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政治生活-第一章公民的政治生活_高中政治必修二_2017状元笔记_陕西省高新一中文科学霸
高中新课程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要点

高中新课程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体是指国家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我国的国体(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优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的特点①广泛的民主权利,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
(1)广泛性(民主内容的广泛性)②民主主体的广泛性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2)真实性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依法打击极少数敌人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必要性①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立国之本。
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人,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新的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1)选择权和被选择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包括(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监督对象: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7.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思想政治必修二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什么是国家?它的根本属性是什么?(1)含义:从产生上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什么是国家性质?它由什么决定?(1)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不同地位。
(强调谁是统治者,谁掌握国家政权)(2)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国家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其区别是什么?(1)根据国家性质的不同,国家可以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其中,前三种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
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分别是什么?(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每个特点的表现又有哪些?(1)广泛性:①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②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提示: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真实性:①不仅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②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③还表现在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公民的政治生活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公民的政治生活高一政治必修二是政治生活,政治必修一是高一政治入门科目,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
政治要求背的知识点多,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下面是整理的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公民的政治生活,一起来看看!第一课生活在人们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①国家的产生、国家与阶级的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②国家的含义: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国家的本质: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①国家性质的定义:国家性质即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①我国民主的特点:新型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A.广泛性:a。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民主权利的广泛性,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b。
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B.真实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②我国专政的特点:新型的专政,即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③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A.对立:民主适用于人民内部。
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B.统一: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结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对占全国人口绝大部分的人民推行民主,对很少量仇视和损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推行专政。
3、在我国,人民民主拥有哪些特点?宽泛性(表此刻:民主主体和民主权益的宽泛性);真切性(表此刻: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趋充足实现上)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益和义务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益,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记)政治权益( 2)政治自由(人民履行当家作主权益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详细表现)( 3)督查权(包含责备权、建议权、举报权、申述权、指控权)政治性义务( 1)保护国家一致和民族团结(2)保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恪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公民参加政治生活(或许公民正确对待政治权益和义务)应该按照哪些原则?A 、坚持公民在法律眼前一律同等的原则B、坚持权益与义务一致的原则。
C、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联合的原则EG 、网络民主一方面促使了政府与公民的活动,另一方面致使网络谣言四起,说说你对网络民主的认识踊跃:①政府与公民的互动,表现了政府在踊跃转变职能,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②有益于促使决议科学民主和自觉接受人民督查;③表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督查权。
悲观:①公民履行权益的同时要执行恪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②坚持权益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③在履行权益的同时不得扰乱正常公事活动;④有序参加民主政治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加1、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我国采纳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联合的方式。
EG 我国为何以及如何履行选举权、被选举权为何: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益机关构成人员,代表人民民众直接履行国家权益。
高中政治笔记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2.公民的政治参与

性质
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民主选举
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民主决策
村民会议等形式。
民主管理
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
民主监督
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灯形式。
*居民委员会
性质
意义:有利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专家咨询制度
方式:论证会、座谈会等。
意义:听取专家意见,集中学者智慧,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社会听证制度
依据: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方式:听证会。
意义:有助于决策机关发现拟定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
民主管理
Why: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意义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民主监督
Why:国家性质
意义
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What:
主体
公民
对象
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监督权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
间接选举
优点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成本较低、便于组织。
局限
每个选民不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心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和积极性。
等额选举
优点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局限
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选择。
高中政治必修2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要点

高中政治必修2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要点高中政治是一门需要记忆的学科,复习时掌握知识要点很重要。
那么,思想政治必修2课本中,公民的政治生活这一章内容有哪些知识点要掌握?下面店铺给高中生带来政治必修2公民的政治生活要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要点(一)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3、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我国民主的特点: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5、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民主的含义——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不是全民的),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国家制度。
(民主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6、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P7。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新内容7、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政治义务(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8、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

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预别国内政,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分类: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世界性和区域性
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
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联合国
是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
国家利益
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
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国家间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则是引发冲突的根源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表达〕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当代国际社会
主权国家
分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最高权力,生命和灵魂〕
两方面特性:对内表现国家权利的至高无上性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表达决策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民主管理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村民选举: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和管理的主要途径〕
村民决策:村民会议
村民管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原则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体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 我国的国家性质,本质,特点,人民民主的特点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途径:民主选举、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民主决策的途径,意义(2)民主管理中村民自治的内容,基层民主的意义(3)民主监督的途径,意义,要求【补充】:扩大政治参与√;扩大民主√;但扩大政治权利╳;扩大政府职能╳1.我国的全国人大代表城乡比例从8:1逐渐缩小到4:1。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新修改的选举法第一次将这一比例规定为1:1。
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同票同权”。
选举法修改四大亮点:城乡选举“同票同权”,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保证基层代表数量,完善投票选举程序设有秘密写票处。
《选举法》修改四大亮点反映了那些政治常识道理?14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分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确保基层代表数量体现了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城乡实现“同票同权”体现了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修改《选举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特别是农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分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城乡实现“同票同权”保障了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分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城乡实现“同票同权”保障农村居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分⑤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规定有利于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竞争,为选民提供了选择的余地,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进一步扩大选民的知情权,从而保证选举工作的透明度。
2分⑥选举时设有秘密写票处。
更有效地保护选民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选择自己满意的候选人,更好地保持选举的公正性与纯洁性。
2分⑦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
修改选举法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