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调整抵消分录大全

合集下载

合并报表六大抵消分录【范本模板】

合并报表六大抵消分录【范本模板】

合并报表六大抵消分录㈠母公司的投资与子公司权益的抵销。

1、全资子公司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借或贷:合并价差贷:长期股权投资合并价差在数字上等于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摊销的余额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借:合并价差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贷:合并价差2、非全资子公司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借或贷:合并价差贷:长期债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注意: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㈡、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1、借:其他应付款贷:其他应收款2、借:预收账款贷:预付账款3、借:应付票据贷:应收票据利息费用不抵销4、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如果子公司从证券公司购买母公司发行的债券高于面值的,一律视为合并价差。

借:应付债券借或贷:合并价差贷:长期债权投资借:投资收益借或贷:合并价差贷:在建工程(财务费用)5、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抵销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贷:管理费用①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不变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上年数)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②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增加不管本期的应收账款如何变化,先把上年的坏账抵销. 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上年数)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借: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贷: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③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减少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上年数)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借: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减少额×计提比例)贷: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减少额×计提比例)㈢、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抵销与子公司销售价格无关1、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向外销售,不存在跨年度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贷:主营业务支出(子公司成本)2、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未对外销售。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贷:主营业务支本(母公司成本)存货(母公司未实现的毛利)3、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部分对外销售,部分形成存货.①对外销售的部分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销售比例)贷:主营业务成本(子公司×销售比例)②形成存货的部分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未销售比例)贷:主营业务成本(母公司×未销售比例)存货(毛利×未销售比例)4、跨年度的抵销(上期购进未销的部分)①上期未销存货,本期继续未销,并且本期无新购。

合并报表六大抵消分录,通俗易懂

合并报表六大抵消分录,通俗易懂

合并报表六大抵消分录,通俗易懂
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是指在合并过程中,由于合并公司之间的交易和报表差异所导致的需进行抵消的分录。

以下是六种抵消分录的情况:
1. 存货互易:合并公司之间进行存货交易,存在相同的存货项目,因此需要通过抵消分录将相应的应付款项和应收账款进行抵消。

2. 费用重复计算:合并公司的费用可能存在重复计算的情况,需要通过抵消分录将其中的重复费用进行抵消。

3. 共同控制下的实体:如果合并公司之间存在共同控制下的实体,那么在合并时需要通过抵消分录将该实体的资产、负债和收益进行合并。

4. 部分利润结转:如果合并公司只是部分将利润结转到另一家公司,那么可以通过抵消分录将该利润结转进行合并。

5. 汇率差异:由于汇率变动所导致的差异需要通过抵消分录进行调整。

6. 资产减值:在合并公司的资产减值计提中,可能存在重复计算和差异,需要通过抵消分录进行调整。

总之,抵消分录在合并报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抵消分
录,可以消除合并过程中的报表差异和交易差异,从而得到准确的合并报表。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会计实务之财务报表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会计实务之财务报表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会计实务之财务报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
1、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的影响
借:管理费用 100000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000000
2、按权益法调整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7000000
贷:投资收益 350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00000
注:
(1) 投资收益:B公司2009年调整后的净利润500万元中,A公司按持股比例70%计算的金额。

(2) 资本公积:B公司2009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的资本公积500万元中,A公司按持股比例70%计算的金额。

3、抵消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借:股本 600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3000000
盈余公积 5500000
未分配利润 19500000
商誉 100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17000000
少数股东权益 11000000。

合并报表调整抵销分录总结

合并报表调整抵销分录总结

调整分录(一)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调整分录)1.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包括直接投资)取得的子公司如果不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则不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2.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除应考虑与母公司会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而调整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外,还应当通过编制调整分录,根据购买日该子计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以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为例说明会计处理方法:假定购买日子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了暂时性差异,且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条件。

(1)将购买日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借:存货【评估增值】固定资产【评估增值】递延所得税资产【评估减值确认的】贷:应收账款【评估减值】递延所得税负债【评估增值确认的】资本公积【差额】(2)期末调整其账面价值借:营业成本【购买日评估增值的存货对外销售】管理费用【补计提折旧、摊销】应收账款贷:存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资产减值损失【按评估确认的金额收回,坏账已核销】借:递延所得税负债贷: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或借方)(二)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调整分录)(1)对于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调整后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贷:投资收益按照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

(2)对于当期子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3)对于子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其他综合收益或做相反处理。

(4)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分配股利、其他综合收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或做相反处理。

抵销分录:一、内部投资的抵销(一)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借:股本【子公司期末数】资本公积【子公司:期初数+评估增值+本期增减】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期初数+本期增减】盈余公积【子公司:期初数+本期增减】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期初数+调整后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大于享有子公司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贷: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后的母公司金额即权益法的账面价值】少数股东权益(二)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借:投资收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本期计提的金额】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子公司本期分配的股利】未分配利润—年末【从上笔抵销分录抄过来的金额】二、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一)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第一年(1)内部应收账款抵销时借:应付账款【含税金额】贷:应收账款(2)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时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3)内部计提坏账准备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抵销时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资产第二年(1)内部应收账款抵销时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2)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时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未分配利润——年初借(或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或借):资产减值损失(3)内部计提坏账准备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抵销时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或贷):所得税费用贷(或借):递延所得税资产(二)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款项与预收款项等比照上述方法进行抵销处理。

合并报表调整抵消分录

合并报表调整抵消分录
只有同一控制下有:恢复子公司报表合并日前的所有有者权益
借: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贷:资本公积
●净损益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分配现金股利调整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净损益之外其他变动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消
借:
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损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合并日
资产负债表日相关调整抵消分录
抵消分录(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消)
调整分录
当年
权益法调整
调整后
子公司的投资收表;合并利润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合并现金流量表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贷:资本公积
针对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应当将其账面价值调整公允价值(先进行权益法调整)
借:固定资产等
贷:资本公积
●净损益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分配现金股利调整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净损益之外其他变动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消
借:投资收益
贷:
提取盈余公积
向股东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借:应付股利
贷:应收股利
非同一控制下
购买日只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
借方差额为商誉;贷方差额为营业外收入。
借:股本
资本公积+调公允价值后的资本公积数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商誉
贷:长期股权投资

[整理版]合并财务报表调整抵消分录

[整理版]合并财务报表调整抵消分录

合并财务报表调整抵消分录(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消1.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消第一年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存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第二年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营业成本借:营业成本贷:存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未分配利润——年初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2.固定资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消第一年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固定资产——原价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第二年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未分配利润——年初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未分配利润——年初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二)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第一年将购买日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借: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收账款递延所得税负债资本公积期末调整其账面价值借: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应收账款贷:存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资产减值损失借:递延所得税负债贷: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第二年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未分配利润——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资本公积借:未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年初贷:未分配利润——年初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未分配利润——年初借:管理费用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借:递延所得税负债贷:递延所得税资产未分配利润——年初借: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所得税费用(三)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第一年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投资收益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第二年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未分配利润——年初资本公积(四)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借: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年初商誉贷: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营业外收入(五)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消借: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未分配利润——年初贷: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未分配利润——年末(六)内部债权债务的抵消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消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大全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大全

合并报表分录一、影响合并报表的合并抵消分录(一)内部交易商品1.本期内部交易,本期实现对外销售借:营业收入(内销方销售收入金额)贷:营业成本(内销方销售收入金额)2.本期内部交易,本期未实现对外销售借:营业收入(内销方销售收入金额)贷:营业成本(内销方实际成本)存货(内销方销售毛利)借:递延所得税资产(上述销售毛利*25%)贷:所得税费用(上述销售毛利*25%)3.前期内部交易,本期实现对外销售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营业成本(交易毛利)借:所得税费用(上述交易毛利*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上述交易毛利*25%)…….转回上期确认4.前期内部交易,本期仍未实现对外销售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存货(毛利)(二)内部交易存货计提坏账准备的抵消(举例)例1:交易价10 000元,成本6 000元,购货方期末减值测试可收回7 000元,(当期内部交易当期未售)借:营业收入10 000贷:营业成本 6 000存货 4 000购货方提了3 000元减值准备,集团不认可借:存货——跌价准备3 000贷:资产减值损失 3 000例2:交易价10 000元,成本6 000元,购货方期末减值测试可收回5 000元,(当期内部交易当期未售)借:营业收入10 000贷:营业成本 6 000存货 4 000购货方提了5 000元减值准备,集团成本为4000元,未减值借:存货——跌价准备5 000贷:资产减值损失 5 000隔年的将“资产减值损失”换成“未分配利润——年初”(三)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一方是固定资产,另一方购入仍然做固定资产1.当年借:营业外收入(交易差价)贷:固定资产——原价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因交易差价产生的折旧)贷:管理费用2.跨年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固定资产——原价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前期)贷:未分配利润——年初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一方是商品,一方购入做固定资产1.当年借:营业收入(交易价)贷:营业成本(实际成本)固定资产——原价(内部交易利润)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2.跨年3套同上(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与存货一样,要看集团是否真的计提减值了)(四)内部债权债务抵消(内部债权债务全部都是借负债贷债权)借: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股利/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贷:应收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股利/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内部应收应付账款一定要记两年:当年2套: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跨年3套: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未分配利润——年初(抵消分录跨年度遇到损益项目一律换成未分配利润——年初)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内部应付债券与持有至到期2年当年可能3套:借:应付债券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投资收益贷: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借:应付利息(只有分次付息才有第3套)贷:应收利息跨年可能有4套:借:应付债券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如果一方是投资收益、一方是财务费用则免做第2套分录)贷: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原价)借:投资收益贷: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借:应付利息(只有分次付息才有第3套)贷:应收利息二、影响母子公司个别报表的调整分录(一)以取得投资时子公司各项可辩认资产、负债(含或有负债)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子公司当年的净利润。

合并报表六大抵消分录

合并报表六大抵消分录

合并报表六大抵消分录母公司的投资与子公司权益的抵销。

1、全资子公司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借或贷:合并价差贷:长期股权投资合并价差在数字上等于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摊销的余额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借:合并价差投资成本<所有者权益贷:合并价差2、非全资子公司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借或贷:合并价差贷:长期债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注意: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㈡、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1、借:其他应付款贷:其他应收款2、借:预收账款贷:预付账款3、借:应付票据贷:应收票据利息费用不抵销4、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如果子公司从证券公司购买母公司发行的债券高于面值的,一律视为合并价差。

借:应付债券借或贷:合并价差贷:长期债权投资借:投资收益借或贷:合并价差贷:在建工程(财务费用)5、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抵销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贷:管理费用①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不变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上年数)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②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增加不管本期的应收账款如何变化,先把上年的坏账抵销。

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上年数)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借: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贷: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增加额×计提比例)③跨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减少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上年数)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数)借:管理费用(应收账款减少额×计提比例)贷: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减少额×计提比例)㈢、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抵销与子公司销售价格无关1、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向外销售,不存在跨年度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贷:主营业务支出(子公司成本)2、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未对外销售。

借:主营业务收入(母公司收入)贷:主营业务支本(母公司成本)存货(母公司未实现的毛利)3、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部分对外销售,部分形成存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并报表调整抵消分录大全
合并报表调整抵消分大全
首先总结一下常见的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抵销事项
(一)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直接有关的抵销处理
1、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调整和抵销
2、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期初、期末未分配利润及利润分配项目的抵销(二)与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投资;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2、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抵销
(三)与企业集团内部购销业务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商品交易:内部销售收入与存货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1)以合并日为基础确认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和合并商誉。

注意调整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2)按权益法对被投资方净利润作出调整,按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投资收益差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3)收到现金股利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4)子公司除净损益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
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
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当于母公司将资本划拨下属核算单位,不引起集团资
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对于母公司而言,一方面反映为其他资产的减少(比如银行存款)一方面反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简化的会计分录就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对于子公司而言,一方面增加资产、一方面作为实收资本,在存续期间还涉及股东权益的增减变动,简化的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贷:所有者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因此,要抵销母、子公司有关长期股权投资这一事项的影响,只需要:
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这样处理,有两个问题:
(1)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股不一定是100%,假设拥有子公司80%的股权,即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20%部分不是属于母公司,上述这一会计分录肯定不平,补上“少数股东权益”即可。

分录变成:
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贷: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2)商誉的问题。

在初始投资时,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不一定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一致,如果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大,前期处理是视同商誉,不作调整;如果母公司长期投资初始成本小,其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由于商誉掺和进来,上面的分录又不平了,贷方金额比借方金额会大,借方将初始确认的商誉添上即可。

分录就变成:
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商誉
贷: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需要说明的是,注会考试教材中的商誉是按年底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经调整后的金额和它应享有的子公司经调整后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挤出来的,实际上不用这么复杂,按初始投资时的商誉计算结果一样。

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
借:股本
资本公积—年初
—本年
盈余公积—年初
—本年
未分配利润—年末
商誉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说明:所有者权益分年初、本年单列,是为了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需要,实际年初+本年数就是年末数。

(二)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子公司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利润按持股比例计算就形成母公司的投资收益。

如果将母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就没有所谓的投资收益,而应将子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视为母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来看。

所以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该将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予以抵销。

从子公司角度看,本年实现利润有三个去向: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的分配、未分配利润,这三个部分也要予以抵销。

抵销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
贷: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
和前面所涉及的问题一样,利润中还有少数股东应享有的部分,借方加上“少数股东损益”;其次,为编制所
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应该分解为“年末”、“年初”,也可以看做是对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分录的说明。

调整之后的分录变为: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损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其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情况下,应怎样编制调整分录?
假如2007年某集团公司编制了涉及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财务报表,这一事件是连续的,2008年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2007年编制合并报表时根据调整分录把涉及项目的期末余额都进行了调整;2008年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是根据2008年母公司、子公司的单独财务报表编制的,它们的期初数并没有根据2007年编制合并报表时的调整
数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资料中2008年期初数和2007年期末数是不一致的,那么在编制报表前应该把它们调整一致。

怎么调呢?
很简单。

把2007年的调整分录照抄下来,只是将涉及利润的部分替换为“未分配利润—年初”。

这样调整后的期初、期末余额是一致的,再根据本年发生的事项做正常的调整分录即可。

三、存货内部交易的抵销
这里讨论的问题是买卖双方都将交易资产视为存货的情况。

(一)当年购入的情况
例:母公司将成本为80万元的存货出售给子公司,价格100万元。

母公司确认收入100万元、成本80万元,子公司确认存货100万元。

但站在集团整体角度,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商品购销活动相当于企业内部的物资调拨活动,不应该确认收入、成本,也不能确认存货价值中虚增的20万元,虚增的20万元实质是“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

抵销分录: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存货
有几个变化的情形:
1.如果子公司将存货以110万元的价格将存货全部销售出去,有人可能认为,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已经通过销售行为实现了,应该不用编制抵销分录,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来分别看母、子公司的业务分录:对于母公司:
借:银行存款 100
贷:营业收入 100
借:营业成本 80
贷:存货 80
对于子公司:
借:存货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借:银行存款 110
贷:营业收入 110
借:营业成本 100
贷:存货 100
将上述分录汇总,我们可以看到营业收入为210万元、营业成本为180万元,虽然实现的利润仍然是30万元,但收入、成本与事实不符,多确认了100万元,应该编制的抵销分录:
借:营业收入 100
贷:营业成本 100
2.如果当年购入的存货留一部分卖一部分呢?
首先假定全部出售: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再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进行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的情况
上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的内部购进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产生影响。

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应该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然后再对本期内部购进存货进行抵销处理。

1.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进行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期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损益)
贷:存货(营业成本)
2.本期发生的内部购销活动: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3.期末内部购销的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三)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站在集团整体角度,没有实现销售收入,销售方因销售收入缴纳的所得税在未来期间可以抵减,应该作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分录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如果是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期初应该调整未分配利润,分录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四)考虑存货跌价准备
个别财务报表的存货跌价准备是站在个别公司角度认定应提或应冲额,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站在整体的
角度再认定,两个数额比较,再来确定应该补提还是应该冲减的数额。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涉及所得税问题,应该相应将个别公司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进行调整。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要明白子公司和母公司两种角度的思路转换。

比如说对于子公司来说,一项内部交易存货的入账价值为100,从母公司角度,真实成本为80,如果可变现净值为60,那么从子公司角度应该计提减值=100-60=40,母公司角度应该计提减值=80-60=20,所以合并报表就应把多计提的减值=40-20=20转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