只。 第二队比第一队少
多少只?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探索新知
从果园到花园一共有多少米?
592+384=976(米)
592 +3 8 4
1
976
9加8得17,怎样写 呢?
课件PPT
探索新知
课件PPT
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
518-227=291(只) .
51 8 - 227
2 91
十位上1减2不够减,
想怎一么想办?,怎样计相算同三数位位数相减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退1当十
探索新知
课件PPT
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要多飞多少米?
592-384=208(米)
. 592 - 384
208
课件PPT
典题精讲
回顾3道题的计算过程,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
726 -342 4 84
538 - 352
1 86
课件PPT
680 - 456
234
易错提醒
改错:
726
- 342 3484
538 - 352
1 86
课件PPT
680 - 456 2324
学以致用
拨一拨,算一算。 636减217,等于多珠子。
课件PPT
第三单元 勤劳的小蜜蜂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学习目标
对算法进行比较优化。
课件PPT
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情景导入
课件PPT
我们一队有518只。
果园
从家到果园 592米。
从家到花园384米。
从家到果园592米。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分类统计-青岛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分类统计-青岛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分类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分类统计的基本概念;
2.学会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呈现数据;
3.培养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
1.掌握图表的绘制方法;
2.培养分类思维能力;
3.理解数据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内容
1. 概念讲解
分类统计是指按照一定的属性对所研究的事物进行分类,并通过统计分析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方法。
2. 案例演示
1.通过观察水果市场的水果种类和数量,让学生了解如何分类统计数据。
2.展示学生化妆品店的销售数据,让学生学会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呈现数据。
3. 练习与作业
1.针对实际情况设计一组分类统计题目,让学生练习。
2.布置以“水果市场”为题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
五、教学步骤
1.概念讲解,让学生了解分类统计的基本概念。
2.案例演示,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分类统计的应用。
3.练习与作业,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分类数量
水果100
零食50
饮料30
日用品20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类统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如分类思维、数据的呈现方式等。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案例演示的数量过多,可能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进度。
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调整,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 化情况怎样呢?
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400 300 230 230
415
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400 300 230 230
415
先根据数 据的大小 描出各点
再用线段 依次连接 各点
自主练习
通过这节课的习, 我学会了……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 我还有……问题。
为了使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人类住区的发 展和解决人居领域的各种问题给予充分的重 视,并鼓励和表彰世界各国为人类住区发展 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 同时也为了在联合国系统内确立一个人居方 面的奖项,联合国人居署(原联合国人居中 心)决定从1989年开始创立“联合国人居 奖”,这是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