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第五节(桃核承气汤类方)PPT课件
《伤寒论通解》五十三阳明病篇瘀热证候桃核承气汤证PPT课件

15
一、“血自下,下者愈。”
• “血自下”——下血 • “离经之血易为瘀”, • “瘀血内阻,血不循经”
16
• “下者愈”——“阴阳和则愈” • 阴阳协调,瘀热排出 • 一过性
17
二、“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 当先解其外。”
• “热入血室”病的初证。
• 依据:“其人如狂”而“其外不解者”, • 太阳阳明合病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 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 手脚温——没有“手、足尽热”
•
作用:突出——营血
• “手、足尽热”可能: • 一“小建中汤”类方;一是阳明病瘀热证
8
• 目前:阳明病瘀热证候!
• 病机——“以热在膀胱”!——营血
• “热”代“热邪”,“膀胱”——“血室”
•
(《三焦论》)
25
• 2、主要症状(阳明病) • 烦躁身热有汗,烦渴,畏热喜凉,口干口
苦,面色潮红烘热,小便黄。 • 3、舌苔脉象:舌质暗淡或紫,舌苔薄白或
黄而干燥少津液,脉沉涩而数,或滑数。
• 4、可伴随症状:觉得体内尤其上冲感,或 者头晕头痛。便秘或者干燥。或外伤、手 术病史!
26
27
23
二、煎服法:
•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 内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
• 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
• 当微利。24来自三、方证标准 (以内热为主,兼有瘀血证)
• 1、特征症状(瘀血证)
• (1)腹痛胁痛,或者拘急,绵绵作痛,痛 有定处,或者癥病。(2)月经病:妇女经 闭,或者痛经,带有血块。(3)精神亢奋 烦躁或惊狂不安,胡言乱语,或哭或笑, 程度上“其人如狂”。(4)血症:尿血、 便血、呕血、胃出血、咳血、内脏出血、 牙齿出血、鼻出血、口唇干裂出血、眼底 出血等符合阳明瘀热证的出血。
桃核承气汤方

桃核承气汤方一天研究一条《伤寒杂病论》桃核承气汤方 (转载)发表者:赵东奇 84人已访问原方:桃核承气汤方:桃仁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意思是不要空腹服药,服药前要适当吃点东西)温服五合,日三服。
当微利。
参考比例:桃仁四大黄四桂枝二炙甘草二芒硝二;分三服。
合方分解:桃核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桃仁+桂枝甘草汤。
桃仁主要作用在于疏通水血的瘀滞,与杏仁作用有相似的地方,但较杏仁,疏通瘀血的作用更大而下水的作用偏弱,所以不能治疗形肿,故如水血瘀滞都重者,宜桃仁杏仁同用,效果会更明显、作用也会更全面,二药均用于实证,虚证一般不太适宜。
按:从分解可知,本方含有调胃承气汤,可见潮热、烦呕、谵语发狂、腹满痛等证。
有桂枝甘草汤,可见心悸、气上冲等证。
有桃仁,可见有充血性的出血证。
由实践比较所得,空腹服这类药攻下会比较急剧猛烈,由于这类药不是治胃肠结热的,而是治少阳血瘀热证的,下利太猛太快就成了清肠胃药了,而先吃点东西再服药,泻下作用会明显减弱,能使药性发作得慢点、吸收得多点,这样就能比较有效地达到治瘀血的作用而不会变成清泻胃肠了。
历来的医家、注家都认为要在饭前空腹服用,说是有利于药到病所,据实践感受,这种做法和说法恐怕不是那么合理、也跟实践所得有点相反,所以这种说法个人认为不可信,所以用这类袪瘀血药(包括桂枝茯苓丸(虽然此方仲景明确说明是“食前服”的)等)、要求“先食”的,我现在都不会再空服给服,都转为先适当吃点东西或饭后服用,效果理想,也没有出现攻下急剧的表现,比空腹服用出现攻下急剧、药物反应剧烈的情形好很多,治疗效果既理想又平稳,此经验供大家参考。
“先”不但可解为在什么什么之前,而此书用得最多的意思反倒不是这种,而是“一开始、首先”这类意思,大家也不妨参详参详,看是不是这样,所以我认为这类的“先食”应该直接理解为“先吃东西,后服药”似乎更合理些。
最新修改第五节(桃核承气汤类方)教学讲义ppt课件

第五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
• 其他疗法: 一、中药成药:黄芪颗粒、玉屏风口服液、
童康片、百令胶囊、还尔金(槐杞黄)颗 粒等。 二、针灸疗法:耳压法、捏脊、针四缝
第五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三、 西医治疗:
• 1、维生素治疗:对于维生素缺乏症者,及时 补充维生素A、D、C、B2、B6、E。
• 2、微量元素治疗:对于伴有微量元素缺乏症 者,应定时给于锌、铁、铜、锰等治疗。注意 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提要】论蓄血轻证的证治。
【释义】 主症:
太阳病不解 ——发热恶寒.头痛等表证仍在。 其人如狂 ——瘀热上扰心神。 少腹急结 ——血热结于下焦。
(三)临床应用
1.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癫痫、 脑外伤后遗症、偏头痛等;
2.泌尿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泌 尿系结石等;
3.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肠梗阻、胆囊炎等; 4.妇科疾病:如痛经、闭经、盆腔炎、阴道大面 积血肿、经行发热、经行鼻衄、宫外孕、子宫肌瘤等; 5.皮肤病:痤疮、脂溢性皮炎、毛囊炎、银屑病等; 6.跌打损伤后,淤血凝滞; 6.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细菌性痢疾、术后发热、 周期性口疮、流行性出血热等。
修改第五节(桃核承气辨析
【原文】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① ,其人如狂② ,血自 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 解已,但少腹急结③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06)
【词解】 ①热结膀胱 :此处膀胱代表下焦,非指膀胱一腑。
热结膀胱,为邪热与瘀血蓄于下焦。 ②如狂:指神志错乱,似狂非狂,较发狂为轻。 ③少腹急结 :指小腹部拘急疼痛。
【治法】破血逐瘀
【方药】
抵当汤
水蛭三十个 虻虫三十个
破血逐瘀
核桃承气汤

核桃承气汤核桃承气汤组成桃仁 12g 大黄 12g 桂枝 6g 芒硝 6g 甘草 6g效能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
伤寒外证不解,热结膀皖,少腹胀满,大便黑,小便自利,谵语烦渴,发热如狂,及血瘀经或产后恶露不下,少腹胀满疼痛或蓄血痢疾症。
用法上五味,以水7升,煮前四味,取2升半,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空腹时温服5合,日三服。
当微利。
入经足太阳经。
方歌桃核承气五般施,甘草硝黄并桂枝,瘀热互结小腹胀,如狂蓄血功最奇。
2应用编辑要点本方为治疗下焦蓄血证的主方,临床当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象沉实或涩为使用依据。
加减若用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者,可加赤芍、当归尾、红花、苏木等以活血祛瘀止痛。
若用于月经不调瘀滞较甚者,痛经可加延胡索、五灵脂、以调经止痛;闭经可加牛膝、当归、川芎以行血通经;恶露不下者,加五灵脂、蒲黄以祛瘀散结。
若用于上不瘀热之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吐衄者,可加牛膝、生地、丹皮、白茅根等以清热凉血,引血导热下行。
现代本方主要用于急性盆腔炎、胎盘残留、附件炎、肠梗塞;亦可用于急性坏死性肠炎、精神分裂症、脑外伤后头痛、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血管病、宫外孕、子宫肌瘤等症属瘀热互结者。
注意若兼表证未解者,当先解表,而后再用本方。
本方为破血下瘀之剂,孕妇忌用,体虚者慎用。
具体5.1肝性血卟啉病应用本方加味:桃仁10g,桂枝7g,大黄9g,芒硝15g,白芍15g,甘草3g。
腹痛甚者加元胡、失笑散;瘀血重者加土鳖、丹参;呕吐者加半夏、藿香;腹胀者加枳实、厚朴;黄疸者加因陈、栀子;血压高者加石决明、夏枯草;烦躁者加天麻、钩藤;谵妄者加珍珠母、琥珀;肢麻者加牛膝、地龙;贫血者加当归、川芎。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若便秘顽固者可加重大黄及芒硝用量,以达到通便泄热、祛瘀止痛的作用;待大便通畅,腹痛缓解,然后酌情减量或除去芒硝,此即“得快利,止后服”之意。
本组35例中14例出现脱水征象,给予输液1-3日。
医案——桃核承气汤

医案——桃核承气汤【原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06)【组成】核仁15g 桂枝6g 川军12g 芒硝6g 炙甘草6g【方歌】桃核承气五般施,甘草硝黄并桂枝,淤热互结小腹胀,蓄血如狂最相宜。
【方解】此活血祛瘀,泻热通经之方。
临床使用以少腹急结,痛不移位,日轻夜剧,其人如狂,脉涩,舌暗为目标。
瘀血之成,原因种种。
实证有气滞血瘀,有腑实血瘀,有热结血蓄,有寒凝血滞;虚证有气虚血瘀,血虚血瘀等。
《伤寒论》106条桃核承气汤所治之瘀,系太阳病不解而成。
盖发热日久,煎熬营血,血液黏稠,血流不畅,瘀结于里;或素有瘀,复与热相结而成。
究之临床,不论何因致瘀,凡少腹硬满,疼痛拒按,癥病血漏,经水不利;或上半身热、下半身冷;或头痛、牙痛、跌打损伤、手术后者;或有心烦、健忘、如狂、发狂等精神病之状者。
症见面色晦滞发暗,唇、舌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象沉弦、弦细、沉涩、沉滑有力者,皆可用本方治之。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水饮、血液经过脏腑气化作用,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以完成水液代谢,维持其动态平衡。
二者密切相关,源本同一,入络脉为血,出络脉为水,或彼时为血,此时为水。
据有关资料表明,血液为体重之7%,正常人日饮水量约2500毫升,通过肠道参加血液循环,肠道通则血流畅,肠道壅则血流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海盈则川塞溢,海浅则川畅通,故通利肠道可加速血液运行,从而使瘀血尽去。
方中调胃承气汤泻热导滞,桃仁、桂枝活血化瘀,使瘀热假肠道以出。
热结膀胱,非专指六腑之膀胱。
临床所见,以胞宫、大肠为多,膀胱较少见。
汤本求真谓:“热结膀胱,又称少腹急结,以余多年经验,此急结不在膀胱部位,以指尖沿下行结肠之横径,向腹底擦过而强按压之,触知坚结物,病人诉急痛,即少腹急结之证也。
修改第五节桃核承气汤类方PPT课件

(二)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改善血液循环,
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创伤的愈合及促
进组织生长等作用。
(三)临床应用
1.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癫痫、 脑外伤后遗症、偏头痛等; 2.泌尿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泌 尿系结石等; 3.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肠梗阻、胆囊炎等; 4.妇科疾病:如痛经、闭经、盆腔炎、阴道大面 积血肿、经行发热、经行鼻衄、宫外孕、子宫肌瘤等; 5.皮肤病:痤疮、脂溢性皮炎、毛囊炎、银屑病等; 6.跌打损伤后,淤血凝滞; 6.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细菌性痢疾、术后发热、 周期性口疮、流行性出血热等。
【治法】破血逐瘀 【方药】 抵当汤 水蛭三十个 破血逐瘀 虻虫三十个 桃仁二十个 ——活血化瘀 大 黄 三 两——荡涤瘀热,使瘀血从下而出。 禁例:体弱、年高、孕妇、溃疡病、以及有内出血 者当慎用或禁用。
(二)现代研究 本方主要具有活血逐瘀、通经止痛的作用。 (三)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瘀血症:肝脾肿大、肿瘤、宫
二、抵当汤及抵当丸 (二)方证辨析 【原文】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 胸 ,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 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 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 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 当汤主之。(125)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 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126) 【提要】蓄血重证的证治。
【释义】
主症:
表证仍在——指发热恶寒、头痛等症(脉当浮)。 脉微而沉(或沉结) ——瘀血阻滞于里,脉沉滞不起。
其人发狂 ——瘀热上扰心神。
经方心裁(154)桃核承气汤

经方心裁(154)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原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l06)【组成与用法】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
当微利。
【功效】破血下瘀。
【医案】1.经期过长初诊:2006年10月13日。
张某,42岁,月经按期于10月3日来潮,经量少,咖啡色,至今未净,平时月经周期基本规则,经量一般,7天净,经行腰部酸明显,纳便正常。
生育史:2-0-3-2,两侧输卵管已经结扎。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活血破瘀行经。
方剂:桃核承气汤加味。
桃仁10g 炙大黄9g 玄明粉5g 炙甘草6g 桂枝6g 益母草30g 丹参12g 川牛膝30g,5剂。
二诊:2006年10月24日。
进药3剂,经量转多,现经净已5天,带下色黄臭,腰痛,胃脘胀,大便溏薄。
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
治法:健脾燥湿。
方剂:六君子汤(《妇人良方》)合平胃散(《和剂局方》)加黄连5g,7剂。
2.月经后期(高泌乳素血症)初诊:2005年4月6日。
周某,24岁,未婚,月经后期已经10年,2~3个月一潮,6~7天净。
经量正常,色红,夹大量血块,伴下腹痛,带下色白,纳可胃胀便秘。
末次月经1月20日来潮。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活血通下导滞。
方剂:桃核承气汤加味。
桃仁10g 炙大黄9g 桂枝6g 炙甘草6g 玄明粉(冲)10g 丹参15g 茺蔚子10g 地鳖虫10g 大腹皮10g 泽兰10g 王不留行15g,5剂。
二诊:2005年4月11日。
月经4月8日来潮,经量中等,今已减少,检测内分泌结果:雌二醇、孕酮、睾酮、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均在正常范围,泌乳素1037.5uIU/ml(正常值59~619 uIU/ml),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桃核承气汤

《伤寒学》 太阳蓄血证
伤寒论教研室 方剑锋
太阳蓄血证
目的要求: 掌握桃核承气汤证、抵当汤证
太阳蓄血证 -- 概述
• 伤寒发病过程中外邪乘袭于血分的特殊证候, 以血行障碍及一定的精神神志改变症状为主证。
• 蓄血证见于《伤寒论》太阳篇及阳明篇,故有 太阳蓄血与阳明蓄血之称。
太阳蓄血证
日一剂,水煎服。
病案视频
太阳蓄血证 - 桃核承气汤证
桃核承气汤证辨证要点: • 腹部症状、神志改变 病机要素: • 瘀热互结于下焦 治则: • 表里缓急辨证
桃核承气汤 -- 拓展临床运用
熊曼琪教授为首的课题组针对T2DM“气阴两 虚、瘀热互结”的病机特点,在运用桃核承气汤 的基础上创制而成加味桃核承气汤,一系列的研 究表明加味桃核承气汤具有降糖、调节血脂和改 善胰岛素抵抗的综合效应。
既往史: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病 史10余年,反复泌尿系感染病史4年。
病案视频 体查:神清,HR:86次/分,房颤律。腹软,
广泛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舌暗 红苔黄腻,脉沉细。 相关检查:血Rt示:wbc 17.7×109/L, neu%:87%; 生化8项示:K 2.03mmol/L; Glu:10mmol/L,B-OHB 0.1mmol/L,血气组 合示轻度代谢性碱中毒;血、尿淀粉酶正
太阳蓄血证 - 抵当汤证
[原文]*: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 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 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 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 也。抵当汤主之。(124)
太阳蓄血证 - 抵当汤证
主证——其人发狂,少腹硬满,下血,脉沉结 (涩),小便自利
病机——血热瘀结于下焦 治则——攻逐瘀热 抵当汤为破血逐瘀之峻剂,药力猛于桃核承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缺血性中风、高血脂症- 等。
11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
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126)
【提要】蓄血重证的证治。
-
8
【释义】
主症:
表证仍在——指发热恶寒、头痛等症(脉当浮)。
脉微而沉(或沉结)——瘀血阻滞于里,脉沉滞不起。
其人发狂 ——瘀热上扰心神。
少腹硬满 ——瘀血结于下焦,气血阻滞(含有疼痛)。
-
1
一、桃核 ,其人如狂② ,血自 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 解已,但少腹急结③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06)
【词解】
①热结膀胱 :此处膀胱代表下焦,非指膀胱一腑。
热结膀胱,为邪热与瘀血蓄于下焦。
②如狂:指神志错乱,似狂非狂,较发狂为轻。
③少腹急结 :指小腹部拘急疼痛。
-
2
【提要】论蓄血轻证的证治。
【释义】 主症:
太阳病不解 ——发热恶寒.头痛等表证仍在。 其人如狂 ——瘀热上扰心神。 少腹急结 ——血热结于下焦。
-
3
病机:太阳病不解,邪热与瘀血结于下焦, 证势较轻。
转归:若血结较轻浅,则可蓄血自下,热随血去, 病可自愈,即“血自下,下者愈”之意。
小便自利 ——邪结血分,未影响膀胱气化。 身 黄 ——血结日久,荣气不布,肌肤失养。
病机:瘀热互结,证势较重。
-
9
【治法】破血逐瘀
【方药】
抵当汤
水蛭三十个 虻虫三十个
破血逐瘀
桃仁二十个 ——活血化瘀 大 黄 三 两——荡涤瘀热,使瘀血从下而出。
禁例:体弱、年高、孕妇、溃疡病、以及有内出血 者当慎用或禁用。
2.服后当微利 ——微利则瘀热自除。
-
5
(二)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改善血液循环, 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聚,消肿镇痛,调整内分 泌失调,增强肠蠕动,促进溃疡性创伤的愈合及促 进组织生长等作用。
-
6
(三)临床应用
1.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癫痫、 脑外伤后遗症、偏头痛等;
-
7
二、抵当汤及抵当丸
(二)方证辨析
【原文】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
胸 ,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
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
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
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
当汤主之。(125)
-
10
(二)现代研究 本方主要具有活血逐瘀、通经止痛的作用。 (三)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瘀血症:肝脾肿大、肿瘤、宫
外孕、结核性(干性)胸膜炎、腹膜炎;
2. 精神分裂症、癫痫、顽固性偏头痛、脑外伤后遗
症等属于瘀血所致者;
3.痛经、闭经、产后栓塞性静脉炎、产后恶露不下;
4.跌打损伤后,淤血凝滞者;
2.泌尿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泌 尿系结石等;
3.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肠梗阻、胆囊炎等; 4.妇科疾病:如痛经、闭经、盆腔炎、阴道大面 积血肿、经行发热、经行鼻衄、宫外孕、子宫肌瘤等; 5.皮肤病:痤疮、脂溢性皮炎、毛囊炎、银屑病等; 6.跌打损伤后,淤血凝滞; 6.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细菌性痢疾、术后发热、 周期性口疮、流行性出血热等。
【治法】
1.其表不解者,先解其表。
2.表解后,乃可攻之 —活血去瘀,通下瘀热。
-
4
【方药】
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 ——活血去瘀。 桂枝二 两 ——温通血脉。 大黄四 两 ——荡实除热,祛瘀生新。
芒硝二 两 ——泻热软坚。 炙甘草二 两——调药和中,且防伤正。
服法:
1.先食温服 ——进食前服药,使药力下行迅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