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考试试题以及答案
古代文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初唐四杰”之一?A. 王勃B. 杨炯C. 骆宾王D. 杜甫答案:D2. “诗圣”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A. 感时花溅泪B. 恨别鸟惊心C. 烽火连三月D. 家书抵万金答案:A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A. 王之涣《登鹳雀楼》B. 王勃《滕王阁序》C. 李白《将进酒》D. 杜甫《登高》答案:B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陶渊明B. 孟浩然C. 王维D. 李白答案:A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A. 李商隐《无题》B. 杜牧《秋夕》C. 白居易《琵琶行》D. 苏轼《江城子》答案:A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A. 李白《静夜思》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王维《山居秋暝》D. 孟浩然《宿建德江》答案:A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B8.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A.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B. 王之涣《登鹳雀楼》C. 李白《将进酒》D. 杜甫《月夜忆舍弟》答案:A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张九龄B. 王昌龄C. 李白D. 杜甫答案:A1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A.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 李白《静夜思》C. 杜甫《春望》D. 王之涣《登鹳雀楼》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苏轼的《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2.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出自王维的《________》。
答案:杂诗三首其二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杜甫的《________》。
答案:望岳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孟浩然的《________》。
中国文学史考研题库及答案

中国文学史考研题库及答案中国文学史考研题库及答案中国文学史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文学爱好者和考研生而言,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和相关考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文学史考研题库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古代文学史1.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是一部什么类型的作品?答案:《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诗歌集。
2.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答案:鲁迅的代表作品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3.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它是谁的作品?答案:《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作品。
二、现代文学史1. 20世纪初,中国文学出现了新文化运动,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答案: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民主和科学。
2.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被誉为"白话文运动的先驱",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案:鲁迅的作品以白话文写作,打破了古代文言文的束缚,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五四运动"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对中国文学有何影响?答案: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文学界的创作热情,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三、当代文学史1.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莫言是一位备受推崇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答案:莫言的代表作品包括《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
2.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余华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答案:余华的代表作品包括《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3.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杨绛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是什么?答案:杨绛的代表作品是《洗澡》。
四、文学批评与理论1. "文学三维"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包括哪三个方面?答案:文学三维包括作品维、作者维和读者维。
2. "意象派"是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它主要强调什么?答案:意象派主要强调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024年新疆大学研究生考试707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

2024年新疆大学研究生考试707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
业务课名称:707中国古代文学史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5*8=40 分)
1.诸子百家
2.皮陆
3.七发
4.章回小说
5.花间词人
6.小品文
7.神说
8.(缺失)
二、简答题(10*6=60分)
1.举例个绍我国古代英雄神话及其主导思想
2.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征。
3.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征。
4.苏轼散文的创造性。
5.《窦娥冤》的人文情怀
6.《儒林外史》的结构和主题的关系
三、论述题(2*5=50分)
1.结合盛唐诗歌发展史,论述盛唐气象的内涵
2.《西游记》的思想内涵.。
研究生古代文学史考试题(后附答案)

研究生古代文学史考试题(后附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一 )A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夸父逐日”神话最早见于__________一书。
2、“昔我往矣,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
”3、“至人__________,神人__________,圣人__________。
”4、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家是__________。
5、“吾令羲和弭节兮,__________;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
”6、《史记》包括十二_________、十表、八书、三十_________、七十________,共130篇。
7、《盐铁论》的作者是__________。
8、《吴越春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
9、标志着汉赋体制正式确立的第一篇赋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10、《两都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二京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
11、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编的__________一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1、赋比兴2、《春秋》“三传”3、《庄子》“逍遥游”4、《史记》“三家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
2、试述乐府的涵义及其演变。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写出《离骚》的前十句,并阐释其“内美”的蕴涵。
2、请各以一首诗为例,比较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不同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B卷一、填空(每空 0.5分,共10分):1 、文字产生前,上古的口头文学创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经》按曲调分为风、雅、颂,其音乐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先秦诸子中使用寓言较多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文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被誉为“诗圣”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史记》的“列传”部分?A. 《屈原贾生列传》B. 《李斯列传》C. 《司马相如列传》D. 《尚书》答案:D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王安石答案:A## 二、填空题1.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其中包含了许多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
答案:诗经2. 汉代的《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答案:史记3. 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文学创作要贴近现实生活,这种文学主张被称为“________”。
答案:新乐府运动## 三、简答题1. 简述《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败。
- 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 精湛的叙事技巧:采用多线索并行、多角度展开的叙事结构。
- 独特的艺术手法: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2. 论述唐代诗歌的繁荣原因。
唐代诗歌的繁荣有以下几个原因:- 政治稳定:唐朝前期政治相对稳定,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经济繁荣:经济的繁荣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 文化开放:唐朝对外来文化持开放态度,促进了文学的多元发展。
- 科举制度:科举考试中的“诗赋”科目,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热情。
- 文人集团的形成:文人集团的交流与竞争,推动了诗歌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 四、论述题1. 论述《左传》的文学价值。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 历史与文学的结合:《左传》以史实为依托,通过文学手法进行叙述,增强了史书的可读性。
考研古代文学真题版

考研古代文学真题版一、名词解释(20 分)1、永明体2、《乐章集》3、唐宋派4、拟话本5、己亥杂诗二、简答题(35)1.简述陶渊明诗歌的风格特点2.简述李白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手法3.简述陆游诗的思想内容4.简述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5.简述《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三、论述题(45)1.比较分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四家散文的写作特点2.从汉至唐代,我国诗歌创作存在着一条以乐府为系统的现实主义传统,请谈谈这个传统的主要环节3.为什么说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叛逆者的典型形象,试分析之一、名词解释(20)1、《九章》2、建安风骨3、唐人传奇4、《沧浪诗话》5、南曲戏文二、简答题(35)1. 简述《诗经》“国风”的思想内容2. 《史记》人物传记的人民性战斗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 指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4位主要作家并简述唐代山水田园诗盛行的原因4. 柳永对词的创作艺术有何贡献5.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三、论述题(45)1.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172.试论张孝祥,张元干,在宋代词史上承前启后的贡献143.《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与一般戏曲中的才子佳人爱情有何不同,试论述之一、名词解释(20)1. 毛诗2.建安文学3.变文(唐代)4.江西诗派5.诗界革命二、简答题(35)1. 简述屈原及其诗歌的历史地位2.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 简述《史记》传记文学的艺术成就4. 简述《三国演义》的成熟过程5. 试述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三、论述题(45)1. 试论唐诗的分期及各个时代的创作特征142. 试论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143. 试比较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性格的异同一、名词解释(18)1. 古诗十九首2.正始文学3.初唐四杰4.话本5.宋诗派6.南施北宋二、简答题421、简述汉赋的发展轨迹2、简述陶渊明诗歌的风格特征3、简述李白在诗歌史上的地位4、举例分析柳宗元寓言的风格特征5、试析《聊斋志异》人物描写的技巧6、试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三、论述题(40)1. 试论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32. 试论宋代豪放词的发展历程133. 试比较元稹《莺莺传》和王实甫《西厢记》的区别一、名词解释251. 毛诗2.道家3.山水诗派4.诚斋体5.林纾二、简答题301.《离骚》的艺术成就2.陶渊明诗歌的杰出成就3.李商隐咏史诗的艺术特色4.辛弃疾词反映了哪些方面内容5.简述元杂剧的体制特点6.简述《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三、论述题451.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试谈你的理解142.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143.试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人生观和生活道路一、概念解释(每题5 分,共20 分)1、建安文学2、上官体,3、江湖派,4、性灵派二、简答(每题8 分,共32 分)1.先秦诸子散文发展阶段是怎样的?2.陈子昂诗文革新主张是什么?3.柳永对词的贡献是什么?4.元杂剧的构成形式?三、论述题(每题16 分,共48 分)1.风雅颂分类依据,及国风的艺术成就?2.简述初唐诗歌发展状况?3.简述明中叶以后长篇小说的分类。
古代文学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学考研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古代文学学考研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诗经》B. 《尚书》C. 《论语》D. 《孟子》答案:C2. 下列哪位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骆宾王D. 高适答案:D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D4. “水浒传”中,被称为“智多星”的人物是:A. 宋江B. 林冲C. 吴用D. 武松答案:C5. 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A. 《牡丹亭》B. 《紫钗记》C. 《南柯记》D. 《长生殿》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________”,因为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
答案:诗史7. 《左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答案:编年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9.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诗经》中的名句,其中“窈窕”形容的是女子________。
答案:体态轻盈10.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________》的开篇词。
答案:红楼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史记》的体例及其在史学上的地位。
答案:《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巨著,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
它采用了纪传体的体例,即以帝王本纪为纲,辅以世家、列传、书、表等形式,全面记述了上古至汉武帝的历史。
《史记》在史学上的地位极高,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阐述唐代诗歌的繁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古代文学考研真题集(76页)PDF

第 35 页 共 76 页
试谈你对屈原人生悲剧的认识。
古代文人诗创作的第一次高潮出现于哪一个历史时期?举例说明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
严羽的《沧浪诗话》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自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离 别》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对这则评论的得失,试加 以阐释。
《昭明文选》
唐宋派
欧阳修
《浣纱记》
第 8 页 共 76 页
复旦大学 1999 年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基础知识: 1、写出下列简称中作家的全名 (1)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2)前七子 2.写明下列作家生活在公元几世纪及其著作集名 (1) 贾谊 (2) 蔡邕 (3) 江淹 (4) 韩愈 (5) 陈与义 (6) 元好问 (7)钱谦益 二、名词简释: 笙诗
第 27 页 共 76 页
中国人民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文学
南社 一捧雪 冯惟敏
阅微草堂笔记 宝剑记 简评“发乎情,止乎礼义”。
第 28 页 共 76 页
分析自汉至唐文人拟乐府诗的发展。 由唐入宋,小说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第 29 页 共 76 页
中国人民大学 2000 年中国古代文学
桐城派
第 11 页 共 76 页
比兴 汉乐府民歌的主要思想内容 试述唐宋古文运动的发展经过。
第 12 页 共 76 页
名词解释: 互见法
苏州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性灵说
沈宋
《鸣凤记》
正始体
《论小说与群治关系》
第 13 页 共 76 页
简答题: 为何将《庄》、《骚》并称? 西昆集有什么特征? 《聊斋志异》在情节的表现手法上的不同? 《清忠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考试试题以及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何为赋比兴举例说明。
赋赋陈,一作铺陈。
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
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
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
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
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比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比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
比如《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兴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
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比如《关雎》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如何理解《桃花扇》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南明王朝内部派系之间的尖锐矛盾;马士英、阮大铖等亡国士大夫的荒淫无耻,倒行逆施;史可法的困守扬州,孤忠无助;它们从不同方面说明南明王朝没落的必然性。
这些历史现象,在《桃花扇》传奇里得了了集中而完整的反映。
《桃花扇》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即作者所说的“兴亡之感”,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然而《桃花扇》不是历史教科书,作者在创作上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怎样通过当时流行的戏剧形式――传奇来反映南明的历史。
既然是传奇,就需要通过剧中男女主角的离合悲欢,把南明一代的兴亡串连起来演给观众看。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
”正是作者在这方面最好的自白。
那么作者是怎样借传奇中男女主角侯方域、李香君的离合之情,写南明一代兴亡之感的呢?《桃花扇》传奇中的女主角李香君是明末南京秦淮名妓。
作者在第二出最初介绍这个人物时就给我们一个与一般妓女不同的印象。
她色艺非凡,曾得到当时复社领袖人物张天如、夏彝仲等的赞赏;她的师傅苏昆生又是在复社文人声讨阮大铖之后,坚决离开了阮家来教她歌曲的。
我们从后来她在戏剧里所表现的一连串行动看,这些最初跟她接触的人物,对她的生活态度是起了正面的影响的。
明末东林、复社文人由于在政治上有比较进步的主张,跟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官僚展开了一连串的斗争,赢得了东南各大都市人民的好感,也受到歌台舞榭里那些丧失了人身自由的女子的欢迎。
李香君既受到复社领袖人物的赞扬,她师傅又是坚决反对阮大铖的人物;那当她跟侯方域结合之后,为了侯方域,也为了她自己的前途,把侯方域从阮大铖与杨龙友所做成的圈套里挽救出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却奁〕这场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秦淮歌妓与复社文人的关系。
这除了男女双方在才华上、容貌上互相倾慕外,还在政治态度上互相影响。
这是在《桃花扇》以前的儿女风情戏里所少有的。
李香君在出色地演出了〔却奁〕这一出戏之后,不但成为侯方域的“畏友”,同时还赢得复社文人普遍的尊敬。
然而,这对于那要收买她来拉拢侯方域的阮大铖来说,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他的老羞成怒,是势有所必至的。
就这样,作者通过〔传歌〕、〔眠香〕、〔却奁〕等几场戏,逐步把这出戏中的女主角推向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派系斗争的尖端。
当南明王朝建立之后,由于这个王朝是建立在极端腐朽的统治基础之上的,这王朝的代表人物,从福王由崧以至马士英、阮大铖、田仰等,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荒淫无耻的生活。
李香君是一个以色艺著称的歌妓,她的名气愈大,这个腐朽统治集团里的人物,就越要千方百计地把她抢夺过来,作为自己玩弄的对象。
然而李香君由于过去在对阮大铖的斗争中,曾经为侯方域及复社文人所器重;为了复社,也为了她自己的前途,她自然要坚守妆楼,等待侯方域的到来,拒绝了南明统治集团里的人对她的追求。
就这样,作者把李香君为了本身幸福所进行的斗争,跟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很自然地结合起来。
传奇中第十七出总批说:“南朝用人行政之始,用者何人,田仰也;行者何政,教戏也。
因田仰而香君逼嫁,因教戏而香君入宫,离合之情又发端于此。
”正确地指出了香君的不幸遭遇是与南明腐朽王朝的政治措施密切相关的。
作者所以采用侯方域赠给李香君的诗扇作为全部戏曲的主要线索,用意是深刻的。
这诗扇本是侯方域与李香君定情的表记,在当时习俗,它是象征着男女双方的全部爱情的,因此它就可能把有关侯、李双方的爱情关系贯串起来。
从另一方面看,侯、李双方的结合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中的一个小插曲,而李香君在这次政治斗争中一开始就表现了十分鲜明的态度,这就埋伏了后来马士英、阮大铖等对她进行迫害的祸根。
传奇第二十一出写阮大铖怂恿马士英去强逼香君嫁给田仰时说:“当年旧恨重提起,便折花损柳无悔。
那侯朝宗空空梳栊了一番,看今日琵琶抱向阿谁?”这就说明阮大铖等的迫害香君,还含有对复社文人进行报复的意图。
那李香君的以诗扇作武器,抗拒了阮大铖等对她的迫害;最后更不惜血溅诗扇,以死守楼;不仅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坚贞,同时也即挫折了阮大铖借此对复社文人进行报复的卑鄙企图。
这样,通过这把诗扇,又有可能把南明复社文人对魏阉余孽的斗争联系起来。
从〔却奁〕到〔骂筵〕,作者通过一连串的戏剧行动,发展了香君性格中优秀的一面,塑造了各种动人的舞台艺术形象,揭示她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鲜明态度。
“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
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
”“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
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
”这里正是香君这个受南明统治集团重重压迫的人物,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对马、阮等权奸进行有力的鞭挞。
作者写香君坚决拒绝马、阮等权奸对她的迫害,坚守她对侯方域的爱情,还是从她本身生活出发的。
传奇第二出〔欢歌〕,当香君刚刚在戏中露面,她的假母李贞丽要她温习新腔时,她皱着眉头说:“有客在座,只是学歌怎的?”这里已细致地透露出她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由于她在当时是一个失去了人身自由的歌妓,从她自己所熟习的生活里,她完全可以想像得到,十倍于此的难堪境遇,正在后面等待着她。
因此当她跟侯方域结合,并因而受到侯方域以及其他复社文人应有的尊重以后,坚决选择了她自己所认为比较正确的道路,拒绝了阮大铖、田仰等为她布置好的一个新的圈套,是丝毫也不足奇怪的。
传奇第二十三出〔寄扇〕有着这样的一段对白――杨龙友说:“你看这桃花扇,少不得个顾曲周郎,难道青春守寡,竟做个入月嫦娥不成?”李香君说:“说那里话,那关盼盼也是烟花,何尝不在燕子楼中关门到老。
”苏昆生说:“明日侯郎重到,你也不下楼吗?”李香君说:“那时锦片前程,尽俺受用,何处不许游耍,岂但下楼?”这就说明李香君的苦守妆楼,正是为了她自己所憧憬的一个美满幸福的前景。
这样的刻画香君,才是合情合理,有血有肉,而不是作者主观概念的化身。
侯方域比之李香君有他软弱的一面,他最初与香君的关系,不过是一种名士风流,借此消遣春愁的行径;〔却奁〕一场更在阮大铖、杨龙友的巧言利诱之下,在政治上表现了动摇。
由于马、阮的当权,四镇的专恣,他在政治上寄予很大希望的史可法也不能有所作为,他在政治上的一切活动并没有收到效果,李香君对他的一切属望也只能归于幻灭。
这不仅是侯方域、李香君爱情的悲剧,同时关系着南明一代的兴亡。
3举例说明柳永对词的发展的贡献1.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
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
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许多词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2.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3.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
他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
诸如副词“恁”、“怎”、“争”等,代词“我”、“你”、“伊”、“自家”、“伊家”、“阿谁”等,动词“看承”、“都来”、“抵死”、“消得”等,柳永词都反复使用。
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像是直接与人对话、诉说,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4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思想内容有哪些一、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
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田园诗: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
这是被诗人理想化、艺术化了的一种境界。
反映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同时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的一种否定。
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饮酒》[结庐在人境]、《和郭主簿》等。
抒写了对躬耕生活的体验和对劳动的热爱,并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情厚谊。
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
描写自己生活的困顿和农村的凋敝,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化境界之外的现实世界。
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乞食》等。
2.咏怀诗和咏史诗: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内容相近,咏史亦是咏怀,它继承了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的诗歌传统。
诗的主要内容是抒发个人思想、情怀和志节。
有的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矛盾;有的忧患生命价值的实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有的反映了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坚守个人志节的高尚品格;也有的以“金刚怒目式”的方式抒发着激愤的情怀。
如《饮酒》、《拟古》、《杂诗》、《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等多属这一类。
3.其它:陶渊明的行役诗是其宦游其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内容。
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
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情。
如《答庞参军》、《与殷晋安别》等。
此外陶渊明还有一些哲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