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4.1《原电池》课件

合集下载

必修二原电池PPT课件

必修二原电池PPT课件
3、锌片和铜片一起插入稀硫酸中 现象: 锌片上有气泡产生, 铜片上无明显现象
4(1)在锌片和铜片之间连接上导线
现象: 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部分溶解
(2)用导线在锌片和铜片之间连一电流计 现象: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铜片上有气泡冒出,产生的 是什么气体?如何产生的?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第1组实验
C
条件一:在原电池中必
须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果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是不能产生电流,不形
成原电池的。
(不可以)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Zn
第2组实验
条件二:一 般活泼性不 同的两个金 属电极(或 一种非金属导 体)
(可以)
(可以)
第3组实验
条件三:电 极需插进电 解质溶液中
(不可以)
(可以)
(不可以)
高温
2Al+Fe2O3==2Fe+Al2O3
生活中的电池
那转普么化通,为干电物电池质能变呢化?中手的机化电池学能在什钮么扣条电件池 下
笔记本电脑 专用电池
摄像机 专用电池
“神六”用 太阳能电池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一 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现象: 无明显现象
2、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现象: 锌片上有气泡产生
1)首先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2)两种金属活泼性不同的电极(金属或一种非金属导体)
3)电解质溶液 4)闭合回路
1、下列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
(C)
稀H2SO4
(B)
酒精
(D)
稀H2SO4
2.现有A、B、C、D四种金属,把A、 B分别浸入稀H2SO4 中 , 产 生 气 泡 都 很慢;把C、D分别浸入稀H2SO4中, 产 生 气 泡 都 很 快 ; 把 A、B用导线连 接时,A上有气泡析出;把C浸入D的 硝酸盐溶液中,C的表面有D析出。

最新必修二原电池ppt精品课件

最新必修二原电池ppt精品课件

练习:1、下列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D、E、F )
(A)
(B)
(C)
酒精
稀H2SO4
(D)
(E)
稀H2SO4
(F)
水果
请将氧化还原反应:Fe + Cu2+ = Cu + Fe2+ 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负极: Fe 正极: 比Fe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电解质溶液: CuSO4 、CuCl2等
原电池的应用
2.X、Y、Z、W四种金属片进入稀盐酸中,用 导线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实验结果如下图:
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Z__>_Y_>__X_>__W___
3、她的病因是什么?
*格林太太,漂亮、开朗、乐观,身体健康, 脸上有着“永恒的微笑”。只是她在开怀大笑 的时候,人们才可以发现她一口整齐而洁白的 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 是格林太太富有的标志;另一颗是不锈钢做 的—这是一次车祸后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 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痛, 夜间失眠,心情烦躁……
A. 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 保持平衡状态; C. 铁圈向下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
综合拓展
下列两个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请说明理由。如果能,请确 定两极,说明两极现象。
Mg Al H2SO4 溶液
Mg Al NaOH 溶液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负极
电子沿导线传递,产生电流 正极
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属或石墨
失去电子 Zn-
Cu 溶液中阳离子
氧化反应
得到电子
Zn→ Zn2+ +2e-
还原反应
Zn2+

《原电池》PPT课件

《原电池》PPT课件

Cu2++2e- =Cu 内电路
2e-
电极反应总式: Zn + Cu2+ = Zn2+ + Cu 原电池反应本质:化学能 氧化还原反应 电能
6、原电池的设计
(1)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但若是两个半反 应分别在两个烧杯中进行,则左右两个烧杯中的电解质溶液应 与电极材料具有相同的阳离子。
Fe3+被还原 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
化学平衡状态 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
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7、原电池的表示方法:
(-) Zn|Zn2+ (C1) ‖ Cu2+ (C2)|Cu (+)
“|”表示液-固相有一界面;“‖”表示盐桥。 在有气体参加的电池中还要表明气体的压力,
(2)银电极为电池的 正 极,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 X 电极
流向 Ag 电极。
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
⇌ 2Fe2++I2 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 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D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 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
CuSO4 溶液
思考:如何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电流?
实验探究
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成一个能 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原电池。
导线
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
装置特点:
由两个半电池组成,锌 和锌盐组成锌半电池,铜和 铜盐组成铜半电池;每个半 电池中的电极与电解质溶液 互不反应,中间通过盐桥连接 形成闭合回路。

《原电池》PPT课

《原电池》PPT课

《原电池》ppt课件2023-10-27•原电池概述•原电池的种类•原电池的选购和使用•原电池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原电池的应用领域和案例分析目录01原电池概述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常由正负两个电极和电解质组成。

原电池的能量转化过程是:化学能→电能。

原电池的定义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原电池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即电子转移的原理。

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失去电子,正极材料得到电子,从而实现了电子的转移和能量的转化。

原电池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正极、负极、电解质、外壳和导线。

正极材料通常是具有高电导率的金属氧化物或导电聚合物。

负极材料通常是具有高电化学活性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电解质通常是具有一定浓度的离子溶液,可以提供离子迁移和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环境。

外壳通常是由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制成,可以保护电池内部结构和电路安全。

导线是连接正负极的桥梁,可以传递电流并形成回路。

原电池的组成02原电池的种类以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为电解质,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低的自放电率。

特点常用于手电筒、遥控器等低功耗电器中。

应用南孚、双鹿。

代表品牌应用常用于遥控器、电子门铃等需要较高电流的电器中。

代表品牌永福、长虹。

特点以酸性物质(如硫酸)为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电流输出能力,但自放电率较高。

03代表品牌三星、索尼。

锂离子电池01特点以锂离子为工作介质,具有高能量密度、自放电率低、寿命长等特点。

02应用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中。

镍氢电池特点以金属镍和氢为工作介质,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自放电率适中。

应用常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需要较高能量的电器中。

代表品牌博力扬、雷神。

03原电池的选购和使用在购买原电池前,要明确了解所需原电池的种类、规格和用途,以便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品牌。

了解需求考虑性价比关注品牌信誉在购买原电池时,要综合考虑价格、性能和寿命等因素,选择性价比最优的产品。

选择知名品牌和有良好口碑的原电池,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原电池》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原电池》课件
普通高中课程标 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二》
H2SO4
Zn Cu
如果在下面的装置进行锌与硫酸的反应,化学能 将会以什么能量释放出来呢?
Zn 稀硫酸
小结:
只有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才可以在原电池反应中实现 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小结
原电池的负极:
相对活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极
电子流出的一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

阳离子移向的一极
几十组插在泥土中的铜锌电极构 成了它的能源,只要你持续浇水, LED灯泡会一直为你照亮。
泥土电池供电的时钟。自然之力提 供能量,向我们展示时光的流逝!
1、为什么在铜锌原电池中,锌片会冒出大量气泡? 2、实验室制氢气用粗锌还是纯锌?为什么? 3、如何使得原电池的能量转化更高效?

原电池 课件

原电池  课件

这也是一个Cu-Zn原电池, Cu2+直接在Cu片上得电子,还 原成金属铜并沉积在铜片上。
电极反应: (负极)锌片:Zn-2e-→Zn2+ (氧化反应) (正极)铜片:Cu2+ + 2e-→Cu (还原反应)
原电池总反应: Zn + Cu2+ = Zn2+ + Cu
原电池装置的改进
【解决办法】将两电极置于 不同区域,使氧化反应和还 原反应分开在两个不同的区 域内进行,并以适当的方式 将两个区域连接起来,形成 闭合回路。
化学电池的本质
【原电池定义】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 装置 叫原电池。
化学能 化学电池 电能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电池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对于简单的原电池-Cu-Zn原电池,如果我 们将电解质溶液由稀H2SO4换成CuSO4溶液, 是否还能构成原电池?
H2SO4
CuSO4




2 1
H2SO4
CuSO4
KCl溶液
装置的一个关键便是使用了盐 桥,盐桥中的电解质溶液将两 电极连接成一个通路。
【盐桥的工作原理】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Cl-会移 向ZnSO4溶液,K+会移向CuSO4溶液,使两极的电 解质溶液均保持电中性,也使氧化还原反应得以持 续不断地进行,从而使原电池不断地产生电流。
原电池的结构再理解:
4Al + 3O2 + 6H2O = 4Al(OH)3;请判断:
(1)原电池的负极是___A_l__;
(2)工作时原电池的两极反应: A.负极____A_l_-_3_e_-=_A__l3_+ _; B.正极__O_2_+_2_H__2O__+_4_e_-_=_4O_H_- ;

人教版化学《原电池》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原电池》PPT课件

(可以)
(不可以)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时,较活泼的Zn失去电子被氧化成Zn2+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 向铜片,溶液中的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气从铜片上逸出。如何通 过更直观的实验现象来证明上述装置的导线中有电子的定向移动呢?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电子从负极锌片流出
经外电路
流入正极铜片
负极(较活泼)
还原剂(Zn)失去电子,发 生氧化反应
Zn-2e-=Zn2+
阳离子:移向正极
实践活动:自制电池——水果电池。如下图: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实验探究一】
把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到稀H2SO4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明显现象。 思考与交流一:
电流方向:正极
正极
氧化剂(H+)在铜极上得到电 子,发生还原反应
Zn2+ H+
SO42-
2H+ +2e-=H2
阴离子移向负极

原电池 课件

原电池 课件
实验现象:
电流计指针保持着 偏转角度,说明产生了 持续、稳定的电流。
Page 5
想一想
1.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电流流动方 向如何?
电子从金属性较活泼的锌片(负极) 流向金属性较不活泼的铜片(正极)。
2.溶液内部阴阳离子如何运动?
SO42-往负极运动与Zn2+结合 , H+往 正极运动得电子形成H2。
负极 -
氧化反应
电子 电流
正极 +
还原反应
Page 9
2.1原电池是由两个半电池
组成的;半电池中的反应 就是半反应,即电极反应,所
以半电池又叫电极(不是
电极导体)。
Page 10
2.2原电池两极的化学反应即半反应,又叫电 极反应。
失去电子的一极叫负极, 用 - 表示,发生氧化反应。 锌半电池反应:Zn - 2e- = Zn2+
第1节 原电池
一、原电池工作原理 二、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三、原电池的重要应用
Page 1
一、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我们将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
置叫做原电池。
Page 2
探究
实验 1
此实验装置构成原电池了吗?
将铜片与锌片分别插入 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 并解释。
实验现象:
锌片逐渐溶解,其表面 有气体产生而铜片没有。
Page 25
原电池设计结果
Zn
Cu
硫酸铜溶液
Page 26
课堂小结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正极、负极、总反应方程式。
2.原电池的几个判断: 正负极;电子、电流、阴阳离子流向。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①②③④
4.原电池的设计: 原理、电极、电解质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A. 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 保持平衡状态 C. 铁圈向下倾斜,银圈向上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铁圈向上倾斜
四、原电池设计
例:将Fe(s)+Cu2+(aq)=Fe2+(aq)+Cu(s)设 计成一个能持续产生电流的原电池装置。
1、用双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将氧化还原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
失 升 氧 + +2e- = H ↑ Cu 2H 正极:———— 电极反应式:———————————————— 2
————
得到 电子,化合价 降低 ,发生 还原反应 ———— ————————————



3.内外电路 外电路: 电子 负极→ 导线→正极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内电路: 阴阳离子
4.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作电极 ————————————————————————— ②————————————————————————— ③—————————————————————————
形成闭合回路
适当的电解质溶液
④ ————————————————————————-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例1.下列哪几个装置能形成原电池?
二、对锌铜原电 池工作原理的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
右图是原电池,如果用它
做电源,不但效率低,而 且电流持续时间短,因此不适合实 际应用。
硫酸铜溶液
如图所示为改进的原电池装置图: 实验4-117锌铜原电池.f4v
1、此装置为什么能产生稳定持续的电流? (参照课本72页第三段) 2、什么是盐桥?盐桥的作用是什么? 盐桥:在U形管中装满用饱和KCl溶液 和琼胶作成的冻胶。 盐桥的作用: (1)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代替两溶液 直接接触。 (2)保持电中性作用
GKClCuC NhomakorabeaCuSO4
FeCl3
例5.以锌片和铜片为两极,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 原电池,当导线中通过2 mol电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锌片溶解了1 mol,铜片上析出1 mol H2 B.两极上溶解和析出的物质的质量相等 C.锌片溶解了31 g,铜片上析出了1 g H2 D.锌片溶解了1 mol,硫酸消耗了0.5 mol
氧化反应: Fe — 2e- = Fe2+
还原反应: Cu2+ +2e- =Cu
3、电解质溶液和电极材料的选择 负极(氧化反应): Fe 正极(还原反应):活泼性比Fe差的金属或能导电 的非金属 电解质溶液: Cu2+参与反应,应选含有Cu2+
Fe Cu
的溶液;另一半电池有Fe2+生成, 应选择含有Fe2+的溶液
三、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微观判断:
①根据电子流动 方向
电子流出的极或电流流入的极 ——负极
电子流入的极或电流流出的极 ——正极
阴离子流向的极 阳离子流向的极
②根据阴阳离子 流动方向
——负极 ——正极 ——负极
宏观判断: ①根据电极材料
较活泼的电极材料
较不活泼的电极材料 ——正极
②根据原电池电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极 发生的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的极 ——负极 ——正极
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A.a > b > c > d
B)
B.a > c > d > b
C.c > a > b .> d
D .b > d > c > a
例3、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 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的向烧杯 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于盐桥(如KCl)的存在,其中 阴离子Cl-向ZnSO4溶液扩散和迁移,阳 离子K+则向CuSO4溶液扩散和迁移,分别 中和过剩的电荷,保持溶液的电中性,
因而放电作用不间断地进行,一直到锌
片全部溶解或 CuSO4溶液中的 Cu2+几乎 完全沉淀下来。若电解质溶液与KCl溶液 反应产生沉淀,可用NH4NO3代替KCl作盐 桥。
FeSO4 CuSO4
练习: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 :
Cu +2 Fe3+ = Cu2+ + 2Fe2+
设计成原电池。你有哪些可行方案?
负极: Cu Cu – 2e- = Cu2+
正极: 比Cu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2Fe3+ + 2e- = 2Fe2+
电解质溶液: Fe2(SO4 )3、FeCl3等
若是采用烧杯和盐桥装置图,采用的电解质溶液又是 什么?试画出原电池的装置简图。
③根据电极增重还是减重
质量减少的电极
工作后 质量增加的电极 ④根据电极有气泡冒出:
——负极
——正极
工作后,有气泡冒出的电极为正极
例2、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 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 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
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
选修4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一、原电池
电能 化学能 1.定义:原电池是将———— 转变为 ---------————————的装置。
2、以Zn-Cu-稀H2SO4 的原电池为例,
Zn 负极:————
2+ Zn - 2e = Zn 电极反应式:————————————————
失去 电子,化合价 升高 ,发生 氧化反应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