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论文

合集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论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论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论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论文一、设计措施(1)设计中大体积混凝土宜选用中低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在c20-c35范围内,避免采用高强混凝土。

(2)设计和采取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合理的分块。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如果允许设置水平施工缝,应根据温度裂缝的要求进行分块,且设置必要的连接方式。

(3)合理设置分布钢筋,尽量采用小直径、密间距布置;(4)在改善结构物的约束条件不影响使用时(如承压式基础),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

二、原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优化混凝士配合比有利于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1使用低热水泥,并尽量降低水泥用量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产生的水化热。

由于矿物成分及掺加混合材数量不同,水泥的水化热差异比较大,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含量高的,水化热亦高,而混合材掺量多的水泥水化热则较低。

为降低水化绝热温升、减小体积变形,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应使用水化热较低的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水泥。

同时,在满足强度的要求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通常有多种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如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采用后期强度作为设计强度、掺入混合料和减水剂等。

因此,使用低热水泥和降低水泥用量能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2骨料选择粗骨料宜优先选用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连续级配骨料配制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用量,达到相应的强度,使混凝土均匀、易密实。

而用碎石拌制的混凝土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抗裂性能。

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

通过试验表明每立方混凝土能够减少水泥用量20-25kg,通常,每立方混凝土减少10kg水泥,在绝热温升中,温度就会降低1℃。

3掺加粉煤灰掺加粉煤灰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也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粉煤灰是大体积混凝土中防裂效果最好的一种外加剂。

但粉煤灰的掺量不宜过大。

否则会出现早期强度低、低温泌水大的缺点。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论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如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及措施、施工缝的处理措施、混凝土的养护和对成品的保护等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0 引言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中。

但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用技术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1 工程概况该工程为某综合办公楼项目,地下室一层,共13843m2。

地下室顶板面标高分别为-0.700m、-1.650m。

伸缩后浇带、沉降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地下室底板厚度最大有1600mm承台厚度最大尺寸为3000mm。

基础梁截面高度最大尺寸为1500mm;地下室顶(即一层结构)梁截面高度最大尺寸为2450mm。

框架柱截面最大尺寸为700mm×1700mm。

2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设计为c30~c50商品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

2.1 生产厂家的选择由于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生产厂家的选择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2.2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控制2.2.1 混凝土的水泥选择及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既要满足强度和抗渗要求,又要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尽可能小。

2.2.2 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尽可能控制在70mm~110mm,其用水量根据商品混凝土的骨料选择控制在190kg/m3~220kg/m3。

2.2.3 粗、细骨料的用量监控本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其配合比的粗、细应符合以下规定: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小于或等于1:3;通过0.315mm 筛孔的砂子应不大于15%,砂率宜控制在38%~42%。

2.2.4 掺加外加剂及粉煤灰①为了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采用掺加粉煤灰,其方法以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为基础,用超量取代法进行计算调整。

大体积混凝土论文详解

大体积混凝土论文详解

大体积混凝土论文详解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用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易使结构产生温度变形。

若不加以控制,很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与特点大体积混凝土,一般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 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首先,混凝土用量大。

由于其体积庞大,所需的混凝土材料数量众多,这就对原材料的供应和施工组织提出了较高要求。

其次,施工技术复杂。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降低水化热的影响,防止裂缝的产生。

再者,养护难度大。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高,散热慢,养护期间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一)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品种,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等,以减少水泥水化热的释放。

(二)骨料粗骨料宜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收缩。

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在 26 至 30 之间。

(三)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适量掺入,不仅可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四)外加剂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凝结时间,便于施工操作。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满足设计强度和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水胶比的确定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

一般来说,水胶比不宜过大,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通过合理调整骨料级配、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用量,可以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论文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论文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论文关键信息项1、论文主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2、研究目的:深入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原理、方法、应用及相关问题3、论文结构:包括引言、正文(涵盖技术原理、施工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结论4、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验研究等5、数据来源:可靠的实验数据、实际工程案例6、参考文献:权威的学术著作、期刊论文等7、论文字数:不少于具体字数8、提交时间:具体日期11 引言111 阐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112 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2 正文12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原理1211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和浇筑要求1212 讲解混凝土水化热的产生和影响122 施工流程1221 原材料的选择和准备1222 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设计与搭建1223 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浇筑方法123 质量控制1231 温度监测和控制措施1232 裂缝预防和处理方法1233 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保证措施124 案例分析1241 选取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案例1242 详细分析其施工过程和技术应用1243 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13 结论131 总结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研究成果132 提出对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展望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211 明确采用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综述、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等212 说明数据的收集途径,包括实验数据、实际工程监测数据、相关规范和标准等22 参考文献221 列出引用的参考文献,遵循特定的学术引用格式23 论文格式与规范231 遵循学术论文的通用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等232 图表的编号、标题和注释规范24 论文提交与审核241 作者应在规定的提交时间内提交论文初稿242 编辑和评审人员将对论文进行审核和反馈243 作者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25 版权与使用251 作者保证论文为原创作品,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252 论文的版权归作者和相关机构共同所有,使用需遵循相关规定26 保密条款261 研究过程中涉及的未公开数据和信息应予以保密262 未经授权,不得将相关内容透露给第三方27 违约责任271 若作者未能按时提交论文或违反协议其他条款,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272 对于因论文质量问题或侵权行为导致的损失,作者应负责赔偿28 协议变更与终止281 协议的变更需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282 在特定情况下,协议可提前终止,但需遵循相关程序和规定29 争议解决291 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292 协商不成的,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以上协议内容仅供参考,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措施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若在大体积混凝施工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控制施工技术,那么就很难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大体积混凝土以其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方量大、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与此同时, 因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 这不仅给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造成了单位的经济损失。

大体积混凝土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混凝土的裂缝。

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除要满足强度等级、抗渗要求外, 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 防止因温度应力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一、工程概况某大厦基础为满堂式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基础, 基础底面呈长方形, 东西向长38 m, 南北向长23 m, 底面积为932 m2 , 厚度为3. 8 m, 设计强度为c35, 混凝土浇筑量共计约3 500 m3, 为大体积混凝土。

二、工程中影响温度裂缝产生的不利因素1、材料因素由于采用商品混凝土, 其水灰比大, 收缩变形大。

如果泵送, 则水灰比更大。

成都地区商品混凝土多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早期强度高但水化热大。

同时,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多采用河卵石作为粗骨料。

由于卵石强度比碎石低, 所以水泥用量增加, 水化热提高。

2、环境因素底板混凝土浇筑正值成都地区天气较热的6 月,特别是基坑处于地面下11m 左右, 坑内空气流通较慢,坑内气温较高, 加剧了底板混凝土温度控制难度。

3、施工技术因素混凝土合理的施工配合比是能否成功控制温度裂缝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其中的水泥用量。

同时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也很重要。

混凝土浇捣方式及顺序、分层厚度、振捣方式、混凝土二次抹面、混凝土养护等都将对温度裂缝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混凝土工程论文六篇

混凝土工程论文六篇

混凝土工程论文六篇混凝土工程论文范文1首先是大体积混凝土消失裂缝。

上文中所说,混凝土具备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抗压力量强,但是抗拉力量差,它不具备很好的抗变形力量。

小体积的混凝土操作不当还简单消失裂缝,更遑论大体积混凝土。

一般的混凝土可以配置钢筋,这样既保障了强度,又具备肯定的抗拉和抗变形力量。

但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般是不配备钢筋的,少数状况下只会在表面配备钢筋。

这样以来,抗拉力量就不能靠外力进行,只能依靠混凝土本身的结构。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面乐观大,对于温度的掌握不易;而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不是能够瞬时完成的,连续几天内假如外界气温变化较大,会给混凝土质量造成致命的损害。

混凝土内部是有温度的,最高温度甚至可以达到60到70摄氏度,它的内部温度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水泥的用了、掺料的用量和配比都有直接的数学关系这样,在搅拌时候会产生热量,水泥水化会产生热量,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又打算了散热是很困难的。

也就是说混凝土的散热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

此时,假如外部的问题急剧变化特殊是大幅降温的时候,混凝土内外部温差极大,会对其结构在成影响。

所以应当实行措施,平衡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最大限度降低外界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散热的影响。

其次是大体积混凝土消失收缩。

所谓的收缩,顾名思义就是混凝土的体积变小。

体积变小可能是由于内部温度的降低,也会是由于其他的缘由,例如说水泥中的水分蒸发或者是受到钢筋等材料的约束等。

材料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收缩,不同的水泥品种、各种混凝土的掺料、施工的工艺都可能会造成混凝土的收缩,从而造成裂缝或者是断裂。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掌握与施工技术探讨想要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需自始至终每一个阶段都实行措施来防护。

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面应当留意。

应当选用较低热量的水泥,详细来说就是水泥的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成分含量要降低,这些都是会产生极大热量的成分。

应当选用热硅酸盐水泥或者是低热的矿渣水泥。

即便如此,水泥散热问题其实是无法根除的,那么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热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削减水泥用量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论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论文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工业、民用建筑发展迅速。

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建筑施工技术如何运用。

只有科学合理组织施工,把握好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关键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本文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施工方法、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等方面,阐述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施工准备;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测温1.大体积混凝土特点(1)混凝土设计强度较高,单方水泥用量较多,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较一般混凝土要大的多。

(2)结构断面内配筋较多,整体性要求较高。

(3)基础结构大多埋置地下,虽然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但要求抗渗性能较高。

因此,如何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温度变形而造成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和抗侵蚀性能,是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2.施工准备工作2.1现场准备工作(1)根据图纸设计标高,复核柱、墙钢筋上抄上的500mm标高线,确保混凝土浇筑标高的准确。

(2)熟悉施工图纸、规范及有关验收标准等,编制相关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文件。

(3)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混凝土浇筑操作要点、质量标准、测温养护措施等,以便统一操作工艺、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验收方法。

(4)注意天气变化,尽量避开雨天作业,提前备好覆盖材料以防万一。

2.2人员组织准备必须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性,安排人员进行砼24h浇筑作业,每班需要施工人员工种、数量及具体分工科学合理。

2.3现场材料准备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保温用的塑料薄膜毛毡在混凝土浇筑前组织进场,数量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2.4主要机械、工用具准备准备好插入式振捣器、抹光机、自吸泵设、铝合金刮尺等设备工具,所有机械设备均应性能良好、运转正常。

2.5现场管理人员应分白班、夜班值班,负责组织、协调、管理现场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各项工作。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3.1施工关键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杜绝出现施工冷缝;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从源头上降低水化热,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和温度裂缝。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实践论文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实践论文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践【摘要】结合大面积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的实例工程,详细介绍了混凝土的浇捣、养护、后浇带与施工缝的施工和处理方法,并阐述了具体工程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浇筑;后浇带1 工程概况本工程总用地约为20003㎡,为一幢26层住宅楼,一幢24层办公楼,一栋商业会馆及一栋保留用房,总建筑面积86700㎡。

办公楼底板厚度2000mm,裙房及车库750mm,高层住宅楼底板厚度1500mm,底板下垫层厚100mm。

2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捣2.1 浇捣施工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遵循“一个坡度,薄层浇捣,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原则。

根据混凝土泵送布料管分布,每一个布料管组织二个浇捣班组以供换班。

浇捣时根据砼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每一个浇筑带的前、中、后布置三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密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面中部至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中下部混凝土的密实。

第三道振动器在坡上来回振捣,保证整个坡面每2小时至少振捣一次。

2.2 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测本工程的基础底板形状基本为对称形状,其总长度约为126m,最大宽度约为112m,厚度为0.75~2.0 m,混凝土的浇灌总量约为13000m ,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在该基础底板的6轴与18轴间的中心线上,设置一条测温轴线。

在这条测温轴线上,共布有六个测温点,由分别为测点f、a、b、c、d、e 。

每个测温点上分别设置3个传感器。

该基础底板的左右对称线上,设置另一条测温轴线。

在这条测温线轴上,共布有二个测温点,分别为测点g、a (其中a点为公共点)。

每个测温点上分别设置3个传感器。

基础底板的砼表面上及附近的大气中,还各布有一个温度测点,每个测点上分别设置1个传感器。

这样,共计布有7 个测温点、23个传感器。

3 结构混凝土工程3.1 混凝土浇筑安排地下室顶板浇筑时,因栈桥拆除且砼量较大,施工现场内满足不了施工要求,需配合业主沟通区交通及环保部门,安排在淮海西路和虹桥路用地泵进行浇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摘要】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

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 大体积混凝土简述:
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

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

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

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2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内出现的裂缝按深度的不同,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三种。

贯穿裂缝是由混凝土表面裂缝发展为深层裂缝,最终形成贯穿裂缝。

它切断了结构的断面,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危害性是较严重的;而深层裂缝部分地切断了结构断面,也有一定危害性;表面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

但出现裂缝并不是绝对地影响结构安全,它都有一个最大允许值。

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的一般构件最大裂缝宽度≤0.3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0.2mm。

对于地下或半地下结构,混凝土的裂缝主要影响其防水性能。

一般当裂缝宽度在0.1~0.2mm时,虽然早期有轻微渗水,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裂缝可以自愈。

如超过0.2~0.3mm,则渗漏水量将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而迅速加大。

所以,在地下工程中应尽量避免超过0.3mm贯穿全断面的裂缝。

如出现这种裂缝,将大大影响结构的使用,必须进行化学灌浆加固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所产生的温度裂缝,一方面是混凝土内部因素:由于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的外部因素:结构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阻止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抗压强度较大,但受拉力却很小,所以温度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即会出现裂缝。

这种裂缝的宽度在允许限值内,一般不会影响结构的强度,但却对结构的耐久性有所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和加以控制。

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 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所以水泥发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

这样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以至于越积越高,使内外温差增大。

单位时间混凝土释放的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并随混凝土的龄期而增长。

由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可以自然散热,实际上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的最初3~5天。

2.2 外界气温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它的浇筑温度随着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

特别是气温骤降,会大大增加内外层混凝土温差,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是极为不利的。

温度应力是由于温差引起温度变形造成的;温差愈大,温度应力也愈大。

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不易散热,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一般可达60~65℃,并且有较长的延续时间。

因此,应采取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

2.3 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中约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须的,而约80℅的水分要蒸发。

多余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

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水蒸发引起混凝土收缩。

如果混凝土收缩后,再处于水饱和状态,还可以恢复膨胀并几乎达到原有的体积。

干湿交替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交替变化,这对混凝土是很不利的。

影响混凝土收缩,主要是水泥品种、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品种以及施工工艺(特别是养护条件)等。

3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
大体积混凝土所选用的原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

3.2 外加剂宜采用缓凝剂、减水剂;掺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等。

3.3 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4 水泥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优先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

4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方案,除应满足每一处混凝土在初凝以前就被上一层新混凝土覆盖并捣实完毕外,还应考虑结构大小、钢筋疏密、预埋管道和地脚螺栓的留设、混凝土供应情况以及水化热等因素的影响,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4.1 全面分层:
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全部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应使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连续浇筑,直至完工为止。

采用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一般不宜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比较合适。

必要时可分成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筑。

4.2 分段分层:
混凝土浇筑时,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

由于总的层数较多,所以浇筑到顶后,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又可以从第二段依次分层浇筑。

这种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不象第一种方案那样集中。

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

4.3斜面分层:
要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适用于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

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5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的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人工的温度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温度控制就是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进行人为的控制。

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遵循以下几点:
5.1 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20℃;当结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不大于25℃~30℃。

5.2 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差不超过20℃。

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和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

5.3 采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内部降温法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

冷却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时就开始进行,还有常见的投毛石法,均可以有效地控制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引起的混凝土开裂。

5.4 保温法是在结构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如草袋、锯木、湿砂等),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使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强度,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

5.5 混凝土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网片,防止混凝土收缩时产生干裂。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掌握住它的基本知识,并根据实际采取有较措施,会使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