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版八上课件:1.2.2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8.晓聪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 1 mm ,则硬币的直径 D= 1.85 cm。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每一个大格代表 1 cm,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 1 mm, 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由图可知 4 枚硬币的直径和为 7.40 cm,所以一枚硬 币的直径为 1.85 cm。
A.刻度尺
B.刻度尺和三角板
C.细棉线和刻度尺
D.量角器和刻度尺
【解析】 将细棉线与地图上铁路线重合,然后把细棉线线拉直,测出线的长
度,根据比例尺来计算出铁路线的实际长度。故选 C。
四 滚轮法[学生用书 P8] 【点悟】 可用一轮子(自行车轮)沿曲线或直线滚动,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N, 测出轮子直径算出周长 C,求得这一曲线的长度:L=NC。 11.一辆自行车车轮外直径为 0.6 m,小华骑自行车从家去学校 8 min 可到。如 果每分钟车轮约转动 100 周,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约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2.身高 160 cm 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 是( A )
A.教室宽 5 臂展,约 8 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 10 步幅,约 30 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 4 拃,约 2.8 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 1 指宽,约 10 cm
A.甲、乙、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丙
【解析】 甲: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先测量物理课本的 厚度,再除以物理课本纸的张数,采用的方法是累积法;乙:由于乒乓球直径的长 度端点位置不易确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 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采用的方法是平移法;丙: 铜丝直径很小,无法直接测量,把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量出铜线圈 的总长度,数一下铜丝的匝数,然后计算铜丝的直径,采用的方法也是累积法;丁:
八年级物理上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第一章:机械运动1、1nm=10-9m 。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3、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s。
4、测量长度时一定要估算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①它有无零刻度线;②它的量程;③它的分度值。
6、测量长度的方法:⑴一般方法:直接用测量工具测量;⑵特殊方法:①化曲为直法;②累积法;③平移法等。
7、正确使用刻度尺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侧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要注意区分大格小格的数目;(3)、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8、机械停表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秒;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
9、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10误差不能消除,错误是能够避免的。
11、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12、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13、在运动中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也不同。
14、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任何静止或运动的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的情况可能不同。
15、参照物3、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
4、没有指明时,一般以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16、判断物体的运动速度:⑴相同时间比路程;⑵相同路程比时间。
17、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公式:v=ts 18、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每秒(m/s 或m ·s -1)。
19、1m/s=3.6km/h 。
1 km/h=6.31m/s 。
20、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1、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传播继续。
2、利用振动原理,声音可以保存、播放。
3、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这种物质叫介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大单元设计第一单元《机械运动》3.长度的几种特殊测量方法(双基过关)(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大单元设计3.长度的几种特殊测量方法知识点一、估测法:利用人体中藏有的“尺”或生活中比较熟悉一些物体长度,通过比较来估测另一个物体的长度,如一根手指的宽度大约1 cm;一“拃”的长度大约20 cm;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脸宽大约为15cm;成年人步长大约为75cm;人的展臂大约与人的身高相等;人的手掌长大约为15cm、宽大约为10cm等。
基础自测:1.中学生食指指甲长度大概是1cm,如图是在某中学生手掌上的充电宝,它的长度最接近()A.5cm B.15cm C.30cm D.40cm【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学生食指指甲长度大概是1cm,手掌长度约15cm,充电宝的长度与手掌接近,约15cm。
故选B。
2.“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我校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最小间距d约为()A.0.5m B.1.8m C.4m D.6m【答案】B【解析】人的一只胳膊伸直长度约0.6m,所以由图可知两人的面部相隔约3×0.6m=1.8m,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
这型号电池的直径为()A.14mm B.14.5mm C.14cm D.500mm【答案】A【解析】由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可知,14500的直径约14mm。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如图所示,是艺人手持核雕作品—“核舟”的情景,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核舟”的长度约为()A.1mm B.1cm C.3mm D.3cm【答案】D【解析】根据生活实际可知,普通人的食指尖端一节的长度在2cm左右,图片中“核舟”的长度比手指关节长,约在3cm左右。
故选D。
知识点二、累积法又叫测多算少法,通过积少成多的办法进行测量,再通过求平均来求得,这种方法还可以减小误差。
八年级物理长度测量的几种特殊方法

八年级物理长度测量的几种特殊方法陕西省武功县5702中学王纲明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有钢卷尺、三角尺、直尺,而像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仪器并不常用。
那么当我们手边测量工具仅限直尺和三角尺时,而测量的对象却是特殊情形下物体,如:一张邮票的厚度,学校旗杆的高度或一弯曲的钢圈长等。
这些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用直尺或三角尺测量。
该怎么办呢?下面我就针对具体的测量对象介绍几种特殊方法:1.累积法:它又包含两类,一类是测多算少,如求金属丝的直径,一张纸(或邮票)的厚度时就可采用此法。
测前者的具体做法如图1示:将金属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测出金属丝绕圈的累积长度L,再除于长度L对应的匝数n,即可求得金属丝直径d=L/n;测一张邮票厚度时,可先测出一沓(30或50张)的厚度,同上法,即可求出一张纸(邮票)的厚度。
另一类是以少求多,如:测一座楼房的高度,但手边只有米尺,怎么办?提示:你可以先测出任意一层楼梯中一个台阶的高度h,其次,数出楼层数m和一层楼的台阶数n,即可求出楼高H=mnh。
图12.棉线法:即化曲为直法,此法测弯曲的物体长度、弧长等较方便。
如图2示:测量一弯曲金属工件的长度,具体做法:将柔软的的无弹性的细线与被测部分重合,并在细线上标出与被测弯曲部分重合的起、终点,然后把曲线拉直,用直尺测出其长度,即为弯曲金属工件的长度。
图23.配合法:即用刻度尺和三角尺配合使用测量长度,该方法对于测圆、球直径、圆锥高、人身高、硬币直径等较方便。
如测圆锥高见图3示,测球或者硬币直径见图4示。
图3 图44.比例法:利用被测物和参照物及其阳光下的影子组成相似图形,通过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求出被测物的高度。
如:粗略测量某建筑物或某棵树的高度,当然它可以用现代化的测量工具:激光测距仪或微波测距仪来直接测量,但手边没有这些现代化仪器,只有普通的皮卷尺时,利用该法依然可以巧妙的测出来。
具体测量见下图5示,a.将一个竹杆竖直立于地面,平移竹杆使杆顶的影子和树顶的影子恰好重合,记下影子、杆和树所在的地面位置依次标记为A、B、C。
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二课时 长度的特殊测量及估测

B.2πDN D.4πDN
四清导航
二 、填空题(10×3分=30分) 12.现有10 m、2 m、1 cm、1 mm、300 nm几个长度,请分别选择其中一个 完成下列填空:壹角硬币的厚度最接近于 ________ 1 mm ,小手指的宽度最接近于 ________ , SARS 病 毒 的 大 小 最 接近 于 2m 1 cm , 教 室 门的 高 度 最接 近 于 ________ ________ 300 nm 。
物 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
四清导航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 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特殊测量及估测 第2课时
四清导航
1.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 ①如何测一张纸的厚度?——同样的纸叠加,测总厚度再平均。 ②如何测细钢丝的直径?——紧密排绕测总长再平均。 ③(测少算多法)如何测高楼的高度?——数楼层,测定一层楼高度。 (2)平移法: ①测硬币的直径(如右图)。 ②测圆柱体直径(如右图)。 ③测圆球的直径(方木块代替三角尺)。 ④测锥体的高。
四清导航
10.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D )
鞋的尺码
36
37
38Βιβλιοθήκη 3940光脚长度
230
235
240
245
250
A.m
B.cm
C.nm
D.mm
四清导航
11.某同学用滚动铁环的方法来测学校花坛的周长,他测得铁环的直径为D, 铁环绕花坛一周滚动的圈数为N,则计算花坛周长L的公式为( C ) A. C.πDN
四清导航
7.(6分)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 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 “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B ) 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
【典中点】2016秋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解析】
图中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为100 mL,一大格之间有10 个小格,表明此量筒的分度值为1 mL。放入物体前, 水的凹面所对应的刻度线是50 mL,放入物体后,水 的凹面所对应的刻度线是60 mL,则物体的体积是V =V2-V1=60 mL-50 mL=10 mL=10 cm3。如果 视线为俯视,则V2将偏大,从而导致V偏大。
西红柿 梨
土豆 石头
——
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测 量 工 具
量 筒 和 量 杯
量筒
量杯
排液法
注意: 〈1〉测量范围 〈2〉分度值 〈3〉量筒和量杯的区别
Ⅰ形状:量筒上下粗细均
量
匀,量杯上粗下细。
杯
Ⅱ刻度线:量筒分布均匀,
量
量杯分布不均匀。
筒
读数: 如果量筒或是量杯里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 量筒或量杯里的液面是凸形的,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你想知道为什么液面会有凹凸现象出现吗?
测细铜丝的直径:
知1-导
B、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 1.以直代曲法 步骤: (1)找一条足够长的细棉线,让其一端和曲线的一
端重合,沿着曲线把细线敷设在曲线上,直至 曲线的另一端,并在细线上做上记号。 (2)把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即为所要测 量的曲线的长度。
2.分割法 步骤 (1)将圆规的两脚张开一定的角度,用刻度尺测出两
测量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 京沪高铁路线的长度约为_____km。
(来自《教材》)
4 警方在案发现场发现一个脚印(如图)。根据医学研
究,通常人站立时的身高约为脚长的7倍。据此可判 知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 1.65 m
教材回归(一)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PPT课件

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
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
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
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B )
A.1.65 m
B.1.76 m C.1.86 m D.1.95 m
【解析】 由题图读出 “犯罪嫌疑人”的脚印的长度约为25.10 cm,
根据“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计算“犯罪嫌疑人”的
(1)用刻度尺(或其他有效的方法)测出纸筒横截面的半径R和卷 轴的半径r;
(2)纸的厚度d已知,设纸的宽度为c,根据体积关系可以列 出:L·c·d=(πR2-πr2)·c;
则纸卷总长度 L=π(Rd2-r3)。
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请你设计一个简易的测量方案,估测卷纸筒上所卷绕的纸的 总长度L(用相应的字母表示你在测量过程中所测的量,最后写出 计算纸的长度的表达式)。
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解:不可能把纸拉直再测量长度,但卷成筒状的纸的横截面 积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所以要测出横截面积的大小 和一张纸的厚度即可求出纸的总长度;
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三 化曲为直法 (教材P15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 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周长? 【答案】 用一根弹性不大的细棉线围硬币一圈,作记号,再 测量此段细棉线的长度。 【点悟】 在实际测量中,有些长度并非直线,如地图上铁路 或河流的长度、圆柱体的周长等,无法直接测量,可以借助于易 弯曲但弹性不大的细棉线等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然后量出细棉 线的长度即可。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专题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生版+解析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原卷版)课时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22年课程标准物理素养2.2.1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物理观念: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知道估测长度和时间,知道使用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科学思维:会利用自身尺度或生活经验估测时间。
科学探究:练习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长度和时间。
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我国古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体会古人解决问题的智慧。
知识点一、长度的单位1.测量的意义(1)测量的意义问题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长短。
图1.1-1中的两根小棒哪个较长?先看看,再用尺子量一量。
我们的感觉总是可靠的吗?生活中,我们常常依靠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去判断外界的事物。
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为此,人们发明了很多测量仪器和工具。
生活中常见的尺子、钟表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2)国际单位制测量物理量的过程实际上是比较的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物理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标准量就是单位。
为了方便国际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为SI )。
2.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米,符号是m 。
(2)常用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单位 符号 与米的换算关系 千米 km 1km=1000m=103m米 m — 分米 dm 1dm=0.1m=10-1m 厘米 cm 1cm=0.01m=10-2m 毫米 mm 1mm=0.001m=10-3m 微米 μm 1μm=0.000001m=10-6m 纳米 nm1nm=0.000000001m=10-9m特别提醒单位换算注意事项:A 小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B 小单位→小单位,除以进率。
C 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
D 单位使用字母符号书写。
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正确步骤是:数值不变,乘目标单位与原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特殊测量导学案
主备宋艳尊审核郭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2、了解一些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过程与方法:3、掌握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并能加以应用解决问题;
4、学会同学间进行合作与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养成实事求是、仔细观察、认真实验的学习习惯;
6、培养对物理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2、3
【教学难点】:3、5
【教学手段】:实验、活动、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在长度测量中,有些物体的长度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或很难测准,如果采用一些间接的测量方法就可以进行有效的、准确的测量。
一“变曲为直”法,又叫“替代法”
例1. 如图1所示,小明同学想乘船游览长江,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明同学计算重庆到南京的长江长度。
图1
分析:此题关键是测量出图中重庆与南京间的长江长度,然后依据比例尺计算出重庆与南京间的长江长度。
找一根弹性很小的细棉线,让细线与图中长江重合,标出重庆和南京在细线上的位置,然后将细线伸直,用刻度尺测出棉线上重庆与南京间的长度,再乘以比例尺,即得重庆与南京间的长江长度。
说明:这种方法我们叫做“变曲为直”法,又叫“替代法”。
我们可以用此法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铁路长,也可以测铅笔的横截面周长:用窄纸条紧包在铅笔侧面上,在纸条重叠处扎孔,然后将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出两孔间的长度即铅笔周长。
二“累积法”
例2. 如何用刻度尺测出一根细铜丝的直径?
分析:细铜丝的直径很小,如果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或者测不出或者误差太大,如图2所示,把细铜丝在铅笔
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线圈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d
l
n
=。
说明:这种方法我们称为“变小为大法”,也叫“累积法”,常用于微小物理量的测量。
用此法还可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三“滚动法”
例3. 如何测量学校操场的周长L?
分析:可以用米尺直接测量,但较麻烦,先用米尺测出自行车前轮的周长l,然后推自行车绕操场一周,记下自行车前轮滚动的圈数n,则L nl
=。
说明此法我们称为“变大为小法”,也叫“滚动法”。
测量较长的曲线、折线、直线时常用此法,汽车、摩托车的里程表就是这个原理。
四“配合法”
例4. 测量一钢管外径,图3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哪一个?
图3
分析:钢管截面是一个圆,其圆心不明确,不能用图C的方法;图A中截面下顶点没有与零刻线对齐;图D中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读数不准,图B中,刻度尺和三角板准确定位了钢管的外径,故图B方式准确。
说明:这种方法称为“辅助工具法”,用于测量那些难于贴近的长度,如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等,测量时,都需要借助于三角板等其他工具。
五“公式计算法”
例5. 一盘细铜丝,如何测出它的长度?
分析:若用米尺直接测量不易操作,可先用天平测出铜丝质量,依据密度公式算出铜丝体积,再除以铜丝的横截面积即得铜丝长。
说明:有些长度不易测量,如旗杆的高度、楼房的高度等。
测出阳光下物体的影长,再依据数学知识就可以算出其高度,这种方法我们称为“公式计算法”,它要用到一些数学、物理知识。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还有很多,实际测量中,同学们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知识,使用更准确、更简便的测量方法,同时,这些方法中蕴含的物理思想也可运用
到其他物理量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