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植物根、叶的形态与结构
植物学实验 第六章 植物叶的形态和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1)旱生植物夹竹桃叶横切面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1)旱生植物夹竹桃叶横切面结构
夹竹桃叶横切-示旱生植物叶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3)水生植物睡莲浮水叶横切面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4)水生植物眼子菜沉水叶横切面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五、思考题
2.比较小麦叶和玉米叶的结构特点。
玉米的维管束
小麦的维管束
五、思考题
3.马尾松针叶的结构与其生长环境是如何相适应的?
1、松针中小,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表皮 下具多层厚壁细胞组成的下皮层,气孔内陷。 2、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内陷,形成许多褶壁,叶绿 体沿褶壁分布,使细胞扩大了光合面积。 3、在叶肉内方具明显内皮层,内皮层上有凯氏带。
五、思考题
2.比较小麦叶和玉米叶的结构特点。
玉米与小麦叶脉的详细结构:
玉米的维管束鞘只有一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内含 有比叶肉细胞个大、数多的叶绿体。其外紧密毗连着 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型”的结构----四碳植物。
小麦维管束鞘是两层,外层细胞壁薄,个大,含叶绿 体较叶肉细胞少。内层细胞壁厚,细胞也小,几乎不 含叶绿体。因此小麦没有“花环”结构----三碳植物。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实验六根的形态结构与发育(详细介绍“结构”)共10张

• 5、蚕豆侧根的发生观察(教材p96) • 侧根起源的位置:正对木质部的中柱鞘 • 侧根生长锥的逐渐形成
• 6、根瘤和菌根的观察(教材p101-103)
四、绘图
• 绘蚕豆幼根(初生结构)轮廓图
维管柱:薄壁细胞的有无、木质部脊的数目、几原型根
• 初生木质部 皮层:三层,其中内皮层结构的凯氏带或凯氏点结构(番红染成红色)
5、蚕豆侧根的发生观察(教材p96)
• 维管射线
• 4、棉老根横切片观察 • 观察老根的次生结构 • 周皮 • 次生韧皮部 • 维管形成层 • 次生木质部 • 初生木质部 • 维管射线
实验六根的形态结构 与发育
三、方法步骤
• 1、蚕豆(双子叶)幼根横切永久装片观察(教材
p94,指导书p68)
• 表皮:根毛 • 皮层:三层,其中内皮层结构的凯氏带或凯氏点结
构(番红染成红色)
• 维管柱:中柱鞘、韧皮部、木质部、外始式发育 、木质部脊、几原型根
• 2、鸢尾(单子叶)根横切永久装片观察(教
?
• 3、蚕豆老根(次生结构)横切永久装片(教材p98)
• 观察维管形成的活动!
• 表皮
3、蚕豆老根(次生结构)横切永久装片(教材p98)
• 皮层 思考:单、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的区别?
实验六根的形态结构与发育
• 初生韧皮部 思考:单、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的区别?
1、蚕豆(双子叶)幼根横切永久装片观察(教材p94,指导书p68) 维管柱:中柱鞘、韧皮部、木质部、外始式发育、木质部脊、几原型根
• 次生韧皮部 1、蚕豆(双子叶)幼根横切永久装片观察(教材p94,指导书p68)
皮层:三层,其中内皮层结构的凯氏带或凯氏点结构(番红染成红色)
植物学实验报告—叶的组成与结构、营养器官的变态

3. 叶的形态类型 A. 旱生植物:
a) 取夹竹桃叶片横切永存片; b) 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c) 区分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B. 水生植物: a) 取菹草叶片横切永存片;
3
b) 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c) 区分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4. 营养器官的变态: A. 根的变态:观察萝ト根、胡萝卜根、甜菜根、甘薯块根,玉米气生根、 甘蔗气生根和常春藤气生根以及萝卜、甘薯横切片,区别根的变态种类以及其结 构特征。 B. 茎的变态:观察山楂枝刺、黄瓜茎卷须、葡萄茎卷须,文竹、天门冬、 仙人掌、仙人球,马铃薯块茎、甘露子(草食蚕)块茎、菊芋块茎,莲藕、洋葱、 荸荠、慈姑,区别根的变态种类以及其结构特征。 C. 叶的变态:观察豌豆复叶、洋葱、百合、仙人掌、猪笼草、玉米雌蕊等, 区别根的变态种类以及其结构特征。
2. 器材:显微镜、电视显微镜、解剖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擦 镜纸和纱布块、解剖针。
四、 实验步骤
1. 叶的基本组成 A. 双子叶植物叶:
a) 观察棉、桃、梨等叶植物叶: a) 观察禾本科植物的植物叶片; b) 记录其组成结构。
2
2. 叶的解剖结构 A. 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 叶的组成与结构、营养器官的变态
课程名称:
植物学实验
学院: 姓名: 日期:
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叶的组成:叶片的形态,叶脉的类型:单叶与复叶的区别;复叶的 类型:叶序;
2. 掌握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3. 了解不同生境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4. 观察各种变态器官的形态特点; 5. 认识根、茎和叶的变态和种类; 6. 联系叶的徒手切片技术。
叶子结构演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组成。
2. 掌握观察叶片结构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其结构复杂而精细。
叶片主要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则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如树叶、菜叶等)、碘液、酒精、刀片、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等。
2. 实验仪器:酒精灯、加热器、剪刀、解剖镜、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新鲜的植物叶片洗净,用剪刀剪成适当大小,备用。
2. 观察叶片外表:用解剖镜观察叶片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3. 制作切片: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软化。
然后取出叶片,用刀片将其切成薄片,厚度约0.5毫米。
4. 水分固定:将切片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叶片中的水分固定。
5. 碘液染色:将切片放入碘液中浸泡,使叶片的细胞结构更加清晰。
6. 观察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切片,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
7. 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表皮:叶片的表皮位于最外层,具有保护作用。
表皮细胞呈扁平状,排列紧密,形成一层无色的保护层。
在显微镜下,表皮细胞呈不规则的多边形,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少。
2. 叶肉:叶肉位于表皮下方,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紧密。
在显微镜下,叶肉细胞呈绿色,表明含有大量的叶绿素。
叶肉可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
3. 叶脉:叶脉是叶片内的维管束,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叶脉呈网状分布,由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
在显微镜下,叶脉呈绿色,表明含有叶绿素。
叶脉的粗细、分布和形状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六、实验结论1. 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2.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植物生物学实验_一)实验六_植物叶的形态结构 (1)

黑松针叶横切面
黑松针叶横切面
黑松针叶横切面
玉米叶横切,示维管束鞘
水稻叶横切,示维管束鞘
C4 植物叶片横切面
C3 植物叶片横切面
裸子植物叶表皮 • 叶肉 约3-4层细胞,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 组织之分。 • 树脂道 分布在叶肉组织近下皮处 • 内皮层 位于叶肉组织内方,在内皮层细胞 的径向壁上具有类似双子叶植物根中所具 有的凯氏带结构。 • 维管组织
单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 以禾本科植物水稻叶为观察对象。了解表 皮、叶肉和叶脉等结构。
过水稻叶片主脉作横切面
示水稻小叶脉
玉米叶片过主脉作横切面
竹叶横切面
禾本科植物叶片内的维管束鞘
• 在禾本科植物的叶片中,维管束鞘有两种类型: • a C4 植物,如玉米、高粱等的维管束鞘有单层薄 壁细胞所组成,细胞较大,内含多量的叶绿体,这 种叶绿体的体积比叶肉细胞内的个大、色深;维管 束鞘细胞和其外侧紧密毗连的一圈叶肉细胞共同组 成了所谓的花环结构。 • b C3 植物如水稻、小麦等的维管束鞘 有两层细胞 (水稻细脉中,一般具一层维管束鞘),外层为薄壁 细胞,内含较少的叶绿体,内层是厚壁细胞,几乎 不含叶绿体。
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 • • • 观察女贞叶横切面,叶片的结构分为: 表皮 叶肉 叶脉
女贞叶横切面
女贞叶横切面
女贞叶横切面
异面叶和等面叶
• 根据叶肉有无组织分化可分为异面叶和等 面叶,如:女贞叶为异面叶,水稻也为等 面叶;叶的上下面都具有栅栏组织的也属 于等面叶,如:夹竹桃、印度橡皮树等。
植物生物学实验(一)
实验六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
叶的外部形态
• • • • • • 1. 叶形 2. 叶缘 3. 叶尖 4. 叶基 5. 叶脉: 叉状脉序 、网状脉序 、平行脉序 6.叶序
实验六:植物根、叶的形态与结构

内 容:
4.蚕豆叶横切永久制片,了解双子叶植物 蚕豆叶横切永久制片, 蚕豆叶横切永久制片 叶的基本结构. 叶的基本结构. 5.小麦叶表皮、叶横切永久制片,了解单 小麦叶表皮、叶横切永久制片, 小麦叶表皮 子叶植物叶的基本结构. 子叶植物叶的基本结构. 6.夹竹桃叶横切永久制片,了解适应旱生 夹竹桃叶横切永久制片, 夹竹桃叶横切永久制片 环境的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环境的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7.松针叶横切永久制片:观察松叶内部结 松针叶横切永久制片: 松针叶横切永久制片 了解裸子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构,了解裸子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8.观察几种常见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 观察几种常见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 观察几种常见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
作业: 三 作业:
1.绘蚕豆幼根、葱或鸢尾根细胞图,注明表皮、皮 绘蚕豆幼根、葱或鸢尾根细胞图,注明表皮、 绘蚕豆幼根 内皮层、中柱鞘、初生木质部、 层、内皮层、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 部等结构. 部等结构. 2.绘小麦叶横切面细胞图,注明上表皮、保卫细胞、 绘小麦叶横切面细胞图, 绘小麦叶横切面细胞图 注明上表皮、保卫细胞、 副卫细胞、叶肉细胞、木质部、韧皮部、 副卫细胞、叶肉细胞、木质部、韧皮部、维管 束鞘、泡状细胞等. 束鞘、泡状细胞等. 二选一) (二选一)
下次实验:植物茎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 下次实验:植物茎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
二 内 容:
1.观察几种植物的根系,识别主根、侧根和不定 观察几种植物的根系,识别主根、 观察几种植物的根系 根. 2.蚕豆幼根横切、老根横切、纵切永久制片, 蚕豆幼根横切、 蚕豆幼根横切 老根横切、纵切永久制片, 观察根的初生结构,辨认表皮、皮层( (1)观察根的初生结构,辨认表皮、皮层(内 皮层)和维管柱(中柱鞘、木质部、 皮层)和维管柱(中柱鞘、木质部、韧皮 部). 观察根的次生结构, (2)观察根的次生结构,注意形成层的发生部 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 位、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 (3)观察侧根发生的位置和过程. 观察侧根发生的位置和过程. 3.葱、鸢尾根横切永久制片,观察单子叶植物根 葱 鸢尾根横切永久制片, 的结构. 的结构.
实验六叶的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六叶的解剖结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了解植物叶片的形态特征和组织结构。
实验材料:新鲜六叶。
实验仪器:显微镜、刀片、玻璃片、注射器、荧光笔。
实验步骤:1.将六叶取出并用水冲洗干净,取一片完整的叶片,用刀片小心地切除叶片部分。
2.将切下的叶片放入注射器中,注入少量甘油以保持组织构造,然后将甘油溶液注满整个注射器,避免空气进入。
3.将显微镜移至实验台,并将切下的叶片放在显微镜玻璃片上。
4.调整显微镜的对焦,使样品清晰可见。
5.用荧光笔标记出叶片上感兴趣或重要的区域。
6.通过显微镜观察并描述叶片的解剖结构。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六叶的叶片由上表皮、下表皮、肋脉、气孔和叶肉等组织构成。
上表皮呈现光滑的外观,由紧密排列的表皮细胞组成,其中有一些细长的细胞称为巨细胞。
这些细胞具有保护叶片免受外界环境侵害的功能。
下表皮一般比上表皮略厚,细胞较大,其形状和排列与上表皮基本相似。
下表皮下面是一个叶肉层,由主要是细胞液的大部分细胞组成。
叶肉负责进行光合作用,并储存养分。
肋脉是由导管组织和带维管束细胞组成的,其主要功能是输送水分和养分。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肋脉中有一些直立的细胞,它们叫做维管束鞘细胞。
这些维管束鞘细胞呈现纵向排列,有助于水分的上升和养分的输送。
气孔分布在上表皮和下表皮之间,它们是叶片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气孔中有一个孔口和两个肾形的气孔室,孔口由两个肾形细胞组成。
气孔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重要部位,它们可以控制植物体内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实验结论:通过对六叶叶片解剖结构的观察,我们了解到植物叶片的形态特征和组织结构。
上表皮和下表皮保护叶片免受外界环境侵害,肋脉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气孔参与气体交换,叶肉进行光合作用和储存养分。
这些组织之间的合作使植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通过本实验,我们能够更细致地观察和了解植物叶片的结构,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对于进一步研究植物生态和生理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植物根茎叶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 认识植物根、茎、叶的解剖学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植物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生物,其根、茎、叶是植物体的主要器官,分别承担着吸收水分、养分、支撑植物体和进行光合作用等重要作用。
通过对植物根、茎、叶的观察,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为植物栽培、育种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植物的根、茎、叶。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解剖刀、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染色液等。
四、实验方法1. 根的观察(1)取植物根一段,洗净并浸泡在清水中。
(2)用解剖刀将根纵切成两半,观察根的横切面。
(3)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4)分析根的形态结构特点,如根尖、根毛、导管、筛管等。
2. 茎的观察(1)取植物茎一段,洗净并浸泡在清水中。
(2)用解剖刀将茎纵切成两半,观察茎的横切面。
(3)在显微镜下观察茎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木质部、韧皮部等。
(4)分析茎的形态结构特点,如节、节间、维管束、叶痕等。
3. 叶的观察(1)取植物叶片一片,洗净并浸泡在清水中。
(2)用解剖刀将叶片纵切成两半,观察叶片的横切面。
(3)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气孔、叶绿体等。
(4)分析叶片的形态结构特点,如叶片形状、叶脉分布、气孔类型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的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植物的根,我们发现它们的根尖均具有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根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导管和筛管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2. 茎的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植物的茎,我们发现它们的茎具有节和节间。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茎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木质部、韧皮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次实验:植物茎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 下次实验:植物茎的外部形态植物的根系,识别主根、侧根和不定 观察几种植物的根系,识别主根、 观察几种植物的根系 根. 2.蚕豆幼根横切、老根横切、纵切永久制片, 蚕豆幼根横切、 蚕豆幼根横切 老根横切、纵切永久制片, 观察根的初生结构,辨认表皮、皮层( (1)观察根的初生结构,辨认表皮、皮层(内 皮层)和维管柱(中柱鞘、木质部、 皮层)和维管柱(中柱鞘、木质部、韧皮 部). 观察根的次生结构, (2)观察根的次生结构,注意形成层的发生部 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 位、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 (3)观察侧根发生的位置和过程. 观察侧根发生的位置和过程. 3.葱、鸢尾根横切永久制片,观察单子叶植物根 葱 鸢尾根横切永久制片, 的结构. 的结构.
作业: 三 作业:
1.绘蚕豆幼根、葱或鸢尾根细胞图,注明表皮、皮 绘蚕豆幼根、葱或鸢尾根细胞图,注明表皮、 绘蚕豆幼根 内皮层、中柱鞘、初生木质部、 层、内皮层、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 部等结构. 部等结构. 2.绘小麦叶横切面细胞图,注明上表皮、保卫细胞、 绘小麦叶横切面细胞图, 绘小麦叶横切面细胞图 注明上表皮、保卫细胞、 副卫细胞、叶肉细胞、木质部、韧皮部、 副卫细胞、叶肉细胞、木质部、韧皮部、维管 束鞘、泡状细胞等. 束鞘、泡状细胞等. 二选一) (二选一)
实验六:植物根、叶的形态与结构 实验六:植物根、
一 目的: 目的: 1.了解种子植物根的基本形态结构及其发生 1.了解种子植物根的基本形态结构及其发生、 了解种子植物根的基本形态结构及其发生、 发育过程. 发育过程. 2.了解种子植物叶的基本形态结构及其生态 2.了解种子植物叶的基本形态结构及其生态 适应特点. 适应特点. 3.进一步学习徒手切片制片方法 3.进一步学习徒手切片制片方法. 进一步学习徒手切片制片方法.
内 容:
4.蚕豆叶横切永久制片,了解双子叶植物 蚕豆叶横切永久制片, 蚕豆叶横切永久制片 叶的基本结构. 叶的基本结构. 5.小麦叶表皮、叶横切永久制片,了解单 小麦叶表皮、叶横切永久制片, 小麦叶表皮 子叶植物叶的基本结构. 子叶植物叶的基本结构. 6.夹竹桃叶横切永久制片,了解适应旱生 夹竹桃叶横切永久制片, 夹竹桃叶横切永久制片 环境的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环境的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7.松针叶横切永久制片:观察松叶内部结 松针叶横切永久制片: 松针叶横切永久制片 了解裸子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构,了解裸子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8.观察几种常见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 观察几种常见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 观察几种常见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