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9月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缺答案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新高考)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新高考)

绝密★启用前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新高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非遗法》的加持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已经从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从对物的保护上升到对人的保护,从对物件的保护过渡到对物件制作技艺的保护。

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成对”保护已经成为共识。

这种共识有效地阻止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断流。

但在《非遗法》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混淆非遗概念的问题。

有人误将刚创造出来的“现产”当成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误将被改编、改造过的,甚至被西化、被娱乐化的东西当成遗产。

其次是保护理念的问题。

《非遗法》重点强调了“原真性”保护原则。

所谓“原真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汁原味”,目的是确保每个项目的真实。

如果经过我们的保护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东西,保护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历史价值。

传承人的底线就是不能传递“假情报”。

要严把传承人“入口关”,并将那些伪传承人及早“踢”出传承队伍,不能因为他们影响有序传承。

活态传承是非遗的最大特点,但活态传承的本义并不是让非遗改变,而是让非遗通过一个个泥人的制作、一首首山歌的演唱以活态的形式传承下去。

活态传承理念的提出也是在告诫人们要礼敬传统,而不是对传承人所传文明随意改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非遗的“原真性”。

随着非遗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入,未来修订《非遗法》时还会涉及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

从理论上讲,真正的非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共同遗产,而不是留给某个人的私人遗产,这一点与文创产品不同。

但从传承规律上讲,其知识产权的界定比较复杂,比如一些以家族为传承线的项目,其本身就有不外传的规定;比如经过再次创作的具体作品,因为作品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个性,创作者应该拥有知识产权,如传承者翻唱的非遗民歌具有个人声音。

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选择题每题2分)A. 狡黠.xié怯.懦qiè弄巧成拙.zhuó如释.重负shìB. 挑剔.tī 束缚.fù循规蹈矩.jǔ 令人发.指fàC. 糟粕.pò琐屑.xuè生吞活剥.bāo 岿.然不动kuīD. 凌侮.wǔ 滂.沱pāng 呱.呱坠地guā 乘.风破浪chéng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号称中国最高学府、莘莘学子心中圣殿的北大,居然开始对“思想偏激”的学生进行会商,这实在是不可理喻,让人无法接受。

B. 他是一个自由撰稿人,只靠少得可怜的稿费来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

虽然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但他却能甘之如饴,自得其乐。

C. 余秋雨,博学多才,有“立地书橱”的美称,一部《文化苦旅》使多少人为之倾倒。

D. 3月正值大学生求职高峰期,专家提醒广大求职学生,当前的招聘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求职学生要谨防落入传销陷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校校庆徽标设计大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高一年级的师生为主,其他年级的师生也有,但为数不多。

B,我们体育老师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C,曹雪芹晚年完成了《石头记》的写作,但却无力付梓印刷D,如果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部雄浑壮美的交响乐,那么中华节日文化便是其中一组亮丽的乐章。

4、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

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缺失。

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A.⑤①②④⑥③ B.②④⑥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⑥③ D.⑤①②③④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3

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3

长郡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制卷人:打自企;成别使;而都那。

审核人:众闪壹;春壹阑;各厅……日期:2022年二月八日。

第I卷〔选择题〕一、现代文阅读:一共9题每一小题9分一共8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们习惯称农历过年的那个一月为“正月〞,这是为什么?一种说法认为“正,岁之首月〞,表示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的意思。

另一种说法认为“正〞的本意蕴含着“正统〞的意思。

在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

不同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作“正月〞。

在帝王看来,既然他们占据了天下,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正〞过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秦始皇姓嬴名政,他嫌“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犯了忌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正(征)月〞,一直沿用至今。

子·时那么训?记载,“孟春之月,招摇(即北斗星柄)指寅〞。

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HY,称为斗建,亦称月建。

这是说一年的第一个月开场的时候斗柄指在寅位上,此月即为建寅之月,即正月。

正月名谓的出现甚早。

?诗经·小雅?有?正月?的诗篇:“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史传夏商周至秦汉各朝,正月的月份次序,各有一定的更改。

战国秦汉年间对此尚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

司马迁?史记·历书?还有记载:“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然而,诚如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言“这并不可信〞。

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建亥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

汉沿秦制,汉武帝时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以后约两千年间,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

由此可见,历史上大多王朝似乎没想到将正月和改朔“正统〞绑在一起。

而自汉以降,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场,这恐怕也就是正月通常被人们视为岁首的原因。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

2021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高予川 xx 9月 21日第I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淘宝体”:冰层上的温暖关系韩浩月①“淘宝体”走红了,这一来自购物网站卖家与买家相互之间交流的语体,正在渗入更多领域。

和“凡客体”“丹丹体”“私奔体”“咆哮体”爆红后退渐降温相比,“淘宝体”体现出顽强的生命活力。

在各种网络语体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淘宝体”一直是默默而持久地存在。

如今它能突破购物网站的交流区域,是因为人们突然发现了它那种“亲切又腻歪”的语言魅力和情感深度。

②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个笑话,卖家在向买家打招呼的时候,忘记在第一句话的开头加上个“亲”字,这让买家大为光火,马上质问:“为什么没叫我‘亲’?还想不想要订单了?还想不想要好评了?”卖家赶紧发出一个垂泪的表情图。

于是,一切从头开始,卖家说:“亲,请问有什么能帮忙的吗?”买家回道:“亲,我想买×××物品,请问包邮么?”③这是一个温情脉脉的段子,看了让人忍俊不禁。

其实“淘宝体”背后还隐藏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真相,比如当男买家遇到男卖家,为了要一个折扣或者包邮,也会在聊天工具上双方“亲来亲去”,“亲”这个字眼在购物网站上,已经失去了性别特征,它已经成为和“喂”“你好”具有同等作用的问候语。

④仔细观察一下会看到,“淘宝体”有三个一成不变的关键词,包括“亲”,“包邮”,“好评”,由此不难发现“淘宝体”的温情面纱之下,是一种赤裸裸的砍价交易,也是一场有关买卖双方利益的直接博弈。

鉴于网络购物陷阱不断、诚信度不高、常有卖家以次充好,因此网络交易目前并不值得完全信任,很多初次上网购物的人总有踏在冰层上的感觉,而“淘宝体”则是建立在这冰层上的温暖关系,人们通过言语的亲切来缓解内心的疑虑。

只是,在购物发生不愉快之后,想想彼此之间曾“亲来亲去”,是不是会感到一阵恶心?⑤在各界尝试“淘宝体”的时候,警方的“淘宝体”脱颖而出,彻底把犯罪分子打败了。

2021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

2021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

2021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第Ⅰ卷(30分,一、二、三题,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的是()A.窠.臼(kē)铜臭.(xiù)炮.制(páo )泾.渭分明(jìng)B.跻.身(jī)公姥.(mǔ)翘.首(qiáo)为虎作伥.(chāng)C.刹.那(shà)恪.守(kè)粗犷.(guǎng)浑身解.数(xiè)D.症.结(zhēng)煞.尾(shà)瘦削.(xuē)雕栏玉砌.(qì)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厉兵秣马仗义执言执迷不悟融汇贯通B.委屈求全世外桃源长年累月出奇制胜C.精兵简政脍炙人口高潮迭起谈笑风声D.真知灼见功亏一篑徇私舞弊披星戴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有些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妙笔。

B.今日的北京,高楼大厦平地而起,立交桥四通八达,这与当年的小胡同、四合院真不可同日而语....。

C.东方大学在短短的四年内就以2亿元自有资金获取13亿元的巨资利润,这种惊人的速度确实是匪夷所思....。

D.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一向致力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发挥建设作用,支持半岛南北双方改善关系,最终实现自主、和平、统一。

B.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表示,已经派出官员对有关设施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受到破坏。

C.本市某医院于前年率先推出“病人选护士”后,又在今年四月推出“病人选医生”,此举深得病人欢迎。

D.刚过了18岁生日的神奇小子丁俊晖的心理素质非常过硬,在世界职业台球巡回赛中,战胜了前世界头号球手,为中国体坛和世界台球界书写了一个神话。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9分)简谈玉文化的价值中国素有“玉石王国”的美誉。

2021年高二9月月考 语文试题

2021年高二9月月考 语文试题

2021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粗糙(zào)笞刑(chī)模糊(mó) 汗涔涔(cén)B.肇事(zhào)恫吓(dòng)抽搐(xù)缄默(jiān)C.惊愕(è)拙劣(zhuō)铿锵(kēng)祈祷(qí)D.卓越(zhuó)镣铐(liáo)伺候(cì)濒临(bīn)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暄杂糅砯崖一愁莫展针贬时弊B.舟楫喧豗悯然真知灼见出类拔萃C.纰谬婵媛环珮矫揉造作委屈求全D.崔嵬联袂潦倒黄梁美梦蜂涌而来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了。

②我就绕着汽车转悠起来,转悠是为了箩筐的内容。

③鲨鱼的出现不是的,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窜上来。

④动物的游戏行为有点像体育运动,有点儿像演戏,它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实在令人不透。

A. 中止侦查偶尔琢磨B. 终止侦察偶然琢磨C.终止侦查偶尔捉摸 D. 中止侦察偶然捉摸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有消息称张含韵将进入山东卫视主持“笑声传中国”,使广大“韵迷”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致电该栏目表示支持。

B. 新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像所有前任总干事一样,她需要处理世卫组织技术、管理和政治等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她决心在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方面取得重要的实际成果。

C. 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目前在德国恶意抢注。

在与对方协商未果后,王致和集团表示,将在德国柏林提起诉讼,追讨商标权。

这将是中华老字号首次进行海外诉讼维权。

D. 中国湖泊资源破坏严重,平均每年有近二十个天然湖泊消亡,水利部专家指出,由于过度围湖造田,是造成天然湖泊及其湿地面积锐减的主要因素。

2021年高二上学期九月月考(语文)

2021年高二上学期九月月考(语文)

2021年高二上学期九月月考(语文)2011年9月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每年农历7月初7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

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

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

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

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

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

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二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二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惠州一中2023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卷面总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一、课内基础知识(本题共8小题,16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臣之所好者道也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D.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浴乎沂,风乎舞雩②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③无以,则王乎④为肥甘不足于口与⑤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⑥谨庠序之教⑦吾得兄事之⑧素善留侯张良⑨良庖岁更刀,割也⑩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A.①③/②④⑥/⑦⑨/⑧/⑤⑩B.①③/②④/⑤⑩/⑥⑧/⑦⑨C.①⑦/②⑧/③⑨/④⑥/⑤⑩D.①⑦/②④/⑥⑧/⑨/③⑤⑩3.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宗庙之事,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

B.冠者,也称“弱冠”,指成年男子。

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是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C.庠序,古代泛指学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太学”一样。

D.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

乘,兵车,包括一车四马。

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行路:走路B.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气候:天气C.思厥先祖父祖父:泛指祖辈、父辈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5.从句式特征看,与“而今安在哉”一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A.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B.夫晋,何厌之有C.戍卒叫,函谷举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二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缺答案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蓝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赍发(jī)轻飏(yáng)玷辱(diàn)胭脂(zhǐ)B.尴尬(ɡà)口呐(nà)髭须(xī)朔风(shuò)C.毗邻(bì)央浼(měi)壶觞(shāng)祈祷(qí)D.泠然(líng)憎恶(zēnɡ)滑稽(jī)吼啸(x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酒馔一愁莫展斐然成章沧海一粟B.庇佑今兹捧袂携幼入室意气用事C.喝采骄首遐观乐天安命欣欣向荣D.严峻三径就荒垂天之云如愿以尝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B.他只喜欢学数学,数学成绩很好,除此之外别无长物。

C.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

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D.许多市民已经习惯了自作主张,凭经验自己买药给自己治病,特别在抗生素方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B.新课标中,选修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殿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5.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

________。

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

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

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A.②③⑤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④6.下列各项与“南冥者,天池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B.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乃瞻衡(通“横”)宇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B.以往不谏(劝止,挽回)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C.遥襟甫(刚,顿时)畅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D.之(此,这)二虫又何知?御六气之辩(分辨)8.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北冥有鱼B.此小大之辩也小知不及大知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汤之问棘也是已D.御六气之辩适莽苍者,三餐而反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问征夫以前路D.既窈窕以寻壑10.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访风景于崇阿A.遂见用于小邑B.农人告余以春及C.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乐琴书以消忧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目吴会于云间D.屈贾谊于长沙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9分)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

沆少好学,器度宏远,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

相府召试约束边将诏书,既奏御,太宗甚悦,命直史馆。

雍熙三年,太宗谓宰相日:“李沆、宋湜,皆嘉士也。

”即命中书召试,并除右补阙、知制诰。

沆位最下,特升于上。

四年,与翰林学士宋白同知.贡举。

谤议虽众,而不归咎于沆。

入翰林为学士。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

真宗还,沆迎于郊,命坐置酒,慰劳久之。

真宗问治道所宜先,沆日:“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

”问其人,日:“如梅询、曾致尧等是矣。

”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辨尔。

沆对日:“佞言似忠,奸言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以为真奸邪是也。

”真宗曰:“奸邪之迹,虽曰难辨,然久之自败.。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

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日:“少有忧勤,足为警戒。

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

”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日:“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

”旦未以为然。

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

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

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①,大营宫观,蒐②讲坠典③,靡有暇日。

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日:“李文靖真圣人也。

”遂谓之“圣相”。

景德元年七月,沆待漏.将朝,疾作而归,诏太医诊视,抚问之使相望于道。

明日,驾往临问,赐白金五千两。

方还宫而沆薨,年五十八。

上闻之惊叹,趣.驾再往,临哭之恸,谓左右曰:“沆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岂意不享遐寿!”言终又泣下。

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沆没后,或荐梅询可用,真宗曰:“李沆尝言其非君子。

”其为信倚如此。

(节选自《宋史•卷二八二•列传第四十一》有删节)【注】①封岱祠汾:封泰山、祭汾阴。

②蒐:(sǒu),同“搜”。

③坠典: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同知.贡举知:执掌 B.然久之自败.败:失败C.沆待漏.将朝漏:计时工具,引申为时间 D.趣.驾再往趣:急忙1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沆受真宗皇帝“信倚”的一组是()(3分)①沆位最下,特升于上②谤议虽众,而不归咎于沆③真宗北幸,命沆留守④其议遂寝⑤李文靖真圣人也⑥李沆尝言其非君子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沆忠良纯厚,始终如一,为理政事,经常宵衣旰食,因此深得皇帝的器重。

B.李沆有先识之远,他当初预言之事后来大都出现,王旦惊叹其为圣人,称其为“圣相”。

C.李沆襟怀坦荡,公事公办,素来看不起那些常进密奏的奸佞之人。

D.李沆担心真宗正值年轻,血气方刚,不让他知道天下诸事艰难,就会纵情声色犬马,或者劳民伤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15.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0分)(1)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辨尔。

(5分)(2)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5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1分)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在洛阳闲居15年之久,但他不忘国事,撰写《资治通鉴》,此诗是当时所作。

16.前两句写了怎样的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17. 联系作者经历,解说三、四两句隐含的诗人的心志。

(6分)(三)、名篇名句背诵默写(6分)18.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闾阎扑地,;舸舰迷津,。

(王勃《滕王阁序》)(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青梅煮酒论英雄【注】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

只教我来相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

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吓得玄德面如土色。

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

”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

’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今见此梅,不可不赏。

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

操遂不疑玄德。

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