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停车位管理的案例研究
上海市浦东新区物价局关于印发《浦东新区住宅物业管理区域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物价局关于印发《浦东新区住宅物业管理区域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物价局•【公布日期】2006.11.17•【字号】沪浦发改价[2006]798号•【施行日期】2007.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上海市浦东新区物价局关于印发《浦东新区住宅物业管理区域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沪浦发改价[2006]798号)各有关单位:现将《浦东新区住宅物业管理区域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浦东新区物价局二○○六年十一月十七日浦东新区住宅物业管理区域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浦东新区住宅物业管理区域的机动车停车收费行为,保护业主(使用人)、物业管理企业等停车管理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颁发的《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和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沪计价督(2003)001号《关于〈上海市定价目录〉中区域性定价权限的通知》等有关停车收费管理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浦东新区住宅物业管理区域(含区域内非住宅部分)从事机动车停放、管理服务的物业管理企业和其它相关单位均应遵守本规定。
业主大会成立前,物业管理区域的车辆停放收费,按照本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业主大会成立后,决定对在共用部位停放车辆实行收费的,参照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收费。
第三条住宅前期物业管理区域的停车收费属政府指导价。
本规定确定的停车收费标准为最高收费标准,不得超过标准收费,但可下浮收费;硬件设施或管理服务存在不足的,应当降低标准收费。
第四条浦东新区住宅物业管理区域机动车停放收费的最高收费标准为:(一)停车库临时停放:普通停车库2小时内每辆每次5元,2小时以上至24小时每辆每次10元;高标准停车库2小时内每辆每次10元,2小时以上至24小时每辆每次20元。
长期停放:普通停车库每辆每月250元;高标准停车库每辆每月500元。
住宅地下车库优化设计实践——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东城区G-C2-2

2017年5月下【规划设计】住宅与房地产住宅地下车库优化设计实践——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东城区G-C2-2地块新建住宅项目为例王晓晖(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 200333)摘 要:文章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东城区G-C2-2地块新建住宅项目为例,从规划、建筑、结构、机电、景观等各方面阐述了住宅地下车库优化设计的方法,以达到控制成本,提高项目利润的目的。
关键词:住宅地下车库;成本控制;建筑设计;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U46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7)05-0172-02根据目前上海新建住宅项目建设情况统计,住宅配建的地下车库达到项目总规模的20%~30%,车库建造成本占项目总建造成本的20%左右。
人防车库的单方造价约3800~4000元/m2;非人防车库的单方造价约3200元/m2;而住宅的单方造价(毛坯)约为2300~2600元/m2,地下车库较地上住宅造价高出约40%~50%;在价值贡献有限的情况下,合理降低车库成本,将是提升项目利润贡献的重要手段。
文章旨在通过对惠南镇东城区G-C2-2地块新建住宅项目中地下车库设计的回顾、总结,找出一些有利于降低车库成本的共性方法,从而有效的控制成本。
1 规划设计1.1 结合自然地形,提高土方平衡经济性本项目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东至规划创海路,南至G-C2-1,G-C2-4地块,西至观海路,北至规划拱晨路。
基地南北长320m,东西长470m,总用地面积123063.70m2,总建筑面积321108m2,其中计容总建筑面积246127.4m2,容积率2.0。
地势较为平坦,经规划同意结合市政规划道路,取道路交叉点最高点吴淞高程4.63m,再上抬0.6m确定场地室外标高为吴淞高程5.23m。
基地整体上抬后可以减少土方开挖量及基坑支护难度并整体提升小区的品质。
1.2 通过调整总图布局,合理确定地库范围本项目共包含26栋小高层住宅,3栋裙房商业,5栋配套商业,1栋配套办公。
浦东新区潮汐式停车解停车难题

浦东新区“潮汐式停车”解停车难题居民区白天空位多商务楼晚上地库空张钰芸■ 浦东新区唐桥社区与区域商务楼签定“潮汐式停车”仪式资料照片“停车难”是交通管理中的瓶颈问题,也是市民关心的民生问题。
“潮汐式停车”依托多元主体、多元手段,实现停车位资源挖潜,错时共享,一方面创新管理,实践交通需求管理、“互联网+停车”理念,另一方面创新机制,强化市场导向,激发基层活力,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白天缺少两三千个工作停车位,晚上缺少两三千个居住停车位。
作为本市规模颇大的商住混合型社区,浦东新区塘桥街道曾经大受“停车难”的困扰,如何解决这一城市治理中的典型难题,考验着基层政府的智慧。
运用创新思路,发挥社区共治的作用,塘桥街道近年来在全市率先推出的“潮汐式停车”,圆满解决了这一问题。
“潮汐式停车”是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通过社区多元共治,向社会要活力,向市场要动力,整合白天和晚上、商务楼和居民区的停车资源,实行错时停车,有效缓解“停车难”。
先到先得“一位难求”开车,停车难;不开车,出行难。
随着本市小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提升,这样的场景绝对不陌生:一到夜晚,小区内车头贴车尾,居民进出困难,小区外则是沿着墙边、路边,一溜儿排开。
到了白天,无论是办公大楼的地下车库,还是商场、餐馆边的停车位,总是见缝插针,先到先得。
这样的情况,曾经在浦东塘桥街道屡见不鲜。
“我们塘桥是典型的商住混合型社区,街道所辖有70个居民小区,还有巴黎春天、沃尔玛等大型商超,两个三甲医院,以陆家嘴软件园为代表的多幢商务楼等。
”塘桥街道市政科科长王明昌告诉记者,仅陆家嘴软件园每天就有3万名白领上下班,再加上医院、商场带来的人流,以及当地居民,每天在塘桥出没的人流量不少于10万人次。
人多了,车自然也多了。
除了给周边交通带来压力,停车难也不容回避。
“我们统计过,周边固定车位8000多个,存在缺口两三千个。
白天商务楼、商场缺车位,晚上居民小区难停车。
”固定车位存在大缺口,却总得找地方停。
最新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最新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题目选题参考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
本文就以公共管理为例,为大家整理提供部分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题目,大家可以学习下。
1、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集成管理研究2、关于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及相关税政管理体制研究3、公共组织冲突演进机理与管理策略研究4、南京公共旅游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5、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研究6、基于物联网的政府公共服务研究7、低碳经济背景下湖州地区公共交通管理研究8、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融资模式研究实用文档9、权责发生制下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建立10、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11、服务型招商: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招商模式转变研究12、基于绩效评价导向的政府会计体系改革研究13、安徽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14、德国绩效预算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5、基于公共管理理念的湘潭红色旅游开发研究16、区域一体化态势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公共问题治理机制研究17、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课程设置研究18、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比较研究19、浅析我国公共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0、网络监督功效分析与深化发展研究21、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研究22、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模式研究23、基于博弈理论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若干问题研究2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5、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研究26、新公共管理理念下陕西省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提升研究27、节约型政府视野下我国政府行政成本研究28、构建公共财政下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新体系29、中国黑色旅游开发研究实用文档30、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危机管理研究31、公共管理视角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与改进对策研究32、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进口食品口岸监督管理33、基于案例推理的应急管理案例库构建方法研究34、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及其在我国预算支出管理中的运作研究35、耕地保护的公共管理政策分析及对策研究36、县域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公共管理分析37、公共管理视野中的农业机械化管理与服务38、基于平衡计分卡(BSC)的税务机关绩效考评体系研究39、平衡计分卡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40、新公共管理治理理念与政府审计机制创新41、高新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研究42、论城市管理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建设43、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研究44、论我国纳税服务体系的重建45、基于人本管理的公共组织凝聚力增强研究46、基于公共管理目标的土地储备制度探讨47、我国公共工程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48、基于公共审计治理理念的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研究49、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50、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实用文档51、公共服务的多主体供给分析52、政府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及制度创新53、公共管理学演进态势的计量学研究54、株洲市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市场化改革研究55、基于新公共管理理念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56、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57、论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机制建构58、论多元治理结构下的社会中介组织59、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困境与重构60、公共服务事业外包问题研究61、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62、城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创新63、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我国纳税服务问题研究64、现代公共决策的经济学分析65、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研究66、基于风险评价的公共工程项目融资方案选择研究67、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营销68、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温州城市综合公园运营模式分析6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70、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对北京商品房价影响分析71、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一体与多元化”研究实用文档72、标杆管理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研究73、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格化管理研究74、“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研究75、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公共财政应对机制研究76、温州商会参与城市公共管理的个案研究77、食物安全公共管理体系构建研究78、城市公共住房政策分析及对策研究79、湄洲湾LNG船舶海事安全监管研究80、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81、地方政府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82、公共租赁住房动态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83、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公共租赁住房供给与后期管理研究84、PPP模式下公共管廊运营管理研究85、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广州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模式研究86、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政府管理会计框架构建87、企业社会责任危机的公共管理研究88、协同治理视域下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研究89、城市管理的公共性研究90、基于公私合作制(PPP)的上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研究91、从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谈异地商会制度建设92、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及其均等化对策研究实用文档93、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研究94、广西铁路客运产品市场化供给研究95、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预算管理问题研究96、民航公共危机管理跨部门合作研究97、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市场化研究98、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体系研究99、基于物联网的旅游公共管理优化设计100、新公共管理视野下海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101、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海南海事局服务型海事建设探析102、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103、商业保险参与政府公共管理的实证研究104、沈阳市铁西新城公共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研究105、新公共管理视阈下我国税制改革研究106、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阴山岩刻保护研究107、政府会计改革、政府审计完善与政府治理绩效108、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经济开发区“两型”园区建设问题研究109、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研究110、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流程标准化问题研究111、城市规划管理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塑造112、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研究113、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停车位管理的案例研究实用文档114、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纳税服务优化研究115、论基层税务局纳税服务优化116、公共政策绩效审计的现状和问题研究117、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的上海保障性住房制度研究118、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整治研究与应用119、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研究120、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121、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122、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研究123、我国保障性住房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研究124、长白山生态旅游公共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125、服务型政府构建视角下的纳税服务研究126、公共管理视角下改进港口国监督管理工作的研究127、知识管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128、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改革研究129、公共财政管理腐败及其综合防治130、城市公交优先政策研究131、粤港澳区域公共管理合作研究132、网络虚拟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与创新13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究134、中国干散货航运业发展问题研究实用文档135、综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136、常德市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研究137、基于三阶段DEA的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研究138、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公共性的丧失及其对策139、政府部门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40、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模式研究141、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研究142、公共危机管理审计研究143、新公共管理视野下完善税收服务的对策144、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公共管理机制研究145、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管理对策研究146、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市域会展业资源整合途径研究147、完善地方税源管理的途径研究148、中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比较研究149、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资溪县生态旅游发展研究150、关于公共管理合理引导我国奢侈品消费行为的研究151、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152、英国与日本铁路市场化改革的比较研究153、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Y市城市照明管理问题研究154、新公共管理视域下中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研究155、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研究实用文档156、我国PPP模式物有所值评价研究157、浦东新区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优化研究158、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海事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研究159、温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研究160、山东省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管理问题研究161、东莞市公共交通服务管理质量研究162、广西边境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职能研究163、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研究164、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税收服务的转型与优化问题研究165、公共危机管理下的航班延误问题与对策研究166、军队医学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研究167、上海市枢纽机场陆侧公共交通管理研究168、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地方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的优化探索169、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的纳税服务社会化研究170、广东公共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研究171、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研究172、农产品物流安全预警研究17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施区域公共管理的障碍及对策研究174、我国政府公共科技管理研究175、基于新公共管理的西安地税纳税服务优化研究176、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税收服务优化问题研究实用文档177、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失效研究178、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完善海关稽查职能研究179、国有企业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80、上海市公共交通管理的立体机制研究181、区域公共管理中的协调合作组织优化研究182、我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价格评估研究183、公共治理理论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184、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城市更新模式研究185、我国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危机领导研究186、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研究187、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个体工商户放松管制研究188、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89、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190、我国区域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研究191、公共管理视域下的大连城市精神塑造研究192、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193、应用PPP模式发展公共租赁房的研究194、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质量评价195、公共部门与企业组织绩效管理比较研究196、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广佛公共交通一体化研究197、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治理模式研究实用文档198、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中的中国海关绩效预算研究199、平衡计分卡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200、公共治理视野下的食品安全管理研究201、基于公共管理角度的城市片区拆迁研究202、区域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构建有效供给体制构想203、外商直接投资统计的公共管理分析204、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分析205、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改革研究206、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上海信用制度建设207、政府公共预算管理的中美比较208、区域公共管理视阈下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研究209、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服务型税务组织构建研究210、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211、论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改进212、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模式选择研究213、新公共管理模式下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研究214、税收遵从分析-试论构建新型税收服务体系215、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研究及实践思考216、罗伯特·B·登哈特的公共组织理论217、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改进研究218、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市场化运营研究实用文档219、城市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偏好显示机制研究220、我国公共部门管理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221、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我国基层税务机构改革问题探析222、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研究223、吉林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24、权责发生制在我国政府会计的应用研究225、基于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政府审计226、企业化激励机制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227、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区域公共管理创新研究228、南北钦防城市群建设中的区域公共管理创新研究229、新公共管理语境下顾客导向理念的二重悖论问题研究230、布坎南宪法经济学理论研究231、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纳税服务研究232、产业融合视角下浙江海洋旅游管理体制研究233、新型城镇化视域中的山东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234、朝阳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235、区域公共管理视阈下的山东省区域发展研究236、公共治理视角下税务行政危机管理研究237、我国个人所得税管理公共化问题研究238、公共管理学科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研究239、经济理性与新公共管理实用文档240、公共管理的制度研究--关于税收执法责任制的实证分析241、我国农村土地公共管理研究242、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研究243、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研究244、构建“服务型税务管理体系”的研究245、论服务型政府的建构246、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47、我国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研究248、区域经济一体化视域下的地方公共管理创新249、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纳税遵从研究250、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优化广州地税纳税服务的启示251、公共管理视阈中我国导游管理体制改革研究252、新公共管理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特许经营研究253、新公共管理视角下重庆市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254、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高新区管理创新研究实用文档。
关于上海、杭州城市道路、广场停车管理的调研报告[管理资料]
![关于上海、杭州城市道路、广场停车管理的调研报告[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3f312da915f804d2a16c121.png)
关于上海、杭州城市道路、广场停车管理的调研报告为准确把握我国城市道路、广场停车管理的最新动态,积极应对南京市城市停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依据有关统计数据和资料,结合07年5月25日参加陆冰副市长、陆平贵副秘书长带队赴杭州实地考察了解到的情况,对上海市和杭州市城市道路、广场停车管理进行了分析,就进一步提高我市道路、广场停车管理水平,缓解我市公共停车矛盾和压力提出了建议。
一、我国城市停车的宏观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出现产销两旺的局面。
据统计,,%%,2006年中国汽车需求增长约18%,产能增长约20%。
与此同时,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也给各大中城市带来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城市停车困难已成为驾车人和城市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的城市交通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
截至2006年末,上海、南京和杭州的机动车保有量已分别达到213万辆、。
一方面城市机动车辆迅速增加,另一方面作为静态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停车空间的发展却远远滞后于城市动态交通的增长,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商务、公务、社交等活动日益频繁,而城市公共停车场(库)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人们对城市道路、广场等城市公共停车空间的需求激增,这已经成为城市停车矛盾中十分突出和普遍的问题。
为了缓解城市停车压力,促进城市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的和谐互动,近年来上海市和杭州市分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城市道路停车的规范和管理。
二、上海市道路、广场停车管理的基本做法上海作为中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城市停车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2005年上海市开始进行城市道路停车管理改革,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从城市停车规划、城市道路停车收费、城市道路停车法规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上海市城市停车的基本状况1、城市交通快速增长,停车需求与日俱增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信息网()的数据显示,截止2005年底,,同比增加10万辆,增长5%。
以公用管理破解“停车难”

以公用管理破解“停车难”问题摘要:停车难这个问题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有车一簇越来越多而更加严重,特别是对北京,上海这些人口密集的发达城市来说象是一道无解的难题。
各地政府也通过限制上牌,限行,提高停车费这些手段来解决“停车难”这道难题,本文通过提出公用车辆,让车子动起来,以解决大城市的停车难问题。
关键词:“停车难”,“公用车辆”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车子也越来越多的进入普通老百姓的家中。
在方便了人们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交通阻塞,交通噪声和交通事故等,更有“停车难”这个问题产生,特别是在市中心,商业中心这些人多车多的地方,有时开几分钟的车程,却可能花几十分钟找车位。
如何解决好停车问题,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停车难”问题,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生活的正常运作,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二、当前解决“停车难”问题所采取的方法与其不足现在,各大城市车满为患,要在中心商业区,CBD,医院等地找车位那真是难于登天。
而北京,上海因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有车一簇更多,使“停车难”这个问题是更加的严重,据统计,到2012年底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增到520万量。
要为这么庞大数量的车子找到足够的车位,使各地的管理部门都很头痛。
各地也想出了各种方法来解决“停车难”问题1、限制上牌继北京、上海等城市限制机动车量上牌照后,天津也在近日宣布限制上牌,以从总体上控制车辆数量。
这种方法是在城市道路资源与车位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做出的无奈之举,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剥夺一部分人拥有汽车的权利。
2、限行,限号各地推出限行,限号的政策,比如限制外地车进入主城,根据车牌尾号限制出行日期等。
也是控制车辆进入中心区域的数量。
但是这些限制方法产生地域矛盾,牺牲有车一族的方便快捷。
3、加大投入,新建停车场为了解决停车问题,各大城市不断新建,扩建停车场,有些还在公路边,人行道,公共绿地上都划出有临时停车位。
但是现在大城市中心寸土寸金,而停车场所要的土地面积很大,所产生的效益却不大。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需要充分了解市区道路网络,找寻停车位资源。
市区道路狭窄、交通拥挤是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的一大难题。
研究人员需通过实地走访、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上海市的道路网络和停车位资源分布情况。
只有充分了解了市区道路网络的特点,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方案。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需要调查共享汽车用户的出行需求。
共享汽车用户的出行需求是决定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的关键因素。
研究人员需要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行为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共享汽车用户的出行习惯、出行频次、出行距离等信息,从而为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提供科学的依据。
只有充分了解了用户的出行需求,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停泊地布局方案。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共享停车智能管理系统。
共享停车智能管理系统在国内外已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通过实时监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停车位资源的智能分配和管理。
通过借鉴国外共享停车智能管理系统的经验,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可以为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提供参考和借鉴。
只有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共享停车智能管理系统,才能实现共享汽车停泊地的智能化管理,提升停车位的利用率,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需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停泊地布局方案。
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合力。
在制定停泊地布局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只有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才能保证停泊地布局方案的实施效果,实现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的优化目标。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只有充分了解市区道路网络、了解用户的出行需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共享停车智能管理系统,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停泊地布局方案,提升共享汽车的服务品质,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推动共享汽车的健康发展。
公共经济学编写案例:如何破解停车难问题

公共经济学编写案例:如何破解停车难问题案例名称:都市停车难问题如何破解?——析沦停车泊位的经济性质案例来源:根据《嘹望》2003年12月9日刘心惠的文章和李栋2010年8月24日的文章编写案例内容:停车难已成为大城市一个突出的问题。
有资料显示,全国36个大中城市停车位满足率不足20%,也就是说,我国城市每5辆机动车辆只有1个停车位。
截至2003年年底,上海市有停车泊位24万个,其中,配建泊位22.13万个,路外公共泊位8100个,合法的路边泊位8400个,其他泊位3000个。
公共停车泊位占全市机动车量的比例仅为2%,远低于国际10%~15%的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杭州市的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城市停车场(点)发展却严重滞后、短缺,城市的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市区停车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老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及人流相对集中的医院、银行、机关等公共场所和部分住宅小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位难求”。
停车难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发展。
杭州市从2008年7月1日开始实施“停车新政”,通过交警、城管、街道“三结合”机制公示施划道路停车泊位49359个,比新政前增加了38385个。
目前,全市共有道路停车收费服务工作点910个,收费泊位18845个。
这些调整远远满足不了汽车快速增长的需求。
2009年11月以来,主城区机动车月上牌量连续突破万辆。
截至2010年7月,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63.4万辆。
停车难已成为杭州市难以破解的城市病。
案例分析:停车难的一个客观因素是汽车发展速度远远超过预期水平。
20世纪90年代初,街上为数不多的捷达车也能吸引人们的好奇目光。
谁能想到,20年之后就车满为患了。
直到1994年,居住小区建设规划中才开始设立机动车停车泊位指标。
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解决,新建或改造项目中,不按规划配建停车位的问题又暴露出来。
在城市新建和改造项目中,有关部门对写字楼、娱乐类建筑、餐饮类建筑的停车场用地提出过要求,但各地普遍存在不做停车场用地规划或有规划不落实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停车位管理的案例研究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增长和汽车产业的大力发展,造就了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增加。
特别是从“十一五”期间以来,受一系列促进机动车消费政策影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一直保持着飞快增长的速度。
机动车由两个最基本的“停”和“行”运动元素组成。
“停”的元素则需要停车场来保证,“行”的元素则需要道路作为条件。
当前国内各大城市均面临着车辆增长速度超过停车场建设速度、停车泊位严重不足、停车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由此产生的城市动、静态交通相互干扰问题也变的空前突出。
在此背景下,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及停车管理对策均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不断发展的机动化,如何制定合理的停车规划与管理对策,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建设与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上海浦东新区为案例,上海浦东新区的机动车无论是拥有量还是使用率均都在全国前列。
浦东新区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不仅加重了城市道路网的负荷,同时也使城市静态交通供需呈现较大的矛盾,出现了所谓的停车难问题。
通过对浦东新区的公共停车位的现状、管理流程、管理效果以及公共停车位的问题和面临挑战的全面阐述。
得出浦东新区公共停车位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公共停车位规划的问题、公共停车位服务不足的问题、公共停车位制度保障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三方面分别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解剖:一是通过对公共停车位规划问题去分析、二是从公共停车位的服务不足方面去分析、三是从制度保障的不完善去分析,通过对三个要素的分析和解剖,再借鉴国内外城市的治理城市公共停车位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措施,结合浦东新区的实际情况,对浦东新区城市公共停车位管理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由于停车位管理问题不仅仅是交通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经济的方方面面,与汽车产业、房地产业、物价财税等方面都密切相关。
停车位管理问题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质量。
因此,解决好停车位管理的问题,对于促进城市的社会、经济等以及未来在全国开展的城镇化建设等各个环节方面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