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血细胞分析仪原理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血液成分的仪器。
它可以通过血细胞图像和数值结果,对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不同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进行评估。
这种分析仪是临床检验中常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血液相关疾病的依据。
1.光散射技术:血细胞通过细胞流的方式,单独流经流式细胞仪的光学系统。
当细胞经过时,被激光器产生的细胞射线所照射,部分光线会被细胞吸收,同时细胞会发生散射。
根据细胞对光的吸收、散射情况,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2.染色:血细胞分析仪会在细胞流过时,对其进行染色。
常用的染色剂有双峰染色剂,如吉姆萨染色剂。
染色剂可以使红细胞、血管壁和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成为红色,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成为蓝色。
通过这种染色,可以更好地区分不同细胞类型。
3.细胞计数:血细胞分析仪中的传感器会对流过的细胞进行计数。
根据流速和激光器的射线强度,感应器可以检测每个细胞的通过时间和数量。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得到各种血细胞的数量。
4.数据分析:细胞计数和各种血细胞的数量数据会被仪器收集并保存。
然后,这些数据会被传送到计算机上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算机会根据事先设定的参数和阈值,对细胞进行分类,并生成血细胞分布和数量的图表和报告。
1.准备样本:从受测者的体内采集合适的血液样本,使用抗凝剂进行抗凝,以保持血液的流动性。
2.装载样本:将采集的血液样本注入到血细胞分析仪的装载仓中。
确保样本装载正确,避免气泡和污染。
3.开始测试:启动血细胞分析仪,设定所需的分析参数和样本标识。
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4.分析结果:待测试完成后,血细胞分析仪会自动生成血细胞分布和数量的图表和报告。
用户可以在计算机上查看和保存这些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前需要了解仪器的操作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此外,样本的质量会对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确保样本采集和保存的正确性。
总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工具,它通过光散射技术和染色等原理,可以对血细胞进行分析和计数。
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临床检验课件)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①DIFF通道:中性、嗜酸、淋巴、单核细胞的检测通道。 溶血剂使红细胞和血小板迅速溶解,并在白细胞膜上 打出小孔及与嗜酸性颗粒结合,染料通过小孔进入白 细胞与核酸及细胞器结合,通过激光照射,产生不同 强度的荧光,荧光强度与细胞的核酸含量成正比。
②WBC/BASO通道:用酸性试剂将红细胞处理掉,除嗜碱 性粒细胞外其他白细胞均处理为裸核,利用FSC和SSC 信号将嗜碱细胞分离出来,此通道同时可获得WBC总数。
②溶血后对白细胞进行染色,染色后的标本进入鞘流池 进行双鞘流分析,由于淋巴、单核、中性以及嗜酸细胞对 染色剂的着色程度不同,细胞结构的光散射程度不同,产 生特定吸光率。
③嗜碱性粒细胞具有抗酸性,在WBC/BASO通道保持形态 完整,其他白细胞胞质溢出成为裸核,根据电阻抗得到嗜 碱性粒细胞直方图。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图3-10 体积(V)、电导(C)和光散射(S)法
图3-11 VCS细胞检测立体散点图
图3-12 VCS异常细胞检测 平面散点图位置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2) 双鞘流技术和细胞化学染色原理
①标本在第一鞘流液中经过电阻抗分析,得到细胞体积, 第二鞘流液对进行光吸收率分析,对细胞内容物进行测定。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电阻抗法是三分群血液分析仪的核心技术,可准 确测出细胞(或类似颗粒)的大小和数量。
电阻抗法还与其他 检测原理组合应用于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中。
图3-1 电阻抗法细胞计数原理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白细胞计数时除加入一定量稀释液外还要加入 溶血剂,红细胞迅速溶解同时使白细胞膜通透性改 变,白细胞胞质中部分物质经细胞膜渗出,使细胞 膜紧裹在细胞核或存在的颗粒物质周围,所以经溶 血剂处理后含有颗粒的粒细胞比无颗粒的单核细胞 和淋巴细胞要大些。
血细胞分析仪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用于血液分析的仪器。
其原理基于血
液的成分和特性,利用光学、电学、计算机和图像处理等
技术对血细胞进行分析。
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血液样本准备: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通过适当的方法进
行预处理,如稀释、混匀等,以保证适当浓度和均匀的分
散状态。
2. 光学传感器测量:血液样本经过处理后,通过光学元件,如激光发射器和光电传感器,对血液中的细胞进行测量。
激光发射器会发射一束激光光束,光线穿过血液样本中的
细胞,在经过光电传感器时,根据细胞对光线的散射和吸
收特性,测量出细胞的大小、形状和透明度等信息。
3. 电学传感器测量:除了光学传感器外,血细胞分析仪也
可配备电学传感器,用于测量细胞的电阻、容抗和电流等
电学特性。
通过电学传感器,可以获得细胞的细胞膜特性、细胞内液体含量以及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等相关信息。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测量完成后,血细胞分析仪会将获
取到的光学和电学信号传输给内置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
和分析。
计算机系统会根据预设的算法和模型,对测量到
的数据进行处理,如细胞计数、细胞大小分布、细胞浓度、百分比细胞类型等,并生成相应的结果报告。
总结而言,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是通过光学和电学传感器
对血液样本中的细胞进行测量和分析,通过数据处理和分
析揭示细胞的各项参数及特征。
这些参数和特征对于诊断
和监测疾病以及评估血液健康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检测血液中各种细胞数量和形态特征的仪器。
其原理主要包括细胞计数、分类和测量。
细胞计数是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功能之一。
它通过对血液样本进行稀释,然后将其通过流式细胞术技术引入仪器中。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通过让细胞按序通过一个狭缝,然后利用激光束照射细胞并检测其散射光、荧光等特性来进行测定的技术。
血细胞分析仪利用流式细胞术可以精确计算出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例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细胞分类是血细胞分析仪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在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狭缝时,仪器会根据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等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这样可以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不同类型的细胞分开,并统计每种细胞的数量。
细胞测量是血细胞分析仪的另一个关键功能。
它包括对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测量,例如细胞的大小、形状、颜色和内部结构等。
血细胞分析仪利用激光束照射细胞并检测其反射光、散射光和荧光等特性,根据这些特性来分析细胞的形态特征。
这些测量结果可以用于细胞的异常识别和疾病的诊断。
总之,血细胞分析仪通过流式细胞术技术实现了对血液中各种细胞数量和形态特征的精确测定。
它在临床诊断、疾病监测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优缺点

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优缺点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可以自动分析和计数血细胞的仪器。
其原理基于细胞计数、细胞大小测量和细胞分类的技术。
下面是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优点和缺点的详细介绍:原理:1. 细胞计数:血细胞分析仪通过光学原理检测样本中的细胞,通常是通过一个窄的血液通道将细胞一个一个地通过激光束。
当细胞通过时,激光束会被散射或吸收,从而可以计算出细胞的数量。
2. 细胞大小测量:血细胞分析仪还可以通过细胞在激光束中散射的模式和强度来测量细胞的大小。
这可以帮助识别细胞的种类并更准确地进行细胞计数。
3. 细胞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经验公式和统计学方法,将细胞根据大小、形状和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
通过与已知类型的细胞进行比较,可以确定血样中不同类型细胞的数量。
优点:1. 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细胞计数和分类,避免了人工计数的主观性和误差。
2. 高精度:血细胞分析仪能够提供非常精确的细胞计数和大小测量结果,可以检测到细胞数量的微小变化,并且对于细胞的种类和形态更加准确。
3. 快速:血细胞分析仪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样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能力。
缺点:1. 高成本:血细胞分析仪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小型实验室或医疗机构可能负担较大。
2. 维护和操作:血细胞分析仪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而且使用时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3. 有限的适应范围:血细胞分析仪主要用于血液样本的分析,对于其他类型的细胞样本可能不适用。
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病人存在大量幼稚细胞、冷异抗体、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等,可能会影响其准确性。
总体而言,血细胞分析仪在血液细胞计数、大小测量和分类方面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然而其高成本、维护和操作要求以及有限的适应范围也需要被考虑。
血细胞分析仪介绍

血细胞分析仪介绍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自动化地进行全血细胞分析。
它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不同细胞类型和各项血细胞指标,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细胞情况,辅助诊断和治疗决策。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工作流程、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依据光学技术。
当一束光照射到血液样本上时,不同类型的细胞会对光的散射、吸收和传输产生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通过光电传感器捕捉到并转换为电信号。
接下来,血细胞分析仪通过算法和模型,根据电信号的特征对血液中的细胞类型和指标进行计数和分析。
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样本准备、分析过程和结果输出。
样本准备一般涉及到血液采集和抽取,通常采用静脉抽血的方式获取血液样本。
之后,样本进入血细胞分析仪中进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血细胞分析仪会自动进行细胞的计数、分类和测量。
最后,仪器会输出一个包含完整的血细胞计数和指标的结果报告,供医生参考。
血细胞分析仪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科研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在临床医疗方面,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血细胞的数量和指标,帮助医生进行各种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例如,对于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贫血和感染等,血细胞分析仪可以提供有关各种血细胞类型和指标的异常情况。
同时,血细胞分析仪还可以监测患者的血细胞情况,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在科研领域,血细胞分析仪可以用于各种血液样本的研究和分析。
一些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可以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样本的批量分析和长期监测。
此外,血细胞分析仪还可以与其他设备和技术结合使用,如流式细胞仪、基因测序和蛋白质分析等,以便更全面地研究血液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特性和功能。
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技术的进步,血细胞分析仪的分析速度和精确度将得到提高。
新的仪器可以同时检测更多的细胞类型和指标,并且可以更加准确地定量和测量。
其次,仪器的自动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未来的血细胞分析仪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完成样本准备、数据分析和结果输出等过程,减少人工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血球分析仪的原理

血球分析仪的原理
血球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对血液样本中的不同类型的血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
其工作原理涉及光学传感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
首先,血液样本被放置在血球分析仪的样品室中。
血球分析仪中的激光器会产生一束强光,这束光会经过样本室中的血液样本。
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会对光产生散射。
血球分析仪中的光传感器会检测这些散射的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随后会被传送到图像处理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图像处理系统中,电信号被转换为数字图像。
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血球分析仪可以识别和计数不同类型的血细胞,例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球分析仪还可以测量血细胞的形态特征,例如大小、形状和颜色,并根据这些特征对血细胞进行分类。
最后,血球分析仪会生成一个血细胞计数和分类的报告。
这个报告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例如白细胞计数可以用于检测感染或炎症的存在,红细胞计数可以用于检测贫血等。
总的来说,血球分析仪通过光散射和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血液样本中的不同类型的血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为医生提供临床诊断的重要信息。
第五章 血细胞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讲解

(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 概念 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用变异系 数来表示(CV)
• 参考值 11.6%~14.0%
临床意义:
• (1)缺铁性贫血(IDA)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95%以上的IDA和RDW均异常 • (2)鉴别IDA和轻型β-地中海贫血 均为小细胞 低色素贫血,前者RDW增高;后者RDW基本正 常。 • (3)MCV/RDW贫血分类法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 分类 • 4)用于贫血病因学鉴别诊断:肾性贫血RDW正 常;肝性贫血RDW增高
(二)分析中质量控制
• • • • • • •
1. 每天开机时的检查 2. 试剂 3. 标本要求 4.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5. 受检者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 注意仪器的报警、提示 7. 注意病理因素对血液分析仪使用的影响
(三)分析后质量控制
• • • • • • 1. 保留标本备查 2. 重视室内质控 3. 加强质控小组的责任 4. 分析实验结果各参数间关系 5. 加强与临床联系 6. 积极参加室间质量控制
正常
正常 增高
降低
正常 增高
(三)血小板参数
• 1.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血液中血小板的平均体积,用飞升(fl)表示。
• 参考值 6.8~13.6fl
• 临床意义 结合血小板数的变化。 (1)MPV增大:①PLT破坏增多,骨髓代偿生成 增加时,使MPV增大。②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的较早指标,MPV常先于血小板升高。③其他 (2)MPV减少:①骨髓造血功能损伤MPV随PLT 同时持续下降②严重感染伴有败血症等MPV减少。
• (4)幼稚细胞检测系统 幼稚细胞形态不受破坏, 可通过电阻抗法检测
4. 光散射与细胞化学技术联合白细胞分类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甄别 利用甄别器根据阈值调节器提供的 参考电平,将低于参考电平的假讯号(细 胞碎片,杂质微粒)去掉。
4. 整形 通过整形器作用,将脉冲讯号波形 修整成一致标准的平顶波,才能触发电路
5 计数 血细胞的脉冲信号,经过放大、甄 别、整形后,送入计数系统,得出计数结 果。
电阻抗法可准确测量出细胞(或类似颗粒) 的大小,是三分群血液分析仪的主要应用 原理,并与光学检测原理组合应用于五分 类血液分析仪中。
⑥计数系统 将整形后的血细胞脉冲信号显 示为不同类群的细胞数。
二、激光散射法
激光散射法应用了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 检测原理。
流式细胞术检测原理:细胞通过激光束被照射 时,产生与细胞特征相应的各种角度的散射 光。对经信号检测器接收的散射光信息进行 综合分析,即可准确区分正常类型的细胞。
难点: 血液分析仪检验的质控
§1 血液分析仪的发展史
自动血液分析仪(automated hematology analyzer, AHA),早年称血细胞计数仪(blood cell counter),是目前国内外临床检验最常用的 筛检仪器之一。
1、传统采用手工方法 2、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Coulter设计了第一台
第三章 血液分析仪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分析仪各项参数的缩写、参考 值、直方图概念。
2、熟悉:血液分析仪电临床应用、检测参数、 方法学平价、血细胞直方图正常形态特点及常 见异常形态、临床应用。
3、了解:血液分析仪的进展。
重点 : 1、血液分析仪测定的原理、方法 2、血液分析仪各参数临床意义
流式细胞仪的技术特点
流式细胞仪在设计上采用了许多独特的技术, 比如液流系统、光路系统、信号测量和细胞 分选方面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着重讲述液 流系统——鞘流原理。
雷诺系数 Re
Re=d ρν/η d: 管子的直径 ρ:液体的密度 ν:液体的流速 η:液体的粘滞系数
Re<2300, 液流处于稳流状态 Re>2300, 液流处于湍流状态
三分群血液分析仪基本组成
① 信号发生器 各种微粒通过检测小孔产生电 阻抗脉冲信号的检测源。
②放大器 将血细胞微弱脉冲信号放大以触发 电路系统。
③阈值调节器 调节能区分不同群细胞合适的 信号电平。
④甄别器 去除非参考电平的各种假信号以 提高计数的准确性。
⑤整形器 将不一致的脉冲波形信号调整为 标准的波形后触发计数电路系统。
半导体激光的流式细胞术
侧向荧光 (RNA/DNA含量)
侧向散射
(细胞内部结构,如 核的大小)
激光 (波长633nm)
前向散射光 (细胞大小)
低角度散射光(前向散射光):反映细胞的 数量和表面体积大小。
高角度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反映细胞的 内部颗粒、细胞核等复杂性。
激光散射法在区别体积相同而类型不同 的细胞特征时,比电阻抗法分群更加准 确。故激光散射法已成为现代五分类血 液分析仪的主要检测原理之一。
测
射频电导法
原
理
激光散射法
光学
分光光度法
一、电阻抗法
血细胞计数原理即库尔特原理(Coulter principle):根据血细胞非传导的性质,以 电解质溶液中悬浮的血细胞在通过计数 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进行检测为基础, 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
小孔管是电阻抗法细胞计数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检测期间,当电流接通后,位于 小孔两侧的电极产生稳定的电流。如果供 给的阻抗也是稳定的,则小孔的电压是不 变的。
分光光度法是所有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Hb 的原理:被稀释的血液加入溶血剂后, 红细胞溶解,释放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 结合形成Hb衍生物,在特定波长(530~ 550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 Hb含量成比例。
电子血细胞计数仪。还产生了血红蛋白仪。
3、20世纪70年代 检测血小板的仪器Baker-810 4、20世纪80年代,可打印WBC、RBC、PLT
体积分布直方图。 5、20世纪90年代,白细胞分类的开发(二分
类、三分类);将网织红细胞检测技术用于 血细胞分析仪;生产了血液学全自动系统。 6、现在,白细胞五分类,仪器组合化
当有一个细胞通过小孔时,由于电阻增 加,于瞬间引起电压变化——通过脉冲。
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振幅越高;细胞数 量越多,脉冲数量也越多。
脉冲信号经过下列步骤,得出细胞计数 结果:
1. 放大 由于血细胞通过微孔时产生的脉冲 信号微弱,必须通过放大器将讯号放大。
2. 阈值调节 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参考电平的 大小,使计数结果尽可能符合实际。
2、鞘流 维持颗粒于液流中央,顺序、单个、 恒速向前流动,即流体动力学聚焦。
3、细胞悬液 被检测细胞(颗粒)的悬 液,由气压导入流动池。
4、光检测器 接受来自各种角度的散射 光或吸收光信号,并转换成相应特征的 电信号
三、射频电导法
射频(radio frequency, RF) 指射频电流, 是每秒变化大于10 000次的高频交流电磁发展变化
1. 血常规检验多参数化 2. 多功能合成扩展 3. 检测速度的提高 4. 方法的改进和进展 5. 应用的方便性
血液分析仪优势 检测项目多 速度快 精度高 易操作
血液分析仪功能: ①全血细胞计数功 能。 ②白细胞分类功能。 ③扩展功能。
§2 检测原理
电阻抗法
电学
检
通常把标本流的流速控制在10m/s以内,就 能保持标本流处于稳流状态。
外面包被有高速流动的鞘液,实现标本与 鞘液稳定的同轴流动状态。
同时利用液流聚焦原理,使标本流直径变 小,通常只有10~20μm,避免细胞多个 重叠进入检测区。
激光散射法系统基本组成
1、光源 气体(氦-氖)激光或固体(半导 体)激光(单色光);钨光源(多色光)。
用高频电磁探针渗入细胞膜脂质可测定细胞 的导电性,提供细胞内部化学成分、细胞核 和细胞质、颗粒成分等特征信息。
四、分光光度法
Lambert-Beer定律:A=lg(I0 / I) A:吸光度,或称光密度;I0:单色入射光强度;
I :透过光强度
分光光度法仪器的组成:单色光源、检测池和 比色容器、光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