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崛起道路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崛起道路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崛起道路1、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原因(1)、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有着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温和的民族;近代倍受列强的侵略,中国不会再去伤害别的世族;和平崛起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目前经济的开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大国非和平崛起及其衰落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的教训。
(2)、从时代的需要来看,和平与开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只有顺应历史开展的潮流;经济的全球化,我们有可能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逐步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
2、目前制约中国崛起的因素(1)、美日等西方国家的抑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
(2)、地缘因素:周边强国的存在。
美、日、俄、印等国权力存在。
(3)、人口、能(资)。
(4)、____问题。
(5)、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缺乏。
3、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崛起(1)、锐意推进以社会市场经济和社会民主政治为根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2)、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3)、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开展、统筹区域开展、统筹经济社会开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
4、中国是保卫世界和平与开展的重要力量,即使富强之后,也不会威胁别人。
①、中国是社会国家,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实现共同富裕。
②、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那么,反对强权政治;主张睦邻友好,同各国开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和共同开展。
③、历史上中国长期遭受列强的侵略,在共同的反侵略斗争中,与各国人民互相支持;中国在成为强国后,是建立更加平安、繁荣和开放世界的重要力量。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1.发展内涵2.和平内涵三、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1.对中国的意义2.对世界的意义四、结论正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既符合中国的国情,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1.发展内涵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
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发展内涵还包括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2.和平内涵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和平内涵体现在始终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和独立,坚决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坚决不走扩张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而是致力于与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1.对中国的意义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为我国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各项事业的发展。
通过这一道路,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封闭僵化到开放创新的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2.对世界的意义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范例。
在这一道路的指引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解决世界性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同时,中国的发展成果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推动了全球经济增长和繁荣。
三、结论总的来看,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条道路既是我国发展的成功之道,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浅论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浅论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摘要】和平崛起,作为中国的国家发展道路提出后日趋引发了我国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成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文章简要回顾了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提出的进程和主要依据,对其涵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重点论述了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一、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提出及其主要依据“中国崛起”已成为国际社会不争的事实,关于中国崛起的发展道路问题,我国领导人曾多次指出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和平崛起。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在哈佛大学发演出讲。
在这次演讲中,温总理第一次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提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
同年12月26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2004年3月,在第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具体论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2005年4月6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了亚洲合作对话第四次外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做亚洲人民可信靠得住的合作伙伴”的主旨发言,再次强调“中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和平崛起,作为我国的国家发展道路提出后不断引发了我国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成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它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一项重要决策,是代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许诺。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各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国选择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时期优势的宏观驾驭,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和现实的准确把握,在我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有着深刻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一)历史依据从历史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民从来钟爱和平、重视文化。
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在我国根深蒂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始终流淌着“和”文化的传统,有着“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的宽大胸怀。
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就是深深根植于“和”文化的底蕴当中,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所阐释的:“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是成立在中华民族和为贵和和而不同的文化基础之上的”。
形势与政策论文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下的中国和平崛起之路【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世界市场大发展的现实中开创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即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而致力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自身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制度的创新、持久开发国内需求、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同相关国家互惠互利则是这条道路的基本保证。
因此,这是一条世界社会主义从未有过的全新道路,也是一条世界近代史上后来大国崛起所从未走过的全新道路。
它既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日本以军事手段来打破原有的世界体系的道路,也不同于冷战时期的苏联依靠军事集团和军备竞赛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
20多年来,中国从这样一条全新道路中得到了巨大利益——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新世纪之初,我们继续循着这一全新发展道路,确定了我国21世纪初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一即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综合国力国际秩序政治经济影响力世界财富分配国际市场一、世界政治经济的新特点1. 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加深。
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从贸易到金融,从跨国公司的迅速增加到国际经济组织作用的不断加强,从信息高速公路的起步到互联网络的建立,世界已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区域经济集团化,跨洲域经济合作,南北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一国发展所依赖的资源、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与国际经济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
一国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等都将影响到其它国家的相关政策。
国际关系中传统的一方所失必为另一方所得、两者相加等于零的“零和关系(zero-sum option)”已经过时交往、互利、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探讨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探讨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当我们讨论起国际安全形势时,我们总会把目光投向美国,似乎美国主宰者世界和平,也是美国触及着世界安全。
其实不难发现,无论是阿富汗战争,还是阿拉伯之春,以及现在的亚太安全局势紧张我们都不难发现其中都潜在着一个身影——美国。
美国在当今世界来说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就当前来说,美国在中国周边的一些动作来看,东亚再平衡战略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
当今的国际安全形势总归来说是除了北美世界在没有一片净土,虽然有点夸张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它的确存在,”亚太”无非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受热议的地区,近期来不断的上演着惊鸿一瞥,不难发现的是这些争议都是围绕着中国展开,但是为什么会单单针对中国呢?作为强势崛起的中国来说,虽然我们旨在发展经济和平崛起,共同发展,但是作为立国的一些小国来说他们的表现显得异常紧张,其实也不难解释,当一个地区大国强势回归的时候,那必然会引起地区紧张,甚至引起军备竞赛,最近以来军火市场异常火爆,其中以亚太地区的交易最为频繁,就在近期,菲律宾,老挝,越南大力发展军备,打死购进一些较为先进的武器或者接受外国退役的舰艇,似有与中国分庭抗礼之势,作为中国也必然亮剑,将一些先进武器提前曝光,并服役第一艘航空母舰也间接出动了亚太敏感神经。
其实中国之所以这样做也是逼不得已,无论是早前的黄岩岛问题,到钓鱼岛问题,又到近期的仁爱礁争议,都可以看出中国周边诸国并不安分,但这与美国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提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总而言之是发展与防范,通过亚太的经济活力促进美国经济发展,同时防范中国的崛起影响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美国在近期不断插手亚太事务,积极联合亚太住过上演多国军演,而军演的背景也多为登陆岛屿作战等,其目的可见一斑,但是我们应该认清当前,其实中国当前的局势很微妙。
就是说,很难把握,一反面以美国为支撑的南亚近邻小动作频频,另一方面美国传统盟国日本又问题不断,积极与中国制造事端,但是他们的目的都在于通过中国得到利益,这些国家其实也深知当前的特定时期下只有依附中国的经济才能推进全球经济的发展,过分得限制无异于作茧自缚,但是应该的防范也必要,但是通过制造事端来牵制中国我想这是不明智的,因为中国近日已经今非昔比,当前的中国外交安全部布局已经将被动转为主动,从目前发生的一些事情上看,中国频频亮剑其实就是以攻代守的一种外交策略转变外交主动性,这样的举动意味深远,它间接向外界传达打一个讯号,中国将不再继续“闭关自守”。
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论文: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选题依据:不久前,中国南海和黄海不断传来不和谐的消息,最近,中国的钓鱼岛又发生了更严肃的问题。
中国的沿海周边形势日益严峻。
面对着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一直都保持着和解的态度去处理这一系列问题。
对比于西方部分媒体鼓吹的“中国威胁论”而言,中国一直都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向前发展。
中国一直都坚定不移地走着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现在日益强大,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相比与霸权主义的美国,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探讨。
正文:面对着复杂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国一直都在走着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发展就意味着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社会的发展,就意味着一个大国的崛起。
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
【1】《中国的和平崛起与经济全球化》——阮宗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9年修正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改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化进一步加深,我们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密切,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越来越多的各国首脑峰会不断召开,以解决目前在全球化的今天出现的各种全球化问题。
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把各个国家又带到了同一条船上,中国作为一个占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拥有极其绝对优势的市场资源。
这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是有绝对优势的。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定要做出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事情。
【2】虽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但其在国际社会之间的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来突出。
就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谈谈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形势与政策》13年春季学期期末论文结合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探讨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班级:11级中西医临床2班学号:************姓名:***结合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探讨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摘要:告别了动荡的上世纪,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际社会开始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与损伤,步入21世纪,人们普遍开始拒绝战争。
然而在看似平静的世界关系间,似乎依然隐藏着巨大的力量,推动着国际交往。
矛盾与冲突似乎一触即发,战争,似乎只是短暂的消失。
然而,作为处于刚刚起步向前的中国,此时和平的崛起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寻求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是关系我们未来的至关点。
关键字:国际安全和平崛起发展目录:一、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二、中国和平崛起的阻力三、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引言: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人们意识到战争的损害,开始拒绝战争。
世界大战已经不会再发生,局部战争呈下降趋势。
而此时经济安全的地位空前突出,人们关心经济上的利益得失,给国家带来好的发展。
虽然世界上任存在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依然是矛盾丛生,冲突不断,但在今后短期的时间里,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仍将是和平与稳定、发展与合作。
我们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稳定的崛起才是中国发展的最终趋向。
正文:一、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虽然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不会在发生,国际社会在短时间内的总体趋势是和平发展。
但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仍不断出现,小规模的社会骚动与战争依然随处有发生。
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则是国际间社会冲突发生的代表,然而在911恐怖袭击后,美国迅速反应,继而发动对阿富汗塔利班的攻击,在反塔利班武装的支持下,美英盟军推翻塔利班政权,并成功扶植阿富汗新政府。
至此,美国在西亚的战略进一步成功,直接起到威胁中国及俄罗斯的作用。
紧接着2003年3月20日,美英盟军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对伊拉克的进攻,伊拉克军及撒达母政权迅速瓦解,撒达母时代终结。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历程摘要: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发展都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开辟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推动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的初步发展,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使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的进一步发展并将继续发展下去。
30年来的历史证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和平崛起发展道路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发展都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一般来说,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是指以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达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中国全方位崛起的战略道路。
也就是说,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在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实现崛起和发展。
纵观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0年来的历程,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证明了确实是一个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历程。
一、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开辟邓小平的著名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
"这实际上点明了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实质。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成功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探索被"十年文革"中断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这是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
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我们讲课的题目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关于这个题目,最近一些年来国际上是议论纷纷,因为这些年,中国以8%的速度,连续增长引起了国内外普遍的关注,这种情况下一些关于中国的评价,是很多的比方说,中国威胁论,中国输出通胀论等等。
一些议论很多,这些都是负面的当然也有一些正面的,像中国贡献论,中国机遇论等等。
面对国际社会对中国迅速崛起的普遍的一些议论和关注,中国有责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出一定的回应,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党校,原来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同志,率团访问美国,在此期间,许多美国朋友,像必坚同志探讨,中国崛起的这样一个事实,这样一个话题。
在这情况下,郑必坚同志考虑,中国崛起这样一个事实与其说,让外国人这样炒作,议论,不如把话语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由我们中国发出自己的声音,对国际社会做出这样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他回国以后,给中央递交了一份报告,就是建议中央,就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问题,做一个重大的课题,作为来研究,这样一个建议,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中央领导的肯定,那么,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1月份的时候,做出了一个批示,这个批示就是说,就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问题,展开研究。
当然这个重大课题是由中央党校牵头,由郑必坚同志主持,也联合了十几个部委其他方面的一些研究力量,那么进行研究这样一个重大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2003年,10月份,在中国博鳌论坛会议上,那么,郑必坚同志,首先就把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初步研究成果,像国际社会做了一些阐述,引起了海外领导者的一些关注。
随后在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访美的时候,家宝同志,正式就和平崛起的问题,向国际社会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家宝同志,在访美演讲中说,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自己,这实际上是给国际社会的一个定心丸,就是中国的崛起,不会威胁任何国家,而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这个崛起,那么就把声音发出去了,那么在同年12月26号,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10周年的这样一个大会上,那么,胡锦涛总书记,也正式引用和平崛起这样一个概念,那么,锦涛同志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央领导同志,就和平崛起,正式地延用这样一个概念,从此,和平崛起就是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一个很重大的反响,很多的国家领导人还有学者,都对中国这样坚持走和平崛起道路,表示了一些赞赏和肯定,他们认为,中国走的是一条新路,跟其他大国不同的崛起道路,因为他们原来或多或少都对中国这样一个迅速的崛起,有某种的担心和疑虑,中国社会,实际上领导人等于郑重地向世界上,做出了自己的承诺,我们的崛起是一个和平的崛起是一个不危害他人的崛起,那么总的来看,国内国际现在评价还是相当高的。
那么,当然,关于和平崛起,也有一些,在国内公布以后,也引起了一些讨论和探讨,大多数意见都是倾向于肯定这样一个命题,对于这个一个命题,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维,新的概念同时也是对中国25年来发展道路的一个全面的总结。
所以,大家认为,这条路如果坚持走下去,中国是有希望的,这是总体一个主流的评价。
当然也有一些同志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意见主要就是说,从我们国家自身韬光养晦的这样一个战略策略出发,考虑说,是不是和平崛起,有点太张扬,是不是有点锋芒毕露,我们能不能说是和平发展,能不能用别的比较和缓的词来概括?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我们对这个命题的界定是怎么考虑的,我们下面讲,就是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命题,它的含义是什么。
它为什么要用崛起这样一个词?我认为,关于和平崛起这个词,可能,是由于这样的一些考虑。
比如有些同志建议发展这样一个词,但是在国际社会上,你对发展和崛起是有严格的界定的。
有严格的划分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和平的发展的话,发展人家一般来讲国际上认为是一个比较和缓的比较缓慢的上升,那么崛起大家就不同了,是一个很快速的增长快速的上升,这个还是有一个相当大的界定的界限。
那么关于中国这样一个情况,那么显然是前一种就是一种崛起,人家认为你连续20多年来都是7%,平均速度8%到9%这样一个速度在发展,你说他不是一个缓慢的提升而是一个迅速的上升。
这样的情况下,恐怕还是用崛起,可能是更准确一点。
另外就是说,我们也不能实行鸵鸟政策,明明是快速上升,我们说是缓慢地提升,那也不令人信服,所以,我觉得还是要用崛起这样一个词,但是我们这个崛起,大家也看到它是有限定词的。
我认为,关键不在于你上升的快还是慢,关键看你用什么方式来实现这个崛起或者是上升。
那么我们这个是有严格的界定,前面是加了限制词是和平崛起,和平崛起,那么我觉得这样的话就把我们的内容,就说得比较明白了我们虽然是快速的提升,但是是一个和平的方式,这个我觉得是命题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和界定。
那么这个命题的内涵是指的什么呢?实际上,和平崛起这个发展道路,整个一个内涵,应该是这样表述,它的表述正确的表述,应该是这样的。
就是说,是在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这样一个背景下,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是这样一个界定,独立自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这样几个关键词,一个是要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另外,他又是用和平的方式,另外它又是一个独立自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独立自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独立自主,有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是指中国要走自己的一条新路,有中国自己的特色,这是一个另外一个,也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自身的资源,自身的发展,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有这样一层含义,是这样的。
那么和平崛起这个时间怎么既定,那有的学者,说得比较早了,说的是中国的崛起,如果说,追溯的远一点,还可以追溯到唐代,那么,近代也有,特别是49年,你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算不算崛起?我觉得,我们说这个和平崛起还是有它的特定的含义和特定的指向的,我们这个是特指的是1978年以来,这个起止时间,应该是1978年以来,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我们中共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深远历史影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这样一个路线,从这个时候,算我们和平崛起道路起始的这么一个时间,而不是说,泛泛地追溯到很古远。
为什么要追溯的这个时候呢?一个是这个78年以后,我们中国,是维持了一个高速的增长另外近20多年来,中国是没有发生战争的情况下进行的,是用和平的方式,我们是周边也好,国际环境也好,是建国以来从来没有的。
为什么不能从49年呢?如果界定在49年算中国和平崛起的话,那恐怕不太妥当,因为,那个时候,一个是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家知道,我们到文革那时候,大跃进都遭受很大的破坏,那个发展的速度,跟三中全会以后是没有办法比的,另外那时候的国际环境,也不如现在,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我们建国不久就打了抗美援朝这一场战争,那么后来又是抗美援越,援越我们实际上也是秘密出了兵的,那也是至少是一个间接的对抗,那时候还处在一个冷战的环境,在后来,我们又跟前苏联剑拔弩张,当然在珍宝岛也打过一仗。
那么,我们那个时候,就是好像还不能说是在一种和平崛起的这样一个状态只有在78年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无论各方面条件也具备了,另外,我们又赶上了经济全球化的这样一个浪潮,我们搭上了这班车,而且从中趋利避害,充分利用了这样一个情况,我们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实现了和平崛起,以很高的速度增长,那么又有人问,那我们是不是已经和平崛起了呢?我觉得我们还不能这么说,因为什么呢?你要说崛起的话,完整的崛起还是有很多的指标的。
比方说的,我们在世界上,应该是一个至少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就是说,经济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现在我们当然赶上了一些发达国家,就是说,从经济总量赶上了,但是就是说,无论从人均也好,从经济总量这个绝对值上讲,我们也还没有进到前3名现在可能是前5名,也还是不是很大。
那人均就更不要说了,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应该说,准确地描述,应该是处在一个正在崛起的状态之中。
就是处在一个崛起的上升的,如果说用英语表示就是现在进行时,处在一个上升这么一个状态,还没有达到完全崛起这样一个状态。
那么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这样一个状态呢我认为,就是到2050年,如果说,我们完成了我们新的三步走这样一个宏伟的发展计划,那个时候,实现了,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人均,从世界经济的总量,综合实力来讲,应该处在世界的前三名之内,甚至是第二名之内。
从人均上来讲,也应该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这样一个水平,只有到这个时候,而且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我们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就能够实现我们和平崛起的总体的目标。
那么现在看来,还有一个争议,就是有人说,你这个崛起,说是一个在行的道路,别人你说新加坡或者韩国,发展也很快,他们算不算崛起?这个我觉得,崛起恐怕还是有一个严格的界定,我这里指的崛起,应该指的是一个大国。
崛起,就是说,应该大国来具备的这么一个条件,你像比方说我们打个比方,像新加坡这样一个国家,他现在人均可能是2、3万美元,我们人均一千,但是,他人均2、3万美元,但是,对国际格局来讲,无足轻重,他在国际社会没什么发言权,也没什么影响力,因为他那个你再富,发展再快,他不会成为世界的领导,也不会在世界上重大场合有他的声音,所以这是无足轻重的,像这样的小国,他的快速发展,我认为不能算是一个崛起,这个崛起,应该是指特定的大国,这个大国,我觉得首先它幅员要广,要有广大的国土,作为战略纵深,要发生战争,有回旋的余地,有很大的资源,再一个第二个指标他有相当的人口,这个人口,也决定了他的影响力,比方说,他人口众多,那么他肯定传承的有悠久的文化比较好,或者他在国际上的声音会比较强烈。
比方说,像澳大利亚,他具备了第一个条件,国土比较广阔,也比较大,但是,他人稀少,这样的话,他注定了就不会形成为世界上所谓的一极也好,对世界上发展也很有影响这样一个国家,那么我觉得,人口也算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你不可能设想一两千万人口一个国家,能够对国际格局产生多大的影响,加拿大也是这样,加拿大虽然是国土面积比我们还大,但人口太稀少了。
他在国际社会影响力就不如中国,那么这是第二个条件,还要具备相当多的人口。
第三个条件就是有强大的国力这个强大的国力,我觉得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硬实力,这个硬实力,显然我们看到了,经济实力,GDP你在全球第几,应该是名列前茅的,其次,军事实力,你有足够的实力,来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这样一个军事的实力,不仅是能够维护自己的安全,也能够维护世界和平这是强大的军力还有很多的经济科技的一个竞争力等等这是都是硬的实力就是可以看得见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是什么呢?就是软实力,这个软实力就是说,你道义上在国际上的号召力,就是你讲的话有没有人听,有没有人跟着你走,你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如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