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下册课件 葛饰北斋简介
浅谈葛饰北斋浮世绘中的民族性美学

浅谈葛饰北斋浮世绘中的民族性美学摘要:浮世绘不论在江户时代或是当代,都是一种非常流行,非常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葛饰北斋的浮世绘的表现力不仅仅是停留在画面本身,而更多的是画面内涵的文化积淀和对日本民族性美学风格的继承以及潜在民族精神力量在起作用。
在全球化盛行的现实面前,更应该强调本土特色和地域风格的价值。
关键字:葛饰北斋;浮世绘;民族性;美学在日本绘画中,最典型,知名度最高的首推“浮世绘”,它是日本民族艺术的宝贵遗产。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产生的一种风俗版画,属于一种平民风俗画。
它以其色彩斑斓的画面真实地展现出江户时代的现实社会和美好理想,题材多以歌妓,相扑,旅游景点和剧情等为主,它的产生深受中国古代仕女画,小说插图,木版画以及彩色套印术的深刻影响,并且在相当程度上融合了日本民间审美价值观和西方艺术,最终发展成为独具日本特色的艺术风格。
而当它成熟以后,又以新的姿态影响了西方的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画家们,使日本的浮世绘艺术成为改变西方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因素。
葛饰北斋(一760一rs49)于日本宝历十年出生于东京。
父亲中岛伊势是幕府的御用镜师。
他是浮世绘晚期的重要画家,更是日本美术史上最奇特、最有才气的画家之一。
北斋少年家庭贫困颠沛流离,曾数度去关西、名古屋一带,与各色人等交往,生活的艰辛使他饱尝了世态炎凉。
一、日本民族性美学风格的继承从地理上看,日本地处亚洲东部,如一条小船孤悬于太平洋之中的一个岛国,而且“在岛国的自然风土的熏陶之下,日本人形成特殊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结构,培育出崇尚悲哀,幽玄,风雅的气质,进而成为酝酿日本艺术精神的底流,产生了相应的独特的日本艺术美的形态。
”[1]日本美学着眼淡雅,讲究余情余韵,务求清淡中出奇趣,如上古时代风格简朴的万叶诗歌,哀婉的《源氏物语》,余情袅袅的中世和歌……这些传统美学又深深地影响了日本浮世绘,特别在那些经典艺术绘画作品中更是把这种美学理念转化为一种民族性,使日本艺术表现出独有的审美情趣。
北斋漫画(全3册)

第2章:日常茶饭 第3章:动态活写
第4章:百具百 景
第5章:解读北 斋漫画
第5章:解读北斋漫画
解说:《北斋漫画》诞生之卷(其一) 专栏:支撑北斋绘画事业的江户出版文化 采访:超越自我
第1章:鸟兽虫鱼
序:向北斋先生学 习
第2章:山川草木
第4章:天地造化
第3章:波浪流水
第5章:解读北斋 漫画
第5章:解读北斋漫画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用两句话概括本书特别贴切:北斋漫画如顾恺之倒食甘蔗,渐入佳境。 初识葛饰北斋,是看到那幅《神奈川冲浪里》,继而又见《海女与蛸》,这个画有些春宫画的味道。这些漫 画原本是给学绘画的人准备的教科书,类似中国的《芥子园画谱》,是北斋带徒的绘画范本。
目录分析
序:向北斋先生学习 第1章:人物绘鉴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北斋漫画(全3册)》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北斋漫画(全3册)》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解说:《北斋漫画》博物学之卷(其二) 采访:以漫画的视角眺望浮世
序:向北斋先生学习 第1章:狂态百出
第2章:故事拾遗 第3章:百鬼图会
第5章:走进北斋 漫画
第4章:神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姿
第6章:解读北斋 漫画
第6章:解读北斋漫画
解说:《北斋漫画》革新之卷(其三) 采访:未完之杰作、未完之生涯 采访:旅途中的《北斋漫画》
北斋漫画(全3册)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葛饰北斋

19岁开始发表作品,卒于90岁高龄,毕生留下的作品据推定约三万五千幅。
葛饰北斋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传说他一生迁居了93次,有着广泛的生活经历,所以他的绘画天地非常广阔,题材十分丰富,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所不画,尤其擅长描绘日本秀丽的山川景色和人民的劳动生活与爱好。
他既善工笔,又善写意。
他既从胜川春章那里学来了以工笔细致地描绘人物的技巧,又从俵屋宗理那里学来了重彩渲染花草等自然景物的功力.但他不局限于这些.而足不断地吸收中国画和西洋画的艺术长处,使自己的绘画表现手法多样化,或以工带写,或以写带工,或最墨淡彩相映成趣,或淡墨淡彩清新隽永,或浓彩色染浑厚有力,显示了独特的艺术才能。
如果有一个人一生搬过90多次家,改过30多次名字,那么你认为这个人的职业是什么呢?只怕你的第一反映不会是画家吧?不过在17世纪的日本却生活着这样的一位画家,在他长达90年的人生旅途中,除了搬家和改名以外,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且不论是风景画、美人画、花鸟画、还是风俗画,他都是一把好手。
他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影响很大,德加、马奈、梵高、高更等许多印象派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
他还是入选“一千年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他就是葛饰北斋。
美人画以年轻美丽的女子为题材。
主要是描绘游女(妓女)和茶屋的人气看板娘(招牌女郎),后来也有街头美女的题材。
役者绘以著名的歌舞伎演员为题材。
肖像画与广告传单的形式都有。
戏画以滑稽有趣的事物为题材,常见拟人化的手法,也可包括下文的鸟羽绘。
另外有时也有讽刺画的性质,但还是以娱乐性为主。
鸟羽绘得名自鸟羽僧正,常常将人物的手足画得很长、很滑稽,属戯画的一种。
类似现代的漫画,因此现代的漫画在发展初期亦被称为鸟羽绘。
漫画即绘画教学手册,有各式各样的题材,定义和现代的漫画不同。
春画、あぶな絵春画是以性爱场面及相关事物为题材,亦可见将性器拟人化的手法。
这类画作在实用上也有做为情趣用品目录及嫁妆之用。
浅谈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

·艺术研究摘 要:200多年前,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画了一本绘手本,影响了整个世界,它便是《北斋漫画》。
既然它叫漫画,那么它和我们现在接触的漫画有何不同,葛饰北斋的一生发生怎样的经历,《北斋漫画》为什么到今天依旧其艺术表现力还是那么的迷人,葛饰北斋的艺术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北斋漫画》中的,以及这本绘手本对当时和现在的影响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本文将要探讨的。
关键词:葛饰北斋;《北斋漫画》;艺术表现力;艺术思想1 绘手本《北斋漫画》应其学生牧墨仟为代表的所有门生的要求与鼓励下,葛饰北斋在53岁时,创作完成了带有教学性质的画集——《北斋漫画》。
《北斋漫画》的第一卷出版于文化十年(日本天皇时代的年号,公元1814年)。
这本绘手本在当时被分为15册出版,在1815年陆续出版了第二卷和第三卷,在1816年出版了第四卷和第五卷,剩下的几卷陆陆续续地出版,而最后两卷也是直到北斋去世后的1789才出版。
21世纪版本的《北斋漫画》有3卷(普及版),是根据不同主题重新编排而成的。
里面示范了描绘各种形体时使用的不同方法和科学认知,特别是对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漫画里收录葛饰北斋的3900多幅画作,实际上是4000多幅,剩下的画作是由其弟子所完成的。
在第一卷“江户百态”里,北斋尤为关注日本中下层人民朴实的生活,绘制了人物各种姿势、社会风俗、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以及特色建筑物等,生动地展现了江户时代人们百态的世俗生活。
第二卷《森罗万象》以世间自然万物,塑造出一座活脱的“自然博物馆”,不仅有鸟兽虫鱼、山川草木、波浪流水,名胜古迹,以及风雪雷电的天气现象。
第三卷《奇想天外》既是描绘了葛饰北斋内心的幻想世界,借鉴了大量的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人物和神话故事的资料,以及还有诸多关于宗教场景的再现。
如果说葛饰北斋创作《北斋漫画》只是教学范例的话,那理解还过于浅显,这还是一幅巨大的艺术作品,包含着他对于大千世界人类和大自然的个人理解。
4-5岁美术PPT课件教案教程创意幼教手工《葛饰北斋的海浪》

课前教具(需要老师准备)
01
02
03
用于装饰浪花的高光笔
黑色卡纸长条
白色颜料混合水调制稀释
课前准备好出水能用的白色高光笔 用于粘贴船只背后的机关
作为背景装饰白色点点效果
(课前裁好-注意长度和宽度)
(敲打喷溅)
材料工具
•黑色勾线笔 •深蓝浅蓝卡纸 •8K牛皮纸 •白色高光笔 •水彩笔 •剪贴工具
黑色勾线笔
关于浪花
小朋友们要记得给你的大浪 点上被打出来的小水滴哦! 而且要有大有小哦!
关于水滴
没有高光笔的小朋友也可以 用白色油画棒试一试哦!
关于装饰
海浪上的船小朋友们不一定要 画海盗船,也可以画自己喜欢 的船哦,记得要有大有小哦!
关于船只
0 4
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及课后学生分享
step1
• 感受海浪欣赏浪花 •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 学习蓝色的色彩渐变
葛饰北斋的海浪
课程目标 葛饰北斋的海浪
一、适合年龄
4-5岁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具准备:
黑色勾线笔 深蓝浅蓝卡纸 8K牛皮纸 白色高光笔 水彩笔 剪贴工具
本堂「知识导入」:了解海浪的产生与形态特征 本堂「艺术原理原则」:学习近大远小的原理 本堂「创作方法技能」:学习“剪贴”画表现层次感的层叠关系 本堂「学习形式」:通过手工剪贴画的方式设计海浪的层叠效果,走进大师“葛饰北斋”的作品感受海浪的震撼
▲ 构图
整幅画给人一种秩序感,北斋把视点放 得很低,看画的人会觉得自己也在海上, 和船上的人一样,面临着这场逃不掉的 浪潮。《神奈川冲浪里》会给我们一种 层叠的感觉,北斋在作画时,安排了前 中后三部分。
▲ 三层景
第一部分是前方相对较小的浪花,也就 是前文提到的隐藏起来的另一座富士山。 中间是最引人注目的大浪和半隐的富士 山,浪头是被人们讨论最多的地方,很 多人觉得它像鹰爪,给人很大的压迫感, 正扑向海面上的船只。
葛饰北斋----缔造出日本最重要视觉符号

葛饰北斋----缔造出日本最重要视觉符号作品被视为日本视觉符号之外,更是越洋跨海影响了欧洲画坛。
他就是浮世绘当中的“画狂人”葛饰北斋。
如果有看了《浮世绘的风格与流派》那一期分享的朋友们,应该还有印象,葛饰北斋是以“名所绘(风景绘)”著名的。
而风景绘则又是借鉴了欧洲绘画的,比方透视与明暗结构,而没想到借鉴了欧洲艺术原理的葛饰北斋后来的作品又反过来大力影响了欧洲画坛。
在讲述这种牛逼事迹是必须要举例子的,这样说吧,梵高、高更、马奈、德加大家起码认识两个以上吧,这几位世界级欧洲艺术大咖都分别临摹过葛饰北斋的作品。
葛饰北斋1760年9月时候出生于江户隅田川的东岸,原名叫作:中岛铁藏。
他的母亲是当时的望族后代,而父亲在德川幕府工作,也属于准武士阶层。
有印象的朋友应该记得,我们曾经介绍过江户时代的日本居民是划分为四个阶层的,武士属于最高级别,下面分别是农民、手艺人跟商人。
所以葛饰北斋的出身让他内心一直有着武家灵魂,虽然一生都寄居于贫民区,但是却有着桀骜不羁的个性。
19岁时候的葛饰北斋拜师了胜川春章,按照当时浮世绘界名字要师承的规矩,葛饰北斋被师傅更名为胜川春朗。
早期的葛饰北斋跟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没有定调,所以什么新鲜事物都会尝试。
所以这个期间的他美人画、役者绘跟风景绘全都涉猎,而且坦白说,作品不太成熟。
胜川春朗这个名字伴随了葛饰北斋长达15年,直到师傅胜川春章去世之后才停用。
他自立门户之后似乎换名字上了瘾,合计更换过30多个名字,其中最著名的自然就是北斋了,而另一个名字也很著名,就是他用作专门创作春宫画的铁棒滑滑。
不要忘记我们之前已经说过,每一位浮世绘画家都是春宫绘的高手。
除了喜欢换名字,葛饰北斋还很喜欢搬家,根据资料记载,曾有“生涯之迁居,九十三回,甚者一日三所。
“的记载,所以中国有孟母三迁,日本也有北斋的一日三所。
但起搬家原因似乎没有记载,但按现代人的说法,估计是起内心缺乏安全感,所以需要不断变化,这跟他的创作生涯也是很一致的。
浮世绘葛饰北斋《尾州不二见原》

浮世绘葛饰北斋《尾州不二见原》《Fuji View Field in Owari Province》。
画作名称:尾州不二见原尺寸:25.72cm×38cm《富岳三十六景》是日本画师葛饰北斋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属于浮世绘中的名所绘。
葛饰北斋以逼真写实或饱含精神灵性的笔触,描绘了从不同地点、不同季节及不同角度眺望富士山时的景色。
■富岳三十六景表富士葛饰北斋(1760年10月31日-1849年5月10日),本名中岛时太郎,1760年生于江户(现东京),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浮世绘大师,日本化政文化的代表人物。
■葛饰北斋肖像,溪斋英泉绘鲁迅先生在1934年给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书筒里写道:“关于日本的浮世绘师,我年轻时喜欢的是北斋,现在则喜欢广重,其次则为歌麿的人物。
”接着他又说,“不过依我看,适合中国人一般眼光的,恐怕还是北斋。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对北斋的浮世绘的认可。
■ 长按识别二维码享受优惠价格文化背景这幅画的标题为《尾州不二见原》,其中的尾州是日本古代令制国之一的尾张国的别称;不二是富士山的别称;富士见原(Fujimihara)是日语中表示可以见到富士山的地方。
所以这幅画的标题含义是“在尾州可以看到富士山的地方”。
尾张国是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属东海道,其国领约为现在爱知县的西部。
■尾张国在日本的位置(地图中的红色区域)富士山(日语:富士山/ふじさんFujisan)是日本一座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活火山,位于东京西南方约80公里处,主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境内的最高峰。
■ 从忍野八海看冬天的富士山,名古屋太郎拍摄于2008年1月3日富士山顶冬季积雪,直至次年6、7月才会融化。
在富士山山麓周围,分布着5个淡水湖,统称富士五湖,是日本著名的观光度假名胜地。
富士山有4个主要的登山口,分别为富士宫口、须走口、御殿场口、富士吉田(河口湖)口等,其中前三个登山入口都在静冈县内。
■ 从本栖湖眺望富士山,2010年4月18日拍摄富士山在日本古代文献中也被称为不二、不尽或是富慈,也经常被称作芙蓉峰、富岳或富岳。
葛饰北斋人物生平简介

葛饰北斋82岁自画像葛饰北斋生于江户时代,彼时德川幕府将日本人分为“四民制”: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商人。
小农经济的日本虽然使农民背负的沉重的负担,但资本主义萌芽衍生了蔚为大观的“町人文化”,丰富多彩的手工技艺、举世闻名的花柳街歌舞伎文化、浮世草子(世俗小说)、人形净琉璃都应运而生。
而葛饰北斋则代表了江户时代、乃至日本和世界的灿烂文化“浮世绘”。
北斋老爷子身后名头很响,之前说到他曾影响了法国莫奈、德加、梵高、德彪西等一众艺术名家,但其生前则没有什么奇情溢彩的生活,唯一所做的就是画画画,传闻他一生中曾画了3万5千副画作。
(早期的北斋以模仿为主这种长脸、凤目、樱口的仕女在当时成为“宗理风”)最初北斋以学徒的身份遍访名师,当时为了满足贵族、商贾的收藏癖好江户时代形成了成熟的流水线版画制作工艺,后期的名作《神奈川冲浪里》有许多复本,就是因为木版画的复刻特点。
后来他转化“肉笔画”,即以墨笔在绢布上作画,“木版画”和“肉笔画”是浮世绘的两种主要画法。
(“肉笔画” 《三女奏乐图》藏于波士顿美术馆)而普通的载体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北斋对画作的痴狂,他还开拓了各种有趣的作画方式。
如曾在鸡爪上涂上朱红,让小鸡在画纸上走过,再以此自然恣意的画出红叶图。
44岁又爱护国寺本堂前公开作画,以酒缸酿墨、以扫帚代笔,画出了口可跑马,眼可坐人的巨大达摩像,这画铺满了120畳榻榻米(近400平米),开创了日本人绘制巨型大画的先河。
北斋的笔名众多,他本名中岛时太郎,跟师时继承了胜川春朗、北斋宗理的名号,他的一生都在不断突破、抛弃了从前的自己,每一个笔名都代表当时的画风和心态,当他不再再为生计发愁,全心投入画作时又自称:画狂老人卍。
其中最有趣的是他春画笔名:铁棒滑滑(污,哈哈哈)。
这位画痴对绘画的信仰始终带有一种信徒式的谦卑,因此他在不同阶段都曾谦虚的说:五十岁才降生的。
说实在的,我七十岁之前所画过的东西,都不怎么样,也不值得一提。
我想,我还得继续努力,才能在一百岁的时候,画出一些比较了不起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风快晴
葛饰北斋
葛饰北斋(1760年─1849年) 日本江户时代得浮世绘
画家,他得绘画风格对后来得欧 洲画坛影响很大,德加、马奈、 梵高、高更等许多印象派绘画大 师都临摹过他得作品。
他还是入选“千禧年影 响世界得一百位名人”中得唯一 得一位日本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奈川得冲浪里
文政末年到天保初年,70岁得北斋陆续创 作和发表了横大判《富岳三十六景》共46枚,这是后 来为他赢得世界性荣誉得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