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侵袭性真菌病的辅助诊断方法PPT课件

侵袭性真菌病的辅助诊断方法PPT课件

10 真菌
828
1997
感染类型
死亡人数
呼吸道
87,181
败血症
22, 396
HIV/AIDS
16, 524
肾脏/泌尿道
13, 413
心脏
5577
肝胆管
4596
真菌
2370
结核
1259
胃肠道
1053
围产期
820
真菌感染的死亡率上升了3.4倍
(死亡率:0.7~2.4 /100,000)
8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
深部真菌感染则是真菌突破人体天然屏障导致组织脏器 的感染。
77
美国死于感染性疾病的十大原因
1980
感染类型
死亡人数
1 呼吸道
56, 966
2 败血症
9438
3 肾脏/泌尿道 8006
4 心脏
2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
5 肺结核
2333
6 细菌性脑膜炎 1402
7 胃肠道
1377
8 肝胆管
1277
9 围产期
1305
EORTC/MSG原称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修订后改称 IFD;
是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 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疾病。
是真菌感染致死的重要原因
99
侵袭性真菌病已变得越来越常见
10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G试验可作为拟诊病例的微生物 学标志
11
主要可引发侵袭性真菌病的疾病
2019/7/2
27
应用III: 真菌(1-3)--D葡聚糖检测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ppt课件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ppt课件
2019 10
一、重症患者IFI的流 行病学
2019
-
11
(一)发病率
不断增加,约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 15% 器官移植受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20%~ 40% 艾滋病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高达 90%
2019
-
12
(二)重要病原菌
ICU患者IFI的病原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曲霉 ICU患者IFI仍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 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40%~60%) 近年来非白念珠菌感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 侵袭性曲霉感染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占所 有IFI的5.9%~12%
2019
-
41
1、无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础疾 病的患者
经抗生素治疗72-96小时仍有发热等感染征象, 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高危人群: (1)患者因素: ① 老年(大于65岁)、营养不良、肝硬化、胰 腺炎、糖尿病、COPD等肺部疾病、肾功能不 全、严重烧伤/创伤伴皮肤缺损、肠功能减退 或肠麻痹等基础情况。 ② 存在念珠菌定植,尤其是多部位定植或某一 部位持续定植。
2019
-
37
(三)拟诊
2019
-
38
至少符合1项危险(宿主)因素 具备1项微生物学检查的阳性结果,或 者具有可能感染部位的1项主要或2项次 要临床特征。
2019
-
39
(四)诊断IFI的参照标准
危险(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2019
-
40
(一)危险(宿主) 因素
侵袭性真菌感染指南工作组 中国 成都 07.5
2019 8
IFI(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
IFD(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 尚有争 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的临床应用 PPT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的临床应用 PPT
〉 肺隐球菌病-呼吸科
肺部是隐球菌侵入的门户
适用科室及临床意义
〉 皮肤黏膜隐球菌病-皮肤科
10%~15%的隐球菌病患者出现皮肤损害,比如出现丘疹、水疱、脓疱、传染性软疣样丘疹、 痤疮样脓疱等症状。
〉 儿童脑膜炎-儿科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不健全,也容易被隐球菌感染,一般儿童的脑脊液样本都会做隐球菌筛查
〉 免疫缺陷人群-感染科、器官移植、ICU等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确诊困难
ICU患者侵袭性曲霉感染尸检检出率高达59%,远 高于临床所见。
Meersseman W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170:621–625
百分比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需及时治疗
n=14
n=9
患者死亡率随起始治疗 时间延迟显著上升
n=12
十二小时内有效抗真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ANTIMICROBIALAGENTS AND CHEMOTHERAPY, Sept. 2005, p. 3640–3645.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诊断困难原因
诊断困难
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被基础疾病掩盖
确诊需侵入性手段获得组织标本 但侵入性操作常常难以实施

4
感染菌种变 化, 白色念 珠菌感染率 下降,曲霉 菌感染率明
显上升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现状
医学及 相关科 学的进

危重 病人 的存 活期 延长
患者人数进一步 扩大
延长了真菌感染 的高危期
真菌感染率日趋升高, IFI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 要危险,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确诊困难
3. 抗原检测试验: 脑脊液和血清样本抗原检测的敏感性可达到97% 和87%*,能实现早期快速诊断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学_PPT课件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学_PPT课件

念珠菌的致病特点:血流感染,易播散
• 感染途径:多为内源性感染,定植部位的菌体直接由酵母相转变为菌 丝相,一旦发生念珠菌血症,菌体及孢子可播散至全身其它器官
• 致病特点:主要引起念珠菌血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易经血行播 散,累及全身其它器官
• 临床: ➢ 血液和无菌体液培养,也可以留取肺部合格标本多次送检 ➢ 不要把浅部念珠菌感染与深部念珠菌感染完全割裂开来,重症感染 患者如果疑似深部念珠菌感染,要注意有没有如口腔、尿路、皮肤 等浅部感染
• 临床:
➢ 最易累及部位为中枢,呼吸道标本检出隐球菌,密切观察中枢神经系统 ➢ 鸽粪是新生隐球菌临床感染的重要来源,可以询问一下鸽粪接触史
何礼贤 等.《侵袭性肺真菌病影像学图集》
隐球菌感染主要累及CNS及肺:原因分析
吸入空气中的孢子
• 在体内能逃避免疫追杀:
➢ 隐球菌抗原能够抑制或下调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 ➢ 隐球菌荚膜多糖可封闭吞噬细胞的识别系统,从而抑制吞噬作用 ➢ 荚膜物质也可抑制趋化反应
什么是重症医学科感染常见的病原体?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大肠埃希菌 真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重症医学科有哪些真菌感染问题?
念珠菌
曲霉菌
难以诊断
合并多种高危因素
病情复杂多样
侵袭性
常常需要预防性治疗
重症医学科患者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人群
重症医学科患者的特点 侵入性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应用显著高于普通病房 广谱抗生素使用的比例及种类显著高于普通病房 合并严重疾病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病房 患者易出现粘膜屏障功能的破坏,易出现肠道功能障碍 呼吸机使用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病房
*
Ɨ
*包括脑和其他部位同时侵犯病例; Ɨ不包括脑侵犯病例

侵袭性真菌病课件PPT课件

侵袭性真菌病课件PPT课件

27/46
发病率*
尸检检出率*
1、Bassetti M et al. BMC infect dis. 2006;6:21-27. 2、 Pfaller MA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07;45:1735-1745.
3、 Meersseman W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精e选d.pp2t0课0件4;最1新70:621-625.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比较有影响的国内指南
▪ 2006年《中华内科杂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
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 2007年《中华内科杂志》“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
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修订版)”
▪ 2007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学分会的“重症患者侵袭性
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 2007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肺真菌病诊断和
母(念珠菌和隐球菌)和双相型真菌(组织 胞浆菌、球孢子菌和副球孢子菌)三大类,
▪ 按感染部位分为:浅部致病菌和深部致病菌, ▪ 按其致病性分为: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两类。
精选ppt课件最新
8
▪ 浅部真菌病:是指皮肤角蛋白组织(包括角质层、
甲板、毛发等)感染,
▪ 深部真菌病:指累及皮肤、皮下组织,甚至全身组
COPD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严重粒细胞缺乏 器官移植
免疫功能低下者 入住ICU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美国器官移植真菌感染率(1998)
肾移植:
0-20%
肝移植:
4-
42%
胰腺移植:
6-
38%
心肺移植: 35%
精选ppt课件最新

引起侵袭性感染的真菌ppt课件

引起侵袭性感染的真菌ppt课件

假丝酵母菌属
假丝酵母菌(Candida),俗称念珠菌,生物 学分类为半知菌亚门、半知菌纲、隐球菌目、 假丝酵母菌属。
本属菌有150多个种,其中有11种对人有致病 性,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白假丝酵母菌
临床意义: 女性的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外阴炎; 男性假丝酵母菌龟头炎、包皮炎; 体质虚弱婴儿的鹅口疮; 假丝酵母菌性肠炎、肺炎、膀胱炎、肾孟肾炎
曲霉结构图
烟曲霉菌落
烟曲霉,光镜 X400
黄曲霉菌落
黄曲霉,光镜 X200
黑曲霉菌落
黑曲霉,光镜 X200
土曲霉菌落
土曲霉,光镜 X200
构巢曲霉菌落
构巢曲霉,光镜 X400
杂色曲霉菌落
杂色曲霉,光镜 X400
曲 霉菌
曲霉菌是条件致病菌,人体对其有极强免疫 力,只有在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才能致病。
构巢曲霉菌落
构巢曲霉,光镜 X400
杂色曲霉菌落
杂色曲霉,光镜 X400
组织胞浆菌属
有两个种:荚膜组织胞浆菌、组织孢浆 菌的杜波变种。
本菌传染性极大,主要侵犯网状内皮系 统,有时也可由血行播散而侵犯全身各 脏器。
组织胞浆菌是一种双相型真菌,在25℃ 培养时呈典型菌丝体,在37℃培养时为 酵母型,位于细胞内或外。
2.脲酶试验 新生隐球菌能产生脲酶,可分解尿素琼脂 培养基的尿素形成NH4和CO2,使培养基pH升高, 培养基由黄色变为粉红色。白假丝酵母菌则为阴性。
3.糖同化及发酵试验 新生隐球菌能同化葡萄糖、半 乳糖、蔗糖和肌醇,但不能发酵糖类、不同化硝酸 盐。非致病性隐球菌则不能同化肌醇。
曲 霉菌
曲霉菌是条件致病菌,人体对其有极强免疫 力,只有在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才能致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应用-PPT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应用-PPT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确诊困 难
ICU患者侵袭性曲霉感染尸检检出率高达59%,远 高于临床所见。
Meersseman W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170:621–625
10
百分比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需及时治疗
微生态学杂志, 2016, 28(10):1152-1156.
G试验与GM试验试验联合检测 有助于真菌属的鉴别
31
结果判读
➢ 阳性:GM≥0.95μg/L ➢ 阴性:GM<0.75μg/L ➢ 灰区:0.75≤GM<0.95μg/L,建议连续多
次检测并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评价
32
GM试验干扰因素
念珠菌甘露聚糖 (Mannan, Mn试验)
曲霉菌 IgM/IgG抗体 (ELISA,胶体金)
念珠菌 IgM/IgG抗体 (ELISA,胶体金)
真菌筛查 曲霉菌 隐球菌 念珠菌 曲霉菌 念珠菌
14
隐球菌感染
隐球菌为圆形菌体,外周有荚膜, 内有反光孢子,但无菌丝。
隐球菌属已知有37个不同的种, 但具致病性的多为新型隐球菌, 其特点是菌体由一层很厚的多糖 荚膜所包被。
确诊需侵入性手段获得组织标本 但侵入性操作常常难以实施
真菌检测项目开展相对不足或滞后
12
真菌传统检测方法及局限性
13
基于血清学的非培养检测技术
抗原 检测
血清学检测
抗体 检测
(1-3)-β-D葡聚糖 (Glucan, G试验)
曲霉半乳甘露聚糖 (Galactomannan ,GM试验)
隐球菌荚膜多糖 ( GXM试验,ELISA,胶体金)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曲霉菌:宿主因素
侵袭性曲霉感染多伴发器官功能衰竭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发生侵袭性曲霉感染(n=37) 未发生侵袭性曲霉感染(n=74)
83.8% 73.0%
43.2% 20.5%
16/37 15/74
31/37 54/74
100.0% 91.7%
• (3)双相型真菌,即同一真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
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状,此两种形态可随条件改变
而互变,如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球孢子菌、
副球孢子菌、马尔尼菲学习青交流P霉PT 菌等。
2
学习交流PPT
3
重要医学酵母菌分类
条件致病酵母菌
念珠菌属
非念珠菌属
白念珠菌
非白念珠菌
隐球菌属
克柔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床旁评分值为2.528时,结果的敏感性与假阳性率都较好;因此,确定2.5为临界值。
‡所有变量,如存在计为1;不存在则计为0。所有P值均<0.05。
学习交流PPT
18
León C et al. Crit Care Med. 2006;34(3):730–737.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 3.微生物学及病理学
37/37 66/74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心脏功能衰竭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一项自1997年7月至1999年12月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37例患者确诊/拟诊为侵袭性曲霉感染。
学习交流PPT
15
Vandewoude KH et al. J of Hospi Infect. 2004;56;269–276.
其它念珠菌
毛孢子菌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缓慢,导致试验呈假阴性。
.
26
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PA),对侵袭性曲霉 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尤其在骨髓 移植和血液病等免疫抑制的患者中。
检测范围:曲霉菌、青霉菌,拟青霉。链格孢。
.
27
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谷类食物和脂质甜点中的GM抗原。 肠道中定值的曲霉释放GM进入血液循环。
.
28
侵袭性念珠菌病是导致危重病患者死亡的 主要疾病之一,在美国及许多发达国家位居医 院血源性感染的第四位,许多权威人士估计由 其导致的成人死亡率为15%-25%,新生儿和儿 童死亡率为10%-15%。侵袭性曲霉病病死率达 50%。 抗真菌药作用于真菌细胞的同时也容易对 人体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临床治疗真菌感染的 药物有限、用药剂量较大、疗程长、因此不良 反应较多、毒性较大,成为临床应用抗真菌药 物的主要瓶颈。
.
29
念珠菌血 症
深部器官 念珠菌病
侵袭性 念珠菌

播散性念 珠菌病
心内膜和 脑膜Leabharlann 珠菌病.30
患者简介:女性,37岁,农民,因“咳嗽,咳痰4 天,加重伴喘憋1天,意识不清2小时”于2014年 5月7日入院。
当日下午即行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粘膜充血,水 肿,糜烂,大量黄粘痰,留标本送检。
入院诊断考虑“重症支气管哮喘”,予甲基强的松 龙80mg,氨茶碱0.25,硫酸镁2.5分次点滴,症状
多育赛多 孢
接合菌 根霉属 毛霉属
土曲霉
万氏霉属
根毛霉属
构巢曲霉
弯孢属
犁头霉属
.
3
➢ 白色念珠菌 ➢ 光滑念珠菌 ➢ 热带念珠菌 ➢ 近平滑念珠菌 ➢ 克柔念珠菌 ➢ 烟曲霉 ➢ 黄曲霉
(Candida albicans) (C. glabrata) (C. Tropicalis) (C. Parapsilisis) (C. Krusei) (A. fumigatus) (A. flavus)
不见好转。结合支气管镜所见,丝状真菌感染不能 除外。
.
31
病原学诊断:5月7日痰涂片可见真菌菌丝,菌丝呈 45度折角,似曲霉菌丝。痰培养及BALF培养为烟 曲霉菌。5月9日BALF培养为烟曲霉菌;5月11, 12,13,16日气道分泌物培养为烟曲霉菌。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微生物学证据,影像学检查诊 断为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PA)。
• 不能用于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的感染
• 早期诊断:可先于临床诊断4天
.
25
假阳性 •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应用纤维素膜) • 某些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如香菇多糖和磺胺类药物 • 病人输入白蛋白、球蛋白、脂肪乳、凝血因子 • 某些细菌败血症 (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 • 手术中使用棉纱,棉拭子 • 对策:动态监测葡聚糖的变化 ➢ 假阴性:隐球菌具有厚壁胞膜,在免疫缺陷患者体内
治疗:5月8日在莫西沙星的基础上,加用两性霉素 B脂质体制剂,5月9日,12日,13日气道滴入两性 霉素B脂质体,20日加用伏立康唑。
.
32
5月21日,22日痰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用派拉西 林/他唑巴坦治疗,继续应用伏立康唑(口服, 400mg/d)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150mg/d)治疗。 患者出院后院外服用伏立康唑1个月,停用后改为 伊曲康唑口服液1个月,复查CT基本吸收后停用。
.
33
.
34
快速,常在1-2小时出结果 经常是唯一的诊断依据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1,3)-β-D葡聚糖(简称G实验):可特异性 激活鲎变形细胞溶解产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 的凝固,故称G试验。
• 可检测多种致病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肺 孢子菌,镰刀菌,地霉,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
.
14
➢ 可见真菌孢子及假丝(念珠菌) ➢ 可见真菌孢子未见假丝(念珠菌) ➢ 找到真菌菌丝(丝状真菌,如曲霉,毛霉)
.
15
是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检查方法
阳性结果可以确定真菌感染,阴性结果亦不能排除 诊断
如果在无菌体液的直接镜检中发现有真菌成分常可 确立深部真菌病的诊断;但一般在有菌部位则只有 发现大量真菌菌丝方可作出诊断
.
1
条件致病 酵母菌
念珠菌属
非念珠菌 属
白色念珠 菌
非白色念 珠菌
隐球菌属
毛孢子菌 属
酵母属
红酵母属
热带念珠 菌
光滑念珠 菌
克柔念珠 菌
近平滑念 珠菌
葡萄牙念 珠菌
.
2
丝状真菌
曲霉属
非曲霉属
烟曲霉
非烟曲霉 属
镰刀菌属
暗色孢霉
赛多孢属
黄曲霉
尖孢镰刀 菌
链格孢霉 属
尖端赛多 孢
黑曲霉
茄病镰刀 菌
双极菌属
.
4
.
5
.
6
.
7
.
8
分隔
.
9
.
10
.
11
.
12
表现 发热 多发性关节炎 血 皮肤损害 肝损害 窦道 呼吸系统 中枢系统
念珠菌 ++++ ++ ++ ++ ++ + 稀少
丝状真菌 ++++ 罕见 ++ +++ ++
.
13
➢ 形态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
(革兰染色、KOH压片,乳酸棉芬兰染色) 培养检查-培养时间5-7天 组织病理学 ➢ 特殊检查 血清学试验(G实验,GM实验) 分子生物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