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题库知识交流

合集下载

地震知识竞赛问答题大全

地震知识竞赛问答题大全

地震知识竞赛问答题大全地震灾害不仅会直接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且能引起一系列次生灾害。

地震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地震知识问答题,欢迎阅读。

地震知识问答题一、地震预报知识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

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

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形变,小地震活动,地磁,地电,地应力,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物质变化等。

地震前地下水有什么异常变化?应当排除哪些干扰?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

但是,地下水的变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必须注意排除下雨(下雪)、干旱、河水涨落、冰雪融化、人为抽水及灌溉、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何谓地震预报?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什么?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和破坏易损程度的预测。

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仅指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

什么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是指对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十年左右(或更长一段时间)可能发生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应重点加强监视和采取防御措施的,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确定性地区。

什么是地震重点危险区?指对一年尺度内,我国西部(宁、甘、川、滇以西)可能发生6级以上,东部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经国家地震局和省级地震局批准,应强化跟踪、力争作出震前有效预报的确定性地区。

什么是短期预报?指对专区以下确定范围,三个月内,有、无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并明确震级区间(级差什么是临震警报?指对一周内,有肯定地点和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并明确震级区间(级差<1级),需要社会防御和政府采取应急措施的地震预报。

什么是地震活动性?一般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指对局部或总体地震活动要素的特征性表述。

分析一般可采用:①地震活动期、地震活跃期、地震高潮期,地震幕、地展平静期等;②地震活动主体地区、地震迁移、地震条带、地震空区以及各种多数表征的空间特征区等;③地震活动强度(增强,减弱),、地震活动水平(上升.下降,高低)、地震频次(增加、降低)等。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 我国地震工作主要任务是什么?答: (1)地震监测; (2)地震预报; (3)震害防御; (4)地震应急;(5)地震救灾与重建。

2.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机构?答: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大致可分三个层次。

中国地震局是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是辖区省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地、县地震局(办)是辖区基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3. 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是什么?答: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是: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4.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重点是什么?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14号)明确指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是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

5. 我国第一个防震减灾示范区在哪里?答:福建省闽南地区,包括福州、泉州和漳州等地。

6. 我国第一个进行防震减灾强化宣传的地区在哪里、什么时间?答:甘肃省临泽县。

1995年,甘肃省委和省地震局根据中宣部和国家地震局的指示,在张掖行署的指导下由临泽县委和县政府实施的。

7. 我国地震救灾的基本策略是什么?答:(1)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救灾体制;(2)实行以行政区域为主的组指挥;(3)发挥军队、民兵和各专业救灾队伍作用。

8. 我国20世纪第5个地震活跃期开始于何年?答:1988年。

9. 在防震减灾方面,我国将采取什么对策?答:基本对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御。

认真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和重建四个环节的工作。

10. 防震减灾的涵义是什么?答:防震减灾是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简称,是对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的高度概括。

11. 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哪一天?答: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12. 我国农村防震减灾的长远目标是什么?答:(1)逐步改变农村建筑材料的构成;(2)逐步改变农村的建筑习惯,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技术,代替传统的对抗震不利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法;(3)加强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使防震减灾成为农民的实际行动和自觉需要。

地震应急预案的考题及答案

地震应急预案的考题及答案

地震应急预案的考题及答案
1. 地震发生时,你所在的区域应该采取哪些紧急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包括立即躲避到安全地带,避免在建筑物或高楼附近停留,迅速寻找避难区域等。

2. 在地震发生后,你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包括保护头部、躲避到坚固的物体旁边、避免使用电梯和楼梯等。

3. 地震发生后,你所在地区可能会面临哪些突发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可能面临的情况包括断水断电、道路损坏、建筑倒塌等,应该准备应急物资并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

4. 你认为在地震应急预案中哪些方面最为重要?为什么?
最重要的方面包括人员疏散和寻找避难处、急救和医疗救助、交通疏导和通讯保障等,因为这些方面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5. 你所在单位或社区的地震应急预案是否健全?存在哪些不足?你有什么建议?
存在不足的地方可能包括人员疏散计划不清晰、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等,建议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完善储备物资等。

地震应急预案试卷与答案

地震应急预案试卷与答案

地震应急预案试卷与答案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应急预案是针对地震灾害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和预先安排的行动计划,旨在在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紧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

2. 地震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是什么?
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快速有效地恢复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基础工作。

3. 地震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地震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援措施、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社会秩序维护、医疗卫生救治、物资储备和调配、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安排。

二、问答题
1. 请列举地震应急预案中应包括的救援措施。

地震应急预案中应包括的救援措施有:迅速开展搜救工作、组织紧急医疗救护、开展灾情评估和紧急救援协调、确保生存者获得足够的食品和医疗救助、疏散和安置受灾群众等。

2. 地震发生后,哪些方面需要做好社会秩序维护工作?
地震发生后,需要做好社会秩序维护工作包括:加强宣传引导,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工程安全,维护三资设施安全,维护市容市貌等。

三、案例分析题
某地发生了7级地震,您作为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如何制定和实施地震应急预案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答:针对此案例,应当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搜救工作,确保医疗卫生救治工作有序进行,组织受灾群众疏散和安置工作,开展灾害评估和紧急救援协调工作,维护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秩序,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争取更多的援助和支持来加快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

防震减灾实战技巧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实战技巧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实战技巧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地震的预警信号?A. 地震预警警报B. 电视屏幕闪烁C. 手机短信预警D. 狗的叫声答案:D. 狗的叫声2. 在地震发生时,以下哪种行动是正确的?A. 迅速站在门框下B. 跳楼逃生C. 躲在桌子下面D. 跑到户外空旷地带答案:C. 躲在桌子下面3. 以下哪种建筑物的结构更能够抵抗地震?A. 框架结构B. 砖混结构C. 钢结构D. 木结构答案:C. 钢结构二、判断题1.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居民应该立即跳楼逃生。

()答案:×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居民不应该立即跳楼逃生,而应该躲在桌子下面或者其他坚固的家具下面,保护头部。

2.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内发出预警警报。

()答案:√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内发出预警警报,为人们提供宝贵的时间采取应对措施。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在地震发生时,个人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答案:在地震发生时,个人应该迅速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具体措施包括:- 立即躲在桌子下面或者其他坚固的家具下面,保护头部。

- 如果没有桌子或其他坚固家具,可以躲在墙角或者内墙旁边。

- 远离玻璃、窗户、外墙等容易破碎的物体。

- 尽量避免使用电梯。

- 如果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电线杆、树木等可能倒塌的物体。

四、案例分析题1. 假设你正在一个高层建筑物的办公室工作,突然感到地震来袭。

请描述你应该如何行动,以及如何组织同事进行疏散。

答案:在地震来袭时,我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和其他同事的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 迅速躲在桌子下面或者其他坚固的家具下面,保护头部。

- 提醒同事也采取同样的行动,远离玻璃、窗户、外墙等容易破碎的物体。

-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尽量保持秩序。

- 关闭电源、煤气等可能引发火灾的设备。

- 尽量避免使用电梯,使用楼梯进行疏散。

- 组织同事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建筑物,前往户外空旷地带。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正确√
错误
13.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应设法马上下车。
正确
错误√
14.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科学家称它们为前震。
正确√
错误
15.多地震地区的家庭,做好防震准备十分必要,要注意加固睡床,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正确
错误√
28.震前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上、轻在下”。
正确
错误√
29.地震发生时,如果在操场或室外,应立即回到教室去。
正确
错误√
30.在野外避震,应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正确√
错误
31.震源是地震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
正确
错误√
10.一个地区,当小震很多时,一定会跟着发生一个大地震。
正确
错误√
11.《防震减灾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正确√
错误
12.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按抗震设计进行设防,建(构)筑物建在活断层上、建(构)筑物位于软弱地基上、抗震设计不合理、不按标准施工。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答案(判断正误题)
发布时间:( 2006-6-14 )
1.震源到地球表面的垂直距离叫震中矩。
正确
错误√
2.检查和加固住房时,住在不宜加固的危房居民要撤离。
正确√
错误
3.《防震减灾法》的适用范围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

2024年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2024年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一、选择题(共120题)1、在地震现场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你认为下列错误的做法是()oA、不乱加搬动B、保持脊柱安定C、使用软担架运送正确答案:C2、为什么要进行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oA、提供科学的抗震设防标准,按规范搞好抗震设防设计,加强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B、防止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从而造成国家财产损失。

C、让建筑物实用美观。

正确答案:A3、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

一般情况下,()以上才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2级B、3级C、4级D、5级正确答案:B4、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对()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A、15天B、一个月C、二个月D、三个月正确答案:D5、临震预报是指对()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A、5天B、8天C、10天D、15天正确答案:C6、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是()oA、火灾B、瘟疫C、泥石流D、海啸和核泄漏正确答案:D7、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90%属于(类型。

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D、人工地震正确答案:A8、建筑物的地基应选在()地方。

A、旧沙滩上B、基岩完整且稳定的地方C、活动断裂带上D、古河道上正确答案:B9、在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o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D、洪水灾害正确答案:C10、楼房避震应该()。

A、跳楼B、躲在窗下C、用忱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D、乘电梯下楼正确答案:C11、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A、布B、纸C、折成三折八层打湿后的毛巾D、手正确答案:C12、世界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海啸是由()引发的。

A、1960年智利8.9级地震B、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地震C、1999年台湾7.6级地震D、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8.7级地震正确答案:D13、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

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含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含答案)

庆阳市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50分)1、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全国防灾减灾日是。

A、每年5月12日B、每年7月28日C、每年12月4日;2、临震预报是指对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A、10日B、3个月C、2年3、世界上第一台地震监测仪器是由发明的。

A、张衡B、李善邦C、古登堡4、地震时最先到达地球表面的波叫。

A、横波(S波)B、纵波(P波)C、面波5、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称为。

A、中源地震B、浅源地震C、深源地震6、地震三要素是。

A、震中位置、烈度、震级B、震源、震中位置、震级C、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7、天然地震是的结果。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B、地下水过度开采C、天气突然变化8、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是。

A、建筑物倒塌、火灾、瘟疫B、地面变形、建筑物倒塌、管道断裂C、洪水、火灾、气候异常9、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

A、中国地震局B、省级及省级以上政府C、地震预报专家10、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建立和管理的第一个地震台是。

A、南京水晶台地震台B、上海徐家汇地震台C、北京鹫峰地震台11、我国防震减灾的重点是。

A、城市B、地震危险区C、广大农村12、在城市楼房中,一旦发生地震,最好的自救方式是。

A、迅速跳出窗外B、迅速从楼梯跑到楼外C、就地躲藏,震后跑到户外13、我国的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A、洪水B、雪灾C、地震14、一个地震发生,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A、震源深度B、震中矩C、震级15、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

A、塌陷地震B、火山地震C、人工地震16、由地下核爆炸或大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是。

A、塌陷地震B、人工地震C、火山地震17、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

A、地光B、地动C、地声18、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上课。

A、室内B、家里C、室外19、在公共场所避震,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保障预案莱城公路管理处二○一一年目录1、总则1.1预案目的1.2工作原则1.3编制依据1.4适用范围2、组织体系及职责2.1县建设系统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成及主要职责2.2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成员的主要职责2.3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及主要职责2.4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3、预警和防御机制3.1地震预警级别3.2震害防御机制4、应急响应4.1等级标准和响应级别4.2分级响应4.3应急通讯4.4信息报送与新闻发布5、保障措施5.1通信与信息保障5.2应急装备保障5.3应急队伍保障5.4监督检查1、总则1.1预案目的为全面做好我处辖区公路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对公路及其附属设施所造成的损失,保证行人行车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1.2.1以人为本地震中公路系统的损坏直接危及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保障,公路系统的地震应急工作必须以尽快修复受损路段、尽快恢复公路功能为根本,保障车辆通行顺畅,为灾区救援运输扫清障碍。

1.2.2统一领导处领导小组在市公路局的统一指挥下,快速高效地完成各项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处属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处班子统一调度,快速高效的做好各项应急抢险工作。

1.2.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按照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与有关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积极开展地震应急工作。

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处辖区内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发布破坏性地震的临震预报后,公路管理处在从事地震应急活动时执行。

2、组织体系及职责2.1处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及主要职责2.1.1领导小组组成组长:处长副组长:副处长成员:各公路站(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处养护科。

2.1.2主要职责根据市公路局(或市公路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的指示,依据临震预报或实际发生的震情、灾情:(1)研究决定是否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及应急响应等级;(2)研究决定各项抢险救灾事宜,领导和协调应急工作;(3)负责牵头协调各成员单位抢险组,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灾区道路抢险工作;(4)按市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要求,派员参加市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工作;(5)根据震情和灾情,向市公路局(或市公路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提出应急措施建议并完成交办的有关工作;(6)研究决定其他有关事项。

2.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成员的主要职责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负责参加市公路局(或市公路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会议,传达市公路局(或市公路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的指示;主持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并指挥辖区内地震应急工作;向市公路局(或市公路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本系统抗震救灾情况。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完成本预案赋予本单位的工作职责和指挥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保证应急领导小组全面完成抗震救灾任务。

2.3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及主要职责2.3.1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处养护科。

成员:副处长、养护科科长2.3.2主要职责(1)随时接受市公路局(或市公路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2)及时了解灾区情况,向应急领导小组提出应急工作建议、意见;(3)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地震应急工作,组织落实领导小组各项指示;(4)在市公路局(或市公路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指导灾区对受损的公路及附属设施进行抢险修复,尽快恢复其应有功能;(5)对辖区公路处在地震灾区的次生灾害源点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对发生次生灾害的源点进行抢险修复,防止次生灾害扩展蔓延;2.4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2.4.1处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1)负责应急期间机关通讯系统的维护,保证信息(电话、传真、计算机网络)畅通;负责安排昼夜抗震值班,随时保持与市公路局(或市公路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地震灾区(或临震区)的通讯畅通,保证领导小组领导及时参加市公路局(或市公路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会议;(2)负责安排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并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参加领导小组会议;(3)根据领导小组的指示,负责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应急工作,组织对地震灾区进行人力、物力支援;(4)负责应急状态下办公室的机要保密和保卫工作;(5)负责审查有关抗震防灾、救灾的新闻报道稿件,并组织编辑抗震防灾、救灾简报;2.4.2公路站加强对地质灾害交通险情的动态监测;按照处领导小组要求对被破坏的公路、路交通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交通通畅;对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可能遭受地震破坏的运输工程设施进行除险加固;根据需要和可能,组织开辟便捷应急通道,按照要求优先运送应急人员、物资和装备。

3、预警和防御机制3.1地震预警级别3.1.1按照地震紧迫程度划分的地震预警3.1.1.1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指对未来1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区域进行的划分,此阶段作中期地震预警准备;地震短期预报指对3个月内可能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此阶段作短期预警准备;3.1.1.3临震预报指对10日内可能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此阶段作临震预警准备。

3.1.2按照地震严重程度划分的地震预警3.1.2.1一般地震里氏5.0级≤ M <里氏6.0级地震3.1.2.2较大地震里氏6.0级≤ M <里氏6.5级地震3.1.2.3重大地震里氏6.5级≤ M <里氏7.0级地震3.1.2.4特别重大地震M ≥里氏7.0级地震3.2 震害防御机制辖区内发生破坏性地震灾害或省、市政府发出地震临震预报后,我处应急领导小组将根据《莱城公路管理处突发破坏性地震应急保障预案》要求启动本预案,全面展开道路地震应急工作。

各级单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到机构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得力。

加强工程抢险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抢险设备和物资,平时应做好训练和技术装备准备,明确工程抢险所需设备和物资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存放地点等,建立应急设备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的数据库,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保证在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4、应急响应4.1等级标准和响应级别4.1.1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重大地震灾害、较大地震灾害、一般地震灾害4个等级。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市区5.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至299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或4.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至49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或3.5级—4.0级以下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或3.0级—3.5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4.1.2地震响应级别破坏性地震的响应级别按照地震灾害等级标准划分为Ⅰ、Ⅱ、4.2 分级响应4.2.1Ⅰ级响应—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1)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半小时内,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收集地震震情、灾情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报告情况,并通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召开第一次会议,宣布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I级响应,通报灾情,通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开展应急工作,上报市公路局(或市公路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

(2)1小时内,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建立联系,了解有关灾情和救灾情况;各成员单位联络员积极配合,按职责分工,补充、核实有关灾情和救灾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汇总灾区情况和有关部门意见,向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汇报。

(3)1小时30分钟内,召开专家工作组会议,研究情况,提出交通系统等城镇市政设施抢险抢修和人员临时避震等建议方案。

(4)2小时内,组成领导小组现场工作小组赶赴地震灾区协助抗震救灾工作,并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全体干部大会,通报灾情,做好抗震救灾动员工作。

(5)6小时内,召开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和专家组成员第二次会议,讨论抗震救灾方案,并向县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市建委抗震救灾指挥小组汇报。

(6)应急期内,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市公路局(或市公路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召开的全体成员会,并按会议要求部署全处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上级有关要求,派人参加上一级指挥部相关工作;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本部门职责开展应急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坚守岗位。

4.2.2Ⅱ级响应—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1)发生重大地震灾害1小时内,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收集地震情况,向处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报告情况,并通知小组成员召开会议,宣布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Ⅱ级响应,通报灾情,报告市公路局抗震救灾指挥小组,同时通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开展应急工作。

(2)3小时内,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乡镇政府建立联系,了解情况;积极配合,按职责分工,补充核实有关灾情和救灾情况,并向灾区派出工作小组,了解有关情况向领导小组报告,并协助各乡镇政府抗震救灾工作。

(3)6小时内,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专家工作会议,研究灾情和救灾情况,提出道路抢险检修和人员临时避震等建议方案,召开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全体干部大会,通报灾情,做好抗震救灾动员工作,并向市公路局抗震救灾指挥小组汇报。

(4)应急期内,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市公路局(或市公路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召开的全体成员会,并按会议要求部署全处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上级有关要求,派人参加上一级指挥部相关工作;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本部门职责开展应急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坚守岗位。

4.2.3Ⅲ级响应—较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1)发生较大地震灾害1小时内,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收集地震情况,向处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报告情况,并通知小组成员召开会议,宣布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Ⅱ级响应,通报灾情,报告市公路局抗震救灾指挥小组,同时通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开展应急工作。

(2)3小时内,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乡镇政府建立联系,了解情况;积极配合,按职责分工,补充核实有关灾情和救灾情况,并向灾区派出工作小组,了解有关情况向领导小组报告,并协助各乡镇政府抗震救灾工作。

(3)6小时内,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专家工作会议,研究灾情和救灾情况,提出道路抢险检修和人员临时避震等建议方案,召开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全体干部大会,通报灾情,做好抗震救灾动员工作,并向市公路局抗震救灾指挥小组汇报。

(4)应急期内,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市公路局(或市公路局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召开的全体成员会,并按会议要求部署全处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上级有关要求,派人参加上一级指挥部相关工作;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本部门职责开展应急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