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
诺贝尔文学奖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和自豪的心情,站在这里,代表中国作家接受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诺贝尔文学奖。
在此,我要向评委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对我文学创作的认可与肯定。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祖国,感谢她那博大精深的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找到了文学的根,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宿。
我的作品虽然来自中国,但它们是全人类的,因为文学是跨越国界、语言和文化的。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无私的爱和关怀,让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是他们传授给我文学的知识和智慧,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我还要感谢所有支持和鼓励我的人,是你们让我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最终取得今天的成绩。
我的作品虽然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但我深知,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中国文学的荣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开始被世界所关注。
我相信,随着中国文学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学一定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为一个作家,我的使命是用笔触描绘出生活的真实,用文字表达出人性的光辉。
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真实、善良、美好的价值观,努力为读者呈现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
我坚信,文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可以影响一个时代。
今天,我站在这里,接受这份荣誉,也深感责任重大。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持自己的文学信仰,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中国作家能够勇敢地走出国门,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文学的魅力。
最后,我要感谢瑞典学院、诺贝尔基金会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朋友们。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为世界文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莫言诺贝尔获奖感言莫言获奖感言(通用8篇)

莫言诺贝尔获奖感言莫言获奖感言(通用8篇)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如下是细致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8篇莫言获奖感言,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莫言获奖感言篇一20xx年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件令全国人民高兴的事情。
莫言获得了中国先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打破了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的魔咒。
不仅是我,乃至全中国人民得知这个消息都神采飞扬,为这位作家喝彩。
莫言知道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惊喜而又惶恐”。
“惊喜”是自然的,大家都能理解。
但是,“惶恐”又是从何而来呢?原来伟大的作家跟大多数明星一样,会担心是不是有更多的人盯着自己找毛病,为难自己。
我认为莫言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
”倘若真有一些无聊的、钻牛角尖的人死盯着莫言,并挑一些毛病为难他,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我们知道世上没有完美的人。
人犯错误是正常的事,但不能犯低级错误。
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坚信作家莫言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吸取教训、改正毛病。
这样,人们也会谅解你。
莫言说:“果真颁给自己,那么很多作家都具备了获奖的资格。
”这句话流露出了莫言的谦虚。
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这句话其实也是这位作家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根本原因。
他的谦虚使他不想去攀比,使他的作品的内容更加真实、感情更加深厚。
文学大家的背后缺少不了一种高尚的品格。
而这些品格正是引领他们走向成功道路上的指向标。
我们青少年从小就要具有良好的品格,从小就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莫言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也是我们青少年努力奋斗的目标。
相信不久的未来,中华儿女会拿到更多的诺贝尔奖,获得属于他们的成功。
读了莫言的过奖感言,使我感触很深。
莫言获奖让中国人民有信心拿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奖项,让青少年有一双梦想的翅膀,使他们有信心飞向胜利的彼岸……莫言获奖感言篇二莫言穿着一身中装出席了诺贝尔奖仪式。
获奖感言;对于感言是一种感悟,在莫言获奖感言中,我发现有二点重要之处特别打动我这打动也是具有普遍意义,要值得写出与大家感悟;一是莫言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的内疚深深地打动了我。
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获奖感言

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获奖感言尊敬的荣誉评委,各位嘉宾,亲爱的朋友们:我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接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
我感到庆幸,我一直在追逐真理并为自己的作品找到了一个深刻而有趣的源泉。
获得这个奖项是我一生中的最高成就之一,这需要我付出数十年的坚持和毅力,尤其有赖于我的父亲和我的祖先的支持和指引。
在这个各种危机四伏,矛盾重重的时代,文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可以传递人性的价值和追求,并且可以探索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真相。
文学是在异己的存在中被创造的,是在文化交流和交汇的历史背景下被表达的。
这使得文学成为真正的世界性艺术——一个跨越文化和历史的艺术形式,能够触达人心深处并打开一个新的视角。
我的文学作品受到了各种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这个获奖的时刻,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所经历的苦难和母亲在中国农村的琐事。
我的小说“蛙”和“丰乳肥臀”中的主人公就是源于我父母的故事。
我也想到了我的祖辈所经历的困境和勇气。
他们对于我来说,是多年岁月所形成的自我意识的起点,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推动着我成为一名作家,去写出这个世界上鲜为人知的真实。
诺贝尔文学奖给了我信心和力量,继续探索中国文化的深处和人性的底层。
同时,我也意识到那些比我更富有天赋的年轻人,以及那些看不到希望的群体,也需要我的帮助和支持。
我希望我的获奖能够通过影响值得信任的人和机构,鼓舞他们去持续不断地能力与努力,去自由地表达他们自己的语言,发展自己的文化,寻找自己的身份。
“文学的世界是没有国界的”。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帮助不同文化背景、语言和政治立场的读者,理解彼此,并共同面对共同的困境。
我深信,文学以及文学大家对话,是一个增强人类对不同意见的理解、尊重和接纳的渠道。
我相信,这份荣誉可以为扩大合作关系与促进和平做出贡献,为将创造灵魂的价值融入人类所有及美好事业的未来而努力。
最后,我由衷感激那些已经读过我的作品并对我表示支持的读者们,以及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们。
莫言诺贝尔奖获奖演讲稿

莫言诺贝尔奖获奖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
首先,我要感谢诺贝尔委员会对我的肯定和认可,这是我一生中最为珍贵的荣誉。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也是对中国文学的认可和鼓励。
这个奖项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文学的肯定。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我们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而我所写的作品,正是对这一文学传统的延续和传承。
在我看来,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消遣,更重要的是要反映社会现实,传递人类情感,探索人类内心。
我所创作的作品,正是希望能够通过文字,触动读者的心灵,让人们思考生活的意义,感受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责任和鞭策。
这个奖项激励着我要更加努力地创作,不断挑战自我,不断突破文学的局限,为世界文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和喜爱,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跨越国界,触及更广阔的文学领域。
我深知,获得这个奖项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我将继续坚守初心,用心去创作,用文字去感动人心。
我将继续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类命运,用我自己的方式去书写人类的故事。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和读者们的支持和鼓励。
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
我会铭记在心,继续前行。
谢谢大家!。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不一样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触,如此便可以写一份感言将其记录下来。
是不是写起感言来就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欢迎阅读与收藏。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1北京时间十二月八日,莫言在斯得哥尔摩瑞典学院发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在短短四十分钟,讲述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故事。
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感触挺多,在此分享。
我从他讲诉的成长故事阐明了不同的人生哲理,我从中学会了善良,宽容和如何写作。
在莫言小时候因为长得丑而被人打,但他的母亲却说道:“四肢健全并不丑,即使丑,多做善事也能变美。
”他母亲的一席话使我认识到什么是宽容,宽容是一种情怀,一种睿智,一种乐观的面对人生的勇气,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你不去斤斤计较,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怀。
因为你的宽容,会多个朋友,不是有人说过“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吗?怎么化敌为友当你有没有宽容的胸怀有直接关系,毕竟退一步海阔天空嘛!在莫言讲诉中还有一个让感受颇深的故事,莫言一家在过年的时候吃饺子,当有一个行乞的老人到莫言家时,莫言拿出干红薯打发老人,立马遭到母亲的训斥,母亲端出自己的半碗饺子给老人,在那个饥荒的年代,一年一次吃顿饺子,但母亲依然不顾自己的温饱将弥足珍贵的饺子送与老人,这就是善良。
也让我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给予。
莫言虽然也给了老人东西,但那仅仅叫施舍,莫言妈妈的叫馈赠,反观后者远远比前者高尚。
莫言把自己不爱吃的东西送给别人,这时对老人的不尊重;而莫言妈妈把自己最喜欢的饺子送老人,这是高尚的品德更值得很多人去学习。
虽然没有看过莫言的作品,但他用讲故事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与他在务农时大量的阅读是分不开的,连躲雨的时候都要看书,没有如痴如醉的看书,没有一定的阅读量的人很难写出文章,特别是好的文章。
莫言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范文300字

莫言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
莫言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范文300字
尊敬的国王、王后和王室成员,女士们先生们:
我获奖以来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由此也可以见证到,诺贝尔奖确实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奖项,它在全世界的地位无法动摇。
我是一个来自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农民的儿子,能在庄严的殿堂里领取这样一个巨大的奖项,很像一个童话,但它毫无疑问是一个事实。
我想借这个机会,向诺奖基金会,向支持了诺贝尔奖的瑞典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
要向瑞典皇家学院坚守自己信念的院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我还要感谢那些把我的作品翻译成了世界很多语言的'翻译家们。
没有他们的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为世界的文学。
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们。
他们的友谊,他们的智慧,都在我的作品里闪耀光芒。
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谢谢大家!。
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

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喜悦和感受。
首先,我要向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表示由衷的感谢,他们对我作品的承认和肯定。
接受这个殊荣,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也是我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高峰。
回想起多年来的写作历程,我深感作为一个作家,承担着向读者传递思想与情感的责任。
在我的作品中,我尽力探索人性的深处,揭示生活的复杂性和挣扎。
我也力图通过作品中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进行自我反思和思考。
我相信,文学的力量是巨大而无穷的。
在这个喧嚣和繁杂的世界中,文学是我们心灵的一片净土,也是我们寻求真理和探索意义的指南。
通过文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经历的种种困惑和挑战,也可以更好地与人们形成共鸣和连接。
在我的作品中,我试图通过诗意的文字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独特而平静的境地。
我希望通过文字的力量,让读者沉浸于其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妙和宇宙的奥妙。
我相信,这种力量不仅仅是审美上的享受,更是思考和思索的催化剂。
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给予了我更多的勇气和责任感,更深层次地思考我作为一个作家的角色。
作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我要更加敏锐地洞察社会和人类的现状,以及问题和挑战。
我要努力发掘和展现人们内心的善良、美好和渴望,但同时也要坦诚地揭示人性的弱点和矛盾。
文学不仅仅是创作,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和文化的表达。
作为一个作家,我应该关注社会的变迁和与之相关的问题。
我一直试图将时代的脉络融入我的作品,表达对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反思。
我相信,通过文学的力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变这个世界。
然而,作为一个作家,并非只要是文学创作就能够获得成功,还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自律。
我在创作过程中,时常面临着困惑和挫折,但我相信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同时,我要感谢我的亲人、朋友和读者的支持和鼓励,是你们给予我无穷的动力和勇气。
最后,我要向所有热爱文学的人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受奖演讲稿(全文)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感言

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受奖演讲稿(全文)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感言尊敬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成员、各位嘉宾,亲爱的朋友们:我感到非常荣幸和感激能够站在这里,收到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对我写作生涯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中国文学的一种认可。
在这个光荣而庄重的时刻,我想把这个奖项分享给所有坚持在文字世界里探索的作家和读者们。
我出生在一个乡村,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中国从贫穷到奋发向上的巨大变化。
那个时候,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到文学作品。
然而,我内心深处的渴望却一直存在。
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很早就有了写作的梦想,并且在经历了许多艰难的岁月后,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
我的写作灵感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我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字,让读者们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喜怒哀乐。
我想表达的不仅仅是个体的命运,更是整个社会的命运。
在我看来,文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让人们产生共情,从而使我们更加关心彼此,关心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然而,在文学世界里,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我会被质疑和批评,这使我对自己的写作产生了怀疑。
但是,我坚持做自己,坚持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我相信,只有坚持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写出有价值的作品。
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我还要感谢我的编辑和出版商,是他们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我。
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谢读者们,是你们一直关注和支持我的作品。
最后,我想说的是,文学没有国界,也没有限制。
作为作家,我们的责任是通过自己的笔触以及文字,捕捉和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考。
无论我们来自何方,无论我们的背景如何,只要我们用心对待写作,用心去感受和表达,我们就能够创造出具有共鸣力的作品。
我衷心希望,通过这个奖项的获得,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文学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努力,让文学的光芒照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让世界因为文学而变得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略萨)我五岁学会阅读。
那是在玻利维亚科恰班巴的萨耶学校,胡斯蒂尼亚诺修士的课堂上。
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而今,近七十年时光不再,可我还清楚记得那个魔法如何丰富了我的生活:将书中的文字转化为形象;打破时空屏障,让我同尼莫船长(《海底两万里》人物)一起遨游海底两万里,同达达尼昂、阿托斯、波尔多斯以及阿来米斯(《三个火枪手》人物)并肩作战,粉碎诡计多端的红衣主教黎塞留旨在推翻王后的阴谋,让我化身冉阿让扛着马吕斯(《悲惨世界》人物)那奄奄一息的躯体在巴黎的内脏中跼蹐前行。
阅读把梦想变成生活,又将生活变成梦想,让孩童如我亦能触及文学的广袤天地。
我母亲曾经对我说,我最初的习作其实就是我所读故事的延续,因为我总是为故事的终结而伤心,或是想要改变故事的结局。
或许我一生都在做一件事,尽管我自己全然不知,那就是:从成长到成熟,再到终老,我都在延续着那些令我的童年充满冒险和激动的故事。
我真希望母亲此刻也在这里,她读到阿玛多·内尔沃和巴勃罗·聂鲁达的诗歌时总是动情至流泪。
我也希望佩德罗姥爷在这里,他长着一个大鼻子,头顶秃得铮亮。
他总是对我的诗句赞赏有加。
还有卢乔舅舅,他鼓励我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之中,尽管彼时彼地从事文学创作甚至都无法填饱肚子。
一生中,我身边满是像他们一样的人,爱护我,鼓励我,在我彷徨的时候,将他们的信念传递给我。
正是由于他们,当然,也凭着我的执着和一点点运气,我得以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这项集激情、嗜好和奇迹于一身的事业中来。
这事业就是写作。
写作让我们开启另一段平行的人生,让我们得以逃避生活的不如意;写作是化习常为神奇,又化神奇为习常;它驱散混沌,点石成金,使瞬间永存,视死亡如过眼云烟。
写故事并不容易。
故事变成文字的那一刻,一切的计划都枯萎在纸上,思想和形象也都失去了活力。
怎样才能重新将它们激活呢?我们很幸运,大师们就在那里,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遵从他们的榜样。
福楼拜告诉我,天赋即持之以恒和铁的纪律。
福克纳告诉我,形式,即文字和结构,可以加强也可以弱化主题。
马托雷尔、塞万提斯、狄更斯、巴尔扎克、康拉德、托马斯·曼告诉我,在小说中,视野和雄心同文体技巧和叙述策略一样重要。
萨特告诉我,话语即行动,一部介入当下、寻求更好选择的小说、戏剧或散文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
加缪和奥威尔告诉我,缺乏道德的文学是不人道的。
马尔罗告诉我,英雄主义与史诗,适用于阿尔戈英雄、《奥德赛》和《伊利亚特》的时代,同样也适用于当今时代。
倘使列举所有令我或多或少受益的作家,他们的影子一定会将在场的所有人都笼罩在黯然之中。
因为有惠于我的作家实在太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他们向我揭示讲故事的秘诀,更促使我探究人性的奥秘,让我敬仰人的丰功伟绩,也让我惊恐于人的野蛮恶行。
这些作家是我最诚挚的良师益友,他们激发了我的使命感。
我在他们的书中发现,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希望始终存在;即便只为能阅读故事、能在故事中任幻想驰骋,此生不枉也。
我有时也扪心自问,在我们那样的国度里,写作是不是一种唯我独尊的奢侈。
毕竟那里读者稀缺,穷人和文盲充斥,不公正所在皆是,文化则是少数人的特权。
但这种迟疑从未令我的热情窒息,相反,我一直笔耕不辍,即便是在为温饱而奔波几乎占据全部时间的那些岁月里亦是如此。
我相信我做对了,因为如果文学之花只能绽放在高度文化发达且自由、昌盛、公正的社会里,那么它断不会出现。
而事实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文学的存在,由于它所形成的良知,由于它带给人们的希望和憧憬,也由于我们在进行一次美丽的幻想之旅后回到现实时的失落,正是由于这一切,比起过去的时代,比起当初那些讲故事的先辈们试图通过寓言使生活多一些人道的时代,如今的文明才得以少一些残忍。
如果没有我们读过的那些佳作,我们一定会大不如现在;我们会多一些妥协,少一些躁动和倔强,甚至丧失批判精神,而后者才是进步的动力。
一如写作,阅读也是对生活之匮乏的一种抗议。
在虚构中寻找弥补阙如的人一定会说——其实何须言之,何须意识到这一点——此等生活对我们来说是不够的,远不足以满足我们对终极理想——人类生存之根本——的渴望,生活本该更加美好才对。
我们之所以创造了虚构,正是为了在某种意义上体会到我们渴望拥有的那许多别样的生活,因为往往我们甚至连其中之一种也无法完整拥有。
如果没有虚构,我们将很难意识到能够让生活得以维持的自由的重要性;我们也很难意识到,生活被暴君、被意识形态、被宗教践踏而变成了地狱。
如果有谁不相信文学除了能够让我们置身美丽和幸福的梦想,还能警告我们反抗一切形式的压迫,那么就请他问问自己,为何所有企图从襁褓到坟墓完全控制住公民的政权都如此惧怕文学,为何他们都要建立审查制度去压制文学,心存狐疑地监督独立作家的一举一动。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知道任由想象在书中自由驰骋的危险,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读者将使虚构成为可能的自由、在虚构中实践着的自由,与现实世界中潜在的蒙昧与惧怕作一比较,虚构就会激发人的反叛情绪。
不管其本意如何,也不管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作家在编织故事的同时也宣扬了不满。
他们告诉大家世界是糟糕的,幻想中的生活远比日常的生活更为多姿多彩。
倘若这种思想扎根于民众的意识,民众就会变得难以操纵,难以让他们再相信生活在棍棒、检察官和狱卒中间更安全,更舒适的谎言。
好的文学为人与人之间搭建桥梁。
它让我们享受,让我们痛苦,也让我们惊诧;它跨越语言、信仰、风俗、习惯和偏见的障碍,将我们紧紧相连。
当白鲸将亚哈船长葬身大海时,无论是东京、利马还是廷巴克图的读者无不会为之动容;当包法利夫人吞下砒霜,安娜·卡列宁娜扑向呼啸的火车,于连·索莱尔走上断头台,《南方》中城市通胡安·达尔曼(博尔赫斯短篇小说《南方》中人物)走出潘帕斯草原上那间小酒馆去坦然面对挑衅者手中的匕首,当发觉住在佩德罗·巴拉莫(胡安·鲁尔福小说《佩德罗·巴拉莫》)的故乡科马拉的居民全都是死人的时候,每个读者都会感到同样的战栗,无论他信奉的是佛陀、孔子、基督还是安拉,或是个不可知论者,无论他穿的是麻衫、西装、长袍、和服还是灯笼裤。
文学在不同的种族之间建立手足之情,消除无知、意识形态、宗教、语言和愚蠢在男人和女人之间竖起的分界。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恐惧,我们这个时代的恐惧则来自那些狂热分子,那些制造自杀性袭击的恐怖主义者。
他们抱着陈腐的观点,认为杀戮可以换来天堂,无辜人的鲜血可以洗清集体的耻辱,可以匡扶正义,将真理强加到错误的信仰之上。
每天,世界的不同角落都有无数无辜的生命被那些自认为掌握着绝对真理的人当做祭品。
我们曾一度相信,随着那些极权帝国的瓦解,共存、和平、多元、人权就会确立,世界将不会再有大屠杀、种族灭绝、侵略和毁灭性战争。
但事与愿违。
新的野蛮形式被狂热分子不断繁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日俱增,有朝一日任何一个以救赎者自居的狂热团体都有可能制造一场核灾难。
我们必须挺身而出,直面他们,击溃他们。
尽管他们的罪行每每令世界震惊,令我们惊恐以至于噩梦连连,但他们为数不多,我们决不能被他们吓倒,正是这些人夺走了我们漫长的文明征程中千辛万苦得来的自由。
我们要捍卫自由民主,尽管它有种种局限,但毕竟意味着政治多元、共存、宽容、人权、言论自由、法制、自由选举和轮流执政等,正是这一切使得我们脱离野蛮生活,让我们越来越接近——尽管我们永远也无法到达——文学所虚构的完美生活。
那种美好的生活,我们唯有通过想象、描写和阅读,才能过上一遭。
我们必须直面那些狂热的杀人犯,必须捍卫我们梦想的权利,捍卫将我们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权利。
正如许多同代作家,我年轻时曾是个马克思主义者。
我曾相信社会主义是消除剥削和社会不公的途径,当时这二者在我们国家以及拉丁美洲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愈演愈烈。
(疑似删节处)我对中央集权和集体主义的失望以及转向民主和自由的过程是漫长的,艰难的。
(疑似删节处)民主和自由是我现在所努力追求的,我的转变最终得以完成是由于一系列事件。
更多亏了像雷蒙·阿隆(法国思想家 1905-1983)、让·弗朗斯瓦·勒韦尔(法国学者1924-)、以赛亚·柏林,卡尔·波普尔(奥地利学者,1902-1086)等思想家,是他们让我重新评价民主文化和开放社会。
从小我就迷恋璀璨的法国文学,梦想有一天能够到巴黎去。
我相信只要住在那里,呼吸着巴尔扎克、司汤达、波德莱尔、普鲁斯特曾经呼吸过的空气,就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
相反,如果不能走出秘鲁,我将只是一个星期天和节假日才写写东西的伪劣写手。
事实上,我很感激法国及其文化,是法国和法国的文化给了我难以忘怀的哺育,使我懂得了文学不仅是一种热忱,还是一项纪律,一个工作,一种执着。
我在法国居住时,萨特和加缪还健在并笔耕不辍。
那是尤奈斯库、贝克特、巴塔耶、齐奥朗(罗马尼亚旅法哲学家,二十世纪怀疑论和虚无主义重要思想家)的时代。
那个时代,我发现了上演布莱希特作品的剧院,放映英格玛·伯格曼(瑞典导演)作品的影院,演出让·维拉(法国戏剧家)作品的国立大众剧院,还有上演让·路易·巴罗作品的音乐厅。
那个时代,我听新浪潮音乐;读新小说;听安德烈·马尔罗的演讲,那是最美的文学篇章;亲睹了戴高乐将军的记者招待会和他的雷霆万钧,那或许也是当时欧洲最具戏剧性的场面。
不过,或许我最应该感谢法国的是,在那里我发现了拉丁美洲。
正是在法国,我认识到秘鲁是这个广阔美洲的组织部分。
共同的历史、地理、政治和社会问题,共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别有韵味的共同言说和写作的语言,将这个群体像兄弟姐妹一般联系在一起。
正是在那个年代,一种全新的,强有力的文学应运而生。
也正是在法国,我阅读了博尔赫斯、奥克塔维奥·帕斯(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科塔萨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富恩特斯(墨西哥作家)、卡夫雷拉·因方特(古巴作家)、鲁尔福(墨西哥作家)、奥内蒂(乌拉圭作家)、卡彭铁尔(古巴作家)、爱德华斯(古巴作家)、多诺索(智力作家)以及其他众多拉美作家的作品。
他们的创作为西班牙语小说带来了新意。
正是由于他们,欧洲和世界大部分地区得以发现,拉丁美洲这个大陆并非只有政变、骇人听闻的军事独裁、胡子拉碴的游击队员、曼波舞的沙铃和恰恰恰,而且还有各种思想、艺术形式和文学想象,它们超越了光怪陆离的现实场景,说着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拉丁美洲都在不断进步,尽管不乏磕绊,尽管正如塞萨尔·巴列霍的诗句所说,“兄弟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除却古巴,还有它的准接班者委内瑞拉,以及一些实行虚假的、闹剧式的民粹主义的所谓民主国家,如玻利维亚、尼加拉瓜等,不管怎样,拉美国家都实行了基于广泛民意的民主政治,并且在巴西、智利、乌拉圭、秘鲁、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共和国、墨西哥以及几乎整个中美洲,有史以来第一次拥有了尊重法制、言论自由、选举和轮流执政的左派和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