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教版)全面版

合集下载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教版)全面版27页PPT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教版)全面版27页PPT

END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教版)全面版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 黑猩猩 是黑猩猩属的两 种动物之一,但由于黑猩 猩和人类的基因相似度达 98.77%(最近有些研究 为99.4%),所以亦有学 者主张将黑猩猩属的动物 并入人属。生活在非洲中 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
1、现代类人猿过着怎样的生活?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 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 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
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
上肢较细 下肢粗长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
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直立行走
3、“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的石 块做什么?
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4、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
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穿衣方面:赤身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 制造和
古类人猿
三、人类的重要特征:
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大脑发达、具有语言思维活动
技能训练
区分事实和观点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 、其他地区没有发现 200 万 -300 万年前的古 人类化石。 4 、其他地区没有 200 万 -300 万年前的古人类 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其他方面:大脑容量变大、功能增强,产生语言,学 会用火……
1.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现代类人猿不能进化为人类。其原因有两、 生活习性与森林古猿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是 外因,即来自外界的环境条件,如今地球上的 自然条件与森林古猿进化时的情况不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精品课件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精品课件
人类应该采取对现代类人猿的保护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建 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
事实vs观点
• 事实:事物真实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一切 物体与现象。
• 观点:从一定立场和角度出发,对事物或 问题所持的看法。
课堂练习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D )
A.食肉恐龙 B.长臂猩猩 C.山顶洞人 D.森林古猿
课堂练习
2.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起始变化
是( B)
A.制造工具
B.直立行走
C.产生语言
D.人工取火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的祖先 B.现代类人猿适于树栖生活 C.现代类人猿不能进化成人类 D.现代类人猿的智力和人类相差无几
课堂练习
人类的脑容量大
探究任务二:从猿到人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
[东非大裂谷]
热带雨林
稀树草原
现 代 类 人 猿
环境变化
森林大量消失




森林古猿
上肢骨
髋骨
下肢骨
“露西”骨骼复原图
黑猩猩骨骼
1、对比“露西”的上肢骨和下肢骨粗细有什么区别? 上肢骨较细、下肢骨粗壮 2、与黑猩猩髋骨对比,“露西”的髋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露西”的髋骨较宽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01.现代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 先是森林古猿
02.从猿到人的进化
03.区分事实和观点
我可能变成 人吗?
人类是从哪里 来的呢?
女娲造人
上帝造人
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 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 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 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 古猿—— 森林古猿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神创论
女娲造人
亚当和夏娃
普罗米修斯
进化论(目前人类普遍接受的理论)
➢ 人类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化来的。 ➢ 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
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 古猿。
达尔文
进化论
长臂猿
猩猩
大猩猩
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森 环境的改变 林 古 自身形态结 猿 构的变化
内因
森林古猿身体形 态结构的变化
人类的进化
变成强者
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 发达
产生语言
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直立行走
大脑发育
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 育。
能用火
又过了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 够用火,大脑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工工
火发语复


具具
达言杂

课堂练习 1、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A.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使用语言 D.大脑发达
课堂练习
2、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 )
A.环境发生了变化,森林大量减少 B.降雨量的加大 C.气温的变化 D.身体结构的变化
课堂练习 3.下列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
使用和制造工具
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 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
课堂总结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人 类 的
环境变化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 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 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课件

观点是十分必要的。


指的是事情的真实情况。 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 与现象。
从一定的立场和角度 出发,对事物或问题 所持的看法。
探究新知
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事实 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事实 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事实 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观点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观点
人类 直立行走
制造、使用各种简单和 复杂的工具
脑容量大;很强的思维; 语言文字能力
思考:森林古猿是如何进化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呢?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思考:森林古猿朝着不同方向进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请将A、B、C、D四处空白按顺序补充完整。
1. 继续留在森林,
树栖生活
4.环境B变化 2.森A林古猿
4.森林B 消失
当堂训练
4.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根本原因是 ( B )
A.火的使用
B. 森林的大量消失
C.地面的猛兽较多
D. 群里生活
5.与类人猿相比,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特征的是( B )
A. 有复杂的语言
B. 使用工具
C. 直立行走
D. 大脑发达
课后作业
巩固性作业:《七彩作业》。 综合性作业: 设计手抄报呼吁保护类人猿等 野生动物。
C
现代类人猿
2. 森林古猿
3. 由树栖生活
转到地面生活
D
人类
4. 环境变化, 森林消失
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教材第4~5页的内容,并思考: 1. 人类的进化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 没有人能亲眼见证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科学家是怎样推断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 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 及利用医药卫生等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 这些都促 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
再次观 察比较 这四种 现代类 人猿与 现代人 有什么 不同, 回答下 列问题。
1.森林古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类的?
2.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古 人类化石,这说明了什么?
? 就“露西”少女的 骨骼化石来看,她 的骨盆的髋骨较宽 阔,下肢骨的股骨 较粗壮,和现代人 类较为相似。想象 一下她的运动方式 会是怎样的?
? “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 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 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上帝造人说
女娲造人说
达尔文 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之 后,提出 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别在地球的哪些地方? 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这四种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
?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各小组讨论
1.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一支进化 成了人类,另一支森林古猿进化成了类人猿。请 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2.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类被称为“生物圈的 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生物。 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1.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 化成人类了。 2.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 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把 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子对釜底的 豆茎说:“我们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 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烂呢!”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 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 相残杀。那么,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 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 权利,我们应予以保护,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贯彻执行野生动 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 坚决禁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共18张)(人教版生物)

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共18张)(人教版生物)

2.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
制造
直立
前肢
大脑
使用
合作交流
视察与思考(视察第3页图,阅读课本第2——3页, 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思考: 1.这些类人猿今天散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生活
的方式有什么? 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类似,但究竟
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分呢? 3.随着人类的数量的不断增加,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
3.现代类人猿主要有哪四种? 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4.森林古猿的生活方式?
树栖
学习任务二 人类的发展
阅读教材4-5页,回答:
1.从猿到人的进化: (1)人类的起源地? 东非大裂谷地带 (2)人类的起源原因?地壳运动,环境变化 (3)人类的起源证据? 古人类化石
(4)由于地球环境产生变化,生活在森林中的森林古 猿逐渐进化成了_现__代__类__人__猿__;而生活在稀树草原中的 森林古猿逐渐进化成了____人__类_____。
答案:1.C 2.B 3 .A 4.C 5.C 6.A 7.B 8.A
9. 下图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请回答:
(1)A的生活方式是由以 生活为主转变到
生活,产生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2)由图中可看出,人类的体形一代一代地向着
的方向发
展,这样 肢得到解放,促进了 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
争的过程中,人类
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良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 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讨论: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类似,但与人 的根本区分是什么? (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 具;人类可制造 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较小,无语言能力;人 脑的容量较大,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人教七下生物.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

人教七下生物.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
来具估有计制,“造东和非使 人用”工已具经具的有能什力
么能力?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
归纳:由猿到人的发展历程:
下地生活→直立行走→解放 前肢→使用和制造工具→大
脑发达→产生语言
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 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 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 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是一类古猿——森林古猿
讲授新课
你 认 识 它 们 吗 ?
思考 ~ “视察与思考”
现代 类人 猿与 人类 的根 本区 分主 要在 于
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 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 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
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 单和复杂的工具。
森林古猿开始下地生活。
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露西(Lucy)”少女
1、就上“露肢西较”少细女的骨
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
肢是下否有肢区分粗?长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
直立行走 形态,想象一下她的
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当1、作“工东非具人,”用用来 砍图中砸所和示削的刮石块物体
做什么?
2、从石块的形状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 单的工具
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 ,并且产生了语言
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 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
“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约300 万年前,她不可能具有的本领是
A、下地生活 B、直立行走 C、使用树枝、石块等工具 D、产生了语言
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 要的外界因素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现代 类人 猿与 人类 的根 本区 别主 要在 于
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 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 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
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 和复杂的工具。
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 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 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 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第一章 人的由来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从哪里来?
进化论
神创论
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之 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 类古猿——森林古猿
上面显示的是四种现代类人猿图。请你观察类人猿图,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知 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 的区别呢?
人类起源的标志: 1、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2、能够产生火 3、语言的产生 4、脑的发达
现代类人猿和人的相似与不同
生活在 森林
进化 现代类人猿

森林古猿 地球环境

发生变化

生活在稀

树草原 进化 人类

和 发 展
人露
类西
(
人类的发展:
使 用 工 具
时 代 的 古
( )
工人东
具类非
使 用 创 造
人 时 代 的 古
2.著名的北京猿人发现于 ( C)
A.山顶洞
B.小汤山
C.周口店
D.灵山
3.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C )
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
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
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
4.人类的祖先由于劳动和最初的群体活动产生( A )
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
人猿相揖别,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占猿。在距今1 200多万年 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图森 林 古 猿 及 其 生 活 的 想 象
为什么森林古猿的一支会 演化成为人类呢?
资料分析1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 运动剧烈,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 山等山脉,在东非则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裂谷, 南起莫桑比克,北达西亚的约旦河谷,全长6000 多千米.当时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 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 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 想一想,大量的森林变成稀树草原,对那里的 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
根据阅读第6页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 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事实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观点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 古人类化石。事实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 类化石观点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观点










大 脑 发 达
产 生 了 语 言
类 变 得 越 来




体型、制造工具、是否着衣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 变化? 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 使用天然工具 → 制造和 使用简单工具 →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在劳动中产生语言) 穿衣方面:赤身裸体 → 懂得御寒、遮羞
森 林 地形变化
古 气候变化 猿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人类 类人猿
资料分析
1、森林古猿是怎样进化成 人类的? 2、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 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这 说明了什么?
化石图片分析
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露西(Lucy)”少女
1、就上“露肢西较”少细女的骨
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
思考? 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 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 还能进化成人吗? 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 化成人类了。
练一练
1.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 D)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 有根本区别 B.环境的变化使猿进化成人 C.猿适应了生存环境 D.劳动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长臂猿生活 在南亚、东 南亚地区以 及我国的云 南省
黑猩猩生活在非 洲中部和西部的 热带森林中
猩猩生活在亚洲的 加里曼丹和苏门答 腊的热带森林中
大猩猩生活在非洲 西部和东部赤道地 区一带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
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
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复产用 杂生火
语、 言大 ,脑 工发 具达
现代人类
)
讨论
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 “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 根生, 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 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 呢?
人类应当视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同自身一样,都是生物 圈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 对于人类的近亲——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人类更应当加 强保护,如大力保护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建立现代类 人猿自然保护区,等等。
A.语言
B.粮食和衣物
C.生产工具
D.货币交流
5.下列哪项是事实(B )
A."露西"生活在距今200万年前3、人类具有发明和创Fra bibliotek各种科学技术的本
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 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 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 急剧增加。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 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 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 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得现代类人
肢是下否有肢区别粗?长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
直立行走 形态,想象一下她的
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东非人”遗物分析
当1、作“工东非具人,”用用来 砍图中砸所和示削的刮石块物体
做什么? 2、从石块的形状
来具推有测制,“造东和非使 人用”工已具经具的有能什力
么能力?
资料分析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
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