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七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七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七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七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蹙(cù)恻隐(yǐn)孝悌(dì)

B.忖度(cǔndù)辟谣(pì)褊狭(piān)

C.便嬖(biànbì)商贾(ɡǔ)豚犬(tún)

D.庖厨(páochú)挟嫌(xié)畜养(xù)

解析A.“悌”应读“tì”;B.“度”应读“duó”,“褊”应读“biǎn”;

C.“便”应读“pián”。

答案D

2选出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

A.盖亦反其本矣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B.皆欲赴愬于王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D.无以,则王矣今王田猎于此

解析A.盖—盍,刑—型;B.愬—诉,罔—网;C.由—犹;D.以—已,田—畋。

答案C

3对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②而良人未之知也③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④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解析①为被动句,②为宾语前置句,③④均为判断句。

答案C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横绝峨嵋巅绝:横流、横穿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道:述说

C.今王鼓乐于此鼓:敲鼓

D.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统治

解析C.鼓:演奏。

答案C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

?

?

?

?

家邦

以御

至于兄弟

刑于寡妻

此极也

夫何使我至

,

,

B. ??

?

?

?

?

?

不用力焉

,

②然则然则一羽之不举

①臣请臣请

C. ??

?

?

?

??

与与

独何②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之俱俱学,弗若之

①虽

D. ??

?

?

?

?

?

本矣

②盖亦反

庶几乎①王之好乐王之好乐甚

解析A项两个“于”均为表动作趋向的介词,“到”。B项第一个“为”,介词,“替”;第二个“为”,介词,“因为”。C项第一个“与”,介词,“和、同”;第二个“与”通“欤”,疑问语气词。D项第一个“其”,语气词;第二个“其”,代词。

答案A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人弓箭各在腰

B.耶娘妻子走相送

C.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D.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解析A项“行人”:古义,出征的战士;今义,赶路的人。B项“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丈夫的配偶。C项“至于”:古义,到……;今为连词。

答案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危??

?

?

?

?

?

乎高哉

吁唬

樯独夜舟

,

B.举??

?

?

?

?

?

百钧

吾力足以

疾首蹙案而相告举

C.就??

?

?

?

?

?

会遭此祸

草创未

之而不见所畏

望之不似人君

,

,

D.援??

?

?

?

?

?

猿猱欲度愁攀

弓缴而射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

解析A项两个“危”均作“高”讲;B项两个“举”分别解释为:全、都/举起;C 项两个“就”分别解释为:靠近/完成;D项两个“援”字分别解释为:拉/攀。

答案A

8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是非常爱我的。

B.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译:大王如果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也就差不多(治理好)了。

C.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译: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D.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译:齐国有个人和一妻一妾共同生活,丈夫每次外出,都吃饱喝足才回家。

解析A项第二个“爱”的解释有误,应译为“吝啬”,后半句应译为“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答案A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牵牛而过堂下者臣所过屠者朱亥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振长策而御宇内

C.若无罪而就死地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D.百姓皆以王为爱也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解析A.过:经过/拜访;B.御:抵御/统治;C.“就”都是“走向,趋向”的意思;

D.爱:吝啬/吝惜。

答案C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

?

?

?

?

羊易之

何可废也

衅钟

?

B. ??

?

?

?

?

?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王元异

堂上

王坐

C. ??

?

?

?

?

?

隐其无罪而就死地若

可以保民乎哉寡人者

若,

D. ??

?

?

?

?

?

就死地

若无罪

过堂下者

有牵牛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若无罪而就死地

解析A.“以”都是“用”的意思;B.于:在/对;C.若:像/如果;D.而:表修饰/表转折。

答案A

第Ⅱ卷(共90分)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12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1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鉴赏古诗的能力。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对

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前两句写作者站立城头观赏,只见土地荒芜,野草纵横,原先用于浇灌良田的涧水无人汲引复向西流。后两句写春花烂漫无人欣赏,鸟语婉转无人倾听,显示了山中的宁静、山行的寂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确实句句关情,特别是一“自”一“空”,情感毕现。

三、四两句运用了对偶的辞格。

参考答案11.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1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

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种伤春、凄凉之情。

13填空。

孟子名,字子舆。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被称为“”。他44岁时周游列国,宣扬“”,他的许多思想都记载在《孟子》里,这是一部体著作。

答案轲亚圣仁政、王道语录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惟士为能。若民,,。苟无恒心,,。

(2)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答案(1)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2)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四、(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

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5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4分)()

A.然后从而刑之

B.树之以桑

C.然后驱而之善

D.未之有也

解析C.之:动词,从事。A、B、D三项中“之”均为代词。

答案C

16“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这句话说明了作者什么观点?(5分)

解析要联系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只有物质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精神才有所依附。

17对本段内容层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4分)()

A.开头至“罔民而可为也”为第一层,论无恒产导致民乱政暴,反面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

B.“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奚暇治礼义哉”为第二层,古今对比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

C.“王欲行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第三层,正面阐述怎样“制民之产”。

D.这一段从治理百姓、巩固统治进而统一天下的角度来论证,因此,对作为统治者的齐王来说,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文末描述的一幅王道乐士图客观上也有利于百姓。解析C.概括不全面,不仅阐述了怎样“制民之产”,还阐述了“谨庠序之教”,故应表述为“阐述了仁政施行的具体内容”。

答案C

五、(15分,每小题5分)

18把①~③句组合在一起,续写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要求续写后的这段话强调第

③句的意思。可增删个别词语(包括关联词)。

号称“东方伊甸园”的四川省,旅游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

①四川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②四川省旅游部门观念新,政策活

③四川省旅游部门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协调合作

解析要注意与“之所以”相接的关联词,还要注意强调的语句。一般说法,需要强调的意思放在句子的后面,用表示递进的关联词来连接即可。

参考答案除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之外,还得益于旅游部门观念新,政策活,尤其是旅游部门能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协调合作。

19请仿照下面所给的句子,再写两组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构成排比。

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广阔,狭隘的世界则只是永远钻不出去的穴洞。

解析句子仿写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它不仅涉及到《考试大纲》中三个考点内容:句式,修辞和语言连贯、简明、得体,而且涉及到学生的模仿、创造能力。仿写句子必须做到四个统一:话题统一,句式统一,修辞统一,色调统一。

答案示例自己好学才能感知世界的新奇,懒汉的世界则只是单调的重复。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阴谋家的四周永远是暗箭陷阱。

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蝇营狗苟者永远是一惊一乍,提心吊胆。20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从下面几个节日中任选两个,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

例如: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

端午节:

植树节:

中秋节:

解析本题的难度不小,首先要抓住节日特点,然后组织语言。语言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则是工整。

答案示例清明节:雨也纷纷泪也涟涟,思也悠悠意也绵绵。

纷纷清明时节雨,点点滴滴落心头。

杏花村里酒飘香,清明时节人断肠。

逝者的生命在我们的心中续延,我们的思念如同细雨绵绵。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一缕英魂万古传。

龙舟竞发千帆舞,汨罗江畔吊屈平。

植树节:今日栽下千棵树,来年形成万里阴。

种下绿色的希望,创造幸福的未来。

树木树人,百年大计。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植一棵树,增一抹绿色,添一份期待。

中秋节:两岸共赏月,一心盼团圆。

月到中秋圆,亲人心相连。

月亮圆月饼圆,年年岁岁盼团圆。菊花香桂花香,时时刻刻望故乡。

六、(50分)

21以“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话题作文的一般命制方式是材料、话题、提示三者缺一不可,本题却只有话题和提示,与2020年北京高考卷“包容”有类似之处,也可说是话题作文的一种创新命制。“变”,是个独词式的话题,范围显得比较空阔,构思时就有必要先固定写作的方向。可采用成分附加的方法,写成“环境之变”“心灵之变”“变与稳”等,使写作方向明确,有一个写作的思维坐标。这样在文体选择上就有较大的余地。议论则分析其辩证关系,记叙则强化过程发展,也可以用创新文体。

参考例文

丑小鸭·白天鹅

湖东的鸭妈妈生了一堆鸭宝宝,其中特别丑的一只叫丑小丫。

湖西的天鹅妈妈生了一堆漂亮的天鹅宝宝,其中特别漂亮的一只叫白小倩。

鹅妈妈和鸭妈妈每天都带着各自的宝宝在明澈的湖水中漫步。小倩高高地昂着

头,小丫矮矮地缩着头,偶尔小丫会偷偷看小倩。

鸭妈妈说,小丫你别自卑,你长得虽丑,可经过酷暑经过寒冬经过很多磨难之后,你就可以变成白天鹅,不是妈妈瞎说,书上有记载的。别看小倩现在挺俊,到时候你可比她漂亮,还要领导天鹅群,那时妈妈给你改名叫大倩,也不枉你为咱鸭群增光添彩。

小丫挺丑可性子特倔,她不耐烦地说,妈你在说啥,都什么时代了,你还信书上那一套,世界早变了,谁说一定要长得漂亮,漂亮不能当饭吃,要活得精彩活得充实,那得有真才实学,我小丫虽丑,可我有志气有理想,我脑袋不笨,我将来一定活得比小倩强。末了小丫还叹口气,对鸭妈妈说不是你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

小丫每天到河边的学校听老师讲课,小倩每天对着湖顾影自怜。

小丫订阅了《科技博览》,小倩订阅了《都市丽人》。

小丫发现原来养鱼比饿了再捕鱼省事,而且生活会比较有保障;小倩发现把尾巴上的鹅毛倒着梳,那造型有点像人类流行的某种发型,而且让自己显得特别靓。

小丫用积蓄给自己买了台电脑开始上网冲浪,小倩给自己买了套化妆品开始涂脂抹粉。

……

小丫一天天长大,小倩也一天天长大,她们各自外出闯荡。走的时候小倩顶瞧不起小丫,小丫也顶瞧不起小倩,她们约好三年后湖边见。

三年后……

一辆豪华跑车停在湖边,车里走出了小丫。小丫这几年在城里打工,搞编程什么的,挣了不少钱,还有了自己的专利,由于保养得好,皮肤也日渐白皙了,活脱脱一个都市白领丽人;旁边的小道上走来了一摇一晃的白小倩,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再没了昔日的光鲜美丽。“城里人不看外表看脑袋。”小倩叹气。

小丫对妈妈说,你明白了吧,时代变了观念也该变了,美丑并不能决定一切,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变化。小丫瞧着小倩,觉得她挺可怜;小倩望着小丫,觉得她好伟大。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七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七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蹙(cù)恻隐(yǐn)孝悌(dì) B.忖度(cǔndù)辟谣(pì)褊狭(piān) C.便嬖(biànbì)商贾(ɡǔ)豚犬(tún) D.庖厨(páochú)挟嫌(xié)畜养(xù) 解析A.“悌”应读“tì”;B.“度”应读“duó”,“褊”应读“biǎn”; C.“便”应读“pián”。 答案D 2选出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 A.盖亦反其本矣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B.皆欲赴愬于王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D.无以,则王矣今王田猎于此 解析A.盖—盍,刑—型;B.愬—诉,罔—网;C.由—犹;D.以—已,田—畋。 答案C 3对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②而良人未之知也③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④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解析①为被动句,②为宾语前置句,③④均为判断句。 答案C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横绝峨嵋巅绝:横流、横穿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道:述说 C.今王鼓乐于此鼓:敲鼓 D.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统治 解析C.鼓:演奏。 答案C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 ? ? ? ? 家邦 于 以御 至于兄弟 刑于寡妻 此极也 于 夫何使我至 , , ② ① B. ?? ? ? ? ? ? 不用力焉 , ②然则然则一羽之不举 乐 ①臣请臣请 为 言 C. ?? ? ? ? ?? 与与 独何②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之俱俱学,弗若之 ①虽 D. ?? ? ? ? ? ? 本矣 ②盖亦反 庶几乎①王之好乐王之好乐甚 其 其 解析A项两个“于”均为表动作趋向的介词,“到”。B项第一个“为”,介词,“替”;第二个“为”,介词,“因为”。C项第一个“与”,介词,“和、同”;第二个“与”通“欤”,疑问语气词。D项第一个“其”,语气词;第二个“其”,代词。 答案A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人弓箭各在腰

2018—2019高三月考语文试卷教学内容

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①为保证书写效果,请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答题。 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包括标点),字迹清楚。 ③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④违反以上①或②规定者均酌情扣3至5分。 一、文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A.①失其所与.,不知亲附,结交②独.畏廉将军哉唯独 B.①纵一苇之所如.如愿②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C.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逮.奉圣朝及、至D.①不如因善遇.之对待②虞常果引.张胜延请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A.①吾属今为.之虏矣②君为.我呼入 B.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①余船以.次俱进②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D.①不知老之.将至②寡人之.于国也 3.下列文言实词的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病: 疲惫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 C.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过:经过 D.樊哙从良坐。从: 跟随 4.下列文言实词的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A.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当:应当 B.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去:离开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形容词,仔细,周详 D.从郦山下,道芝阳间行。道:道路 5.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 ..的一项是()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以其无礼于晋 B.此亡秦之续耳 C.为击破沛公军

D.举孝廉不行 6.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有误 ..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中的“乘”是指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为一乘。“参乘”亦作“骖乘”,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B.“吾妻来归”“始适还家门”“吾妻归宁”中的“来归”“适”“归宁”均是指女子出嫁。 C. 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D. 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7.下列各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有误 ..的一项是()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疏,又称“奏议”“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其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视事”指官吏到地方检查公务,“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则指官员到任到职。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 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 ..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 其指斥乘與,犯大不敬 ...,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皆则象司马光。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有删改)

七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卷

七年级下数学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已知点P (m +3,m +1)在x 轴上,则P 点的坐标为( ) A .(0,2) B .(2,0) C .(4,0) D .(0,-4) 2.在下图中,∠1,∠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 ) 3.为了了解某校初二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这 个问题中,总体是指( ) A .400 B .被抽取的50名学生 C .400名学生的体重 D .被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 4.以方程组2 34 x y x y +=?? -=?的解为坐标的点(,)x 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 是( ) A.25=±5 B. 4=- 2 1 D.=6.不等式组211420x x ->??-?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7.在 22 7 , 3.1415926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七年级数学试卷 第1页 (共8页) 8.有2元和5元两种纸币共21张,并且总钱数为72元.设2元纸币x 张,5元纸币y 张,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 ) A .21, 5272. x y x y +=?? +=? B .21, 2572. x y x y +=?? +=? C .2521,72.x y x y +=??+=? D .5221, 72.x y x y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请写出一个在第三象限内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的坐标 . 10.已知样本容量是40,在样本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高之比为3:2:4:1,则第 二小组的频数为 ,第四小组的频数为 .11.如果163+x 的立方根是4,则42+x 的算术平方根是 . 12.不等式4x -6≥7x -12的正整数解为 . 13.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2 1x y =??=-? ,则这个方程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4. 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 ?=+=-0432y x y x 的解是???==b y a x ,那么a+b= . 15.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ED 平分∠BEF ,若∠1=72°, 则∠2= °. 16.如图所示,在10×20(m 2)的长方形草地内修建宽为2m 的道路,则草地的面积为_________m 2 . 七年级数学试卷 第2页 (共8页) A 21 2 1B 2 1D 21 C (第15题) (第16题)

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 语文 2011年5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3分) A.潜.能/虔.诚祷告杳.然/纷至沓.来予.取予求/予.人口实 B.牛腩./赧.然一笑盲.从/病入膏肓.半身不遂./犯罪未遂. C.针灸./赳.赳武夫篡.权/编纂.词典妄自菲.薄/四月芳菲. D.挑剔./梯.山航海叱咤./姹.紫嫣红感冒症.候/对症.下药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平型关大捷”,一个中学历史考试经常喜欢考核的名词,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但有些东西听的次数多了,不免有些许逆反心理。纪录片《我的抗战》“伏击”这一集所有亲历者的记忆,都是从一场石破天惊的大雨开始的,没有人知道到底要去哪儿,唯一清楚的就是天亮后要去打仗,打鬼子。60多年后,关于平型关大捷,课本上伟大意义一二三四说得泾渭分明。但在课堂上苦心孤诣等着下课的学生们,你们真的了解这场战斗吗?你们可否知道,为了这场被誉为“抗战第一胜”的伏击战,我们的战士究竟付出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1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杨花榆荚无才思,。《晚春》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4)如果有一个人在一个没有通讯设施的地方工作。很久没跟家里联系了,突然遇到自己的老乡,听说他要回家,要他捎句话给自己的家报平安。这就像唐朝诗人岑参在《逢入京使》的诗 句:,。 (5)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2、请根据拼音在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4分) (1)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之的。 (2)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 lán( )的山雕,奔驰的鹿群…… (3)有一位长期以来xiǎn wéi rén zhī()的科学家:邓稼先。(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 yù()下发扬滋长!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的人不讲卫生,乱扔垃圾,使周围的环境变得污秽不堪,臭气熏天。 B.当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嫉妒他,而应该向他学习。 C.圭峰山树木茂盛,山路陡峭,人迹罕至,成为五邑地区的热门的旅游胜地。

D.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之难明真相。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把“许多”与“张老师”互换) B.由于水污染、空气污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C.各级政府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删去“不”) D.有人认为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5、仿照例句的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4分) 例: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 我愿是,。 我愿是,。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有删改)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 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 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改)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十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十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宣纸渲染寒暄喧宾夺主煊赫一时 B.谥号对峙臆测恃才傲物苦心孤诣 C.调研凋零啁啾忸怩作态风流倜傥 D.角色侥幸矍铄矫枉过正咬文嚼字 解析A.“渲”读“xuàn”,其余均读“xuān”;B.“谥”“恃”读“shì”,“峙”读“zhì”,“臆”“诣”读“yì”;C.“调”读“diào”,“凋”读“diāo”,“啁”读“chóu”,“忸”读“niǔ”,“倜”读“tì”;D.“角”“矍”读“jué”,“侥”“矫”“嚼”读“jiǎo”。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慰藉虚无缥缈鹿绒出奇致胜 B.滥觞励精图治蠕动望文生义 C.葱茏相濡以沫布署惊滔骇浪 D.繁琐指手画脚融会昭然若解 解析A.“绒”应为“茸”,“致”应为“制”;C.“布”应为“部”,“滔”应为“涛”;D.“解”应为“揭”。 答案B 3下列各句方括号中的逗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访办的同志说,一天之内,他们就把收到的来信郑重地转给了各有关部门[,]这种务实的作风值得赞扬。 B.这样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实际情况如何[,]最后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首

先需要调查研究。 C.北京的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颐和园和天坛[,]苏州的古典园林先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D.“高架路和轻轨线就要通车了,”总指挥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同志们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解析A.方括号内的逗号改为句号,使句意明晰。 答案A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张学良先生的卓越功勋和爱国,彪炳青史,流芳百世,必将为世人永远景仰。 (2)新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 (3)为了保证水资源不被污染,有关法规规定,沿河的工厂不得把工业污水到河里。 A.风范沿用排泄 B.风范延续排泄 C.风尚沿用倾泻 D.风尚延续倾泻 解析风范:风度、气派;风尚: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沿用: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延续: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排泄:使雨水、污水等流走;倾泻:大量的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 答案A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齐人之妻对齐人的举止不可理喻,便暗中跟踪,终于揭穿了齐人的鬼把戏。 B.梁襄王是个志大才疏、胸无城府的平庸君王,故孟子以浅显的道理启发他。 C.《齐桓晋文之事》篇幅很长,我们学习时切忌目无全牛、断章取义,而应整体把握。 D.孟子主张轻徭薄赋,让民众休养生息,所以,他以攘鸡的寓言劝说废除关市之征。

2021届上海市高三11月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2021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①二十四桥仍在,、。(《扬州慢》) ②,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 ③《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风气并明确指出从师的标准是:“,。”(韩愈《师说》)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希望贵公司提供更高效的在线办公软件,特来电垂询。 B.拜读完大作,深感佩服,斗胆稍作斧正,请多包涵! C.今日高朋满座,蓬荜生辉,感谢各位光临家父寿筵! D.今日多有叨扰,老师您请留步,足下改日再来求教。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坚守。,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 ①没有深刻的文化自觉 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 ③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自觉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④就不可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⑤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 A.③②①④⑤ B.②⑤①④③ C.③②⑤④① D.②⑤③①④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5分) 为什么“数据生而平等” 方可成 ①“人人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这句出自美国《独立宣言》的名言,已在世界各地深入人心。 ②在今天这个以数据、比特为基础的信息社会,我们需要理解和普及的一个新理念是:“数据生而平等(All data are created equal)。” ③这里说的平等,指的是在互联网上被传递的数据,需要被网络服务提供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信公司、宽带公司)平等对待。宽带公司不能随意让一些数据跑得更快,另一些数据跑得更慢,更不能随意堵截、屏蔽一些数据。 ④如果没有“数据生而平等”的理念约束,宽带公司很可能会出于逐利的目的,给在自己的光缆里奔跑的数据划分三六九等。这就好像,宽带公司是修路的,它为了挣钱,可以辟出一条快速车道,只有交了钱的网站、App才能上去跑,不交钱的话就只能去挤慢车道。甚至更狠一点,要是不交“保护费”,就压根不让你上路。 ⑤宽带公司究竟有没有权力这样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在数据之间制造不平等的传输速度,这是合理和可接受的吗? ⑥在美国,宽带公司的这种做法一度非常流行—AT&T曾经完全屏蔽丁苹果的FaceTime和谷歌的 Hangouts视频聊天,另一家公司 Comcast曾经给网络视频网站 Netflix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 一、(9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qì)合隽.(juàn)永市侩.(kuài)碑帖.(tia)浑身解.(xia)数 B.饮.(yìn)马烜.(xuǎn)赫机械.(jia)狡黠.(xiá)循规蹈矩.(jù) C.羞赧.(nǎn)沉疴.(kē)尽.(jǐn)管埋.(mán)怨满目疮.痍(cāng)D.箴.(zhēn)言璞.(pǔ)玉谙.习(ān)挟.(xiá)制垂涎.(xián)三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经过近半年的整治修理 ..,满堂客家大围重新展现出雄浑朴实的气势和精致高雅的韵味。 B.广东将组织有关专家,对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企业涉嫌违法用工行为进行 专题探讨,争取完善整个劳动保障体系,从而 ..堵住“盲点”。 C.重庆“钉子户”事件,老百姓有指责开发商的,有声援“钉子户”的,有觉得政府 无能的,有批评法院判决不公的,各种言论,不一而足 ....。 D.只要是别人对他唱赞歌,即使是说得牛头不对马嘴 ......,他也很高兴,马上就放松了警惕。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3分) A.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B.唱歌不仅能让我们心情愉快,而且还能增强我们身体的免疫能力,所以唱歌是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一剂“天然良药”。 C.为了让蜜蜂有足够的体力干活,所以蜂农用人造养料、高能食品等喂养蜜蜂,严重损害了蜜蜂的健康,使全世界的蜜蜂数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 D.当上级宣布我们新闻报道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21分) 封德彝,名伦,渤海郡人。初,萧荐封德彝于上皇,上皇以为中书令。及上即位,为左仆射,德彝为右仆射。议事已定,德彝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皆疏而.亲德彝,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庚辰,叔达皆坐.不敬,免官。 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前世唯皇子及兄弟乃为王,自余非有大功,无为王者。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 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 ..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

七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北辰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一、请你选择: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 骑上车去上学,在路口因为抢红灯,被警察拦下,受教育了一通,非常惭愧和懊恼。因为这个耽误了时间,到学校时已经上课了,她很害怕的喊了报告,走进教室……通过上述材料,对下列情绪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的情绪是丰富多样的 ②人的情绪是复杂多变的 ③人的情绪是无缘无故的 ④人的情绪是固定不变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庸俗情趣指违法的情趣 B .高雅情趣指合法的情趣 C .情趣有雅与俗之分 D .任何情趣都一样,没有雅与俗之分 3. 作为中学生要真正做到“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就应当 A .依靠他人的管理和监督 B .树立远大理想,保持乐观精神 C .加强品质锻炼,学会拒绝一切 D .深刻认识毒品的极大危害性,自觉抵制吸毒 4.2009年10月,广州某校七年级学生马某因无钱在游戏室玩游戏,唆使姚某勒索小学生、盗窃路灯零件,被公安人员抓获,罚款1000元。此事件说明沉迷于电子游戏 A .是可以理解的娱乐方式 B .有利于个人身体健康 C .会使人走向违法犯罪道路,危害社会治安 D .没有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 心理学家对一所大学里40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生活快乐、自信乐观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融合,更具有创造性,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容易达到目标。而那些缺乏自信、不快乐的大学生,缺少热情,容易悲观,人际关系容易紧张,缺乏创造性,工作效率不高。这项调查说明 A .情绪决定人的命运 B .情绪影响人的发展 保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 密 封 线 ??

语文高三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体系是思想完美者的自然形式 曹文轩 当限制在一定结构中所进行的有条理、有层次、有主次等各种关系的理论建设完成后,我们可以说:“这,便是一个体系。”“限制在一定的结构中”这几个字很重要,它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不管有多少观念,它们都是在一个共同体内。结构可能是显性的,从理论展开的格式上就可以看出;也可能是隐性的,即表面上看来,这些理论是松散的,随便慨叹的,但在这些理论的深处沉着一种将它们勾结在一起的结构,使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它的引力之外。 当我们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为完美的事物时,这个事物必定是在一定的结构之中的,或者说它是暗含着一种结构的。这个事物只要一失去联系,逸出结构之外,这个结构对它无约束能力,这个事物便不再是完美的。 体系者只有一个出发点(同时只有一个中心点,或一个终点)。由于庞大的理论是建设在一个点上的,那么在众多的观念中,则必然存在着母子关系(即若干观念是由于一个根本观念生殖出来的)。而非体系者没有用心去寻找一个点,而是分别在若干个点上进行理论阐述,结果是:观念众多,但观念之间多为并列关系。 体系者与非体系者,在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处于两个等级。前者的知识已形成了一条线,而后者的知识只有无数个不接壤的点,虽然这些点也有许多是闪光的。当点未转化成线时,就意味着那个人在知识方面还很稚弱和生疏。有一两个闪光点,这并不难,难的是有一

条线——一条结实而又飘逸灵活的线。但许多人发昏,常去贬低线者,而颂扬点者:“哦,思想家!”殊不知点与线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人们被星星点点的格言迷乱了。那些只有星星点点思想的思想家们甚至在短期内被人认为是超出创造着体系的思想家们之上的。 把若干观点放在逻辑关系的制约下,体系者的理论有着可贵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严密性。而非体系者由于观点之间缺乏派生、推演、呼应等关系,往往矛盾百出,到处可见漏洞。黑格尔等的体系一丝不苟、密不透风,自然无懈可击。他们的体系也许是反动的,但就体系本身而言,我们不可指望能以用它的矛戳它的盾的路数将其击毁。数学般的演绎,杜绝了这种可能性。体系的粉碎,不可能来自内部,而只能来自另一个体系。非体系者则必然常常陷于以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的尴尬处境之中,他们被粉碎,只需自己的力量就足矣。 体系的创造,并非都是自觉的。但一个思想完美者在进行学说的创造时,总会自然生发出体系,甚至连那些反体系的人都生发出了体系,如尼采。. 没有创造体系的人,是不可能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位置的。他们曾经因为创造过一些颇有智慧的格言,一些大胆得让人心惊肉跳的口号,一些切中时弊的观点,一些很让人过瘾的俏皮话,也在短暂的时间中被人们注意过,但终因他们只是只言片语的玩闹,使人们对他们失去了耐心,或因人们终于觉察到他们在学识上与体系者不可匹敌,而被遗忘了。而那些创造了体系的思想家们、美学家们,却因为他们完整庄严的学说,被人们记住了。 体系有助于人类思维的严格训练。人类的一般思维有着种种毛病:浮光掠影、混乱、含糊、自相矛盾……因此,一般思维少有成效。创造了伟大思想和有伟大发现的人们,是在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之后出现的。体系正是这种严格训练的结果。 (节选自曹文轩《思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版,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系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不管其中有多少观念,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体系的引力之外。 B. 非体系者他们的思想中也有许多闪光点,但因为他们的知识只是无数个不接壤的点,也就意

浙江省衢州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

衢州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 分) 1.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刚刚过去的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的演员楚原也是一位成就斐(f ěi)然的导演。有人说张彻的阳刚与金庸的豪迈最为相符,楚原的阴翳(yì)与古龙的鬼谲则是绝配。 B.古人形容长得漂亮可以用“玉树临风”“沉鱼落雁”,形容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而患上“语言贫乏症”的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矮穷矬(cuó)”“颜值低”。 C.面对信息泄露、徇(xùn)私舞弊、数据造假等隐患,只有让行业监管水平和个人风险防范意识同步上升,才能真正筑牢安全堤坝,让各种违规行为无空可钻、无机可乘(chèng)。 D.《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bú)术原著,也是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易经》道出种种人生“失态”,让人领悟:其实只有多一点自律,方能少一些悔撼和聒(guō)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小时候我住在北京的旧城墙下。假如那城墙还在,我就能指着它告诉你:“[甲]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克天津、破廊坊、直逼北京城下。当时城里朝野陷于权力斗争之中,偌大的一个京城竞无人去守。 [乙]此时,有位名不见经传的营官不等待命令,挺身而出,率健锐营‘挺字队’的区区百人,手持新式快枪,登上了左安门一带的城墙,把联军前锋阻于城下,前后有一个多小时的功夫 ..。此人是一个英雄。”像这样的英雄,正史上从无记载,我是从稗. 官野史 ...上看到的。[丙]有关北京的城墙,当年到过北京的联军军官写道:“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防御工事。它绵延数十里,是一座人造的山脊。”对于一个知道历史的中国人来说,他 怎会只活在现在?历史,它可不只 ....的外交谈判。 ..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和折冲樽俎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功夫 B.稗官野史 C.不只 D.折冲樽俎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首颗私人卫星“风马牛”一号发射成功,据介绍,该卫星的发射、研制和后期运行维护费用,总投入接近五百万元人民币。 B.有专家指出,清洗白衬衣时,切忌不要使用漂白剂,因为漂白剂虽能使衣物变白,但也会让衣物纤维变硬变脆,从而损伤衣物。 C.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进程中,一批地方高校经过探索和研究,找准了自身定位,凸显了办学特色,大幅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D.从接受粮农组织的单向发展援助,到农业开发和粮食安全领域开展双向合作,中国的减贫实践开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3分)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菜肴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①,包括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等,其口味也具有很大的不同,人们常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②。比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试卷

2010-2011学年(下)高三年模拟考试 语文科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故不积跬步,。 (3),得天人之旧馆。 (4),风烟望五津。 (5)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 (6)步余马于兰皋兮,。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 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新唐书·虞世南传》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二十七) )(3分) B.而赡.博不及也赡:丰富 D.与秦王俊交辟.之辟:征召 )(3分) ③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 ⑥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C.①②⑤ D.③④⑥ )(3分) 他终日专心学问, 虞世南在文章清劲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 虞世南劝太宗采取给民众以恩惠的做法来稳定局面。 虞世南认为皇上作的诗诗体不雅正,担心自己唱和的诗一旦流传于世,会引起不好的影响。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4分) 译: (2)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2分) 译:

2020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 绝密★启用前 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土美术”是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与现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尤其是左翼美术运动及革命美术诞生以来,乡土美术一直以视觉图像的方式紧随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乡土叙事也随之出现一种“生态转向”现象:乡村、城市、工业、环境等题材的图像叙事,呈现出更为强烈的生态观念意识。 对环境问题的批判,是“生态转向”的主线。随着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恶化,中国艺术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现象,并将其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对动物权利的确立与保护,也是“生态转向”的重要内容。大量艺术作品都反映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中渗透着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占山的“众生”系列,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众生平等” “万物一体”的伦理学立场。雕塑家曹晖“揭开你”系列作品,以牛、猪、羊等动物为对象,通过超级写实性的雕塑语言,精细而逼真地揭开动物作为“他者”的表皮。 对消费欲望的克制,是“生态转向”的精神指向。抑制过度消费的欲望,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当代生态美术的重要艺术倾向。魏怀亮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入点,将高速公路.交通标识等现代生活元素符号挪用到中国传统水墨图像当中,重点表现现代城市与交通设施占用自然环境的飞速扩张所引发的社会现象,从而引导人们思考现代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带来的创伤。如果说占山、王家增、余明等将忧虑的目光转向了干涸大地、工业废墟、生产与生活垃圾,那么,尚扬的“大风景”系列和“董其昌计划”系列则进一步从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中退却出来,试图遏制现代人过度生产、制造与消费的疯狂欲望。 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是“生态转向”的主旨所在。德国当代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曾提出,“把自然看作生存伙伴”。经过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化,中国文化开始重视重续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精神,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乡土艺术发展趋向看,从批判现实主义的社会反思和悲情书写,到人本主义式的生命颂歌和审美主义的风光描绘,中国当代乡土绘画最后必然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味逐渐转型:一种展现天地人文和谐相处的“新乡土绘画”出场。 作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当代“乡土美术”的“乡村叙事”在主题性创作 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视觉形态与精神内涵的“生态转向”。值得期待的是,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乡土叙事”,将更加自觉地完成向“新乡土”美术话语的“生态转向”。 (摘编自彭彤《乡土叙事的“生态转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环境问题的批判、对消费欲望的克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成为当代美术.叙事的主要创作方 向。 B.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乡土美术”呈现出以视觉图像的方式来表现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的特点。 C.中国传统文化“众生平等”的伦理学立场,为占山的“众生”系列提供了反思人与动物 关系的思想基础。 D.魏怀亮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人点表现当前社会现象,由此人们开始思考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创 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 -项是(3分)( ) A.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围绕着“生态转向”,从主线、重要内容、精神指向、主旨几方面,较深入地 阐述和揭示了本文的主题。 B.文章体现了“乡土美术”较强的生态观,使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都是为了更具体、更形象地论述“生态 转向”的主旨这- -内容。

七年级语文下综合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萦.带(yínɡ) 收敛.(lián) 目不窥.园(kuī) B.殷.红(yān) 挚.友(zhì) 义愤填膺.(yīnɡ) C.诘.问(jí) 修葺.(qì)慷慨.淋漓(kǎi) D.朔.气(sù) 污秽.(suì) 妇孺.皆知(rú)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积攒瞬息波澜壮阔来势汹汹 B.澎湃怪诞深恶痛绝锲而不舍 C.元勋迭起无遐及此大庭广众 D.锁闭衰微锋芒毕露鞠躬尽瘁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 ....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B.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 ....了。 C.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 ....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D.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 ....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比赛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选手却能勇敢面对。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和《死水》。 B.鲁迅在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了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卷一,作者欧阳修,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八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八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鱼凫(fú)崔嵬(wéi)干坼(chè)酒醅(pēi) B.房舍(shè)颌骨(hán)后裔(yì)亲昵(nì) C.奇葩(pā)洗漱(sù)瓠瓜(páo)靛蓝(diàn) D.江渚(zhǔ)挑衅(xìn)颈项(jǐnɡ)鸩毒(jiù) 解析B.“颌”读hé,C.“漱”读shù,D.“鸩”读zhèn。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荆玘泛滥雨雪初霁渔樵耕读 B.憔悴沽酒涕泗滂沱将功赎罪 C.昏聩纨绔披星带月群山万壑 D.奚落宫阕飘泊天涯风雨如晦 解析A.“玘”应为“杞”,C.“带”应为“戴”,D.“阕”应为“阙”。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无误的一项是() A.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B.要有意思才有话说;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C.200毫升38%的盐酸跟足量的大理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38%盐酸的密度是 1.19克立方厘米) D.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完全必要的。解析A项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这是陈述句;B项中的分号使用不当,第一个分号应改为句号,最后一个分号应改为冒号,总概上文;D项是顿号使用不当,并列的内容才可使用顿号,此句有两个层次,可将前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 B.则牛羊何择也择:选择。 C.则苗浡然兴之矣兴:起,挺起。 D.今王田猎于此田猎:打猎。 解析B项“择”,应译为“区别”。 答案B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 ? ? ? ? ? 欲引相如去②左右 从十五北防河① 或 或

黑龙江省嘉荫县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七次月考试卷

黑龙江省嘉荫县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七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8高一上·金华期末)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甲]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乙]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乞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丙]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猝然 B . 余暇 C . 乞求 D . 坚忍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2016·新课标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小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

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6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