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心得范文
关于茶艺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0篇)

茶艺的心得体会关于茶艺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0篇)茶艺的心得体会1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以佛家常讲“茶禅一味”。
禅意太深,但弄茶时,专注于安处自在的深处,常常带我走入青灯古寺的宁静。
我经常会在袅袅的茶香中,闻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喜悦,但更多的是笃定。
无论在都市的喧闹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尽铅华。
当年学习茶文化,是因为生命里一位挚爱的亲人喜欢,于是也试着去品尝。
尽管苦涩绕于舌间,情境的惬意与美好,却牵着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
有人说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
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道高低的根本。
一人得智,二人得慧,三人就只能得趣了。
想起最初学泡茶,茶是最普通的,老师的教导是真诚的,朋友的陪伴是最真实的,陪着自己慢慢的品,浅浅的尝,心事说尽,茶也在此起彼伏的心境中,尽显人生百态。
如今,学会了这份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更让我摸清了这个难走的隧道它的真正方向。
如今,我同事虽然各据一方,倒真地体会到一点点物是人非的人生况味,但那份情怀,却如这茶香,在心的最深处,挥之不去。
茶的真味就是于任何情境下,都拥有一份不被打扰的心情;于任何因缘中,保持最真挚的情感,予人,予己,予茶。
茶艺的心得体会2这个学期选了中国茶文化这门选修课,使我对我国的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又多了一份了解,对中华文化多了一份热爱,对我们中华民族多了一份敬仰与骄傲。
在品味中国茶文化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进深与源远流长。
茶文化的定义及内涵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廿一个方面。
品茶的感悟(13篇)

品茶的感悟品茶的感悟(13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常常会由于外界事物接触而引发思想的火花,在这个时候,不妨试试写篇感悟的文章,便于记忆。
但是,你知道要怎么写感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品茶的感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茶的感悟1茶中感悟人生,品茶是品生活的多姿绚丽,体会哲理,体悟生命散发的清香。
我正读六年级,因为这次期中考试我成绩十分优秀,可以称之为名列前茅。
我因此又高兴又兴奋,不仅因为自身,他人因素也是相当重要,我的同桌考的一塌糊涂,可以把我的这种心情当为幸灾乐祸,把别人踩在脚下的滋味,别提有多么欢悦。
晚上放学回家,因为吃得实在丰盛,也可以略带夸张的说有些像满汉全席,反正吃得油流到嘴角,顺嘴角流到桌子上。
由于过于激动,我准备把最初来决定在饭桌上宣布这个好消息的事情先放一放。
吃完晚饭后,父亲和以往惯例一样坐在茶几前品着茶。
我突然又想起此事,便先用话引诱他来问起考试情况。
可万万没想到,父亲装作听也没听见,也许是故意,或许是真的,我又对他说了一遍,他目光呆滞,偶尔轻闭双眼,品尝一口,随后将茶杯放下。
此时此刻,我十分尴尬,有些无地自容,我就开始沾沾自喜的自述,大约自夸一个钟头,也不见有人理我,我便和他论起茶来,在瓷制的杯中,那茶水有如春天柳色映入湖中,是春天中最纯粹的鲜绿,不禁赞叹道,这茶实在是太好了。
可父亲对我说,再好的茶也只不过是树叶罢了而已。
我此刻在父亲的话中品出了些滋味。
是的,好茶也是茶树上的叶子,真的不必骄傲,因为我还是原来的那个我,无需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让自己变得独特或者说是与众不同。
这些话是在我下学期悟出的道理,这些话的韵味太浓厚,以至于难理解或理解不透,这将会酿成大祸。
这已经是六年级下学期,我没有记住父亲的叮嘱,因为自傲成绩一跌三丈,我回到家十分沮丧,心情也不是很好,我无法面对现实。
我涨红着脸,低下头,脸颊流淌着紧张的汗,等待他的责备。
这时他还在茶几前喝茶,我也同样是陪着他,我原有的自信与以往消失得无踪迹。
品茶心得_可可的文档

品茶心得篇一:品茶心得品铁观音茶心得铁观音因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而得名铁观音。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原产于福建安溪县。
铁观音属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且被认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有“七泡有余香”之说。
这次品的是铁观音为清香型铁观音。
清香型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茶叶,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的代表性了也是适合市场口感的茶叶。
清香型铁观音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
下面是品茶的所见所闻:观清香型铁观音茶,外形:条索、卷曲、尚结实。
色泽:乌绿、稍带黄。
整碎:尚匀整。
净度:尚净,有细嫩梗。
闻其香气:清纯。
品其滋味:醇和回甘、音韵稍清。
观其汤色:金黄。
叶底:尚软亮、尚匀整。
闻其叶底:稍有余香。
清香型铁观音的茶叶使用轻发醇要求的火候较轻,茶叶中的水份保持也较多一点,口感属于轻淡型的,适合日常冲泡和欣赏的。
尤其是夏天喝这种茶的话更能感受到清香型铁观音带来的口齿间的那股清锐鲜爽的感觉。
篇二:小女子品茶心得小女子品茶心得茶如人生。
总会苦尽甘来。
总会归于平淡。
学会品茶,就是在品人生。
热爱生命不是在象牙塔里的那种疾呼,而是在走上社会后,经历了很多后,依然发自内心的疾呼,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我是后者吧,这是品茶告知的人生哲理!“杯水如名淡,雅兴自然浓”,有一个场景总让人如痴如醉,不胜神往:窗外夜雨潺潺,室内暖意融融,悠闲地品味一杯香茗,一卷书那红袖添香的意境,不亦悦乎哉!人在旅途,“品”茶实为人生一大乐事。
喜欢上喝茶,是在品茶的过程中寻找那份涩涩的清苦而带来的无穷回味,是在回味中感受那种心灵相惜的默契,更是让自己懂得那份在深邃平静中流露出的热情与真实。
人生犹如品茶,别虚度了此生,错过了茶香!品茶,有如品读一知己,品读一卷诗书,品读一生难以言尽的历程!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旅途上的沟沟坎坎总让人觉得活一辈子不容易,人生有太多的磨难和挫折,仿佛人活着就是为了受苦的,这就像喝第一遍茶的感觉:初尝的苦。
品茶悟人生感悟

品茶悟人生感悟品茶悟人生感悟(通用16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会收获一些心得和感悟,这时候,就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让自己铭记于心。
你知道写感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品茶悟人生人生感悟,欢迎大家分享。
品茶悟人生感悟篇1对于“茶”,我接触得并不多。
虽说有时会与朋友坐在一起泡泡茶,但那纯属消遣与打发时间。
至于说“茶”论“道”,根本就轮不到我这个门外汉,所以不敢赘述。
但那年在福州与一位朋友在我亲戚家泡茶品茶,不敢说从其处领略了茶的精髓,倒也是从他的一席话中悟出了一点人生感叹。
记得那次是刚爬完鼓山,坐车回到妹夫家。
因爬山出了一身汗的缘故,只感到口干舌燥,情急间只想寻些冷开水解渴。
此时,妹夫正与一位朋友坐在那泡茶,见我找水,就顺手递过来一杯茶,我“咕”地一下倒进喉咙,根本没吃出味来,更别说解渴了,直囔囔要大杯白开水。
妹夫看我那猴急的样子,笑了:看把你急得,坐下来慢慢喝点茶,茶也解渴。
我坐下端起第二杯:“呸,又苦又涩,而且根本不解渴过瘾。
”“这你就不懂了,茶是要品,要慢慢地喝才能喝出味道来。
你是急不得恼不来的。
”这时,是那位朋友说话了。
“哦,这里面还有学问啊,说来听听。
”反正没有白开水解渴,不如坐下来喝点茶,听点有关茶的知识。
“哦,那我就卖弄卖弄啰。
品茶品茶,你得静下心来品,要让自己进入一种‘抛却纷纷扰扰,细听雨落梧桐’的境地。
喝茶,不能单单只是喝,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那种滋味。
要学会品,从品茶中尝出一种一种心情,一种意境。
”“得了吧,喝茶不就是为了解渴吗?还有那么多名堂?”我不屑地说道。
“你是没真真接触到茶,不信你静下心来试试?”听了他的话,我试着又端起茶盅,慢慢送到口边抿进嘴里徐徐吞下肚......咦,还别说,随着茶水丝丝入喉,真的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就连心情也似乎变得舒畅起来。
“其实,我们国家茶文化源远流长......”“是吗?那你说说。
”我一下子被他勾起了话瘾,感到口也没那么渴了。
最新饮茶心得体会(优质6篇)

最新饮茶心得体会(优质6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饮茶心得体会篇一茶,作为中国的国饮,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早在几千年前,茶叶就开始作为药物被发现,并逐渐被用作饮料。
茶叶的种植和制作工艺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播和发扬光大。
茶文化也渗透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饮茶的心得体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涵盖了茶叶的选择、冲泡、饮用以及对茶文化的理解。
第二段:挑选合适的茶叶选择合适的茶叶是饮茶的第一步。
茶叶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多个种类。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功效。
例如,绿茶具有清新的口感和抗氧化的作用,红茶有浓郁的香气和提神醒脑的效果,乌龙茶醇厚香甜,有助于消化。
在挑选茶叶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口味和需求来选择。
不同的茶叶适合不同的心情和场合,这也是饮茶的魅力所在。
第三段:正确冲泡茶叶冲泡是体验茶叶风味的重要环节。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茶具,将茶叶放入壶中。
接着,用沸水冲泡茶叶,分为洗茶和沏茶两个步骤。
洗茶是将刚泡过的茶叶冲入茶杯,目的是去掉茶叶的杂质和苦涩味。
然后,将洗净的茶叶重新放入茶壶中,再次用沸水冲泡。
根据茶叶的种类和个人口味,冲泡时间可以有所调整。
最后,将泡好的茶倒入杯中,尽情享受茶叶散发出的香气和滋味。
第四段:品味茶叶的醇香品味茶叶是饮茶的乐趣所在。
饮茶需要用心去感受茶叶的香味、滋味和口感。
通过观察茶叶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颜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然后,将茶汤在口中略一品尝,感受其醇厚的口感和味道的变化。
茶叶的香味会在口中久久停留,给人一种舒适和放松的感觉。
每一次品茶,都是一次心灵静谧的旅程,享受着茶叶带来的美好体验。
第五段:茶文化的体验与传承饮茶不仅仅是品味茶叶,更是体验茶文化的重要方式。
品茶品味品人生感悟(通用23篇)

品茶品味品人生感悟(通用23篇)品茶品味品人生感悟(通用23篇)品茶品味品人生感悟篇1清晨一杯茶,美好的一天就揭开了序幕。
煮水,泡茶。
几分钟过后,揭盖,紫砂壶里冒出缕缕热气,时光便在宁静的晨光里氤氲出它的芬芳。
打开房门,走进阳台,一边欣赏田野里的美景,一边细细品味杯中的芳茗。
山光,水色,鸡鸣,鸟语,花香,碧绿的菜畦,墨绿的稻田,都在曼妙的晨光里浮动,与杯中的茶水,胸中的心情,融为一体。
壶中乾坤大,杯里日月长,分不出哪是身外世界,哪是心内世界。
树影、房舍、奔跑的小狗、劳作的农人,五月朝阳的柔光,给静谧的田野带来鲜活的生命的力。
喜欢这种宁静而悠闲的生活,喜欢这种心中无事的自在感觉,不需要早早起床与时间赛跑,不需要拼命工作挣取粮食。
日日都是好日,时时都是好时,说的真好!人生是一场修行,且行且珍惜,且行且悟。
每日里参禅论道,清心寡欲,简朴生活,乐在其中。
上午是没有课的,洗漱之后,出去吃一碗汤粉,或者几个馒头一碗稀饭,然后悠闲的在花园和樟树、桂树林里散步一圈,便回家喝茶、写毛笔字。
品一口香茗,临写几字,心是寂静的,字也是寂静的,没有半点烟火的味道。
禅味、茶味皆入字中,笔笔皆佛。
我喜欢在写字和走路时念佛,休闲修行两不误。
每一字都是阿弥陀佛,每一步都是阿弥陀佛,用佛摄住心念,只觉神清气爽,超然物外,整个身心都充满了正能量。
山水田园,杂草花丛,乱石沙土,云飞蝶舞,在我眼里无不清静。
佛说:万法唯心造。
外面的世界就是心中的世界,这就是宇宙的奇妙之处。
没有参悟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的。
第一泡水,茶香浓郁,味涩。
我常常把把茶壶盖拿下来,留出些许缝隙,茶就不那么涩了。
让茶叶出来透口气,芳香加倍。
让心情出来透口气呢?一样的道理。
一个人不要总是闷着,应该常常把小我的心拿出来,融入无边的宇宙,就会得到一颗佛心。
第二泡水,茶香氤氲,味甘。
那甘,是品味苦涩后觉察的甘甜,人生经历诸多痛苦,后来慢慢发现:活着,就是痛并快乐着;生活,就是苦中有甜。
2023年品茶心得体会和感悟(汇总9篇)

2023年品茶心得体会和感悟(汇总9篇)品茶心得体会和感悟篇一第一段:引言(100字)品茶阅读是一种独特而古老的文化艺术,它将茶与阅读结合起来,让人们在享受茶香的同时,沉浸于书香的世界中。
这一体验不仅能带来身心的舒缓与放松,还能激发灵感,提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品茶阅读心得体会,探讨这一体验对我个人的影响和启示。
第二段:茶与阅读的结合(200字)品茶阅读是一种极好的生活方式,因为它将我们从忙碌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自己对话的机会。
茶在工作日的早晨可以作为一个醒脑的助力,进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在休闲的时刻,一杯茶可以让我们放下繁忙的生活,静下心来享受读书的乐趣。
而且,品茶的同时,我们可以在茶香中咀嚼书籍中的智慧,将时间投入到充实的思考中去,增加我们的见识和知识储备。
第三段:品味茶香,寻找灵感(300字)品茶阅读不仅是一种身心放松的方式,更是一种激发灵感的良方。
当我坐在窗边,沏一杯清香的龙井茶,微风轻轻拂过窗帘,一本书摆放在桌子上,我仿佛进入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
茶香扩散开来,悠悠回荡在房间的每个角落,让我感到一种平静与安逸。
在这种舒适的氛围中,我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灵感也随之涌现。
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情节,捕捉到作者的意图,甚至能够迸发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第四段:品茶阅读对心智的提升(300字)品茶阅读不仅有助于放松身心,还能提升心智的深度和广度。
茶香不仅让我们更加集中注意力,还能提高记忆力。
在品茶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思考书中的内容来延展思维,还可以借助茶香来刺激大脑,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此外,品茶阅读还能培养我们的品味和审美观,使我们更加细致入微地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的美感。
第五段:总结与启示(200字)品茶阅读这种独特的体验为我带来了诸多的收获。
它让我学会放慢脚步、静下心来,享受生活中的片刻宁静;它为我打开了一个与自己对话、思考问题的空间;它让我更加专注、深入地思考问题,提升了我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它培养了我对文学作品的品味和审美观,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之美。
茶道心得体会[优秀范文5篇]
![茶道心得体会[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f52ce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c.png)
茶道心得体会[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茶道心得体会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以佛家常讲“茶禅一味”。
禅意太深,但弄茶时,专注于安处自在的深处,常常带我走入青灯古寺的宁静。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茶道心得体会1茶,对中国人来说,没有不会喝的。
跟精一老师修习茶道,常听她说,看上去我们是在品茶,其实我们是在通过品茶品自己、品生活。
茶道的体验,是藉由老师的引领,以茶为师,以己为师,通过体验了解自己生命状态的一个过程。
茶道教室这次的茶道体验课主题是“童蒙养正”,通过“养正”延伸到对“礼”的表达。
茶道体验中,要求同学们的坐姿端正,内心宁静,然后细细的品茶。
一个“正”字、一个“静”字都是我们对茶、对自然、对一切因茶而起的缘的恭敬与感恩,这也就是“礼”啊!什么是正?实际上至诚就是正。
《易经》讲归位为正。
通过茶道的体验来养正最是方便的法门,在茶道的仪轨中、冲泡的技法中无一不是从“正”字入手打基础。
什么是静?通过调匀呼吸让内心进入宁静的状态,这是回归内在能量源头的路径,是创造力绽放的起点。
当我们的内心归静后方能品出茶的真滋味!宁静至诚我国古代非常讲究用茶来养生,讲究五脏对应五味:肝脏好酸味、肺脏好辛味、心脏好苦味、脾脏好甘味、肾脏好咸味。
苦乃茶之本味,茶是五味之上首,是诸味之上味也,因心脏好苦味。
心脏好,则诸脏安也。
日本在隋唐时期有很多人来中国学道、学茶,他们认为中国人心脏无病,都是因为吃茶的关系。
今天的体验课用的是六大茶类(中国的茶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六大类)中的红茶,夏季在五脏中对应的也正是我们的心脏,所以夏季是养心的好季节,喝红茶还可以消暑解渴,除湿,带出身体里的重金属,还可以解盐毒。
能做到一个小时的“正”和一个小时的“静”,对好动的同学们来说是有挑战的,但是同学们都体验的很投入、很认真、很有秩序。
5:20分同学们在带班老师的引领下来到茶道体验教室门口安静的等候。
然后由玄义老师带领大家向至圣先师行礼,整个教室都被虔诚的行礼氛围笼罩着,顿时大家的心都不自觉的庄重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茶心得范文
品铁观音茶心得
铁观音因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而得名铁观音。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原产于福建安溪县。
铁观音属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且被认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有“七泡有余香”之说。
这次品的是铁观音为清香型铁观音。
清香型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茶叶,"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的代表性了也是适合市场口感的茶叶。
清香型铁观音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
下面是品茶的所见所闻:
观清香型铁观音茶,外形:条索、卷曲、尚结实。
色泽:乌绿、稍带黄。
整碎:尚匀整。
净度:尚净,有细嫩梗。
闻其香气:清纯。
品其滋味:醇和回甘、音韵稍清。
观其汤色:金黄。
叶底:尚软亮、尚匀整。
闻其叶底:稍有余香。
清香型铁观音的茶叶使用轻发醇要求的火候较轻,茶叶中的水份保持也较多一点,口感属于轻淡型的,适合日常冲泡和欣赏的。
尤其是夏天喝这种茶的话更能感受到清香型铁观音带来的口齿间的那股
清锐鲜爽的感觉。
小女子品茶心得
茶如人生。
总会苦尽甘来。
总会归于平淡。
学会品茶,就是在品人生。
热爱生命不是在象牙塔里的那种疾呼,而是在走上社会后,经历了很多后,依然发自内心的疾呼,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我是后者吧,这是品茶告知的人生哲理!
人在旅途,“品”茶实为人生一大乐事。
喜欢上喝茶,是在品茶的过程中寻找那份涩涩的清苦而带来的无穷回味,是在回味中感受那种心灵相惜的默契,更是让自己懂得那份在深邃平静中流露出的热情与真实。
人生犹如品茶,别虚度了此生,错过了茶香!
品茶,有如品读一知己,品读一卷诗书,品读一生难以言尽的历程!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旅途上的沟沟坎坎总让人觉得活一辈子不容易,人生有太多的磨难和挫折,仿佛人活着就是为了受苦的,这就像喝第一遍茶的感觉:初尝的苦。
而这时,我们应该还很年轻。
当我们经历了,拼搏了,成长了,为了生活,哭过,笑过,酸甜苦辣咸都尝遍后,我们才猛然发现,原来,这就是生活:成功和失败,欢乐和痛苦,笑容和泪水,顺利和挫折,光明和黑暗,共同构成了人生天空
的色彩。
我们发现,原来,泪花中跳动的是笑容,失败中蕴藏的是成功,黑暗中闪耀的是光明。
我们发现,原来,生活是美的。
这就是第二遍茶的感觉:苦后的香。
这时,我们应该是人到中年。
当我们经历了一辈子的风风雨雨后,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发现人生的真谛。
不是我们成功了多少次,失败了多少次,有多少欢笑,又有几多泪水。
而是,不管在什么境况下,都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认认真真办事,快快乐乐生活,老老实实做人。
这时,我们才
真正体味到,人生就是一杯白开水,好像没有味道,但却包容了一切味道;好像非常平淡,但却溶解着所有波澜。
这就是第三遍茶的感觉:香后的淡。
这时,我们应该处于人生的反刍阶段了。
唐代的刘贞德曾言: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
由此可知,茶已不单纯是一种饮料,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表达了对情感、对生命的态度,它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悟,那貌似柔弱的枝条,在寒风中绽放出如此灿烂的花朵,是对生命的执着与热爱。
一个人若在茶中有品位,自然对生活、对情感、对生命会热爱。
热爱者,必然对人格有操守。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