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

三国演义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

三国演义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三顾茅庐原文: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玄德曰:“此莫非即孔明否?”遂整衣出迎。

视之,乃司马徽也。

玄德大喜,请入后堂高坐,拜问曰:“备自别仙颜,因军务倥偬,有失拜访。

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

”徽曰:“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

”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似母遣人驰书,唤回许昌去矣。

”徽曰:“此中曹操之计矣!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

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玄德惊问其故,徽曰:“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

”玄德曰:“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

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

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

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

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

”玄德曰:“何颍川之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

”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徽笑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

”云长问:“那二人?”徽曰:“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众皆愕然。

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

徽出门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

玄德叹曰:“真隐居贤士也!”次日,玄德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

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玄德闻歌,勒马唤农夫问曰:“此歌何人所作?”答曰:“乃卧龙先生所作也。

”玄德曰:“卧龙先生住何处?”农夫曰:“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

三国蜀汉-诸葛亮《三顾茅庐》原文、译文及注释

三国蜀汉-诸葛亮《三顾茅庐》原文、译文及注释

三国蜀汉-诸葛亮《三顾茅庐》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三顾茅庐
三国·蜀汉-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先帝不因为我地位、身份低微,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三顾茅庐的故事译文

三顾茅庐的故事译文

三顾茅庐的故事译文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三顾茅庐”的故事译文:话说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

有个叫刘备的,胸怀大志,一心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恢复汉室的荣光。

这刘备呢,听说在隆中这个地方,有个超级厉害的谋士叫诸葛亮,那智慧简直没得挑。

刘备就寻思着,要是能把这位高人请出山来帮助自己,那自己的大业可就有盼头了。

于是乎,刘备带着他的俩好兄弟关羽和张飞,第一次去拜访诸葛亮。

他们仨一路打听,好不容易找到了诸葛亮住的那小茅屋。

结果,人家诸葛亮不在家,出去玩儿去了。

这刘备他们可就白跑了一趟,那叫一个郁闷呐。

可刘备不甘心呐,过了些日子,又拉着关羽张飞第二次去了。

嘿,巧了不是,诸葛亮还是不在家。

这哥仨心里那个失落哟,就别提了。

但是刘备这股子倔强劲儿上来了,非得把诸葛亮请到手不可。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第三次去了。

这次去的时候,天气还不咋好,又冷又刮大风。

关羽和张飞都不太乐意了,嘟囔着说:“大哥,咱都来了两回了,这诸葛亮也太摆谱了,咱别去了。

”刘备可不这么想,他说:“那可不行,这诸葛亮是大才,咱得多些诚意。

”他们到了茅庐,诸葛亮这回总算是在家了。

刘备那叫一个高兴啊,赶忙进屋跟诸葛亮唠嗑。

诸葛亮一看刘备这诚心,心里也挺感动,就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局势,说了一堆怎么打天下的大道理。

这刘备听得是频频点头,心里佩服得不行。

最后,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打动,决定出山帮助刘备。

这就是有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这个故事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

您瞧瞧,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那可真是费了老大的劲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这股子执着和真诚,才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业。

咱平时做事儿啊,也得学学刘备这股子劲,认定了目标就不轻易放弃,说不定也能有大收获呢!。

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翻译及原文三篇

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翻译及原文三篇

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翻译及原文1三顾茅庐原文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玄德曰:“此莫非即孔明否?”遂整衣出迎。

视之,乃司马徽也。

玄德大喜,请入后堂高坐,拜问曰:“备自别仙颜,因军务倥偬,有失拜访。

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

”徽曰:“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

”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似母遣人驰书,唤回许昌去矣。

”徽曰:“此中曹操之计矣!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

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玄德惊问其故,徽曰:“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

”玄德曰:“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

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

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

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

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

”玄德曰:“何颍川之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

”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徽笑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

”云长问:“那二人?”徽曰:“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众皆愕然。

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

徽出门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

玄德叹曰:“真隐居贤士也!”次日,玄德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

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玄德闻歌,勒马唤农夫问曰:“此歌何人所作?”答曰:“乃卧龙先生所作也。

”玄德曰:“卧龙先生住何处?”农夫曰:“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

三顾茅庐翻译及原文

三顾茅庐翻译及原文

三顾茅庐翻译及原文《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

一天,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诸葛亮住的茅草屋。

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

”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我家先生行踪不定,不知道上哪儿去了。

”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

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

”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回到住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

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

刘备叫人立即备马。

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

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

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

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

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

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

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

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

刘备打算三访孔明。

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

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

”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高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

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

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长时间不见动静,便走进门来。

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九年级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范文

九年级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范文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以下是分享的九年级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九年级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三顾茅庐原文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玄德曰“此莫非即孔明否”遂整衣出迎。

视之,乃司马徽也。

玄德大喜,请入后堂高坐,拜问曰“备自别仙颜,因军务倥偬,有失拜访。

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

”徽曰“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

”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似母遣人驰书,唤回许昌去矣。

”徽曰“此中曹操之计矣!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

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玄德惊问其故,徽曰“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

”玄德曰“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

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

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

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

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

”玄德曰“何颍川之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

”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徽笑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

”云长问“那二人”徽曰“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众皆愕然。

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

徽出门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

玄德叹曰“真隐居贤士也!”次日,玄德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

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玄德闻歌,勒马唤农夫问曰“此歌何人所作”答曰“乃卧龙先生所作也。

最新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翻译及原文

最新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翻译及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三顾茅庐的典故

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三顾茅庐的典故

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三顾茅庐的典故《三顾茅庐》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讲的是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书中我们得知刘备求贤若渴,有鸿鹄之志,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多次上门拜访;诸葛亮则是一个满腹经纶,做事十分谨慎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持之以恒,有毅力和耐心才能成功。

三顾茅庐原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三顾茅庐译文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

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

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

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

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

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

”关羽、张飞于是不再说什么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