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系统中不能同时存在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的原因

合集下载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TT系统在电源为三相四线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是不能单纯采取保护接地措施的。

如果采取保护接地,当某相发生碰壳短路时,人体与保护接地装置处于并联状态,加在人体上的电压等于接地电阻的电压降,一般可达110V,这个电压对人体还是很危险的。

这就是说,在三相四线制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单纯采取保护接地虽然比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要好一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保证安全,危险性依然存在。

IT系统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

运用 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TN-S系统系统为三相五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它是把工作零线 N 和专用保护线 PE 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TN-S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有任何的电气连接。

中性线N是带电的,而PE线不带电。

该接地系统完全具备安全和可靠的基准电位。

三相五线制供电的应用范围根据JGJ/T-1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住宅小区设计不应采用TN-C供电系统即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而应推广采用TN-S供电系统即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凡是新建、扩建、企事业、商业、居民住宅、智能建筑、基建施工现场及临时线路,一律实行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做到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单独敷设。

对现有企业应逐步将三相四线制改为三相五线制。

常用术语(1)接地体:用来直接与土壤相接触,有一定刘散电阻的一个或多个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

如埋在地下的钢管、角铁等。

(2)接地线:电气设备应接地的部分与接地体相连接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

浅谈电力系统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浅谈电力系统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浅谈电力系统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作者:蔡秀梅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6期[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气装置绝缘老化、磨损或被过电压击穿等原因,都会使原来不带电的部分(如金属外壳、底座,框架等)意外的带电,或者使原来带低压的部分带上高压电,这些意外的不正常带电将会引起电气设备损坏或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为防止人体触电,保护人身安全,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通常采取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安全防护措施,使人可能接触到的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降低到接近地电位。

保护接地适用于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接地的系统。

[关键词]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重复接地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6-176-02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或金属体组称为接地体。

连接于接地体与电气设备之间的金属导线称为接地线。

接地线和接地体合成为接地装置。

接地分为正常接地和故障接地。

正常接地:即人为接地。

故障接地:即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意外的带电。

大地是导体,任何一点的电位近似为零。

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导体与大地做良好的电气连接为接地。

接地的目的:一是保证人身安全,使人可能接触到的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降低到接近地电位,当人触及这些部位时,即使这些部位带电,因其电位与地电位基本接近,可以减少电击危险。

二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由变压器和发电机中性点引出并接了地的中性线称零线。

电器设备的某部分直接与零线相连接叫作接零。

接零也能起到与接地相似的安全保护作用。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统称保护接地,都是为了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所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1. 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危险,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导线和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以防止设备外壳在故障情况下突然带电而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零地线混接要看情况,很多三脚猫电工就留下了隐患!

零地线混接要看情况,很多三脚猫电工就留下了隐患!

零地线混接要看情况,很多三脚猫电工就留下了隐患!今天给大家说说零线和地线的事。

通常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大多是三相四线制供电,经常英文字母用A、B、C、N表示,ABC表示为相线,N就是中性线。

但在民用线路中经常能多一条PE接地保护线,目的是为了防止触电引发意外事故。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一般大家的住房中都用的是TN-C-S接零保护系统供电,在此系统中,总配电箱的前级是TN-C接零保护系统(三相四线),作用的零线和接地线(保护零线)其实是用了一根线,叫做PEN线。

如上图。

可以看出,PEN线在总箱的进线那侧有重复接地,意思是PEN线再次与大地(也就是接地装置)连接,(总箱里有块汇零铜排,PEN 线和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全都在上面连接)。

汇零排上还有工作零线和接地线相接,总箱就变成了三相五线输出,此时,也分设了零线和地线,零线用字母表示为N线,地线表示为PE线。

这二者必须分开,不能接在一起。

上图是因为零线和地线本来就是从一块汇零排上接出来的,肯定就是相通相连的。

但由于功能不一样,所以就分开设置,但须记住二者独立的。

工作中零线就是电源线,不管有没有电,都可以看做是带电体。

而接地线的作用是,一旦电器有电流泄漏的情况时,接地线就能把泄漏电流接入大地,从而达到保护人体或电器设备的安全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当接地线将泄漏电流接入大地,漏电保护器就会开始工作,自动切断电源。

因此它们需要分开设置,不然就会影响漏电保护器动作,使得电路不能顺利工作。

如果切断家里电源进线侧的零火线,而地线与零线依旧连接,无疑是电路故障。

这种情况一定是在装修时遇到了不专业的安装电工。

这样设置不仅影响顺利使用,还具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用户的总空气开关就是电源进线侧火零线的控制开关。

总空开一旦合闸,家中零线可以和前级的零线连接,一般其他用电器的开关按照规范来都是开/关火线,意思就是,一旦总开关合闸,家中的所有零线和前级的零线以及汇零排都是相通的。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以及重复接地与工作接释义和区别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以及重复接地与工作接释义和区别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以及重复接地与工作接释义和区别一、释义1、什么叫接地?在电力系统中,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

2、什么叫接零?将电气设备和用电装置的金属外壳与系统零线相接叫做接零.3、为何要接地和接零?接地和接零的目的,一是为了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例如工作性接地;二是为了人身和设备安全,如保护性接地和接零。

虽然就接地的性质来说,还有重复接地,防雷接地和静电屏蔽接地等,但其作用都不外是上述两种。

4、什么是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就是把电气设备的外壳、框架等用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地连接,它适用于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

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使金属导体碰壳,由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很小,则外壳对地电压大大降低。

当人体与外壳接触时,则外壳与大地之间形成两条并联支路,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愈小,则通过人体的电流也愈小,所以可以防止触电。

5、什么是保护接零?保护接零就是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系统中,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与中性线或接中干线(三相三线制电路中所敷设的接中干线)相连接。

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而碰壳,构成“相一中”线短路回路,由于中性线的电阻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

很大的短路电流将使电路中保护开关动作或使电路中保护熔丝断开,切断了电源,这时外壳不带电,便没有触电的可能。

6、什么叫重复接地?运行经验表明,在接零系统中,零线仅在电源处接地是不够安全的。

为此,零线还需要在低压架空线路的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进行接地;在电缆或架空线路引人建筑或大型建筑物处,也要进行接地(距接地点不超过50m 者除外):或在屋内将零线与配电屏、控制屏的接地装置相连接这种接地叫做重复接地。

7、什么是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就是将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

其主要作用是系统电位稳定性,即减轻低压系统由于单相接地、高低压短接等原因所产生过电压的危险性,并能防止绝缘击穿。

其次,由于接地配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可达到几安至几十安,故障比较容易被检测,故障点也比较容易确定。

浅谈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浅谈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浅谈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摘要:简要介绍了IT、TT系统中保护接地的作用原理和TN-C、TN-S、TN-C-S系统中保护接零的作用原理及TN-C系统中保护接零的局限性;还说明了同一供电系统中,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的原因。

关键词:电气设备;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作用原理1保护接地1.1 IT系统中保护接地的作用原理当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绝缘损坏而又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或构架就会带电,其电位与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电位相同。

因为电气设备带电部分与大地形成电容器的关系,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或构架对地就存在相电压,而人站在地上触碰电气设备已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就必然会发生触电事故。

当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或构架采取接地保护措施后,碰壳电流将同时由接地装置和人体两个导体流向大地。

因为人体电阻比接地装置电阻大的多,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所以流经人体的电流就很小,绝大部分电流从接地装置流向大地,从而可以避免或减轻触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1.2 TT系统中保护接地的作用原理当已做接地保护的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绝缘损坏而又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故障电流由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或构架→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装置→大地→电源中性点接地装置回到电源中性点,形成了短路。

由于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装置、大地和电源中性点接地装置的电阻作用,短路电流可能不会太大,继电保护装置可能不会动作,那么短路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就会长期带电,这就容易发生人体触电事故。

所以在TT系统中不可采用保护接地。

2保护接零2.1 TN-C系统中的保护接零1.1 TN-C系统中保护接零的作用原理图1 TN-C接零保护系统示意1—工作接地;2—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或构架;L1、L2、L3—相线;NPE—保护中性线;DK—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漏电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T—变压器当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绝缘损坏而又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故障电流由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或构架→电气设备保护接零连接线→NPE线回到电源中性点,形成了短路。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等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等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是:(1)保护原理不同保护接地是限制设备漏电后的对地电压,使之不超过安全范围。

在高压系统中,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促使电网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保护接零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以及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

此外,在保护接零电网中,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还可限制设备漏电时的对地电压。

(2)适用范围不同保护接地即适用于一般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也适用于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如装设漏电保护器)的低压电网;保护接零只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3)线路结构不同:保护接地措施,电网中可以无工作零线,只设保护接地线;保护接零措施,则必须设工作零线,利用工作零线作接零保护。

保护接零线不应接开关、熔断器,当在工作零线上装设熔断器等开断电器时,还必须另装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

三相五线制中五线指的是:3根相线加一根地线一根零线。

一般用途最广的低压输电方式是三相四线制,采用三根相线加零线供电,零线由变压器中性点引出并接地,电压为380/220V,取任意一根相线加零线构成220V供电线路供一般家庭用,三根相线间电压为380V,一般供电机使用。

三相五线制比三相四线制多一根地线,用于安全要求较高,设备要求统一接地的场所。

三相五线制的学问就在于这两跟"零线"上,在比较精密电子仪器的电网中使用时,如果零线和接地线共用一根线的话,对于电路中的工作零点会有影响的,虽然理论上它们都是0电位点,如果偶尔有一个电涌脉冲冲击到工作零线,而零线和地线却没有分开,比如这种脉冲却是因为相线漏电引起的,再如有些电子电路中如果零点飘移现象严重的话那么电器外壳就可能会带电,可能会损坏电气元件的,甚至损坏电器,造成人身安全的危险.零线和地线的根本差别在于一个构成工作回路,一个起保护作用叫做保护接地,一个回电网,一个回大地,在电子电路中这两个概念是要区别开来的,在正规公司里,这两根线规定要分开接.现在实际中还有一种三相六线的接法,除工作零线,保护接地外,还专门另配一路接地线,这根线跟设备地线分开来接,不与其他任何线相接,用做对仪器设备的保护,因为电气件的损坏往往只几微秒的时间,所以要将误动作电流更快的引回大地,需要仪器直接接地.家用一般是保护接地。

供电与用电答案

供电与用电答案

第5章供电与用电练习与思考5.1.1三相电源星形联结时,如果误将X 、Y 、C 连接成中性点,是否可以产生对称三相电压?答:不能产生对称相电压。

5.1.2三相电源星形联结时,设线电压30)u t ω=+︒ABV,试写出相电压U &A。

如果三相电源三角形联结,则相电压U &A等于多少? 答:三相电源星形联结时,2200AU =∠︒&V;如果三相电源三角形联结,38030AU =∠︒&V。

5.1.3三相电源三角形联结时,如果第三相绕组接反即C 和Z 接反,通过相量图分析回路中的电压。

答:三相电源三角形联结时,如果第三相绕组接反即C 和Z 接反相量图如下所示,可见三相电压之和为两倍相电压,使得回路中电流很大,容易烧毁电机。

5.1.4为什么三相电源通常都采用星形联结?答:实际电源的三相电动势不是理想的对称三相电动势,所以三相电源通常都接成星形,而不接成三角形。

5.2.1为什么电灯开关一定要接在端线上?答:电灯开关如果接在中线上,开关断开,则中性线被断开,不对称负载相电压不再对称,且负载电阻越大,负载承受的电压越高,可能超出负载的额定电压。

中性线能保证星形联结三相不对称负载的相电压对称。

5.2.2三相四线制电路中,中性线上是否可以接熔断器?为什么?答:三相四线制电路中,中性线上不能接熔断器,因为要保证负载相电压的对称性。

5.2.3三相负载对称是指下述哪一种情况:(1)Z Z Z ==A B C ;(2)ϕϕϕ==A B C ;(3)Z Z Z ==A B C 。

答:三相负载对称是指第(3)种情况。

5.2.4在对称三相电路中,负载以星形方式联结,下列表达式哪些是正确的:(1)l U I =P Z ;(2)l l U I =Z ;(3)l U I =P Z ;(4)U I =P P Z;(5)l U =P ;(6)l U =P ;(7)l U U =P ;(8)U =P 。

什么是保护接地、保护接零?老电工都知道,两者混用后果严重!

什么是保护接地、保护接零?老电工都知道,两者混用后果严重!

什么是保护接地、保护接零?老电工都知道,两者混用后果严
重!
水煮电气 2018-07-10 08:56:55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都是保证人身安全的一种措施。

即将带电的设备外壳可靠接地或接零,故障时,迅速启动保护设备切断电源,保证人身安全。

但是,在同一变压器系统中,两者绝对不能同时用(在同一个设备上可以),是什么原理呢?文末会详细说明。

保护接地的原理和作用
保护接地,是为防止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

所谓保护接地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

保护接零的原理和作用
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电网的零线连接,以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

在低压接零电网中,若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或意外情况而使金属外壳带电时,形成相线对中性线的单相短路,则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电源,从而使设备的金属部分不至于长时间存在危险的电压,这就保证了人身安全。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不能混用的原理
因为当保护接地的设备外壳带电时,若其接地电阻r较大,故障电流Id不足以使保护装置动作,则因工作电阻rd的存在,使中性线上一直存在电压U0=Id*rd,此时,保护接零设备的外壳上长时间存在危险的电压U0,危及人身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电力系统中不能同时存在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的原因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应该采用保护接地。

如果采用保护接零,当系统发生一相碰地时,系统可照常运行,这时大地与碰地的端等电位,会使所有接在零线上的电气设备外壳呈现对地电压,相当于相电压,非常危险,也就是说此时大地为一相线,零线对地的电压不再是0V,而是220V
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不宜采用保护接地而采用保护接零。

因为如果采用保护接地,则万一某相碰壳,电流为220/(4+4)=27.5A(4分别为系统接地装置和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这样大的故障电流可使额定电流在10A以下的熔体迅速熔断,从而使故障点脱离电源,但许多电气设备的熔体额定电流比较大,故障电流不足以把熔体熔断。

这样电气设备的外壳就长期有电流流过,外壳对地电压为27.5×4=110V,此电压对人体是不安全的。

如果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较大,则故障电流更小,熔体更不容易熔断,而外壳的对地电压则更高,也就更危险
所以同一用电设备只能采用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
另外:由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低压设备中不可同时采用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

因为:当采用保护接地的设备绝缘损坏碰壳,而故障电流又不足以把熔体熔断时,会使零线上出现对地电压,使有保护接零的设备上都带有危险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