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册元素与物质分类(3)-课件

合集下载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PT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PT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 PT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 PT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 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于物质中 2、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3、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4、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
碱能跟酸发生反应
CuSO4
类别:盐
蓝色沉淀
2NaOH + CuSO4 =Cu(OH) 2 ↓ +Na2SO4
碱能跟某些盐发生反应
5 、氧化物的化学通性: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 化物叫碱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叫酸性氧化物。
酸 酸性氧化物+水
含氧酸


化 物
酸性氧化物+碱
盐+水



2、根据酸根 离子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硫酸盐:CuSO4、K2SO4 碳酸盐等:Na2CO3、CaCO3
分 类
可溶性盐: NaCl、Na2SO4 3、 难溶性盐: AgCl、CaCO3、BaSO4
正盐: NaCl、Na2CO3 4、 酸式盐:NaHCO3、NaHSO4
碱式盐:Cu(OH)2CO3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 PT
结论: (1)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一种或多种单质;
不同元素间可以组成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3)同样的几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元素 之间按一定的规律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形成各 种各样的化合物。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 PT

新鲁科版必修1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件(31张)

新鲁科版必修1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件(31张)

问题 1.碳酸钠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写出两种即可)?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列举两例与碳酸 钠属于同种类别的物质。 提示:碳酸钠属于钠盐、碳酸盐;NaCl、Na2SO4也属于钠盐,K2CO3、BaCO3也属于 碳酸盐。 3蒸出了松软的馒头的原因。 提示:NaHCO3和面团中的乳酸、醋酸等有机酸反响时可产生CO2且NaHCO3在受热 分解时也会产生CO2,因此在蒸馒头时使用NaHCO3,不仅可以调节酸性还可以使馒 头变得松软。 3.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响生成盐和水,CO2+Ca(OH)2 CaCO3↓+H2O。
问题 1.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吗? 提示: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 2.制造过程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该反响属于哪种根本反响类型?该反 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哪些? 提示:根据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CCl4+4Na C+4NaCl,该反响属于置换反响,涉及的元素有C、Cl、Na。 3.制造过程中涉及的物质,哪些属于单质、哪些属于化合物?在这些物质中元素的 存在形态是什么? 提示:制造过程中涉及的物质有CCl4、Na、C、NaCl,其中单质有Na、C,元素以游 离态形式存在,化合物有CCl4、NaCl,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磁流体是电 子材料的新秀, 它是由直径为纳 米量级(1到10 纳米之间)的磁 性固 体颗粒、基载液 以及界面活性剂 三者混合而成的
归纳提升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 射而形成的;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溶液、胶 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
1.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 √ ) 2.某容器中装有的气体只含C、O两种元素,该气体一定是纯洁物 ( ✕ ) 提示:该气体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 3.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屡次出现大雾,导致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胶体 ( √ ) ( ✕ ) 提示: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物。 ( √ ) 提示:如Mn O-4是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

鲁科化学必修一第二章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共22张PPT)

鲁科化学必修一第二章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共22张PPT)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了解分类法的意义及分类方法。 2.了解分类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并实践对所学的化学 物质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思考: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能 找到你需要的书呢?
图书管理员将图书按图书科目进行了分类
大型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
NaCl等
树状分类法
由以上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两种分类方法的 异同吗?
1.交叉分类法:至少同时运用两种分类标准,弥补单一标准 的不足 2.树状分类法:对同一分类进行再分类,系统性强,适合层次 包含关系
思考: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并与同学交流。
纯净物 物质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所需要的商品? 超市按照商品的用途将商品进行了分类。
如何在超市中找到你想吃的薯片?
服装 食品 办公用品
……
膨化食品 饮品 水果 粮食 ……
上网如何迅速找到所需信息?
当然要分类啊
啥叫分类?怎么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法的概念: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 标准,根据事 物的相同点和差异将它们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
2.分类法是一种 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可以帮 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 系。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 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的局限,所 能提供的信息较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 种分类方法。
姚 明
氧化物
化合物


Cu、Fe等
O2、H2等 CuO、H2O等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课件PPT课件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课件PPT课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
第二章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课前预习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 由元素组成的。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 质。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 该元素的游离态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 成的纯净物。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化合态
按电离出的 H+数目:
二元酸H2SO4 、H2CO3、 H2S 三元酸H3PO4
……
按挥发性: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
……
氧化物的分类
氧化物
从组成 元素分
从性质分
金属氧化物 CuO、Fe2O3、Na2O
非金属氧化物 CO、P2O5、H2O
酸性氧化物 CO2、P2O5、SO3
碱性氧化物 CaO、CuO、Na2O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课件PPT 课件
归纳总结:将下图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物质类别用线连起来。
金属
非金属
碱性氧 化物

酸性氧化 物
酸盐ຫໍສະໝຸດ 盐【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中的十个方程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课件PPT 课件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课件PPT 课件
【课堂小结】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2、分类的依据
分类方法
3、几个新概念
(1)游离态与化合态
(2)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4、物质分类的应用:预测同类别物质的性质等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课件PPT 课件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课件PPT 课件
【当堂检测】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课件PPT 课件

新鲁科版版必修1:2.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3课时课件(21张)

新鲁科版版必修1:2.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3课时课件(21张)
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新课学习
第三课时
胶体

1.分散质 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2.分散剂 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中,
这种物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
3.分散系 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的混合物 统称为分散系。
4、几种常见的分散系
分类 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 依据: 粒度大小进行分类。
4、向Fe(OH)3胶体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
先出现浑浊,后又澄清( C )
A、Na3PO4
B、MgSO4
C、盐酸
D、NaCl
课堂小结
物质是否由同一 种分子组成
物 质
元素 单
是否由同种 质
纯 元素组成








被分散物质
颗粒的大小
根据化合 物的性质
酸、碱、盐 氧化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溶液
浊液
胶体
随堂小练
1、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 )
A. 淀粉溶液 B. 食盐水 C. 牛奶 D. 碘酒
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C.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3、下列与胶体无关的是( C ) A、丁达尔效应 B、分散质粒子直径1~100nm C、CuSO4溶液显蓝色 D、Al(OH)3的净水作用
作用,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6、胶体的用途:
(1)盐卤点豆腐; (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3)明矾净水; (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5)水泥硬化; (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7)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 保肥作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元素和物质的分类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共(共25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元素和物质的分类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共(共25张PPT)

2020/3/26
11
1、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吗? 错,如CO,NO等
2、金属氧化物全部是碱性氧化物吗? 错,如Mn2O7,Na2O2等
3、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错,如Mn2O7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对
2020/3/26
12
〖问题3〗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之间的关系(课本P34)
(2)Fe、Na、Al、Si; (3)H2O、CO2、SO2、P2O5。 组 别 被选出的物质 分类依据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2020/3/26
21
小结
1、元素是物质的组成部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物质的分类
3、物质之间的关系 单质
纯净物 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非金属单质
物质 碱性氧化物
根据提供的试剂,探究单质、氧化物、酸、碱和 盐之间发生的反应:
单质: Fe、 木炭、氧气 金属铁氧、化木物炭:、C氧a气O、氧Cu化O钙、大理石、稀盐酸、稀 硫酸、酸N(aO稀H)溶:液、HCla、(OH2)S2溶O4液、NaCl溶液、 Na2SO碱4溶溶液液、:ANgaNOOH3溶、液Ca、(OCHu)S2O4溶液、石蕊溶液
混合物 碱
化合物 盐
溶液 胶体 浊液

盐酸性氧化酸物性氧化物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其他氧化物 酸
2020/3/26
2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 1 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020/3/26
周泽虹
1
2020/3/26
2
(1)110多种元素与成千上万的物质有怎 样的关系呢?

2.1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2、胶体
(3)Fe(OH)3胶体的制备:(课本P52练习7)
①反应原理: FeCl3 + 3H2O == Fe(OH)3(胶体) + 3HCl
②步骤: 取烧杯盛 40 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 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立即停止加热。
③注意: 不能用蒸馏水,易生成Fe(OH)3沉淀。 不能把饱和溶液直接倒入沸水中,过量的会使Fe(OH)3胶体聚沉。 不能搅拌,用玻璃棒搅拌会使Fe(OH)3胶体形成沉淀。 不能长时间加热,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长时间加热会破坏胶体, 形成沉淀。
2、胶体
(3)胶体的性质: ②电泳:(课本P49拓展)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的现象。 应用:静电除尘器、电泳电镀等。
2、胶体
(3)胶体的性质: ③聚沉:(课本P49拓展) 把酸碱盐等物质加入胶体中时,它们溶解产生的阳离子或阴离子 所带电荷与胶体分散质微粒所带的电荷中和,会使胶体的分散质微 粒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析出,这种胶体形成沉淀 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适用于液溶胶)。
(4)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直径
溶液
<1nm
分散质粒子种类 分子或离子
特点
均一、透明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实例
稳定 能 能 否
氯化钠溶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1---100nm
>100nm
许多分子集合体 或高分子
大量分子或离子聚 大量分子或离子
集成的颗粒
聚集成的液滴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17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17张PPT)

探究点一 物质分类的依据
1.对物质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标准进行分

类。例如对下列化合物进行分类:①NaCl ②HCl ③CaCl2
节 栏
④CuO ⑤H2O ⑥Fe2O3
目 开
(1)依据 通常状况下存在状态 为标准,可分为 ①③④⑥ 固

体、 ⑤ 液体和 ② 气体。
(2)依据 元素组成 为标准,可分为①②③ 氯化物和 ④⑤⑥
H2O2 等。
栏 目
(1)元素以 单质 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游离态,化合价为
开 关
0 价,如 N2、Fe 等。
(2)元素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化合态,化合价为正
价或负价,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呈现 正价 ,而非金属
元素在化合价中呈现 正价 或 负价 。
(3)试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学习·探究区

Cu HCl H2SO4 Ba(OH)2 KNO3 CO2 MgO 空气
本 节
⑨非 金属 ⑩金

① 非
②金 ④一 ⑤二

属氧 氧化
开 关
金属 类 单质
属单 元酸 元酸 质
⑦碱 ⑧盐 物
化物 ⑭混

合物
⑪ 氧化物
⑥酸
③ 单质
⑫ 化合物
⑬ 纯净物
学习·探究区
[归纳总结]
(1)按物质是否由同种分子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本 节 栏 目 开 关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
本 [学习目标定位]

栏 1.知道元素是物质的组成成分,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中小学空中课堂
元素与物质分类(3)
高一年级 化学
主讲人 张丽丽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
联想·质疑
当你漫步在茂密的树林里,会看 到一缕缕阳光穿过枝叶间隙洒在地面 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联想·质疑
在晚上,当你欣赏都市夜景时, 你会看到一道道“光柱”射向远方, 为什么会产生美丽的景象?
这些都与一种特殊的混合物有关
分散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如:硝酸钾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
如:水
比较·归纳
不同点:硝酸钾溶液澄清透明,均一稳定;泥浆水浑浊不 透明,静置后分层。两者属于不同的分散系。
为什么溶液和浊液两 种分散系表现出不同的宏 观特征?
硝酸钾溶液(左)与泥土悬浊液(右)
分散质微粒直径 大小不同
分散系不同 的宏观特征
-+
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现象
电泳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电泳 电镀就是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 等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
白色电泳漆
概括·总结
通过元素与物质分类三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从“价-类”二 维的角度来看待元素和物质,知道各类物质分别具有一般性质, 并且能够基于物质类别预测和研究陌生物质的性质,认识不同类 别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氢氧化铁胶体(左)与碘化银胶体(右)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直径
外观 稳定性
分散质微粒是否 透过滤纸
分散质微粒是否 透过半透膜
比较·归纳
溶液 <1 nm 均一、透明 稳定
胶体 介于1~100 nm之间
较均一、透明 较稳定
浊液 >100 nm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不能

不能
不能
像氢氧化铁胶体、碘化银胶体这样的液态胶体,用肉眼很难 和溶液相区分,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快速区分开溶液和胶体呢?
……
其他分类方法
化合物 纯净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单质 ……
非金属单质
其他混合物
混合物
溶液
分散系 胶体 浊液
应用·实践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C___ A.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 B. 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C. 可以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溶液和胶体 D.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
为什么一缕缕阳光穿过枝叶间隙洒在地面上? 为什么都市夜空会产生一道道光柱的美丽景象?
傅鹰 物理化学家
胶体在自然界、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
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傅鹰指出: 胶体化学渗透到工业、农业等各个方面,有着广 泛的应用,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无不涉及胶体 问题。
烟、云、雾都是胶体,分散剂 是空气,分散质微粒是微小的液滴 或固体颗粒。
相同数量级的是_____D___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应用·实践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纳米)的材料,纳 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 所形成的物质正确的是__C___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透过滤纸 ④不能透过滤纸 ⑤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应用·实践
下列事实中,与胶体有关的是__B___ A. 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B. 一束可见光射入鸡蛋清液体里,从侧面可以看到
一条光亮的“通路” C. 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 D. 利用活性炭净水
应用·实践
下列事实中,可以用胶体性质解释的是___C____ A.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B. 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食盐水中的难溶杂质 C. 黑暗的电影院中,放映口发出的光会在影院中形成光柱 D. 利用食醋除去水垢
黄色球代表浊液中的分散质微粒, 其直径大于100 nm,不能透过滤纸。
滤纸
红色球代表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
其直径介于1~100 nm,能够透过滤
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100nm
半透膜
氢氧化铁胶体与碘化银胶体从外观看透明、均一、稳定,但 如果将它们加热可能出现浑浊现象。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 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格雷哈姆
1.胶体和溶液是不同分散系,它们的分散质微粒大小不同。
苏格兰物理化学家 2.利用半透膜可以将溶质粒子和胶体粒子分离开。
3.这种提纯、精制胶体的方法称为渗析。
半透膜是一种比滤纸孔隙更小,只能允许小分子或 离子扩散进出的薄膜。
动物肠衣
鸡蛋壳膜
不同分散质微 粒透过滤纸和半透 膜的原理示意图
蓝色球代表溶 液中的分散质微粒, 其直径小于1 nm, 能够透过半透膜
溶液
分子或离子
?
浊液 乳浊液 悬浊液
分子集合体
离子集合体
1 nm(10-9 m)100 nm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
请阅读一段化学史,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信息?
格雷哈姆,首先提出了“胶体”这一名称。他将晶 体溶质粒子与胶体粒子经由一张半透膜扩散,半透膜小 孔作用如筛,两者因此分离,从而提纯、精制了胶体, 这种方法称为渗溶析液。
应用·实践
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可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__A___
A. CuSO4 溶液 C. Fe(OH)3 胶体
B. 稀豆浆 D. 烟、云、雾
应用·实践
英国《自然》杂志曾报告说,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
长只有7 n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
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级粒子具有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 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产生的原理: 入射光的波长略大于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当可见光束照射
到胶体时,无数个胶体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发生散射,如同无数个 光源存在,从而形成光亮的通路。
分散系对可见光的不同作用
丁达尔现象是胶体不同于溶液和浊液的独特性质, 那么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将少量硝酸钾分散到水中得 到的体系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将泥土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体 系又是怎样呢?
硝酸钾溶液(左)与泥土悬浊液(右)
将它们搅拌,静置一段时间,有什么区别?
比较·归纳
相同点:都是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得到的混合体系。
由一种(或几种 )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体 系,叫做分散系。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净化水过程中,可以加 入絮凝剂明矾,明矾溶于水 形成胶体,利用胶体分散质 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的性 质,形成较强的吸附能力, 吸附水中的色素、悬浮固体 等,以达到净水的作用。
把酸、碱、盐等物质加入胶体中时,它们溶解产生的阳离子或阴离 子所带电荷与胶体的分散质微粒所带电荷中和,会使胶体的分散质微粒 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析出。这种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 现象称为聚沉。
应用·实践
某小组按照下面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用洁净的烧 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 入饱和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①氢氧化铁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范围是__1_~__1_0_0__nm。 ②如何检验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将红褐色液体置于暗处,用激光笔照射该液体, 观察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加入硫酸钠溶液
氢氧化铁胶体的聚沉
胶体的聚沉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 用,如向豆浆(一种胶体)中加入硫酸钙使 蛋白质等聚沉制成可口的豆腐。
卤水点豆腐
胶体的分散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能吸附带有某种电荷的离子, 从而形成带电微粒,这些带电微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会发生定向移动, 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通电前
通电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