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卢沟桥有感

合集下载

最新参观卢沟桥观后感范文

最新参观卢沟桥观后感范文

最新参观卢沟桥观后感范文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卢沟桥观后感,仅供参考。

卢沟桥观后感范文篇一:缅怀先烈,自强不息春刚过,北京的空气异常清新。

在所党委和实验室领导的支持下,噪声与振动党支部组织大家在3月22号参观了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

我们首先参观了卢沟桥。

卢沟桥坐落于永定河上,建成之初曾是当时世界上技术含量最先进,难度最大,最为美丽、壮观的一座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称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如今看到卢沟桥,记忆里却只是一片血红的影子,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军事演习,突然向我卢沟桥驻军第29军发起攻击,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反抗。

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全国民众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

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从卢沟桥出来,大家从威严门进入宛平城。

穿过城门,首先进入的是“瓮城”,置身其中,才能深切体会到其在古代防御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敌军一旦进入瓮城,守军只要把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登上城墙,宛平县城尽收眼底。

城墙上残留的日军炮弹留下的巨大弹坑和密密麻麻的弹孔,向人们警示着和平的来之不易,它是由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从城墙上下来,我们来到了抗日战争纪念馆。

纪念馆前面是一头怒吼的醒狮,狮头西顾,遥望着西方的卢沟桥,象征着中华民族英勇不屈、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

进入大厅,一组由中国各族人民组成的铜墙铁壁、血肉长城群雕映入眼帘,雕塑中的人物表情坚毅,眼神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必胜的信念,大家深受感染,默默地唱起了国歌“起来,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大厅的上方有8口大钟,象征8年抗战的警钟长鸣。

感谢纪念馆的一位无名志愿者,引导我们参观了整个纪念馆。

参观北京卢沟桥观后感

参观北京卢沟桥观后感

参观北京卢沟桥观后感清晨的阳光刚刚洒进院子,爷爷就坐在老藤椅上,翻看着一本旧相册。

我凑过去,好奇地瞧着那些泛黄的照片。

“爷爷,这是哪儿啊?”我指着一张照片问道,照片里是一座古老的桥,桥身的石头似乎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这是卢沟桥,孩子。

”爷爷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像是陷入了遥远的回忆。

“卢沟桥?它有什么特别的吗?”我歪着脑袋,像只好奇的小猫咪。

“那可不得了,当年啊,在那儿发生了很多事儿,那是历史的一道深深的刻痕。

”爷爷缓缓说道。

后来,我终于有机会亲自去参观卢沟桥。

我站在桥边,望着那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它们有的张牙舞爪,有的闭目养神,仿佛是历史的守望者。

这时,旁边有个导游在给一群游客讲解:“这卢沟桥啊,每一尊狮子都独一无二,就像历史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不可复制的。

当年日军就是从这儿发动了七七事变,咱们的先辈们可没怕过,奋起抵抗。

”我听着,脑海里仿佛浮现出当年的硝烟战火。

一个小朋友拉着他爸爸的手,奶声奶气地问:“爸爸,先辈们打仗是不是很疼啊?”他爸爸蹲下身子,认真地说:“宝贝,肯定疼啊,但他们为了保护咱们的家,就算疼也不退缩,就像这卢沟桥的石头,历经风雨,依然坚守。

”我抚摸着桥栏,心里想,这卢沟桥不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吗?它承载着过去的苦难与辉煌。

那些战争的痕迹,就像刻在老人脸上的皱纹,虽然满是伤痛,但也彰显着坚韧。

而我们这些后人,就像是老人的子孙,从他的经历中汲取力量。

我们能在和平年代里欢笑玩耍,不就是因为当年先辈们像勇士一样在这桥上浴血奋战吗?在这卢沟桥畔,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它不是枯燥的书本知识,而是能触摸到、能感受到的力量源泉。

这股力量就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把过去和现在紧紧相连。

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的伤痛,就像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历史如同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渺小与伟大。

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得好好珍惜。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旅程,卢沟桥就是途中的一座丰碑,提醒着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要有勇气,有担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先辈们坚守卢沟桥一样,坚守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不被挫折打倒,让历史的精神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永远奔腾不息。

卢沟桥十个字的感受

卢沟桥十个字的感受

卢沟桥十个字的感受
一、初见卢沟桥
卢沟桥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突然在眼前翻开。

第一次站在卢沟桥上的时候,那感觉真的很奇妙。

脚下的石板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桥栏上的石狮子呀,一个个都像是历史的见证者。

我当时就想,这桥可不仅仅是一座桥,它就像是一个时光的通道,连接着过去和现在。

我心里冒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岁月沉淀处,石桥载史歌”。

二、感受历史的厚重
卢沟桥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和战火。

站在那里,我能感觉到当年战争的硝烟仿佛还在弥漫。

那些石狮子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依然威严。

它们就像士兵一样,守护着这座桥,也守护着那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

我突然就理解了为什么这座桥这么有名,它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和坚韧。

我心里充满了对先辈们的敬意,同时也有一种深深的使命感,觉得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好好守护这份历史记忆。

我觉得“卢沟桥上狮,见证血与泪”这十个字特别能表达我当时的心境。

三、卢沟桥的现在与未来
现在的卢沟桥,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文化的标志。

很多游客都会来这里感受历史的韵味。

我觉得这很好,我们不能只把历史放在书本里,像卢沟桥这样的地方,能让人们更加直观地触摸到历史。

而且,我们也要好好保护它,让后代也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希望卢沟桥能一直屹立在那里,就像它过去的岁月一样,继续成为连接我
们和历史的重要纽带。

我想“卢沟桥长在,历史永不灭”也能表达我的这份期待。

卢沟桥给我的感受是复杂而又深刻的,它是历史的象征,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

参观卢沟桥抗战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卢沟桥抗战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卢沟桥抗战纪念馆观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卢沟桥抗战纪念馆,那感觉就像是一下子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刚到卢沟桥,那狮子就先给我来了个“下马威”。

你看那卢沟桥的狮子,一个个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

以前光听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次真的站在跟前,还真有点眼花缭乱。

不过呢,在这种带着历史厚重感的地方看这些狮子,心里就多了一份肃穆,感觉它们也像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一样。

走进抗战纪念馆,那气氛一下子就凝重起来了。

里面的陈列啊,就像一部立体的历史书。

那些生锈的枪炮,发黄的照片,还有战士们用过的简陋的生活用品,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看着那些照片上战士们坚定的眼神,我就在想,他们当时得有多勇敢啊。

那时候的中国,被日本侵略者欺负得不成样子,可咱们的先辈们没有退缩,就像一群硬汉,挺起了脊梁跟敌人干。

有个展柜里放着一封家书,字里行间都是对家人的思念,可写信的战士最后还是选择了留在战场上。

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久,就好像能透过这些字看到那个战士写信时的情景,他可能一边写一边在想,打完这仗就回家,可是他也许知道,这仗很残酷,自己可能回不去了。

这时候我就觉得,现在的和平生活真是来之不易,那都是这些英雄们用命换来的啊。

我印象特别深的还有一个场景复原,模拟的是战斗时的场景。

那硝烟弥漫的样子,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姿态,还有枪炮的轰鸣声(虽然是模拟的),都让我心跳加速。

感觉自己好像也置身于战场之中,能感受到那种紧张和热血沸腾。

我当时就想,要是我在那个时候,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勇敢呢?估计一开始得害怕得腿发软,但是被那种爱国的热情一激励,也得冲上去跟小鬼子拼了。

从纪念馆出来,再看卢沟桥,就觉得这桥承载的不仅仅是交通的功能了,它简直就是一座英雄桥。

这一趟参观下来,就像上了一堂超级生动又深刻的历史课。

我想啊,咱们现在这些人,可不能忘了这段历史。

要像那些抗战英雄们学习,该硬气的时候就得硬气,也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日子,好好生活,可不能让先辈们的血白流了。

参观卢沟桥主要内容和观后感

参观卢沟桥主要内容和观后感

参观卢沟桥主要内容和观后感一、主要内容。

那天我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去参观卢沟桥。

一到那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饱经沧桑的石桥。

卢沟桥的狮子那可真是一绝,数都数不清。

这些狮子形态各异,有的威风凛凛地蹲坐在石柱上,好像在守护着这座桥;有的小狮子依偎在大狮子怀里,特别可爱,就像在撒娇一样。

桥身看起来很坚固,虽然历经了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但依然横跨在永定河上。

走在桥上,能感受到那种古朴的气息,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卢沟桥两边的石栏板也很有看头,上面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不仅有狮子,还有花卉之类的,做工特别精细,每一处细节都能看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沿着桥走,还能看到桥头的碑亭,里面的石碑记载着卢沟桥的历史和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站在碑前,一种对历史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二、观后感。

参观完卢沟桥,心里那叫一个感慨万千啊!你看那些狮子,就像一个个历史的见证者。

它们在那桥上待了几百年了,啥没见过啊?战争、和平、岁月的变迁,它们都默默看着。

我当时就在想,这些狮子要是会说话就好了,肯定能给我们讲出一堆超级精彩的故事。

走在桥上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脑补当年这里的热闹景象,人来人往的,有做买卖的小商贩,有赶路的行人,说不定还有几个文人墨客在这儿诗兴大发呢。

可是一想到后来这里发生的七七事变,心情就沉重起来了。

这卢沟桥,它不仅仅是一座桥,那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史书啊。

七七事变,日本侵略者就在这儿打响了全面侵华的第一枪。

这桥承受了多少战火的洗礼,当时的战士们又在这儿进行了多么英勇的抵抗啊。

站在桥上,我好像能看到那些热血的士兵们拿着枪,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他们为了保卫祖国,真的是啥都不怕。

从卢沟桥走出来之后,我就觉得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太来之不易了。

这桥就像一个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历史。

咱可不能把那些英雄们的牺牲和奉献给忘了,得好好珍惜现在的日子,努力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强大,这样就不会再让别人欺负到咱头上来了。

这卢沟桥啊,真的是值得每个人都来看看,感受一下那厚重的历史感和使命感。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参观观后感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参观观后感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参观观后感前几天去了卢沟桥抗战纪念馆,那感觉就像一下子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真的是超级震撼又特别有感触。

一到纪念馆外面,就能看到卢沟桥那古朴的模样。

站在桥上,我就想啊,当年这儿可发生了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呢。

那些石狮子就静静地蹲在那儿,好像它们也是历史的见证者,说不定它们心里都藏着好多当年战斗的故事,只是没法说出来。

走进纪念馆,那氛围一下子就变得严肃起来。

展厅里的灯光打在那些展品上,就像聚光灯打在舞台上的主角一样,只不过这些主角是充满了历史沧桑感的。

从那些锈迹斑斑的枪炮,到士兵们用过的破旧军用品,每一件东西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当年的艰难和壮烈。

我看到了一幅幅当年战争的照片,那些画面简直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那副丑恶的嘴脸让人恨得牙痒痒。

但是咱们中国的军人和老百姓,那可真是硬骨头啊!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没有精良的武器,没有充足的物资,就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和敌人死磕。

有一个场景复原的部分特别让我印象深刻。

那是模拟的一场战斗场景,逼真得我好像都能听到枪炮声和战士们的呐喊声。

战士们趴在简陋的掩体后面,眼睛里透着坚定的光,向着敌人冲锋。

我就在想,他们当时心里得多害怕啊,可是为了国家、为了家人,就那么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

这种勇敢,现在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可能很难真正体会到。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很多普通老百姓支援抗战的事迹。

他们虽然没有直接上战场杀敌,但是送粮食、抬伤员、做情报工作,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抗战贡献力量。

这让我明白了,抗战的胜利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是全民族齐心协力的结果。

从纪念馆出来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就想啊,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可真是来之不易。

以前总是听老人说要珍惜现在的和平,但是只有亲身到这个地方走一遭,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分量。

我觉得这个纪念馆就像一本生动的历史书,它把那些书本上枯燥的文字都变成了鲜活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参观卢沟桥观后感

参观卢沟桥观后感

参观卢沟桥观后感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沉重的记忆,让我们铭记过去,思考未来。

卢沟桥,便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地方。

当我踏上这片土地,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初到卢沟桥,眼前的景象让我心生敬畏。

这座古老的石桥,静静地横卧在永定河上,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

桥身上的石狮子千姿百态,有的昂首挺胸,有的憨态可掬,有的威严庄重。

然而,在欣赏这些精美的雕刻时,我的心中却无法抹去那段沉重的历史。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的宁静被日军的炮声打破。

在这里,中国驻军奋起抵抗,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那是一个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每一寸土地都在呐喊,每一个中国人都在抗争。

站在桥上,我仿佛能听到当年的枪炮声,能看到战士们英勇无畏的身影。

沿着桥漫步,我仔细观察着每一块石板,每一道石缝。

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见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桥下的永定河水流淌不息,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

河水的潺潺声与我心中的思绪交织在一起,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

在卢沟桥附近,有一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走进馆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都在向我们讲述着那段血与泪的历史。

看着那些黑白照片上战士们坚定的眼神,我不禁热泪盈眶。

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抗日英雄的事迹。

他们有的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有的在敌后开展艰苦的游击战争,有的为了保护群众而英勇献身。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这些英雄的事迹让我明白,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强大是多么重要。

如果当时的中国足够强大,也许就不会遭受如此沉重的灾难。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努力,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参观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去红色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观后感

去红色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观后感

去红色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观后感去了卢沟桥,就像翻开了一本沉甸甸的历史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沧桑。

一到卢沟桥,那狮子就把我给震住了。

都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我还真不信邪,站在那儿就开始数。

数着数着就晕乎了,这狮子形态各异,有的在怒吼,有的在嬉戏,有的好像在沉思。

但再看这些狮子的时候,我心里突然就泛起一阵悲凉。

这些狮子经历了那场残酷的抗日战争,它们是那场战争的见证者啊。

站在卢沟桥上,望着桥下的永定河水,我就想象着当年的画面。

1937年7月7日,这儿就像被恶魔撕开了平静的口子。

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枪声打破了夜空的宁静。

那时候的桥肯定不是像现在这样平静,而是战火纷飞,战士们在这儿拼死抵抗。

我仿佛能听到战士们的呐喊声,能看到他们挥舞着大刀,冲向敌人。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卫祖国,保卫这片土地。

走在桥上,脚下的石板路都好像带着历史的余温。

那些斑驳的痕迹,也许是当年战争留下来的伤疤。

我想,这桥得多疼啊,可是它又那么坚强地挺立着,就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

在抗日战争纪念馆里,看着那一幅幅黑白的照片,那些简陋的武器,还有烈士们的遗物,我的心情特别沉重。

我们的先辈们用那么差的装备去对抗装备精良的敌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但他们没有退缩,每一个牺牲的烈士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从纪念馆出来,再回头看卢沟桥,我对它有了一种全新的敬意。

它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是连接着过去和现在的纽带,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可不能把这些英雄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当作理所当然。

卢沟桥之行,就像是给我上了一堂超级生动又深刻的历史课。

我觉得自己以后得更努力地生活,也要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大家都记住,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多么悲壮又伟大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卢沟桥有感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始建于金代大定二十九年( 1189 年),成于明昌三年( 1192 年),清康熙三十七年( 1698 年)重修建,桥长 266.5 米,桥上两侧共有 1.4 米高的望柱 281 根,两柱之间由刻着花纹的栏板相连,每个望柱顶端都有一个大狮,大狮身上雕着许多姿态各异的小狮,众所周知,卢沟桥是我们的伟大历史的精华,“ 卢沟晓月” 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由于雕刻艺术高超,卢沟桥上的狮子形态各异,几乎没有相同的一只,桥东端有碑亭,石碑正面为乾隆书“ 卢沟晓月” 四字,背面为乾隆书卢沟桥诗,“ 卢沟晓月” 四个大字雄浑有力,雕刻精美。

可以说,卢沟桥是我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见证,是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见证,更是我国繁盛的见证。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八年的抗战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现在卢沟桥已经成为了我们缅怀先烈的历史遗迹。

当看到桥两边那501个狮子,看到乾隆题字的卢沟晓月,我们不得不为中华民族的智慧而折服。

走在每块基石上,我们深深地感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现在我们再次重温这段历史,桥头已经了修建抗日战争纪念馆,里面陈列了大部分抗日的史料,无论是一张张血泪的照片,还是一个个锈迹斑斑的武器,即便是一双双的草鞋,都是我们的珍贵的见证,
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饱受屈辱得出的血的教训,更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莫大讽刺和最为有力的证据!历史向我们昭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这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兴盛,由贫穷到富强的奋进动力。

正是为了民族的崛起,正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优秀中华儿女,经过浴血奋战,让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历史深刻铭记,毛泽东同志指出“ 中国靠我们来建设,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 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提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在为小康奋斗的今天,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

这些思想将继续指导着我们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对展馆内的八个展馆依次进行参观。

一路上,真的像亲临了一次抗日战争一样,橱窗里那些展品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与千千万万英勇的军民一同并肩作战,抵御日寇。

看过的所有展馆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日军细菌战和奴役战的图片和部分实物的展览,痛心疾首,惨不忍睹。

日军用来对战俘行刑的刑具————一个内壁镶满钉子的铁笼子让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受刑者痛苦的脸,那种深入骨髓的刺痛。

残暴的日军,人性何在?屈辱的历史,怎能忘怀!墙上还展览了细菌战中受迫害者的照片,一双被用来试验冻疮菌后红肿的双手让我差点落下了眼泪。

那双手的主人承受的该是怎样的疼痛?……还有那些被奴役的工人,一个个骨瘦如柴,完全失去了人的模样,这是我的同胞吗?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他们经历过怎么样的苦痛才得来的!
参观了卢沟桥后,我既对日军侵略者的言行感到忿忿不平,同时也被中国士兵这种不怕牺牲、与日寇决以死战的顽强精神所振撼。

你知道,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吗?中国士兵和中国人民伤亡惨重,经济萧条,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这一切一切的罪行都是由日寇一手造成的。

试想,如果没有中国士兵在沙场上浴血奋战,我们能有现在这样美好的生活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没有了他们,中国就会变成日本的殖民地,中国人民也没有人身安全,沦为亡国奴,更谈不上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这一美好的景象了。

这场战争也证明了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半个世纪前的旧中国在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统治下奄奄一息,中国人民被别国称为“东亚病夫”,中国从而成了帝国主义的“盘中餐”,个个都要来咬一口,这就是落后的中华民族所付出的血的代价。

历史,警醒世人;历史,催人奋进。

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能忘记1937年7月7日。

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将更加繁荣富强!
返程的路上,有些沉默,心情沉痛。

当我们真的置身于那样被还原到近乎真实的场景中的时候,心疼得让人窒息。

今天的我们,衣食无忧,可能真的感受不到属于那个年代的伤痛。

可是经过今天的参观,一幕幕刻入脑海,永生难忘。

日寇惨绝人寰的侵略不敢忘!先烈们曾抛洒过的热血不敢忘!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不敢忘!
我感激,感激今天的幸福的一切。

更将毕生铭记今天所感受到的痛楚,时刻督促自己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努力去创造一个更加幸福的明天!
参观卢沟桥有感
班号:07011303
姓名:赵赫
学号:11201318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