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教案
精彩课文《嫦娥奔月》教案三篇

精彩课文《嫦娥奔月》教案三篇嫦娥奔月: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彩课文《嫦娥奔月》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课文《嫦娥奔月》教案一【教材简析】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讲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了长生不老的药*成仙的故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十二个生字,理解“贪婪、皓月当空、企盼”等词语。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3、练习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读中理解,读中想象,为学生搭建交流的语言平台,让思维在碰撞中闪耀火花,达到语言文字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嫦娥善良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请同学们背一背有关“月亮”的古诗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吟诗叹月,引入课题1、激趣:同学们,老师将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到这个字,或许会使你联想起许多诗句,或许会让你回忆起儿时听过的故事┅┅因为在人们的眼里,这个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它有时代表着团圆、美满,有时又代表着忧愁、分离,还有时代表着寂寞、凄凉┅┅它就是“月”字。
(板书:月)看到它你想起了哪些千古名句或故事呢?(学生自主交流)预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嫦娥奔月》教案(精选13篇)

《嫦娥奔月》教案(精选13篇)《嫦娥奔月》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领会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和善、舍己为民的品质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充分感悟教学难点:感悟朗读表演教学预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是人们企盼团聚的中秋佳节)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聚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同学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精读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争论:"苦难'是什么意思?(苦痛和灾难的意思)文中的"苦难'指的是什么?读第l自然段,留意突出"直'、"实在'、"无法'等词语,体会老百姓患病的苦难。
4.练读,表现出后羿的力大神勇。
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有关的动词。
(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同学们,这些词写出了后羿的力大神勇,读书时要留意突出这些词。
5. 说说你觉得后羿是怎样的人?6.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精读课文其次段1.默读课文其次段,边读边想: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争论:逢蒙的奸诈贪欲表现在哪些地方?("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威逼嫦娥'、"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词语写出了逢蒙的奸诈贪欲)3.嫦娥的和善机灵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常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与逢蒙周旋'、"疾步向前'、"一口吞了下去'等词句反映了嫦娥的和善机灵。
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嫦娥奔月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嫦娥奔月教案1教学目标:1、借助语言文字训练学生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3。
在语言文字中了解人物特点,鉴赏人物形象,感受意境美,培养审美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感悟人物的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对人物心情的准确把握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吟诗赏月,引入课题1、激趣:同学们,老师将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在人们的眼里,这个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它有时代表着团圆、美满,有时又代表着忧愁、分离,还有时代表着寂寞、凄凉┅┅它就是“月”字。
(板书:月)看到它你想起了哪些千古名句或故事呢?2、老师现在播放的是《明月几时有》,它的歌词就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月亮的图片)月明星稀,风清月朗,这样的月夜多么迷人呀!于是,关于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就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其中的一个动人的故事——嫦娥奔月(板书:嫦娥奔)齐读课题3、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嫦娥奔月》这篇课文,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三个人物?(相机板书:嫦娥、后羿、逢蒙)4、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吗?快速默读1————6自然段(板书:力大无比,美丽善良,X诈贪婪)二、精读课文1———61、后羿是个力大无比的人。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2段,划出文中有关句子2、学生回答(出示: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
)3、再读你划出来的句子,圈出重点词语,注意突出后羿的动作。
《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情感目标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课时两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日么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期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神话故事;一;;一;嫦娥奔月。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布置课内预习。
读通课文。
理解词语的意思。
想想,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这奔是什么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
认读生字。
理解词语的意思。
*诈贪婪时值中秋迫不及待周旋三理清课文脉络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2请大家想想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就归纳为一段。
给课文分段。
3讨论交流后总结。
一后羿为民除害。
二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了月亮上。
三人们想念嫦娥,期盼团圆。
四指导写字。
教学后记通过自己的预习,了解文中生字新词的读音,这样,在课堂上就可节省时间用在朗读上,而舍去不必要的提点,相反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抓紧时间进行朗读。
并且让学生通过中心句来给课文分段,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了解自然段的内容。
二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一第一段1指名读。
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讨论,苦难是什么意思。
文中的苦难是指什么读第一段。
体会老百姓的苦难。
后羿是怎样为百姓解除苦难的画出有关的动词。
读书时注意突出这些动词。
2朗读。
二第二段1默读。
边读边想,蓬蒙是怎样的人嫦娥是怎样的人画出文中的有关语句。
嫦娥奔月教案(通用16篇)

嫦娥奔月教案(通用16篇)嫦娥奔月教案篇1教学要求: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4、借助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和善、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媒体设计:课文录音、投影片教学时间:三教时第一教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同学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是人们企盼团聚的中秋佳节)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聚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同学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布置课内预习。
(l)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拼读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想方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想一想: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这个奔是什么意思?2.检查自学状况。
(l)认读生字词。
奸诈贪欲宝剑时值中秋迫不及待威逼着急敬重翻箱倒柜洒满银辉提示:婪是边音;诈、值是翘舌音。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嫦娥奔月:嫦娥,后羿的妻子,中国神话中的月中女神。
奔,奔向。
敬重:尊敬敬重。
(文中指谁敬重谁?)奸诈贪欲:奸诈,虚伪诡诈;贪欲,贪得无厌,不知满意。
(文中指谁奸诈贪欲?)接济:在物质上救济。
威逼:用威力强迫或进逼。
(文中谁威逼谁干什么?)时值中秋:值是遇到、碰上的意思。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周旋: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回旋,回旋;②交际应酬,打交道;③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
在本课中应选哪一种解释?(第③种)三、理清课文脉络1.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争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2.请大家想一想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就归纳为一段,试着给课文分段。
嫦娥奔月教案范例

嫦娥奔月教案范例《嫦娥奔月》有许多版本,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是为您整理的嫦娥奔月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嫦娥奔月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时能自主揣摩,读出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感受祖国优秀的语言文化,从中受到陶冶。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领会诗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准备:搜集李商隐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动画、诗词欣赏。
师:同学们,喜欢音乐动画吗?…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熟悉的旋律。
(播放动画《但愿人长久》)师:当优美的旋律响起,老师听到不少同学情不自禁跟着轻轻哼唱起来。
这么美的词,知道是谁写的吗?…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放音乐,课件出示词师:让我们轻轻读一读这首词。
师生配乐读苏轼这首词师:读着这首词,相信你跟老师跟苏轼一样,都被与月亮有关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所吸引着,是什么故事?(《嫦娥奔月》)2.了解《嫦娥奔月》故事。
师:谁知道《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学生说。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把这个故事讲得更清楚些?课件出示故事,指名一个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把故事说完整。
3.揭题。
师:美丽的神话故事总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所以千年流传,家喻户晓。
不仅仅是苏轼,早在他之前,唐朝诗人李商隐也曾借着月亮上的神话作了一首诗《嫦娥》。
二、了解诗作,走进作者。
1.课件出示李商隐图师:对于李商隐,课前同学们已经查阅了一些资料,谁来说一说?学生汇报2.师小结,读诗人简介(课件出示)。
3.师:下面让我们走进这一组诗,感受李商隐幽怨绵长的情怀。
出示悲情诗组,师生配乐吟诵。
三、学习《嫦娥》,感受诗意。
1.通读古诗。
《嫦娥奔月》教案(通用19篇)

《嫦娥奔月》教案《嫦娥奔月》教案(通用1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嫦娥奔月》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嫦娥奔月》教案篇1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
故事情节生动感人,文字优美,可读性强,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说话表达能力的好教材。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响亮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能基本说出故事的主要梗概。
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重点: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难点:如何理顺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策:给予学生充沛阅读的时间。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呢?2、读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安排课内预习。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生字,想方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这个“奔”是什么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提示:“济”是多音字;“诈”是翘舌音;“蒙”是后鼻音。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敬重:恭敬尊重。
(文中指谁敬重谁?)奸诈贪婪:奸诈,虚伪诡诈;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文中指谁奸诈贪婪?)威逼:用威力强迫或进逼。
(文中谁威逼谁干什么?)周旋: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回旋,盘旋;②交际应酬,打交道;③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
在本课中应选哪一种解释?(第③种)三、理清课文脉络1、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2、想想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就归纳为一段,试着给课文分段。
3、讨论交流后总结。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通用3篇)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通用3篇)《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篇1)1. 课程目标定位《嫦娥奔月》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经典故事,其课程目标主要定位于:让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想象力,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分析本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嫦娥奔月》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
通过深入剖析嫦娥、后羿、玉兔等角色形象,以及故事背后的团圆、牺牲、爱情等主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涵,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
3. 教学方法策略为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策略,包括情境导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文本分析等。
通过创设与故事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会故事中的角色和情感;通过文本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学生活动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设计多种学生活动,如朗读比赛、故事续写、主题演讲等。
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也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课堂评价方案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作业完成情况等。
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6. 教学资源整合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我们将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故事绘本、影视作品等。
这些资源将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教学效果。
7. 教学总结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我们将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通过总结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我们可以评估教学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同时,我们也将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篇2)1. 教学目标通过《嫦娥奔月》的教学,我们旨在达成以下目标:使学生能够流利朗读并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通过文本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故事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将故事与现代生活相联系,进行有创意的再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嫦娥奔月教案教学内容嫦娥奔月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要求会认会读会运用。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给课文分段并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初步感受嫦娥善良无私、舍己为民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给课文分段。
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资源1.课文配有嫦娥奔月的插图,可以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2.相关材料:传说中后羿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
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
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
3.学生对《嫦娥奔月》有不同的解读,课前让学生搜集不同版本的故事,进行交流,为本课服务。
预习设计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2遍),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划出本课中的生字词,并认真抄写2遍。
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奸诈贪婪、周旋、威逼、树影婆娑。
完成《一课一练》一~三题。
《补充习题》一到三题。
3.搜集民间故事。
学程预设导航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创设情境,走进课文(5分钟)1.背诵有关月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引背《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奔”字正音:bēn◎急走,跑:~跑bèn◎直往,趋向:投~。
2.齐读课题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5分钟)●预习作业2: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理解词语意思:奸诈:虚伪狡诈。
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威逼:用威力强迫或进逼。
树影婆娑:树影在晃动。
(本文中选第3中解释)AABB:恍恍惚惚星星点点熙熙攘攘风风雨雨ABAB:瓦蓝瓦蓝活跃活跃热闹热闹通红通红3.齐读词语。
4.学生展示,组内批阅。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读出诗歌的韵味。
(注意语速和声音的高低起伏)4.自由练读。
第三板块:理清文章脉络(8分钟)1.练习分段2.交流第一段(1、2)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3~6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7、8)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3.后羿射日智斗逢蒙后羿追妻嫦娥奔月思念企盼4.主要写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
5.自己练习讲故事同桌互练——指名讲述。
第四板块:精读课文第一段。
(10分钟)【学程单】4分钟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这部分内容讲了什么?2.从中你体会到后羿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预设:(1)抓住“直晒”、“冒烟”、“实在无法”等词语,体会十个太阳的危害。
(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后羿是个武艺高强、力大无比、为民造福的善良的人。
)小组内练读。
第五板块:明确目标,完成任务(2分钟)第一板块:创设情境,走进课文1.出示富于色彩感的《月之图》。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作为一个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心中此时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让生去补充) 在四年级,我们还学过一首苏轼在中秋之夜写的词……师:是啊,在月圆的中秋之夜,天各一方的人们多么盼望能和自己的亲人相聚在一起。
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
记得小时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怀里看月亮,看吴刚伐桂,看玉兔捣药,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解题:奔,奔向。
“奔”是个多音字:老师开完会一回学校,便直奔教室。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预习作业2:1.出示词语:后羿嫦娥逢蒙敬重接济奸诈贪婪迫不及待威逼翻箱倒柜周旋焦急树影婆娑皓月当空企盼飘飘悠悠碧蓝碧蓝2.导学①指名朗读词语。
②理解词语意思:奸诈贪婪、周旋、树影婆娑出示:周旋:字典中有三种解释:A、回旋、盘旋;B、交际应酬,打交道;C、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
在本课中应选哪一种解释?▲飘飘悠悠碧蓝碧蓝读词语,找出规律你还能说出几个AABB、ABAB形式的词语?3.齐读词语4.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一课一练》一到三题。
《补充习题》一到三题。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展示朗读。
第三板块:理清文章脉络1.再读课文,学生自己练习分段。
2.讨论后交流3.交流《补充习题》第三题。
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列小标题。
4.能够根据小标题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5.师:列小标题,我们是把课文读短了。
这是本领。
读完课文,头脑中留下了印象,这时能用生动的语言将头脑中的印象生动地讲出来。
这也是本领。
现在请你试着讲讲这个故事。
第四板块:精读课文第一段。
导学:1.指名读第一段。
2.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3.交流。
(2)“苦难”是什么意思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有关动词。
4.从这些动词中你觉得后羿是怎样的人?5.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后羿的力大神勇、为民造福。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1.完成《习字册》字词部分的抄写描红。
2.完成《一课一练》第四、五题。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老师在黑板上写“月”字。
古往今来,无数的诗人留下了描写月亮的诗句。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2.是啊,在月圆的中秋夜,天各一方的人们多么盼望能和自己的亲人相聚在一起,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
在古代人们的眼里,月亮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于是,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妙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读一则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设疑:嫦娥是谁她为什么奔月“奔”是什么意思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第二板块:预习检测。
1.生字词正音,并理解词义。
昆仑山除害奸诈贪婪闯威逼洒满银辉企盼后羿逢蒙百宝匣树影婆娑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威逼:用威力强迫或进逼。
树影婆娑:树影在晃动。
奸诈:虚伪狡诈。
2.预习检测:预习题2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适时指导。
第三板块:理清文章脉络。
1.任务驱动:按故事的发展顺序练习分段。
2.讨论后交流:第一段(1、2)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3~6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7、8)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4.如果让你们用简短的语言给三段分别列一个小标题,怎么概括?(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
)5.能够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6.组织反思:列小标题,我们是把课文读短了。
这是一个本领。
第四板块:精读课文第一段。
1.任务驱动(1)读第一段。
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苦难”是什么意思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有关动词。
(3)说说你觉得后羿是怎样的人?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4.导学:交流问题,练读,表现出后羿的力大神勇5.组织反思:后羿的神勇让我们感受到了英雄的壮美。
第五板块:指导写字。
重点指出“蒙”字中二横不能漏。
第六板块:布置作业完成《习字册》上的生字描红作业设计★1.完成《习字册》字词部分的抄写描红。
2.完成《一课一练》第四、五题。
★★1、《一课一练》收藏夹收集“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说。
教学内容嫦娥奔月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语言文字,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在讨论中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思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的品质。
难点: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资源关于嫦娥奔月,民间的传说又略有不同,大体谓嫦娥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
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弧寂之心情的写照。
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平时我没法下来,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到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表现这一情节的嫦娥图,当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流泄。
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是说嫦娥经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诱惑,后羿外出狩猎,独自吞食了不死药,嫦娥由于背弃了丈夫,怕天庭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月宫暂且安身。
可是月宫空无一人,出奇的冷清,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变成了月精白蛤蟆,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
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预习设计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
2.收集“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说。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复习导入(5分钟)1.默写同桌互批、订正3.指名交流神话美丽善良仙药升天成仙正直自我牺牲读题第二板块:精读课文,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
(17分钟)出示学程单1:1.默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人找出有关的语句多读一读,在句子旁写一写自己对他(她)的看法。
2.小组讨论。
学习时间:5分钟引说: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带飘飘的——嫦娥。
感觉怎样(美)(同样“美”)指名读(注意指导读好“飘飘悠悠”、“碧蓝碧蓝”等词语。
)不仅画面很美,人更美。
两点:一直接济贫苦的乡亲。
二是不让逄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例:①村东的王二家没米下炊了,孩子们围锅台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②村西的李三家又添了一口,孩子是生了,却没一块布来包裹,嫦娥知道了,就立即……③村南的老丁是个残疾人,嫦娥十年如一日……(端茶送饭、洗衣洗洗鞋)齐读(绕着话题,和别人兜圈子)逢蒙:快把仙药交出来?嫦娥:仙药什么仙药?逢蒙:别装蒜了,你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药交给了你,是你藏起来了,说,藏在那儿了?嫦娥:你一定听错了,那天是他采的草药卖了钱让我藏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