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主要病虫害与防治

合集下载

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一、病虫害的危害林业病虫害是指对林木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的病害和虫害。

病虫害对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病虫害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林木受害:病虫害直接侵害林木,使其生长缓慢、发育异常,甚至导致树木死亡。

严重的病虫害破坏了林木的结构,影响了整体林分的生产力。

2. 传播:某些病虫害可以传播,进一步扩大病害的范围和危害程度。

3. 破坏生态平衡:病虫害的大量繁殖可以引发生态系统中的失衡,破坏了生态平衡,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4. 经济损失:由于病虫害导致的林木减产或死亡,造成了林业生产的经济损失。

同时,为了控制病虫害,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针对林业病虫害的危害,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业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二、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需要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手段,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引进林木抗病虫材料、利用生物制剂等。

例如引入一些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种群的繁殖,或者利用天敌微生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2. 森林经营措施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抗病虫品种:在林木选种过程中,优先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能力的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 加强育苗管理:加强育苗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控制病虫害的传播;使用健康种苗,降低病虫害入侵的风险。

- 合理整枝修剪:及时修剪和清除病虫害的部分,防止病害传播。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化学农药可以直接杀灭和阻断病虫害的生长和繁殖,但其使用需要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以防止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 选择适当的农药:根据具体的病虫害类型和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农药,确保其对目标害虫具有高效杀灭作用。

林业基础知识认识常见的林木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林业基础知识认识常见的林木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林业基础知识认识常见的林木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林木病虫害是指在林业生产中,由于环境、病原菌或昆虫等因素引起的林木植株生长发育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

它们对林木的健康生长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发展我国的林业资源,我们有必要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林木病虫害类型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林木病害的种类1. 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最常见的一种林木病害类型。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等。

白粉病主要发生在叶面上,病叶上会出现白色粉状物;炭疽病则主要侵袭果实表面,使其表面出现黑色圆形斑点;根腐病主要侵袭树木的根部,导致根部腐烂。

2. 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主要由细菌引起,如溃疡病、叶斑病等。

溃疡病主要是受伤口感染,会在树干或枝条上形成溃疡;叶斑病则主要出现在叶片上,叶片上会出现不规则的斑点。

3. 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林木病害,如花叶病毒、花叶病毒等。

与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不同,病毒性病害在林木上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会导致林木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4. 其他病害除上述三种病害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病害类型。

例如根结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主要侵袭树木的根系;冠干病则是因为林木受到病原菌感染而导致树冠和树干出现异常症状。

二、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 清理病害源在发生病害的地方,及时清理病害源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

将受感染的枯萎部分及时剪除,以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2. 改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的改善对于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植树造林布局合理、适量的施肥等措施,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3. 使用化学药剂化学药剂是防治林木病虫害的常用方法之一。

但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慎重,遵循农药使用的规定,防止药物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生态友好的防治方法,通过引进天敌或病原菌的天敌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某些昆虫害虫的数量。

5. 选育抗病虫害品种通过选育抗病虫害品种,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林业病虫害是指对林木生长和林木健康产生危害的病害和虫害。

为了防止和减轻林业病虫害对林木造成的损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寄生真菌、细菌、病毒等天然生物因素,对病虫害进行生物控制。

生物防治技术常用的手段包括引入、增殖和储存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利用植物抗病虫害物质等。

生物防治技术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常用的化学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

化学防治技术可以迅速、有效地杀灭病虫害,但是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农残残留、环境污染和农药抗性的产生。

在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时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剂量进行施用,辅以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措施,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的量。

3. 农艺防治技术:农艺防治是指通过合理的林木种植和管理技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具体的方法包括合理选择林种和品种,合理密度和间距,均衡施肥和浇水,及时修剪和疏枝,清除病虫害源等。

农艺防治技术可以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对林木和环境的损害。

4. 遗传防治技术:遗传防治是通过选育抗病虫害的品种,提高品种的抗病虫害性能。

通过选择具有抗病虫害基因的亲本进行配制和育种,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的新品种。

遗传防治技术可以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减少农药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

5. 综合防治技术:综合防治是指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综合应用,实施综合防治,以达到病虫害的控制目的。

主要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及病虫害的综合利用和综合治理等。

综合防治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具体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进行防治。

论常见林木病虫害及防治方法9篇

论常见林木病虫害及防治方法9篇

论常见林木病虫害及防治方法9篇第1篇示例:林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众多的经济效益,还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林木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疾病和害虫的侵袭,给林木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了保护林木的健康,我们有必要了解常见的林木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常见的林木病害1.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侵袭引起的危害,病变初期表现为松树枯黄干枯,最终导致松树死亡。

主要传播途径为松褐天牛。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移除感染树木、采用化学防治等。

2. 松树大斑病松树大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病变主要表现为松树树皮出现大面积的疮痂,影响松树的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清理病斑树皮、合理施肥等。

3. 松材虱松材虱是一种长有吸头的刺吸虫,在松木上寄生并吸食汁液,导致松木叶片变黄、生长受限、死亡等现象。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剪除被害枝叶、喷洒农药等。

松毛虫是松树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幼虫主要以松树叶片为食,严重危害松木的生长。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手工捕捉松毛虫、喷洒杀虫剂等。

2. 松褐天牛三、防治方法在发现林木病虫害时,及时移除病虫源是最为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

将感染严重的树木及时清理,可以减少病虫的传播,防止疾病的扩散。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保护林木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林木的抗病虫能力,提高林木的养分吸收,减少病虫的危害。

3. 喷洒农药在病虫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但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和浓度,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设置天敌设置天敌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通过引入天敌控制害虫的数量,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

这种方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常见的林木病虫害的种类繁多,而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合适的防治方法是保护林木健康的关键。

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时发现林木病虫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林木的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北方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与方法

北方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与方法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加强树木栽培管理,提高树木抗病能力;春季植树时,避免 苗木水分流失过多;定期喷洒杀菌剂进行预防。
治疗方法
对病斑进行划破,涂抹腐烂灵等药剂;对发病较重的树木进 行砍伐,防止病菌扩散。
松树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加强检疫,防止带病苗木入境;定期喷洒杀虫剂进行预防;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 施。
治疗方法
对病树进行砍伐,并焚烧处理;使用化学药剂如氧化乐果等对病树进行喷洒。
森林虫害的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提高森林健康水平;保护和利用天敌,如鸟类、昆虫等;定期巡查森林,及时发现并采取措 施。
治疗方法
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虫剂等对害虫进行喷洒;对受害严重的树木进行砍伐,并焚烧处理。
05 林业病虫害防治 的难点与挑战
难点分析
病虫害种类繁多
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但同时也为 各种病虫害提供了生存环境。
气候变化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部分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 更加严重。
防治技术落后
与南方相比,北方地区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 术相对滞后。
缺乏专业人才
基层林业部门对病虫害防治的专业人才储备 不足。
挑战与问题
资金投入不足
病虫害防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 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播。
针对已经发生疫情的地区,采取 严格的封锁和防控措施,以防止
疫情扩散。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手 段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危害程
度。
引进和培育抗病、抗虫的树种, 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通过合理种植和抚育管理,改善 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林木的抗病
虫害能力。

林业重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林业重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林业重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林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林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给林木生长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林木的健康生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林业重要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我国北方松树上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其主要症状为松树树皮表面出现裂纹,树干内部出现褐色或黑色腐烂区域。

松材线虫以松树的树脂为食,破坏了木材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松树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防治隔离措施:及时发现染病松树,将其隔离并进行彻底清除,防止病害的扩散。

2. 咨询专业机构:向林业专业机构咨询相关信息,了解松材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3. 开展常规检测:定期对林地进行松材线虫病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例如利用寄生蜂等捕食松材线虫,控制其种群数量。

二、云南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是我国南方松树上一种常见的毛虫类害虫。

其幼虫在松树叶片上大量吞食,导致松树的光合能力降低,叶片枯黄甚至脱落,严重影响了松树的生长和发育。

为了有效防治云南松毛虫,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线虫病菌防治:利用线虫病菌对松毛虫进行防治,例如使用巴氏松毛虫核杆菌嗜冷株,定向喷洒在松毛虫活动的林地上。

2.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例如利用捕食性昆虫等加以控制。

3. 化学防治:在虫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合理用药,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优化林地管理:加强松树的栽植管理,保持林地的整洁,及时清理杂草和落叶,减少虫害的滋生地。

三、栗心叶螨栗心叶螨是栗树上一种常见的害虫,其幼虫在栗树叶片上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变黄,枝梢干燥,严重的可导致栗树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栗心叶螨,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检查虫情:及时巡视栗树,发现虫情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虫害扩散。

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及解决措施

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及解决措施

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及解决措施
林业病虫害是指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威胁或危害的病害或害虫,它们对森林资源的损
害非常严重,会对木材的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林业病虫害
防治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及解决措施。

一、林业病害
1、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病是针叶林区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可以导致人工松林和天然松林的死亡和减产。

预防和治疗松材线虫病,首先需要加强森林管理,及时清理死亡和枯死的松树,减少
病虫害的种群数量。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防治,可以采取喷雾、涂覆剂、注射、熏蒸等
方法进行防治。

2、橡树疫霉病
橡树疫霉病是一种致命的真菌病,可以导致橡树的大规模死亡。

橡树疫霉病的防治方
法有多种,可以使用防治剂进行喷洒和涂覆,还可以采取物理治疗方法,如砍伐患树、移
植抗病苗木、熏蒸和土壤消毒等。

3、松材枯死病
松毛虫是一种有害的松树害虫,它会大量食用松树的嫩叶和嫩枝,进而导致松林的减
产和死亡。

为了防治松毛虫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例如人工采集、昆虫夹捕、化学药剂防治等。

松材虫在松树中繁殖生长,在树内挖掘孔道,从而导致松树的死亡和减产。

为了防治
松材虫的危害,需要进行砍伐病树、清除落叶、定期检查等措施。

此外,也可以使用化学
药剂进行喷洒、注射来控制松材虫的繁殖。

3、绿杉毛虫
以上就是针对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的介绍及解决措施,如此全面的防治措施可以使森
林生态系统得到更好地保护,为生态环保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林木病虫害的几种防治措施

林木病虫害的几种防治措施

林木病虫害的几种防治措施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林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为了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可持续性强等优点。

1、天敌防治引入病虫害的天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防治手段。

例如,在防治松毛虫时,可以引入赤眼蜂。

赤眼蜂会将卵产在松毛虫的卵内,从而破坏松毛虫的发育,达到控制其种群数量的目的。

2、微生物防治利用病原微生物来防治病虫害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比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用来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白僵菌可以防治松毛虫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感染害虫,导致其死亡。

3、昆虫激素防治昆虫激素在生物防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人工合成昆虫的性外激素,可以干扰害虫的交配行为,降低其繁殖率。

例如,在果园中使用性诱剂来诱捕害虫雄虫,减少雌雄交配机会,从而控制害虫种群数量。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通过物理手段来防治病虫害,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对环境无污染。

1、人工捕杀对于一些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弱的害虫,可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

比如,在冬季可以人工摘除林木上的虫茧、虫苞等,消灭其中的害虫。

2、诱捕法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等特性,设置诱捕器进行诱捕。

例如,使用黑光灯诱捕蛾类害虫,使用糖醋液诱捕果蝇等。

3、阻隔法在树干上绑扎塑料薄膜、涂胶等,可以阻止害虫上树或下树,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例如,在防治草履蚧时,可以在树干基部缠绕一圈光滑的塑料薄膜,阻止其爬上树。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虽然这种方法见效快,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杀伤有益生物等,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1、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和林木的生长状况,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同时,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林业主要病虫害与防治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1.林木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1.1春尺蠖
春尺蠖(春尺蛾)属鳞翅目,尺蠖蛾科。

以危害榆树为主,又因危害枣树、国槐、水果等,又称枣尺蠖、槐尺蠖。

防治措施:成虫期:采取涂胶阻杀的办法。

即在树干下部涂一胶粘环,可粘捕上树雌蛾;或在树干上绑以5-7c宽塑料薄膜带,阻止无翅雌蛾上树产卵,并及时杀死。

2、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时期,采取药剂防治,第一次喷药时对低龄幼虫和成虫可应用常规喷雾:即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75%辛硫磷800-1000倍液,也可喷50%杀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等。

喷药时间应抓紧在早春芽期。

5月中、下旬仍需喷药或人工捉拿残留的老龄幼虫以减少下年虫源。

1.2榆毒蛾
榆毒蛾又名榆黄足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危害榆树,该害虫一年发生两代,4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

6月中旬老熟幼虫于树叶背面或树下灌木、杂草上吐丝连缀毒毛结茧化蛹。

蛹期10天左右,6月下旬出现第二代成虫,有趋光性。

卵产于叶片背面或幼嫩枝条上,成串排列。

卵期12-16天。

7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孵化。

初龄幼虫只食叶肉,残留表皮及叶脉,以后则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8月中旬化蛹,8月下旬第一代成虫羽化产卵,9月中旬第二代幼虫孵化以幼虫越冬。

防治措施:(1)成虫期,利用
其趋光性进行诱杀。

(2)幼虫期喷洒90%敌百虫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800-1000倍液。

1.3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又名秋幕毛虫。

属鳞翅目,灯蛾科。

该害虫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猖獗,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

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等阔叶树以及农作物等。

该害虫一年发生三代,4月下旬开始羽化,3代成虫发生期分别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7月上旬至7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幼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下旬,9月上旬至11下旬。

成虫对紫外光有趋光性,喜夜间活动和交尾,交尾后产卵于叶背,卵单层排列成块,覆盖白色鳞毛。

幼虫孵出几个小时后即拉丝结网,3-4龄时网幕直径可达1米以上。

防治及预防措施:(1)开展虫情普查,对公路、铁路、河道、田间防护林、城镇、村庄、庭院、工厂、企业绿化树木及果园、大田、园田树木、植物等多种美国白蛾善食植物进行全面普查,及时发现疫情及时除治。

(2)加强检疫工作,严格检疫检查从发生区运出的林产品及应实施检疫产品和货物包装物、铺、垫材料等,预防美国白蛾的传入和传出。

(3)加强对发生区除治灭疫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蛹期:发动群众人工挖蛹。

模拟化蛹场所,诱杀虫蛹。

释放天敌灭蛹。

成虫期:利用黑光灯或性幼剂诱杀成虫。

人工捕杀成虫。

卵期:人工摘除卵块。

幼虫期:四龄前幼虫除治办法:剪除卵块和网幕,集中烧毁。


洒灭幼脲、杀螨、卡死克等防生农药,或生物农药bt乳剂。

树干注药或树根埋药。

四龄后幼虫除治办法。

树冠喷洒速效类药物。

截杀下树幼虫。

释放小蜂类天敌。

2.林木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2.1泡桐丛枝病
泡桐丛枝病,分布于我国泡桐栽培地区,以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安徽等地区最为常见。

此病在枝、干、根、花、果等各个部位上均可表现症状,但常见的则为丛枝型,即幼树多大树发病,多从局部枝条开始,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生出许多细嫩小枝,节尖变短,叶序紊乱,叶片黄而小。

病枝上的小枝又可抽出小枝,如此重复数次,导致枝叶丛生,状似鸟巢。

由于小枝多直立,因而在冬季落叶后呈扫帚状。

一年生苗木发病,表现为全株叶片皱缩,边缘下卷,叶片发黄,叶腋处丛生小枝,发病苗木当年枯死。

防治措施:(1)从无病树上采根繁殖,或用种子及实生苗根繁殖培育优质壮苗。

(2)及时修除病枝,抹除病芽,挖除重病苗木和幼树。

(3)在泡桐展叶前,在病枝基部进行环状剥皮,宽度为所剥部分枝直径的1/3左右,以组织类菌质体在树体内运行。

(4)用1万ppm的四环素或土霉素5%硼酸钠溶液,于树干基部髓心注射和断根吸收方法治疗。

(5)加强苗木检疫,杜绝带病苗木造林。

2.2杨树腐烂病、溃疡病
杨树腐烂病、溃疡病为杨树的主要病害。

发病以农田防护林、行道树等大片林地,大树为重,以干部危害为主,造成树皮破裂、下
陷,严重的树皮脱落、树木死亡,新植幼树发生危害较少,多以带病苗木栽植传染而发病较多,易造成幼树死亡。

腐烂病病菌上弱寄生后,产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在病皮上过冬,次年借风雨传播,由断枝、冻皮、伤口周围的死皮或半死的树皮侵入,渐深入活皮内使其发病,当年有多次重复侵染。

树木生长衰弱和伤口是病菌的侵染途径。

旱涝、冻害、虫害、机械损伤都是造成树势衰弱的因素。

防治措施:腐烂病:(1)栽植时应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良种壮苗,保护根系,栽植后加强抚育管理,初冬进行枝干涂白,以防冻裂、日灼。

(2)对患部进行治疗时,先用钉板或小刀将病源刺破。

然后涂药剂。

施用10%的碱水或10%蒽油乳剂,或25倍多菌灵托布津,5度石硫合剂,在涂药5天后,如在病斑周围涂50-100ppm 赤霉素可促使产生愈合组织,病斑不易复发。

溃疡病:(1)适地适树,随起苗随栽植避免假植时间过长,减少路途时间,最好就地育苗就地栽植。

起苗、假植、运输、定植时尽可能减少伤根和伤干,栽后及时灌水。

(2)加强抚育管理,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病苗应截干,并清除病枝干。

(3)药剂用1:1.5:100波尔多液或其他杀菌剂浸苗。

发病前于4-5月及8月初,在主干喷洒药剂,防止病菌侵染。

药剂可用2:2:100波尔多液,7%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倍液或40%多菌灵悬浮剂50倍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