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遗址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最新参观卢沟桥观后感范文

最新参观卢沟桥观后感范文

最新参观卢沟桥观后感范文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卢沟桥观后感,仅供参考。

卢沟桥观后感范文篇一:缅怀先烈,自强不息春刚过,北京的空气异常清新。

在所党委和实验室领导的支持下,噪声与振动党支部组织大家在3月22号参观了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

我们首先参观了卢沟桥。

卢沟桥坐落于永定河上,建成之初曾是当时世界上技术含量最先进,难度最大,最为美丽、壮观的一座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称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如今看到卢沟桥,记忆里却只是一片血红的影子,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军事演习,突然向我卢沟桥驻军第29军发起攻击,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反抗。

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全国民众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

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从卢沟桥出来,大家从威严门进入宛平城。

穿过城门,首先进入的是“瓮城”,置身其中,才能深切体会到其在古代防御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敌军一旦进入瓮城,守军只要把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登上城墙,宛平县城尽收眼底。

城墙上残留的日军炮弹留下的巨大弹坑和密密麻麻的弹孔,向人们警示着和平的来之不易,它是由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从城墙上下来,我们来到了抗日战争纪念馆。

纪念馆前面是一头怒吼的醒狮,狮头西顾,遥望着西方的卢沟桥,象征着中华民族英勇不屈、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

进入大厅,一组由中国各族人民组成的铜墙铁壁、血肉长城群雕映入眼帘,雕塑中的人物表情坚毅,眼神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必胜的信念,大家深受感染,默默地唱起了国歌“起来,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大厅的上方有8口大钟,象征8年抗战的警钟长鸣。

感谢纪念馆的一位无名志愿者,引导我们参观了整个纪念馆。

参观战争纪念馆的感受

参观战争纪念馆的感受

参观战争纪念馆的感受参观战争纪念馆的感受110月30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来到了卢沟桥畔的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

它坐落在七七事变发生地—宛平县。

在这里,我们了解并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于1987年7月6日“七七事变”50周年前夕落成。

由序厅、展厅、半景画馆三部分组成。

以声光结合立体画面再现了日军在卢沟桥的侵华罪行和中国军民奋起抗战的壮烈情景。

进入序厅,迎面是一座长18米,高5米的大型铜铸浮雕,分别反映着抗日战争时期不同人们激昂的抗日情怀,象征着“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左右两侧的墙壁上,分别镶着《义勇军进行曲》和《八路军进行曲》的曲谱。

顶部由15个方形藻井组成,悬挂着14口方形古钟,象征着14年抗战,蕴意着中国人民抵御侵略的警钟长鸣。

展览分为“综合厅”、“日军暴行厅”、“人民战争厅”和“抗日英烈厅”四部分,陈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使观众产生强烈印象,如“地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半景画的陈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使半景画的陈列艺术达到了当前的先进水平,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

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更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战士倒下了,亲吻着祖国的大地,但手中的刺枪直指晴天。

意喻着英烈不屈的精神。

其中综合馆展示全国抗日战争全过程;日军暴行专题展示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其中有“七三一”细菌部队和南京大屠杀的现场复原陈列;人民战争专题馆展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日救亡任务和浴血奋战场景,其中有台儿庄、平型关、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的介绍;抗日英烈馆展示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赵一曼、彭雪枫、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等人的英雄事迹;半景画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模拟七七事变战场,形象生动,触动我心。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参观着展馆,我的心不时为之震撼,心生感触,在国家危机存亡时刻,无数的英雄的无畏壮举令我感动,触动着我;无数的抗日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充分的展现出中华儿女的爱国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奉献精神;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聪慧,地道战、游击战、百团大战…他们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团结各国人民,用自己的力量,振兴了中华民族,撑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10篇_优秀作文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10篇_优秀作文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10篇(一)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缴雯琳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全体五年级去了抗日战争纪念馆。

刚一进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尊高大的红军石像,只见那红军石像个个昂首挺胸,表情十分严肃。

墙壁用金色的颜料涂满,每个石像前都摆着一束束美丽的花,这是用来祭奠那些为了抗日战争而牺牲的红军英雄。

随后,我们跟着讲解员进了一个通道,通道右侧的墙壁上刻着因为战争死去的红军、普通的老百姓,以及妇女。

我怀着一颗沉重的心情走过了通道,没想到在后面迎接我们的是另一个刚加恐怖的事件,这个事件就是我们人人知晓的南京大屠杀,看着日本人对我们中华儿女种种残忍的事,我的心一阵一阵的抽疼,当我看到有两个日本军官比赛杀中国人时,我就不敢再往下看了,好像在多看一眼我就能留下眼泪。

我认为那个时候的日本人简直就没有人性,说他们是畜牲都不为过。

我们现在的安稳生活离不开那些红军英雄那是的拼死拼活,我们应该谢谢他们,谢谢他们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幸福生活,以及学习环境。

活动悄悄进入了尾声,最后我们唱响了大家心中的歌《雨花石》,为这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刘荣萱周二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来到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那里的一切都让我难忘。

一进纪念馆大厅我们就看到一坐三米高的宏伟雕像,雕刻的是中国抗战时期的男女老少,他们神情严肃,斗志高昂,时刻警惕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和日本军队决以死战。

到了展览馆里面,由讲解员姐姐为我们讲解有关抗战的事情,跟着她我们也仿佛进入了那个昔日的战火中。

知道了一九一二年,日军侵略我国北方,后来,日军在卢沟桥开始挑衅,当时我国的二十九路军正在那里和日军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叫“卢沟桥战役”。

这就是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八年抗战的生活。

日本军队还残害妇女儿童屠杀平民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大规模的战斗场面也让我感受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援。

飞虎队的战斗机、苏联军队的大炮等等,为了平和全世界人民要团结起来。

卢沟桥抗日纪念馆有感

卢沟桥抗日纪念馆有感

卢沟桥抗日纪念馆有感
10月30日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卢沟桥抗日纪念馆,走进卢沟桥抗日纪念馆,看到在纪念馆的外墙上镌刻着平北地区抗战牺牲的烈士英名,密密麻麻;纪念馆内陈列着历经战火保存下来的各种兵器、生产用具、书籍报纸、照片、图示等资料实物,强烈的激荡着我们的心灵。

这些场景把我们的思绪又带回到了70多年前烽火连天、全民族抗战的艰苦岁月。

抗日战争纪念馆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那段历史的了解,还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地雷战、地道战,杨靖宇,赵一曼,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台儿庄大捷,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个个雕塑无一不是在向我们讲述着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上海南站的一张老照片,一个小孩子在哭,车站候车室已经被惨无人道的日本法西斯炸为一片废墟,候车室几百个无辜的中国平民的生命就这样被无情的毁灭。

或许,他在为失去的身边照顾他的亲人而哭泣吧,或许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害怕的哭了,但是天真的孩子的哭声拷问着人们的灵魂和良知,向人们诉说着侵略者的暴行。

虽然70多年过去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难理解、领悟过去那个时代的伤痛也永远难以感同身受、侵略战争的罪恶。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让今天的我们牢牢记住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值得我们永远珍惜。

那么,今天我们该怎样去纪念抗战胜利呢?我们必须尊重和正视历史,不忘过去,珍惜
和平,让悲惨的历史不再重演。

李泽人。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观后感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观后感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还算明媚的日子里,我走进了卢沟桥抗战纪念馆。

说起来,这真不是一次计划之中的行程,但往往这种偶然,更能带来深刻的触动。

刚到纪念馆门口,那凝重的氛围就已经扑面而来。

建筑外观庄重严肃,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沉重的历史。

走进纪念馆,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还有那逼真的场景复原,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在一个展示抗战时期武器的橱窗前面停住了脚步。

那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枪支弹药,有老旧的步枪,还有已经生锈的手榴弹。

看着那些武器,我忍不住想象当年的战士们是怎样拿着它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

这些武器虽然现在看起来已经破旧不堪,但在那个时候,它们可是战士们保家卫国的重要依靠。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面墙上挂满了抗战英雄的照片。

他们的眼神坚定而勇敢,那是一种视死如归的神情。

其中有一张照片吸引了我,那是一位年轻的战士,看起来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

他的脸上还带着些许稚嫩,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毅。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好久,心里想,他在奔赴战场的时候,有没有害怕过?他的家人是不是在家乡日夜盼着他归来?想到这儿,我的心里一阵酸楚。

在一个展区里,有一个模拟的战场场景。

地上是泥泞的土地,周围是被炸得残破不堪的房屋和断壁残垣。

我仿佛能听到炮弹的爆炸声,能看到硝烟弥漫在空中。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们的战士们毫不退缩,为了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他们舍生忘死。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封战士写给家人的家书。

信中的字迹歪歪扭扭,但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

他告诉家人不要担心他,说他为了国家而战感到无比光荣。

可字里行间,又能让人感受到他对家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我想,他在写下这封信的时候,心里一定是五味杂陈的吧。

在纪念馆的一个角落里,展示着一些当年老百姓支援抗战的物品。

有一双破旧的布鞋,那密密麻麻的针脚,看得出是主人用心缝制的。

还有一个装满干粮的布袋,也许这就是老百姓能拿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了,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持着前线的战士们。

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篇一:参观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丝感悟参观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丝感悟267827104839xxx年xx月xx日,参观了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宛平城外卢沟桥,坐落在永定河上,曾因而闻名世界,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桥梁之一。

然而“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使它具有了沉重的历史意义。

踏上卢沟桥,看着凹凸不平的旧桥面和残破的石狮子,仿佛在无声地向我们讲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

”桥本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它可以阻挡洪水猛兽,但阻挡不了敌人的铁骑;它可以扛住狂风暴雨,但抗不住敌人的枪林弹雨。

桥上威风凛凛的公狮子和与子女嬉闹的母狮子,亦未能阻拦侵入它们领地的敌人,因为它们被困住了,犹如闭关锁国的旧中国,自缚了手脚,只能发出无声的、不甘的咆哮,只能任人宰割。

最终敌人跨过它们受伤的躯体,兵临宛平城下,中国由此进入了长期的、艰难的、痛苦的全面抗战时期。

“卢沟桥事变”用血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只能被欺凌。

因此,我们要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国这头雄狮重整雄风。

宛平城内的抗战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

进入展馆,仿佛走进了昔日的战火之中。

从卢沟桥事变,到东北三省沦陷,到国共合作,到南京大屠杀,到抗战的各大战役,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我们看到了自己落后挨打的惨痛,看到了全国上下一致抗战的团结,看到了我们从挨打到反攻胜利的激动。

沉浸在历史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年轻的面孔,他们为了国家的兴亡,用各自的方式加入到抗战中来,抛头颅、洒热血,许多人为了救中国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同样二十多岁甚至比他们还大的当代青年人,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可以向他们一样为了国家而献出自己的一切吗?当然很多人会说:“如果我也处在那样的年代,我也可以,甚至更好。

【心得体会】参观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心得体会】参观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参观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参观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一)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95周年纪念,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而又不堪回首的日子,交织着惨烈、屈辱、反抗、愤怒与自豪……20XX年6月28日早上,前台头村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红色教育。

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庄严,肃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

展览馆内共分为八个部分,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等展示手段,突出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统一民族战线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突出表现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做出的重要贡献,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抗日战争对于我们这些90年代后出生的人来说,是一段未曾亲历的特殊历史,通过此次参观,使我认识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沉痛灾难,也正是这段历史使我们认清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本质,也使我明白了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强大才不会挨打、不会被欺辱,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走出展览馆,我的心中充满着崇高与悲壮的情怀,但是却没有多少作为"胜利者"的喜悦。

中国抗日战争战绩统计,从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长达14年之久,共歼灭敌军150万余人,中国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财产损失6000亿美元,这一个个鲜明的数字让我不能有丝毫的轻松和愉快。

在这场战争中,由于国家的孱弱,民族承载了更多的苦难,付出了更高的代价。

但在这期间我也看到了中国军队的团结一致、奋力抗敌、保卫家园的伟大精神,他们那份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打心眼儿里敬佩,更鞭策自己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全力以赴、脚踏实地,深入学习红色精神,提升自身思想境界。

精选五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

精选五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

精选五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端。

下面是整理的“精选五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仅供参考。

精选五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一】_,历史赋予了她一个神圣的称号—红色英雄城,即使不懂史的人身临在高耸屹立的八一纪念碑下和广场中央,都会被一股红色的革命气息熏染。

在我来到_之前,_是我心目中很向往的革命圣地,因为史载着我们的和平是用鲜血换来的;现在我来到_两年了,最熟悉的还是八一广场,也算是我体验红色革命之地了,也许是高楼大厦的缘故,太多的革命区都不显眼,在今天出于学习的需要,我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感触也颇深_ 有人说太多的现代元素的掺杂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革命先辈的不尊,比如馆内安保需要摄像头布置的森严戒备的,馆内安装了做解说用的电视机_这些元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观的教育效果。

然而我们是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植入的现代元素是在所难免的,那就要我们真正用心去领略那份红色的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早已在心中涌起,在馆前,有历史的烙印历历在目:“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人民革命运动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光荣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革命烈火们不朽的英名,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心里,全省人民誓以坚强的决心,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二日_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是给死者安息最后的告白,给生者最深刻的觉醒,给我们接班人的忠言。

历史已载入史册,我们不能左右,但能够不让它重演的斗志,有新一代接班人的标兵典范。

也许是馆内建了他被囚时简单的生活写照,小学就有老师戏剧性的故事讲解,对他的崇敬之情也由此更深。

在囚牢里面,我们看到他一脸疲惫的表情人手持着笔在进行思索作业,囚牢环境的恶劣不在话下,还要时刻受着皮肉之苦,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塑象征着在敌对势力下不服输的英雄气概,一个永不被敌势力和困难险阻打倒的革命烈士的伟大形象,是对革命烈士的歌颂与讴歌,更主要的是对后人的思想警醒和品质塑造标兵典范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