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公共安全教育讲课教案
五年级《公共安全教育》教案

五年级《公共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公共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公共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2.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如何正确过马路、如何安全乘坐交通工具3. 防火安全:火灾的预防、火灾时的逃生方法、灭火器的使用4. 防水安全:如何预防溺水、遇到溺水如何施救、水上安全知识5. 防范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及应对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公共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地演练法等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共安全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安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公共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3. 交通安全:讲解交通规则,演示如何正确过马路,讨论如何安全乘坐交通工具。
4. 防火安全:讲解火灾的预防,演示火灾时的逃生方法,介绍灭火器的使用。
5. 防水安全:讲解如何预防溺水,演示遇到溺水如何施救,介绍水上安全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 实地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9.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公共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3. 实地演练: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等能力。
公共安全教育中小学教案(2篇)

第1篇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公共安全的基本知识。
2. 遵守公共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公共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公共安全知识手册3. 安全标志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共安全?公共安全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公共安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一系列措施。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公共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内容。
2.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公共安全知识。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公共安全事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预防公共安全事故的方法。
四、实践操作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公共安全演练,如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
2. 学生按照教师指导,模拟实际操作,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演练中的体会,反思自己在公共安全方面的不足。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宣传公共安全知识,提醒家人注意安全。
2. 学生收集身边的公共安全事故案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公共安全知识、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公共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 部分学生对公共安全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2. 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存在一些动作不规范的情况,需要教师在课后加强指导。
针对以上问题,在下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措施:1.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对公共安全知识的理解。
三年级公共安全课教案

三年级公共安全课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安全的概念,认识到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3. 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公共安全的定义与重要性2. 遵守公共安全的规则与习惯3.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重点:1. 公共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2. 学生遵守公共安全的实际行动3.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公共安全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安全的习惯3. 引导学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共安全的概念、规则与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安全事故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遵守公共安全展开讨论。
4. 模拟演练法:模拟突发事件,让学生学会应对方法。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公共安全的定义与重要性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公共安全宣传片,引导学生了解公共安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公共安全的认识。
二、讲解公共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公共安全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公共安全涉及到的生活方方面面。
2. 强调公共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遵守公共安全规则的必要性。
三、讨论遵守公共安全的规则与习惯(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公共安全规则。
2. 学生分享自己遵守公共安全的实际行动。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公共安全问题。
2. 新课内容:讲解公共安全的规则与习惯,让学生了解如何在不同场景下遵守公共安全。
3. 案例分析:分析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公共安全的认识和体会。
5. 模拟演练:设置模拟突发事件,让学生学会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遵守公共安全。
初中公共安全课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公共安全课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公共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3.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1. 公共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遵守公共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3. 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公共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公共安全问题?他们是怎样处理的?二、新课(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公共安全知识,如交通规则、防火防盗、防骗等。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3. 教师示范一些公共安全技能,如紧急疏散、急救等。
4. 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急救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些公共安全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提出要求,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公共安全,遵守相关规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公共安全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作业,如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急救等,了解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定期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公共安全行为,评估他们的遵守意识和习惯。
以上是一份初中公共安全课的教案,通过这份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传授公共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教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教案教案标题: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基本的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和行为习惯。
教案内容: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公共安全的兴趣和关注。
2. 提问学生对公共安全的理解和意识,并引导他们思考公共安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介绍公共安全的概念和范围,包括交通安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方面。
2. 分析公共安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3. 介绍常见的公共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事故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30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类似的安全事故,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在公共安全方面的经历和教训,加深对公共安全的认识。
四、学习方法指导(10分钟)1.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阅读报纸、观看新闻、关注社交媒体等途径获取公共安全信息。
2. 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紧急求救电话和应急设备,如火警报警器、灭火器等。
3. 鼓励学生参加公共安全知识竞赛、模拟演练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安全技能和应对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学到的知识。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公共安全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提供反馈机会,让学生表达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
教案延伸:1. 配发相关的公共安全宣传资料给学生,让他们在家庭和社区中进行宣传和分享。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公共安全设施,如消防站、警察局等,增强他们对公共安全的实际了解。
3. 定期组织公共安全演练,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实践应对能力,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安全的概念,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公共安全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公共安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公共秩序: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公共场所秩序等。
3. 公共设施的爱护: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如不乱刻乱画、不损坏公物等。
4. 自救自护方法:教授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技巧,如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
5. 应对突发事件:培养学生冷静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如遇陌生人求助、自然灾害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共安全的意义、公共秩序和公共设施的爱护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公共安全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公共安全的意义、公共秩序和公共设施的爱护等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
4.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公共安全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自救自护能力: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检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评估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和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表现。
六、教学活动1. 观看安全教育视频:播放有关公共安全的教育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公共安全知识。
2. 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公共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开学第一课公共安全教案(精选10篇)

开学第一课公共安全教案(精选10篇)开学第一课公共安全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分析安全事故案例,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交通安全、人身安全、安全保卫、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活动形式:多媒体、自由发言、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同学们,你们好!“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我们在父母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教育下一天天成熟。
尽管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请看报道——(出示网络资源:车祸数据、火灾、绑架等相关方面的数据。
)(二)以事论事,让孩子明白道理1、你认为以上事件怎么做可以避免呢?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安全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记忆:(1)为避免交通安全应注意什么?生纷纷发言。
师小结:要遵守交通规则,乘校车学生要服从陪乘教师、校车司机的指挥,安全有序乘车;由家长接送的学生要在指定地点等候家长;步行学生要坚持路队制度,骑自行车学生要走非机动车道,注意路况动态,禁止逆行,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不在路上跑和玩等。
(2)平时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呢?生自我发言讨论。
师小结:要加强人身安全自我防护知识教育,增强防范意识,防止被坏人蒙骗。
不要进入人员混杂的营业性娱乐场所;外出时要尽量由家长陪护或与同学结伴,上下学途中,特别是女生一定要结伴同行,互相照顾;禁止女生晚上单独外出,遇到陌生人,不要随意与之交谈,对陌生人所说的话要提高分辨能力,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许诺,坚决禁止学生尤其是女生随陌生人进入陌生场所或偏僻的环境中;遇到陌生人求助时,尽量告知周围的成人相助,不要随意单独帮助陌生人,以免误入坏人所设的陷阱,危及自身人身安全;自己在校外遇到困难,要找警察或想方设法联系老师、家长、亲戚朋友帮忙,不能轻易求助于陌生人;遇到危险或遭到暴力侵害,要根据周围的环境灵活进行处理,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机智地摆脱伤害,并及时报警。
小学公共安全教案

小学公共安全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公共安全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够识别和避免潜在的危险。
2.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公共安全事故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公共安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知识讲解:1. 讲解公共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介绍一些常见的公共安全问题,如交通安全、火灾安全、水上安全等,并讲解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问题。
案例分析:1. 分组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分析一些公共安全案例,如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等,并提出预防和应对的方法。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享,并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分析和建议。
角色扮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警察、消防员、医生等,模拟一些突发事件的情景。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如何正确应对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等,并学会相互帮助和合作。
游戏活动:1. 设计一些与公共安全相关的游戏活动,如安全知识问答、模拟逃生等,以加强学生对公共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在游戏中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强调学生的学习收获和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教案评估:1. 设计一份简单的选择题或问答题,测试学生对公共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应对能力。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公共安全计划,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安全意识和沟通。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警察局等公共安全机构,增加他们对公共安全工作的了解。
教案附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确保教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校园活动安全常识
1、校园内和教室里都不追跑、 哄闹、不攀爬翻越。在走廊上、 拐角处和进出教室时都要慢行, 防止碰撞。 2、上下楼梯靠右行,逐层上 下,不跑、不跳、不推搡、不 起哄、不在楼梯扶手上滑行。
3、在学校不玩有伤害性的 玩具,课间校内不踢球、不 投掷。不触摸有电的地方。 自觉遵守校园警示牌的要求。
32
危机预防
①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②切断传染途径。 ③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④注意饮食卫生。 ⑤远离传染源 ⑥及早进行预防
33
作为学生应如何预防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呢?
1、做好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公共卫 生工作,定期宣传防治知识,防范突发事件 的发生。
2、在校园、教室内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对 可能受到危害的该班学生和任课老师采取必 要的控制措施。
1、许多饮料中都含有防腐剂、香精和人造色 素等,并且由于糖分含量多而热量很高,中 小学生经常饮用这样的饮料不利于身体健康, 所以,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剪指甲、饭 前便后及时洗手等,预防一些传染病和肠道 寄生虫的传播。
3、生吃的瓜果和蔬菜要洗净,避免农药中毒。
4、选择包装食品时,要注意识别食品的生产 日期和保质期等。
答:不行。因为:当他扛泡沫灭火器后, 灭火器筒内的化学药剂发生化学反应生产二 氧化碳气体的泡沫,并以一定的压力从喷嘴 喷出,这样就达不到灭火的目的。
火灾危机预防与应对
18
四、食品安全
22
油炸食品
含有致癌物质,会破坏维生素,导 致心血管病
23
加工类肉食品
这类产品营养成份 已流失许多,远没 有新鲜食品营养价 值高,同时含有大 量防腐剂
5、尽量少吃时间过长的剩菜、剩饭。如果吃,一定 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没有卫生保证的生食,如生鱼片、生荸荠。
7、不吃街头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
8、尽量少吃油炸、烟熏和烧烤等食品,这是因为这 类食品往往含有比较多的污染物。
31
五、预防疾病
流行性疾病
预防疾病应该从了解疾病开始。 疾病分传染病和 非传染性疾病两类。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 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并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 人与动物之间传染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 特点。主要的传染病有结核病、乙肝、流行性感冒 等,性病大多也是传染病。对于传染病,切断其流 行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中的任 何一个,都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二、教学楼安全
在校内意外受伤的原因:
• 在走廊、楼道里踢球、追逐打闹; • 集体上下楼时,不讲秩序、互相拥挤; • 拿小石子或其他小物件互相丢着玩,或者打来打去; • 攀高并从高处往下跳; • 趴阳台,从阳台上往下扔东西,高空抛物; • 跑进食堂; • 爬墙、玩铁门、教室门; • 上体育课时在教室里逗留
2、怎样使用干粉灭火器?
答:先拔掉保险销,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点, 另一手压下压把、防消结合
4、农药等化学药品污染皮肤后,不能用酒 精或热水擦洗皮肤,这是因为什么?
酒精和热水都会促使毒素被皮肤吸收
5、有一个地方着火后,一个同志扛起泡沫灭 火器就跑去救火,他这么做行吗?为什么?
35
六、杜绝校园暴力
36
★ 法制观念淡薄、个人素养较低——根本原 因 ★ 同学之间不注重友谊和帮助,没有包容和 忍让的良好习惯——内在原因。 ★个体情感失衡和同学之间积怨加深、男女 同学争风吃醋、深夜酗酒等——导火索 ★ 不良的社会环境及周边歌厅网吧等恶劣环 境——生存的土壤
校园暴力的危害
方便类食品
• 这类食品属于高盐、高脂、低维生素,只能 提供热量而没有营养,含有大量防腐剂和香 精,对肝脏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烧烤类食品
• 烧烤类食品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在烧烤过程 中,会产生致癌物质,在人体内存留,引发癌 症
应该多吃的食品
豆类食品
蔬菜
牛奶
海鱼
胡萝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 所对中小学生的要求
4、上学期间不经老师同意 不得出校门。遇到陌生人来 找时要及时报告老师,不得 私自跟随出去。
5、活动时要有序,不打闹、 不做危险动作。万一遇到危险 时,要学会避让,学会护住头、 脸、脑等部位,防止向后跌倒。
三、消防安全
1.发生火灾拨通“119”后,应向“119”台报 告哪些情况? 答:应报告失火部位所在的区县、街道,燃烧 的物质,火势大小,所威胁的物质,报警人姓 名、单位、电话号码等情况,并派人到路口迎 接消防车的到来。
34
3、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来校,必须由医 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 害后方准来校上课。 4、学校卫生室老师与班主任做好晨检工作, 认真填写学生检查统计表,保证预防疾病工 作顺利开展。 5、学校学习场所、生活场所要经常通风换 气和定期消毒。 6、学生如果发现有发热、咳嗽、乏力、肌 肉酸痛等症状的,应及时就医。
安全相伴 快乐学习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在漫长的人生路中,总要有 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你是否注 意到身边的危险。“防险之心不 可无”。你是否知道注意安全、 自救险情的重要性。
2
一、安全记心间 二、教学楼安全 三、消防安全 四、食品安全 五、预防疾病 六、杜绝校园暴力
一、安全记心间
全国每天消失一个班
7月2日,洋浦2名幼童溺死在洋浦汽车客运总站 旁边的池塘里。 7月8日,琼海市博鳌镇朝阳中学8名初二学生驾 船上学的途中,在万泉河上因风大船翻,8名学 生全部落水,其中1名不识水性的女生不幸身亡。 9月2日,万宁东和农场中心小学四年级1名学生 在操场旁边一积水坑玩耍时,不幸溺水死亡。 10月17日,省聋哑学校四年级1名学生欲翻越学 校围墙跑出校外,不慎从围墙摔下身亡……
一个小小的过错,有时会酿成无法 挽回的损失,甚至令花季中的孩子过 早凋谢。
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 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等 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 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
1.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3.安全意识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4.自珍、自爱、自信是安全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