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事业单位行测技巧:数量关系

合集下载

2020泉州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学会“秒脆皮”,你就是数量“王者”

2020泉州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学会“秒脆皮”,你就是数量“王者”

2020泉州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学会“秒脆皮”,你就是数量“王者”泉州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带来更多泉州事业单位咨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泉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数量关系在行测考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谓得数量关系者得行测。

但由于题目难度大考试时间紧,百分之八十的考生选择“金C银B”蒙题大法,蒙对几个算几个,这样很难在笔试中拉开差距。

所以,我们要明确数量关系是不可放弃的“水晶”。

其实,一套题不管多难,总有你会做的,但如何快速挑选出你会做,并且简单易得分的题目就需要广大考生朋友在学习过程中多总结经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怎么找软柿子捏。

一.稳住,我们能赢大多数考生对数量关系都存在一种畏惧心理,觉得自己不会做,没有信心,再加上每次又是最后的十几分钟来做,心情又十分紧张更是理不清思路。

要知道,其实行测考试考的就是你的心态,你的抗压能力,所以,即便是最后五分钟我们也要从容应对,看清题目,快速作答。

这就需要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卡好时间,给自己营造紧张感,不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最终在考场上也能稳住。

二.避重就轻,挑题做十个题,总有那么两三个简单的,怎么快速挑选出来呢?一种方法是通过题型来选择,近几年考试题当中,相对容易的题型有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函数图像等。

比较难的题型,行程问题,几何问题以及一些偏题。

第二种方式就是根据自己平时做题的经验,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题,就先做什么题。

这一步就需要考生朋友们多做总结,多反思,才能练就“秒脆皮”的好眼力。

三.用对方法,事半功倍当我们因为紧张,想不起做题方法时,不要忘了,我们还可以通过整除,代入排除等方法快速做题。

我们来看两个例题例.1 学校足球和篮球的数量之比为8:7,先买进若干个足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比变成3:2,接着又买进一些篮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为7:6。

已知买进的足球比买进的篮球多3个,原来足球多少个?A.48B.42C.36D.30【解析】这个题要求原来足球的个数,直接找到原来足球的描述“学校足球和篮球的数量之比为8:7”,说明原来足球的数量一定是8的倍数,结合选项,我们可以快速秒选到A。

2020泉州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行程问题的基本模型

2020泉州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行程问题的基本模型

2020泉州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行程问题的基本模型
泉州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带来更多泉州事业单位咨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泉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目前2019年的各个类别的考试已经基本结束了,2020年开始了,也意味着新一轮的考试例如福建省事业单位考试、福建省考等即将陆续开始了,特别是个别市区已经发布了事业单位公告,所以各位考生们也应该开始进入我们新一年的备考中。

在备考前期还是需要多夯实基础,所以对于考试中的各个方向的各个考点还是需要详细掌握的,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我们考试中比较常见的考点行程的基本模型。

一、基本数量关系
公式:路程=速度×时间(S=V×T)
三、经典例题
【例1】甲乙两人相距若干米,且已知甲的速度为60m/s,乙的速度为
50m/s,若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经过3分钟可相遇;若两人同时同向而行,且甲在乙后。

求甲多长时间可以追上乙?
A.27
B.33
C.36
D.35
以上就是行程问题中比较常见的两种模型,也是我们在学习行程问题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基础模型。

目前所讲授的题目整体来看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于一些相遇模型和追及模型的变式,还是需要各位考生通过多做一些题目以帮助更好的掌握。

并且在掌握好这两个基本模型之后,大家也可以进一步的去多了解行程问题的其他一些模型,例如多次相遇问题、牛吃草模型、流水行船模型等。

2020国考行测数量关系重要技巧:比例转换

2020国考行测数量关系重要技巧:比例转换

2020国考行测数量关系重要技巧:比例转换国考行测中的数量关系是让很多考生都比较头大的题型,主要是因为它占的分数不高但是做起来就很麻烦,因此很多考生选择放弃,但是国考竞争如此激烈,就算只有1分我们也不能轻易说放弃,因此今天云南中公教育的专家为大家分享数量关系中一个重要的技巧:比例转换。

在数量关系中,有一种方法非常好用,学会之后不少题目口算就可以做出来,这种方法叫“比例转换”。

其实这种方法,大家并不陌生,常见的比例转换分为“正比”和“反比”。

“正比”是说两个量相除为定值,则这两个量成正比。

比如在行程问题中,涉及的基本公式为“路程=速度×时间”。

当时间一定时,即路程除以速度为定值,速度越快,跑的路程就越远,所以路程与速度成正比。

“反比”是说两个量相乘为定值,则这两个量成反比。

比如还是行程问题,当路程一定时,即速度乘时间为定值,速度越快,用时越短,所以时间与速度成反比。

知道这两个结论后,就可以解决不少数量关系题目。

我们来简单地看两道题:例1:某种水果早市每公斤10元,晚市每公斤6元。

如果甲在早、晚市共买24公斤的水果,且两次花的钱相等,那么甲在早市买了( )公斤水果。

A.7B.9C.12D.15【答案】B。

中公解析:本题涉及到的等量关系为“总价=单价×数量”。

“两次花的钱相等”说明总价相等,即“单价”与“数量”相乘为定值,所以这两个量成反比。

由“早市每公斤10元,晚市每公斤6元”可得早晚市单价之比为5:3,所以数量之比为3:5。

题中已知“早、晚市共买24公斤”,对应的份数为3+5=8,所以1份对应3公斤。

早市有3份,对应9公斤。

选B选项。

多加练习,一定会熟练掌握这种方法。

祝大家顺利上岸!。

2020国考行测数量关系别放弃,蒙猜技巧来助力

2020国考行测数量关系别放弃,蒙猜技巧来助力

2020国考行测数量关系别放弃,蒙猜技巧来助力很多考生认为数量关系是公考中最难的部分,甚至在考场上全盘放弃。

你要知道,数量关系的分值大,如果全盘放弃,那么对于考试分数会有很大的影响。

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来了解数量关系在考场上如何高正确率蒙猜,如何高效率秒杀。

一、蒙猜技巧--过程量存在于选项之中考官出题时会把计算中的过程量放在选项中间来迷惑我们,从而达到区分考生的目的。

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利用这种思路和心理,找到正确答案。

二、例题精讲例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两车按原定速度行驶,5小时相遇;如果甲车比计划每小时多行1千米,乙车比计划每小时少行5千米,则7小时相遇。

问A、B两地的距离为多少千米?A.70B.80C.90D.120答案:A。

【中公解析】数量关系考试中大部分题目都具有良好的整除性,基本都是整数,很少出现复杂的小数。

本题中,由于路程=速度×时间,第一种方案是5小时相遇,可知路程能被5整除;第二种方案是7小时相遇,可知路程能被7整除,所以,路程能同时被5和7整除,即能被35整除。

很明显可以发现,只有A能被35整除。

选择A。

例2.甲车上午8点从A地出发匀速开往B地,出发30分钟后乙车从A地出发以甲车2倍的速度前往B地,并在距离B地10千米时追上甲车。

如果乙车9点10分到达B地,问甲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A.60B.45C.36D.30答案:D。

【中公解析】由“乙车从A地出发以甲车2倍的速度前往B地”可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

选项中只有A和D有2倍关系,所以A是乙的速度,D是甲的速度。

选择D。

例3.小王、小李和小周一共收藏了121本图画书,小王给小李和小周每人6本后,小王图画书的本数是小周的3倍,小李的2倍,则小周原有图画书的本数是:A.14B.15C.16D.22答案:C。

【中公解析】有“小王给小李和小周每人6本”可知,小周原来比现在少6本。

选项中只有C和D相差6本,所以,C是原来小周的书本数,D是现在小周的书本数。

2020年事业单位行测技巧:数量关系

2020年事业单位行测技巧:数量关系

2020 年纪业单位行测技巧:数目关系常用解题方法2018 年纪业单位行测技巧:数目关系常用解题方法数目关系这个模块覆盖面特别宽泛,知识点的考察方式也比许多,灵巧性较强,好多考生在复习时会发现,我明显已经掌握了知识点或许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为何自己做题仍是不会,就是由于这个模块的特色,一个知识点能够频频变花式的来出题。

那怎样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这一模块的技术呢?下边我们就一同来看一下数目关系里面,比较简单掌握的几种方法,希望能在考试中帮助各位考生。

一、代入清除法为何要把这个方法放第一个呢,原由是事业单位职测都是客观题,是有选项的,有些时候我们能够从选项中得出一些实用信息,联合知识和简单的计算,就能够选择答案了,节俭了好多的时间。

这类方法就是从选项出发,把选项带回题干,不知足的清除,完整切合题意的就是正确答案,这个方法能够说减少了很大的计算量,填补了计算时间长和计算简单粗心犯错的同学的短板,但其实不是所有题都能够用这个方法,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方法什么时候用。

选项信息比较充足,比如选项中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字,这类题型我们在代入时已知量更多,更能简单挑选出正确答案。

比如:装某种产品的盒子有大、小两种,大盒每盒能装11 个,小盒每盒能装 8 个,要把 89 个产品装入盒内,要求每个盒子都恰巧装满,需要大、小盒子各多少个?A.3、7B.4、6C.5、 4D.6、3解:这个题自己属于解不定方程,可是假如学员忘掉认识不定方程的方法,这样的题依旧是能够做出来的,把选项带入题意,看可否恰巧所有球是 89 个,就能够选择答案了,只有 A 选项知足题意,这样的题常常能够口算。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特定的题型,比如:年纪问题、多位数问题、礼拜日期问题、余数问题、复杂计算类的题型,学员能够在以后做题中去领会。

二、整除整除是数目关系里面比较常有的一种挑选选项的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可是在考试紧张的状态下好多考生想不起来。

整除的方法有多适用,我们经过这几个题来看一下。

2020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日期问题的题型详解

2020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日期问题的题型详解

2020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日期问题的题型详解一、日期常识1. 年:闰年366天,平年365天。

2. 月: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小月:4月,6月,9月,11月。

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3. 星期:日期问题本质上是余数问题,日期问题中,星期几就是除7余几。

①平年是52周余1天,闰年是52周余2天。

②大月是4周余3天,小月是4周余2天。

二、常见考点1. 根据年月日求星期数例1:2011年6月20日是星期一,求2011年6月30日是星期几?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答案】D。

解析:日期之差为10,除以7余数为3,即星期数加3,所以,2011年6月30日是星期四。

例2:2011年6月24日是星期五,求2011年10月27日是星期几?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答案】D。

解析:2011年6月、7月、8月、9月分别有30天、31天、31天、30天。

根据大月是4周余3天,小月是4周余2天可知,星期数要往后数2+3+3+2=10天,即加10-7=3天,到2011年10月24日,再往后加3天,到2011年10月27日。

所以,一共往后加6天,故2011年10月27日是星期四。

例3: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则十周年纪念日即2018年8月8日是星期几?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答案】C。

解析:在这十年之中,一共有2个闰年,8个平年。

根据平年是52周余1天,闰年是52周余2天可知,星期数要往后数2×2+8=12天,即往后数12-7=5天,故2018年8月8日是星期三。

2. 已知星期数,求某天是星期几例1:某月有四个星期四和五个星期五,请问该月16号是星期几?A.星期四B.星期五C.星期六D.星期日【答案】C。

解析:星期四和星期五是连着的,该月有4个星期四,5个星期五,说明有一个连着的星期四、星期五中,星期五属于这个月,而星期四不属于这个月,而只有当该月1号是星期五时才满足这个条件。

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突击数量关系

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突击数量关系

随着各地市事业单位招聘公告的陆续发布,事业单位考试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各位有意报名参加事业单位的考生纷纷摩拳擦掌。

所以今天,让我们跟着中公教育专家,一起学习了解事业单位的基本考情。

参照国家人社部大纲,事业单位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实行分类考试,即: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教师招聘类(D类)、医疗卫生类(E类)。

其中医疗卫生类(E类)的《综合应用能力》科目考试类别又细分为中医临床岗位、西医临床岗位、药剂岗位、护理岗位、医学技术岗位、公共卫生管理岗位六个小类。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单独招考的教师招聘类今年也参与事业单位统考,有欲报教师岗位的学员一定要及时关注了。

事业单位笔试分值满分均为150分,两个科目在一个上午连续进行考试,中间不间断,总时长为三个半小时。

题本为合订本,题本考试开始前发放,各科答题卡分别发放。

了解完事业单位基本考情,接下来要重点说一说咱们职测当中的数量关系。

在事业单位各类考试当中数量关系是必考版块,题量一般5-10题,考点主要集中分布在计算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和利润问题,排列组合问题等,分值一般每题1.5分。

想冲刺行测高分,数量关系必须抓一抓。

当然诚如大部分考生所想,数量关系灵活多变,考法新颖找不到突破口或者耗时太长,想在数量上拿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中公教育研究历年试题发现,数量关系考试题型都有其特点,只要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每种题型特征和对应的解题方法,再通过一定题目练习巩固加强,那么大家就能有法可依,有分可拿,突破数量关系不是梦。

下面中公教育研究专家针对事业单位中常考的整除法巧解计算问题为例,给大家做个梳理,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整除法的含义通过分析题目中包含的整除关系,快去排除错误选项,代入确定答案的方法就称为整除法。

二、整除法的应用环境:1.文字体现整除:包含每、倍、平均等字眼2.数据体现整除:出现比例、分数、百分数等数据下面我们来看几道例题:例1.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要求每辆汽车坐的人数相同。

《行测》数量关系八句口诀-多多整理

《行测》数量关系八句口诀-多多整理

《行测》数量关系八句口诀一、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题的八句口诀一个目标:保3争4两种思维:单数字发散,多数字联系三步流程:看特征,做差,递推四种方式:分数线,约分与通分,反约分,根号五大题型:多级,多重,分数,幂次,递推六种趋势:差,商,和,方,积,倍七种数列:常数,等差,等比,质数,周期,对称,简单递推八大特征:倍数关系,长数列,两个括号,少数分数,幂次数,带分数与小数,多位数,-n、0型二、详解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题的八句口诀1、一个目标数字推理的目标:保3争4。

也就是说,针对5道数字推理题,保证做对3个,争取做对4道,放弃1道。

如果某些地方公务员考试的数字推理题是10道,则可相应把目标调整为保8争6。

有目的的放弃,将时间投入到其他模块相对容易的题目中,可以保证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2、两种思维众所周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核心问题就是速度。

在保证四则运算速度(尤其是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如果具备快速的两种思维能力(单数字发散和多数字联系),那么面对那些幂次数列和递推数列时,就很容易迅速的找到突破口,轻松解题。

例1:126因子发散:其因子有2、3、6、7、9,相邻数发散:126周围的特殊数(平方数、立方数)有125=53、128=27、121=112例2:1,4,9共性联系:都是正整数、一位数、平方数递推联系:1×5+4=9、45×+1=9、(1-4)×(-3)=9、…3、三步流程解数字推理题时,面对一陌生的数列,一般是先确定数列类型,也就是找出这个数列中数字的规律,再根据规律计算出未知项。

而最难的也就是第一步:确定数列类型。

一旦数列类型确定,后续的计算过程基本没有难度。

数字推理解题流程图如下: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个流程图以后,可以解决90%的数字推理题,完成我们的目标“保3争4”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解题的流程图,将以上三步详细分解如下:4、四种方式分数数列的特征基本上非常明显:数列中大部分都是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事业单位行测技巧:数量关系
常用解题方

2018年事业单位行测技巧:数量关系常用解题方法
数量关系这个模块覆盖面特别广泛,知识点的考查方式也比较多,灵活性较强,很多考生在复习时会发现,我明明已经掌握了知识点或者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为什么自己做题还是不会,就是因为这个模块的特点,一个知识点可以反复变花样的来出题。

那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提升这一模块的技能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数量关系里面,比较容易掌握的几种方法,希望能在考试中帮助各位考生。

一、代入排除法
为何要把这个方法放第一个呢,原因是事业单位职测都是客观题,是有选项的,有些时候我们能够从选项中得出一些有用信息,结合常识和简单的计算,就可以选择答案了,节省了很多的时间。

这种方法就是从选项出发,把选项带回题干,不满足的排除,完全符合题意的就是准确答案,这个方法可以说减少了很大的计算量,弥补了计算时间长和计算容易马虎出错的同学的短板,但并不是所有题都可以用这个方法,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方法什么时候用。

选项信息比较充分,例如选项中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字,这种题型我们在代入时已知量更多,更能容易筛选出正确答案。

例如:装某种产品的盒子有大、小两种,大盒每盒能装11个,小盒每盒能装8个,要把89个产品装入盒内,要求每个盒子都恰好装满,需要大、小盒子各多少个?
A.3、7
B.4、6
C.5、4
D.6、3
解:这个题本身属于解不定方程,但是如果学员忘记了解不定方程的方法,这样的题依然是可以做出来的,把选项带入题意,看能否刚好所有球是89个,就可以选择答案了,只有A选项满足题意,这样的题往往可以口算。

除此
之外,还有一些特定的题型,例如:年龄问题、多位数问题、星期日期问题、余数问题、复杂计算类的题型,学员可以在之后做题中去体会。

二、整除
整除是数量关系里面比较常见的一种筛选选项的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在考试紧张的状态下很多考生想不起来。

整除的方法有多实用,我们通过这几个题来看一下。

例1.单位安排职工到会议室听报告。

如果每3人坐一条长椅,那么剩下48人没有坐;如果每5人坐一条长椅,则刚好空出两条长椅。

听报告的职工有多少人?()
A.128
B.135
C.146
D.152
解:根据题意可知总人数能被5整除,只有B选项能被5整除,正确答案为B选项。

例2.某粮库里有三堆袋装大米。

已知第一堆有303袋大米,第二堆有全部大米袋数的五分之一,第三堆有全部大米袋数的七分之若干。

问粮库里共有多少袋大米?()
A.2585
B.3535
C.3825
D.4115
解:题干中出现分数,考虑用整除,由“第二堆有全部大米袋数的五分之一”可知总袋数能被5整除,由“第三堆有全部大米袋数的七分之若干”可知总袋数能被7整除,综上总袋数能被35整除,只有B选项3535满足,正确答案为B选项。

三、特值法
特值法是将题目中某些不影响结果的量用特殊值来代替,从而方便计算,达到简化计算量和快速准确计算结果的目的。

纵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不难发现特值法在快速解题方面发挥着不可轻视的作用,接下来我们首先介绍一下特值的设定方法。

设特值的方法:
1、当题干中出现百分数时,可以设相关量为1、10、100等;
2、当题干中已知了若干个相同属性的量时,可以设总量为其最小公倍数;
3、当题干中出现比例关系或者有隐含的比例关系时,可以用比例值代替实际值。

例3.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50%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掉70%的商品,为尽早销售掉剩下的商品,商店决定按定价打折出售,这样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所期望利润的82%,问打了多少折扣?A.4折B.6折C.7折D.8折
解:设这批商品单个成本为100,销量100,折扣为X,实际利润
=50×70+30×(150X-100),期望利润=50×100,根据题意可列方程:50×70+30×(150X-100)=82%×50×100,解得X=80%,则打了8折,答案选D。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这三种方法,当然除了这三种,还有很多,比如比例法、方程法、盈亏法等等,希望各位考生都把这些方法学以致用,在考试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祝愿各位考生在今年事业单位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