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工艺

合集下载

VAT

VAT

C还原液温度: 若40-60℃,许多还原染 料的还原速率提高3-4倍左右。 D颗粒大小:<2μm。 3.还原方法:采用隐色体染色法。 ①干缸还原法(小浴比还原法)P105; 适用于还原速率较低,隐色体溶解性 能较好的还原染料,如还原桃红R。
②全浴还原法:P105。适用于还原速率 较高,隐色体溶解性能较差或在高浓 度烧碱和保险粉条件下易产生副反的 还原染料,如还原大红R、还原蓝 RSN。 4.还原过程中的不正常反应:P106 ①过度还原:超过正常情况下(2个羰基) 4个羰基被还原,氧化后不能回复到原 来染料。
26tex*28tex平布 60kg/卷 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条件:染料全浴还 原(55-60℃,8-10min)→卷 染 (62℃+-5℃,9道;第2、5、8道末补 充保险粉) →过缸冷水洗4道 →氧化 (40℃,5道) →冷水洗2道 →皂洗 (95℃,6道)→热水洗 (80℃以上, 4道) →冷水洗2道→上卷。
隐色体结构中的羟基环烷硫酸脂后,使 其共厄效应和生成氢键的能力减弱。 可溶性染料对棉纤维的直接性大小主要 取决于分子结构的同平面性。共轭双 键的多少以及取代基的性质,硫酸脂 基的数目以及在整个分子中所占的比 例。分子量大,同平面性好,共轭系 统长的染料直接性高。硫酸脂基的数 目越多,整个分子中所占的比例越大, 则染料的直接性越低。
③对于隐色体较稳定的还原染料,可适 当提高染色温度,增进染料移染。 ④采用悬浮法轧染 或隐色酸染色法是改 善白芯效果最有效的方法。 3. 隐色体的染色方法:P108 甲法:采用此法的染料分子结构较复杂, 对纤维的亲和力较大,染料的聚集倾 向大,扩散速率低,染色时温度在60 摄氏度左右,烧碱的浓度较高,不加 促染剂,可适当加入匀染剂。
但缺乏鲜艳的大红色,价格较贵。 5.使用时必须在碱性条件下,用烧碱、 保险粉还原处理。 Na2S2O4 H+ 〓C〓O → 〓C-O- → 〓C-OH ∣ ← - ∣ 隐色体 OH 隐色酸

永不退色的染料-还原染料

永不退色的染料-还原染料

永不退色的染料-还原染料还原染料又称士林染料,源于英文:Indanthrene(阴丹士林),还原染料因其耐日晒牢度高,又被称为永不褪色的染料。

一、还原染料基础知识1定义: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分子上含有两个或者几个共轭的羰基(>C=O) ,染色时先在碱性条件下被还原为可溶性的、对纤维素纤维具有亲和力的隐色体钠盐上染纤维,然后再氧化为原来不溶性染料固着在织物上。

2染色特点:染色牢度好,日晒牢度>6级;皂洗牢度>4级色泽鲜艳,色谱齐全(缺大红,蓝、绿、紫、棕、橄榄较好)成本比较高(中间体价贵、合成复杂)匀染性差,容易产生白芯某些染料有光脆性(黄、橙、红),靛蓝摩擦牢度较差主要用于棉或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也可用于维纶染色,不可用于蛋白质纤维的染色3还原染料的结构特点①有多个羰基②没有水溶性基团③大都具有很好的平面性二、还原染料染色原理1.染色原理可溶性的隐色体钠盐对纤维有亲和力氧化恢复为原来不溶状态的染料,固着在纤维上。

2.染色步骤染料的还原和溶解染色隐色体的上染染色隐色体的氧化皂煮(一)还原染料的还原和溶解(1)还原方法隐色体电位:碱性条件下,用保险粉把染料还原成隐色体,在一定条件下,用氧化剂(赤血盐)将隐色体氧化,滴定至氧化所消耗氧化剂的量。

①干缸还原:先将染料还原,再加入染浴中。

高浓度烧碱和保险粉下还原。

②全浴还原:染料直接在碱性染浴中还原。

(2)还原速率极其影响因素①染料结构本身(含吸电子基易还原)②温度高,还原速率高③还原剂的浓度越高,速率越高④染料的颗粒大(即比表面的大小)不易还原。

(3)常用的还原剂①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低亚硫酸Na2S2O4②二氧化硫脲a.稳定性好b.还原能力强c.溶解性差些d.易过度还原(用量要少)(4)不正常还原现象①隐色体结晶析出a.还原温度低b.隐色体溶解度低c.不适当加盐d.放置时间过长e.烧碱、保险粉浓度过高②过度还原 (引起染料亲和力下降,染色后难氧化)③脱卤:温度高④酞氨基水解:温度和碱浓度高(二)还原染料隐色体的上染还原染料隐色体浸染时,初染速率很高,但只是吸附在纤维表面呈环染状态,随后缓缓向内部扩散,呈现缓慢上染特性,移染性很差。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工艺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工艺

◦ 碳酸钠
400~500g
◦ 浴量
150~200L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
所谓悬浮体轧染法就是,由还原染料的超细粉配成 的悬浮体溶液,直接浸轧在织物上,然后经过还原 液,在还原汽蒸条件下使染料被还原成隐色体,被 纤维吸附、上染的染色方法。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
优点
◦ 可以克服隐色体染色的初染率高和移染性能低的缺点,不 会有“白芯”现象。由于悬浮体对纤维无亲和力,均匀分布 在纤维与纱线的表面,还原后隐色体可向内扩散,具有较 好的匀染性和透染性,改善“白芯”现象。
(三)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工艺的生产实例
3、染色处方 轧染液
◦ 还原棕BR ◦ 扩散剂N
还原液
◦ 烧碱 ◦ 保险粉(85%)
25.6g/L 1.5g/L
20g/L 34g/L
(三)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工艺的生产实例
3、染色处方 氧化液
◦ 双氧水(30%)
皂洗液
◦ 肥皂 ◦ 纯碱
1g/L
5g/L 3g/L
悬浮体参考处方:
浅色 中色 染料(g/L) 10以下 11~25 分散剂(g/L) 0.5~1 1~1.5 分散剂:分散剂NNO、平平加O等 渗透剂:渗透剂T、渗透剂JFC等 抗泳移剂:减少烘干过程中的泳移
深色 25以上
1.5
工艺条件
浸轧槽内温度:<40℃ 浸轧方式:一浸一轧 轧余率:60%~70%以下 轧槽容积:30~40L
3、浸轧还原液
还原液中烧碱和保险粉浓度参考处方(干还原补充槽)
浅色 中色
深色
保险粉(g/L) 15~20 20~25 25以上
烧碱(g/L) 15~20 20~25 25以上
干还原时还原槽浓度为上述的70%~80%

各种染料介绍

各种染料介绍

酸性染料能在酸性(或中性)介质中进行染色的染料。

一种阴离子染料。

一般在酸性溶液中染色。

分子中含有磺酸-so 3h、羧酸-cooh 等水溶性基团。

按染色时酸性的强弱分强酸性染料、弱酸性染料、中性染料等。

强酸性染料多用于羊毛染色;弱酸性染料多用于真丝绸及锦纶,为真丝织物印染的主要染料。

这类染料电离后染料离子带负电,如伊红、刚果红、藻红、苯胺黑、苦味酸和酸性复红等,可与碱性物质结合成盐。

当培养基因糖类分解产酸使pH值下降时,细菌所带的正电荷增加,这时选择酸性染料,易被染色。

士林染料又称还原染料,一般用于棉织物的染色,不溶于水,通过在碱性条件下,用还原剂将染料还原后溶解于水而与织物反应,染色后用氧化剂氧化后显示正常颜色,日晒牢度极佳。

被称为永不褪色的染料。

还原染料经还原染料隐色体而后成染色的不溶性染料。

先在碱液中经还原作用变成可溶性的隐色体钠盐而为纤维素纤维吸着,再经过氧化,恢复成原来的不溶性染料,一般耐洗、耐晒坚牢度较高。

例如士林蓝等。

主要用棉、涤棉混纺织物印染,维纶亦可上色,在丝绸行业中,用于人丝、人丝·人棉交织,真丝绸拔染印花。

还原染料不溶于水,染色时要在碱性的强还原液中还原溶解成为隐色体钠盐才能上染纤维,经氧化后,回复成不溶性的染料色淀而固着在纤维上。

还原染料是染料中各项性能都比较优良的染料。

按其主要化学结构可分为靛类和蒽醌两大类。

它的色谱较全,色泽鲜艳,皂洗、日晒牢度都比较高,但因价格较贵,某些黄、橙等色有光敏脆损现象,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还原染料染色过程还原染料染色时,可采用浸染,卷染或轧染。

一般纱线及针织物大都用浸染,机织物大都用卷染和轧染,一般都包括下述四个基本过程。

1.染料还原染料的还原过程,也就是还原染料隐色体的生成过程,一般都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的。

在还原染料的分子结构中都至少含有两个羰基(=C=O),它们在强的还原剂连二亚硫酸纳(俗称保险粉)的作用下,羰基被还原成羟基(-OH)。

还原染料色拔扎染工艺研究

还原染料色拔扎染工艺研究

还原染料色拔扎染工艺研究宋淑娟【摘要】文章研究了还原染料染色方法和染色工艺对色拔扎染图案色彩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了适合还原染料色拔扎染的最佳工艺条件:保险粉(85%)浓度8.5g/L~13.5 g/L,氢氧化钠(100%)浓度6.5 g/L~13.5 g/L,温度50℃~60℃,时间10 min~20 min,浴比:保险粉∶氢氧化钠1∶30.并创新了扎染的方法,提高了扎染产品的品质,为扎染工艺的研究提供了参考.%The paper studied the vat dyeing method and dyeing process conditions effected on pattern andcolor.Through the experiments, the optimize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re shown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hydrosulfite(85%) of 6.5 g/L~13.5 g/L, the concentration of NaOH(100%) of 6.5 g/L~13.5 g/L, temperature of 50 ℃~60 ℃, time of 10 min~20 min, bath ratio: sodium hydrosulfite(85%) ∶ NaOH(100%) of 1∶30.It innovated the method, enhanced the quality,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studying the technology of tie-dyeing.【期刊名称】《山东纺织科技》【年(卷),期】2016(057)006【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还原染料;色拔扎染;多色扎染【作者】宋淑娟【作者单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3.5扎染虽然历史悠久,图案花纹独特,但色彩单一,不能适应现代人对色彩的追求。

考题染色基本知识

考题染色基本知识

考题染⾊基本知识第⼀章染⾊基本知识1. 什么叫染⾊?它的⽬的和要求是什么?2. 物体为什么会有颜⾊?物体具有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3. 什么叫染⾊牢度?常见的染⾊牢度有哪些?4. 什么叫浸染?什么叫轧染?各适⽤于何种织物的染⾊?第⼆章染⾊基本理论1. 亲和⼒和直接性有何不同?2. 酸性染料染⽺⽑或聚酰胺纤维有⽆饱和值?⽤什么法其求出它?3. 何谓平衡吸附等温线?它分为哪⼏种类型?有何特点,⽅程式如何?4. 什么叫上染?上染过程分哪⼏个阶段?它和染⾊过程是否相同?5. 什么叫上染百分率?平衡上染百分率?它们在上染速率曲线上各有何特征?6. 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与染⾊效果有什么关系?影响扩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染料的扩散活化能⼤⼩对扩散有什么影响?7. 试从染料的扩散速率、扩散活化能以及平衡吸附等⽅⾯说明温度对上染的影响。

8. 什么扩散边界层?染⾊时染液的流动对其有何影响?9. 染料在⽔溶液中有⼏种存在形式?染⾊时染料是以何种形式上染⾊?10. 浓度、温度及中性电解质对染料在溶液中的聚集有何影响?11. 在⼀般上染过程中,△H0和△S0为何是负值?根据△H0、△S0和T的关系式,讨论染⾊温度T对平衡上染百分率的影响?12. 试说明某些酸性染料上染蛋⽩质纤维时,△S0为正值,即整个染⾊体系混乱度增加的原因。

13. 什么叫稳态扩散、⾮稳态扩散?写出对应的Fick扩散⽅程式及其物理意义。

14. 什么叫⽆限染浴、有限染浴?它们在染⾊过程中各有何特点?15. 什么叫半染时间?在不同的染⾊条件下,其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16. 何谓孔道扩散模型和⾃由体积扩散模型?根据其基本理论简述纤维微结构的差异对染料扩散速率的影响。

17. 什么叫初染率、移染性?染料的标准亲和⼒及染料的扩散性能对其有何影响?18. 为获得满意的染⾊效果,⼀般可通过哪些⼯艺条件来控制染料的上染速率。

19. 什么叫泳移、半匀染时间?第三章直接染料的染⾊1. 直接染料染⾊时加⼊中性电解质的作⽤是什么?说明其作⽤原理。

还原染料、其还原剂及染色工艺

还原染料、其还原剂及染色工艺

1、全浴法(养缸还原法) 全浴法(养缸还原法)
• 特点
– 浴比大 – 烧碱、保险粉浓度相对较低 烧碱、 – 还原条件温和
• 应用
– 适用于还原速率快,隐色体溶解度低或在高浓 适用于还原速率快, 度保险粉和烧碱作用下易水解、过还原、 度保险粉和烧碱作用下易水解、过还原、脱卤 等副反应的染料 – 如:还原大红 、蓝RSN、蓝BC等 还原大红R、 、 等
二、还原染料隐色体的上染
• (一) 隐色体上染的特点 一 • 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纤维素纤维类似于直接染料 阴离子染料)染棉。 (阴离子染料)染棉。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被吸 附在纤维表面,然后向内部扩散。 附在纤维表面,然后向内部扩散。 • “两高一低” 两高一低”
影响还原速率的因素(续上页) 影响还原速率的因素(续上页)
• 染料的结晶性质
– 若染料形成结晶,则还原速率降低,故染色时 若染料形成结晶,则还原速率降低, 以采用超细粉还原染料为佳。 以采用超细粉还原染料为佳。
• 反应物的浓度
– 反应物浓度高,反应比较迅速。 反应物浓度高,反应比较迅速。
• 还原时的温度
•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因而颜色也发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 靛类:隐色体颜色通常比染料本身浅 靛类: – 原因:共轭双键减少,失去了失电子基,吸收波向短 原因:共轭双键减少,失去了失电子基, 波方向移动
一、染料的还原溶解
•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因而颜色也发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第二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一、还原染料的还原溶解 二、还原染料隐色体的上染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的氧化 四、染色后处理

还原染料的染色办法及工艺

还原染料的染色办法及工艺
– 43.5tex/43.5tex纯棉平布,蓝色 – 每卷(轴)58~59kg,长度480m(12匹)
• 2、工艺流程
染色(6~10道)→室温水洗(4道)→氧化 (4道)→皂洗(4~6道)→热水洗(2道) →冷水洗(1道)→上卷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卷染法的工艺实例
3、染色处方
• 染液组成
– 还原蓝RSN(53%) 1560g
• 根据“染料扩散性能测试样卡”(渗圈标 样)评定等级。5级最好,1级最差。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
• 优点
– 可以克服隐色体染色的初染率高和移染性能低 的缺点,不会有“白芯”现象。由于悬浮体对 纤维无亲和力,均匀分布在纤维与纱线的表面, 还原后隐色体可向内扩散,具有较好的匀染性 和透染性,改善“白芯”现象。
– 对染料的适应性较强,不受染料上染率不同的 限制,因此上染率不同的染料可拼染。产量高、 质量好。
10~15min
• 还原黑BB
– 有效氯15g/L的NaClO,室温,10~15min
4、皂煮工艺
• 皂煮条件
– 3~5g/L肥皂和3g/L纯碱,95℃,5~10min
卷染
• 应用较少普遍 • 适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劳动生产效率低 • 近年来改进
– 减小染浴容量 – 自动调向 – 自动调速以降低织物张力 – 加盖密封 – 外套钢筒 – 高温高压染色
卷染
• 卷染大多数可用全浴法 • 特别法I的染料宜用干缸法 • 匀染性好 • 染色过程中应追加保险粉 • 染色在45~60min内完成。 • 浴比为1:3~1:5 • 氢氧化钠和保险粉浓度较高。
卷染
• 氧化剂氧化工艺流程 染色(6~10道)→室温水洗(4道)→氧化 (4道)→皂洗(4~6道)→热水洗(2道)→ 冷水洗(2道)→上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原红FBB
还原紫2R 还原蓝RSN
乙法
甲法 甲法
还原橄榄T
还原红棕5RF 还原棕R
甲法
乙法 乙法
还原蓝2B
甲法
还原灰BG
乙法
3、氧化方法选择
• 氧化速率大的——水洗、透风氧化 • 氧化速率小的——水洗、氧化剂氧化 • 氧化剂氧化的方式和条件
– 为过硼酸钠2~4g/L,30~50℃,10~15min – 双氧水0.6~1g/L,30~50℃,10~15min – 重铬酸钠1~2g/L,醋酸2~4g/L,50~70℃, 10~15min
第三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 法及工艺
一、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工艺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工艺
一、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工艺
• 传统染色方法 • 将染料用氢氧化钠和保险粉预先还原为隐色体染浴,然后 通过浸渍使染料上染纤维,再进行曲氧化、皂煮而成。 • 浸染或卷染,设备投入少
• 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法操作较麻烦,匀染性、透染性差,
• 细度测定方法
– 显微镜测微法:精确度高
– 滤纸渗圈法:生产中应用较多
显微镜测微法
• 将研磨过的染料配成0.5g/L的浓度,滴在
一玻璃片上,然后盖上另一块玻璃片,用
显微镜观察,从标尺可直接读出颗粒直径,
并与标样进行对比。
• 精确度较高
滤纸渗圈法
• 将研磨过的染料配成5g/L的浓度,取 0.2ml滴在滤纸中央,染料随水向四周扩 散成圆形,晾干后观察染料的情况 • 根据“染料扩散性能测试样卡”(渗圈标 样)评定等级。5级最好,1级最差。 • 一般达4~5级:圆圈直径3~5cm,圆内 无水印,圆心无色点、色圈,染料扩散均 匀,外圈有一圈深色。 • 操作简便,效果较好,应用较多
上,然后经过还原液,在还原汽蒸条件下
使染料被还原成隐色体,被纤维吸附、上 染的染色方法。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
• 优点
– 可以克服隐色体染色的初染率高和移染性能低 的缺点,不会有“白芯”现象。由于悬浮体对 纤维无亲和力,均匀分布在纤维与纱线的表面, 还原后隐色体可向内扩散,具有较好的匀染性 和透染性,改善“白芯”现象。 – 对染料的适应性较强,不受染料上染率不同的 限制,因此上染率不同的染料可拼染。产量高、 质量好。
商品染料
粉状
• 商品染料 液状 • 均加有分散剂 • 使用时视具体情况补加或不加 粗粉状:需研磨 细粉状 超细粉状
悬浮体参考处方:
浅色
染料(g/L) 10以下 分散剂(g/L) 0.5~1
中色
11~25 1~1.5
深色
25以上 1.5
• 分散剂:分散剂NNO、平平加O等 • 渗透剂:渗透剂T、渗透剂JFC等 • 抗泳移剂:减少烘干过程中的泳移
工艺条件
• 浸轧槽内温度:<40℃
• 浸轧方式:一浸一轧 • 轧余率:60%~70%以下
• 轧槽容积:30~40L
2、烘干
• 干还原法——用于先丝光后染色
– 对织物吸收还原液易控制,织物上染料在还原液中脱 落量少,染料利用率高 – 先用红外线或热风预烘 – 再用烘筒烘干 – 冷却(防止还原液温度上升,导致保险粉分解损耗) – 进入还原液
– 压力:980Pa(10cmH2O)
– 时间:50s
3、浸轧还原液
还原液中烧碱和保险粉浓度参考处方(干还原补充槽) 浅色 保险粉(g/L) 15~20 中色 20~25 深色 25以上
烧碱(g/L)
15~20
20~25
25以上
• 干还原时还原槽浓度为上述的70%~80% • 湿还原时,补充槽浓度为还原槽浓度的2~4倍 • 烧碱与保险粉用量为1:1
– 烧碱过量,隐色体溶解度大,得色淡
– 烧碱过少,不利于染料还原和隐色体上染,得色浅而萎暗
4、氧化和皂煮
• 氧化
– 一般5g/L – 或过硼酸钠 3~5g/L – 温度 40~50℃ – 织物轧氧化液后透风,以延长氧化时间
• 皂煮
–加盖的平洗槽或皂蒸箱中 –近沸 –充分皂煮,否则色光不稳定,影响染色牢度
(三)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工艺的生产实例
3、染色处方
• 轧染液
– 还原棕BR – 扩散剂N 25.6g/L 1.5g/L 20g/L 34g/L
• 还原液
– 烧碱 – 保险粉(85%)
(三)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工艺的生产实例
3、染色处方
• 氧化液
– 双氧水(30%) 1g/L
• 皂洗液
– 肥皂
– 纯碱
(一)一般工艺流程
• 浸轧染料悬浮液→烘干→浸轧还原液→汽 蒸→水洗→氧化→皂煮→水洗→烘干
(二)工艺说明 1、浸轧染料悬浮液
染色成功的关键
• 染料颗粒(80%以上)<2μ m 企业一般用胶体研磨机研磨
– 颗粒越小,悬浮体稳定,透染性好,还原速率快 – 颗粒太大,产生沉降或还原不充分,造成色差、色点, 降低染料利用率
部分还原染料隐色体的染色方法
染料名称 还原黄6GK 还原黄GCN 还原黄G 还原金黄RK 还原黄3RT 还原橙GR 还原大红R 染色方法 丙法 甲法 甲法 丙法 乙法 甲特法 乙法 染料名称 还原蓝BC 还原深蓝VB 还原艳绿FFB 还原绿GG 还原绿F4GH 还原橄榄B 还原橄榄R 染色方法 甲法 甲法 甲法 甲法 甲法 甲法 乙法
5g/L
3g/L
第五节 还原染料染色常见疵病及染色质量控制
常见疵病 深头 深边 产生原因
卷染时,头子布较短,使用次 数太多 卷染时,布边露出部分局部氧 化 染浴中烧碱、保险粉含量不一 致。还原温度不同,氧化、皂 洗条件控制不良 不同纤维批号,各批工艺如控 制不一致,造成染色后色光不 一 部分导辊不平整,机械清洁、 保养不良 织物运转过程中,张力控制不 当 卷染用接头布与待染织物厚薄 差距较大
• 还原黑BB
– 有效氯15g/L的NaClO,室温,10~15min
4、皂煮工艺
• 皂煮条件
– 3~5g/L肥皂和3g/L纯碱,95℃,5~10min
卷染
• 应用较少普遍 • 适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劳动生产效率低 • 近年来改进
– 减小染浴容量 – 自动调向 – 自动调速以降低织物张力 – 加盖密封 – 外套钢筒 – 高温高压染色
轧染时,染液、还原液、氧化 液等加入左右不匀 红外线热风烘燥时,温度不匀 或急烘引起泳移
严格工艺检查
烘干温度均匀,可加防 泳移剂
皂洗不充分,使局部发色不足, 充分皂洗,充分发色 并影响染色牢度 还原液浓度、带液量、汽蒸时 严格控制工艺参数 间、温度未严格控制
作业
• P124 • 1~5
色点 染料细度较差,扩散不良,测定染料细度与染液扩散情况, 温度过高等产生凝聚 控制轧染槽染液至适宜温度 轧染设备,红外线预烘用 应认真做好换色时的清洁工作 的导辊表面沾污 与合理控制红外线温度
轧染时,由于散纤维、杂 要做好清洁工作,防止杂物等 物等带入轧染槽、还原槽 带入 而造成 浸轧染液、预烘、烘燥、 要做好全机防雾、防水滴工作 浸轧还原液、蒸化等过程 中,滴水造成水渍斑
艳橙RK 艳桃红R 大红R 艳紫2R 绿FFB 橄榄绿B
干缸
干缸 干缸 全浴 干缸 干缸 干缸
50
50 80~90 50 60 60 60
蓝RSN
蓝BC 深蓝BO 棕BR 棕RRD 灰M 黑BB
全浴
全浴 干缸 干缸 干缸 干缸 干缸
60
55~60 60 40~50 75~80 55~60 60
2、染色方法的选择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卷染法的工艺实例
• 氧化浴组成
– 过硼酸钠 – 浴量 10~11) 1560g 220~260L(PH控制在
• 皂煮浴组成
– 丝光皂(60%)
– 碳酸钠
800~1000g
400~500g
– 浴量
150~200L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
• 所谓悬浮体轧染法就是,由还原染料的超
细粉配成的悬浮体溶液,直接浸轧在织物
轧染
• 用于浅色,工艺简单
• 质量不如悬浮体轧染
• 应用不多
• 工艺流程 浸轧还原染料隐色体→还原汽蒸→水洗 →氧化→皂洗后处理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卷染法的工艺实例
• 1、织物
– 43.5tex/43.5tex纯棉平布,蓝色 – 每卷(轴)58~59kg,长度480m(12匹)
• 2、工艺流程
染色(6~10道)→室温水洗(4道)→氧化 (4道)→皂洗(4~6道)→热水洗(2道) →冷水洗(1道)→上卷
卷染
• 卷染大多数可用全浴法 • 特别法I的染料宜用干缸法 • 匀染性好 • 染色过程中应追加保险粉 • 染色在45~60min内完成。 • 浴比为1:3~1:5 • 氢氧化钠和保险粉浓度较高。
卷染
• 氧化剂氧化工艺流程 染色(6~10道)→室温水洗(4道)→氧化 (4道)→皂洗(4~6道)→热水洗(2道)→ 冷水洗(2道)→上卷 • 透风氧化工艺流程 染色→冷水洗(3道)→40~60℃热水洗(1道) →透风(4~8道)→皂煮→热水洗→冷水洗→ 上卷
(三)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工艺的生产实例
• 1、织物
47.5tex/深棕丝光纱卡 • 2、工艺流程 浸轧悬浮体染液(二浸二轧)→烘干(红外线或 热风,80~90℃)→浸轧还原液(一浸一轧,30℃ 以下)→汽蒸(102℃,45~60s)→水洗→氧化 (40~60℃)→皂煮(90~95℃)→热水洗 (70~85℃)→冷水洗→烘干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卷染法的工艺实例
3、染色处方
• 染液组成
– 还原蓝RSN(53%) 1560g
– 还原紫2R(120%)
– 氢氧化钠
54g
染料量的2.8~3.2倍
– 保险粉 染料量的1.4~1.8倍(其中 60%用于还原,40%在上染过程中分3次追加) – 碳酸钠 – 消泡剂 – 染浴总量 250~300g 适量 220~260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