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1(含答案)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1(含答案)一、选择题1. 疫病是指()引起的大量发病。
A. 正常细菌B. 异常病虫C. 传染病原D. 内外寄生虫答案:C2. 疫病传播途径中,主要的传播媒介为()。
A. 接触传播B. 空气传播C. 食物传播D. 昆虫传播答案:A3. 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依靠()措施。
A. 治疗B. 检测C. 疫苗接种D. 隔离答案:C二、填空题1. 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包括()和治疗两个方面。
答案:预防2. ()是一种疫苗接种的方式,通过口服或饮水等方式给动物接种。
答案:群体免疫3. 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中,()是指将疫病犬隔离在特定的场所,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答案:隔离三、简答题1. 请简述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答案: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检测等措施。
疫苗接种是通过给动物注射疫苗,促使其产生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隔离是将疾病动物隔离在特定场所,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检测是对动物进行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病例,防止疫情扩大。
2. 请简述动物疫病传播途径中的主要传播媒介。
答案:动物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接触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是指疾病通过接触的方式传播给健康动物,如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接触被病原污染的物品等。
其他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和昆虫传播等。
四、案例分析题(题目略)答案:1. 答案略2. 答案略3. 答案略以上是本次试卷的全部题目和答案,请自行核对。
动物疫病防治员理论试卷正文后附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依据2001年颁布的《动物疫病防治员》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80分。
) 1.职业道德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应遵守的( )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A 、自然 B 、社会 C 、行为 D 、生态 2.爱岗就是热爱( )工作,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A 、社会 B 、别人 C 、本职 D 、集体 3.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首先要诚实( ),其次要遵守契约。
A 、学习 B 、劳动 C 、锻炼 D 、合作 4.良好的( )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生活中不注重“小节”,往往就会失“大节”。
A 、物质文明 B 、精神文明 C 、行为习惯 D 、文明礼貌 5.( )是由一层或多层上皮细胞紧密排列而成, 具有保护、感觉、分泌、生殖、吸收营养和排泄等作用。
A 、结缔组织 B 、纤维组织 C 、上皮组织 D 、神经组织 6.禽类气囊共有( )。
A 、1个 B 、2个 C 、8个 D 、9个 7.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引起的体积缩小、功能降低的过程考 生 答 题 不 准超过此 线是()。
A、萎缩B、梗死C、变性D、水肿8.细菌的形态不包括()。
A、球状B、杆状C、螺旋状D、线状9.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由慢病毒引起的(),并呈进行性的一种感染。
A、潜伏期短、发病急B、潜伏期短、发病缓慢C、潜伏期长、发病急D、潜伏期长、发病缓慢10.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大致可以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四个阶段,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开始至最早临床症状出现为止的期间,称为()。
动物疾病防控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1(含答案)

动物疾病防控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1(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面哪种疾病不属于动物传染病?A. 狂犬病B. 猪瘟C. 羊水肿病D. 隐球菌病答案:D2. 动物疾病防控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A. 应对和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预防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C. 研究和开发新的抗生素D. 对动物进行接种及治疗答案:B3. 猪瘟是由什么病毒引起的?A. 猪流感病毒B. 猪痢疾病毒C. 猪瘟病毒D. 猪食道炎病毒答案:C4. 动物疾病防控员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包括以下哪些?A. 动物行为观察技巧B. 病原体识别和检测方法C. 动物急救技巧D. 饲养管理知识答案:A、B、C、D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动物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答案:动物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动物的免疫接种,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加强动物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建立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加强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2. 简述动物疫苗的作用和使用原则。
答案:动物疫苗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使用疫苗时要根据病害的种类、传播途径、发病情况等因素进行选择,并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正确的接种方式和时间。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1. 动物疫情监测答案:动物疫情监测是指对动物疫病发生、传播和流行状况进行系统观察、调查和记录的过程。
2. 动物免疫接种答案:动物免疫接种是指通过给动物接种疫苗来提高其免疫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某养殖场最近出现了猪瘟疫情,多头猪出现了发热、呼吸困难和食欲减退等症状。
请根据这些症状回答以下问题:1. 请说明猪瘟的传播途径。
答案:猪瘟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猪只之间传播,也可以通过病毒污染的物体(如饲料、水源等)传播。
2. 请列举初步应对该疫情的措施。
答案:初步应对该疫情的措施包括立即隔离患病猪只,并对其进行治疗;对病毒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通报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疫情管控措施。
动物疾病防控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1(含答案)

动物疾病防控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1(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物疾病防控的主要目标是:a) 防止动物感染疾病b) 降低疾病传播风险c) 提高动物免疫力d) 减少动物感染疾病后的死亡率答案:全部选项都正确2. 动物疫苗的主要作用是:a) 预防动物感染疾病b) 提高动物感染疾病后的存活率c) 阻断疾病的传播d) 促进动物免疫系统发育答案:全部选项都正确3. 动物疾病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a) 直接接触传播b) 空气传播c) 食物传播d) 吸入传播答案:全部选项都正确4. 主要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传播?a) 牲畜隔离b) 加强动物检疫工作c) 定期消杀动物环境d) 做好饲养管理答案:全部选项都正确5. 动物疾病防控工作中,应当加强动物的:a) 检疫b) 免疫接种c) 消毒工作d) 生物安全控制答案:全部选项都正确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要说明动物免疫接种的重要性以及主要工作步骤。
答案:动物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感染疾病的重要手段。
主要工作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疫苗、确定接种时间和方法、制定免疫计划、确保疫苗的储存和使用安全,并及时记录接种情况。
2. 列举三种常见的动物传染病,并简要介绍其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
答案:三种常见的动物传染病包括口蹄疫、犬瘟热和禽流感。
口蹄疫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防控措施包括隔离病畜、加强动物检疫和消毒工作;犬瘟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防控措施包括犬只免疫接种、定期消杀环境;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防控措施包括禽类免疫接种、加强环境消毒。
三、综合题(共60分)阅读以下场景描述,回答问题。
某地发生了家禽感染性疾病的疫情,你作为动物疾病防控员,受命负责制定疫情应对预案。
请根据以下要求回答问题:1. 简要介绍该疾病的症状和传播方式。
2. 详细阐述该疫情应对预案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依据2001年颁布的《动物疫病防治员》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80分。
) 1.动物疫病防治员要树立正确的( ),不要注重金钱,贪图享受。
A 、思想观 B 、人生观 C 、世界观 D 、物质观 2.动物疫病防治员要学习先进人物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先进的思想境界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 )。
A 、历史责任 B 、无私精神 C 、物质文明 D 、精神文明 3.动物疫病防治员在( )中,要遵守职业守则。
A 、职业活动 B 、文化活动 C 、体育活动 D 、集体活动 4.胆管和胰管的开口处位于( )。
A 、肝脏 B 、胃 C 、十二指肠 D 、盲肠 5.血液(主要是红细胞)流出血管和心脏之外的现象是以下哪一项( )。
A 、出血 B 、充血 C 、淤血 D 、DIC 6.以下关于区分血栓和血凝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栓表面粗糙,质地脆弱易碎,无弹性,与血管紧密相连,有血栓的特殊结构 B 、血凝块是动物死亡后血液凝固所致,通常表面光滑、湿润、柔软、有光泽、富有弹性、与血管壁分离、呈游离状 C 、血栓通常表面光滑、湿润、柔软、有光泽、富有弹性、与血管壁分离、呈游离状 D 、A 和B 7.化学治疗剂是指( )。
A 、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 B 、用于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物 C 、用于消除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D 、用于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8.( )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或一天内突然死亡,往往没有看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变就突然死亡。
考 生 答 题 不 准超过此 线A、急性型感染B、亚急性型感染C、最急性感染D、慢性型感染9.母体所患的疫病或所带的病原体,经卵、胎盘传播给子代的传播方式称为()。
高级动物疫病防治员试题

高级动物疫病防治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四选一1.安钠咖是答:(C)A.麻醉药;B.止血药; C.兴奋药;D.止泻药2.链霉素是治疗(A)感染的抗生素.答:A.革兰氏阴性菌;B.革兰氏阳性菌;C.真菌;D.霉菌3.鸭病毒性肝炎多发生在鸭.(B)答:A.老龄;B.1~3周龄;C.2月龄;D.4月龄4.治疗破伤风的特效药是。
(B)答:A.氯丙嗪;B.破伤风抗毒素; C.硫酸镁;D.硫酸铜5.狂犬病病毒是经(A)散播的.答:A.血液;B.神经干;C.淋巴管;D.食道6.口蹄疫病畜舍消毒可用(A)溶液.答:A.5%氢氧化钠;B.0.5%来苏儿;C.0.5%苯酚;D.O.5% 7.结核病是-—。
(A)答:A.人畜共患病; B.人的传染病;C.驴的传染病;D.狗的传染病8.猪瘟疫苗是由(A)制成.答:A.病毒;B.细菌;C.毒素; I).皿液9.治疗乳牛酮血症较好的药物是。
(A)答:A.葡萄糖;B.抗生素药类;C.磺胺; D.血清10.小鹅瘟疫苗应接种.(A)答:A.雏鹅;B.母鹅;C.公鹅;D.产蛋鹅11.鸭瘟多发生在。
(D)答:A.雏鸭;B.青年鸭;C.老龄鸭;D.成年鸭12.对炭疽的感受性较低.(D)答:A.牛;B.羊;C.马D.猪13.庆大霉素是治疗感染的抗生素.(A)答:A.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B.真菌和霉菌;C.病毒和寄生虫;D 真菌和病毒14.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有基本环节。
(C)答:A.1个;B.2个;C.3个;D.4个15.炭疽不感染.(C)答:A.人;B.畜;C.禽; D 犬16.患有口蹄疫的生猪宰后肉尸作处理.(A)答:A.销毁;B.高温;C.盐腌;D.冷冻17.所谓“传染源"是指。
(B)答:A.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B.患病动物和带菌(毒)者;D.被污染的水源、饲料等18.全国的动物传染病免疫程序。
(B)答: A.是统一的;B.不是统一的;C.不相关的19.炭疽是由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高级动物防治员理论试题

高级动物疫病防治员知识试卷注意事项1、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考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0.5分,满分20分)1.家畜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就其在动物机体内发生发展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 . . . .。
2.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叫 ,亦可称为 .3.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而引起的传染叫 .4.消毒的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 ,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传染病继续蔓延.5.炭疽杆菌为需氧芽胞杆菌,是革兰氏性大杆菌。
6.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感染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7.仔猪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可表现三种类型.即 . ..8.鸡白痢的病原体是 .9.猪巴氏杆菌病又叫 .10.预防和消灭家畜传染病,保护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认真贯彻 . . 的方针11.叩诊的基本音分为三种,即音音和音.12.常用的开口方法有和 .13.以手伸入直肠内隔着肠壁对腹腔及骨盆腔器官进行内部触诊的方法,称为 .14.根据瘫痪部位可分为瘫瘫瘫15.瓣胃内注射的部位在右侧第肋间与水平线的交点上下2cm处.16.支气管肺炎又叫 .17.大叶性肺炎肝变期一般分为肝变期和肝变期.18.酮病是指血液中酮体增高,临床上以酮和酮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病.19.蠕虫病包括吸虫病,绦虫病虫病和虫病.20.某些寄生虫在其幼虫发育期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其中第二个中间宿主称为 .21.传染病病畜尸体处理的方法有 . . 和焚烧.1分满分10分)1.胸式呼吸为健康动物的呼吸类型( )2.冷敷法主要适用于炎症的后期和亚急性炎症() 3.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最易使雏鸡感染发病,不易使成鸡感染()4.鲨鱼和附于体表的印鱼之间为共栖生活( )5.关节由于外力体用,使关节头脱离开关节窝,而出现移位,称为骨折( )6.寄生虫病不具有传染性( )7.免疫接种应避开母源抗体的有效期( )8.为了提高免疫效果,可以增大疫苗的用量( )9.仔猪黄痢又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10.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每题1分满分50分)1.胸腔积水时,胸部叩诊呈( )A.清音.B.浊音.C.鼓音.D.水平浊音2.牛结核菌素点眼反应中.一般应于点眼后( )各观察一次。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试卷编号: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本试卷依据 年颁布的《动物疫病防治员》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 分钟。
、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 题~第 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 分,满分 分。
.职业道德是职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 的、非强制性的职业约束规则。
、客观 、内在 、外在 、社会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首先要诚实劳动,其次要遵守 。
、标准 、纪律 、契约 、规定考 生 答 题 不 准超过此 线. 是职业道德要求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
、维护个人利益 、尊重群众利益 、群众的信任 、维护部门利益.动物检疫检验工在职业活动中,要遵守 。
、党纪国法 、劳动纪律 、职业守则 、文明礼貌.肾小管中的远曲小管能够重新吸收 。
、 离子、 离子、 离子、.以下有关神经机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某些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通过改变神经系统的功能而引起疾病发生,称为神经机理、某些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通过改变体液成分的量或质,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导致疾病发生的过程,称为神经机理、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可以是致病因素直接作用的结果,也可以通过神经反射活动而引起、中枢神经的外伤、感染(狂犬病病毒、马流行脑脊髓炎病毒等)、中毒、缺氧等都可直接引起神经调节机能的改变,而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以下关于疾病因果转化链式的发展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这个链式的发展过程,可向坏的方向发展,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死亡 、这个链式的发展过程,可向好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最后恢复健康 、在许多情况下,同一原因可以引起几种结果,也可以是几个原因引起同一结果 、这个链式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向好的或坏的方向发展,最后均形成“良性循环”,以至恢复健康.以下关于支气管肺炎的说法不正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编号:sy-292-20140709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依据2001年颁布的《动物疫病防治员》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80分。
) 1.职业道德是职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 )的、非强制性的职业约束规则。
A 、客观 B 、内在 C 、外在 D 、社会 2.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首先要诚实劳动,其次要遵守( )。
A 、标准 B 、纪律 C 、契约 D 、规定 3.( )是职业道德要求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
A 、维护个人利益 B 、尊重群众利益 C 、群众的信任 D 、维护部门利益 4.动物检疫检验工在职业活动中,要遵守( )。
A 、党纪国法 B 、劳动纪律 C 、职业守则 D 、文明礼貌 5.肾小管中的远曲小管能够重新吸收( )。
A 、K +离子 B 、Na +离子 C 、H +离子 D 、NH 3 6.以下有关神经机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某些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通过改变神经系统的功能而引起疾病发生,称为神经机理 B 、某些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通过改变体液成分的量或质,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导致疾病发生的过程,称为神经机理 C 、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可以是致病因素直接作用的结果,也可以通过神经反射活动而引起 D 、中枢神经的外伤、感染(狂犬病病毒、马流行脑脊髓炎病毒等)、中毒、缺氧等都可直接引起神经调节机能的改变,而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7.以下关于疾病因果转化链式的发展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个链式的发展过程,可向坏的方向发展,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死亡 考 生 答 题 不 准超过此 线B、这个链式的发展过程,可向好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最后恢复健康C、在许多情况下,同一原因可以引起几种结果,也可以是几个原因引起同一结果D、这个链式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向好的或坏的方向发展,最后均形成“良性循环”,以至恢复健康8.以下关于支气管肺炎的说法不正确()。
A、支气管肺炎又叫大叶性肺炎B、支气管肺炎时在肺泡内的渗出物主要为浆液一细胞性,故也称卡他性肺炎C、用手轻轻挤压,即从小支气管中流出一些脓性渗出物,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D、镜检可见支气管腔中有浆液性渗出物,并混有较多的中性白细胞和脱落上皮9.低温长时间巴氏消毒法为()。
A、在71~72℃保持15秒B、在63~65℃保持60分钟C、在63~65℃保持30分钟D、在132℃保持1~2秒,然后迅速冷却至10℃以下10.关于非特异性免疫说法错误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就具有的天然免疫力,故又称先天性免疫这种免疫可以遗传B、非特异性免疫能识别与清除一般性异物,对多种病原微生物都有一定程度的防御作用,没有特殊的针对性C、在抗传染免疫中,该种免疫发挥作用最慢D、非特异性免疫主要由皮肤黏膜等组织的生理屏障功能,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液因子的抗微生物作用等构成11.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大致可以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四个阶段,疾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地表现出来的时期称为()。
A、潜伏期B、前驱期C、明显期D、转归期12.根据寄生虫的发育特性及其对宿主的适应情况,可将宿主区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又称补充宿主。
A、第一中间宿主B、第二中间宿主C、终末宿主D、保虫宿主13.()可以查明动物所有器官组织中的寄生虫,包括生前诊断所不能查出的虫体(不排虫卵的雄虫、幼虫)等,并可做到寄生虫的计数与种类鉴别。
A、在各种病料中查找病原体B、尸体剖检C、临床症状的观察D、流行病学的调查14.应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筛选的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或丧失毒力的无毒株所制成的疫苗是()。
A、灭活疫苗B、活疫苗C、亚单位疫苗D、分子生物技术疫苗15.不属于血清反应性抗原的一项是()。
A、凝集反应抗原B、结核菌素C、沉淀反应抗原D、补体结合反应抗原16.动物性饲养场选择厂址时,应距离危害动物健康的大型化工厂、厂矿等()以外。
A、1000米B、3000米C、2000米D、5000米17.《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于()农业部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A、2006年6月16日B、2006年7月3日C、2006年1月1日D、2006年8月30日18.疫点(区)消毒是指(),为及时消灭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而进行的反复多次消毒。
A、发生传染病后到解除封锁期间B、在平时C、在病畜解除隔离前、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D、在发生传染病时19.疫点的随时消毒可由()或畜主执行,消毒人员接到消毒通知后应接受消毒指导,根据疫病种类和消毒对象保证随时消毒符合消毒原则。
A、疫病防治员B、专业消毒人员C、养殖场工作人员D、职业兽医20.在对疫源地进行消毒的过程中,消毒人员应主动取得畜主的合作,应尽量采用()。
A、物理消毒法B、化学消毒法C、生物消毒法D、随时消毒法21.对病畜禽尸体进行高温处理时,应将肉尸切成重不超过()、厚不超过()的肉块。
A、2kg,8cmB、4kg,8cmC、2kg,10cmD、4kg,10cm 22.消毒液机生产出的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活性氧原子等因子。
A、次氯酸钠B、氯化钠C、盐酸D、氯化钾23.出现口蹄疫疫情后,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对流动水体和较大的水体等()。
A、必须进行消毒处理B、由于消毒困难,可以不用消毒和管理C、可以不消毒,但应进行严格管理D、进行特殊的处理24.出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后,可用()漂白粉溶液喷洒动物圈舍、笼架、饲槽及车辆等进行消毒。
A、10%B、0.5%C、5%D、2%25.紫外线灯的物理监测法测定消毒效果时,紫外灯开启()后,开始监测。
A、10分钟B、30分钟C、5分钟D、20分钟26.减毒活疫苗的作用机理是动物接种后,微生物在动物体内复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激发()和(),从而达到对疫病的有效保护的作用。
A、体液免疫,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获得性免疫C、细胞免疫,先天性免疫D、获得性免疫,先天性免疫27.()的作用机理是动物接种后,疫苗中的抗原在动物体内不能复制,当适量的抗原被机体吸收时,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从而达到对疫病的有效保护的作用。
A、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B、减毒活疫苗C、类毒素D、灭活疫苗28.兽用生物制品管理总则是依据《兽药管理条例》和()。
A、《兽药质量管理制度》B、《兽药管理制度》C、《兽药管理办法》D、《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9.经批准开办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单位必须按照()(简称兽药GMP)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A、《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B、《兽药管理条例》C、《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D、《生物制品生产车间管理办法》30.生产、经营假兽用生物制品的,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该制品,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制品和非法收入,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下罚款。
A、1万元B、3万元C、5万元D、5000元31.根据各种疫病和疫苗特点来合理的设计免疫接种的种类、次数、(),这就是免疫程序。
A、效果和方法B、时间和效果C、时间和顺序D、效果和顺序32.动物体内的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有直接关系,抗体水平(),对免疫接种效果干扰()。
A、越高,越大B、越高,越小C、越低,越大D、越低,越小33.下列哪项不属于评估免疫效果的方法()。
A、抗体监测B、攻毒保护试验C、流行病学评价D、抗原检测34.对免疫接种引起的正常反应一般()。
A、应进行药物治疗B、不作任何处理,会很快自行消退C、应进行相应的理疗D、不作任何处理,但消退很慢35.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局部处理常用的措施有()。
A、消肿、止痒B、抗感染C、抗休克D、镇静解挛36.采集有病变的器官组织,要采集病变和健康组织交界处,先采集(),后采集()。
A、污染的器官组织,实质器官B、污染的器官组织,脑组织C、脑组织,实质器官D、实质器官,污染的器官组织37.病理组织学检验的样品采集时,取材后立即放入10倍于组织块的()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
A、10%B、4%C、100%D、40% 38.采集细菌分离的样品时,采集的所有组织应分别放入(),贴上标签,立即冷藏运送到实验室。
A、干净容器内B、干净塑料袋C、灭菌容器内D、以上皆可39.运送采集的病毒检验样品时,如果运送时间较长,可作冻结状态,也可将组织块浸泡在pH7.4乳汉液或()。
A、普通肉汤培养液B、pH7.4磷酸盐缓冲液C、生理盐水D、磷酸缓冲肉汤保护液40.采集肠管时,用棉线扎紧()约5-10厘米的两端,自扎线外侧剪断,把该段肠管置于灭菌容器中,冷藏送检。
A、健康肠管处B、任意肠管处C、病变明显处D、以上皆可以41.病死动物应在隔离区或()剖检、采样。
A、实验室B、户外C、养殖场D、畜舍42.下列哪项属于采集样品包装的基本原则()。
A、确保物品不打碎容器也不漏到容器内B、即使在容器打碎的情况下,确保物品不会漏出C、贴标签(说明何种物品)D、以上答案均正确43.样品采集过程中,以冰作为冷冻剂时,一定要采取()措施。
A、防震B、防挥发C、防渗漏D、防辐射44.漂白粉在潮湿的条件下,可吸收(),慢慢放出氧而使效力降低。
A、一氧化氮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水分45.()不仅会使药品的挥发速度加快,更主要的是可促进氧化、分解等化学反应而加速药品变质。
A、湿度过大B、温度降低C、温度增高D、湿度过低46.药品应当在有效期内使用,过了有效期时药品就会效力(),毒性()。
A、减低,降低B、减低,增加C、增加,降低D、增加,增加47.()在通电前应先加水到达规定指示处,同时应经常检查水位,及时添加温水。
A、二氧化碳培养箱B、电热式恒温培养箱C、隔水式恒温培养箱D、光照培养箱48.显微镜放置时,应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为宜。
A、2厘米B、10厘米C、15厘米D、3~6厘米49.使用显微镜时,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应该()。
A、两眼同时睁开,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绘图B、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紧闭C、右眼观察视野,左眼紧闭D、两眼同时睁开,右眼观察视野,左眼绘图50.在离心机使用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碰到强酸强碱而产生腐蚀B、对称放置的试样不必配平C、离心管中液体可以装得很满D、离心过程中速度可以任意变化,不会引起剧烈震动51.超净工作台应安放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