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美术九上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word教案

合集下载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继前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写意花鸟画如何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其次让学生了解写意花鸟画用墨用色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写意花鸟作品的欣赏,理解笔墨的表现是为了达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技能目标:能够大胆地创作形象生动的花卉作品。

3、情感目标:感知一草一木皆有情,学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有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1、通过作品分析,理解花鸟画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

2、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难点:如何充分唤起学生在学习生活的情感,用写意花鸟画的形式表达个人的志向和情怀。

五.课前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笔、纸。

六.教学设计:1、新课导入:出示郑板桥的作品(问:这是谁的作品?),让学生了解郑板桥。

问:郑板桥为什么只画兰竹石呢?(讨论)郑板桥其人:“扬州八怪”之一,曾是一方清官,他关心百姓疾苦,因自然灾害时为百姓申请救济而惹怒了上司,被罢了官,传统花鸟画中梅兰竹菊寓意是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虚心有节,石万古不败,正好和自己倔强不逊的性格相吻合。

归纳:郑板桥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兰竹石上,这不仅是他思想情感的宣泄,更是他人格的写照。

2、教授新课: (1)所谓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传统画料,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生活中的花鸟影片。

(展示花鸟视频)(2)出示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和朱耷的花鸟画进行对比。

(3)写意画法能抒发作者内心的强烈感受,下面我们来欣赏《墨葡萄图》,一起来走进徐渭。

(4)刚才我们欣赏了古代大师的作品,感受了他们作品的意境和内涵,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了现代大师们的花鸟作品,出示齐白石图片,并欣赏齐白石部分作品。

(提问)齐白石的作品在艺术风格和色彩运用上和古代画家作品又有什么不同?(提问)教师归纳:画法工笔、写意兼备,开创了“兼工代写”法,色彩艳丽,使人感受到了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笔情墨意抒胸臆高雅讲课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高雅讲课教案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题 材
山 水 画
王 希 孟 千 里 江 山 图
人 物 画
唐 周 昉



白 石








清 代
清 代
什么是花鸟画?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 个独特的体裁,它除了具有借 物抒情的特点外,还往往含有 象征性。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 不仅包括花与鸟,还泛指各种 动植物。
提问:说一说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
朝霞 潘天寿



托借

物物
任 伯
言抒
年 ︵
志情
清 代

画家用洒脱的墨线勾勒出迎风摇曳的枝叶,没 骨画法表现饱满的桃花,浓淡相间的墨色画出起伏 的叶子,姿态生动的小鸟为画面增添了活力。这幅 写意花鸟画以雅致的设色、和谐的布局,带给人清 新、恬静的美感。
王雪涛《荷花图》
黄菊 潘天寿
中国画的基本笔法和墨法回顾
笔情墨意抒胸臆高雅
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在作画
什么是国画?
国画,又称“中国画”,我国传 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工 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 宣纸、绢等,题材可分山水、人物、 花鸟等,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是唯一以国家命名的画种。
技 法
写意画
工笔画
自由奔放 酣畅淋漓
精巧工整 以形达意
中锋 侧锋

拖笔

重Hale Waihona Puke 淡逆锋清“画之气韵出于笔墨”
菊花的画法



1.用中锋勾花头前边的 2.勾画外围花瓣,略淡,

《笔情墨意抒胸臆》

《笔情墨意抒胸臆》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第二课时以写意花鸟画为主,通过简练概括的花卉蔬果造型,丰富的笔墨效果,寄寓画家的情感志趣。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花鸟画作品,理解笔墨韵味和神韵,借物抒情的特点。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国画工具亲身体验用墨的变化,幷完成一幅蔬果写意花鸟画。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画与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把握用笔用墨的变化特点,破墨法。

教学难点:理解写意花鸟画借物抒情的特点。

教学用具及方法:多媒体课件、范画、蔬菜、毛笔、颜料、纸杯、墨汁、调色盘、宣纸/讲授法、赏析法、做示范、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前视频(水墨幼态—鱼)做铺垫。

2.复习旧知识,引出课题【题材分为:山水、花鸟、人物】技法分为:【写意(大写意:造型大胆,夸张。

小写意:真实,生活。

】引出课题—笔情墨意抒胸臆-----写意花鸟画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写意花鸟画及其它的画面主体(花卉,竹石,鸟兽,虫鱼)学生赏析,分辩都是那种画面主体。

2、中国古代花鸟画具有独特的艺术传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赏析《墨竹图》郑板桥3、欣赏视频,如何用笔用墨,学生跟着用毛笔比划。

用笔: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用墨:焦、浓、淡、干、湿4、笔墨游戏:破墨法(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

)浓破淡:先着淡墨,在其未干时,再用浓墨破。

淡破浓:先着干浓墨,在其未干时,再用淡墨破。

色破墨:先着墨,在其未干时,用色破。

墨破色:先着色,在其未干时,用墨破。

作画时墨色浓淡要分清,水分干湿要适当。

做示范(学生小练笔)三、教师做示范,边画边讲解,引入所学知识。

(破墨法,淡墨,湿墨等及构图)四、板书设计写意花鸟画的概念及其它的画面主体笔情墨意抒胸臆独特的艺术传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写意花鸟画)用笔: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用墨:焦、浓、淡、干、湿破墨法: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五、布置作业作业:运用所学知识,写生一幅写意蔬果花鸟画。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6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6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苏少版九年级(上)第6单元教材分析:花鸟画翎毛画法是本课的重点,画鸟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没骨两种,本课采用的是第二种,写意的方法,是采用枯润结合的笔墨方法画的,麻雀背部用润笔,尾部翅膀则用枯笔。

介绍麻雀画法时还运用了小口诀的方法,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口诀,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运用笔墨时要注意墨的多少、用力的轻重、行笔的快慢,利用线的刚柔、曲直,毛笔的干湿、浓淡的变化,表现鸟的形神和画面的节奏韵律美,以达到教学效果。

老师应把步骤制成挂图,写上文字,说明每一步应如何去画,要求达到什么效果,或制成幻灯片、投影片,使画面更清晰地体现出来,吸引学生集中精力听课。

课文以范画配合步骤图解,教师除了讲授国画知识外,还须结合范画进行分析,讲解,指出学生作画应注意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欣赏范画。

本课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笔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重点: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课时安排:1课时。

学生学习用具装备:毛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用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教具准备:1.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2.生宣纸、毛毡、画板、国画颜料。

3.幻灯片及教师放大的范画。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复习旧课:①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表现形式。

②评讲上一节课学生作品1-2幅,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缺点以及改正的方法。

3.讲授新课我们知道花鸟画的题材非常广泛,除花卉、鸟类之外,家禽、鱼虫、蔬果、走兽都是花鸟画所描绘的内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鸟类的画法。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美术《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 苏教版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美术《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 苏教版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花鸟画作品,理解笔墨的表现是为了达到“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作品即“人品”体现。

2、能够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墨与彩的变化效果,尝试创作形象生动的花卉作品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3、进一步理解中国画的内涵美、意境美,感知一花一草皆有情,学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作品分析,理解花鸟画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

把握泼墨,破色,墨色的浓淡变化,用笔的简练概括,水分的干湿与笔墨融合的作用。

教学难点:用中国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去表达个人的志向和情怀。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荷花》范作(中国画)供学生欣赏,说明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国际上有重要地位,激励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从欣赏《荷花图》中分析写意花卉画的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

(教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写意花卉是用毛笔蘸上不同深浅的墨色或颜色在吸水性强的生宣上挥写出来的。

这是中国画独有的表现手法,它最讲究用笔用墨的技法。

用笔:中锋——笔尖垂直于纸面运行,可画圆润浑厚的点和线(如画荷花的茎和花瓣的用笔)侧锋——笔尖与笔腹同时运行于纸面,可画较粗的点、线、面(如画荷叶的用笔)用墨:干、湿、浓、淡、焦。

三、出示范画步骤图,讲述作画步骤。

教师分析荷叶、花、茎的形象特点,使学生有切实的体会。

绘画步骤:(教师示范过程,使学生了解画法)1、用炭条或铅笔画出荷花的叶、花、茎的大致位置。

2、用浓墨画荷叶(侧锋蘸浓墨依照荷叶的结构,自左往右大笔挥写,使墨团符合荷叶的形态结构,又有浓淡变化)。

3、画荷茎(浓墨、中锋运笔)。

4、画荷花(墨色适中、中锋运笔、)。

5、落款。

四、学生进行练习(临摹画一幅写意荷花)教师指导。

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中国画用笔:中锋、侧锋用墨:干、湿、浓、淡、焦。

绘画步骤:(教师示范过程,使学生了解画法)1、用炭条或铅笔画出大致位置2、用浓墨画荷叶3、画荷4、画荷花5、落款。

笔情墨意抒胸臆美术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美术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美术教案笔情墨意抒胸臆1笔情墨意抒胸臆2画,笔墨⼀词从⼴义上讲,指利⽤墨⾊在宣纸或绢帛上形成的⼲湿与浓淡变化和⽤笔不同所达到的画⾯⽓象,⾊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诸⽅⾯的绘画语⾔。

狭义的笔墨专指⽤笔、⽤墨的技巧。

⽤笔,《古画品录》中六法:⾻法⽤笔。

是指⽤笔要有⼒度,有⾻⽓,⼼随笔转,意在笔先。

具体说来即提、按、顺、逆、正、侧、藏、露、快、慢等。

⽤笔要讲究提按、顺逆、快慢、转折、正侧、藏露等变化。

⽤墨,有光彩、讲层次,求变化。

对墨的要求,清、润、沉、和。

清,层次分明。

润,墨⾊滋润。

沉,不浮躁。

和,相互融和。

泼墨法:⽤⽑笔饱蘸浓淡相宜的⽔和墨,⼤胆落于纸上。

积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后)层层添加。

破墨法:先画⼀种墨,未⼲时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浓破淡、淡破浓、⽔破墨、墨破⽔、⾊破墨、墨破⾊。

2、花鸟画的特点创作⽅法上强调意在笔先;造型上似与不似之间;构成上计⽩当⿊,以少胜多;表现上以书法⼊画,强调意笔;形式上诗书画印融为⼀体等。

3、齐⽩⽯简介近现代中国绘画⼤师,世界⽂化名⼈。

早年曾为⽊⼯,后以卖画为⽣,五⼗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长画花鸟、⾍鱼、⼭⽔、⼈物,衰年变法,笔墨雄浑滋润,⾊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蟹,天趣横⽣。

齐⽩⽯绘画最⼤的特⾊就是⼀⽣不搞妄作,没见过的东西,没有仔细研究过的东西,他不画。

第⼆⼤特⾊就是崇尚⾃然,⼊他画的⼤都是⾃然界中极普通的东西。

4、体验与总结学⽣⽤独特的国画⼯具来熟悉各种⽤笔⽤墨⽅法,总结出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特点。

5、欣赏与分析欣赏经典的写意花鸟画作品,采⽤欣赏、讨论、师⽣交流的⽅式。

运⽤多种学习⽅式使学⽣在⾃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疑问、讨论、交流、释疑等⽅式,体味探索知识的乐趣。

在欣赏的同时,应带着问题进⾏,使探索更有⽬的性。

可设置以下问题:1.什么叫写意花鸟画?2.⼤家猜猜是谁的作品?3.说出这幅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4.请⼤家讨论画⾯中⽵⼦的⽤笔⽤墨花鸟画的⼀种,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笔”、“写意”、“兼⼯带写”三种。

笔情墨意抒胸臆美术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美术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1笔情墨意抒胸臆2画,笔墨一词从广义上讲,指利用墨色在宣纸或绢帛上形成的干湿与浓淡变化和用笔不同所达到的画面气象,色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诸方面的绘画语言。

狭义的笔墨专指用笔、用墨的技巧。

用笔,《古画品录》中六法:骨法用笔。

是指用笔要有力度,有骨气,心随笔转,意在笔先。

具体说来即提、按、顺、逆、正、侧、藏、露、快、慢等。

用笔要讲究提按、顺逆、快慢、转折、正侧、藏露等变化。

用墨,有光彩、讲层次,求变化。

对墨的要求,清、润、沉、和。

清,层次分明。

润,墨色滋润。

沉,不浮躁。

和,相互融和。

泼墨法:用毛笔饱蘸浓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胆落于纸上。

积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后)层层添加。

破墨法:先画一种墨,未干时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浓破淡、淡破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

2、花鸟画的特点创作方法上强调意在笔先;造型上似与不似之间;构成上计白当黑,以少胜多;表现上以书法入画,强调意笔;形式上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等。

3、齐白石简介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长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衰年变法,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绘画最大的特色就是一生不搞妄作,没见过的东西,没有仔细研究过的东西,他不画。

第二大特色就是崇尚自然,入他画的大都是自然界中极普通的东西。

4、体验与总结学生用独特的国画工具来熟悉各种用笔用墨方法,总结出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特点。

5、欣赏与分析欣赏经典的写意花鸟画作品,采用欣赏、讨论、师生交流的方式。

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疑问、讨论、交流、释疑等方式,体味探索知识的乐趣。

在欣赏的同时,应带着问题进行,使探索更有目的性。

可设置以下问题:1.什么叫写意花鸟画?2.大家猜猜是谁的作品?3.说出这幅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4.请大家讨论画面中竹子的用笔用墨花鸟画的一种,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讲讲这“笔情墨意抒胸臆”。

先来说说我自己的一个小经历吧。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书画展览,那里面的作品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啊!我记得有一幅水墨画,画的是一座宁静的小山,山上有几棵树,那树枝的姿态,就好像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我站在那幅画前,感觉自己仿佛都能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真的太神奇了!我就那么痴痴地看着,好像自己都走进了画里,在那山间漫步。

这就是笔和墨的魅力呀,能把人的情感、想法都通过这简单的纸笔表达出来。

在这个教案里呢,我们要让学生们也能体会到这种笔情墨意。

首先呀,得让他们放开手脚去画,不要有太多的束缚,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然后呢,引导他们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哪怕是一片小小的树叶,也有它独特的美。

就像我在展览上看到的那幅画一样,画家肯定是对那座山有着特别的感受,才能画得那么生动。

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小练习,比如让学生画自己最喜欢的宠物,或者是想象中的一个奇妙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鼓励他们大胆地用笔墨去表现,不要怕画错。

哎呀,画错了又怎么样呢,那也是一种独特的表达呀!
等他们完成作品后,让大家互相分享、交流,听听别人是怎么通过笔和墨来抒发胸臆的。

说不定还能从别人的作品中获得新的灵感呢!
总之呀,就是要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笔情墨意的美妙。

让他们知道,画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方式。

就像我们说话一样自然,只不过是用画笔和墨水来“说话”罢了。

好了,今天的教案就说到这儿啦,希望大家都能在笔情墨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让我们一起用笔墨抒发我们的胸臆吧!哈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悉的韵律
【教材分析】
本课比较抽象,较难把握。

虽然初三的学生已有了初一、初二美术学习的基
础,对各种事物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对该课的认识和把握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解析和引导。

教材要求我们在进行探索和体验的基础上,运用我们绘画的元素(如线条、色彩等),在自主或合作中进行创新学习。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体验与探索绘画、音乐中的旋律和美感、感受艺术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学习运用通感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并使作品具有音乐的节奏与韵律。

【教学目标】
就本课教学内容而言,主要是通过体验探讨研究绘画与音乐等学科之间的共通及联系,并能运用通感的手法,以熟悉的韵律,流动的音符为学生打开创造之门,培养创新综合能力。

由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界定成三块,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优秀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

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色彩、线条等方法进行绘画练习,注意把握好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不同的绘画和音乐作品,使学生能感受和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表现手段,体验艺术作品的共通之处。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经过多年的美术及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无论是在学习方法上,
还是知识的容量上,已经具备了解决部分实际问题的能力。

音乐则更是这些花季少年
的最爱,这些都给本课的学习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

【教法、学法】
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法:通过创设与本课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会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

因此本课开始就以学生刚在英语课上学习的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译林版初三上册第11课)作为课件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熟悉的韵律中进入课题。

二、自主探索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而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要渠道,本课通过“自主探寻”环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感受美的旋律探索适当的表现方式。

三、合作学习法:以相同的学习任务和爱好自由组成学习合作小组,通过“学生作业”环节中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围绕同一主题,完成作业。

四、拓展延伸法:拓展与延伸是综合?探索课的关键之所在,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后收集或绘制自己喜欢的图片,制作情感日记或运用信息技术,收集自己喜欢的音乐,学习绘制动漫、动画或MTV。

【教学设计】
按照前面的分析,我的教学设计如下:首先进入课前准备阶段,这时教师不仅需要准备相关的美术和音乐作品,多媒体演示设备及美术课笺,还需要准备让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及动画、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另外美术课笺的制作和印刷及绘画工具的准备也是必须的。

在学生准备中,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同时还要收集自
己喜欢的音乐作品,最后不要忘记带好各自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关于教学思路,首先课堂导入非常重要,因为她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
生融入课堂,所以我准备了学生刚在英语课上学习的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作为课件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熟悉的韵律中进入课题。

接着在新授时,第一个环节我准备了两首音乐,一首是来至于费翔《故乡的云》,一首是花儿乐队的《嘻唰唰》,这两首音乐,其中一首舒缓,一首激越,很显然两种音乐表现风格会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如果这时就要求学生将视觉的绘画和听觉的音乐直接等同起来,可能还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表情来体现自己现在的内心感受,要知道表情是能够看到的,那我
们这个阶段的目标就实现了。

第二个环节则通过让我们欣赏几米的连环画《遇见》、杜菲的《向德彪西致敬一1》及奥基弗的作品《蓝与绿》,使我们从具象到抽象的画面中去体会音乐和绘画的联系,进行分析和师生交流,明确色彩表现音乐的内涵,让学生通过感受和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表现手段去体验艺术的共通之处。

我们知道,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知识的积累具有较强的作用,而自主的探寻则是学生发展的动力,因此在“自主探寻”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去探寻绘画、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美术和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并在这里运用设置互动小游戏,让学生来选择最符合的画面,探寻表达旋律的各种表现形式。

最终师生交流探寻结果,填写美术课笺,为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做出最理想的铺垫。

作业是知识积累,技能锻炼的巩固过程,而自由组合的学习合作小组,更是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等进行了最大的优化,必将为学生在美术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所以我在“学生作业”环节要求学生可以分小组合作,当然,自由组合
时学生人数不能太多,4人左右最理想。

可以围绕同一音乐主题,运用
较统一的表现形式来合作完成作业
最后,作品的展示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检阅,也是学生成果的一次交流,在这个环节我要求学生各组选出一幅或一组作品在全班交流,并进行立体的评价。

【评价与拓展】
其实,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其发展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教师作为评价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注意因人、因时、因地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活动,充分体现多元评价的内涵。

本人在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采用了多种方法:1、美术课
笺中“你的课堂随录”就是一个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评价方式。

2、作品展示时
的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则是课堂评价的主要体现。

结合本课特点,在这个环节我又增加了关于音乐与画面的联想是有时是具有一定主观性的,不同的个体对作品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时期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总之,科学的评价方式对于课堂教学的拓展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一个合适的评价方法必然会刺激学生去关心、去探寻其相关的课题。

这对课堂的延伸、学生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本人根据教学实际和本课的特点,认为可以抓住学生在初步掌握绘画和音乐表达方式中的通感,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融合起来时,要求学生收集或绘制自己喜欢的图片,制作情感日记;而部分有基础、有兴趣的学生则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动漫、动画甚至MTV来记录自己的心情与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