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噪声评价与标准

合集下载

第二章_第五节噪声控制技术——隔声

第二章_第五节噪声控制技术——隔声

隔声质量定律
一般情况下, fm 0c ,因此
R 20lg m 20lg f 42
式常称为隔声质量定律。它表明了单层匀质墙的隔声量与其面密度及入
射声波频率的关系。 面密度越大,隔声量越好,m 或f 增加1倍,隔声量都增加6dB。
实际上,计算的结果与实测存在差异,修正的隔声 量估算经验式
46 52
54 57 64 49 54
47 53
— 56 62 48 55
43 42 45 46
50 47 49 51 53 52 35 39 43 43
第八章 噪声控制技术——隔声

隔声概述
二 单层匀质墙的隔声性能 三 多层墙的隔声特性 四 五
隔声间 隔声罩

隔声屏
三 多层墙的隔声特性
(一)双层隔声墙 (二)多层复合板隔声
R 13.5lg(m1 m2 ) 14 R
空气层附加隔声量 ,由图查得
2 m m 200 kg / m ( 1 ) 2
双层加气混凝土墙
双层无纸石膏板墙
双层纸面石膏板墙
图 双层墙附加隔声量与空气层厚度的关系
常用双层墙的隔声量见表
三 多层墙的隔声特性
(一)双层隔声墙 (二)多层复合板隔声
隔声间的噪声衰减约在2050db第八章第八章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控制技术隔声概述单层匀质墙的隔声性能多层墙的隔声特性带有进排气消声通道的隔声罩构造机器减振器吸声材料隔声板壁排风机将噪声源封闭在一个相对小的空间内以减少向周围辐射噪声的罩状壳体将噪声源封闭在一个相对小的空间内以减少向周围辐射噪声的罩状壳体隔声罩隔声罩技术简单技术简单投资少投资少隔声效果好隔声效果好主要主要用于用于控制机器噪声控制机器噪声如空压机鼓风机内燃机发电如空压机鼓风机内燃机发电机组等

物理性污染控制 期末复习知识点

物理性污染控制 期末复习知识点

物理性污染控制期末复习知识点物理性污染控制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章为绪论1.物理性污染特点:1.能源污染2.普遍为局部性污染,区域性和全球性较少见3.无残留材料。

一旦污染源消失,污染就会消失4.引起物理性污染的声、光、电磁场在环境永远存在,本身对人体无害,只是环境中含量过高或过低才造成污染或者异常。

2.环境污染:1化学污染2生物污染3物理污染(注:前两种为物质污染,后一种为能源污染)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一)概述1.噪声的定义:物理观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不规则地组合在一起心理学观点:人们不需要的声音2.噪声特征:局部性2.无残余污染物,不积累3.噪声源停止,污染消失4.能量小,利用价值不大3.噪音控制方法:1.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最根本有效):1.降噪材料2.改进设备结构3.改善传动装置4.改皮革加工生产2.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最常用):1.闹静分离2.利用声源指向性降低噪声3.利用地形状4绿色3.在接收点进行防护(最无奈):隔声岗亭、耳塞等(二)声学基础1.声波的组成:空气介质中中声波为纵波,固体液体介质中声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2.声波的基本物理量:频率、波长和声速(空气和固体中340m/s>液体>气体)3.声音的波动方程:.1.运动方程(牛顿第二定律)2.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3.物态方程(绝热压缩定律)4.术语解释:频程:把频率变化范围划分为若干较小段落,称为频程波阵面:同一时刻相位相同的轨迹平面声波:波前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波称为平面声波声压:局部空气被压缩或膨胀,压缩处压力增大,膨胀处压力减小,这样在原来的大气压上产生了压强的变化,此压强变化由声波引起,称为声压瞬时声压:声场中某一瞬时声压值称为瞬时声压声能密度d:单位体积介质所含的声波能量声强I:单位时间内沿声传播方向垂直通过的单位面积平均声能W:单位时间内声源辐射的声能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5.计算题:6.随着温度的升高,声速增加,白天高度增加,温度降低,夜间高度增加,温度升高7.声影区:声线不能到达的地方8.温度和风速对声音传播的影响(图为关键)9.声源的指向性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指向性越强10.传播过程中噪声的衰减:1扩散引起的衰减2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3其他原因(植被、地表结构等)(三)噪声的评价和标准1.频率:20Hz-20KHz(次声、可听、超声波)声压:2*10^-5pa-20pa(可听阈值、痛阈)2.人耳对强度(声压级)相同而频率不相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感觉3.响度:描述声音大小的主观感知。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85主编部门:北京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6年7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1.0.1的危害,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保证安全生产与正常工作,保护环境,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范适用于工业企业中的新建、改建、扩建与技术改造工程的噪声(脉冲声除外)控制设计。

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必须与主体工程设计同时进行。

第1.0.3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以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应采用隔声、消声、吸声、隔振以及综合控制等噪声控制措施。

第1.0.4企业噪声控制设计,应对生产工艺、操作维修、降噪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以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第1.0.5少数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如采取相应噪声控制措施后其噪声级仍不能达到噪声控制设计标准时,则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对这类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噪声控制设计应根据车间的噪声级以及所采取的个人防护装置的插入损失值进行。

第1.0.6企业噪声控制设计,除执行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第2.0.1企业厂区内各类地点的噪声A声级,按照地点类别的不同,不得超过表2.0.1声限制值。

第2.0.2条工业企业由厂内声源辐射至厂界的噪声A声级,按照毗邻区域类别的不同,以及昼夜时间的不同,不得超过表2.0.2所列的噪声限制值。

第三章工业企业总体设计中的噪声控制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应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噪声环境影响的预估,环境保护篇章中噪声部分的编写,施工图设计中各种噪声控制设施的设计,以及建设项目竣工后,对于未能满足噪声控制设计目标要求的部分作出必要的修改与补充设计。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可根据建设项目的主要声源特性,以及类似企业的噪声环境影响状况,作出建设项目噪声环境影响的预估。

二三噪声的评价和标准PPT课件

二三噪声的评价和标准PPT课件
休息(接待)室、实验室、制图室、普通秘书室(有清晰的听闻条件)
等效声级的标准偏差为
12(L16 L84)
.
(2-104)
26
(五)更佳噪声标准(PNC)曲线
NC曲线:美国著名 声学专家 Beranak 以语言干扰级和响 度级为基础,提出 室内噪声标准曲线。
更佳噪声标准 (PNC)曲线:
修正NC曲线频率与 实际情况的差异 (图2-13)。
.
27
图2-13 PNC曲线
对于等时间间隔取样,若时间划分的段数为 N ,则有
Leq
10lg[1 N
N i
100.1LAi
.
]
(2-99) 19
计算公式3:工业噪声测量中的计算方法
把一个工作日(8h)的A声级从小到大分段排列;略去78dB (A)以下的声级,第1段规定用中心声级80dB(A)代替 78~82dB(A),其余各段依此类推,相邻段中心声级相差
106dB(A)的段数n=6, 又t6188min
79dB(A)的段数n=1, 又t1 4 8 0 1 9 2 8 2 8 0 m in
所以
11
51
61
Leq53.210lg(1022801021921028)
53.210lg(2.2.104)96.7dB(A) 21
(三)昼夜等效声级
表示一昼夜24h噪声的等效作用,用来评价区 域环境噪声。
0 0 0 0 -0.1 -0.2 -0.4 -0.7 -1.2 -1.9 -2.9 -4.3 -6.1 -8.4 -11.1
C计权/dB
-14.3
-11.2
-8.5
-6.2
-4.4
-3.0
-2.0

陕西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办法-

陕西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办法-

陕西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办法正文:---------------------------------------------------------------------------------------------------------------------------------------------------- 陕西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办法(1990年4月2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办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其它正常活动的现象。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境内各城市的环境区域。

凡在上述区域内,从事可能对周围生活环境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执行本办法。

第四条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发布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划定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的范围,制定实施标准的措施,有效地控制环境噪声。

第五条各城市人民政府在制定城市规划、进行城市建设时,应当通过划分城市功能区,合理配置道路、建筑物、绿化带等措施,防止环境噪声污染,保障生活环境的安静。

第六条城市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的环境噪声的统一监督管理,并主要对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和火车、航空器、船舶运行噪声实施监督管理。

城市各级人民政府的公安部门,负责社会生活噪声及机动车辆运行的交通噪声的监督管理。

铁路、民航及其它管理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积极协助上述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本办法。

第七条凡产生工业噪声和施工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都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声,使其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向当地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噪声源的种类、数目、强度,不得拒报或谎报。

噪声评价和标准

噪声评价和标准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原则 2.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原则 3. 室内环境噪声原则
(一)机电产品噪声原则
常见机械产品和家用电器旳噪声原则
名称
• 噪声原 则/dBA
名称
•噪 声 原 则
LA NR 5 式中,LA ——A声级, dB(A)。
表2-9 不同中心频率旳系数a和b
倍频带中心频率/Hz
63 125 250 500 1000
• 2023
4000 8000
a
35.5 22.0 12.0 4.8
0 -3.5 -6.1 -8.0
b
0.790 0.870 0.930 0.974 1.000 1.015 1.025 1.030
• 本章主要简介几种最基本和常用旳评价量。
一 噪声旳评价量和评价措施
• (一)响度、等响曲线和响度级 • (二)计权声级 • (三)A声级和等效连续A声级 • (四)昼夜等效声级 • (五)统计声级 • (六)更佳噪声原则(PNC)曲线 • (七)噪声评价数(NR)曲线
(一)响度、等响曲线和响度级
旳时间占90%。
• 中间值噪声L50 :整个测量时间内噪声级高于
L50 旳时间占50%。
• 峰值噪声 L10 :整个测量时间内噪声级高于 L10 旳时间占10%。用于评价涨落较大旳噪声时有 关性很好,美国联邦公路局作为公路设计噪声 限值旳评价量。
• 统计声级一般只用于有很好正态分布旳噪声 评价。
• 符合正态分布旳噪声统计声级与等效连续A
段数n 中心声级/dBA 暴露时间/min
1 23
4
5
6
80 85 90 95 100 105
t1
t2
t3
t4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知识点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知识点

题型:名词解释5*3’=15’简答题4*5’=20’计算题4*10’=40’综合题12’+13’=25’第一章绪论要求掌握:物理性污染基本概念,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物理性污染的定义: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人的耐受限度,就形成了物理污染。

】物理性污染的特点,与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相比有何不同特点:(1)在环境中不会有残余物质存在。

(2)引起物理性污染的声、光、热、电磁场等本身对人无害,只是在环境中的量过高或过低才会造成污染或异常。

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随时间增长而累积,即使污染源停止排放,污染物仍存在,并且可以扩散。

物理性污染是能量的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是物质的污染。

】物理性污染的主要研究内容:物理性污染的(1)机理规律(2)评价标准(3)测试与监测(4)环境影响评价(5)基本控制方法与技术第二章噪声】噪声定义:噪声是一种主观评价。

心理学: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医学:大于 60 分贝,物理学:许多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波杂乱无章无规则的组合。

】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四种:①交通噪声②工业噪声③建筑施工噪声④社会生活噪声】噪声的危害:1、干扰正常生活2、诱发疾病3、损害设备和建筑物】噪声控制基本途径:①声源控制②传播途径控制③个人防护】声源控制技术:①改进结构和工艺,如减少振动、摩擦、碰撞等;②采用声波吸收、反射、干涉、隔离等方法。

③减小作用力:如改进机器的平衡,隔离机器振动;④减小振动:增加阻尼、润滑,改变共振频率等;⑤调整设备的使用时间:如夜间停开等;⑥新技术如有源消声、有源吸振等。

】噪声控制不是越低越好:一方面技术上难以达到,一方面投资大。

】为什么声音在晚上要比晴朗的白天传播的远一点?答:因为在夜晚,大气温度随高度增高而升高,声速也随高度增高而增大,声波传播方向将向地面弯曲;而在晴朗的白天,大气温度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声速将随高度增高而降低,声线向上空弯曲,声源辐射的噪声在距离声源一定距离的地面上掠过,在较远处形成声影区,即声线不能到达的区域。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2)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2)

两个媒质中的质点振动速度分别为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2)
由边界条件可以得到
uAi+uAr=uAt

➢ 声压反射系数rp:反射声波声压幅值PAr入射 声波声压幅值PAi之比
➢ 声压透射系数τp:透射声波声压幅值PAt与入射 声波声压幅值PAi之比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2)
➢ 当ρ2 c2 > ρ1 c1时,媒质II比媒质I“硬” ➢ 当ρ1 c1 > ρ2 c2时,媒质II比媒质I“软”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2)
• 指向性指数DI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2)
• 例:测得离点声源较远的10米处的声压级为60dB,求 该声源的声功率W。 解:点声源发出的声波为球面波,球面面积 s=4πr2 由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的关系
得到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2)
第三章 噪声的传播和分贝的计算
• 声波的叠加 • 平面波的反射、透视和折射 • 声波的绕射 • 噪声在传播中的衰减 • 分贝的计算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2)
2020/11/23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2)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声波的基础知识 ❖ 第三章 噪声的传播和分贝的计算 ❖ 第四章 噪声评价和标准 ❖ 第五章 噪声的测量 ❖ 第六章 吸声和室内声场 ❖ 第七章 隔声 ❖ 第八章 消声器 ❖ 第九章 隔振与阻尼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2)
• 已知:空气密度为1.21kg/m3,空气中声 速为340 m/s ,水的密度998 kg/m3 ,声 速1483 m/s ,声波斜入射时的入射角为 10o。计算1)声波由空气入射到水面时的 反射角和折射角;2)声波由水入射到水 与空气交界面时的反射角和折射角。问 哪种情况存在全反射临界角,其值为多 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将修正后的各频程声级按声级加法叠加,求总声 级,即为A计权声级.记做:LA,单位:dB(A).
LA 10 lg 10 0.1( Li+Li )
i 1
n
二、A计权声级(续)
例:某车床倍频程频谱如下,计算其A计权声级LA?
中心频率(Hz) 63 声级Li(dB) 79 125 250 500 1K 82 86 90 87 2K 81 4K 71 8K 69
1kHz倍频程当声级为 70dB时,该频程的的斯 蒂文斯响度指数为8宋;
2kHz倍频程当声级为 80dB时,该频程的斯蒂 文斯响度指数约为17宋。
2.斯蒂文斯(Stevens)响度
所解决的问题: 在考虑各个频程相互屏蔽的基础上,将各个频程的响 度指数叠加为一个等效响度。 计算公式:
S S m F ( S i S m )
三、响度指数与斯蒂文斯(Stevens)响度
问题:响度级和响度解决了人耳对单频率纯音的强弱感 受问题,对连续声谱的人耳感受如何解决?
1. 响度指数
1967年, Stevens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响度指数概念。
所谓响度指数就是倍频程的响度,单位:宋sone。
Stevens等响度指数曲线: 以倍频程中心频率为纵坐标,声级为纵坐标,把频 程中心频率不同、声级不同但响度指数相同的点用折线 连接起来,形成一系列折线,称为Stevens等响度指数 曲线。
中心频(Hz) 63 声级(dB) 76 125 250 500 81 78 71 1k 75 2k 76 4k 81 8k 59
解: ① 略
② 查Stevens等响度指数曲线,得各个频带得 响度指数如下:
中心频(Hz) 63
125 250 5001k2kFra bibliotek4k8k
响度指数 (sone)
5
10
10
8
② 各频带声级修正后叠加方法不同: Stevens响度突 出最大声级频带贡献,兼顾其对其它频带的掩蔽效 应;而计权声级直接采用声级加法进行叠加。 ③ 计权声级易于产品化,制成计权网络集成电路,应 用更为广泛。
第三节 统计声级
一、等效连续A声级(LAeq)
1. 等效连续A声级概念
对不稳定或断续噪声,如果其在一段时间内作用于 人耳的能量与一稳定声音相同,那么稳定声音的A计权 声级即为不稳定噪声在该时间段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
1000
2000 4000
0
-0.1 -0.7
250
500
-1.3
-0.3
8000
16000
-2.9
-8.4
注:1000Hz频率(或频带)修正值为0
计权声级与Stevens响度的关系
相同点:
都是根据人耳听觉特性对声音的评价,建立在纯音的 等响曲线基础之上对各个频带声级修正后叠加。
不同点:
① 修正值取法不同:Stevens响度每个频带不同声级 给出不同的修正;而计权声级对每个频带给出固定 修正量;
N 20.1( LN 40)
N LN 40 10 log 2 40 33 .2 lg N
响度级与响度关系
120方 110方 100方 90方 80方 70方 60方 50方 40方 30方 20方 10方 0方 256宋 128宋 64宋 32宋 16宋 8宋 4宋 2宋 1宋 1/2宋 1/4宋 1/8宋 1/16宋
其中 T i
i 1 n
(3) 等间隔采样
LAeq 1 10 lg N 10 0.1LAi i 1
N
例题1:对车间进行8小时噪声监测,有4小时为82dBA,
3小时为75dBA, 1小时为90dBA,求该工作日内 等效连续A声级。
1 3 0.1LAi 解: LAeq 10 lg 10 i T i 1 1 =10 lg (10 0.182 4 10 0.175 3 10 0.190 1) 8 92 .4dB( A)
单位: 方(phon)
一、响度级与等效曲线
2. 等响曲线
以频率为横坐标,声级为纵坐标,将该坐标系中不 同频率不同声级而响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形成一 系列曲线,称为等响曲线。
说明:
(1) 1956年D.W.鲁宾森和R.S.达德森测得的等响曲线,1961年 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接受 (ISO/R226-1961)。 (2)2000年后,重新绘制了更倾向于亚洲人的等响曲线。但尚未 得到推广。
第一节 响度级与响度
本节内容要点:
1。响度级与等响曲线; 2。响度; 3。响度指数与斯蒂文斯(Stevens)响度
一、响度级与等效曲线
1.响度级概念
主观现象:同是80dB/ 100Hz和80dB/ 1000Hz声音听起 来不一样响
对于单一频率的纯音,与1000Hz的纯音进行比 较,当两者听起来一样响时,那么1000Hz的纯音的 声级(分贝数值)即为与之比较的纯音的响度级。 响度级: 用LN表示,
第二节 A、B、C、D计权声级
一、计权声级概述
1. 计权声级概念
对倍频程频谱,考虑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敏感程度不同, 分别对各个频 程声级进行修正,并按声级加法将各频程 修正后声级叠加,称计权声级。计权声级更符合人耳听觉 习惯。 国际电工委员会提出四种计权声级: A计权声级—— 按40方等响曲线倒置修正 B计权声级—— 按70方等响曲线倒置修正 C计权声级—— 按100方等响曲线倒置修正 D计权声级—— 航空噪声计权测量
二、累计百分数声级
1000
2000 4000
0
1.2 1.0
250
500
-8.6
-3.2
8000
16000
-1.1
-6.6
注:1000Hz频率(或频带)修正值为0
二、A计权声级(续)
2. A计权声级具体修正方法
① 测量各倍频程声级Li ,即获取倍频程频谱;
② 查表或查图找出各频程A计权修正值ΔLi ,对各 频程声级进行修正(Li+ ΔLi );
二、A计权声级
1. A计权声级修正值
计权修正值曲线近似于响度级为40方等响曲线的 倒置(以40dB水平线为轴).
-26.2dB
声 强 级
63Hz
频率
二、A计权声级(续)
A计权修正值
中心频率f0 (Hz) 修正值 (dB) 中心频率f0 (Hz) 修正值 (dB)
31.5
63 125
-39.4
-26.2 -16.1
二、B计权声级
1. B计权声级修正值
计权修正值曲线近似于响度级为70方等响曲线的 倒置(以70dB水平线为轴).
-17.1dB
31.5Hz
二、B计权声级(续)
B计权修正值
中心频率f0 (Hz) 修正值 (dB) 中心频率f0 (Hz) 修正值 (dB)
31.5
63 125
-17.1
-9.3 -4.2
解: 查表可得各频程A计权修正量,并计算各频程 修正后声级如下表:
中心频率(Hz) 声级Li(dB) 63 79 125 82 250 86 500 90 1K 87 2K 81 4K 71 8K 69
A计权修正值 ( dB )
-26.2 -16.1
65.9
-8.6
77.4
-3.2
0
1.2
82.2
1.0
第二章 噪声评价与噪声标准
客观评价 噪声 评价 统计声级(*) 主观评价 人体健康 室内活动 心理情绪 专项评价 声压级
声强级
人耳特征(*)
响度、响度级 计权声级(ABCD) 等效连续A声级 累计百分数声级 噪声剂量、 噪声评价数(NR) 语言干扰级、噪声掩蔽 噪度、感觉噪度 噪声污染级 交通噪声指数
c. 是否因上述错误变更基准参考声压?不必,基准参考声压仍为
2×10-5Pa,只要改正听阈就行了。
二、响度
问题:响度级解决了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感受程度问题,
但没有解决人耳声音感受强弱的“倍数关系”问题, 为此,引入“响度”。
响度定义: 40方的声音其响度为1宋(sone),响度级每增加 10方(phon),响度增加1倍。 响度用N表示,与响度级关系:
等响曲线
声 强 级
频率
一、响度级与等效曲线
等响曲线说明:
a. 人耳最敏感的声音为1000Hz~4000Hz,尤其是 3000Hz~4000Hz; 人耳对低频和高频声音不敏感。 b. 最早,人们认为1000Hz 、2×10-5Pa是人所能听到的最小声音, 即听阈声压,并将其作为参考声压,其响度级为0方。后经准确 测量和人群统计平均,确定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不是0方,而是 4.2方,所以人耳听阈为4.2方(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沛商、姜 亢《噪声控制工程》)。这一点与等响曲线图是一致的。相反, 洪宗辉《环境噪声控制工程》P39有错误。
二、累计百分数声级
问题:等效连续A声级LAeq对非稳定噪声的平均效果进
行了描述,但不能对噪声起伏程度不能体现。
1. 累计百分数声级定义
对波动噪声进行监测统计,有n%的时间超过某一声 级,则把该声级称作累计百分数声级Ln。 如: L30=73dB(A) ,表示在统计时间内,有30%
的时间超过73dB(A)
例题2:对车间进行35分钟噪声监测,每5分钟测一声
级,测量结果如下表,求在此35分钟的等效连
续A声级LAeq。
数据序号 LAi (dBA) 1 81 2 85 3 94 4 88 5 76 6 70 7 65 8 72
解: LAeq
1 8 0.1LAi 10 lg 10 8 i 1 1 10 lg (10 0.181 10 0.185 10 0.194 10 0.188 ) 8 86 .6dB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