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焦虑的护理目标和措施

焦虑的护理目标和措施引言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它可以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如压力、恐惧、不确定性等。
焦虑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和情绪健康,还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临床护理中,护士需要针对焦虑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目标和相应的措施,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提高其生活质量。
护理目标焦虑的护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减轻焦虑症状:护士应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症状,如紧张、烦躁、不安等。
通过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等技巧,以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
2.增强自我调适能力:护士不仅要帮助患者缓解短期焦虑,还要帮助患者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通过教授患者各种自我调适技巧,如正向思考、放松训练等,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
3.提高生活质量:焦虑患者往往会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社交障碍等问题,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
护士应帮助患者改善这些问题,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支持,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为了实现以上护理目标,护士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帮助焦虑患者:1.提供心理支持:护士应向焦虑患者提供温暖、体贴和理解的支持,倾听患者的痛苦和困惑,并鼓励患者表达情感。
同时,护士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理解焦虑的原因,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2.教授放松技巧:护士可以教导焦虑患者一些放松的方法和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紧张和焦虑,恢复平静。
3.提供信息和教育:护士可以向焦虑患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教育,使其了解焦虑的症状、原因以及可能的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状况,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应对焦虑。
4.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护士应确保焦虑患者的治疗环境安全、舒适和有序。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可以通过提供私密的谈话空间、提供舒适的床铺以及定期的护理评估等方式,为焦虑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
5.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护士可以鼓励焦虑患者参加一些适当的康复活动,如体育锻炼、艺术创作、志愿者工作等。
睡眠对焦虑和抑郁的治疗作用

睡眠对焦虑和抑郁的治疗作用睡眠是促进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在缓解焦虑和抑郁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睡眠对焦虑和抑郁的治疗作用,并介绍一些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一、睡眠与焦虑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事物的过度担忧、不安和紧张。
焦虑可能导致失眠,而不良的睡眠质量又会进一步恶化焦虑症状。
睡眠不足会增加焦虑的风险,同时也会降低人们应对焦虑的能力。
研究发现,良好的睡眠质量与减少焦虑症状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因此,改善睡眠质量成为缓解焦虑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睡眠与抑郁抑郁是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消极情绪、失去兴趣和乐趣、精力不足等。
抑郁症患者常常伴有睡眠问题,包括多梦、入睡困难和早醒等。
睡眠问题与抑郁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不良的睡眠质量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加重,而抑郁症状又会进一步恶化睡眠问题。
一项研究发现,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减轻抑郁疗效不佳患者的症状。
因此,通过改善睡眠,可以辅助缓解抑郁症状。
三、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改善睡眠质量对于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1. 睡眠规律: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尽量每天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遵循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调整生物钟,促进更好的睡眠质量。
2. 睡前放松:在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冥想或泡热水澡等。
放松身心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为更好的睡眠做准备。
3. 睡眠环境:确保睡眠环境安静、舒适和黑暗。
避免噪音、光线和干扰,创造一个有利于良好睡眠的环境。
4. 避免刺激物:避免在睡觉前饮用咖啡因饮料或过多饮食。
这些刺激物会影响入睡和睡眠质量。
5. 锻炼: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和抑郁,提高睡眠质量。
但是,避免在睡觉前进行过激的运动,以免影响入睡。
四、总结睡眠在焦虑和抑郁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改善睡眠质量,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身心健康。
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进行睡前放松活动,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刺激物,适度锻炼,都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4年1月第11卷第1期January.2024,Vol.11,No.1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141 作者简介:陈婷婷(1994 12—),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精神科护理,E mail:15905908023@139 com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陈婷婷 王玉婷 孙艳红(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泉州,362000)摘要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0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 C30评分)对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命质量QLQ C30评分、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结论:对焦虑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既有利于改善其焦虑情绪,又可以提高其睡眠质量、生命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焦虑症;集束化护理;常规护理;睡眠质量;焦虑程度;护理满意度;生命质量;护理效果AnalyzingtheImpactofBundledNursingInterventionsonSleepQualityandNursingSatisfactioninPatientswithAnxietyDisorderCHENTingting,WANGYuting,SUNYanhong(QuanzhouThirdHospital,Quanzhou,FujianProvince,Quanzhou362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theimpactofbundlednursinginterventiononthesleepqualityandnursingsatisfactionofpa tientswithanxietydisorder Methods:Atotalof100patientswithanxietydisorderadmittedtotheThirdHospitalofQuanzhouCit y,FujianProvincefromFebruary2021toFebruary2023wereselectedasthemainresearchsubjects 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anobservationgroup(n=50)andacontrolgroup(n=50)usingarandomnumbertablemethod 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intervention,while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bundlednursinginterventionincombinationwithroutinenursingintervention TheHamiltonAnxietyScale(HAMA)wasusedtocomparetheanxietystatusoftwogroupsofpatientsbeforeandaf terintervention The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wasusedtocomparethechangesinsleepqualitybetweenthetwogroupsofpatientsbeforeandafterintervention TheQualityofLifeScale(QLQ C30score)wasusedtoevaluatethequalityoflifeofthetwogroupsofpatients,andthenursingsatisfactionofthetwogroupsofpatientswascompared Results:Afterintervention,theHAMAscoreandPSQIscore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 TheQLQ C30scoreofthequalityoflifeandnursingsatisfaction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 The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Conclusion:Implementingbundlednurs inginterventionsforpatientswithanxietydisorderisbeneficialforimprovingtheiranxietymood,aswellasimprovingtheirsleepquality,qualityoflife,andpatientsatisfactionwithnursingcare Itisworthpromotingandapplying.Keywords Anxietydisorder;Bundledcare;Routinecare;Sleepquality;Anxietylevel;Nursingsatisfaction;Qualityoflife;Nursingeffectiveness中图分类号:R749 7+2;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4.01.040 焦虑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以持续性或发作性失眠、心烦、情绪失控、紧张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的病程长,治疗后复发率高,长期焦虑不安会导致患者的负性情绪加重、睡眠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导致患者的生命质量下降[1 2]。
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作者:陈钊曾伟锋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第35期【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焦虑症患者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临床影响。
方法 76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
心理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比较两组不同焦虑程度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
结果治疗后,心理组重度焦虑6例,中度焦虑14例,轻度焦虑18例;对照组重度焦虑14例,中度焦虑15例,轻度焦虑18例;心理组中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及重度焦虑患者的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理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安眠药物以及日间功能等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37/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焦虑症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焦虑症;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DOI:10.14163/ki.11-5547/r.2019.35.104近几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加之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随之逐渐增加,导致我国焦虑症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临床上对于焦虑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逐渐重视和关注[1, 2]。
国内外研究证明,对于焦虑症患者而言,在患病期间将会表现出不易入睡、睡眠障碍的情况,即使入睡也将会出现做噩梦以及难以深度睡眠的情况,一段时间后,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睡眠质量,使其身心难以放松,进而加重患者的焦虑症状[3, 4]。
因此,本文通过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给予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焦虑症状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心理干预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分析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心理干预介绍心理干预是一种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进行干预的治疗方法。
在失眠症治疗中,心理干预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催眠治疗和心理放松训练等。
二、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1.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调整患者的错误认知和消除不良行为习惯,改善睡眠环境和睡眠习惯,以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
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减少失眠症患者的入睡困难和睡眠质量问题,提高睡眠效果。
2. 催眠治疗催眠治疗利用暗示和想象,帮助患者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研究发现,催眠治疗可以显著缩短失眠患者入睡时间,增加睡眠总时间,并提高睡眠质量。
3. 心理放松训练心理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肌肉松弛和想象放松等技术,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
研究发现,心理放松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失眠症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和焦虑程度。
三、心理干预的优势1. 无副作用心理干预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相比于药物治疗,不存在药物依赖和副作用问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无任何伤害。
2. 效果持久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改善睡眠环境和睡眠质量,从根源上解决失眠问题,治疗效果持久。
3. 个性化治疗心理干预基于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针对不同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增加治疗的个性化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四、心理干预的局限性1. 需要专业人员心理干预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实施,包括心理治疗师和临床心理医生等。
而专业人员的稀缺和费用等因素可能限制了心理干预方法的普及。
2. 治疗周期较长相比于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的治疗周期较长,需要患者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分析心理护理模式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分析心理护理模式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发表时间:2020-03-28T15:17:07.472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期作者:赵治国[导读]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睡眠紊乱、习惯性睡眠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改善效果好(P <0.05)。
结论:为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成都市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 611130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模式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以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选取的94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睡眠紊乱、习惯性睡眠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改善效果好(P <0.05)。
结论:为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模式;焦虑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是焦虑症患者随病情的发展所出现的一种生理障碍情况,患者在这些症状的影响下会出现入眠困难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1]。
在这种生理的影响下患者的焦虑症状会有所加剧,从而加剧睡眠质量的不佳。
临床上对于存在失眠障碍的患者通常都是通过药物来促进患者入院,虽然短期内可以看到一定的疗效,但长期服药也会对患者产生影响,需要通过相应的护理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加以改善,适当减少药物的服用剂量[2]。
本研究对部分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94例焦虑症患者;选取时间:2018年2月—2019年2月;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对照组,观察组。
病例详情:对照组共47例,男女之比为27:20;年龄24~56岁,平均(40.51±7.36)岁。
心理治疗对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心理治疗对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比较的方法探讨焦虑症患者常规治疗与加以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80例焦虑症患者,并将7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分为:对照组40例,采去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40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评分、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及逆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采取一般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同时患者的抑郁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研究发现,对于抑郁症患者通过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是效果不佳,不能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要,通过研究发现,在一般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心理治疗,能够有效使患者的焦虑程度得到显著降低,进而提高临床上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治疗;焦虑症;临床;效果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经常感到紧张、不安、恐惧和忧虑。
对于这种疾病,心理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控制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技巧,减少焦虑症状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1.研究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80例焦虑症患者,并将7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分为:对照组40例,采去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40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评分、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及逆行分析,选入患者符合焦虑症诊断标准,患者均出现恐惧、紧张、心烦意乱以及莫名焦虑等情况。
研究中两组患者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患者知晓,并资源参与本次研究。
1.2效果指标本次研究中,患者焦虑评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实施评分,患者焦虑程度越高,评分越高,患者心理状态表现更差。
对严重睡眠障碍患者的精神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对严重睡眠障碍患者的精神护理干预效果评价睡眠障碍指的是个体在入睡、睡眠维持、或者早醒等方面出现问题的症状和不良影响。
严重睡眠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精神护理干预是一种常用的对睡眠障碍进行治疗的方法之一,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症状、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严重睡眠障碍患者的精神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精神护理干预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教育、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睡前行为方法等。
心理教育是向患者提供关于睡眠障碍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了解睡眠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了解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教授他们一些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发现和改变导致睡眠障碍的不良思维,调整睡前和睡眠期间的不良行为,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放松训练通过各种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温水浴、肌肉放松等,帮助患者放松身心,进入深度睡眠。
睡前行为方法主要包括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和作息规律,避免刺激物和兴奋剂的摄入,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从而提高入睡的质量和稳定性。
精神护理干预对严重睡眠障碍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首先,心理教育能够增加患者对自己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对睡眠障碍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其次,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能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和入睡时间,减少夜间醒来和早醒等问题。
再次,放松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紧张和压力,促进入睡和睡眠的稳定性。
最后,睡前行为方法能够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和作息规律,提高睡眠的效果和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护理干预的效果可能会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特点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精神护理干预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并根据干预效果进行及时调整。
此外,患者的配合和种种因素也会影响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进行精神护理干预时,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治疗合作关系,共同努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8-11-28T15:11:53.24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作者:杜向坤宫兰云[导读] 作为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之一,焦虑症患者疾病特点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表现出焦虑心境,并且此种疾病诸多伴随缓解倾向以及复发倾向[1]。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92
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观察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6月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焦虑症患者分组;对照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传统基础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展开;最终就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分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展开对比。
结果: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
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
结论:临床合理选择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完成焦虑症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改善以及睡眠质量改善可以充分确保,从而优化焦虑症患者的心理表现以及预后能力。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焦虑症;睡眠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during the nursing of anxiety disorder.Methods:62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igital parity method;the control group(31 cases):during the clinical care of anxiety disorder,the traditional basic nursing mode was applied;the observation group(31 cases):clinical anxiety disorder.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pplied during the nursing work,and 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leep qu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anxiety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go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P < 0.05),and the sleep quality of the anxiety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P < 0.05).Conclusion:Rational selec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to complete the nursing work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can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negative emotional score and sleep quality,so as to optimize the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anxiety disorder;sleep quality
作为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之一,焦虑症患者疾病特点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表现出焦虑心境,并且此种疾病诸多伴随缓解倾向以及复发倾向[1]。
本次研究意在明确合理护理方法完成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并且将其睡眠质量加以改善,以此说明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6月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焦虑症患者分组;对照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61岁,平均年龄为(40.15±1.95)岁;观察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2岁~65岁,平均年龄为(40.29±1.96)岁;对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性别、年龄展开对比,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传统基础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展开;对照组焦虑症患者主要就对其病症变化细致观察、对其生活情况加以指导干预以及按照医嘱完成疾病基础治疗等展开;观察组则分别从患者及其家属两方面开展护理工作:
1.2.1 将患者心理护理力度充分加强
护理人员需要保证在同焦虑症患者交流沟通期间,能够将掌握的心理疏导方法合理运用,从而获得针对性干预结果;就患者内心呈现出的不同心理状态加以了解,之后制定对应性心理干预方案并且有效实施。
此外就焦虑症患者的家庭情况认真了解,就导致患者表现出焦虑情绪的具体原因加以分析,之后能够做到从根本研究焦虑症疾病的心理干预措施。
此外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将焦虑症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显著提高,以确保对患者讲解的专业性以及详细性,以确保通过焦虑症疾病知识讲解,使得焦虑症患者的内心消极情绪得以减轻[2]。
1.2.2 将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力度充分加强
对于焦虑症患者自身在受到病情严重折磨的同时,患者家属同样受到严重精神折磨。
对此,护理人员指导焦虑症患者家属除了对患者给予必要的鼓励以及支持之外,还需要对自身心理状态加以调节,从而确保将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信心显著增强。
此外,要求患者家属需要将同焦虑症患者之间的交流力度以及沟通力度显著加强,使得患者能够从内心体会到亲人的支持以及鼓励,从而对于内心积极心态的保持加以显著促进,最终对于焦虑症疾病治疗加以显著性促进[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消极情绪表现以及睡眠质量表现展开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方法SPSS20.0对所有焦虑症患者护理结果展开分析,计量资料(睡眠质量状况等)组间比较以形式展开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結果
2.1 消极情绪判断结果对比
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
2.2 睡眠质量状况临床对比
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
3、讨论
以往对于患者在施以护理工作期间,主要在对患者医嘱加以了解的条件下,依次展开护理工作,此种形式下,护理人员表现出工作被动性较强的特点;在护理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当前对患者在施以护理工作期间,诸多新型护理模式逐渐出现[4-5]。
对于焦虑症患者通过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明确护理目的,之后展开对应性施护,期间体现出专业化以及目的化的特点,最终获得确切焦虑症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合理选择心理护理模式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消极情绪改善以及睡眠质量改善均可以获得显著干预效果,从而为焦虑症患者病情治疗恢复发挥显著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丽容,彭思萍.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9(7):26-28.
[2] 高小丽.聚焦解决模式在焦虑症住院病人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6,30(21):2687-2688.
[3] 徐朝英,王从杰,钱一平等.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在焦虑症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6(15):2113-2115.
[4] 吴静,王锦渝.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4):2134-2136.
[5] 于秀丽.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9(28):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