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doc

合集下载

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物理期末试卷评析

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物理期末试卷评析

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物理期末试卷评析一、总体评析2018年北京西城区初三期末统考刚刚结束,本次西城期末统考受到中考改革的影响,试卷结构与2017年西城期末有较大变化。

对比2017年北京中考,试卷难度上基本持平,所以,如果想得高分或满分,还是需要考生有深厚的积淀。

因为2018年中考是中考改革的第一届,因此这次西城期末考试的命题原则对2018年中考备考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纵观全卷,本次考试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依据刚刚发布的《中考说明》,题目数量、考试题型发生了变化:题目数量进行了缩减,删除了实验选择题。

第二,题目难度适中,考试体现稳中求变,全卷以简单题和中档题为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多年学习过程中积淀的物理思想;第三,试卷命题灵活,凸显实验的重要性,得实验者得天下;同时,进一步注重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考题与生活实际、前沿科学、历史文化等联系紧密,注重考察学生的平时积累。

二、题型分数分配、难易划分及考点分布情况1.全卷满分为100分,题型及分值分配如下:单选题15个每题2分共30分多选题7个每题2分共14分实验解答题有9道题共46分科普文阅读1篇共4分计算题2道题共6分2.全卷难易程度划分如下:3.从卷面看,各模块的考查特点如下:热与能及其利用是期中考试中的重点知识内容,但是在期末考试中仍然占有一定的比重,今年期末考试的分值为18分左右。

不过考查方式相对比较简单,更多的注重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多出现在选择题当中。

电学基础知识相对考的分值较多,虽然这部分知识在期中考试中已经进行考查,但看的出西城对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还是很高。

这部分内容所占分值30分左右,题目以概念辨析、电路设计、电路改画、电路故障、电表读数等经典考点为主,本次考试由于实验选择取消,所以这部分内容有一些合并到了多选题,对于基础不扎实的同学,要针对性的复习。

欧姆定律这部分知识所占比重也相对较小,原因是欧姆定律是电学基础定律,在考试中主要是与电功率一起考查或者以实验题形式考查:动态电路(14题)、特殊方法测电阻(15题)和变阻器取值范围(34题)都是很有难度的题目,本次考试要想拿比较高的分数,欧姆定律是必须要完全掌握的。

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2018年1月10日物理试卷分析一、通过这次考试的成绩在我的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仔细对比学生的做题情况后,我对学生在物理试卷的作答上很不满意。

第一学生对于基础笔记的掌握非常不到位,大多数同学试卷上都有基础知识的错误,笔记的记忆部分中的大部分学生都说不过去;试卷中空题的情况比较严重,实验探究和最后一道计算题都是比较难的,一部分学生几乎是拿不到分数,关键是学生不能够去按老师的要求,把自己会的按公式要求去写好,不空题。

(1)对物理概念掌握似是而非一部分同学,还没有弄明白物理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反映出老师在上课讲解时没有将物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融会贯通,讲课分析和解题的指导上不得法。

有很多同学反映,上课听的懂,下课不会做题的情况,应用三疑三谈的学习方式,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了课堂,缓解了一部分只听不动脑的情况,但是学生的讲解往往没有系统的方法,也只是似懂非懂,换了问题就完全不会做题。

(2)没有给学生施加压力,及时督促学生完成课后学习任务学习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很多物理的解题方法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强化,不做针对性的训练题学生的学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复习方法的指导不到位,曾经带领过学生做每章的笔记的复习总结,但是复习作业往往是留给学生回家自己做,不能及时巩固,几乎是学过即忘。

(3)能力题的培养不够实验题和计算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一道题基础和计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需要一节课才能完成,而且要掌握其中的所用方法,往往需要几周才能完成,而且收效往往不好,所以对于这部分提高内容没有进行更多的强化。

现在考试的比例都在6:2:2的基础上,往往最后能力提高部分都要20几分,以后应尽力在这个部分的内容上多增加指导。

二.说说课改在自己课堂上的落实情况课堂上基本上都是采用三疑三谈的教学模式,练习课和试卷讲评课采用的都是大展示,给更多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课改在自己课堂上的落实情况具体如下(1)导学案的编写和集体备课,学生根据导学案提供的信息和设疑自探的环节去进行合作学习,导学案的设计很重要,既要考虑学生的发展,还要注重知识的掌握和考题的练习,让部分同学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小展示,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 :1、试卷结构全卷共分四部分, 24 小题,共 100 分. 其中选择题 8 小题,占 24 分;填空题 9 小题,占 20 分;实验探究题 6 小题,占 31 分;综合题 3 小题,占 25 分。

2、试题特点(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

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2)重视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3)重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实验结论概括能力的考查;联系实际,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创设情境的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成绩来看优秀率和平均分偏低,由此暴露出我们教学中的不足,我们知道处于优秀线和及格线之间的学生提升最有潜力;处于及格线以下的学生是下阶段教学的关键和难点。

各位物理老师在摸清学生分布状况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培优补差,总结经验,找出教学中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制定对策。

力求在教学中把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明确了重点和方向。

例如:(1)基础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不过关,识别电路能力较差,应在实验题方面增加练习。

(2)运用物理语言叙述实验结论的能力较差。

(3)阅读能力欠缺,抓不住题目的重点,曲解了题目的意思。

1、选择题错误较多的题是:3、5、6。

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盲目死记概念,不能灵活运用。

比如电功率的理解;电路的设计;电功率的计算应用;欧姆定律应用的考查。

2、填空题错误较多的题是:11、12、13、 15。

出现的错误主要原因是: 16 题第一个空题正确率太低,充分说明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

14 题,学生没有按照简答题的答法来回答本问题,尤其是没有控制变量。

3、实验探究题20 题特别是( 3)、( 4)出现的错误较多,21题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实验还停留在书本上,不能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的设计,同时更领略不到出题者的意图。

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本次九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共包括五个大题: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识图、实验与探究及计算题,共设置了36个小题,与中考题型完全相符,分值完全一致,难易程度也基本相当。

试题重点突出,题量适中,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而不怪”的原则。

不仅注重考察了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说是一份比较理想的模拟试题,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知识突出。

试题对力学中的密度(6、8、9、20、30、33题),浮力(13、14、15、24、25、26、32、36题),杠杆(10、11、22、29、31、34题),力的示意图(28题),压力压强(7、12、35题),力的基础知识(1、3、4、5、18、21题),运动(2、19题)等重点内容都作了较充分的考查。

2.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整份试题突出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题目大部分都有具体背景,小到日常生活,大到科技前沿,如2、3、4、5、7、9、12、11、17、24等题,融物理知识于社会生活实践之中,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3.注重了从图像、图表中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从图像、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是学生应该具备的。

如试题中的7、8、10、11、15等题。

二、试卷分析第一大题选择题:出错较多的是第12、14、15小题。

第12小题没能准确估计人站立时的面积;第14、15小题学生对浮力及浮沉条件掌握不扎实。

第二大题填空题:出错率较多的是第22、24小题。

第22小题对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不熟练;第24小题学生没有完全理解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第三大题作图与识图题:第27小题忘记了数据的估读;第28小题,有一部分同学多画了其它几个力;第29小题对力臂的概念不理解。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2018届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试题的难度适中。

试卷无论是从题型、分值、难度,还是从知识覆盖面,重点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方面都力求与中考接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试卷来看,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填空题和实验题得分较高,但作图题和计算题整体失分严重。

计算题中的第15题和第16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电学计算题做题思路步骤混乱。

三、存在问题分析
1.基础知识不牢固,对知识的理解不透,记忆不准;概念规律张冠李戴。

2.学生解题习惯太差,答题随意,不准确规范,审题读题能力急需加强。

3.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简洁扼要地用控制变量法表达规律,抓不住关键,答不到点子上。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学透课标,深刻领会中考精神,用以指导教学,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注重双基训练,精心备课,注重过程和方法,避免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注意作业和试卷的验收过关。

3.加强实验复习,提升探究能力,能力提高要作为复习重点。

4.加强学生解题习惯方法的训练,规范解题过程,特别是注意主观性题目解答,减少无谓失分。

方法提高应作为复习的关键。

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一、试卷命题分析:1、试卷命题结构全面,知识点覆盖面广,呈现形式多样。

有选择题、填空题、识图作图题、探究实验题和计算题,符合中考题目的设计。

2、试卷命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①试题能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知识约占60%,难易适中,优生成绩突出,好中差学生成绩有明显差距);②试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2、12、22、23题);③试题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④试题体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⑤试卷反映了评价改革导向,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试卷题量适中(23个题),难易程度适中。

试卷中的难题主要集中在填空题中,11、12题较难,14题偏难。

4、试卷题型结构较好,能力考察全面。

题型很好,在中考复习时适合。

5、基础性试题:3、4、5、6、7、8、9、10、16、17、18,综合提高性试题:11、12、14、15、21、22、236、试卷题目表述清楚,文字精炼,文字部分印刷好。

图示问题不清楚,建议今后大型考试的试题印刷更加清楚。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整体情况分析:A:优秀率、平均分、及格率以及学生整体答题情况(试卷总分60分):优秀率:28.45%;平均分:38.56;及格率:64.06。

B、各小题得失分情况及其原因分析:选择题第1、2、4题失分较多,失分约1/3。

第1题失分主要原因是学生审题不清,切入点不清,Q=Pt,第2小题题目太长,学生审不清。

填空题第11、12、13、14题失分较多,失分约占1/2。

第11题学生对串联电路的特点掌握不够,第12题是电路的识别和欧姆定律的综合理解,学生学得不扎实;第13题是常规题,学生不认真;第14题单位换算不清,基础掌握不好。

作图题第15、17题失分较多,第15题电路的分析能力不行;第17题学生审题不清,不按要求做。

探究实验题第19、20、21都有失分。

第19、20题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理解不清,21题的第(3)步故障分析、难点训练不够,第(5)步失分22、23广,用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差。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学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报告团泊镇中学柳凌宇一、整体情况分析参加本次考试人数共65人,总体平均分77.51,及格率为78.5%,优秀率为35.4%,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24分。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一)试题结构全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题型、题量及分数如下:1.单项选择题:10小题,共计30分2.不定项选择题:3小题,共计9分3.填空题:6小题,共计24分4.综合题:7小题,共计37分(二)试题分析1、试卷在考查目标、试卷结构、题型设置、考查内容、分值分配等方面与以往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更加突出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物理基本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卷试题覆盖面广,强化对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考核,并突出重点内容和重点知识。

试卷层次分明,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在设计难易有度,各难度的题目互相交融,可以说,学生没有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获得满分并不容易。

3、命题指导思想明确,试题内容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围绕课本,无怪题、偏题和超纲题,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三、存在的问题1、识记没有到位,该得的分没有得到试卷中可见,有些学生平时不记不背。

总以为物理属于理科,要想学好重在理解,而实际上又难以真正理解,忽视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记忆,没有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从而在不该失分的地方丢了分。

比如综合题第21题,要求解释酒精蒸发吸热的情况,结果由于对物态变化的名称识记不清,导致将液体变成气态说成升华。

2、审题不清,题意理解错误学生解题时,往往对一些看似熟悉的题目思想上不够重视,审题不仔细,结果答题不符合要求。

比如第24题天平读数问题,有一部分同学受长度读数的影响,也估读了。

3、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佳。

主要表现在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差,运算能力薄弱。

比如23题的第(3)问,问可以在哪儿看到虚像,结果很多学生将看到像与成像地方混淆了。

2018年秋季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8年秋季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8年秋天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一试卷剖析2018年秋天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一试卷剖析期中考试是对同学们前半期学习成就的查核,经过对考试质量的剖析,才能认识考试方向和难度等,所以进行期中考试质量剖析十分有必需。

下边将本次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质量剖析分享给同学们,希望给大家带来必定的帮助!一、试卷剖析:1、试卷构造全卷共分四部分,共100分.填空题12道共30分;此中选择题10道共30分;作图两道共6分;实验研究2道共19分;综合应用题2道共15分。

试题特色(1)本卷考察的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二至十九章,包括分子运动、内能与热机、电路、等初中物理主要的热学和电学部分。

涵盖比热容和热值的计算,简单的静电知识,简单的电路问题,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问题,能够说,凡是重要的知识点都进行了考察,知识点的考察比较全面。

(2)试卷整体偏易。

基础题占的比率较大,有七十多分的基础题。

其他的是中等或偏难题,需要进行多次的剖析判断或计算才能得出结果。

(3)大部分题目与实质生活联系密切.如第1、2、3、4、5、8、9、13、17、19、21、24、26、以实质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

让学生生活中熟习的物理现象与要考察的知识有机的溶为一体,让学生运用知识去判断、辨别、说明,不只考察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同时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灵巧性也进行了检测。

(4)实验研究的考察较重视对实验过程的评估。

如26题中指出本实验计算热值的不足之处二、学生得失分原由剖析1、从成绩来看,及格人数许多,我所教的九(2)班均匀分42.6;九(3)班均匀分44.8九(3)班均匀分41.6。

究其原由,一方面是因为试题难度较小,简单题目占比较大,而且考试时间比较充分。

可是优异人数和特优人数较少,原由是本学期处在不断地赶进度中,新知识学习此后学生消化稳固的时间不够,更谈不上涨华,这致使一些学生看到稍有难度的题目,特别是一些和实质生活有联系的题目时,茫然得很,不知道用哪些知识来解答,有些题目即便解答出来也耗资了大批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秋季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

2018年秋季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是对同学们前半期学习成果的考核,通过对考试质量的分析,才能了解考试方向和难度等,因此进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十分有必要。

下面将本次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质量分析分享给同学们,希望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全卷共分四部分,共100分.填空题12道共30分;其中选择题10道共30分;作图两道共6分;实验探究2道共19分;综合应用题2道共15分。

试题特点
(1)本卷考查的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二至十九章,包含分子运动、内能与热机、电路、等初中物理主要的热学和电学部分。

涵盖比热容和热值的计算,简单的静电知识,简单的电路问题,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问题,可以说,凡是重要的知识点都进行了考查,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全面。

(2)试卷整体偏易。

基础题占的比例较大,有七十多分的基础题。

其余的是中等或偏难题,需要进行多次的分析判断或计算才能得出结果。

(3)大多数题目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如第1、2、3、4、5、8、9、13、17、19、21、24、26、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

让学生生活中熟
悉的物理现象与要考查的知识有机的溶为一体,让学生运用知识去判断、识别、说明,不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同时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也进行了检测。

(4)实验探究的考查较侧重对实验过程的评估。

如26题中指出本实验计算热值的不足之处
二、学生得失分原因分析
1、从成绩来看,及格人数较多,我所教的九(2)班平均分42.6;九(3)班平均分44.8九(3)班平均分41.6。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试题难度较小,简单题目占比较大,并且考试时间比较充足。

但是优秀人数和特优人数较少,原因是本学期处在不停地赶进度中,新知识学习以后学生消化巩固的时间不够,更谈不上升华,这导致一些学生看到稍有难度的题目,特别是一些和实际生活有联系的题目时,茫然得很,不知道用哪些知识来解答,有些题目即使解答出来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教学中的不足。

在授新课时,我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但此之后没有及时地将这些知识上升到理性的物理规律,使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仍停留在初级阶断,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解题速度。

在巩固知识阶段,由于急进心理,误判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基础知识的训练过多,中难度题训练较多,难题训练较少,同时也使一部分学生由于不会做题失去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2、从各题得分的情况看,失分最严重的是第6、9、14、20、22、24、26、27、29题。

9(2)题对于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学生记忆不牢固,因此出错较多。

14题中学生对题中情景描述和选项不能合理对应。

22题出错较多,
反映出学生对内能,热量和温度等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

24题学生审题不够细致,没有标出电流方向。

26题,学生对于热值和比热容以及效率的认识不到位,失分较多。

第29题,学生失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计算错误二是将功率错算为效率,三是对热机的效率为30%运用出错。

三、后期教学措施
1、在新授课中把握好基础知识教学。

理解基本概念,深入了解,知道概念产生的原因,如内能、比热容,热值,抓住关键词,准确揭示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明白物理意义,正确理解概念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如热量、效率,弄懂概念对应下的公式,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理解基本公式,感受物理量的单位 , 记熟每个公式里每一个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单位间的进率,弄清公式里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一般说来,抓住了性质方面的规定,就能得到它们之间的区别,而量值方面的规定,往往反映了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在训练中要切实落实好基础知识。

平时的训练题不要追求新、奇、深,应当以学生常见的、易于理解的题为主。

训练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

最初阶段以一步计算和一步分析题为主,可以出现少量的二步计算和分析题,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可以有一到两个稍复杂的题目,把基础题做就熟练后再进行多步计算和分析题训练。

用这种逐步升级的方式夯实基础。

另外,还要联系生活生产现象培养学生的物理理解能力,使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分析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找出与书本知识的联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练习时还要加强学生计算题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实验题语言叙述的严密性。

3、加强能力的培养.要破除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念,要注意防止把方法和能力当作一种新的知识向学生灌输,这种作法并不能真正提高能力。

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公式和图象的物理意义,运用数学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物理结论。

要学会用图象表达和处理问题。

既重视定量计算,也重视定性和定量分析。

要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概念、规律和模型等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物理过程和情景,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步学会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习题教学中,主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多面体思维,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能力。

帮助学生正确形成物理事物的情景图。

引导学生挖掘物理题中的隐藏条件和排除干扰因素。

教给并加以训练学生灵活选取探究手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解决物理问题,一定的提高速度的方法和技巧。

鼓励学生对课本和教师对物理世界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质疑,发表不同的见解,反复检查解决物理问题时所拟定的假设和方案,客观地分析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养成不人云亦云、盲目服从的习惯。

2018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