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观后感400字
参观卢沟桥有感5篇

参观卢沟桥有感5篇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大战场之一的东方战场的开辟,极大地改变了东亚与世界的政治格局。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参观卢沟桥有感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卢沟桥有感1在北京市西南的丰台区永定河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卢沟桥。
卢沟桥也叫芦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
最有特色的则是桥墩,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它的作用就在于当洪水来临时,可以抵抗水的冲击。
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的石狮。
望柱上雕有数不胜数的石狮子。
这些狮子有的仰望天空;有的抬头挺胸;有的母子相拥;有的面对着面,好像在交谈……所以民间才有歇后语:“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一说。
卢沟桥始建于金朝,后在明清两朝曾几次修缮,清康熙年间由于永定河洪水无法使用,康熙命人重修,卢沟桥得以恢复其容姿,而在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
而卢沟晓月也成为了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对于中国人民的特殊意义也是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生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
日本侵略者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而卢沟桥事变就成为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同时也是中国八年抗日战争的起点。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距北平《现在称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谎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宛平县守军的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
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发起进攻。
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
团长吉星文亲自奔赴前线指挥作战,战况惨烈……“七七事变”是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卢沟桥事变》是一部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制作的历史题材电影,该电影以抗日战争初期1937年发生的卢沟桥事变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军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艰苦抗击的英勇斗争和无畏牺牲的感人场面,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国家和民族危机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刘伟强通过展示卢沟桥事变发生前后,两军对峙的激烈情景,揭示出日军的侵略本质和中国军民的坚定抗争。
另外,电影还通过许多小剧情,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抗战精神,例如女子扶柩遇袭海啸般的妇女排着队伍举行送葬仪式,中国士兵逆境中举起清乾隆的黄旗,主旋律歌曲“为了祖国”,等等。
影片中的卢沟桥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电影通过良好的制作,使得观众们更好地了解了这段历史,也让观众们感受到日本侵略者残忍、狡猾的一面,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除了以上的历史背景,这部电影还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元素。
电影中,配角之一的顾曼华,经历了爱情的美妙和战争的残酷,最终舍弃了爱情,选择了牺牲。
这个角色,饱含着中国女性的柔情与坚定,让观众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抗战期间,妇女同样肩负起了自己的家国重任。
当电影中的中国士兵,忍痛丢下家人、朋友和爱人,迎战日本侵略者的时候,我们不禁为他们的勇气、坚毅和誓死抗争的英勇决心感到动容,为了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尊严,他们坚韧不拔,无惧敌人,用生命卫卫我们的祖国,这种决心和信念,深深萦绕在心中。
整部电影紧凑而节奏感强,既有爱情戏,也有紧张的战争场面,剪辑和配乐等制作方面也很出色,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痛苦。
总之,这部电影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部抗战题材电影,更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抗战精神和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的一面鲜明的镜像。
这些美好的品质召唤着每个国民,呼吁着我们头脑清醒,振奋精神,在当前发展的新时代下,不忘初心,铭记历史,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
写卢沟桥事变的感想作文5篇

写卢沟桥事变的感想作文5篇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7月31日),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感想”的作文,欢迎阅读!写卢沟桥事变的感想作文篇1:卢沟桥事变读后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
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
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
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
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
“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
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
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
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
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
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
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
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
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激战一直持续到9点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游卢沟桥观后感400字

游卢沟桥观后感400字游卢沟桥观后感400字(篇1)3月16日下午,我与爸爸妈妈一起驾车去了卢沟桥,走在宛平古城那历经沧桑的街道上,感受着周围浓厚的古代气息,我仿佛真正置身于古代。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恰好说明了卢沟桥的狮子很多,还有一句话:“石狮子形态各不相同!”这又说明了卢沟桥501只狮子形态各不相同。
说真心话,我以前并不太相信这句话,因为民间流传的话,终究会带一点夸张与虚假,可能会有一点真实的信息,但绝不会是完全正确。
就怀揣着这样的心思,我来到了卢沟桥。
站在卢沟桥上时,我真的被震撼了,站在桥头,向远处望去,我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各种各样的石狮子。
接着向前走去,一只只惟妙惟肖的狮子,好像正在对我微笑。
在欣赏这些被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狮子时,我不由得佩服起来那些雕刻出来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的大师们,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能雕刻出如此美妙的东西,实在是令人佩服!卢沟桥上的狮子,大小不同,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子,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
这些狮子不仅大小不同,形态也是各种各样的,有张牙舞爪的,有带着小狮子玩耍的,有的在舞弄绣球······真是可爱极了!卢沟桥不仅是一处美丽的景观,还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财产!游卢沟桥观后感400字(篇2)卢沟桥位于北京,是一座十一孔连拱桥。
卢沟桥早在13世纪就闻名世界。
南宋淳熙十六年六月,金明昌三年三月十一日完工。
卢沟桥的桥身是石体结构,桥长约有267米长。
桥两旁有281根望柱,柱子上有许多石狮,原有627个,现在仅存501个。
卢沟桥保存至今,已有800年历史。
走上卢沟桥,桥两旁有许许多多的石狮子。
有句歇后语叫做"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些石狮子可真有趣呀!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
大的有几米高,小的只有十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眉毛都看不清。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经典)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经典)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经典)(精选篇1)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慨颇多。
卢沟桥这座历史古桥,它见证了历史上残酷、血腥和耻辱的一幕;同时,它也目睹了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己的自由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行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不应该忘记这些革命先烈,更不应该忘记中国所受到的种种耻辱与磨难。
我们要时刻以这段历史来鞭策自己,来提醒自己,来鼓励自己为祖国现在和将来的繁荣而学习,而奋斗。
如今,中国正处于和平时期,需要的是和平和繁荣。
可时至今日,日本对历史史实的种种篡改和意图抹杀仍在上演。
为了不让历史重演,我们要时刻敲响警钟,我们要时刻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经典)(精选篇2)日本侵华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无法平复的伤口。
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借口在中国卢沟桥上丢失了一名士兵,向中国挑衅。
之后,抗日战争爆发了……勿忘历史,不仅仅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祖辈我们的祖国所受的屈辱和凌虐,而更大的意义在于揭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毕竟世代的仇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艰苦的八年抗战让积弱的中国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也让中国赢得了近代中国反击列强的最伟大的一场胜利,中国由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之路。
然而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经济环境,让现代的中国所走的复兴之路无异于进行一场新的抗战。
南方冰灾、汶川地震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中国人的温情、团结和坚毅。
中国,在坚定的走下去!相信任何的艰难困苦,任何的天灾人祸,都不会击垮中国人民。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经典)(精选篇3)我的家乡在宛平,它位于京西卢沟桥畔。
雄伟多姿石狮古桥,始建于金,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几百年来流传一句俗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可见有多少个了。
它自古是西南各省进入京城的唯一通道。
目前是华北唯一的一座多孔石料建造的石桥。
卢沟桥事变感悟

卢沟桥事变感悟
咱中国人都知道卢沟桥事变,那可是咱历史上的一道深深的伤痕啊!想想那时候,小日本就这么蛮横地闯进来,在咱的地盘上撒野,这能忍吗?这就好比有人突然闯进你家院子,还大摇大摆地要占为己有,你气不气?
卢沟桥啊,它可不只是一座普通的桥,它是咱中国人的骨气和尊严的象征!当年在那桥上,咱的先辈们可没怕过小日本,跟他们拼命抗争。
那战斗的场景,就好像是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两边都使足了劲,谁也不肯退让一步。
咱现在的生活多好啊,和平、安宁,想吃啥吃啥,想玩啥玩啥。
可咱不能忘了当年的苦啊!要是没有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哪有咱们现在的舒坦日子?这就好像一棵树,要是没有深深扎根在地下的根,能长出茂盛的枝叶来吗?
咱得记住卢沟桥事变,不是为了去仇恨谁,而是要让自己更强大。
就好比一个人,知道自己曾经摔倒过,才会更小心地走路,免得再摔跟头。
咱中国人要有自己的底气和志气,不能再让别人随便欺负了。
想想看,要是咱都不重视这段历史,那不是太可悲了吗?那不等于把先辈们的努力都给白费了吗?咱可不能干这种没良心的事啊!咱得把这段历史传下去,让子子孙孙都知道,咱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卢沟桥事变就像是一个警钟,时刻提醒着咱要努力奋斗,保卫咱的国家,保卫咱的家园。
咱不能让历史重演,对吧?咱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咱中国是强大的,是不可战胜的!
咱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别小看自己的力量,每个人都像一滴水,汇聚起来那可就是大海啊!咱一起加油,让中国这条巨龙飞得更高更远!难道不是吗?。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
作文题目:《卢沟桥事变》观后感
作文内容: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部我最近看的一部电影——《卢沟桥事变》。
这部电影讲述了发生在1937年的中国抗日战争中,日军无端侵略中国,导致卢沟桥事变的故事。
作为一名学生,观看这样的电影,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一些历史知识,也让我更加思考我们现在的生活。
首先,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爱国。
在这部电影中,中国士兵们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英勇奋斗,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也从电影中深深感受到了士兵们为了祖国拼搏的那种伟大精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珍爱我们的祖国,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其次,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可贵。
在电影的结尾,许多士兵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不幸牺牲。
他们的牺牲,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同时,也让我想到了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最后,这部电影也让我更加思考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但是我们也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努力和奋斗,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这部电影让我了解了历史,更加珍惜生命,也让我更加思考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思考,我们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卢沟桥事变》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题材的电影,该片基于真实历史事件,揭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残暴行径,以及中国人民为抵抗侵略而奋起抗战的精神。
观看《卢沟桥事变》让我深受感动和震撼,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反思。
电影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示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片中描绘了1937年日军占领北平时,在卢沟桥附近拦截中国驻军的情景,以及日军使用武力虐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的场景。
这些真实的历史桥段让人感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恶毒,让观众对侵略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电影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让观众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沉重压力和浓厚的抵抗情绪。
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活而立体,他们或在战争中失去亲人,或在战火中失去家园,或在战斗中不怕牺牲。
这些人物形象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让人深受震撼和钦佩。
片中还通过感情线索,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希求,让观众更加思考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电影中的画面感和音效处理非常出色,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听享受。
片中的战斗场景真实而激烈,尤其是卢沟桥一战的描绘更是让人震撼。
电影运用了慢动作、特效以及逼真的音效,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看这些场景,使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恐怖和浩劫,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我想说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讲述历史事件的纪录片,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电影表达了对侵略战争的坚决抵制和对和平社会的向往,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英勇抵抗精神。
在战争的险恶环境中,人们的情感和关系也在变得更加珍贵和强大。
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可以深切体味到战争背后的人间悲欢离合,以及对和平守护的珍视。
《卢沟桥事变》是一部温润而动人心弦的电影,通过真实历史事件的再现和深入的情感表达,让观众深刻了解了中国近代史的伤痛和抵抗精神。
观看这部电影后,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反思,也更加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希望战争可永远远离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沟桥事变观后感400字
卢沟桥烽火又称“七七事变”。
而卢沟桥就位于天安门西南15公里的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桥(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多孔联供大石桥。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十个桥墩,十一孔,整个桥身都是石桥结构,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桥地东头是宛平县城。
1937年七月七日在这里爆发的“卢沟桥事变”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
现在宛平县城已成为一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地。
这篇课文记叙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这篇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说明了日寇的侵略是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还有一些词语表现出了我们中国广大军民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抗争精神。
而就是从这次的“卢沟桥事变”之后,我国的军队就和日本鬼子拉开了一场伟大的抗争序幕。
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我深有感触,日本军队的计谋和计策都是蓄谋已久的,早就做好了和我们打仗的准备了,而我们中国人也不是软弱的,中国军队也早就做好了保家卫国、奋勇抗争、宁死不屈的心理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