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数量关系秒杀口诀
公务员行测解题技巧:教你3招秒杀数量关系题

行测考试中,最费时费力的题目当属数量关系,小伙伴们普遍反映虽然这类题题干不长,但是想要得出正确答案,需要消耗不少时间。
“那么,既省时又能快速解题的办法有吗”第一个秒杀技巧——和值法应用环境:如果题目中出现,“共”、“总共”等字眼的话,这个技巧就派上了用场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例子说明:【解析】正确答案为D。
这道题如果按照常规的解法,非常浪费时间,而在考场上,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去挥霍,所以这里就要用到和值法了。
已知甲乙两种食品共100千克,而选项中,只有A+D=25+75=100千克,所以可以直接排除BC选项了。
那么到底选A还是D呢,再根据题意“甲降价20%,乙提价20%”,不管降价还是提价都是20%,最后总值却比原来减少140元,就可以看出甲食品比乙食品多,所占整体比例更大,所以答案直接可以选出答案D了。
总结:通过和值法这个小技巧,遇到同类型的题目,10秒就能帮我们快速锁定答案,是不是很赞!第二个秒杀技巧——整除法应用环境:①只要题目中出现,“整除”、“平均”、“每”等字眼的话,就可以用的哦!②题目中出现数据:倍数、分数、百分数、比例数时也是可以用整除的。
具体怎么用呢,举2个例子说明。
先来看第一个例子:【解析】正确答案为B。
题目中出现了“每”,所以可以考虑整除。
由“每排4人、5人或6人,最后一排都只有2人”可知,学生总数减去2后,还能被4、5、6同时整除。
结合四个选项,只有B选项满足条件。
所以选择B。
总结:这个是应用环境①的具体题型展示,通过题意,直接找到结果和条件之间存在的整除关系,快速求解。
再来看第2个例子:【解析】正确答案为A。
看完这道题,先别火急火燎忙着计算,先看一下题意,从“今年男员工比去年减少6%”,可知:今年的男员工的人数=0.94倍去年男员工的人数,列个公式:,化简,今年:去年=47:50,说明今年的男员工人员要能被47整除。
最后再看选项,只有A选项能被47整除,所以选择A。
行测数量关系蒙题口诀

行测数量关系蒙题口诀在说到行测的数量关系时,大家总是觉得复杂得像是过山车,心里七上八下。
不过啊,其实这些东西也没那么难,只要找到点窍门,就能轻松应对。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蒙题的小口诀,保准让你轻松上阵,迎战各种难题。
大家应该知道,数量关系最怕的就是生疏,特别是那些数学概念,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绕晕。
就像我小时候做作业,总是把题目看错,哎呀,那感觉真是无奈啊。
所以,先来一个简单的口诀:“相同量同加,异量同减。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们要加的是同一种东西,比如苹果和苹果,那就没问题了,直接加就行;可是要是碰到不同的,比如苹果和橘子,那就得小心翼翼了,可能要进行一些减法运算。
明白这个道理,做题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了。
再说说比率关系,大家知道的,比例问题经常出现在题目中。
有些朋友看到这个就觉得头痛,脑海中瞬间一片空白。
咱们可以用“比就比,按比例”这个口诀来帮自己理清思路。
比率是个很简单的概念,只要搞清楚A和B的关系,知道了其中一个的量,另一个的量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想象一下,你和朋友分享一块蛋糕,切的时候只要你们两个一口一个,最终的份额就会很自然地出来了,简单吧!然后,大家都知道“和”字在数量关系中很重要。
特别是求和的时候,容易搞混。
这时咱们就来一个“求和同看,求差分开”的小窍门。
求和的时候,最好把所有相关的量都放在一起,像个大家庭一样,相亲相爱,和气生财;可如果求差,特别是有异量的时候,就要分开来看,像在进行一场辩论,谁的理由更充分,谁就赢了。
记住这些,小心谨慎,自然能够从容应对。
我们再来聊聊速度的问题,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就像赛跑一样,谁快谁慢,一目了然。
这里可以用“快慢结合,时间分清”来帮助大家。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马路上看到两辆车,一辆飞快,一辆慢悠悠,别忘了时间的因素哦。
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一场比赛,谁的时间短,谁就能到达终点,明白了吗?对了,大家常常遇到的就是容积问题。
说到这个,许多人就像碰到“无底洞”一样,怎么也搞不清楚。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含公式)——最新版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含公式)第一节代入排除法1.使用范围看题型。
典型题型有多位数(提到具体位数(3、4位数)或出现位数的变化(个位与十位数发生变化))、不定方程(未知数比方程多)、年龄、余数看选项。
选项为一组数(2个数,问法为:分别/各)、可转化为一组数(比例可看成一组数)剩两项。
通过其他条件排除2项时,代入一项获取答案。
2.使用方法优先排除:通过尾数、奇偶、倍数等特性来排除。
直接代入:最值、好算。
(出现最值的先代入最大值、最小值计算;未出现最值时,先代入最好算的)PS:多位数问题优先考虑代入排除法;多次操作的、倒来倒去的优先考虑代入排除。
第二节倍数特性法(从问题入手)题型:出现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且所求与比例有关优先考虑倍数特征1.基础知识法(整除法)——考核较少若A=B*C,则A能被B整除,又能被C整除(考试时B、C假设当成整数)题型:①平均分配物品、平均数;②存在三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常见判定方法:①常见数:口诀法(3、9看各位数字之和,2、5看末位数,4、25看末两位数)②因式分解法:把一个数分成几个互质的数相乘的形式(互质是指除1以外没有其他的公约数,如12=3*4)③拆分法(常用于7、11、13):例如验证395/405/409/416中哪个数能被13整除,先确定数字390,再计算+5/+15/+19/+26对比2.余数法(结合代入排除)题型:平均分实物,最后有剩余/缺少解题核心:多退少补(总量+、总量-)Eg :解析:总量-6=9*部门数,总量+10=11*部门数;有1个部门只能分1包代表着缺10包,代入选项可得知:正确选项为B3.比例型若A/B=m/n (m,n 互质),则的倍数是n m B A ±±的倍数n 是B 的倍数,m 是ANM N A M N A N A N A ++占所有数总和的,则占其他数的占所有数总和的,则占其他数的补充:111 重要提示:若1个总量包含2个比例,单看问题比例无法解决时,用两个比例计算总量第三节 方程法思维: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1.普通方程主要在于设未知数: 避免出现分数,设小不设大出现比例避免出现分数,设比例出现高频多个主体,并于列式,设中间量未出现前面三种情况,求谁设谁2.不定方程主要在于怎么解方程(本质在于代入排除):①奇偶性26/2543a.b ,=+=+y x m by ax 如:先考虑奇偶性恰好为一奇一偶时,优当 ②倍数的倍数是,可知如:性奇一偶时,优先倍数特考虑倍数特性恰好为一,有公因子(公因素)时与或当36037m b a ,x y x m by ax =+=+③尾数 271203750b a ,=+=+y x m by ax 如:时,考虑尾数或尾数是或当 ④无以上三种特征时,直接代入选项3.不定方程组①3个未知数、2个方程,且未知数一定为整数(人数、具体事物的个数、本、页、张)方法:先消元(消解系数小的未知数,方便计算)转化为不定方程,再按不定方程求解。
国考省考《行测》数量关系公式技巧

数量关系一.解题方法1.代入排除法①多位数;②年龄;③不定方程;④“剩”、“余”、“多”出现;⑤比例2.数字特性奇偶运算法则:同奇异偶;①知和求差/知差求和;②有条件的不定方程。
整除判定法则:①能被2(或者5)整除,当且仅当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者5)整除; ②能被4(或者25)整除,当且仅当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者25)整除;③能被8(或者125)整除,当且仅当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者125)整除;④能被3整除,当且仅当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⑤能被9整除,当且仅当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⑥一个数是11的倍数,当且仅当其奇数位与偶数位之和的差是11的倍数;当题目中出现百分数(浓度、利润率除外)、分数、小数的时候,将其化为最简分数:⑦如果a=m nb ,则a 是m 的倍数,b 是n 的倍数。
3.方程法基本方法原则:①设未知数:a.求的量;b.中间变量。
②找等量关系列方程;③解方程:加减消元法;代入消元法 。
不定方程:无条件,代入排除法;有条件,①奇偶;②尾数;③共同因子。
4.十字交叉法 适用于:溶液问题;A 部门,平均分a ,B 部门,平均分b 。
将质量为A 、浓度为a 的溶液,与质量为B 、浓度为b (a>b )的同种溶液混合,得到浓度为r 的溶液,根据混合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得二.公式类型1.计算问题①尾数法;②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③提取公因子、整体代换最小公倍数:下次同时、下次相遇、再次回到;同期(循环):①先找循环节;②所求循环节,看余数 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
(最小公倍数)平方差公式:a ²-b ²=(a +b)(a -b); 立方差公式:a ³±b ³=(a ±b)(a ²∓ab +b ²); 完全平方公式:(a ±b)²=a ²±2ab +b ²;完全立方公式:(a ±b)³=a ³±3a ²b +3ab ²±b ³; 其他:a m ·a n =a m +n ;(a m )n =a mn ;(ab )m =a m b m 分母有理化:=;b m*(m+a) =b a (1m -1m+a );d n(n+d) =1n -1n+d ,当d =1时,1n(n+1) =1n -1n+1等差数列:a n =a 1+(n-1)d ,=na 1+n(n-1)d 2。
行测公式口诀大全

行测公式口诀大全一、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1. 等差数列。
- 通项公式:a_n=a_1+(n - 1)d(a_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口诀:数列等差有规律,首项公差要牢记。
n项数值轻松觅,通项公式来帮你。
2. 等比数列。
- 通项公式:a_n=a_1q^n-1(a_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 口诀:等比数列看公比,首项乘上它幂次。
n项数值由此知,通项公式莫忽视。
(二)数学运算。
1. 工程问题。
- 基本公式: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口诀:工程问题三要素,总量效率和时间。
已知两者求其一,公式变形来计算。
2. 行程问题。
- 基本公式:路程 = 速度×时间。
- 相遇问题公式:s=(v_1+v_2)t(s为路程,v_1、v_2为两者速度,t为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公式:s=(v_1-v_2)t(s为路程,v_1为快者速度,v_2为慢者速度,t 为追及时间)- 口诀:行程问题路速时,相遇追及有公式。
相向速度来求和,同向速度做差之。
3. 利润问题。
- 基本公式:利润 = 售价 -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价 = 成本×(1 + 利润率)- 口诀:利润问题要记清,售价成本和利润。
利润率也很重要,公式之间会变形。
二、资料分析。
(一)增长相关。
1. 增长量。
- 公式:增长量=现期量 - 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1 + 增长率)- 口诀:增长量,有两种,现减基期最普通。
还有基期乘率除一加率,计算准确就成功。
2. 增长率。
- 公式:增长率=(现期量 - 基期量)/(基期量)×100%=(增长量)/(基期量)×100%- 口诀:增长率,分式求,现减基期除以基。
增长量与基期比,概念理解不费力。
(二)比重相关。
1. 比重。
- 公式: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口诀:比重部分比整体,公式简单要牢记。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秒杀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秒杀技巧解题思路◆题干特征:题干中有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等特征;◆题型属性:题型为多位数问题、余数问题、多元方程、多次方程等题型;◆方法核心:选项必须是可用的,直接使用或间接使用;◆技巧提升:代入选项时往往使用数字特性,结合居中代入、最值代入、最简代入等技巧快速解题。
考点1:多位数问题◎特征:题干中出现“多位数”特征,如出现“三位数”、“末两位”、“自然数”等字眼时,往往认为是多位数问题,直接使用代入法。
【例题1】(2014广东)一名顾客购买两件均低于100元的商品,售货员在收款时错将其中一件商品标价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弄反了,该顾客因此少付了27元。
被弄错价格的这件商品的标价不可能是()元。
A.42B.63C.85D.96【解析】直接代入选项,代入A选项,原价42,看错后为24,少付的金额为42-24=18(元),不符合题意,答案选择A。
【例题2】(2014河北政法)在一个两位数前面写上3,所组成的三位数比原两位数的7倍多24,则这个两位数是()。
A.28B.36C.46D.58【解析】解法一:直接代入选项,发现只有C选项满足要求。
解法二:设这个两位数为x,写上3之后的三位数为300+x,进而得到:7x+24=300+x,解得x=46。
答案选择C。
思维小结多位数问题的解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利用代入法解题;二是利用多位数表示的方法,如三位数。
数量关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思考选项是否可用,若不可用则再考虑其他解法。
考点2:余数问题◎特征:题干中出现“除以”、“除”、“余数”、“商”、“平均分成”等字眼。
【例题3】(2014天津)在一堆桃子旁边住着5只猴子。
深夜,第一只猴子起来偷吃了一个,剩下的正好平均分成5份,它藏起自己的一份,然后去睡觉。
过了一会儿,第二只猴子起来也偷吃了一个,剩下的也正好平均分成5份,它也藏起自己的一份,然后去睡觉,第三、四、五只猴子也都依次这样做。
问那堆桃子最少有多少个?()A.4520B.3842C.3121D.2101【解析】根据第一个条件,吃掉1个剩下的平均分成5份,我们可知答案应该减1可以被5整除,排除A、B两个选项。
行测数量关系秒杀口诀

行测数量关系秒杀口诀20天行测81分申论75分(经验)(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
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
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
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
“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
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
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
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
数量关系蒙题口诀

数量关系蒙题口诀
以下是一些数量关系蒙题口诀:
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选项是区间,尽量选中间的两个区间。
极值问题,最小往往选第二小,问最大,往往选第二大。
也可以优先代入进行验证。
如果题目选项中的某两项满足题目中的某个等量关系,那么这两个相关联的选项,极有可能一个是干扰项,一个是正确答案。
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的选项,先代入验证,此多为正确选项。
充分运用选项,倍数等关系,能秒杀就秒杀。
不能每道题都计算,要学会适当放弃。
敢于设“1”或设具体数值,代入公式求解。
年龄问题能代入先代入,或者利用年龄差不变,实在不能解再列方程。
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有几何图形的话,可以用直尺量出几何图形的长、宽、高等辅助计算。
ABCD均匀分布,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没做的题都选未选过的选项。
这些口诀并不能保证蒙题的准确性,建议在做题时还是依据题目的信
息和自己的知识进行判断和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数量关系秒杀口诀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
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
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
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
“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
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
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
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这样的效果,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
下面是20天行测申论突破80分的详细方案:在讲方案之前,我需要先和你分享4个理念,否则这些方案根本不会帮助到你:第1个理念:你要相信你可以考上。
我在家里举办的每期10个人的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他们第一次来到我家时,我问他们:“你们想考上公务员的请举手。
”10个人都举手了,我又问:“一定要考上公务员,相信自己能考上的,请举手。
”结果都不举手了,他们说:“考上公务员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各位朋友,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你如果认为很难,甚至根本办不到,也许做了也不会有结果时,你还会不会去做?会不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做?所以,我首先要帮你建立信心,只有这样你都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学习和考试。
我以我自己的经验和在家里以及网上指导过的1200多考生的经验,肯定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考上公务员真的不难,你完全可以考上,特别是省考,比国考要竞争小得多。
为什么我同学能考上?因为他到那位命题组老师的家里去了,手把手现场给他了详细的考试方案和建议,我同学相信,他可以考上,所以他用了20多天时间全力以赴地学习,考上了;我为什么能考上?因为我看到我同学能考上,我相信我用他的方法应该也能考上,所以我也是全力以赴,所以也考上了;为什么到我这里学习的那些人比我在网上指导的考生录取率高10%?因为这些到我家里来的人,都相信自己是可以考上的,所以全力以赴按我给他们方案去执行了。
第2个理念:不管你做什么事,一定有人可以帮你达成目标,而不需要你自己去摸索。
公务员考试也是一样,谁最了解公务员考试?谁最能给你最大的帮助?第一类人是参加过命题组的那些人,还有申论阅卷老师,这一点上,我和6位参加过命题组的老师和4位参加过申论阅卷的老师做过详细的交流;第二类人是以高分考上公务员的人,如果你只找到1个这样的人,可能他的方法不适合你,最好是找到8到10个这样的人,找到他们在备考和考试中所使用的共同方法,我自己和23位同事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
2011年4月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我通过家里的小型培训班和网上指导(主要以资料和方案的形式),已经帮助1200多位考生中的700多位成功考上了公务员。
第3个理念: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千万不要放弃,凡事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像爱迪生发明灯泡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就不在这里和你重复了。
马上就要考试了,不要慌,制订好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学习就可以,你有20天时间要考试,就做一个20天的计划,有3天就要考试了,就做个3天的计划;考试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慌,我们是有办法来大大提高不会做的题目的正确率的。
不到最后交卷,就不要放弃。
行测20天突破80分方案:行测短短120分钟时间,135道题,每道题花费的时间不能超过53秒!更何况大部分需要通过大量文字阅读和数字计算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所以行测要取得高分,就要使用技巧。
公考成功的考生都在强调一个道理:做题必须要找对思路,使用技巧!1,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一定要掌握“快速识别考点”的方法,就是考试时,看到一个题,马上就能识别这个题目属于哪个考点,这类的题目应该怎么解。
这样既能提高做题速度,又能达到非常高的正确率。
虽然我在网上无法手把手地教你,但是我花了2980元加入了最新华图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会员,下载到了这个培训班的全套视频课程,我发现华图培训班视频中的顾斐老师可以帮你快速掌握言语理解与表达,视频中的蔡金龙老师可以帮你快速掌握判断推理。
这样,我在赠品里送你这套最新华图公务员考试培训视频,你就可以快速掌握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了。
2,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一定要掌握“快速解题法”,这些看上去需要数学计算的题目,事实上,在出题时已经设计好了,有80%的题目是可以不用计算,或通过简单计算就能直接得出答案的,而不需要你真正去按部就班做算数题。
在我给你的赠品里这套培训班视频中的李委明老师可以帮你快速学会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中的“快速解题技巧”,让你80%的数量计算类的题目,不需要计算或是经过简单估算就能快速得出答案。
3,常识判断:绝大部分考点,教材上都已经有了,只要认真学习教材上内容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别的交待。
4,对于你不会做的题目,或者是没有时间做的题目,我这里有一套非常好的技巧,可以帮你大大提高正确率,如果你4选1,正确率只有25%,而事实上,根据2002年到2011年国考省考200多套真题的统计:行测考试中,5种题型,每1种题型,最少有5种规律可以帮你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或者帮你马上排除1到2个选项,每张试卷中,有60%的题目可以使用这些规律,正确率达到80%以上。
我总结出来的这些规律和技巧,只需要2小时就可以看完一遍,3天时间就可以完全掌握,提高15分以上。
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你使用这些规律和技巧,3天内能帮你提高多少分呢?下面我帮你计算一下:不使用规律技巧的情况:你会的题目分数A分,不会的题目分数B分。
对于不会的题目,你猜对的正确25%,因为是4选1。
假如说你现在行测可以考50分,那么A+B=100;A+B*25%=50;得出A=67分,B=33分,也就是说你能考出50分的成绩,其实你真正会的分数是33分,不会的分数是67分,因为你67分的题目,你猜对的概率是25%,所以最终你能考出50分。
使用规律技巧的情况:可以使用行测技巧的题目占整套试题的60%,正确率是80%你不会做并且不能使用技巧的题目:67*40%*25%=6.7分,你不会做并且可以使用技巧的题目:67*60%*80%=32.16分,那么使用技巧后,你的行测分数就从50分,提高到33+6.7+32.16=71.86分那么可以得出一个公式,你不使用规律技巧能考出的成绩是C,使用技巧后能考出的成绩是X,有60%的题目可以使用技巧,你不会并且可以使用技巧题目的正确率是80%,(60%的应用率和80%的正确率是统计2002年到2011年国考省考200多套真题得出来的):X=(C-100*25%)/(1-25%)+(C-100)*40%*25%/(25%-1)+ (C-100)*60%*80%/(25%-1)得出:X=(0.42C+33)/0.75即:如果你现在的成绩C=50分,则使用技巧后成绩提高到X=72分如果你现在的成绩C=60分,则使用技巧后成绩提高到X=77.6分如果你现在的成绩是C=70分,则使用技巧后的成绩提高到X=83.2分所以,在使用技巧之前,先掌握教材知识点,学习赠品里的华图培训班视频课程,快速打好行测基础,把行测成绩提高到65-70分,再使用技巧,就可以达到75-80分的高分。
(具体的行测规律技巧在后面单独给出)申论2天突破75到80分的方案:申论考试中给出的材料,你都读懂了,申论需要你回答的题目也都读懂了,感觉答的不错,字迹也很工整,分数却总是徘徊40分50分,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不懂申论的答题方法,只有申论阅卷老师才是最了解的申论打分规则的人,他们给出的答题方法和建议,只需要你花1个小时的时间来读完,并花2天时间来细细品味和理解,就可以帮你快速突破70到80分。
或许你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真经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目前市面上很多申论指导书严重误导了考生,导致有的考生不学申论能考50分,第二年认真学申论,只考了35分这样的结果。
使用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的方法答题,拉开竞争对手20分,是比较容易的。
1,申论考试中,第一二道题是得分的关键。
这是因为,客观的点好找,容易达成共识,老师们数着采分点给分,一般差距不大,分数得的也理直气壮;所以考前努力抓好前两道题,练习找准采分点,比使劲练大文章要有用得多。
采分点大多使用材料中给定的关键词,并且要使用正确的答题结构,字迹工整。
(详细讲解在后面单独给出)2,最后的文章题,是分档次打分,就是分一二三档次,档次一是多少分到多少分,档次二是多少分到多少分。
一定要站在政府公务员的立场来写,标题决定了你的文章属于哪个档次。
文章内容如何编织都是有章可循的。
(详细讲解在后面单独给出)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包括理念、方案和技巧资料),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我在家里,也组织了几期小型的面授班,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直接到我家里来以聊天的形式传授考试方案和技巧,因为家里空间有限,每期只招收10个学员,一共30个小时左右,每人收费1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