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
氮磷钾肥料性质及使用

石灰性土壤有大量CaCO3,可以中和酸性,不致变酸。
土壤胶体 Ca + 2KCl
土壤胶体 K + CaCl2
(三)施用
• 可作基肥、追肥施用。追肥大田作物一般施氯化钾 150kg•hm-2左右,宜深施在根系附近。作基肥时在酸性 和中性土壤上应与磷矿粉、有机肥、石灰等配合施用, 一方面防止酸化,另一方面促进磷矿粉中磷的有效化。
(一)水旱轮作中的磷肥施用
我国稻区的轮作制度:麦类、油菜--水稻
绿肥--水稻
在水旱轮作中,土壤由干变湿的过程中,有 效磷增加。
所以在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应掌握“旱 重水轻”的原则,将磷肥重点分配在旱作上。
当豆科作物与水稻轮作时,更应该将磷肥施 在豆科作物上,更能充分发挥“以磷增氮”的效 果。
(二)旱作轮作中的磷肥施用
(A) 顶部叶发绿
(B) 中部发黄
(C) 下部透露
烟草
氮中毒
黑绿,氨中毒
高粱过多,氨中毒
磷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
一、土壤供磷状况与磷肥的分配
全磷含量在0.08~0.1%以下,施用磷肥均有增产 效果
有效磷含量更能反映土壤磷素的供应水平
总之,应把磷肥优先分配于有效磷含量低 的低产土壤上。
二、作物需磷特性与轮作中磷肥的分配
肥料品种等
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一)作物种类
需氮量: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叶菜类作物 > 瓜果类和根菜类 高产品种 > 低产品种 杂交水稻 > 常规水稻 营养最大效率期 > 其它时期
(二)土壤条件
肥力状况:着重中、低产田 土壤质地:砂质土壤“前轻后重,少量多次”
粘质土壤“前重后轻” 土壤反应:酸性土区、中性土区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1、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一般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磷(P205),钾(K20),氮、磷、钾比例约为3:1:3。
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底肥,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
(1)底肥:小麦的底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
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kg的基础上,再施22-18-8或24-14-7的复混肥40-50kg(2)追肥:对于底肥不足,播种比较晚分蘖少的三类麦田,要及早追肥,一般都要采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结合浇冻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后施肥,每亩追施28-6-6配方肥20-25kg;对于底肥施的比较足、分蘖多的一、二类麦田,要根据长势及群体情况可在小麦起身、拔节期酌情追肥。
每亩可用28-6-6的配方肥10-15kg,并配合浇水。
(3)根外追肥:后期小麦仍需要一定的养分,这时小麦根系己老化,可采取叶面喷肥的方法来给小麦补充养分。
对抽穗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每亩可以喷施1%的尿素液50升左右,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对于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每亩可喷施%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升,防止干热风,增加粒重。
小麦施肥指标2、玉米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每生产100kg玉米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平均量为;磷(P2O5);钾(K2O),平均量为千克,产量愈高氮磷钾吸收就愈多。
玉米需肥规律:玉米对氮肥很敏感,在配施农家肥和磷肥的基础上,在每亩施3-10kg尿素的范围内,1kg尿素可增产6-11kg玉米籽粒。
玉米需磷较少,但不能缺,三叶期缺了磷,将导致以后的空秆秃顶。
玉米又是喜锌作物,施用锌肥,增产在15%左右。
玉米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基础,重施氮肥、适施磷肥、增施钾肥、配施微肥。
采用农家肥与磷、钾、微肥混合作底肥,氮肥以追肥为主。
春玉米追肥应前轻后重,夏玉米则应前重后轻。
玉米施肥量:在中等肥力地块上,每增产100kg玉米需要施氮素5kg,磷2kg,钾3kg,具体运用还应因地、因品种不同而作适当调整。
氮磷钾肥的施用方法

氮磷钾肥的施用方法氮磷钾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肥之一,它包含了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氮、磷和钾。
氮磷钾肥的适当施用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下面是氮磷钾肥的施用方法:1.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在施用氮磷钾肥之前,首先要了解土壤中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比例。
可以通过土壤测试或送样至专业实验室检测来获得准确的数据。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确定施肥的类型和数量。
2.确定氮磷钾比例:不同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有所差异,因此在施用氮磷钾肥时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来确定三种养分的比例。
一般来说,果树和蔬菜作物对磷的需求较高,而谷类作物对氮的需求较高。
同时,还需要考虑土壤中的养分比例,以确保达到平衡施肥的效果。
3.划定施肥时间:氮磷钾肥的施用时间要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不同养分的吸收需求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氮肥可在作物的生长季节中进行追施,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磷肥和钾肥可以在作物的生育期早期进行基肥施用,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植物生长。
4.施用方式:氮磷钾肥可以通过不同的施用方式施肥,如底肥、追肥、叶面喷施等。
底肥是将氮磷钾肥均匀地撒在整个土地表面并与土壤混合,以提供基础养分。
追肥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补充养分,可以采用直接追肥或者灌溉追肥的方式。
叶面喷施是将稀释后的氮磷钾肥喷洒在作物的叶片上,以提供快速的补充养分。
5.施用量控制:施用氮磷钾肥的量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作物需求和施肥方式来调整。
一般来说,氮肥的施用量可根据作物的生长状态和生育期来决定。
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需求来确定。
6.施肥技巧:在施用氮磷钾肥时,应注意施肥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施肥时要避免将肥料直接投放在作物的根部,以免烧伤根系。
肥料的施用应注意与土壤的混合,以促进养分的吸收。
同时,施肥后要及时给予适量的水分,以促进肥料的溶解和养分的吸收利用。
总结起来,氮磷钾肥的施用方法包括了了解土壤养分状况、确定养分比例、划定施肥时间、选择施肥方式、控制施用量和注意施肥技巧等。
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使用技巧

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使用技巧在蔬菜种植中,正确使用氮磷钾肥料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和丰收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蔬菜种植中使用氮磷钾肥料的技巧,帮助农民朋友取得更好的种植效果。
一、氮肥的使用技巧氮肥是蔬菜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之一,它对促进植物叶片生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在使用氮肥时,有几个技巧需要注意:1. 合理施肥量:氮肥的施用量应根据蔬菜品种、生长期和土壤肥力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可根据施肥公式计算,每亩用量在20-30千克之间。
2. 分次追肥:氮肥可分次追施,以满足不同生长期的蔬菜需求。
在蔬菜生长旺盛期,一般可将氮肥分为3次施用,每次间隔约15-20天。
3. 注意施肥时间和方式:氮肥最好在晴天施用,避免雨水冲刷。
施肥时应均匀撒布在根区周围,同时深度控制在5-10厘米左右。
二、磷肥的使用技巧磷肥对促进蔬菜根系发达和提高植物抗逆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磷肥使用技巧:1. 选择适宜的磷肥种类:可以根据土壤和作物需求选择不同的磷肥种类。
例如,磷酸肥可在蔬菜播种前施用,磷酸二铵可在生长期追施。
2. 合理施用磷肥:磷肥的施用量一般为25-30千克/亩,可以根据土壤磷酸盐含量和作物需求进行调整。
3. 应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中的磷含量较高,可以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提供植物所需的磷养分。
三、钾肥的使用技巧钾肥对提高蔬菜品质、增加抗病能力和促进光合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钾肥使用技巧:1. 施用适量的钾肥:钾肥的施用量一般为15-25千克/亩。
不同的蔬菜品种和生长期对钾的需求有所差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注意施肥时间:钾肥最好在晴天施用,避免雨水冲刷。
在蔬菜生长旺盛期,可将钾肥分为2-3次追施,每次间隔约20-30天。
3. 注意钾肥和其他肥料的配合使用:钾肥的施用应与其他肥料相结合,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同时,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方肥料。
总结: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使用技巧对保证作物健康生长和丰收至关重要。
化肥 农药使用技术指南

化肥农药使用技术指南一、化肥使用技术。
(一)化肥的种类与特性。
1. 氮肥。
- 种类:氮肥主要包括铵态氮肥(如氯化铵、硫酸铵)、硝态氮肥(如硝酸铵)和酰胺态氮肥(如尿素)。
- 特性。
- 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不易流失,但在碱性环境中易挥发损失氨。
例如,氯化铵施用于碱性土壤时,其中的铵离子会与土壤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逸出,降低肥效。
- 硝态氮肥易溶于水,移动性大,肥效快,但在土壤中易随水流失,且在嫌气条件下易反硝化脱氮。
硝酸铵施用于水田,由于水田处于嫌气还原状态,容易发生反硝化作用,使硝态氮转化为氮气而损失。
- 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含氮量高(46%),但尿素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需要在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2. 磷肥。
- 种类:有水溶性磷肥(如过磷酸钙)、枸溶性磷肥(如钙镁磷肥)和难溶性磷肥(如磷矿粉)。
- 特性。
- 过磷酸钙能溶于水,肥效快,但在土壤中容易被固定。
其主要成分磷酸一钙与土壤中的钙、铁、铝等离子反应,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沉淀,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
- 钙镁磷肥不溶于水,但能溶于弱酸,在酸性土壤中肥效较好。
它除了能提供磷元素外,还能补充钙、镁等中量元素。
- 磷矿粉是难溶性磷肥,只适合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因为在酸性条件下,磷矿粉中的磷可以缓慢释放出来被作物吸收。
3. 钾肥。
- 种类: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等。
- 特性。
- 氯化钾价格相对较低,含钾量高(60%左右),但其中的氯离子对忌氯作物(如烟草、马铃薯等)有不良影响。
在这些作物上施用会影响其品质,如降低烟草的燃烧性、使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降低等。
- 硫酸钾含钾量约为50%,适用于各种作物,尤其是对氯敏感的作物。
它还能提供硫元素,对改善作物品质有一定作用。
(二)化肥的合理施用方法。
1. 基肥。
- 基肥是在作物播种或定植前施入土壤的肥料,其目的是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长期、稳定的养分供应。
- 一般来说,有机肥和部分化肥(如磷肥)适合作为基肥施用。
常用磷肥和钾肥的施用方法

常用磷肥和钾肥的施用方法常用磷肥和钾肥的施用方法磷肥磷肥有钙镁磷、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磷肥有效成分是五氧化二磷(P2O5)。
1、过磷酸钙过磷酸钙简称普钙,是作物上施用的主要磷肥品种。
主要成分磷酸一钙和石膏,含P2O5 12%~20%,石膏约50%;此外,还含有2%~4%的硫酸铁、硫酸铝等杂质,以及3.5%~5.5%游离酸,含水分8%~14%。
普钙含有效磷(P2O5)20%以上的为特级品,18 %的为一级品,16%的为二级品,14%的为三级品,12%的为四级品。
普钙一般为灰白色粉末或细粒状,稍有酸味。
由于游离酸、硫酸铁、硫酸铝存在,普钙不仅酸性较强,有腐蚀性,而且易吸湿结块,易使水溶性磷转化成难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使肥效降低。
温度越高,普钙退化越快。
普钙中的水溶性磷酸盐易被雨水冲走,所以,普钙应贮存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雨淋日晒。
施用方法:普钙是酸性肥料,它含有大量的石膏,对于缺硫土壤和某些喜硫作物,有良好效果。
普钙可做种肥、基肥或追肥。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用。
普钙不宜与碱性物(如草木灰、石灰氮、石灰等)混合,否则会降低磷的有效性,但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可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普钙施入土中后,磷酸一钙溶于水中形成酸性很强的饱和磷酸、磷酸一钙和磷酸二钙溶液,可将土中的铁、铝、锰、钙、镁盐溶解并与之作用生成难溶性的磷酸盐而降低磷的有效性,这种现象称为化学固定作用。
此外,在酸性土中,磷酸根还会被粘土矿物或水化三氧化物吸附固定而降低肥效。
因此在施肥时应注意:一是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避免土壤的固定,如条施或与土杂肥堆沤后施用;二是施肥位置应尽量接近作物根系,以利吸收。
2、钙镁磷肥主要成分是磷酸三钙,含P2O5 12%~20%,Ca0 25%~30%,Mg010%~15%等,呈灰白、灰绿、灰黑色粉末,微碱性反应,不溶于水而溶于2%柠檬酸溶液中,属弱酸溶性(拘溶性)磷肥。
物理性良好,不吸湿,不结块,无腐蚀性,便于储存和运输。
常用化肥高效施肥技术要点

常用化肥高效施肥技术要点概述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肥料,它可以为作物提供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
在农业生产中,采用高效的施肥技术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常用化肥高效施肥技术的要点,并提供实用的指导。
选择合适的化肥类型在进行高效施肥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化肥类型。
常见的化肥类型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合理选择化肥类型对于高效施肥至关重要。
1.氮肥:适用于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叶片的绿色度。
例如,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适用于大多数作物。
2.磷肥:适用于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增加植物的抗逆能力。
例如,过磷酸钙是一种常见的磷肥。
3.钾肥:适用于促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例如,氯化钾是一种常用的钾肥。
4.复合肥:根据作物需要的养分比例进行调配,适合满足多种养分需求的作物。
例如,15-15-15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
确定适量的施肥量在施肥过程中,确定适量的施肥量是保证高效施肥的关键。
过少的施肥量会导致作物生长缓慢,产量降低;过多的施肥量则会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含量,合理确定施肥量十分重要。
1.结合土壤测试:通过土壤测试,了解土壤中不同养分的含量,从而确定作物需求的养分量。
可以通过向农业技术站或专业实验室送取土壤样本进行测定。
2.根据作物需求: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了解作物需求的养分量,可以科学合理地确定施肥量。
例如,果树的施肥量需根据树龄、生长阶段等因素具体确定。
合理施肥的时机除了施肥量的控制,合理的施肥时机也是高效施肥的关键。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因此,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确定合适的施肥时机。
1.营养基础施肥:在作物生长的早期阶段,进行一次基础施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这有助于建立健康的生长基础,促进作物的根系发育。
2.生长期施肥: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在生长期间进行适量的追加施肥。
化肥施用技术规程

化肥施用技术规程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当的营养供给,而化肥的施用是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的化肥施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化肥施用的技术规程,包括化肥的选择、施用量、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
一、化肥的选择化肥的选择是化肥施用技术中的关键一环。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品种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化肥品种可以提高施肥效果。
一般来说,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因此在选择化肥时要确保这三种元素的供应充足。
此外,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的需求,可以补充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锌、锰、铜等。
二、施用量施肥量的合理确定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化肥施用过少会导致作物缺肥,生长不良;化肥施用过多则容易造成土壤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一般来说,施肥量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农作物的生育期和品种特性等因素来确定。
可以通过土壤检测和农作物的生长观察来评估农田的营养状况,然后根据施肥指导标准来选择合理的施肥量。
三、施用时间化肥的施用时间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也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和吸收能力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会有所变化,因此需要在不同的生育期施肥。
一般来说,氮肥在农作物的生长初期和生长旺盛期施用,磷肥和钾肥可以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匀施用,微量元素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量和土壤的含量进行补充。
四、施用方法化肥的施用方法有多种,包括基肥、追肥、定向施肥等。
基肥是在整地或播前将化肥均匀施在整个田面上,追肥是在作物生长期间适时将化肥施在根际地带,定向施肥是将化肥集中施在作物根系生长较为集中的区域。
合理的施肥方法可以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浪费,提高施肥效果。
综上所述,化肥施用技术规程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适合的化肥品种、合理确定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可以提高作物的养分供应,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
农民在实际的农田施肥中,应该根据土壤和作物的实际情况,结合科学的施肥理论,合理制定施肥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氮肥、磷肥和钾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三大主要肥料。
它们对植物生
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合理施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施肥技术的不合理和滥施肥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
境污染,也影响了土壤肥力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论述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氮肥的合理施用技术
1. 根据农作物需求确定施肥量:根据不同农作物对氮肥的需求量,确
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
应结合土壤类型、产量目标、气候条件等因素
进行科学计算,避免因氮肥施用不足或过量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2. 分时施肥:根据作物生长不同阶段对氮肥的需求量进行分时施肥,
避免氮肥在作物生长期过早过量施用或施肥不及时,造成浪费和土壤
污染。
3. 施用复合肥料:复合肥是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混合肥料,能够满足
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养分需求,施用复合肥料有助于减少施肥
次数和量,提高施肥效率。
4. 秸秆还田:及时将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
土壤肥力,减少对氮肥的依赖。
三、磷肥的合理施用技术
1. 化学养分平衡施肥:磷肥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根据
土壤养分情况和农作物需求,进行化学养分平衡施肥,避免磷肥施用
过量或不足造成的浪费和土壤污染。
2. 根据土壤类型施肥:不同土壤类型对磷肥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不同,
应根据土壤类型和磷肥的有效性选择适宜的磷肥品种和施肥方式,提
高施肥效率。
3. 有机磷肥的利用:有机磷肥是一种天然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磷元素,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合理利用有机磷肥对于减少
对化学磷肥的依赖有着重要意义。
四、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
1. 根据农作物生长期施肥: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在不同生长期是不
同的,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避免
因过量或不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2. 结合有机肥施用:有机肥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可
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对钾肥的依赖,对于提高农作
物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3. 施用缓释钾肥:缓释钾肥能够延长钾肥的供应时间,减少钾肥的流
失和浪费,提高钾肥的利用率,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
五、总结
合理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护土壤和
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应根
据不同土壤条件和农作物要求,结合科学的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氮肥、
磷肥和钾肥,实现养分的平衡,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