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华附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18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学与北方民族政权的治国理念自汉代开始,儒学逐步被奉为正统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导思想。
儒家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也就是说,人是可以被教化的。
推广到治国理念上,认为应当“为政以德”,实行“仁政”“礼治”等。
在民族政策上,儒家更是发展了一套以文化而非血缘来区分夷狄与华夏的“夷夏观”,这极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多民族的统一与融合。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先后出现过很多不同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魏、辽、西夏、金等,是由原本主要以游牧、渔猎等方式为生的民族所建立。
这些政权与中原王朝长期对峙,在战争冲突和贸易往来中不断学习、吸收中原王朝的文物制度、生产方式和文化成果,使得本民族在政治制度、经济生产、文学艺术等方面飞速发展,迅速缩小了自身与农耕民族的差距。
这种现象与该民族政权在治国理念上对儒学的认同与运用是分不开的。
辽、西夏和金都崛起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辽、金治下还包括大片中原土地和大量汉族人口。
华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年级月考(一)(语文)

华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年级月考(一)语文本试卷共8 页,22 小题,满分为150 分。
考试用时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节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即使是同一个节日,在不同历史时期,它的文化功能也会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而发生相应变化。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秋节肇始于中唐,依据是中唐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文人赏月玩月诗。
唐代的科举制让大量文人为了科举考试和被举荐机会而产生迁徙大潮,他们背井离乡,聚集在长安、洛阳等地,努力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期待着命运的垂青。
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宫的仙话在社会上传播后,文人们发现中秋满月最适宜“玩”,一方面是为了附会“月宫仙境”,另一方面也是借赏月来抒写自身的人生境遇。
从诗歌来看,赏月诗描述的场景多在塞外或异乡,或独酌或与两三同僚、知己赏月,除了对月夜景色的临摹、由明月普照而生发出的旅愁闺怨,还有月宫中的兔、姮娥等引起对月宫仙境的遐想。
唐代中秋玩月诗歌的诗境通常是比较清冷的,中秋在肇始之初就融合了自然与个体在时代的命运,赏月诗更是文人们经验世界的心灵化,“秋月”是那些在人生道路上忍受巨大孤独和寂寞的文人们寄托情怀苦闷的情感对象物,而月宫的美好传说,飘渺的仙境,长生的象征,又象征着文人的“诗意”审美和对功成名就的“圆满”人生境界的追求。
在开放而气象万千的唐代,人人都希望建功立业,但是个体在大时代中的命运却难以把握和捉摸,中秋成为特殊时间节点下的文人们安顿精神、寄托人生理想的物象认同空间。
宋代,中秋习俗已经广泛渗透在社会各个阶层。
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水的天空落了雨非鱼过了十五,喜顺爷早早地站在崖头上,喊着睡懒觉的儿孙侄娃们:“该积肥耙地了,地不哄人哩,眼看着明儿都雨水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牛娃从小就会背,也是喜顺爷教的。
观头村在老君塬下,一汪泉水从山间流出,滋养了一村老小,一座塬种麦子玉米稻子红薯,还种苹果大枣,山高处、山沟里是野生的槐树杨树黄栌槲树,夹杂着山茱萸鬼见愁连翘杜仲,整个村庄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和顺丰饶。
喜顺爷年岁大,经见世事多,慢慢就活成了这个世外桃源的魂。
他准时地掐着节气,催着还在年里懒洋洋的人打起精神。
牛娃刚过十四,长得细皮嫩肉的,一点儿也没有牛犊健硕的样子。
但牛娃学习好,喜顺爷看见牛娃就摸摸他的头:“这娃将来是坐朝廷的料儿。
”牛娃爹听了心里高兴,更舍不得让牛娃干一点儿活儿,光让他学习。
听见喜顺爷喊,牛娃娘说:“明儿可都雨水了。
”牛娃爹躺在炕上叹气:“往年这会儿该进山割蒿了。
”牛娃娘出了窑,抹一抹眼角,去下窑烧锅做饭。
牛娃爹一害病,只能在炕上躺着,这日子过得寡淡没味,只有牛娃才让她看见点儿亮光。
后半晌,牛娃从外头回来,钻进牲口窑鼓捣半天,出来跟娘说,明儿早起要吃煎馍。
娘说还不到月尽,牛娃说想吃了,明儿雨水,也是节气。
关于月尽吃煎馍的习俗,观头村由来已久,反正那时候所有的节气都和“吃”有关,有句俗语说的是吃嘴婆娘盼节气。
只有节气到了,才能理直气壮地吃,光明正大地吃。
牛娃娘想想也是,谁也没说非得月尽才能吃煎馍,下雨天各家的吃嘴婆娘也摊煎馍,娃想吃就吃吧,日子得提着劲儿过啊。
第二天一早,牛娃娘早早起来摊了煎馍,在大篦子上摞起来。
鸡叫三遍,牛娃起来了。
他抓起煎馍就吃,牛娃娘说:“还早,再睡会儿。
”牛娃说:“不睡了,我跟天柱叔说好了,今天跟他们进山。
”牛娃娘吓一跳:“老天爷,你进山干啥?”牛娃又抓了一个煎馍:“割蒿。
湖北省华中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语文)

湖北省华中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学与现代人生是什么关系?儒学在今天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这关涉儒学的本质。
儒学以“道”为最高追求,这是理解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的关键。
“道”无非就是指人的价值与信仰,指人生的追求、社会的遵循。
那么,儒学之道主要包含哪些层面的“道”呢?其一是天下为公的人伦之道。
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天下为公”,这是儒家追求的王道。
“公”与“私”相对,是人的公共意识、公德意识,彰显了人的社会性存在。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提出“五达道”,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这是人与人相处的五种主要关系,其他关系都可以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
达道者,大道也。
五达道如何处理?孔子提出的原则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孔子把它称为“人义”,即为人者都应自觉做到。
其二是政之所成的为政之道。
孔子常说“政者,正也”,“为政”无非就是“为正”。
为政者皆有其位,他们更应该有其德,德位相配者才能为政治国。
为政者要做到自身正,须先有对“正”的认知。
春秋时期的郑国人子产说“学而后为政”。
这个“学”是指正确的认知。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方正”,传统的“大学之道”讲求培养君子,他们可以讲高深的学问,可以“喻于义”,他们的德行像“风”,他们明是非、知荣辱、能担当、敢引领、格局大、有气象。
2020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番禺学校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番禺学校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家批评的兴起,是近几年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
与学院派批评相比,作家批评并无明确的知识谱系,也少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但致力于文学批评的当代作家却以个性十足的艺术经验和文字表达,深刻改变着人们对文学批评的固有印象。
较之以知识求真为目标的学院派批评,作家批评更像是一场以经典重读为媒介、具有“创作”性质的艺术行为。
蕴含其中的思想活力和审美经验,有效反映出当前文学批评的话语变革。
如果深入思考这一批评话语的观念缘起,就会发现作家批评在冲击既有的批评格局之外,也暗含作家群体对重建文学生活的集体诉求。
文学之于现实社会,从来都不是附庸风雅的点缀。
不论在创作、评论抑或是作品传播与读者接受等方面,文学都能以其特有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中。
那时的文学轰动效应,反映出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
90年代后期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学逐渐以另一种形式反映社会生活。
这种“文学生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创作、评论和传播模式,它借助文学与影视的联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补、文化资本的重新布局等手段,建构起一种新型的文学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文学生活”中,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也相互交融。
“文学生活”的喧嚣扰攘与勃勃生机,同时成为这个时代最为醒目的文化标记。
但这种“文学生活”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
21世纪以来的文络文学,其存在价值主要是为影视行业创造故事和角色。
出于迎合读者的需要,很多作者沉迷于通俗文学的故事模式。
而这种相对狭窄的创作格局,也容易造成美学风格的单一化,这显然非纯文学作家所愿。
他们由文学创作转向文学批评,其实就是想借批评的力量,在解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使这个时代的美学风格更为多样。
从事文学批评的当代作家,实际上是以一种“向后看”的批评立场,通过开掘文学经典里丰富的美学资源,重塑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学风格。
2020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
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
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
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
“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
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节选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材料二: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
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
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
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节选自《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材料三: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
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2020年4月广东华附、省实、深中、广雅四校高三语文联考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4月广东华附、省实、深中、广雅四校高三语文联考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都市化进程在深刻改变与重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美学带来了新的课题,提供了新的学术生长空间。
都市化进程使当代人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应对这一来自理论与实践两大方面的挑战,是中国美学的重要使命。
都市化进程给中国美学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以审美对象为例——审美对象即人与世界的一切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古典美学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大自然与乡村,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是这方面最典范的创造;现代美学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反思、批判工业化及其对古典精神世界的异化,这集中体现在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潮与现代派文学艺术对现代人类异化困境的深刻揭示上。
与此不同,当代都市社会与都市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新型精神文化消费品与审美实践活动,如超级市场、广告文化、模特文化、汽车文化、选秀文化、景观设计等,即使作为美学最直接、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与其传统形态相比也发生了重要的变迁,并具体再现于以物质和肉体消费为中心的大众文化话语与影像上。
都市化进程给中国美学带来的影响推动了都市美学的理论研究,以当代都市社会中的精神文化消费生态、审美文化及文学艺术为基本研究对象而构建的都市美学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下一项亟待开展的研究。
2020-2021学年华师附属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华师附属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桐槐说项羽梁衡①这里属于江苏省宿迁市。
我原以为故里者只是一座古朴的草房,或农家小院,不想这项羽故里竟是一座新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两棵树:一棵青桐,一棵古槐。
斯人远去,就只有来凭吊这两棵树了。
②那棵青桐,树上专门挂了牌,名“项里桐”。
据说,项羽出生后,家人将他的胞衣(胎盘)埋于此树下,这桐树就特别茂盛,青枝绿叶,直冲云天。
在中国神话中梧桐是凤凰的栖身之地,有桐有凤的人家贵不可言,项羽在此树下出生盖有天意。
梧桐之东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说是项羽手植。
两千年的风雨,手植槐修成了黄河槐;黄河槐又炼成了雷公槐。
这摄取了天地之精、大河之灵的古槐,日修月炼,水淹不没,沙淤不死,雷劈不倒,壮哉项羽!③项羽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两千年来战火无数,文物留存极少,而其故里一直未被忘记,直到现在这个旅游城。
城内遍置各种与项羽有关的游乐设施,其中有一种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正面是项羽、虞姬等各种画像,翻过来就是一条条因项羽而生的成语。
如:破釜沉舟、取而代之、一决雌雄、所向披靡、拔山扛鼎、分我杯羹……现在我们常用到的成语总共也就一千多条,项羽一人就占百条。
要知道他才活了三十一岁,政治、军事生涯也只有五年。
后人多欣赏他的武功,倒忽略了他的文化贡献。
④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失败缘于他人性的弱点。
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他少不读书,临终之时却作“力拔山兮气盖世”,感天动地、流传千古;他杀人如麻,却爱得缠绵,在身陷重围、生死存亡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
他身上有巨大的悲剧之美,因此他是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是艺术创作的好原型。
⑤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一样。
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华附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2020.5一、(9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契.(qì)合隽.(juàn)永市侩.(kuài)碑帖.(tiè)浑身解.(xiè)数B.饮.(yìn)马烜.(xuǎn)赫机械.(jiè)狡黠.(xiá)循规蹈矩.(jù)C.羞赧.(nǎn)沉疴.(kē)尽.(jǐn)管埋.(mán)怨满目疮.痍(cāng)D.箴.(zhēn)言璞.(pǔ)玉谙.习(ān)挟.(xiá)制垂涎.(xián)三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经过近半年的整治修理..,满堂客家大围重新展现出雄浑朴实的气势和精致高雅的韵味。
B.广东将组织有关专家,对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企业涉嫌违法用工行为进行专题探讨,争取完善整个劳动保障体系,从而..堵住“盲点”。
C.重庆“钉子户”事件,老百姓有指责开发商的,有声援“钉子户”的,有觉得政府无能的,有批评法院判决不公的,各种言论,不一而足....。
D.只要是别人对他唱赞歌,即使是说得牛头不对马嘴......,他也很高兴,马上就放松了警惕。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3分)A.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B.唱歌不仅能让我们心情愉快,而且还能增强我们身体的免疫能力,所以唱歌是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一剂“天然良药”。
C.为了让蜜蜂有足够的体力干活,所以蜂农用人造养料、高能食品等喂养蜜蜂,严重损害了蜜蜂的健康,使全世界的蜜蜂数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
D.当上级宣布我们新闻报道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21分)封德彝,名伦,渤海郡人。
初,萧荐封德彝于上皇,上皇以为中书令。
及上即位,为左仆射,德彝为右仆射。
议事已定,德彝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
时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皆疏而.亲德彝,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
会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庚辰,叔达皆坐.不敬,免官。
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
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前世唯皇子及兄弟乃为王,自余非有大功,无为王者。
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
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
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
”上以问封德彝,对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
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括疵,太为烦碎。
”淹默然。
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对曰:“天下之.务,当尽至公,善则从之,德彝所言,真得大体,臣诚心服,不敢遂非。
”上悦曰:“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贞观元年六月,辛巳,右仆射密明公封德彝薨。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德彝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隔阂B.叔达皆坐.不敬,免官因……而定罪C.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差错、差失D.何故不复论执.执著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皆疏而.亲德彝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B.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C.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它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天下之.务,当尽至公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6.下列对省略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皇以(封德彝)为中书令B.会(萧)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C.(朕)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诸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由于不满萧的独断专横,极力拉拢封德彝,最终使萧得罪了皇上而被免官。
B.上皇为了达到强大宗室、威震天下的目的,大事册封他的宗室,无论他们有功还是无功、年长还是年少。
C.封德彝认为当时没有值得推举的奇才,所以很长时间没有向太宗推荐人才,结果受到了太宗的批评而惭愧不已。
D.御史大夫杜淹之所以不和封德彝争辩该不该派“御史就司检校”的事情,是因为他认为封德彝深得大体,令自己心悦诚服。
8.断句和翻译(9分)(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段断句。
(3分)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4分)②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2分)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6分)明发房溪二首(其一)杨万里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⑴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3分)⑵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
(3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小题)(6分)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前赤壁赋》)⑵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⑶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三、(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快乐经济学人类所有行为与结果如衣食住行、GDP增长、环境保护等,归根结底都是相对于快乐而言才具有价值的。
或者说,人类所有的行为与结果均是手段,快乐才是终极目的。
由于经济学是分析人类行为的科学,而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因此快乐应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命题。
近年来,国际上快乐经济学(Economics of Happi-ness)的研究方兴未艾,发展迅速。
快乐经济学在整体主义价值观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支持下融合了行为学、社会学、实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知识,逐渐成为“直面生活现象”的经济学典范。
从理论机理上讲,快乐实际是基于心身一体性的人脑中枢神经系统电、磁、场等的物理、化学反应现象,最终可通过如血压计一样的“快乐计”来测度。
人的主体客观性、类近似性及满足快乐的对象客观性三者大致可完成对快乐测量的理论机理与测量有效性的证明。
但在发明出快乐计之前,快乐测量仍是一个难题。
目前,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分别有各自不同的方法:心理学关注对快乐本身测度与追忆的稳定性;社会学主要侧重与主观幸福感测度方法,主要运用一系列关于主体感受的满意度指标来进行主观幸福感测度;经济学中的快乐测度比较注重主客观影响因子的系统性结合,注意一些客观实在性指标的选取,并对心理学、社会学方法有糅合性,但其弱点是对主观快乐测度的稳定性把握不够。
如何把几种学科的方法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研究仍是国内外迄今未解决好的课题。
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即开展快乐指数调查,发现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指数(happiness index)或主观幸福感在一定限度(如人均GDP5000美元)内与快乐增长具有正相关,超过一定限度以后,相关性便显著减弱乃至快乐无增长、负增长。
对于这一伊斯特林悖论现象,实际上可运用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所包含的“基于金钱的不同质需要的弱通约、不通约性”原理来解释。
即当人们的收入上升到基本需要满足以上层次时,金钱就很难通约其他层次的满足,收入就不再是强相关性的快乐影响因子,而公平与尊重、交往与友谊乃至是自我实现就变得更加重要。
这些需要的实现并不要用同等比例的钱来获得,这就是金钱与快乐在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发生弱相关性的基础原因。
当然,环境损害、公平缺失等是其他非金钱原因。
然而,尽管需要层次论能够对伊斯特林悖论给以一定的理论解释,但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的相关性演化仍给经济增长提出来一系列的重大课题。
如:基于快乐核心价值的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理性限度?经济增长如何持续促进快乐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究竟是以快乐、幸福为核心还是以GDP为核心?如果经济有发展而快乐无提高,则经济增长定然无意义。
那么,经济增长又如何能够无限化地正相关于人们的快乐?(摘自2020年第4期《新华文摘》题目为编者加)11.下列与文中说法不相符合的两项是(6分)A.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作为分析人类行为学科的经济学,理应以快乐为其研究命题。
B.快乐经济学的研究融合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知识。
目前快乐经济学研究方兴未艾,发展迅速。
C.人类所有的行为与结果诸如衣食住行、GDP增长、环境保护等所具有的价值就是体现在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上。
D.快乐实际上是属于脑物质的一种反应现象,它完全可以通过“快乐计”来测度,在仪器的实际运用中,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采用的方法会各有不同。
E.人本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要层次论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悖论问题作出了解释,但未能说明解决途径。
12.下列对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不一致问题的理解,不恰当的有(4分)A.相关的调查显示: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指数并非总是呈正相关的变化。
B.从不同需要满足层次看,人们的收入有区别,但金钱往往还是一个影响快乐的主要因素。
C.有的时候,人们的某些需要实现如公平与尊重是不能用同等比例的钱来获得的。
D.金钱与快乐在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发生弱相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看重自我实现,环境损害、公平缺失等问题是次要原因。
13.第二段,为什么说“快乐测量仍是一个难题?”(4分)14.实施多年的假期“黄金周”制度,在拉动需求增长的同时似乎也日显其弊。
有人戏称“黄金周”是“遭罪周”,还有专家认为“黄金周”的正面效应已逐步减少,应予取消。
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理由。
(4分)四、(15分)说明: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阅读,作答前填上文本序号“(一)”或“(二)”(一)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5~17题列车上遇到的姑娘[印度]拉斯金·邦德我一个人独自坐了一个座位间,直到列车到达罗哈那才上来一位姑娘。
为这位姑娘送行的夫妇可能是她的父母,他们似乎对姑娘这趟旅行放不下心。
那位太太向她作了详细的交代,东西该放在什么地方,不要把头伸出窗外,避免同陌生人交谈,等等。
我是个盲人,所以不知道姑娘长得如何,但从她脚后跟发出的“啪嗒啪嗒”的声音,我知道她穿了双拖鞋。
她说话的声音是多么清脆甜润!“你是到台拉登去吗?”火车出站时我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